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疯狂(等候)-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把郑蛟当成了下人看待,而吴世恭却把自己放在了与郑芝龙平起平坐的地位上了。

第四百零八章相邀

郑蛟又观察了一下四周,看到吴世恭的那些护卫都神色紧张地盯着自己,有的还把手放在了自己的怀中,一副训练有素的模样。

郑蛟知道因为自己长年的海盗生涯,身上常不自觉地流露出凶悍之气来,而吴世恭的那些护卫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正好验证了堂哥郑芝豹所说的“此人善于练兵!”的判断。

还有,关于昨天吴世恭在眉楼的所为,郑家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当然也打听清楚了。而现在的吴世恭可以坦承这一点,也看不出吴世恭是那种有莽撞脾气的人,那就说明了吴世恭肯定是极有自信,而那自信也绝对源自于他所掌握的实力。

郑蛟不禁感叹自己四堂哥的好眼光了,能够用这么小的开销雪中送炭如此实力的人物,怎么样也算不上是一种吃亏的事。

因此郑蛟在语气上也就更客气了:“吴大人见笑!我们郑家结交何人?还轮不到外人来管。而吴大人昨日在眉楼怒叱柳大家之所为也早就传遍了南京城,那可真有些唐突美人啊!不过鄙家四老爷正是为此觉得与大人脾气相投,所以特派小人相邀一见,无奈吴大人军务繁忙,要归去汝宁。只得让小人奉金五十,为大人送行啦!”

说完以后,郑蛟就拉下了身后奴仆所捧漆盘的红绸,露出漆盘上五只闪闪发亮的小金锭来。

吴世恭看到那五只小金锭,脸上是微微一笑。这些金锭也要价值近四百两银子了,而郑家与自己只是素昧平生,唯一称得上交情的还是昨日里的冲突,为此他们就肯花上这么大的手笔,这也说明这个郑家也是个财大果决之家。

但冒然收下如此重礼有些不妥。自己还没有了解清楚这个郑家是何方神圣呢。可不收礼,又有些怠慢了郑家的好意。

于是吴世恭就对身边的护卫吩咐道:“去把那块红绸拿来收好!”

接着吴世恭向脸上带着一丝惊讶的郑蛟解释道:“初次见面,心意到了就行!替我谢谢贵家四老爷了。贵家在此南京可有长期主事之人?”

“正是区区!”郑蛟知道吴世恭开始说正题了,所以连忙拱手为礼,“郑家在南京还开了一家闽海商行,如小人有事离开,找闽海商行的掌柜也行。”

“那好吧!我也有家四海商行,近日里也将在南京开设一家分号。到时候就由你家和我家的掌柜详谈吧。还有,我在汝宁、归德还有些人脉,贵家也可择一地开设分号。也望蒙贵家恩准。我家的四海商行也想要在福建开一分号。具体如何,还是到时候细谈吧。”

郑蛟一听就明白了吴世恭的意思。就是在确定双方的实力以后,吴世恭将会和自己郑家进行一系列的经济上的合作。而双方互设商行的行为,无非类似于现代派出了一个外交机构。

不过郑蛟对此当然是乐见其成。郑家在沿海虽然有些实力,可是一进入内地。影响力却几乎都没有了。现在能够通过与吴世恭的联盟打入内地,甚至仅仅是把海外贩运的商品销售到了内地。那对于郑家也是一件大好事。

而且吴世恭所说的程序也是中规中矩。首先试探双方的实力是否对等,接着就用对等的人来谈判,最后才是互派商行。这种处事方法也让人放心,说明吴世恭也是想真心办事的人,相比较于那种了解到郑家的富有就想要捞一票就走的人,这样的合作对象才能够放心长期合作嘛!

于是郑蛟也不再矫情。他一挥手让那手捧装有金锭漆盘的奴仆退下,接着对吴世恭笑道:“那小人就在南京恭候大人所派之人大驾光临了。”

等到郑蛟走了没多久,没想到又有位客人来相送,正是那位当时出面相邀吴世恭赴宴的马守信。

昨天吴世恭愤然离席以后。魏国公世子徐文爵也确实怒火中烧。可晚上冷静下来以后,还是觉得吴世恭这个无耻赘婿可以失礼,自己这个世子可不能失礼,所以还是要把魏国公府准备好的送给吴世恭的礼物,派人送到吴世恭那儿。

可徐文爵又不愿意派自己府中的人去送礼,在心底里,徐文爵也对吴世恭昨天在眉楼的张牙舞爪也有些忌惮。万一这个愣头青又把自己派出去送礼的人打出去了怎么办啊?那徐文爵不是很没面子嘛!而魏国公府中的一条狗也是很有面子的啊!于是,王牌帮闲马守信再次粉墨登场。

不过见面以后,吴世恭倒没有把马守信怎么样。不打笑脸送礼人嘛。不过吴世恭当然也是很坚决地拒绝了魏国公府的礼物。

对此,马守信也有心理准备。但跑了这一趟,他也算是完成了任务了。至于吴世恭收不收礼,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徐文爵也没有强求马守信一定要把礼物送出去。毕竟有了个送礼的过程也就不算是失礼了。至于吴世恭不收那倒正好,谁会嫌自家银子多了烫手啊?

不过看到吴世恭今天的态度也挺和气,马守信就壮着胆子相劝道:“吴公子!您所说的军国大事在下不懂,可您到南京城办事,得罪了小公爷他们也殊为不智。望将来还托人缓额为好。”

吴世恭这时候也正好有空,看到马守信好心相劝,也就让他在自己的对面落座,又叫了一杯茶来。

俩人就这么闲聊了起来。在三言两语中,吴世恭就把马守信所在的马家情况和马守信在家族中的地位摸了一个**不离十。

吴世恭也不想四处树敌,发觉这位马守信也是一位八面玲珑的角色,于是就说道:“其实在下已经在河南创了一份好大的基业。世子他们都是些笼中鸟,根本就是坐井观天,不知天下之大。虽说本次在下是来借银,又何尝又不是来送银呢?”

“今日里也与马兄有缘,就奉劝马兄一句。你难道真想一辈子在马家落得个二流角色吗?你难道真想一辈子周旋于纨绔之间,象昨日里的娼家一样卖笑吗?”

“在下就相邀你一次,到我这里来看一看吧。说不定会有一份惊喜哟!”

第四百零九章豁然开朗

在这种情况下,马守信当然不可能马上答应吴世恭,他也不是马家能够做主的人,所以也只能够含含糊糊地敷衍了吴世恭几句,接着就岔开话题了。

又寒暄了几句,马守信就告辞了。吴世恭也不知道自己的这番话对马守信有多少影响。他只感觉到自己现在竟然成为了武官、文官、外交家和商人的联合体。连这种招商引资的事,自己有机会都会去努力几下。再这样下去,自己可真要变成了一个工作狂了啊!

直到陶辛兴高采烈地回来,吴世恭才动身出城。见到陶辛一直挂着花朵脸,吴世恭胸中忍不住又有气了:“小辛子,这次买礼物用了多少银子啊?”

“七十三两,买了一副坠子,手镯……”

“停停停!”吴世恭立刻阻止了陶辛报流水帐,他的心中更有气了,“大手大脚的倒挺会花钱的啊?这么多年了,倒也没看到你为师傅我买些什么像样的礼物啊!哼!反正你是花自己的钱,我又没答应把小洁嫁给你。”

“那怎么行!”陶辛立刻是脱口而出,“我娘说她把聘礼都准备好了。”

“臭小子!”吴世恭的脸再也绷不住了。他笑着举起手中的马鞭作势要打陶辛。而陶辛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笑着一拉马头避开了去,引起四周护卫的一阵嘻嘻哈哈。

见到吴世恭也不再生气,陶辛又回到吴世恭的身边,献媚笑道:“师傅,那二十几两银子就先还您了吧!”

“不用急!先放在你这里吧!”吴世恭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回汝宁以后一起还。反正又不是没利息,借一百两还二百两!”

“师傅您也太狠了吧!”陶辛先夸张地叫了一句。接着又媚笑道:“那徒儿先用身边的粮票折价行不行啊?”

“算了!算了!”吴世恭对陶辛这种无赖样也没有办法,没好气地说道:“你这一套也不知道是向谁学的。不过你这臭小子也要学会过日子啦!把粮票好好藏好,最好存到钱庄里去,即安全还能够吃些利息。”

“钱庄能够存粮票?还能够吃利息?师傅,我怎么不知道啊?”陶辛用手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一脸的迷惑。

“怎么不能吗?”吴世恭一下子自己也不能够肯定了。

当时建立四海钱庄的时候,吴世恭就是把钱庄当成了现代的银行看待的,所以他认为钱庄揽储散户,并且给予存款利息那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不过也因为现在的吴世恭也只是抓总和制定大方向了,所以当时四海钱庄的具体事务也都由袁行山这些汝宁军的高级官员具体执行了。而内宅财物管理吴世恭又彻底放了权,所以他反而不知道明朝的钱庄是不接受散户储蓄,而且储蓄是没有利息甚至还要倒付银子保管费的。

当然这也与明朝当时的社会情况有关。明朝的贫富两级分化相当严重。穷苦人家家中根本没有什么余钱。而有钱有权的,他们情愿去放利息高的印子钱;而有钱没权的,他们情愿把银子融成大银锭、大银球埋在自己的家中。因为明朝的钱庄也都是有背景的人开设的。信誉度也就是那个样,只要有机会。他们有可能把那些有钱没权的银子都平白吞了。

所以明朝的钱庄根本没有什么吸储的市场。只有那些走动的商人为了携带方便,而不得不进行一些开具银票的业务。当然,银票业务也有一项另外一个市场,那对官员的贿赂就方便了许多,几张银票总比几箱银子掩人耳目得多。

可汝宁军这边有些不同。至少在汝宁军的控制区,因为吴世恭的长期守信。所以四海商行和四海钱庄的信誉度相当高,而汝宁军长期高额的军饷和工饷,也造成汝宁军中相当一批军属家庭和工匠家庭成为了中产阶级,他们手中也有了余钱。所以现在的四海钱庄倒有了开展储蓄业务的条件了。

于是吴世恭在向四周的护卫再了解了一番,知道了四海钱庄确实没有开展储蓄业务的时候,他就盘算开了。

是否自己的汝宁军以后发饷都通过四海钱庄呢?当那些兵丁和工匠领饷的时候,让四海钱庄的伙计动员那些兵丁和工匠把暂时用不到的余钱存入四海钱庄,而四海钱庄也给予他们一定的储蓄利息呢?这样是否可以培养起一个成熟的储贷新市场呢?

吴世恭对于现代金融业的知识也不算是了解得很完全,可是他知道现代金融业所用的方法肯定是长期实践下来的好方法。那回去以后就先行试用吧。至于具体条例的制定,也就让袁行山他们伤脑筋去吧。

吴世恭就这么估算了一下,如果自己的四海商行每月能够吸储三千多两银子,而自己的汝宁军再节省一些,挤出一些银子,那自己也就不需要到外面借贷,只要付给四海钱庄贷款的利息,坚持个大半年,就可以自力更生地解决了这次财政危机了。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粮票和银子的固定兑换问题。现在汝宁军的粮票可以说是粮本位制,是随着粮价随行就市的,粮票和银子兑换的波动比较大。如果要开展储蓄业务,那么粮票也一定要实行银本位制。否则的话,很容易被商人们钻空子。

不过,粮票的功能还有两个问题:就是汝宁军控制区的粮食配额供给问题和对汝宁军中成员的补贴问题。不过那都是技术上的问题。相对于财政危机的解决,那就是一些小问题了。

不过这固定的思维一打破,吴世恭就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的眼前顿时浮现出一条康庄大道。

是否可以成立一个股票交易所?让自己控制区内产业的股票可以自由流动?也为自己的汝宁军增加一条股票交易税的新财源呢?

是否为了防止这次四海商行和四海钱庄劫案造成的汝宁军财政动荡,引进保险业呢?

是否为了防止灾情对农民的影响,引进农产品期货交易呢?

甚至为了开拓新的地盘,又减少自己养军的压力,仿造西方的东印度公司的模式,建立一种股份制武装垦荒军商一体化集团呢?

当然,为了培育起这些新的产业,汝宁军一开始可能收益并不大,甚至还需要付出一些培育成本。汝宁军更不能够让投机性太大,防止产生经济危机一下子冲垮了这些还在襁褓中的产业。

但是只要坚持下来,那些都是些会下金牛的母牛啊!至于具体的执行问题,还是让袁行山他们考虑吧。至于执行中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最多是推倒重来,总不会比这次汝宁军差点破产再糟糕的情况发生吧。

吴世恭是不知道,他现在的这番奇思妙想,使得以后汝宁成为了世界上闻名的金融之都。直到八十几年以后,才逐渐地被另一金融之都——松江府给迎头赶上。

而在执行的过程中,也造成了汝宁当地一批巨富。其中有位首批吃螃蟹的人,就是吴世恭的老熟人,老鸨李妈妈。她的青楼连锁店也成功的首批在股票交易所上市了,并且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了远东闻名的娱乐巨头。

不过当李妈妈请股东之一的吴世恭为其娱乐上市公司赠名的时候,吴世恭的恶趣味又起来了。他起了一个很洋气的,不过当时谁也看不懂的名字——好莱坞。

第四百一十章闲聊

不过现在再有什么奇思妙想,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事。还是先回汝宁,应付过去眼前的一件件事再说。

吴世恭在外面奔波,留在家中的人也在忙碌着。其中内务司的薛强现在正率领着内务司行动队、一个民团和两个连的汝宁军共千人的部队,在开封府境内联合围剿抢劫四海商行和四海钱庄的匪帮——豹子头。

薛强坐在土坡上的一块大石头上,看着手下的兵丁归拢着俘虏的一千多名男女难民俘虏,无奈地摇了摇头。这次围剿又没有成功。

当劫案发生以后,山川司通过关系第一时间就获得了抢劫的劫匪是豹子头一伙匪徒。也与其他的流民首领一样,这伙匪徒的首领也起了一个《水浒》或者《三国演义》里面人物的绰号。

而这群匪徒活动的区域也在开封府和河南府境内,他们的人数在二千到上万不等,完全就是看依附的难民人数的多少。

可是等到薛强率领的联合部队出动,豹子头那伙匪徒虽然是不堪一击,但都是闻风而逃。而当这伙匪徒散去以后,除了留下一些腿短的难民以外,联合部队是一无所获。

而联合部队所携带的粮草毕竟有限,他们在开封府和河南府也不敢大动干戈,所以几次都是无功而返。而豹子头那伙匪徒总是转眼又聚起一伙难民,象是长有了不灭之体一样依然是毫无损伤。所以这种围剿打得薛强是相当憋气。

初夏的空气已经让人嗓子发干,薛强从亲兵手中接过水囊连饮了几口。递回水囊后,薛强转脸问坐在身边的民团团长道:“你是什么时候参加汝宁军的啊?”

全大山立刻站起立正:“报告大人!俺是崇祯三年在通州加入汝宁军的。到现在已经四年了。”

薛强笑了起来:“别紧张,就聊聊家常嘛,坐下吧!”见到全大山很拘谨地坐下以后,薛强目视着远方回忆了起来:“崇祯三年啊!就是那次去勤王啊!都四年了。我的腿就是那时候断的啊!时间过的可真快啊!”说完以后,薛强拍了几下自己瘸的腿。

“大人!您……你……”全大山想说些安慰的话,一时三刻又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憋得脸都有些发红了。

“不会拍马屁就不要拍!我们汝宁军不兴这一套!”薛强的话让俩人都笑了起来,“就四年,你从新兵升到了民团团长,可见立的功劳不小吧。接下来该升副团长了吧。”

全大山憨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没这么快!大人!俺还要到都司大人的亲兵队补上一课呢。这次民团成立得很急,是紧急把俺从南阳军团的连长抽过来的。”

“确实急。你不知道,现在你们这些民团都安排在汝宁和归德的边境了,就是防止着流民流入。来投靠的流民太多了。我们汝宁军也有些吃不消了。前些日子里,邓先生都去信让周副统领那里,让他别把抓获的青壮再送回汝宁了。”

“真的?”全大山瞪大了眼睛。

“当然是真的。就是有你们这些民团阻拦,也有很多流民从小道绕进我们汝宁。我们内务司执行《禁流令》的时候,那些流民哭着喊着要我们去抓。不抓他们还不行。”薛强的话又引得周围是一片笑声。

接着薛强笑着一指底下的俘虏,说道:“你看看这些人的神情。哪里象是做俘虏的样子。都知道会到我们汝宁军里做家奴享福去了。”

又是一片自豪的笑声。笑过以后,全大山问道:“俺也是做过流民的,知道这流民的苦,我们汝宁军难道不能多接受一些啊?”

“压力很大!等姑爷回来再说吧。什么难题只要到了姑爷手里总不是问题的。”

“那倒也是!”全大山点点头,“都司大人绝不会抛弃这些流民的。”

四周听着说话的人都点了点头,他们对于吴世恭的信心已经到了盲目的地步了。

“成家了没有?”薛强接着聊起了家常。

全大山又是憨厚地一笑:“还没呢!”

“哦?”薛强有些惊讶。“岁数可有些不小了啊?”

“刚到汝宁的时候,俺娘倒想给俺说门亲事。可是当时把家中的银子都借出去了,拿不出聘礼,后来又一直在军中。就这么拖下来了。”

“那倒也没什么。有些因祸得福啊!凭着你现在的身份,找个土财主家的姑娘绰绰有余,甚至找个知县女儿都有可能。不要急!真的想房中有几个服侍人,到下面去随便挑,挑三、五个都没问题。”

“真的可以吗?”全大山有些奇怪,“我们汝宁军中不是有军规的吗?”

“军规里是说:不能够奸淫妇女,不能够强抢民女。现在你只要去挑选,她们这些流民女子巴不得都跟你过上好日子呢。那是相互情愿的,算得上什么违反军规呢?不信你就去试一试,只要你喊上一声,估计下面的女子都会扑过来把你给活埋了!”

又是一阵大笑声。可全大山还不习惯这样去做,但心中又挠着痒痒,所以扭扭捏捏地就有些不好意思。

薛强也看出来全大山有些意动,于是接着笑道:“这样吧。等会儿你看中哪个,我派人去询问一声,把她给你单独留下。回到汝宁以后,居住证明也由我来办。别不好意思啦!算是给你娘挑选几个服侍的丫鬟吧。再怎么样,我们这些做大人的在儿郎们面前也要讲究个体面,家中没有几个下人怎么行呢?再说,其实我们汝宁军内部也鼓励我们这么做,至少可以让多些流民过上好日子。也算是做上一件好事了。”

听了薛强的话,全大山也点头默许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全大山问道:“大人,这次我们就这么回去啦?”

薛强没好气地“哼”了一声:“不回去怎么办啊?那个豹子头,起的那个外号倒挺威风的,可纯粹就是一个属泥鳅的,逃窜得是特别快。四处残留的那些镇子里又都是他的探子,我们的一举一动都隐蔽不了。所以这次我们回去以后,要好好想个应对的法子啦!”

第四百一十一章为大好形势而忧心

吴世恭是在崇祯七年六月二十一日的傍晚回到了汝宁的家。见到了吴世恭的归来,内宅里的夫人们都是特别的高兴。因为这次吴世恭总算是没有带女人回来了,尤其是到了天下闻名的秦淮河。

而吴世恭一到家,除了立刻通知邓启帆、薛永利他们明日一早议事以外,自己就带着一叠邸报和山川司的情报分析回内宅细细翻阅了。

所以到第二天吴世恭进入书房的时候,邓启帆、薛永利这些熟悉吴世恭的人都看出来吴世恭的忧心忡忡。而吴世恭的忧心忡忡不是为了外面的形势不顺利,而是陈奇瑜的围剿农民造反军太顺利了。

在这四个月内,五省总督陈奇瑜组织打了二十三仗,全部获胜,农民造反军在平原站不住脚,只能以山区为依托,转战于汉中、兴安、郧阳、房县一带。

而这时候张献忠农民军入四川破夔州(今重庆奉节),进围太平。吴世恭的干妈——秦良玉提兵赶至,又正好与回川的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在夔州大败张献忠,贼寇慑于秦良玉及其手下“白杆兵”威名,苍惶逃走,川东大定。张献忠败退走湖广。

而当农民造反军进入山区以后,官军却在难题面前表现畏缩,谁也不愿意干进山追剿这个脏活累活,都以把农民造反军驱逐到相邻省份为能事。

不过崇祯皇帝却对这种踢皮球的行为十分不满,在四月二十日亲自下旨催战,对各抚镇予以口头警告。

于是陈奇瑜亲自策划了区域防守加全场紧逼的战略部署:他命令陕西巡抚遏守北线,郧阳抚治卢象升遏守西线,河南巡抚玄默遏守东线,湖广巡抚唐晖遏守南线。

而陈奇瑜自己。他亲自承担起全场紧逼的任务,率军入山追剿农民造反军。不管怎么说,这时候的陈奇瑜勇挑重担的精神还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陈奇瑜和卢象升决定首先重点对郧阳附近山中的民军进行剿杀,两人督率官军翻山越河,缘崖攀树,对民军展开跟踪追杀,屡有斩获。

于是在成绩面前,陈奇瑜洋洋得意,他上疏向崇祯报告,由于他本人亲自率军入山搜剿。楚中大盗基本上被扫荡干净。

可陈奇瑜说的是事实,但是还有另外一个事实,大量的农民造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