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疯狂(等候)-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军立刻分兵三千骑与汝宁军的这两千骑厮杀,其余的清军就冲到了两个步兵方阵之前。那两个步兵方阵立刻组成了枪林,准备清军骑兵的冲阵,可是清军却纷纷下马,开始用弓箭、标枪和手斧等对着方阵攻击,方阵内的汝宁军兵丁纷纷倒地,这场面变成了一边倒。
“冲出去!”两个步兵团的团长分别高喊道。汝宁军终于散去了方阵,开始冲向前,与清军进行混战了。
“散去队形,以小队为组,向前冲!”见到前方展开的激战,吴世恭也立刻下令道。这种时候已经没办法讲究什么战术了,胜负也就看最原始的肉搏吧!
汝宁军的一个个方阵开始全部散去,他们以一个个小队为战斗组,向着前方的战场就跑了过去。而清军的部队也逐渐地都投入了战场,他们发现跑不起速度的战马根本还不如步兵,因此也都下了马,手持着各式兵器,与汝宁军开始了混战。
从一开始还能够维持一条阵线,到之后的犬牙交错,最后双方就混战在了一起,根本是分不清敌我,只是形成了一个个战团。
战场上,往往是汝宁军的一个兵丁刚捅到一个清军兵丁,接着他就被另一名清军兵丁在背后砍倒。时不时有人滑倒在地,场面是一片混乱。
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沾满了鲜血、泥水,可是没有人退缩,都是在咬着牙拼命搏杀。一开始战场上还是喊杀声震天,可是随着体力的消耗,喊杀的声音就逐渐地小了,而骨折的声音却“噼噼啪啪”响得像是下冰雹。
但是战场形势还是逐渐地向着清军倾斜。毕竟汝宁军的兵器稍逊一筹,清军的人数也多了一些,汝宁军开始被清军打得节节后退了。
“该我们上了!”一直等待着机会的楚格说道。接着披着重甲的他,跳上了第一辆战车,率先冲了出去。
“孩儿们,跟着我李爷冲啊!”增援左翼的李禄也紧随着楚格冲向了战场。
这支生力军的一加入,立刻扭转了战局。虽然由于地上泥泞,战车的速度跑不快,可是这些战车毕竟能够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完全就搅乱了清军的阵形,使得清军是纷纷避让。
尤其是那些全封闭的一窝蜂战车,他们现在是汝宁军中唯一能够使用的远程兵器,而且一窝蜂发射的火箭密度也是相当的大,一下子造成了清军大量的伤亡。
见到情形不妙,一直保存八旗实力的多尔衮也坐不住了,他大声令道:“给图贝里传令!带着八旗健儿向前!”清军也把自己的预备队投入了战场。
五千八旗精兵的加入,立刻挡住了楚格的战车和骑兵部队,而且这些八旗兵丁几乎都是休息了全天,根本没损耗什么体力,所以依靠着他们的灵活,通过战车的死角接近了战车,把战车纷纷损毁。
而李禄见到此情形,也率领着自己的部队,保护在战车周围,防止清军对战车的破坏。
于是在八旗兵丁投入战场以后,清军的颓势很快又扭转了过来,而且在清军的步步推进下,汝宁军又逐渐地落到了下风。
这时候的汝宁军连炮兵、火铳兵也都拿起了腰刀,投入了战场。见到已经再也没有预备队了,吴世恭也大声令道:“亲兵队全体跟我向前。”
第六百八十章重建指挥
双方在战场上所有的人都杀红了眼,他们只知道向前、砍杀,连各级军官也都控制不了队伍了。或者说,大多数的军官自己也都杀红了眼了,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了。
现在的汝宁军中,也只有黄定他们在后面观战了。虽然这时候大雨已经遮挡住远处的视线,可是这些人还是眼睁睁地看着这混乱的战场,就等待着战斗的结果。
就在此时,有一骑冒雨飞驰了过来,一到跟前,那位汝宁军的兵丁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向黄定行了一个军礼,问道:“大人!小的是教导协二团一营的,四周的鞑子已肃清,请问现在该往何处战斗!”
这个营的营长是少有的几位头脑还清醒的指挥官,他逐渐地把自己周围自己营和附近部队的兵丁集合起来,联合作战,最终消灭了四周的清军,集合了二百出头的兵丁。
可是这个营现在也是身处战场,根本观察不到全局,而在大雨和混乱的战场中,也寻找不到吴世恭的帅旗,所以这个营长就派了自己的传令兵到后方寻找战场指挥,以接收下一步的战斗命令。
但那传令兵一到后方,却只发现了黄定他们,所以在惊讶之后,他就按照汝宁军的操典,向在场的最高军官——把总黄定请示了。
可那传令兵的请示也让黄定大吃一惊,可他立刻反应了过来,自己确实应该接过指挥权了,于是黄定立刻下令道:“回去告诉你们营长。稳步向前推进,遇上我们的部队先救出来编组,十人一小队,三队轮子攻死,前冲二十步!”
而黄定所说的“三队轮子攻死。前冲二十步!”是汝宁军的军事术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以三个十人小队为单位,每队轮流地向前冲锋二十步,等下一小队冲上来以后,先冲锋的那个小队退回来休息。并且让各个小队的兵丁进行配合作战,也让每位兵丁有轮流休息的时间。因为这个战术十分像轮子滚动,所以汝宁军就把这战术形象地称为了“轮子攻死“。
而这个战术本来是在城市内巷战中常用的,不过现在运用到目前的混战中,也是相当有效。黄定就想让汝宁军逐步结束混战,通过小队间的配合。解救出更多的混战中的兵丁,最后完全重组整支汝宁军。
黄定进入指挥官角色的速度相当快。一见到那位传令兵行礼后匆匆地返回了,黄定接着对几位亲兵下令道:“你们也到各支部队后面,向他们传令:三队轮子攻死,前冲二十步!再告诉他们:部队打仗就要有打仗的样子!打仗不是打群架!”
黄定的最后一句话是在汝宁军的训练中。各级军官常骂的一句话,不过今天的汝宁军已经杀红了眼。很多军官也都把这句话给忘记了。
“诺!”那几位亲兵立刻分头传令去了。
“把将旗升起来!”黄定接着下令道。他就是要让汝宁军各级军官明白指挥军官的位置。
“可黄队!这里没将旗啊!”一位亲兵回答道。
“不会随便找面旗帜升起来吗?让前面的人看得见就可以了。”黄定立刻呵斥道。
吴世恭亲赴战场。虽然大涨汝宁军的士气,但同样的也让汝宁军完全失去了指挥。可是随着黄定主动接过指挥权,汝宁军的指挥系统总算是重新建立起来了。
黄定这位十七岁的少年军官这种毫不犹豫地接过了指挥权的行为,真让人感叹他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面对着六、七位清兵,程牛扑上前去挥刀一横扫,先把他们逼开。接着他身后四位汝宁军的兵丁持着长枪冲了上来,一下子刺倒了三位清兵。剩下的二、三位清兵刚想回退,可是两匹汝宁军的战马又接着冲了上来,立刻把余下的清兵砍倒在了马下。
在刚才的混战中。程牛的腰刀也打飞了,他是抓起清军遗留的一把大刀投入战斗的。之后,程牛就和汝宁军的几位长枪兵和骑兵组成了一个战斗小组,自发地配合作战。
其实在黄定的命令还没传递过来时,汝宁军已经自发形成了很多这样的战斗小组了。
见到扫清了这几名清兵,程牛抬头向两位骑兵道谢道:“多谢了!张兄弟!李兄弟!”
“别客气!”领头的那位骑兵就是张鸣,他笑着问道:“牛大哥!接着俺们往哪里打?”
“告诉过你,俺姓程!不姓牛!”一边说,程牛一边观察着战场,接着他用大刀一指右侧的战团,喊道:“往那里冲!”
“是!牛大哥!”
楚格站立在战车上拼命挥舞着斧枪。这战车早就陷在泥地里了,连战马也都被清军给砍倒。御手也早就投入了战斗牺牲了,现在正躺倒在楚格的脚下。而战车四周倒下了一圈尸体,有楚格的亲兵,更多的是清兵。可就算是这样,楚格的身上还是伤痕累累,要不是他披着三层重甲,可能也早就支撑不住了。
见到又有一队清兵冲了过来,楚格坚持着抓紧了斧枪,而周围的汝宁军也发现楚格身陷危险。
“快些点火!”最接近楚格的一窝蜂战车的车长下令道。
“嗖嗖嗖!”一百枝火箭接连发射了出去,立刻把一些清兵钉在了地上。可余下的清兵依然扑向了楚格。
“快些!拿过来!啊——!”
忙中出错,没等前面的一窝蜂发射完,这一窝蜂战车里的兵丁,就从战车后部的储物箱里拿出了下一个一窝蜂,立刻被火箭发射的火焰给点燃了。
“嘭——!”整辆一窝蜂战车立刻被炸散了,这爆炸的动静立刻使得扑向楚格的清军停止了脚步。
就在此时,一队汝宁军骑兵冲了过来,他们立刻把楚格战车边上的清军杀散了。领头的正是李禄,他先对自己的手下高喊道:“空出一匹马!”
接着就对楚格说道:“小楚!快些上马!”
可楚格苦笑着摇摇头,说道:“我太重了!马驮不动。李总兵您先走吧!”楚格连人带甲要超过了四百斤,就算是上了马也跑不了。
听了楚格的话,李禄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道:“哈哈哈——!那我老李就留着,先护着小楚吧!”
第六百八十一章清军败了
当整支部队后面的汝宁军,在黄定的指挥下逐渐地恢复了编制时,前方的汝宁军却依然在混战,而这时候的吴世恭也陷入了苦战。
“整队!冲锋!”
吴世恭平举着骑矛,率领着身边二百多名亲兵冲向了清军的一队骑兵。这是吴世恭的第三次冲杀了。他身边的亲兵或是牺牲或是打散,连智能也不知去向,也只有这二百多骑了。
可是没跑几步,人来疯突然踩到一个泥坑滑倒,吴世恭立刻滚落在了马上。而吴世恭的装扮也太显眼了,一看就知道是明军的大将,于是清军蜂拥地向着吴世恭冲了过来。
亲兵们也纷纷停住了马,要围在吴世恭身边护卫住他,可是已经来不及了,领头的那骑清兵已经扬起了马刀,向着刚从泥地里爬起的吴世恭就要砍去。
迟明猛地一夹马肚,靴子后跟的马刺狠狠地刺入了马腹。战马一吃疼,猛地窜了出去,那清兵一下子就被迟明的骑矛刺穿了。可刺杀了这清军以后,迟明也被受惊的战马带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
而趁着这个机会,吴世恭也抽出了武士刀,可是第二骑清兵也冲到了。他手中的狼牙棒横着向着吴世恭扫了过来。
吴世恭发力把武士刀向前一档,可这力量太大了,一下子把武士刀给打碎了,不过借着这巨大的冲撞力,吴世恭往后一仰腰,狼牙棒堪堪地从吴世恭的脸上扫过,让吴世恭脸上的皮肤都感到吃疼。
见到吴世恭躲了过去,那清兵一勒缰绳,单手高举狼牙棒,又狠狠地向着吴世恭的头顶砸了下去。可是“嘭!”的一声。边上的赵敢火铳发射了,那名清军立刻觉得腹部一疼,浑身仿佛被抽取了全部力量,软软地从马背上滑落了。
这时候的吴世恭也顾不得去询问:赵敢是用什么方法在大雨天发射火铳的?他连忙又抽出了一把武士刀。
还好,当时魏忠贤送给吴世恭的武士刀是三把一组的,吴世恭也一直很骚包地把三把武士刀都挂在了身上,所以这时候的他,竟然还能够又拿出兵器。
而第三骑的清兵原来见到吴世恭手无寸铁了,他正好想过来来占个便宜,没想到吴世恭又亮出了刀。猝不及防之下,被吴世恭一捅,也刺了一个透心凉。吴世恭把这清兵的尸体往马下一拉,接着就跨上了这匹战马。而在这时候,吴世恭的亲兵终于把他给围住。团团地保护了起来。
“快些把人来疯拉起来!保护好它!”这时候的吴世恭还未忘记这匹朝夕相处的战马。
“诺!”一位亲兵立刻答道。
“诸位与我杀敌!”吴世恭在接过了骑兵为自己捡过来的骑矛后,一挥骑矛说道。
……
在吴世恭亲自搏杀之时。多尔衮也带着自己二千摆喇牙亲兵进入了战场。见到场面如此混乱。他也立刻开始组织起清兵成队搏杀了。两军都开始了重组军队的工作。
战斗到了现在,吴世恭和多尔衮已经没有了保存实力的想法,他们都有一颗王者之心,为了胜利,他们都情愿战斗到最后一人。
而这两支军队也尽显雄师风范,都是死战不退。依然进行着残酷地肉搏。
可就在这时,离战场东南侧七、八里的地方,突然传来了一阵呐喊。这让战场为之一静。只见远处大雨中,一个、两个……。很多黑点冒了出来。爬涉近二千里的水师陆战团终于赶到了。
“王爷!王爷!汉狗援军已到,咱们先撤吧!再打下去,要伤了咱们八旗的老底子了。”见到汝宁军援军的来到,谭图慌慌张张地回到了多尔衮的身边,大声地规劝道。
多尔衮根本没回答谭图的话,他眼睛立刻充满了血,迅速地抽出了刀,一刀把谭图的脑袋砍飞,接着对自己的亲兵队长道:“你带着千骑挡住这支援军,再向四处派出探子,防备再有明军来援。全军向前!今日与那明军是不死不休!”
“喳!”
黄启发的水师陆战团虽然在一边呐喊、一边奔跑,可是他们觉得脚下是越来越沉。长途爬涉带来的疲惫不堪,已经使他们的体力耗尽。可是这时候的他们,都坚持着要跑到战场投入战斗。
“停下!列阵!”跑在最前面的黄启发见到清军的骑兵向着他们冲来,立刻扬起了手中的斧枪。水师陆战团的兵丁立刻列起了方阵。
可一接战,双方也立刻变成了混战。因为体力消耗太大,水师陆战团根本扎不住阵脚,很难维持方阵的稳定,而清军也因为天雨地滑,难以高速冲阵,所以也都下马步战,要打开水师陆战团的方阵,所以双方战斗没多久,水师陆战团也散去了阵形,分成了一个个战斗组与清军搏杀了。
可这场战斗却是相当残酷。水师陆战团的人数并不很占上风,体力又差,为了减轻分量,又大多没有穿戴盔甲,遇上的又是清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摆喇牙亲兵,所以一上来就陷入了苦战。
在战斗中,黄启发不幸地连中三刀,牺牲在了战场上。而黄启发的牺牲却反而激起了水师陆战团的怒火,许多兵丁高喊着:“为黄教官报仇!”亡命般地扑向了清军。
在付出了大量的伤亡以后,水师陆战团在冈萨雷斯的指挥下,也逐渐地稳住了局势,虽然还是处于下风,但部队总算是稳住了阵脚。
可是水师陆战团的来到,却给战场的气氛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因为援军的到来,使得汝宁军是越战越勇,而清军则是越战越心惊。
而且是祸不单行,越怕什么越来什么。当多尔衮刚向四处派出探子以后,早先安排在周围的探子却回来禀告:“王爷,西北面三十里处,有着四千多明国骑兵。现在可能已经跑入二十里了。”从京城赶来的汝宁军一个骑兵协也快要赶到战场了。
这消息一下子让清军炸开了锅。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还有汉狗来吗?”
“王爷!快些撤吧!要不来不及了。”
……
“别吵!”多尔衮的发怒一下子让多尔衮周围的清军军将噤若寒蝉。
多尔衮闭住了双眼,猛吸了几口气,接着无奈地睁开了眼,有气无力地说道:“鸣金吧!哎——!功亏一篑啊!”接着率先调转了马头,向着后面撤去。
“当当当——!”清军的后阵传来的鸣金声。一听之后,赫利赤立刻逼开了对面的汝宁军,接着驱马转身,带着身边人就向后方跑去。
今天的激战,使得赫利赤已经失去带出来的两位年轻人了,唯一幸运的是,他的外甥胡图总算是安然无恙了。可是没跑几步,赫利赤的眼角就看到了牛录额真陷入了汝宁军的重围之中,他立刻对白猪吼道:“白猪!快些去救额真老爷!救不出,爷斩了你!”
白猪回头看了看逼过来的汝宁军,心中盘算了一下,觉得赫利赤的威胁比汝宁军更让人恐惧。于是他一调马头,向着牛录额真就冲了过去。
左砍右杀,白猪终于冲到了牛录额真身边,他立刻对着牛录额真叫到:“额真老爷!随着奴才冲出去!”接着一马当先向外而去。
牛录额真立刻紧随其后,顺着白猪冲出的缺口跑了出去。而这时候,他们的身边也只留下三骑了。
“白猪!你这个奴才不错!等回去以后,爷给你抬旗!”见到已经脱离了危险,牛录额真对白猪说道。可他们都不知道,白猪刚一离开,赫利赤又被汝宁军的一队骑兵追上,他们反而自己身陷在了重围中。
……
随着清军的后撤,汝宁军也无力追杀了,许多兵丁都是喘着粗气,站在原地,目送着清军的离开。
而与水师陆战团和书墨部队战斗的清军,在听到鸣金声后,也立刻退出了战斗。汝宁军终于获得了这场战斗的惨胜。
清军渐渐地远离,汝宁军也在战场上站立着。一名汝宁军的兵丁再也忍受不了心中的喜悦了,他高声喊叫道:“我们胜了!”战场上立刻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又一位汝宁军的兵丁首先高唱起了《喀秋莎》: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
……”
这首歌曲一遍遍地传唱,歌声再次传遍了整个战场。很多兵丁都忍不住流泪了,可他们的腰都挺得笔直,因为现在的他们就是站在这战场上。
无论伤亡有多么大,也无论战斗有多么激烈,按照战争的规矩,谁在战后占据了战场,那就证明他们获胜了。
“我们胜了!”
“我们胜了!”
“我们胜了!”
……
这话从吴世恭、张之恒、赫飞……口中一一响起,他们都压抑不住自己心中的兴奋。
而多尔衮听到了汝宁军嘹亮的歌声,他也忍不住回过了头,他看着汝宁军军中那面吴世恭的帅旗,心中是百感交集。百战百胜的清军就这么败了。
第六百八十二章活着的都是英雄
书墨坐在一块大山石上,浑身无力。刚才还准备着激烈的战斗,现在却一下子安全了,使得书墨竟然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在下雨以后,书墨部与张亮的汉军旗也立刻变成了肉搏。惨烈的战斗也就不详细描写了,要不是山顶的地方比较狭小,让汉军旗施展不开兵力;要不是书墨一直维持着战斗阵形,顽强地在战斗,可能书墨部早就全军覆没了。
可就算是这样,在多尔衮鸣金之时,书墨身边也只要六十几人结阵,还被汉军旗几百人包围,可能再有一次战斗,书墨部就无法支撑了。
“大人!刚清点了下,算上轻重伤,咱们还有八十八人。”与书墨说话的是一位副营长。在今天的战斗中,这个团的正副团长全部阵亡,副营以上的军官也只剩下这么一个了。
书墨木然地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道了。
可那副营长并没有离开,他犹豫了一会儿。弯下腰对书墨附耳道:“大人!刚才有几个并没有出来,要不要小人把他们抓起来啊?”虽然说话的声音很小,但那副营长说得是咬牙切齿。
在刚才战斗到最后,书墨曾经高喊着要全体兵丁靠拢结阵,最终也结阵了六十几人。而现在战后点名却有八十八人,除去那些受伤不能战斗的,肯定是有几个怕死的在刚才不敢露面,躲在了死尸堆里在装死。所以那副营长才会这么怒火中烧。
书墨静静地听着山下汝宁军的歌声,过了好一会儿,才长叹道:“哎——!算了!就当什么都不知道吧!活着就不容易。”
战斗的残酷已经超过了能够承受的极限。是人就会怕死。都是多少并肩战斗过的战友,何必去计较呢?活着的都是英雄。
此战过后,这座无名的小山起名为血岭,这八十八人被称为了血岭八十八勇士。而在汝宁军的官方文件中。河间会战也正式命名为血岭战役。书墨及其这个步兵团的顽强战斗作风,使得这个被双方主帅遗弃的次要战场的名字,成为了整场战役的正式名字。
直到清军的背影在远处消失,汝宁军的歌声才停止,可是这时候却出现了异状,一个个挺直站立的汝宁军士兵相继摔倒在了泥地中。过度的体力消耗,大雨又带走了大量的身体热量,再加上长时间的神经绷紧,使得相当多的汝宁军兵丁在这时候晕倒了。弦绷紧的时间太长了,一松下来就让人支撑不住了。
“医护兵!快些救人!”见到身边的兵丁“噼噼啪啪”地晕倒。吴世恭着急地大叫道。
可就在这时,一匹快马飞驰而来,马上的骑兵一见吴世恭,就带着哭腔叫到:“吴大帅,我家老爷不行了!我家老爷不行了!”
吴世恭一见那骑兵自己认识。那人正是李禄的亲兵队长。吴世恭二话不说,带着自己的亲兵队飞奔向了李禄所在。
远远的。吴世恭就看到李禄躺在了一辆打开了车厢门的一窝蜂战车里。吴世恭飞奔了过去。跳下马,一下子冲到了李禄的身边。
幸好,李禄这时候还没有闭眼,他见到吴世恭的过来,使尽全身力对吴世恭微微一笑,声音微弱地说道:“妹夫!是京城的爷们吧!这仗打得带劲!……”
说完以后。李禄终于心满意足地闭上了双眼。
“老爷!你醒醒啊——!”李禄的亲兵队长立刻扑到了李禄的身上。四周是一片哭声。吴世恭也觉得鼻子发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