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土豪(晨风)-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承宗惊的眼睛都瞪圆了:“三成!”

“是三成,万岁有这话。但白名鹤却没有接旨,只说所得都是万岁与大明的,万岁念在自己辛苦的份上,赏赐百分、千分之一就是他白名鹤的福气了。万岁把这件事情记入了皇宫万年档,当时在场就有本官。”

千分之一有多少?万分之一有多少?

在场的没有一个人能够算出来。

于谦一指窗外:“白名鹤虽然没有把银子交给金濂,可却把账本交了。都知道白名鹤有两本账,给万岁的那一本保密,就是宫内的供奉。之外的正常收入却有明账。然后大账之下也有小账。就眼前这样的吃喝。”

说到这里,于谦无奈的笑了笑:“本官借用万岁的一句话来说吧。万岁在入档的时候说过,记得新年时全城大宴,花费很是巨大。原本朕以为白名鹤辛苦。给予三成也是恩遇。可眼下看来。白名鹤不贪心。百分之一这个比例很少,可白名鹤实际却连千分之一也没有取,是忠义之人!”

“百分之一有多少?”徐承宗问了一句。

于谦回答:“金濂说过。新年京城大宴。就算天天搞,再连上南京、广州、西安府,或者再找三五个府吧,去年白名鹤可能搞不起。但今年或许能,有两三年后,白名鹤无论怎么样也花不光他的银子,白名鹤和本官一样,有银子也没处花!”

于谦有银子没地方花,是因为他节俭习惯了。

白名鹤也不是一个浪费的人,也没有追究过什么奢华,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的银子真的很多,多到白名鹤有银子也不敢花的程度。

高谷这时说道:“白名鹤很会作人,你于谦到了,南京的大小官员都在这里。所以,看看门外的礼房就足以证明,白名鹤有多么会作人了。”

“礼房,有理!”于谦认同高谷的话。

礼房有什么?

堆成年的喜饼、喜面,还有当地特色的点心,有的是一坛酒,也有送一块腊肉或者是一小袋盐的。能在这里送礼的可不是穷苦的百姓,光是记录的商号就有上千个,大小工坊、许多织户、匠户、坊户都因为白名鹤的新政受益,都有喜庆的礼物。

其中最大的一家工坊,南京千香坊。

由四十多家商号合资,工匠人数过五千人,号称可以制作九百九十九种香料。其一年的产量可以比得上之前大明一年的香料产量。

这样的大工坊,给白名鹤的贺礼是一盒饼,一包面,一盒糖,以及非常普通的文房四宝一套。这就是全部的礼物。在眼下的南京城,这样的礼物连半两银子也花了,最多二钱。

“是呀,他们在顾及白名鹤的名声,要是白名鹤大收特收贵重的礼物,怕是名声受损。在这样公开的宴会上,贵重的礼物是绝对不会送的。能让百姓不约而同的如此,证明白名鹤很会作人。”于谦也称赞了一句。

高谷这时转移了话题:“于大人你来南京,到底是为什么?”

“为了哈密卫,所以需要让白名鹤牺牲一些利益。眼下大明几乎无人不知,白名鹤在海上的贸易挣银子又快又容易。可哈密卫那苦寒之地,远不能和海上相比。说是让白名鹤牺牲些利益,也可以说是让他这边整个挣银子的圈子,作出一定的牺牲。”

徐承宗干笑两声。

徐承宗笑了,许多南京的官员,还有几位亲王也都笑了。

“哈密卫是国策,是重事。难道本官还说服不了白名鹤吗?”于谦认为这些人笑,是因为自己可能白跑一次,因为这动的可是各大商帮,以及江南许多百姓的利益,要是挣不上银子的话,怕是连白名鹤也会为难,没办法面对这些人。

不过,于谦相信白名鹤在这些人面前的影响力。

“不是我老徐敢笑话这国策不当,而是在笑。大明盛传,白名鹤当你于谦为师。可于谦你还不如我老徐了解白名鹤。那是一个可以从石头里变出金子的人,别说是哈密卫,就是再苦寒之地,也一样。”

于谦不解。

徐承宗给于谦讲了一个故事。

“前段时间,在玄武湖上游园的时候,老徐我开了一句玩笑,问白名鹤说天下间,那里没有生意过做?白名鹤说,只有难作与好作,没有不能作。老徐我随便指了一个地方,白名鹤当下就说,那里有重宝,值百万石黄金。只是眼下大明还没有能力用那重宝,也没有办法让重宝成为宝。没有废东西,只有怎么用。”

“那里?”于谦追问。

“朵豁刺惕部与大明边界那里,真正的穷山恶水。”徐承宗提到这里的时候,没有人相信那里也会有宝,而且还是价值几百万石黄金的宝。

这里,放在现代,就是昆仑山北、塔里木沙漠南线。大明这里有几个卫所,不只是穷苦了。根本就没有办法生存下去,最终还是给当地人加封,由当地人守在边疆处。而这里,就是异邦也没兴趣下手,太穷,太苦。

“有什么?”于谦又问。

“不知道,白名鹤当时的回答是。说了也没有人懂,说了也没有人会用,就算是拿到面前来,眼下的大明也用不了。当然,如果五十年后能用的话,就肯定值几百万石黄金。”徐承宗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之中充满着信任。

于谦想了想又问:“那哈密卫呢?”

“知道南京城最值钱的生意是什么?”徐承宗没有回答于谦,而是反问了一句。

于谦自然是不知道的。

徐承宗也没有卖关子,开口解释道:“来自五湖四海的商帮,有人开出万两黄金的高价。只求托门路在白名鹤那里求一句话,只问他们的商帮应该作什么。”

“有这事?”

“有,事情是出在谢一元的那里,他本家的一个侄子今年二十三,刚刚出师。依谢家的规矩是,要有三年时间自己作事以磨炼性情,积累经验。”说话的是南京户部的萧镃,因为他管户部,以往也是和这些大商人打过交道的。

于谦听出门道了,请萧镃继续。

“那孩子跟着谢一元曾经到过广州城,见到白名鹤的时候行的是晚辈之礼。就是磕了一个头,按初次见面的规矩,白名鹤应该有一封红包的。先不说他二十三,白名鹤二十这当事。只说白名鹤对跪礼很是回避,所以谢一元本家的侄子什么也不要,只求一句话,就是给他指条路,让他这三年怎么样去作好。”

“白名鹤怎么说?”许多人来了兴趣。

“白名鹤说,让他回去召集一些工匠,不要求大匠,只要细心的普通匠人。回去只作一样生意,眼下大量的制作先存着,有一天这些货会让他一鸣惊人。货物很普通,一是纱机与织机的轴,二是纱锭杆,三是厚布手套,四是便宜使用可以完全包住头发的帽子,五是反穿的紧口衣。”

纱机的轴好理解,徽商的纱机织机多了,轴自然要定期更换的。

眼下有现成的,当场就可以换了,又可以多干活,这个生意好。

可其余的东西呢?

萧镃又解释道:“纱锭杆不说,这东西产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不是几个木匠一天磨几个的量,每天仅周围二百里,就有几十万根的需求量,他有现货。名声也就有了。手套很用实,不容易磨手。一个月织几匹布没感觉,可一天十几匹布的时候,手一定要手套。帽子包住头发,不容易卷到机器里,反穿的紧口衣,前面没有带子,袖口也是紧的。”

ps:回来晚了,赶紧给大伙上传,抱歉,明天一定赶早。

第343节智慧无价

“那么,白名鹤这么一个点子,值多少?”又有人问了。

萧镃微微的叹了一口气:“三个新钞锭杆可以挣一文钱,翻新复用的七个挣一文。徽商有多少纱坊,日产低于五千锭为家坊,工坊最小规模则是日产五千锭纱。最大的纱坊为谢氏平湖纱坊,日产纱十万锭以上。”

十万锭纱,在大明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这已经相当于后世民国初年,中小型纱厂年产二十万吨纱的产量了。这个时代,还没有蒸汽机,除了人力、畜力、水力之外,再没有什么更先进的工具了。

“每天,仅纱锭杆一项,净利七十两银子上下。”

一天七十两,一年就是差不多二万两银子的净收入。对于一个创业期的年轻人来说,这已经是笔巨大的财富了。在大明,银子二万两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换成大米四万石,二十石一吨,就是二千吨大米呀,够几十个人吃一辈子了。

而且这仅仅是纱锭杆一项。

东西便宜,架不住量大,利薄加不住多销。

白名鹤自己知道这件事情,不过他在意的不是自己这一个点子,而是大明已经开始有了工业化的萌芽了,至少那谢家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投资在研究,怎么样把打磨纱锭杆减少人力,多用机器。类似于车床的水力机器,已经成功的投入了使用。

“白名鹤!”于谦默默的点了点头,这家伙真的是一个能人呀。

“白名鹤现在何处?”于谦又问了一句。

张凤回答道:“刚才找人问了,听说去陪鲁王喝一杯。”

事实上鲁王也在找白名鹤,他的宝贝已经拉来南京了,只等着让白名鹤亲自看看,然后让行首院专门负责此项目的人审核一下。当然了。喝一杯联络一下感情也是有必要的。

鲁王这里的得到的回答是,白名鹤去和商帮的人喝一杯。

商帮的人打听的结果是,白名鹤在陪来自京城的于大人。

事实上呢,白名鹤躲在后院看着王诚带人在算账,不是算礼品收入,而是在作去年的大盘账计算。王诚认为。既然于谦作为钦差来到南京了,顺便让于谦把去年的账带回去交给万岁。

东厂自己递上去也行,但没有于谦递上去更好些。

一来是让于谦认为,白名鹤把他当回事了。二来是也别让朝堂之上以为东厂排外。第三个原因就更有趣了,东厂悄悄的送回去,难免有人想打听一下。可于谦带回去,于谦肯定不会把盒子悄悄打开,反倒让人不怀疑了。

几十个账房在啪啪的打着算盘,那速度绝对是后世珠算八级以上的水平。

“大人。账目没错,但出了一点点小问题!”王诚看到大账差不多有了结果后,捧着总账的副本对白名鹤说道:“按照万岁爷的旨意,去年给宫内的供奉超标了。然后咱们的银子除去宫内的供奉,有三成要由户部来支配,结果是咱们只给户部留了不到两成,其余咱们留多了。要如何处理?”

“将一部分折成南掌、暹罗、莫龙的供品。这些交内库应该合理,够不够把供奉的账目平了。”白名鹤追问。

王诚摇了摇头:“不够。宫里多出了二十一万两银子,多的部分不是常物上。而是一些珍品折价太高。那块一人高的翡翠,就折银六万两。那可是水种极品,户部金濂不好糊弄。但真账交上去,他肯定会上书要求在今年的供奉上,给宫里减银子。”

说到这里,王诚又补充了一句:“大人。咱们的金子都堆成山了。为了二十一万两银子的宫内供奉,再让户部给万岁找些不高兴,属下以为不好。”

“翻账,说成我白名鹤的献礼!”白名鹤又提了一个主意。

王诚又摇了摇头。

白名鹤问:“我账上没有这么多?”

“有,加十倍也有。不信您可以去问清荷夫人。区区二百万两银子,在大人您这里没什么为难的。只是您这么一说,有掩卫盗铃之义。金濂会找更多的麻烦,所以这件事情是一个死结,除非作假账。可作假账又是成了咱们这里的死结了,将来都是麻烦!”

白名鹤也不同意作假账,不必要落人口舌的事情。

“对了,我们差户部多少银子?”

“有差不多折成银子小一千万两银子。户部估计还不知道这笔银子,去年户部实账营收折银大约有三千多万两,其中收到京城的有三百多万两银子,三百万石粮。咱们已经给户部的一千二百万石粮,再加上麻布一百万匹,银五百八十万两。所以,户部估计很满意这个数字了,原本金濂也没有想过咱们会收多少?会按实数给他!”

(注:许多帖子都说,明朝只有几百万两银子的国库收入。事实上,真正的历史是:永乐年,夏秋两季的仅粮税,就实收超过三千两石、还有丝、钞、纱、绢等百万级。只是许多赋税都留存地方,就是在省、府、州、县。而不仅仅是在京城大库,所以整个国家收入,应该把这些都算在内,才是国家赋税收入)

王诚说的是实话,金濂已经是是非常满意了。

“这样吧,这件事情让于谦帮咱们一次。他欠过我好几次人情了,这次他应该会帮。”

听白名鹤讲完,王诚又来了一句:“还有些银子,给您搬家里去?”

“堆着好看呀!”白名鹤干笑着。

“也是!”王诚心说,家里堆一座银子,有什么意思。白名鹤又不是乡下的地主老财,非要抱着银子才能睡安稳。“那就放在银号里,有个数字就行了。”

白名鹤没有再就这个话题说下去了。

没办法说,也不敢再说了。大明皇帝说的是三成,自己说是百分之一,按现在的算法,白名鹤心想着,别说是百分之一了,就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多到数不清。

因为按照现下的算账方式。白名鹤感觉自己拿是大明国家财政的百分之一了。

但凡是银子过手,就扣一分归自己。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对外采购都一样。这可不仅仅是税这一部分,商帮在海外贸易上的收益,也有一分会额外交出来,这部分白名鹤都有些不敢要,总感觉名不正言不顺。

可无论是管事的官,还是护卫的水师,或者是十大商帮的人,却没有人谁认为不正常。

要不为什么来到南京,徐承宗连玄武湖都敢给白名鹤划过来用。白名鹤手上有七成的海贸纯利的支配权,就算没有这些,白名鹤自己的银子估计也能买下来,差别就是有没有买的资格了。

所以,白名鹤遇到了和于谦一样的问题,银子多了怎么花。

“王诚,听说你干儿子还有你的侄子,挺出息的?”白名鹤突然扯了这么一句,王诚有些蒙,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别紧张,我又不害你!”白名鹤又来了一句。

王诚本来不紧张,这下也紧张了:“大人,您就明说吧。”

“听说武田信荣的女儿长的很漂亮,只是个子有点低。而且能写会画的,懂汉话。”

王诚连想都没有想:“其实,成凯不错!”

白名鹤愣了,心说这都什么事,好事都往外推呢。

看白名鹤发愣,王诚赶紧就说了:“当真的,成凯真的不错。进士出身,身为七品知县。而且他父亲的职司又比我高,而且还是……”

“不听,我不管。你帮我找二十个人,不管是谁的侄子还是干儿子,要那里还些才能,但没有官职,有点纨绔子弟样的出来,最重要的是,必须是可靠的宫里人。我最近打算买点东西,但不能我出面!”

“买什么?”

“一座山!”

“山有什么好买的,您要那块指出来。随便就划过来了,这东西还用买?”

王诚这话也不是那里官大欺人的态度。在大明所有的山都属于皇室的,白名鹤只有理由合适。当真就可以直接划过来,宫里备案给当地府县有份行文就行了。

白名鹤摇了摇头:“倭岛石见山,那里有银子可以用银子当砖,把京城重盖一遍。所以,这件事情我要玩一票大的。顺便把满朝文武拉下水,也把大明那些把银子绑在肋条上的财主们拉下水,最近穷呀!”

哭穷!不代表真的没有银子,只代表有更大的投资需要海量的银子。

眼下大明,不是为修路,就是为造船。这两项都是有多少扔多少,而且扔进去听不到水声的投资。

王诚很严肃的点点头:“这是正事,先让这些仔子们学学听话,然后再办事!”

“回去休息。忙完了,你们也早点歇了吧!”

白名鹤把账本放回到桌上,也没有要这些账房的人起身,抬腿就往外走了。

想到自己的新计划,白名鹤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激动。

原本在后世现代的时候,银是好东西,曾经作梦有许多许多的钱。可到了大明,等银子的数量达到一个值之后。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了,而是变成了一种境界。

内心深思,白名鹤自认为自己的境界提高了。回到后院,清荷屋内八个丫环排开打算盘的情景,让白名鹤直接陷入了呆滞……

“夫君……

第344节小胜半局

几天之后,白名鹤与于谦展开了第一次要记下官方记录的谈话。

地点就是玄武湖上。

白名鹤与于谦面对面的坐着,可却不在一张桌上,两人面前各摆着一张几案。旁边各有一个书吏员记录两人说话的内容,一字不差的记录。

“这么正式,让我有些不适应!”白名鹤一开口,就看到身旁的书吏已经开始动笔了。看到这个动作,白名鹤无论有什么话都全部给吞回去了。

于谦只是微微一笑,这一招白名鹤你没想到吧!

无论是滑头、无赖,还有什么手段,你白名鹤尽管使出来吧,只要你不怕被记录在案。要知道这种官方的谈话记录是要入档的,大明皇帝自然是有资格看,往下的官员也会根据各人的级别不同,看到删减过的内容。

白名鹤长出了一口气,调整姿势改为正坐。

“白大人,万岁忧心哈密卫会变成荒芜,最终会失去。原本哈密卫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前两年大明战事不利,商路也停滞了。这两年,大明的丝绸与瓷器不需要从哈密卫经过,这让哈密卫更是雪上加霜!”语气用这样平静与正式的口气,白名鹤还是头一回见。

于谦没有和白名鹤废话,而是直接进入了主题。

白名鹤没开口,哈密会荒芜这不是在说笑话吗?哈密怎么可能荒芜了,那地方要什么有什么?可能唯一的制约就是交通的问题了,但这近千来的丝绸之路。交通就算有问题,也不会太大。

那么,于谦到底什么意思。

看到白名鹤虽然保持着一脸平静,可那嘴角微微上扬准备冷笑,却又强行忍住的一瞬间表情,于谦想到了萧镃的话。

在任何地方白名鹤都能把石头里榨出油来。

这点石成金的本事,大明天下绝对无人能出其右,独一无二。

“于大人,万岁想要一个什么结果?”白名鹤思考再三,终于开口了。

“三千精锐。外加一座繁华的哈密城。”于谦给的就是大明皇帝朱祁钰的想法与实际的要求。没有增加。也没有在用词上作假。这毕竟是要记入档案的谈话。

却谁想,白名鹤很严肃的摇了摇头:“三千精锐,万一有敌来袭击。非但守不住我的金山银山,怕是我这三千精锐也要为大明捐躯了。请于大人上奏万岁。要么不动。要么大动。小打小闹。不但劳人劳心,而且收益微弱!”

“以白大人之言,哈密卫可年收多少?”

“于大人要多少?”白名鹤反问。

于谦心说。你白名鹤难不成真的点石成金的本事吗?当下就说了一个让人不敢想像的巨大数字出来:“年一百石银?”于谦最终还是底气不足,用的是询问的语气。

哈密那穷山恶水的地方,眼下只有两个收入来源。

第一是养羊,第二是那里有个盐湖,可以靠人背马拉弄一些青盐回来,勉强煮了减少一些杂质,除了当地食用之外,就是运一点往甘肃那里。整个哈密卫也不过几千人,一年这几千人能有五石银子的收入就不错了。

更何况于谦说的是,上交一百石银。

“区区一百石也叫大动?”白名鹤又开始沉思了。

于谦又问:“莫非,白大人为难?”

“是有些为难,因为我刚才思考的都是每年一千石收益的项目。突然这一百石,还真的让人为难了。这点银子不值得派兵保护,可又找不到既没有人惦记着,又能不需要太多人,一年挣几百石银子的小活!”

于谦真的很想拿水杯砸在白名鹤的脸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白名鹤还是狠狠的报复了他一次,用正式的记录就是为了防止白名鹤胡说乱扯,可谁想竟然把自己给陷进去了。

于谦默默的吐了一口气,缓缓的起身,先是将一张折起来的纸放在书吏面前。然后就当着白名鹤的面,将那几页记录两人对话的纸给撕了,然后扔进了火炉里。

那书吏打开折起的纸扫一眼,赶紧离座跪下磕了一个头,两人飞快的离开了船仓。

不用看,都不用费心去猜。那东西肯定是大明皇帝的手书,估计这一手是于谦事先都想好的。

白名鹤放声的大笑,又一次在和于谦的斗争之中取得了小小的胜利。

“白名鹤,一千石你当真能作到,我支持你。哈密卫是战略级要地,那里不敢驻重兵是怕养活不起。可你有一千石银子的收益,不用上交一分银子可以驻守五万兵力。那么,你一定还能让哈密更富。”

“眼下不行,瓦刺不灭那边都不适合大动,任何一个产业都经不起被破坏。不过眼下,我倒是有一个小事要麻烦于大人。这不是在讲条件,而是我真的遇到麻烦了。”

于谦不会当白名鹤是在提条件,只想到白名鹤真的需要帮助,所以开口:“你说!”

白名鹤把关于账目的问题讲了,那宫内供奉多了二十一万两银子的事情。白名鹤说的很清楚,内库交的账与这个无关,给皇宫内库的银子万岁也说了,那是镇库银,是为了大明在关键的时候所用的。

还有少分给户部支配的那一块。

“这一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