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隋(风华)-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

三将领命,立即驰马向后,安排下去。

“张将军,”

秦冲脸色一缓:“平原郡还剩下一个平原县末降吧?”

“是的,主公。”

张金树见秦冲并末迁怒于他,心中稍定。

“可否招降?”

“没问题。”

张金树大包大揽道:“平原县守将胡有德乃是末将旧部,只要末将一纸书信,必望风而降。”

“很快,速办。”

秦冲满意地点点头,还拍了拍张金树的肩膀,弄得其一时有些受宠若惊。

……

当日,赵军巡城,一口气斩杀五百余名奸淫掳掠的不法之徒以及乱军,城中一时为之一靖,随即,秦冲下令开库放粮,城中百姓听闻,皆称赵侯贤明。

第一百四十章 各怀鬼胎

诛杀杨广后,宇文化及自号大丞相。领兵北上。

这一路上,宇文化及是作威作福,所有供养一概按照杨广的旧例,而且,沿途是横征暴敛,弄得天怒人怨。

奸臣吗,一旦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正常。

于是,这弄得司马德勘、赵行枢等一众还算正算直将领心中不满,秘密想干掉宇文化及。结果,竟然事泄,宇文化及大恐,急调兵将数人全数诛杀。

唉,又是一群‘杯具’啊。

三月十三,宇文化及过徐州后,咳咳,竟然缺粮了,没办法,十几万人马要吃要喝,而如今天下。隋臣恨他,各路反王也瞧不起他,谁给肯他粮食。

宇文化及无奈,问计诸文武。

右仆射也就是右相,老臣寂矩进言道:“回丞相,可北上先取黎阳仓,只要有了粮食,军心必稳,然后便可灭李密、杨侗,取洛阳为基,而进关中。”

“妙计。”

宇文化及大喜:“还是老仆射足智多谋。”当即下令大军北上黎阳而去。

消息迅速传遍四面八方。

……

三月二十一。

洛口,魏公府。

“诸位,”

李密有些忧愁地扫视了一眼厅中众文武:“想必你们也听到消息了,宇文化及弑帝北上,准备西进关中,如此一来,咱们便是前后受敌,如何是好?”

去岁,和洛阳达成粮食换棉衣、辎重的协议后,瓦岗军安然越冬,正想重整旗鼓再攻洛阳,却传来了宇文化及弑弟北上的消息,这让李密很是郁闷。

他和这洛阳,始终有点近在咫尺、却似远在天涯的味道。

“主公,”

大将王君可道:“我等与宇文化及向无怨仇,何必打生打死,不如与其联合。共取洛阳。得手后,他自回他的关中,我自占我等的洛阳,岂不美哉?”

“万万不可。”

魏征一听,厉声反对:“宇文化及背主弑帝之人,声名狼籍,而魏公人望孚于天下,怎能与其联合,自毁名声?”

“不错。”

李密一听,连连点头,杨广这昏君,不是不该杀,但绝不应该由你宇文化及来杀,你宇文家世受隋恩,却弑主而立,我李密大好名声,岂能与你同污。

在古代,出来混,名声很重要,所以,心气很高的李密。绝计不屑与宇文化及这样的卑劣小人为伍。

“而且,”

秦琼附和道:“宇文化及缺粮,若与其联合,十几万大军还得咱们养着,那如何划算?更兼这等奸诈小人,反复无常,一旦反噬,我军岂不养虎为患?”

“是啊,是啊。”

众文武也纷纷点头,都不同意与宇文化及联合,风险与收益完全不成比例。

“好。”

李密也下定了决心:“那便干掉这宇文化及。”忽有些犹豫:“只是,若与我宇文化及大战,那王世充突然发难,岂不腹背受敌?”

“不会。”魏征忽然道:“对那杨侗来说,那宇文化及可是杀君父的仇人,不共戴天,只恨其不早死,所以,我军与宇文化及大战时,应不会做什么小动作,这等于是在帮宇文化及的忙。万一惹急我军,改与宇文化及联合,那岂不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自取灭亡?”

“正是。”

诸文武一听,纷纷点头。

“是这个道理。”

李密也赞同道:“不过,为策万全,还得探探洛阳的态度才好。”

“魏公,”

就在这时,有亲兵来报:“洛阳来使了。”

“噢,速请。”

李密心中一动。真是说曹操,曹操便到。

不多时,亲兵引一信使进来,却是一绿袍文士,见李密一拱手道:“大隋户部左侍郎郑世基见过魏公。”

“免礼。”

李密不动声色:“不知先生此来何意?”

“回魏公,”

郑世基恭恭敬敬道:“一来是通报魏公,宇文化及逆贼弑杀君夫,其罪滔天,但天下不可一日无主,我洛阳群臣已拥越王殿下为帝,特请魏公知晓。”

“噢。”

李密一脸平淡,知道这杨侗是想占一个大义的名份,不过,他可是反王,你称帝了,我李密也不鸟你。

“二来,”

郑世基斟酌了一下:“是想与魏公联手,共灭宇文化及。”

“噢?”

李密心中一动,脸上却悠然道:“我与宇文化及素无怨仇,他弑他的帝,与我何干?”

郑世基大急。

宇文化及弑杀杨广,杨侗及众隋臣自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方能解恨,但洛阳只有十余万兵马。还要防备有百万之众的李密,根本就无力去报这个大仇。

更可怕的是,洛阳同是宇文化及和李密前面的挡路石,万一这两人联合,那洛阳可就全完了。

所以,郑世基此行的任务就是:一定要说服李密与其联合,共灭宇文化及,为此,可许以高官厚职,以及提供辎重支援等,总之。是不惜一切代价。

“魏公,”郑世基展开了三寸不烂之舌:“宇文化及举兵十万,气势汹汹而来,对此,您有两条路,要么与其联合,要么与其为敌。如今,宇文化及北攻黎阳,分明就是想与魏公开战的模样,此贼大有野心,恐怕存心是想吞并魏公的基业,如此情况,魏公还想与其联合么,这无异是与虎谋皮。既如此,魏公便只剩下与其开战一途,正好,那宇文化及背恩弑君,也是我家陛下不共戴天之仇,既然双方有共同的敌人,那何不共弃前嫌、联手御敌呢?魏公英明果毅,必能明白其中之利害。”

“哼。”

李密心动,脸上却不动声色:“你说得好听。若我与宇文化及开战,怎知你们背后不会捅刀子?再说了,既是联手对敌,那杨侗又能拿出何等条件来?”

有戏。

郑世基心下暗喜:“回魏公,为以示诚意,我家陛下愿与您签订和议,在剿灭宇文化及前,绝不为敌,若违此誓,天诛地灭。而且,我家陛下愿封魏公为魏王,赏钱百万贯,并赠铠甲五万套、兵器五万件,助魏公破敌。”

“唔——”

李密沉吟不语,心下却是笃定了:看来,杨侗的确是有诚意的。他也怕背后捅刀子,逼得我和宇文化及联合,而且,一旦签定了和议,若是违反,必惹天下人耻笑。当下却不满道:“怎么,你们不出一兵一卒?”

“这——”

郑世基一脸难色:“回魏公,我军只有十余万人,比不得瓦岗家大势大,所以,恐怕出不得兵,还请魏公海涵。”

杨侗不肯出兵,一来,是有借宇文化及之手消弱李密之意,二来,在瓦岗百万之众面前,洛阳本就勉力支撑,若是出兵伤了元气,那洛阳还守不守了。

李密也看出来了,这已经是洛阳方面的底线,便点点头:“好吧,联合之议,本公同意便是。不过,本公还有一个要求?”

“魏公请讲。”

郑世基一脸喜色。

李密微笑道:“大敌当前,封王之事暂且延后,待剿灭宇文化及后,本公想亲入洛阳,请你家陛下册封,如此可好?”

其实,李密这是包藏祸心了,只要进了洛阳,干掉杨侗小儿、夺取洛阳便易如反掌。

郑世基心中一突。

他本能地感到其中的风险,不过,这厮也是狡诈,佯做不知地一口答应:“没问题,我便待陛下答应便是。”心中却是打定主意,到时定设法推托。

当下,双方又谈了些细节,郑世基这才满意而归。

“主公,”

郑世基一走,魏征便笑道:“看来,咱们可以准备消灭宇文化及了。”

“是啊。”

李密也放心地点点头。

“不过,”

罗士信皱眉道:“隋军不肯出兵,我总觉得他们是想坐山观虎斗,消弱我军。”

“哈哈……”

李密大笑:“这我如何不知!?不过,就凭宇文化及那个蠢材,本公要赢他易如反掌,何况其乏粮乎?杨侗小儿想借此消弱于我,真是打错了算盘。”

“哈哈……”

众文武也笑了:“魏公英明。”

“还有,”

魏征也色眯眯道:“宇文化及所部,都是隋室禁军‘骁果卫’,精锐彪悍,若能吞并一二,必能大壮我军实力,机会不可错过啊。”“甚是。”

一群人会意地点了点头。

“对了,主公,”

大将裴仁基忽然道:“您适才和那郑世基商议,欲入洛阳册封,可有‘顺手牵羊’之意?”

“哈哈……”

李密大笑:“还是仁基知我啊。”

“妙计。”

众文武也不禁眼睛一亮。

“不过,”

裴仁基却感不太乐观:“洛阳那边,也全非愚鲁之人,便如那王世充,恐怕就瞒不过他。”

李密不以为然道:“本公倒觉得,洛阳方面,末必有你想得那么聪明。好了,既已决定出兵,大家就议一议,如何出法吧?”

“魏公,”

魏征道:“宇文化及拥兵十余万,所以,咱们出兵也不能少,我意最少调集十万精锐,再加上茂公在黎阳的三万兵马,如此,便足以与宇文化及抗衡。”

“善。”

李密点头道:“十万刚刚好,再多的话,后路便空虚了,虽说那杨侗应不会背信弃义,但也不得不防。”

“既如此,”

程咬金兴奋道:“何时出兵?俺老程都忍不住要去踢那宇文奸贼的屁股了。”

“哈哈……”

厅中一阵哄笑。

李密也笑了:“你这程咬金!这样吧,魏征、王君可、李君羡、裴仁基、裴行俨留守,罗士信、秦琼、程咬金、王伯当则随本公出征,三日后出发。”

“诺。”

众文武领命。

……

三月二十四,李密亲统十万大军,北上黎阳,准备迎击宇文化及。

第一百四十一章 裴寂北上

三月初四。

长安。丞相府。

李渊高坐正中,李世民、李建成、裴寂、刘文静、唐俭、李孝恭等心腹文武俱在。

其中,还坐着一名风尘仆仆、满脸疲倦的中年人,却是刚刚从西凉赶回来的唐使安兴贵。

“兴贵,”

李渊一脸和蔼:“大冬天的,还要让你跑了一趟西凉,真是辛苦了。不知成果如何?”

“回丞相,”

安兴贵虽然疲倦,精神却很亢奋:“过程颇为曲折,但总算是不辱使命。”

“噢,”

李渊大喜:“仔细说来。”

“诺。”安兴贵便娓娓道来:“春节后,属下受命出发,一路关山万里,大雪阻隔,历尽千辛万苦,方才于正月二十八抵达了武威城,求见李轨,并说明来意。那李轨却不置可否,只是命人安排属下去馆驿歇息。属下心中疑惑,不知这李轨究竟是何意思。

正在这时,家兄安修仁来到。我急忙相问,他秘密给我说明了原由。原来,那李轨也对关中颇为意动,只不过性格谨慎,所以,才让薛举和梁师都做先锋。若这两方胜,他必然发兵、趁火打劫,然而,这两方很快被我军击退,于是,李轨只好按兵不动。

属下一听就急了,若如此,那岂不白跑一趟。家兄却安慰我说,倒也不是没有希望,李轨见我军厉害,又得丞相诸般高官厚识相诱,已有些意动。只是,左仆射曹珍、吏部尚书梁硕等人却反对与唐联合,而是赞同与薛举等共谋关中,因此,李轨有些迟疑。

属下听了大惊,若如此,我关中危矣,急问家兄可有计让李轨改变主意。家兄说,倒也不是没办法,曹珍爱财,可以用重利诱之改口。但梁硕其人却是油盐不进,惟有将其除之方可,他已然有计。属下一听大喜,急忙将随身所携金珠尽数交与家兄去活动。

果然,不数日,曹珍便改了口,赞同与我唐军联合,但梁硕依然反对,李轨因此依然迟疑。于是,家兄便联络朝中梁硕的政敌,诱以重利,只在李轨面前反复说梁硕意图谋反。不久,李轨果然相信,便下令鸠杀梁硕。于是,西凉便再无人反对与我联合。

属下见状大喜,趁机再求见李轨,晓以利害,这时,家兄等人也是力劝。如此,双管齐下,李轨也终于下定决心。接受册封为西凉王,并合谋薛举。等和议一成,属下知道丞相望眼欲穿,便一日也没耽搁,急回长安报讯。如此,也总算是不辱丞相使命了。”

“原来如此。”

李渊等人慨然长叹,从安兴贵的话语中,清晰可见其中的刀光剑影、波诡云谲,可想而知,安兴贵这一次出使,是何等的不易,甚至是九死一生!

“兴贵,”

李渊感动道:“这一次,真是辛苦你了。放心,你的功劳,本相明白,明日,本相便向皇上奏报,加封你为金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以表心意。”

“谢丞相。”

安兴贵大喜,急起身相谢,他历尽万险,可不就是为了这锦绣前程。

“还有,”

李渊又细心道:“汝之家兄对我大唐的深情厚义,本相日后也必有厚报。”

安兴贵越加高兴:“如此,属下代家兄谢过丞相了。”“好,好,坐吧。”

李渊心情愉悦。一脸的和蔼可亲。

“主公,”

刘文静这时笑吟吟道:“与李轨合议一成,我军压力便是大减,只须安心对付薛举、梁师都即可,臣意以为,可集中兵力先灭一方,来个各个击破。”

“此计甚好。”

李渊点头道:“那是先灭薛举,还是梁师都?”

“父亲,”

李世民进言道:“儿臣有为,当先灭薛举、后梁师都。狭北多山,进兵艰难,若先灭梁师都,必大耗时日,而薛举金城等地,一马平川,易于用兵。”

李建成也接口道:“甚是。而且,薛举父子野心勃勃,对我威胁更大,且有李轨相助,当先灭其。”

“好。”

李渊下定了决心:“那就先灭薛举。此时已经入春,正好用兵。二郎,你即率右三军出征,为父再与你补充两万新兵。务要一举歼灭薛举,肃清侧后。”

“诺。”

李世民兴致勃勃地领命。

“主公,”刘文静这时提醒道:“可别忘了山西!现已开春,李靖必然从西河南下,若不灭其,必席卷山西,直扑关中。此人善会用兵,比之薛举等更是心腹大患。但好在李轨与我联合,长安附近便无需再保持两个军团,臣建议抽调一个军团,由得力大将统帅。北上山西,迎战李靖。”

“不错。”

李渊悚然而惊:“只是,谁可为将?”

“父亲,”

李建成雄心勃勃道:“儿臣愿往,斩李靖首级,献于面前。”

“不可。”

裴寂赶紧道:“大公子乃国之储君,不可轻动。一旦有失,国本动摇。”

“甚是。”

李渊也不同意。

李建成只好怏怏而坐。

“叔父,”

李孝恭起身道:“要不,我走一趟?”

“不可。”

这回,刘文静反对道:“孝恭坐镇长安,执守禁卫,如何可以擅离?”

“不错。”

李渊和诸人也是点头。

这样一来,便麻烦了,李建成不能去,李孝恭走不开,那何人领兵?

“主公,”

裴寂忽然信心满满地起身道:“要不,臣去一趟?”“你?”

李渊愣了愣,随即大喜道:“好,好,有玄真去,我便放心了。”这裴寂可是李渊最要好的哥们,让其领兵,李渊很放心。

“不可。”

李世民大惊,立时反对:“父亲,裴公乃文臣,又从末经过战阵,何以领兵?”

“这——”

李渊有些犹豫了。

裴寂不高兴了,他一向自负,也想过过指挥千军万马的瘾,难不成,他只能当个谋士吗,当下驳斥道:“二公子此言差矣。某虽是文臣,但自幼熟读兵书,又久随主公征战,何不可为将?那李靖不也是文臣吗?”

李世民哑然。

其余诸文武都跟裴寂交好。此时自不会反对,而且,裴寂素有才华,相信可以抵挡李靖。

“不错。”

李渊也频频点头道:“玄真所言有理。这样吧,建成的左三军便由你统率,某再补充你一万新兵,不求你击败李靖,至少也要将其挡在雀鼠谷以北。”

“请主公放心。”裴寂一脸自信。

见已无法挽回,李世民脸色不禁有些阴郁,他认为,裴寂就是个谋士之才,若是领兵,恐怕只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而矣,但现在,也只能往好处想了。

唉——

李世民心中叹了口气。

……

三日后,李世民统兵西进,进攻薛举,裴寂则任行军大总管,率军北上,迎战李靖。

第一百四十二章 纸上谈兵(上)

三月十三。

太原。

留守府后院。李靖静静地凭栏而立,悠闲地观望着眼前的池塘,池塘中,一尾尾美丽的金鱼正快乐地游来游去,不时的争抢着李靖抛下来的吃食。

其实,李靖观鱼是假,想事是真。

不久前,李渊来使,声称愿用金珠换回陷在太原的群臣家眷和李秀妍,李靖思前想后,没有答应,有唐军的这些人质在手,关键时刻或可有大用。

如今,已是开春了,又到用兵之时。

李靖有三条选择:

一,直接南下,经雀鼠谷取临汾、绛郡,直指河东;二,剑指东南,取上党、长平、河内三处郡县;第三,从西河向西。收离石、龙泉、文城三郡。

毫无疑问,从大局考虑,李靖会选第一条。

然而,这也会带来问题;唐将张纶现占据离石等三郡,若李靖率主力南下,张纶趁虚进击西河,断其后路,纵使李靖再用兵如神,那也是非常危险。

此外,东南三郡现在尚为隋军所占据,也不可不防,但好在目前上党、长平、河内三地义军蜂起,隋军自顾不暇,所以,这一路的威胁并不是很大。

李靖沉吟片刻,定下了进兵之计:

自领主力南下,直指河东,再令两路偏师,一路西向、一奔东南,扫清侧后一切危险。不过,两路偏师的领军人选,却是难题,非大将不足胜任。

李靖遍视麾下诸将,苑君璋可受命西向,那张纶非是其对手,但东南一路的统兵人选,却让其犯了难。实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否则,他早已出兵了。

唉——

李靖悠悠地叹了口气:这人才,真是直到用时方恨少啊。

对了!

忽然间,李靖想到了一人:雁门镇守张伦。以李靖对其的了解,还是颇会用兵的,而且为人谨慎、忠诚,用其经略东南三郡,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来人。”

李靖喝了一声。

“军师,”

有亲兵飞步赶上:“有何吩咐?”

“速持我令,前往雁门关叫张伦将军来此听用,还有,务必让其安排好雁门防务,以防突厥人南下。”

“诺。”

当下,亲兵飞奔而去。

“军师,”

就在这时,塘边快步走来一将,正是苑君璋,神色匆匆:“有紧急军情。”

“何事?”

李靖一愣,赶紧发问。

苑君璋连忙道:“据细作来报,李渊与李轨联合了。现今,派李世民统六万大军西进,与李轨合击薛举,此外,又派右仆射裴寂统兵五万来攻我军。”

“噢!”

李靖微微一惊:“这李渊果然好手段,联李轨制薛举,还能抽出手来回救山西,高明。对了,那裴寂现已到何处?”

“已过黄河。”

“速度很快啊。”

李靖微有些诧异:“传令:三军戒备,随时待命出征。”

“诺。”

苑君璋奋然领命。

……

三月十九。

张伦日夜兼程,抵达太原,李靖遂命苑君璋统兵一万二千,西征离石、龙城、文泉三郡,又命张伦统兵一万两千,收取东南的上党、长平、河内三郡。

而李靖自领三万六千主力,进西河,准备迎战裴寂。

三月二十三。

裴寂领兵出雀鼠谷,先攻陷了只有数百赵军的贾胡堡,算是旗开得胜,随即,又杀奔雀鼠谷北端重镇介休,只要占了介休,那他便进可攻、退可守。

三月二十四日。

裴寂领兵进抵介休城南,此时,天色已近黄昏,虎贲郎将常何便进言道:“裴总管,这天色已晚,我看,还是先扎营休息一晚。等明日再攻城吧?”

“嗯。”

裴寂一身白衣,显得潇洒无比,一脸踌躇满志地遥视了一下左右,忽向左前方一指:“此乃何地?”却是一处地势平坦的高地。

虎贲郎将毛文龙赶紧道:“回总管大人,此地叫度索原。”

“度索原。”

裴寂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就扎营其上吧。”

“这——”

诸将一听,顿时面色作难。

“怎么,”

裴寂不快道:“难道有何不妥?”

“回总管,”

虎贲郎将谢叔方小心翼翼道:“古来,但凡扎营,都应居于水源附近,以便取水,而度索原上并无水源,取水不便,万一敌军围困,这该如何是好?”

裴寂不快道:“我自幼熟读兵书,如何不知此点。但度索原地势甚高,虎视诸近,敌军若来,正可居高临下、势若破竹。休得多言,快快扎营吧。”

“诺。”

众将相视一眼,只好无奈应命。

三月二十五日。

一早,裴寂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