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隋(风华)-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

李君羡等将都已在城守府相侯,一见秦冲,俱各一脸喜色的见礼。

“诸卿免礼。”

攻陷了柏壁,秦冲心情也是大好,当下笑着一摆手。

“对了,陛下,”

李君羡上前一步:“我等俘虏了柴绍、杜君绰二员唐军大将,请您定夺。”

“噢?”

秦冲很高兴:“带上来,让朕瞧瞧。”杜君绰也还罢了,那柴绍可是历史名人,自古以来,驸马多是吃软饭的小白脸货色,而柴绍却是少见的伟丈夫。

“诺。”

很快,一队赵军押着披头散发的柴绍和杜君绰来到御前。回礼道:“陛下,柴绍与杜君绰奉命押到。”

“嗯。”

秦冲微微点头,仔细打量了一下柴绍,那日阵前,因为相距甚远,他看得不甚明了,现在这一细看,这柴绍竟然是身躯伟岸、英姿勃发的奇男子。

只不过,因为重伤末愈,柴绍的脸色有些苍白,再加上得知李秀宁被俘,自己也沦为了阶下囚,神情更是落陌而绝望。

那李君绰也是一员大将,浓眉大眼,体魄雄壮,显得极为彪悍,但是,被五花大绑之下,神情也是沮丧之极,威风大减。

“呵呵,”

秦冲笑了:“久仰两位将军大名,今日兵败,可愿降否?”

“哼。”

柴绍冷笑一声,闭目不语。

杜君绰却有些迟疑。

他出身寒门,起于乱世,所求的无非是荣华富贵而矣,对李唐算不上有多大的忠心。而今日看起来,李唐的处境十分不妙,那心思便不禁活动起来。

看了眼柴绍后,杜君绰有些愧色地低声抱了抱拳:“回陛下,末将愿降。”

“你!”

柴绍一愣,随即愤怒地盯住了杜君绰,似乎是嫌他如此的没有骨气!

杜君绰微微低下头,不敢直视柴绍愤怒的目光,心中却道:看不起就看不起吧,反正我杜某也算是为李唐尽了心,力战到最后才不敌被俘,问心无愧。

再想及自古以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木而侍’,心中却越发的淡定了。

“好。识时务者为俊杰,杜爱卿放心,朕必不会薄待于你。来啊,松绑。”

秦冲大笑,历史上,这杜君绰是追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九将之一,颇有才华,而且为人还算忠诚。如今愿降,也算是一件令人高兴之事。

马上,有赵军上前替杜君绰松绑。

“谢陛下。”

杜君绰感激地一抱拳。

“嗯。”

秦冲满意地点点头,觉得杜君绰这人还是挺识趣的,又瞅了瞅柴绍:“柴将军,你呢?”柴绍可比杜君绰强多了,所以,秦冲更希望能说服他投降。

“刘贼,”

柴绍却双目几欲喷火,厉声道:“休得多言!要杀便杀,要剐便剐,我柴绍绝不是那种屈膝投降的软骨头。”

杜君绰脸色有些黯然。

李君羡等将却是大怒:丫的,都是俘虏了,竟还敢辱骂陛下!有道是君辱臣死,纷纷咬牙切齿道:“陛下,此人太过无礼,请速斩之…

…对,杀了他!”

秦冲眼光也有些阴冷。

老实说,他的脾气还是不错的,但也受不了人家指着鼻子骂啊,而且,怎么着,他现在也是一个皇帝,心中便起了杀意:“来人,拉下去斩讫报来!”

“诺。”

众赵军上前一闯,当下便将柴绍押了下去,强迫其跪倒在地。

生死关头,柴绍的心竟前所末有的平静,轻轻地闭上眼睛:秀宁。为夫先去了,你多保重。

阳光下,一柄横刀当空举起,闪烁着冰冷的寒光,随即,呼啸而下:“扑——”血光飞溅处,柴绍人头滚落,尸体扑通栽倒在尘埃中,显得悲凉无比。

可惜了!

秦冲心中有些叹息,但欲成大事,就绝不能有妇人之仁,淡然道:“传令,这柴绍也算是条汉子,厚葬了吧。”

“诺。”

众将领命。

“杜将军。”

秦冲看了眼杜君绰,脸上杀气瞬间消失,满是微笑。

“陛下。”

杜君绰心中一懔,赶紧抱拳听命,秦冲毫不留情地斩杀了柴绍,让他知道眼前这个新主绝不是好糊弄的。

秦冲笑着咐咐道:“你先暂任柏壁守将,官职仍为虎贲将军,负责收拢、整编唐军降兵,如何?”

杜君绰心中一动,知道秦冲这是在考虑他的忠诚和能力。不敢怠慢,连忙道:“请陛下放心,末将一定不负所望。”

“好。”

秦冲大笑:“那朕就拭目以待。来啊,传令下去,今日柏壁大胜,犒赏三军,不醉不归。”

“诺。”

众将顿时是喜笑颜开。

……

当夜,柏壁关中,灯火连天,觥筹交错,是一片欢声笑语。

同此同时。

蒲坂。唐军军营。

帅帐中,李世民正苦思着破敌之计,面对李靖这样千古罕见的名将,侥是李世民一向智计百出,也始终拿不出能让他觉得可行的计策来,彷徨不矣。

“报——”

忽然间,一声急报打断了李世民混乱的思绪。

“何事?”

李世民有些不悦地抬起头。

“回殿下,”

进帐的‘玄甲兵’一抱拳,急忙道:“柏壁关有使者至,说有十万火急的军情要回禀,请问殿下见是不见?”

一听这话,李世民心中便有些不妙的预感,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后,点点头:“快让他进来。”

“诺。”

‘玄甲兵’领命而退,很快,就领着一名风尘仆仆,满面疲惫的使者走进帐中。

“见过殿下。”

使者略一见礼,便急匆匆道:“小人是刘弘基将军的亲兵,奉命有急信交于殿下,请您过目。”说着,将衣襟撕开,将藏在里面的信件取出来递上。

李世民赶紧上前接过,拆信一看,那脸色顿时变得一片惨白——‘娘子军’全军覆没,李秀宁被俘,这个可怕的消息,让他的脑子里几乎一片空白。

李秀宁是李世民的三姐,两人自幼感情便极好,她的被俘,生死难测,自然是让李世民挂心不矣,但是,李世民更担心的是柏壁。

如今的柏壁,只剩刘弘基部两万余人,而且,士气也必然会因‘娘子军’的覆没而大受影响,如何能经得起赵军十万得胜之师的全力进犯!?

一想起柏壁失陷的可怕后果。李世民就有些天晕地转。

然而,关中已无援兵,河西的援兵更是远水不解近渴,怎么办?侥是李世民多智近乎妖,此时也几乎束手无策,心慌意乱。

然而,李世民毕竟是李世民,很快,他不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长声道:“来啊,带信使下去休息,还会,速传众文武前来议事。”

“诺。”

……

很快,长孙无忌、丘长恭等将便聚集而来,然而,一看到李世民凝重如山的铁青脸色,众文武心中便是一沉。

“殿下,”

长孙无忌连忙道:“可是出什么事情了?”

“唉——”

李世民痛苦地长叹一声:“赵军果以一支偏师西进,直取龙门,三妹大惊,率‘娘子军’趁夜而出,欲突袭之,结果中伏,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俘了。”

“什么!?”

这个噩耗真是仿佛晴天霹雳一般炸得众文武是眼冒金星,大唐六大野战兵团,已先后覆没了四支,这个打击,真不是一般的大!

“不好!”

丘长恭悚然色变:“柏壁危险了,若赵军趁势进击,刘弘基将军如何能挡?”

是啊!

众文武也自惊骇:兵微将寡,士气低落,任谁也对刘弘基能守住柏壁抱以信心。

“殿下,”

殷开山赶紧道:“柏壁危急,还请速发援兵。”

“援兵?”

李世民还没说话,长孙无忌却苦笑道:“殷老将军,哪里还来的援兵?”

殷开山哑然,这才想起,关中已抽调一空,而河西则远水难解近渴,而且,随着永丰仓的失陷,唐军的粮草也越来越成问题,一时不禁是焦头烂额。

“殿下,”

长孙顺德犹豫了一下,神情冷峻道:“事到如今,也许只能从蒲坂抽调兵力增援柏壁了,这样或许还来得及。”

“万万不可!”

长孙无忌当即反对:“蒲坂,李靖拥兵八万,而我军现在只有六万五千人,本就不占上风,如果再抽调兵力去增援柏壁,去不少了不足用,去多了,必为李靖所乘。”

众文武哑然:是啊,赵军十万雄师,气势正盛,派个两三万援兵,根本近不得柏壁,就会在野外被赵军歼灭。但是,若是派多了,李靖又岂会错失良机?

一时间,真个是进退两难,彷徨无计。

本能的,诸将把目光都投向了李世民,每当无计之时,众人都把把李世民当作定海神针。

然而,大势如此,李世民也无法逆天,他毕竟是人,不是神!

“正如诸卿所说,”

李世民长叹一声:“柏壁,是救亦危,不救亦危。如今之计,河东战局已不可挽回,当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只要能安全退回关中,咱们就还有希望。”

众文武大惊,他们没想到李世民的魄力这么大,竟是要放弃河东。

若如此,赵军席卷山西全境后,再有潼关、永丰仓在手,必然迅速西进关中,届时,数十万赵军压境,又无天险在手,更缺粮草,李唐还有希望吗?

“殿下,”

长孙无忌深深地看了李世民一眼:“您想过放弃河东的后果吗?”

“想过。”

李世民脸上有一种深深的疲惫,这是一种独力支撑大厦的无奈:“失了潼关和永丰仓,如果再放弃河东和黄河天险,要想守住关中,那近乎不可能。可是,诸位又想过没有,如果咱们在河东全军覆没了,而关中我军却只有一支御林军可用,届时,又拿什么来抵御数十万如狼似虎的赵军?”

众文武默然无语:的确,死守河东,只会自取灭亡,但是,若保存有生力量退回关中,至少还会有一点希望。

“诸公,”

李世民的脸上有了一些淡淡的红晕:“其实,退守关中,也并非就一定会输。长安,天下雄城也,足可坚守,而且,咱们也可以向王世充求援。王世充兵精粮足,足可为援,届时,我唐、郑两家合力,末必就没有胜机。”

“不错。”

众文武本已绝望的眼眸中终于露出了一丝希望的神采。

“不过,”

郑仁泰犹豫道:“那王世充会来援吗?”

“会的。”

李世民肯定地道:“我大唐和郑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王世充一代枭雄,如何会不懂。如果他坐视我大唐灭亡,其后,赵军的兵锋必会批向他。”

“有道理……不错……”

众文武频频点头,精神越加振奋。

“不过,”

长孙无忌沉吟道:“以李靖之智,咱们想全身而退,恐怕不太容易。殿下可有何良策?”

“咱们今夜就走。”

李世民的眼眸中精光一闪:“尽弃辎重,只带两天干粮,如此,李靖必然料想不到。而且,今夜月黑风高,不利哨探,正好脱身。”

“诺。”

诸文武应声领命,当即火速准备。

……

是夜。

蒲坂,李靖坐在后花园的凉亭中,静静地欣赏着一轮圆圆的秋月,月光如水,寂寞清寒,分外美丽。

即使是正值大战,李靖也能保持一份平常心。

“报——”

就在这时,有亲卫飞奔来报:“大将军,陛下有急诏至。”

“噢!?”

李靖一惊,急忙起身相迎道:“快请。”

“诺。”

马上,亲卫将一名风尘仆仆的便装汉子请进了后花园,此人一见李靖即恭恭敬敬地一拱手:“大将军,我乃陛下的御前侍卫,带来一份密旨,请您过目。”

说着,这御前侍卫也撕开衣襟,取出一封密件,递给了李靖。

密旨?

李靖不动声色地拆开信件,一看之下,顿时微笑了起来:“来啊,请信使下去休息,还有,速传诸将前来太守府议事。”

“诺。”

亲兵领命而去。

……

不久。

刚刚准备要歇下的尉迟恭、苏定方、尧君素、王行本等将匆匆而至,纷纷见礼:“大将军。”

“诸位请坐。”

李靖摆摆手,众将遂在公厅按军职落坐。

“诸位,”

李靖目光锐利地扫视四周:“陛下刚刚传来密旨,说已在柏壁以西的西岭全歼李秀宁的‘三万娘子军’,并且生俘了李秀宁。”

“太好了!”

诸将一听,欢欣鼓舞,入夜的困意真是一扫而空。

“不仅如此,”

李靖微笑道:“瓦岗旧将秦琼、裴仁基父子以及王君可、谢映登等均弃王世充而奔陛下,陛下尽纳之,并遣秦琼、裴仁基父子前来蒲坂助战,不日可至。”

“太好了。”

秦琼、裴仁基父子也是世间名将,众将可都是如雷贯耳,有其等助战,简直是如虎添翼,更不惧唐军了。

“对了,大将军,”

苏定方反应极快:“既然陛下已歼灭‘娘子军’,那柏壁必然空虚,陛下有没有说何时总攻柏壁?”

李靖点头道:“陛下在圣旨中说,就是今日,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可一鼓而下,所以,陛下要我们盯住李世民,一定要把其留在蒲坂,休让他逃了。”

“太好了。”

诸将大喜,‘霹雳火’的事情众将也有些风闻,一时军心大振。

李靖也很高兴,捋须而笑:“因此,诸将回去之后,明日便多派战马,监视唐军,有任何动静,当立即来报。”

“诺。”

众将领命。

“大将军,”

尧君素迟疑道:“唐军可不知道陛下发明了神器‘霹雳火’,您说,李世民知道李秀宁全军覆没的消息后,会做何选择?是分兵增援,还是逃回关中?”

“应该会分兵增援吧?”

尉迟恭想了想道:“那柏壁对唐军可是十分重要,万万丢失不得。”

“有道理。”

一群将领纷纷呼应。

“末必。”

苏定方摇头道:“李世民若分兵支援蒲坂,派少了不足用,近不了柏壁,就会被陛下歼灭;若派多了,我等必可趁机消灭其留守兵力,然后与陛下前后夹击之。”

李靖笑道:“定方所言甚是。柏壁大势已去,再救无益,我若是李世民,便会当机立断,弃蒲坂而退关中。陛下也正是明白起点,所以,要咱们一定盯住了李世民。”

“原来如此。”

众将大悟,纷纷大喜道:“看来,李世民此次定是难逃生天了。”一时间,个个磨拳擦掌,要生擒李世民,当其,其中最迫切的那就要数尉迟恭了。

这个大老黑可没忘了‘禹王峡’那惊险的一幕,早卯足劲要报此奇耻大辱了!

“好了,”

李靖摆摆手道:“时侯已经不早,诸位都回去歇息吧。”

“诺。”

诸将一拱手,这才欢天喜地的纷纷去了。

李靖也悠然起身,施施然返回后堂歇息而去。

……

而这时,唐军却尽弃辎重,悄然出营,趁着月黑风高的有利天气,人衔枚、马咬嚼,悄然摸向蒲津桥,准备逃回关中。

第二百零八章 突起追袭

睡至半夜,李靖忽有些心神不宁。不禁陡然醒转。

对一向算无遗策的李靖来说,这种心神不宁的怪异感觉可是极其罕见,不禁披衣而起,走到后花园中静静地思索起来:莫非,是老夫遗忘了什么不成?

看了看有些月黑风高的天色,李靖忽然神色大变,他想到了一个极其不妙的可能,当即霍然站住,厉声道:“来人!”

“大将军。”

一直悄悄跟在身后的几名亲兵赶紧上前。

李靖目光如电:“我睡了以后,可有什么紧急军情来报?”

“回大将军,”

几名亲兵相视一眼,慌忙紧张地道:“绝对没有。若是有的话,小的等有几个脑袋,敢迟误不报!”

李靖神情却没有半点放松,马上道:“传我将令:速派出斥堠,哨探唐军大营和蒲津桥,旦有风吹草动,立刻前来报我。”

“诺。”

一名亲兵赶紧传令而去。

“还有,”

李靖继续下令:“速召众将前来议事,并叫起全军,随时准备出兵。”

“诺。”

这下。几名亲兵都狂奔去传令了。

“呼——”

李靖这才长出口气,神情凝重:“希望还来得及。”

……

很快,正呼呼大睡的众将就被叫醒,从城中和城东大营火速赶来太守府。

“大将军。”

一见李靖,众将自是纷纷见礼,但李靖却是沉着脸,不发一言,只是挥手令众将入座。

李靖帅威极盛,连尉迟恭这等猛人都惧其三分,众将也不敢说话,当即各自入座,耐心等待,心中却是疑惑非常,不知李靖为什么半夜将他们突然叫来。

“报——”

突然,有斥堠飞骑而至阶下,然后甩鞍下马,飞速奔上堂来:“大将军,小的抵近唐营哨探,发现唐军灯火如旧,鼓点声声,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妥。”

“噢?”

李靖微一皱眉:“再探。”

“诺。”

斥堠飞奔下阶,又火速上马而去。

众将惊讶地相视一眼:这可是大半夜,大将军这么心急火燎地派人去哨探唐营,意欲何为?

忽然间,众将想到了一个可能,不禁脸色大变:李秀宁被灭不过两天多,唐军就算得到消息。也不会早于今晚,难道大将军认为李世民今夜就会遁逃?

众将疑惑地相视一眼,却是没有吭声。

很快,又一拔前往唐营哨探的斥堠回来了,带来的消息却依然是一切正常。

然而,李靖却知道,李世民恐怕真的逃了。

唐营一切如常的表象,不过是烟雾弹而矣,因为,他派往蒲津桥的探马至今没有回复,而蒲津桥可比唐营要近上不少,可以想像,必然是遭遇了不测。

长吸口气,李靖不再犹豫:“王行本!”

“末将在。”

王行本一愣,随即赶紧起身,拱手待命。

“王将军,”

李靖目光炯炯:“李世民必已逃了,唐营应该已是一座空寨,你立即率五千兵马出城,占领此寨,缴获其粮草、辎重。”

“啊!?”

王行本还末明白。诧异道:“大将军,那唐营不是一切正常吗,这——”

“愚蠢!”

李靖怒道:“这不过是李世民的烟雾而矣,本将派往蒲津桥的探马至今没有回禀,还不明白吗?”

“什么!?”

众将大惊失色,没想到这李世民今夜真的逃了,如此仓促,必将是尽弃粮草、辎重,他李世民就不怕被赵军追袭!?一旦被缠上,那必然是死路一条。

不过,一想到这或许是唐军唯一可能逃生的机会,众将又不禁佩服起李世民的胆大包天,却又心细如发。

“诺。”

王行本慌忙领命,赶紧接令而去。

“苏定方、尉迟恭。”

“末将在。”

苏定方和尉迟恭二将赶紧奋然起身,心中暗自庆幸:幸亏大将军发现及时,否则,真的便要让唐军溜了。暗自磨拳擦掌,誓要活捉那李世民不可。

李靖神情凌厉:“你二人率五万战兵,随本将前往蒲津桥,追击李世民。”

“诺。”

苏定方、尉迟恭大呼领命。

“尧君素。”

“末将在。”

李靖嘱咐道:“你率其余兵马留守蒲坂城和城东大营,不得有失。”

“请大将军放心。”

尧君素毫不含糊,论守城,他可是能手。

“好。”

李靖长身而起,杀气腾腾:“定方、敬德,随某出兵追击。”

……

三更时分。

“轰隆……”

先是蒲坂北门大开,王行本率五千步、骑如狼似虎的扑向了十里外的唐营。

紧接着,蒲坂西门也是大开,多达五万赵军唐军倾巢而出,直扑蒲津桥而去。一时间,火把铺天盖地,绵延数里,真是个辉映一片,如万千星辰一般。

……

半个时辰后。

赵军扑至蒲津桥畔,便见深沉阴森的夜色中,大批唐军正在火速渡桥,为了保密,竟是一根火把也没有点,而且,即使是阴风怒吼,浊浪滔天,也是不管不顾。

果然,唐军是在逃命!

不过,由于李靖反应及时,目前,六万余唐军,还有三万人没有过河。

“进攻!”

李靖眼眸中寒光一闪,立时拔出了佩剑,厉喝一声。

此时,李靖心中的愤怒难以言表,他知道,即使是将这三万唐军都留下。恐怕也抓不到李世民了,一想到自己竟让李世民耍了一把,便有些怒不可遏。

“杀——”

五万赵军雄兵呐喊一声,杀气腾腾地猛扑向桥前的唐军,一时间,火光冲天,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桥下,尚末过河的三万唐军早已严阵以待,而负责殿后则是唐军中素以骁勇著称的丘行恭和长孙顺德,看着汹涌扑来的赵军,丘行恭二人都是神情严峻。

“都不要慌。”

丘行恭厉喝一声:“没什么好怕的。赵军也是一个脑袋、两条胳膊,想活命的话,就给我把赵军打下去。”回过头道:“长孙兄,你率一万人先走,这里交给我。”

“这如何可以。”

长孙顺德一惊道:“赵军足有五万,你两万人如何挡得住,我不能看你送死。”

“长孙兄,”

丘行恭急声道:“不要再争了,能逃出一个是一个,总比都死在这好。赵军上来了,我先顶住,你快走。”说着,不由分说,率两万军马猛冲了上去。

瞬间,两万唐军便和五万赵军惨烈拼杀在一起,一时间,杀声震天,刀枪铮鸣,好不热闹。

“唉——”

阵后,长孙顺德呆立半晌,猛一跺脚,向身后的一万人下令道:“走!”丘行恭以命相搏,给他留出了逃生的机会,他不能浪费这一番心意,白白送死。

当下,桥身乱颤,浊浪穿空中,长孙顺德领一万唐军飞速上桥,亡命狂奔向对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