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粉碎机-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丰说道。
  “陛下仁德,泽及枯骨,尧舜莫及!”
  那囚服者说道。
  “哈哈,你倒是很会说话,行了,既然你是手刃左梦庚然后带领左部反正的,那也就别再继续穿这个了,赶紧脱了爱去哪儿去哪儿吧,对了,你叫什么来着?”
  杨丰笑着说。
  “罪臣黄澍,崇祯十年进士,蒙圣恩以御史巡按湖广,被左逆扣留军中,不得不虚与委蛇,时刻想着手刃此贼,天兵西进左逆惊惧而亡,逆党推其子为首,罪臣与一干忠义之士奋起,赖陛下之威终手刃左梦庚,但罪臣终究失身于贼,故囚服而来伏请陛下降罪。”
  那人趴在那里说道。
  “啊,你叫黄澍,既然你请朕降罪,那朕就满足你!”
  杨丰笑着说。
  黄澍抬起头用期盼的目光看着他。
  “拖出去,乱棍打死!”
  杨丰说道。
  “呃??!”
  黄澍瞬间石化了。
  紧接着锦衣卫上前抓住了他。
  “陛下,陛下饶命,臣有功,臣杀了那左梦庚啊……”
  黄澍挣扎尖叫着,被两名锦衣卫拖着,就像拖条狗一样拖往承天门外乱棍打死去了。
  “玛的,一不小心吃个苍蝇!”
  在他的尖叫声中,杨丰一脸恶心地自言自语。
  黄澍可不是一般人,这是东林党的一条著名疯狗,原本历史上左良玉清君侧他是主谋,这家伙在南京以御史的身份大骂马士英,指责马士英十大罪状,不杀不足以谢天下,甚至于抄家伙去揍马士英。之后一个宗室告他贪贿,马士英当然立刻趁机抓他,但他却跑到左良玉那里,躲到了左梦庚的军营,抓他的锦衣卫到之后不知道他怎么忽悠左梦庚直接杀了锦衣卫,然后他立刻趁机鼓动左良玉清君侧。结果左良玉病死左梦庚被黄得功击败,这个骂马士英时候的忠君爱国斗士,以最快速度拉着左梦庚投奔阿济格,那转折之快也是令人惊叹,更加令人惊叹的是,随后他作为带路党领着清军南下皖南老家。
  他老家是徽州。
  他的族兄大明最后一个武状元黄赓正在跟清军打游击,清军多次进攻失败,于是黄御史带兵去找他族兄并肩作战,然后背后捅他族兄一刀子,给新主子解决了这个抗拒民族融合的家伙。
  不仅仅如此。
  他另一个同乡,也是做过御史的金声起兵抗清固守绩溪,黄澍得知主子们进攻不利,同样立刻换上明朝官服,带着假发和一支军队去支援他老乡,可怜金声又让他背后捅了刀子,里应外合攻破绩溪,徽州陷落,金声被俘后不肯投降被清军所杀。
  “这就是东林党!”
  听着远处隐约的惨叫声,杨丰无语地说道。


第173章 风暴来袭
  “衍圣公?”
  杨丰看着面前一帮子大臣无语地说道:“贼军之前攻陷衢州的时候孔家抵抗了吗?”
  他说的是孔家南宗。
  孔家自南宋初开始分为了南北二宗,北宗也就是孔衍植那帮子墙头草们,如今除了逃亡到朝鲜的少数几个,其他全都押到皇陵工地去当苦力了,唯一和建奴不同的也就是没有割蛋蛋,但工作岗位是一样一样的,据说这帮锦衣玉食的老爷们才半年功夫就累死了三分之一,这身体素质距离他们老祖宗也是差距巨大啊!
  但南宗还没处理呢!
  而他面前这些大臣,都是之前跟着唐王南逃的,另外还有原本就是闽粤一带的地方官员,不久前也就是这些,带着闽粤各地耆老们的联名上书请求皇上收回分田旨意,但被皇上毫不犹豫地驳回了。
  刚刚因为上书事件,被勒令退休的前礼部尚书王铎抬起头,刚想在那里凭借自己学贯古今的才华,组织一下措辞就被皇上打断了。
  “只许回答有还是没有!”
  杨丰语气严厉地喝道。
  王前尚书张口结舌了一下,赶紧老老实实低下头。
  其他那些跪在皇上面前的退休老臣和知名学者们,也都统统低下头。
  “那也就是没有了,南宗孔家同样世受国恩,为圣人之后自当尊从圣人教诲,别人或许可以宽容一些,但孔家为衣冠之首天下所仰,必须严格遵圣人之道,容不得半点马虎,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国难当头孔家就应当为天下之表率,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方不负圣人后裔之名,仅仅是不附逆可不够。南宗孔家于衢州陷落之时,一不组织子弟与贼军血战到底,二不阖族南下以示汉贼不两立,只是关起门来做缩头乌龟,这对得起孔圣在天之灵吗?据朕所知后来左良玉登门,他们也没为天下手刃此逆贼,反而与逆贼欢宴一场,他们的忠心何在?
  朕没把他们发配去修皇陵已经是法外开恩了,还敢求袭封衍圣公简直就是笑话了。
  传旨。
  如今贼寇未平,孔家为衣冠之首,自当为国效力。
  征孔家南宗所有男丁单独组建君子营,发往,发往广陵王军前效力,他们要是能立功,朕当然不吝封赏,朕的爵位是封给那些有功之臣的,可不是给那些仅仅有一个好祖宗的家伙,更何况还是一个几千年前的祖宗!”
  杨丰说道。
  “呃?!”
  王铎等人全傻了。
  陛下,陛下,孔家男丁都是文人,上不得战场啊!
  王铎急忙喊道。
  “荒谬,君子六艺,那可是孔圣所倡,难道作为孔圣后裔连射御都不懂了吗?那这种不肖子孙朕就得好好替孔圣管教一下了!”
  杨丰恶狠狠地说。
  呃,孔家南宗的命运就这样注定了,紧接着大批锦衣卫就杀向衢州去抓壮丁了。
  孔家南宗繁衍至今,几百青壮年估计还是可以凑出来的,就说你们懂不懂射御吧!懂,就去函谷关,吴三桂的大军正那里和李过血战,双方超过三十万人在崤涵道上都激战快半年了,包括新编的一个镇荡寇军也已经赶去增援,因为大批回回和僧兵投入战场,最近战况格外激烈,孟津一带百姓天天都能看见死尸从黄河上漂下来,作为圣人之后,他们理应身先士卒为天下表率,战死沙场亦不负祖宗教诲……
  他们会如愿以偿的。
  如果说不懂射御之道……
  什么?这可是你老祖宗的教诲,居然连老祖宗的教诲都忘记,你这分明就是不孝嘛,我告诉你这可是很严重的罪名,圣朝以孝治天下,皇上对于孝道可是无比重视,所以你们的问题很严重,严重到该去皇陵工地去好好反省!
  总之就是这样了。
  然而杨丰此举彻底点燃了江南文化界愤怒的导火索。
  之前他已经公布了新的科举办法,也就是不限功名,所有识字的成年男人,无论何种身份都可以到各地县衙报名进行初试,只要能够写出超过一千个字就算通过初试,然后记录好名字等待正式的考试。无论什么身份都可以,无论儒生,商人,退役士兵,甚至就是乡下放牛的,城里干杂役的,只要能写出一千个常用字就可以,就都算获得了考试资格,然后等明年皇上研究出试卷来再正式进行考试。
  也不需要再上京赶考,就在各县自己考。
  考试通过的也不会再授予什么秀才举人进士,这类称呼从此就彻底扔进垃圾堆了,就连北京和南京的贡院都改建为学校了,而所有通过考试的人,都将根据各自所长被任命为吏员,哪怕你以前是举人,通过了这个考试也只能做吏员,想升官那得看你以后的工作成绩,而且这个任命不是终身制,一旦犯错随时可以辞退。
  这对那些识字的普通老百姓无所谓,他们能当吏员就已经很满足了,毕竟吏员也是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更何况工作好了还能继续升官。
  但士子们却要气疯了。
  要他们和那些贱役,那些商贩,那些老丘八,那些泥腿子们一个起跑线,挤在同一处考场上做相同的题,以后说不定还要一起共事,这简直就是侮辱他们的人格,他们是什么人?那都是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国之栋梁,他们生来就是要高人一等的,他们生来就是要做进士当官发签打板子的,那些贱民只配被他们踩在脚下,现在居然让他们和这些贱民并列去考什么胥吏?
  简直是荒谬!
  这狗皇帝简直丧心病狂到极点了。
  可以说自从这份圣旨发出,各地士子都憋着一腔怒火,只是等待一根导火索而已,而王铎等人退出皇宫后,这根导火索也就彻底点燃了,为孔圣人之后争取权利可是一个相当有号召力的旗号。
  不仅仅是他们,他们背后还有之前没有沦陷的闽粤桂黔滇,湘赣浙南部所有官僚和士绅阶层,这些地方官员肯定不可能和其他地方一样进行清洗,而地方士绅同样也不能抄家,毕竟人家都为大明战斗到底了。但杨丰的均田制严重伤害了这些人的利益,哪怕这些田地采取的是购买,每亩地两贯钞票购买,他们也是无法接受的。但他们不敢公开反对,北方那些公开反对的士绅下场可是都很凄凉,然而他们可以借此机会,推动这些士子当炮灰给皇上一个教训,发泄一下他们心中的怒火。
  这种事情他们还是敢的。
  紧接着就在皇上拒绝封衢州孔家为衍圣公,并且征发其男丁上战场当炮灰的消息传开后,在一些别有用心的家伙鼓动赞助下,早就已经满腔悲愤的秀才举人们便从各地开始涌向南京,准备发起大规模的请愿,或者也可以说大规模的逼宫行动。
  “一群不知死活的东西!”
  杨丰不屑地说道。
  这种事情当然不会逃过他的监视。
  梁诚说道:“陛下,根据锦衣卫统计,这段时间从各地涌入南京的士子们已经超过三万,南京城内所有客栈都人满为患,甚至就连城内饭馆菜价都跟着上涨,他们借着文会为名不断进行串联,准备就在今天行动。为首的是赠太仆卿黄尊素儿子黄宗羲,前山东按察司副使冒起宗之子冒襄,前左都御史陈于廷之子陈贞慧,因罪被革前顺天巡抚陈祖苞之子陈之遴……”
  “等一下!”
  杨丰打断他的话说道:“这个陈之遴是怎么回事?”
  陈之遴应该是原本历史上多尔衮的好狗啊!
  “回陛下,陈之遴是崇祯十年的榜眼,为翰林院编修,因其父在建奴犯关之时守御不力被革职后自杀,故陛下将其废黜,此前一直在海宁老家,闯逆陷海盐时他跟着唐王难逃福州。这一次据臣所知,他应该是主谋之一,不过此人心计较深,表面上反而不如黄宗羲等人,另外黄宗羲等人还喊出了一个狂悖的口号,说应以天下之法来取代帝王之法,还说天下为主君为客!”
  梁诚说道。
  “呃,这是思想启蒙运动啊!”
  杨丰忧郁地说。
  只不过如今在这场启蒙运动中他才是大反派,大反派就大反派吧,他喜欢做反派的感觉,限制君权这种事情,至少现在还是不行的,现在的大明需要的是一个强力君主,而不是要什么民主制度,那个得等大明的工业革命完成,实力碾压所有敌人时候再考虑。
  “不必管他们,朕倒要看看这些废物能有多大胆量!”
  杨丰说道。
  紧接着他登上了前面一座木头搭建的高台,而此时在这座高台前面数千名荡寇军士兵整齐列队,一个个肩扛着上刺刀的荡寇铳,带着宽沿的笠盔,穿着红色军服,看上去一片肃杀之气。而在他们前方,摆放着一门门的大炮,在步兵队列旁边,旅属骑兵侦察哨的两百骑兵同样列队,一手控制战马,一手举着马刀肃立。
  而在这支大军身后的长江上,不计其数的战舰遮蔽了几乎整个江面。
  这是讨倭军。


第174章 逼宫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有日月照耀下的土地都是我大明的疆土,所有日月照耀下的海洋,都是我大明的海洋,所有日月照耀下的诸侯,都是我大明的臣属,敢叛我大明者,虽远必诛,无论多远,我大明将士都将荡平其巢穴,斩下其头颅,使我大明皇威布于四海,使我大明教化行于万国,皇天后土,诸神在上,当使尔等所向无敌!”
  杨丰大声吼道。
  在隐藏身上的小型音箱帮助下,他的声音响彻江岸,水陆两军一万五千官兵,无不肃立聆听圣训。
  “黄旭听令!”
  紧接着杨丰吼道。
  “臣在!”
  站在台下的步兵二旅旅长黄旭迅速上台,在杨丰脚下单膝跪倒说道。
  “今有逆臣倭国萨摩藩藩主岛津光久,私通建奴谋逆作乱,与龚逆等人阴谋弑君,与建奴合谋妄图瓜分大明,更兼入侵琉球杀害大明属民,实属罪大恶极,今特赐卿节钺以统帅大军,渡海远征,望卿等奋勇争先,早日踏平其巢穴,枭其首级以传四方,凯旋之日朕当与尔等痛饮!”
  杨丰说道。
  紧接着他从旁边侍立的梁诚手中拿过权杖一样的小斧头,只有一尺长斧面镂空出虎形,黑沉沉没有丝毫华丽的装饰,但却代表着明军的战区最高军事指挥权。
  这就是他设计的节钺。
  以后所有负责战区作战的明军将领都会得到。
  虽然黄旭只是一个旅长,但他执行的却是战区一级任务,所以也得有这个东西,节钺就相当于之前的尚方宝剑,有权调动战区内一切力量,包括实际职位高于黄旭的张名振和沈廷扬也得受节钺指挥。前者是水师总兵,任务是护送并支援陆军作战,所以也必须受陆军指挥,而沈廷扬是文官,是负责监军的,但无作战指挥的权力,他俩尽管职位高,但却不能持节钺。
  黄旭一脸庄严地双手接过了节钺。
  “臣必不辱使命!”
  他紧接着说道。
  “那就登船,为朕把岛津光久的首级取来!”
  杨丰说道。
  几乎就在同时,他身后传来一阵隐约的喧闹。
  杨丰立刻冷笑着转过头,就看见远处的挹江门外,无数的青虫从各处道路上不断涌出,恍如寻到食物的蚂蚁般在江岸边汇聚成青色洪流,沿着冬季里空旷的江滩缓缓向着他这边涌来。在这些青虫中,很多人还头顶着大明历代皇帝灵位,举着写满字的横幅,甚至最前面一排还有不少居然抬着棺材,很显然也是做足了准备。
  原本就在看讨倭军誓师的百姓目光立刻被他们吸引过去。
  黄旭看着杨丰。
  杨丰一脸冷笑地继续看着。
  旁边梁诚使了个眼色,黄旭立刻反应过来,以最快速度跑到台下,随着他命令发出,列阵的步兵二旅数千名士兵紧接着开始调动,很快在木台和青虫之间排成作战线列,所有士兵枪下肩完成装弹然后在军官的命令声中举起了荡寇铳。
  远处的青虫们看着前面明晃晃的刺刀线,行进的速度一滞。
  “放下枪!”
  杨丰说道。
  黄旭一愣,赶紧下令所有士兵放下枪。
  略显混乱的青虫大军迅速恢复了正常的速度,很快他们的前锋就逼近高台,包括那些横幅上的字也能看清楚了。
  “以死卫道。”
  杨丰冷笑着说:“朕倒要看看他们是不是真不怕死。”
  青虫们在距离明军刺刀线百米外就停下了,然后为首的数十名青虫走出了队伍,他们身后都跟着抬棺材的,棺材上统统写着死谏两个大字,还有几个干脆脖子上挂着麻绳,或者手中拿着毒药瓶,一脸慷慨悲歌的表情迎着刺刀向前,一直走到几乎撞上刀尖了才停下。
  话说此时如果有人往枪管里插支鲜花就完美了,可惜这些青虫们终究还嫩点,他们只是那么简单地跪倒在地,一点也不懂搞搞煽情。
  “尔等意欲何为?”
  杨丰站在高台上沉下脸问道。
  “学生南京乡试壬午科副榜贡生冒襄叩见陛下,学生冒死恳请陛下绍封衍圣公,以明天下儒学正统,使孔圣之祀不废,使华夏道统不废,使四夷有所仰望,使万民有所皈依。”
  其中一个中年帅哥抬起头一脸庄严地说道。
  “学生恳请皇上绍封衍圣公!”
  他后面三万青虫齐声高喊。
  “还有谁有其他要求,都一个个说出来吧!”
  杨丰说道。
  “学生南京乡试举子黄宗羲叩见陛下,学生冒死进谏,恳请陛下停夺田令,陛下申宜明公私之分,士绅之田皆为私产,非朝廷的公产,以朝廷律法夺人田产者为犯罪,陛下为万民之主,更当为天下表率,奈何以身犯太祖之律法?”
  又一个青虫抬起头说道。
  “恳请陛下停夺田令!”
  后面三万青虫齐声高喊。
  “学生萧山童生毛奇龄叩见陛下,学生冒死恳请陛下停附逆官员族人株连之令,此辈虽身陷于贼,但多情非得已,陛下惩之亦合法度,然其族人何辜?法不外乎人情,陛下以其不得已陷于贼中,而株连其九族,何以显示圣朝之仁慈?”
  一个青虫说道。
  “学生萧山生员蔡仲光叩见陛下,学生冒死进谏恳请陛下停茶绸出口专营令,陛下为万民之主当爱惜百姓,何故与民争利?茶绸出口微利皆百姓生计所依,陛下一令禁之,则万家失衣食,陛下岂不闻百姓之哭声?”
  “学生徐州举子万寿祺叩见陛下,学生冒死恳请陛下停粮食专营之令……”
  ……
  那些青虫们就像演义小说里战场上的武将般,一个接一个不断向杨丰发出挑战,历数他那些天怒人怨的政策,甚至都逐渐发展到研究他的个人品德问题。比如说他嗜杀成性,比如说他不尊重读书人昵近小人,还有人把他对待闯逆部下和原朝廷官员的截然不同风格进行对比,质问他为何善待流寇而苛待士绅?总而言之那炮弹一个接一个不停轰过来,誓要轰碎他的画皮,让天下百姓看看他的真面目。
  杨丰只是在那里看着他们的表演。
  实际上这些人在原本历史上,绝大多数都还能算有点气节的。
  除了冒襄,也就是董小宛她老公冒辟疆之外,就是后来萎了的毛奇龄最初也参加过抗清,但这并不能改变他们和杨丰的对立,因为他们同样都是士绅阶层,杨丰的所有政策,都是在挖他们的根基毁他们的利益,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啊。实际上此时的杨丰在他们的眼中,恐怕比原本历史上清军在他们眼中要更可恨,毕竟抗清时候这些人都只是热情过去就拉倒了,但现在他们可是真抬着棺材来,摆出一副和他势不两立的姿态了。
  “你反对朕对付孔家,是因为朕对付孔家就意味着朕不再以儒家为法,你其实并不在乎孔家,你在乎的是儒家地位的动摇。你反对均田令,并不是针对均田令,而是针对朕的权力不再受士绅们的控制了,过去你们可以抱团对抗朝廷的政令,但现在朕的强势让你们感到绝望了,所以你们想用这一次逼宫来显示力量,重新让朕回到受你们控制的道路上。你反对株连,只是因为你家有亲人在逆党你被株连了,你反对朕的茶绸出口专营制度,只是因为你家是茶商或者丝绸商,朕的制度没有让茶农蚕农哭但让你们哭了。
  那你们就接着哭吧!
  你们都是为了自己目的。
  你们无视朕对付孔家是因为他们根本不配得到朕的爵位,你们无视朕推行均田制,只是因为之前土地兼并造成民不聊生,百姓饥寒交迫,最后不得不造反求生,你们无视朕实行茶绸出口专营制度,只是因为茶绸出口暴利都落进你们口袋,维持你们锦衣玉食的生活,却在国家需要钱抵抗外敌赈济灾民时一毛不拔,你们无视朕实行粮食专营,只是因为灾荒年间你们囤积居奇,造成饿殍遍野。
  你看,这样咱们再讨论问题就简单多了。
  没必要给自己的行为,加上那么多大义凛然的修饰,也不用扯什么天下百姓,天下百姓很清楚谁对他们好。
  所以朕可以直接回答你们。
  统统驳回。
  朕不会再让儒家垄断学问,朕不会再让士绅兼并土地,朕不会再让奸商蛀空国家,你们想要的朕都不会给你们,朕是天下万民之主,朕要让天下万民同享日月之光,同享大明的盛世,而不是只让你们。不能你们锦衣玉食,却让占天下九成九的百姓饥寒交迫,不能你们花前月下,吟诗作赋,却让这天下九成九的百姓卖而卖女,你们说朕为万民之主当爱惜百姓,对呀,朕就是这样在爱惜百姓,只不过朕爱惜的是所有百姓,而不是仅仅只有你们!”
  杨丰说道。
  冒辟疆的右手在身后微微一招。
  三万青虫的洪流立刻向前涌动。
  “学生愿以死相谏!”
  无数的喊声也同时响起。


第175章 炮打青虫
  “你们这是要逼宫吗?是不是朕在这南京城没有开过杀戒,让你们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人?”
  杨丰冷笑道。
  “学生不敢,学生对陛下对大明唯有忠心,然陛下所为日渐昏虐,为我大明江山永固,学生欲效杨忠愍公,以此微薄之躯唤醒陛下而已,若学生一人不足,则学生身后三万士子皆愿效杨忠愍公,学生知陛下武功盖世,但以学生之死,能使陛下醒悟,则学生甘受陛下之刀。”
  冒辟疆说道。
  “学生甘愿受陛下之刀!”
  黄宗羲等人同样低下头大义凛然地说道。
  “陛下强足以拒谏,智足以饰非,然是非曲直自有公论,陛下之刀虽利难堵悠悠众口,学生自知今日必死,为大义而死学生甘之如饴,那青史之上自会记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