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疯狂(等候)-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堵住左翼已经被清军打开的缺口。
而清军依然是不依不饶,看到右翼的两个方阵已经被击溃,阿济格和图贝里相继发布了命令:让后续的骑兵继续排好线性阵列,要向着中间的方阵继续冲阵。
可到了此时,刚吃过亏的大平军总算是准备好了。先是远程的团属火炮射击,再是火铳轮射,接着是一窝蜂和霰弹补充,在这么密集的火力下,根本没等枪花阵派上用场,清军最前面三排的骑兵就被纷纷打倒在地。
而见到大平军的火力密集,后面的方阵又上前堵住的缺口。阿济格、图贝里等将领立刻鸣金收兵,阻止了清军再冲阵,不让自己的兵力再白白损失了。
虽然第二次的冲锋有些虎头蛇尾,不过阿济格他们并没忘记自己是佯攻。现在已经把大平军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自己这一边,所以阿济格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这时候,清军的中军处又响起了阵阵战鼓声。“哗”的一声,清军左翼防御的阵形再次散开,豪格、吴三桂部发动起了真正的进攻。
这次豪格和吴三桂也下了血本。二千关宁铁骑的家丁在前,三千两黄旗的旗丁在后,他们向着大平军右翼的三个方阵猛扑了过来。
高速运动的骑兵顶住了大平军的炮火,一下子冲入百步,进入到了大平军火铳的射程之内。见到清军靠近,大平军的第一排火铳立刻齐射,可是随着这阵齐射,关宁铁骑的三眼火铳也同样打响了。
一直以来,大平军对敌军骑兵的轮射从来没有遇上什么抵抗。所以关宁铁骑的这一次射击,一下子把火铳轮射阵列打得有些混乱。可是当大平军刚结束了混乱,再次齐射时,关宁铁骑的第二次射击就打响了。接着就是第三次……。
第九百五十九章豪格的小心思
相对而言,面对着具有强大威力火器的大平军方阵,关宁铁骑要比清军冲阵的效果要好上一些。
三眼火铳的三次射击,不仅给予了大平军火铳手以杀伤,而且有效地打乱了方阵前排的布阵。等到关宁铁骑冲至方阵前,方阵的枪花阵才堪堪布置好。
所以当关宁铁骑冲至大平军阵前时,随着一阵猛烈地冲撞,鲜血飞溅,断枪乱飞,冲撞的那些关宁铁骑和大平军士兵,大多数都被刺死、震死。
可是这里的大平军方阵,毕竟有了一定时间的准备。虽然清军率先发动的进攻是在左翼,可右翼的方阵也有时间提高了警惕。
于是这里的方阵就排得比较紧密了。连前几排被震死、震伤的士兵都仅仅靠在身后战友的身上,根本没有空间倒下。而后几排的大平军士兵也及时地把长枪、斧枪伸出,补充完整已经有了缺口的枪花阵。
可毕竟大平军是被动挨打,一排排的关宁铁骑不间断地冲撞了上来。见势不妙,护卫方阵的大平军骑兵也冲锋上前,要阻止关宁铁骑的高速冲阵。
可是今天大平军的骑兵基本上都集中到了马守应的部队中,护卫方阵的骑兵就很少。虽然这些骑兵勇敢地反冲锋是阻挡了一下关宁铁骑的势头,可也就是几个回合,这些骑兵就伤亡殆尽,使得关宁铁骑也恢复了刚才的冲阵。
不过这次反冲锋也为大平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而最先冲阵的关宁铁骑毕竟只有二千骑,而且是冲撞三个方阵。分配到每个方阵的人马也就是六、七百骑。所以这么猛烈地冲撞了几次,几排关宁铁骑就已经是冲撞完毕了。
而在这时候,降下了马速的关宁铁骑都在往两边让。要让出冲阵的通道,接下来就该由豪格的两黄旗继续冲阵了。
可是让所有人意外的是,两黄旗的骑兵并没有紧随其后,他们与前面的关宁铁骑拉开了一段很长的距离,所以等了一段时间,这些两黄旗骑兵才姗姗来迟。
为了这次的主攻,多尔衮确实拿出了清军的箱底货。关宁铁骑的战斗力自不必说。而两黄旗作为原先皇太极的天子亲军,其战斗力就是在八旗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可是多尔衮也疏忽了。他挑选了豪格作为了右翼的主帅。在多尔衮实际掌握满清大权以后,他就把豪格当成了眼中钉。当然。豪格也对这样的境遇是心知肚明。
为了自保,豪格不仅想要保存自己作为旗主的正蓝旗的实力,更是要保存皇阿玛亲军——两黄旗的实力。
而在今天,多尔衮让两黄旗冲杀在了第一线。豪格当然会警惕。当然会认为这是多尔衮损耗自己实力的一个小动作。因此,在进攻之前,他就悄悄吩咐带兵冲锋的将领:要悠着点!
那位听到吩咐的两黄旗将领当然是心领神会。所以在刚才大平军的团属火炮射击时,他们就慢了一步;现在要继续冲阵时,他们又不那么坚决。所以才造成右翼清军进攻时的一个停顿。
而现在能站在这个战场上的将领,都不会是菜鸟。见到了两黄旗的冲阵有了个停顿,满怀希望的多尔衮就气得把马鞭扔到了地上。而吴三桂也听到了身边关宁铁骑将领的嘀咕声。于是吴三桂也脸色铁青地小声吩咐了下去:让关宁铁骑别再这么卖命了!
而大平军遇上了这样一个喘息之机,虽然不知道具体原因。但还是迅速地排好了防御阵形。所以等到两黄旗的骑兵冲阵而来时,余下的火铳手也组织好了轮射。连一窝蜂和火炮也相继发射,于是遭受重创的两黄旗骑兵立刻退缩了。
见到两黄旗的冲阵是如此的软绵无力,多尔衮气得——手中已经没东西可扔了。虽说多尔衮确实有消耗两黄旗实力的想法,但两黄旗也有着冲阵成功的实力。
君不见:右翼的阿济格、图贝里部,只靠着蒙八旗,就冲垮了大平军两个方阵。而现在左翼的清军集中了精锐,关宁铁骑更是开了一个好头,那么两黄旗的骑兵又怎么冲不垮方阵呢?
所以说,在骑兵的冲阵战中,要越坚决越好。如果在战斗中掺杂了一些私心杂念,那战斗的结果就可能是天壤之别。
“佟国赖!你快些过去,替了豪格的指挥!真是瞎了眼了,皇兄怎么生出这么个儿子?本王怎么会让他指挥的?”气愤之下,多尔衮就口不择言地大骂道。
“爷!临阵换将,这不太好吧!”多尔衮的亲兵小声提醒道。
而多尔衮也清醒得很快。现在换将,也不一定能压制住两黄旗的将士。而且佟国赖是汉军旗的,比旗人的身份又要低上一等,如果真的他去指挥,很可能压不住这些八旗子弟。而在战斗的最关键时候,还是以稳健为上吧!
于是多尔衮长吁了一口气,压着火气对亲兵队长吩咐道:“你快去与肃亲王说一声:此次决战,决定我大清国国运。让他要不惜伤亡。如果打掉多少牛录,本王就给他补上多少牛录。可如果他那里掉链子,战后本王绝不姑息!绝不姑息!”
“喳!”
可是当多尔衮的命令传到前线的时候,大平军早已适应了清军转守为攻的战术,他们已经就地组成了防御阵形。
虽然左翼豪格指挥的两黄旗想要重整旗鼓,可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却不肯卖命了。刚才发生的这一幕,使得这两支部队已经有了心病,他们已经有些同床异梦了。而右翼的阿济格、图贝里部虽然再次发动了几次冲阵,但是在大平军严密的防御阵形面前还是无功而返了。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虽然清军的攻势还是很热闹,但基本上都没有威胁到大平军。而清军虽然百般努力,但是这样的攻坚战,又落入了大平军的节奏之中,所以整个战斗也逐渐的陷入到了僵局之中。
第九百六十章战争之神
看着战斗陷入到了僵持之中,多尔衮微微地摇了摇头。今天的战斗虽然是**迭起,双方手段尽出,可是最终还是陷入了以往的局面,谁也奈何不了谁。
这时候的多尔衮就盘算了起来。是不是再这样打上一阵,接着就鸣金收兵?然后把主力退回到辽东,联合索尼部,先打败来援的那支汉军?
可是这么一来,山海关就将要面临围攻的局面。就是把辽东的宁远、镇远两城攻破,清军以后也将很难通过山海关入关,未来还是只维持着关外的一方天地。
甚至当吴逆的王朝立住了脚跟,他们就可以源源不断地编练新军,那么大清国就将会逐渐的陷入到被动挨打的局面。说到底,中原王朝还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啊!
可是再投入清军精锐,争取获得今天决战的胜利?不说有没有把握获胜。就算是真的胜利了,那也是惨胜。如果清军胜利以后,至多将攻克北京城,之后就将没有多余的兵力控制更多的地方了。
所以说,现在的多尔衮是满脑子麻烦,他根本为大清国想不出一个好的出路。由此可见,今天的大平军是打平就可以了,而清军是打平即输。不过这也是关外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之间战争的特点,双方的战争潜力不是一个数量级。而像明朝与满清这样连续几十年一直惨败而归的,那也只能说是天数了。
可就在多尔衮犹豫不决的时候,大平军也突然开始了转守为攻。
很显然。今天的薛永利也不满足平手的结果。所以在顶住了清军的进攻以后,他也果断的改变了部署。
薛永利抽调了杨如松虎吼镇的一个协,又把后方部队所有的团属火炮集中到了炮队。使得炮队又集中起了五十几门火炮,再以马守应的六千多骑兵做掩护,形成了一个战斗群。要强行从中路突破,再次进攻清军的中路。
所以当大平军中路的方阵向着两旁让开,露出进攻部队时,正被僵持战搞得昏昏沉沉的清军将士们立刻都是惊呆了。
而有些比较乐观的清军将领都是大喜过望,对面的汉军终于又出了乌龟壳。大清国的胜利又有希望了。可是有些老成的清军将领却是心里一沉。今天大平军的第一次进攻,就有两支部队阵前反水,而这一次又是反常的进攻。那他们又有什么新花招呢?
而看到了大平军突然转守为攻,多尔衮也是精神一振。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打破了战场僵局。于是多尔衮立刻让中路的清军准备防御,顶住这支大平军部队的进攻。并且传令到左右两翼。让两翼的清军等到这支大平军冲得深一些后。立刻快速地切断这支大平军的后路,力求把其包围。
战场上突然沉寂了下来,双方所有将士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这个战斗群的身上。围绕着这个战斗群,双方也都在重新部署,战场上的火药味也是越来越浓厚。
而当这个战斗群开进到离清军七、八百步的时候,他们突然停止了脚步。排在炮队前面的方阵士兵也都蹲了下来,而早已装填好弹药的火炮立刻发射了。
“轰轰轰——!”,五十几门火炮全部向着清军中路的防御阵地发射。立刻把阵前作掩护的橹车和大车给炸得粉碎。一发发炮弹从清军阵中犁过,顿时打得中路清军是大乱。
而大平军的炮手根本顾不得观察射击的效果。他们动作麻利地继续装填着弹药。使出了最快的速度,争分夺秒般完成了整个装填过程。“轰轰轰——!”,第二轮齐射又是打响了。接着又是第三轮。
在三轮炮火齐射后,中路的清军再也稳不住阵脚了。火炮的密集发射,产生了量变到质变的效果。这样震撼人心的“犁地”,顿时把清军打得信心全无。在中路还存活的清兵,纷纷都死命往射程外跑。没人敢留在这死亡阴影区。大平军的火炮集群射击又开始发威了。
面对这样的火炮威胁,清军两翼的骑兵也毫不犹豫地要发起进攻。他们在六、七百步外列阵,开始想要再次冲阵成功,彻底消灭掉大平军的炮队。
可是大平军的这个战斗群早有防备。在三轮齐射以后,这些火炮就分成了两组,向着左右两边调转了炮口。还没等两翼的清军列阵完毕,火炮又开始了集群发射。而覆盖下去的炮弹,就把左右两翼的清军骑兵打了个人仰马翻。
骤然吃亏以后,两翼的清军立刻向后退去。他们要退出火炮的射程再列阵,不敢再冒着炮火做什么动作了。而见势不妙的多尔衮,也开始集中了中路的清军骑兵,要对这个战斗群进行三面围攻。
趁着清军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突出的这个战斗群身上,后方大平军的方阵也开始悄悄向前移动了。这次大平军的方阵并不是排成了一条直线,而是两边翘起,形成了一个弧面,隐隐地对突出的战斗群形成了保护。
薛永利再一次地进攻,即是一种争取战场上主动权的行为,又是放出了“胜负手”。薛永利的战术意图很清晰,就是以这种“不讲理”的进攻,打乱清军的节奏,吸引着清军进攻这个战斗群,以此来搅乱清军的部署。并且还把大平军主力调上去,围攻那些进攻战斗群的清军。以乱战对乱战,用训练有素的大平军部队,来击败战斗力参差不一的清军。
说实话,这即可以看出薛永利等大平军将领强烈的进攻**,又体现出薛永利强烈的冒险精神和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
不过对于炮队的集群发射,竟然会造成如此大的战果,两军的主帅还是没预料到。还不怎么熟悉火炮威力的多尔衮倒也算了,可是薛永利已经指挥过一次火炮集群战,但他对这种武器的集中发射还是有些估计不足。所以当看到取得了这样的战果,薛永利顿时兴奋了起来。
当然,兴奋起来的不仅仅是薛永利,正在进行着火炮射击的大平军炮手们,他们也终于有了“战争之神”的感觉。
第九百六十一章惨烈的战斗
战斗群强大的战斗力,尤其是火炮的集群发射,其强大的威力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也给予清军以极大的恐慌。
而现在就由不得多尔衮退缩了。很显然,现在大平军采用的集群火炮战术,还处于一种萌芽状态,如果把大平军主力一举击溃,那么清军还有未来。如果今天的战斗不能一举获胜,那就……。
而观战的薛永利也是喜出望外。虽然大平军历来很重视火器,可是他们还是基本上把火炮分配给各支部队使用的。没想到今天一集中使用,竟然产生了如此好的效果,这完全是火炮战术的一大革命。
可以想象,当以后大平军的部队只要拥有了一个火炮集群,今后的战斗也就将所向披靡。敌军根本结不成阵势,也难以与大平军野战,大平军的作战将会怎么打怎么有。
至于现在正向前突进的战斗群,他们更是兴奋不已了。战斗群不断地靠近清军中路的防御阵地,一次次集群的覆盖射击,一次次把清军打了一个溃散,那感觉真的是畅快淋漓。
清军终于忍受不了了,在将领们强力督战下,清军分成了三路开始向着这个战斗群猛攻。可是炮火覆盖的恐怖威力,已经是深深印在所有清兵的脑海中,他们就打得有些缩手缩脚。再加上大平军的火炮依然维系着集群射击,因此,清军的几次冲阵都是无功而返。
不过现在的多尔衮等人已经急红了眼了。他们依然驱赶着清军向前冲。恰好在此时,大平军的火炮也相继哑火了。密集的发射。使得炮管都发烫。再装填弹药,很可能造成高温下的炸膛了。所以大平军已经没办法维持集群射击了。
见到汉军火炮哑火,清军立刻是士气大振。他们终于可以形成阵列,向着突出的战斗群冲阵了。
可是清军一冲阵,就引起了后面的大平军方阵投入到了战斗之中。而大平军方阵的上前,又造成清军其他部队上前交战。战场上顿时形成了层层围攻的架势,两军所有的部队,一下子都搅入到了激烈的战斗中。
战场上的硝烟越来越浓,视野已经到不了五十步了。所有的士兵都已经不知道友邻部队的战况。他们只知道向着面前的敌军战斗、战斗。
一开始,拥有火器的大平军占得了上风。可是随着火器造成的硝烟阻碍,战斗不得不进入到了近身肉搏战中。而这时候。清军优势的兵力就发挥出来了,战局也慢慢地向清军扭转。
薛永利也相继地把预备队调了上去。杨如松的虎吼镇上去了,中军护卫部队上去了,到了最后。甚至薛永利的亲兵队也上去了。大平军已经投入自己的每一份兵力。
战况已经是空前惨烈。
……
“咳咳!把队伍集合起来。排成锥形阵,跟着我老马冲!”马守应对手下的军官下令道,“这模样,咱们在这里也没多大用处,还不如给鞑子一个惊喜呢。”
“诺!”
见到战局处于劣势,马守应的骑兵也不愿意再这么被动挨打了,他们组成了“你死我活”的三角阵形,准备要突袭多尔衮的中军了。
“踏踏踏踏——!”。马蹄声响起,五千多大平军骑兵组成的三角阵形开始加速了。他们逐渐进入到了高速冲刺。绕过战场的正面,斜插向清军的正后方。
迎面挡路的清兵也被纷纷撞飞,其他的清兵见势不妙,也不敢再挡在这支铁蹄洪流的前面。“呼”的一声,这支大平军骑兵终于冲出了硝烟弥漫区,所有士兵的视野终于开阔了起来。
令人相当意外的是,一恢复视野,马守应他们就看到三角阵型左侧二百步左右,中路的清军骑兵也组成了骑兵阵列,要冲入硝烟区,去进攻大平军的战斗群。
而这两支骑兵交错而过,却又相互不干扰。他们都盯着敌军的动作,但也不放弃自己的目标,好像就在等着谁先耐不住性子。
终于,一队清军骑兵率先脱离了自己的阵列,向着大平军三角阵型的侧翼冲了过来。而最边缘的几十名大平军骑兵也脱离了阵形,迎击这些冲锋而来的清兵,不让他们影响到自己的三角阵型。
这些骑兵立刻纠缠到了一起,相互厮杀了起来。而率领两支骑兵的将领,都只是冷眼看了一眼对方的部队,接着依然盯着自己的冲阵目标,高速向着前方跑去。
马守应率部顺利地从火炮打开的缺口,冲入到了清军的本阵。见到护卫在中军前方的清军摆好了枪花阵,马守应浑身是热血沸腾,连身上的病痛也暂时感觉不到了。
漫天的箭雨飞射而来,大平军骑兵都用左臂护住脸,而箭枝纷纷在身上落下,只听到一阵“噼噼啪啪”声。板甲挡住了大部分清军的箭枝,但还是有十几名大平军骑兵滚落到了马下。他们的倒地,也绊倒身后一连窜的骑兵。可是冲过障碍的大平军骑兵依然聚拢了起来,还是形成了三角阵型,向着清军猛撞了过来。
“嘭!”,“嘭嘭!”,“嘭嘭嘭!”……,连续不断的冲撞,撞到清军的枪花阵上。只坚持了一小会儿,清军的枪花阵便被撞出了一个缺口,而且这缺口越来越大,整个清军阵形终于像是雪崩一样被撞碎了。
“骁骑营,前锋营上去,挡住他们!”多尔衮见到大平军骑兵冲锋而来,也拿出了自己最后的预备队。于是两营三千多骑的清军甲兵,也迎着大平军对冲而来。
又是一阵阵对撞战,双方还是伤亡惨重。虽然大平军的骑兵兵力较多,但是清军却是准重骑兵,所以在几番对撞之下,大平军终于维持不了三角阵型,“哗”的一声散开,与清军缠斗了起来。
可是这次大平军亡命般的冲锋,就一下子攻到了多尔衮的面前。而在战场上许多正在交战的清军部队,见到了中军危险,他们都不惜伤亡脱离了战斗,匆匆前来救援发生危险的清军主帅——多尔衮。
第九百六十二章战局已定
可此时清军的优势也就是在一线之间。清军的几支部队,相继脱离的战斗,这使得战场上的优势又偏转向大平军这一边。
见此情形,多尔衮是破口大骂。虽然看起来有些危险,但是骁骑营和前锋营已经挡住了马守应的骑兵部队。加上围上来的步卒,多尔衮自保总是有余。
可是现在这些清军部队的回援,虽然是出于好心,但造成了进攻兵力的不足。于是多尔衮不断地在大喊大叫,而且把自己的亲兵都派遣了出去,就是要让这些清军部队依然投入到战场,保持对大平军的进攻。
可就在这时,大平军后阵突然传来了一阵欢呼声,而且这欢呼声也是越来越响亮,逐渐响遍了整个战场。多尔衮的脸色顿时变了。
意外出现的欢呼声,让两军都收缩了战线。于是两军就不约而同收缩成了防御阵形,防止可能的意外发生。随着硝烟在阵阵大风吹过以后逐渐散去,战场上的视野也逐渐的清晰了起来。
只见到大平军的阵后,一支支部队正在徐徐地展开,将要投入到战场。而在这支部队中,有着黄盖仪仗,那正是吴世恭亲率的一万援军到来了。
“援军!援军!汉狗来援军了!”
战场上每一处的清兵都变了脸色,而围在多尔衮周围的清军将领们也都是惊呼出声。
一万援军,从兵力上来看并不是很多。依然不能扭转大平军兵力上的劣势。可其却有着很深刻的含义。这代表着阿巴泰部入关并前后夹击的战略失败,也代表着大平军的援军将会源源不断地到来。
于是多尔衮立刻是尖叫道:“撤兵!撤回山海关!”
而大平军的将士看到了吴世恭出现在了战场,立刻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万胜!万胜!”
吴世恭微笑着向将士们招手致意。接着对薛永利笑道:“朕就是来看看的。接下来还是永利叔来指挥吧!”
这场决定性的战役已经到了尾声,如果获胜,那指挥的主帅将获得极高的荣耀。所以吴世恭也不会去抢功,就安心做一个看客了。
薛永利在马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