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疯狂(等候)-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着,齐县令把大案上的公文递给了吴世恭。吴世恭接过来一看,那公文上写的意思就是:因为举人余子琏上告署理千户吴世恭打了他。所以,为了调查出事情的真相,先让署理千户吴世恭停职留任,再写一封自辩书到兵部,到时候兵部再按照事实情况进行处理。
吴世恭看了公文以后,嘴里忍不住骂出了“三字经”。没想到自己百密一疏,拼命想保住这个千户的官职,却在这么一个小地方疏忽了。
而且关于这件事,吴世恭也不好辩解。他把余子琏推入大运河中的这件事,余子琏那些举人同伴都可以作证。那大运河旁边也一定会有目击者。抵赖是不成的。
如果写自辨书和余子琏讲歪理的话,吴世恭把写文章的水平和余子琏他们一相比。吴世恭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爱咋办就咋办吧。”吴世恭在心中发了狠,“大不了这个署理千户的官职没有了,我就以陶辛师傅的名义,代替自己的徒弟管理这个千户所。师傅中也有个‘父’字。老子帮助儿子管理家业,那也是天经地义的。”
吴世恭把那件公文往怀里胡乱一塞,转身就要离开县衙。就听到身后,那齐县令在幸灾乐祸地说道:“吴千户,哦!现在你已经不是千户了,只能够称呼你为吴公子了。吴公子,那本官就不送了。哈哈哈。”
输阵不能够输人,吴世恭立刻瞪大了双眼,回头说道:“我还是个千户。我还是羽林卫的千户呢。”吴世恭当时做赘婿的时候,魏忠贤曾经给了他一个羽林卫千户的勋职。吴世恭现在还记着呢。
“哦?哈哈哈。”齐县令笑得更欢畅了。他当然知道羽林卫千户就是个勋职。在大明朝的官场中,这个勋职除了可以拿些俸禄以外,屁都不是。
没想到自己的反驳,使得自己更丢脸了。吴世恭在齐县令的大笑声中,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县衙。
吴世恭是没有看到,等他走了以后没有一会儿,一群人在一个穿着守备官袍的人的带领下,急匆匆的跑进了县衙里。
第九十九章乱民将至
吴世恭离开了县衙以后,来到了县城门旁边的茶馆里,等着姜工头的回来。他单独坐在一张桌子上,叫了一壶茶,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心中正在闷闷不乐呢。
突然,有一个骑马的衙役,放开马蹄向县城外冲出去。他突然看到了在茶馆外守候的吴世恭的护卫,就连忙勒住缰绳,跳下了马。那衙役向吴世恭的护卫确定了,吴世恭就在茶馆里以后,连忙跑进了茶馆。
一见到吴世恭,那衙役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他嗓子里带着哭腔,向吴世恭禀告说:“吴千户,有乱民要攻打县城啊!县尊让吴千户快去县衙议事啊!”
那衙役叫得很响亮,吴世恭还没有什么反应呢,茶馆里其他的茶客一听,都“轰”的一声四散着回家了。
吴世恭听了那个衙役的禀告,全身是激灵了一下。难道天下大乱就这么开始了吗?难道自己这个千户所,在天下大乱中要首当其冲了吗?吴世恭使劲地摇了摇头,清醒了一下。就立刻站起了身。他的心中想道:“什么也不要说了,先到县衙去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在回县衙的时候,吴世恭看到道路两旁县城里的人,都象无头苍蝇一样在乱窜。看起来,这县城里也没有什么保密的地方,估计这时候,全县都传开了乱民要攻打县城的消息了。
到了县衙以后,吴世恭就立刻冲进了县衙。一进县衙,就看到县衙的大堂上,齐县令在大堂上团团转着转着圈呢,而一位武官打扮的人站在齐县令身旁。
听到了吴世恭进来的脚步声,齐县令和那个武官都向吴世恭这里看过来。吴世恭也看向了那个武官,一见之下,俩人都失声叫出声来。
“李指挥。”
“吴指挥。”
那个武官正是,吴世恭在南城兵马指挥司做指挥时的前任指挥——李禄。
见到了李禄以后,吴世恭的脸sè都变了。在他的记忆中,李禄可是到南阳府做守备的。而南阳府和归德府中间,可有汝宁府和开封府,这两个府的相隔。难道是南阳府、汝宁府和开封府都乱了起来了吗?
原来,魏忠贤给李禄安排的那个守备官职,完全是魏忠贤看在英国公的面子上,给李禄硬挤出来的。那南阳府本来就有个参将负责守御,根本不需要再安排一个守备。
不过,由于当时魏忠贤的吩咐,兵部还是从南阳府的东部,挤出两个县来,划成为李禄的守备区域。但是,李禄的兵丁数目肯定就不如一般的守备了。
在大明朝,守备的兵力一般在一千五百人到二千人之间。而李禄这个守备的兵力却只有八百人。
可是,李禄获得了这个守备的官职,却是意外之喜。他的腿已经瘸了,按道理根本不可以做官,更不要说是做个要带兵上阵的武官了。所以,李禄对于这些也就不再计较了。
再说,李禄的雄心壮志随着自己的残疾,已经消磨殆尽了。他只想着太太平平地在这个守备的官职上做上几年,捞一点银子,然后就回到京城养老去了。
因此,虽然按照明朝的惯例,李禄手下的战兵,每年被各级衙门分润以后,只能够获得五成的军饷。但是,李禄看到自己的防区没有什么事,周围的防区也一片太平。所以,李禄就只养了三百名拿三成饷的兵丁,又养了几十个拿七成饷的亲兵作为自己的护卫。其余的军饷都被他装到自己的腰包了去了。
就这样在南阳府安稳了一年多,李禄就好了伤疤忘了痛,他的那颗心,又蠢蠢yù动起来。
前一些rì子,李禄又勾搭上一个良家。于是,在前两天,李禄到了那个良家家中,又**了一番。完事以后,李禄就要带着自己的这十几个亲兵,离开那个良家所在的小镇。
可那良家所在的小镇是在南阳府和汝宁府的交界处。确切的来说,应该是在汝宁府中。李禄毕竟是离开了自己的防区,所以,他进入这个小镇,还是比较偷偷摸摸的。但是,他离开的时候,就不需要这么遮掩了。
但是,李禄的这一亮相,却引起了连锁反应。那个小镇,恰好是一个圣灵会的重要的造反聚集点。看到李禄这几十个官军突然出现,那些圣灵会的人,以为自己造反的企图被官军发现了,就立刻起事,要杀了李禄这些人。
李禄他们在猝不及防之下,被杀了几个人。但是,他们毕竟都骑着马,又有着一定的军事技能。所以最后,他们大多数人还是冲出了包围圈。
可是,逃出了小镇以后,李禄就有些慌不择路了。本来,他应该回到自己的防区里去。但是,那个小镇又是李禄回防区的必经之路。所以,李禄就想绕小路,试试看是否可以回防区。
但是一绕上小路,李禄他们就发现情形不对了。各个对方似乎都乱了起来。李禄他们也不管东南西北了,他们只好是哪里乱民少,他们就往哪里逃。
在逃跑的过程中,李禄他们还打听到,这些乱民已经聚集了起来,已经打开了乡间的好几个庄子。并且这些乱民行军的路线,正是李禄逃跑的方向。
李禄是yù哭无泪。他心想着:“我也不就是玩了一个良家吗?你们这些乱民,有必要对我紧追不舍的吗?”
李禄他们也不敢穿过乱民多的地方,靠近附近的几个县城。他们一路催马狂跑,累死了几匹马以后,终于在跑了一天后,跑到了齐县令这个县城。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李禄的防区在南阳府的最东面,齐县令的县城在归德府的最西面,两个地方的距离和齐县令的县城到归德府城的距离也差不多。但是,李禄可以在一天多的时间内,从南阳府,穿过汝宁府和开封府,来到归德府。说明李禄这个瘸子的逃跑功夫确实是一流的。
齐县令和吴世恭仔细地了解了那些乱民的情况。当然,李禄也不会把自己勾搭良家的丑事说出来。但是,齐县令和吴世恭却基本上从李禄嘴里,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当时,李禄那些人就只顾着逃跑了。所以,李禄也只能够说出来:估计这些乱民有几万人吧。他们正向着齐县令这个县城的方向杀过来。可是,究竟他们离县城还有多少距离?什么时候到?李禄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那齐县令心听了以后,他在心中直骂娘:“自己在这个县的最后一年任期,是不是遇见了鬼呀?先是旱灾,现在是乱民要攻打县城了。”
齐县令和吴世恭都是不知道,圣灵会组织的这些乱民,虽然都是以汝宁府和开封府的人为主的。但是他们向着归德府方向杀过来,是有原因的。
那就是因为,虽然圣灵会里的这些人,没有几个有军事素养的。但是,他们毕竟在河南本地经营了很长的时间,知道在河南的什么地方,军队最少,防守最薄弱。而归德府正是整个河南兵力最空虚的地方。
我们在前面已经知道了,归德府的四周,都是大军环绕,所以显得是十分的安全。而且在明朝,军队的布置也是有讲究的。除了军事要地和交通要道布置军队以外,其它军队的布置,基本上都是在各个藩王的藩地附近。这样布置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那些藩王造反。
在河南,虽然有八个藩王,也是全国藩王最多的省份。可恰恰是归德府,没有一个藩王就藩。所以在归德府,除了一个作为地方卫所的归德卫以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战兵。
至于现在归德卫的战斗力,看看赵铭老头的表现,大家也可以想象得出来。就是归德卫规定的五千五百多名兵丁,这一时三刻的从归德卫的军户中,是否能够抽调出来?那也是肯定不可能的。
而齐县令这个县城,恰好处在这些乱民到归德府城的必经之路上。所以,也就怪不得齐县令和吴世恭他们倒霉了。
就在李禄向齐县令和吴世恭说明情况的时候,县衙里的大小官吏和姚员外这些得到消息的地方士绅都赶到了县衙。见所有的人基本上都到齐了,齐县令就想着:“什么也不用说了,先安排着如何守御这座县城吧。”
县衙里的那些衙役都很有眼sè,他们已经搬好了椅子放在大堂两旁,让县衙里的大小官吏和县里的那些头面人物都坐下。齐县令也在大案后面落了座。
见到这些人都已经坐下了以后,齐县令咳嗽了两声,让大堂上安静了下来。他开口说道:“各位同僚和各位乡亲都已经知道了,那乱民就要攻打本县了。那废话也就不要说了,本官就先安排着如何守城吧。”
接着,齐县令把脸转向了吴世恭,对吴世恭命令道:“首先,吴千户立刻派人去,把你手下的兵丁都带到县城里来。”
第一百章中国人的脊梁
吴世恭坐在座位上,对于齐县令的命令似乎恍然未觉。他现在陷入了沉思之中。吴世恭现在的心态是很犹豫。因为他感到:“虽然自己到了千户所以后,竭尽全力地发展武力,扩充兵力。可是,自己的实力还是太弱小了。”
吴世恭现在拥有,自己到了千户所以后,新招收的四百名兵丁。他们除了有长枪作为武器之外,因为火铳制造的速度问题,只有五十把出头的重型火铳。
而吴世恭的马队,倒有二百四十几个人。也有七十几把中型火铳。但是,马队的马匹,只是到了这次消灭劫匪,缴获他们的马匹以后,才做到了一人一匹马。除此之外,因为马鞍的数量又不足。现在,吴世恭最多动用二百来人马。
当然,还要加上炮队的那几个人和五十名作为预备队的少年。
如果那李禄的消息正确的话,就靠吴世恭这么六百五十名到七百名人马,要对付乱民的几万人,那无疑就是天方夜谭。就算是守县城,也是人手不足的。
因此,刚才吴世恭一得到消息,就本能地想缩回千户所堡垒里。虽然千户所堡垒的工程,只是粗粗有了一个样子。可是,千户所堡垒的外城墙,毕竟用三合土已经垒到了四丈高。而且,乱民也只能够从小镇这一个方向来进攻,守起来总比守县城来的轻松。
但是,现在的吴世恭又不可能这么做,他根本不可能放弃这个县城。吴世恭这个千户所的职责,本来就是要保住这个县城。吴世恭这个署理千户的官职虽然被停职了,但是目前还是留任的。因此,齐县令那个关于动用吴世恭的人马守住县城的命令,就是天经地义的。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吴世恭现在也不想,更不可能放弃这个署理千户的官职。不要说吴世恭在千户所堡垒的建造和新兵丁身上的开销,花了这么多的银子。光是从吴世恭想在崇祯年间的乱世中,寻找一个可以保住自己全家xìng命的避难所的角度来看,吴世恭就需要这个署理千户的官职。
再说了,这个县城被乱民攻陷以后,吴世恭真的可以靠自己的这些人马保住千户所堡垒吗?在现在的这个灾荒年间,千户所堡垒中,吴世恭自己储藏的和义仓中的那一万多石粮食,简直就象黑暗中的火光,吸引着那些乱民象飞蛾一样地扑过来。
在顷刻间,吴世恭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保住这个县城。可是刚在心中做出了决定,吴世恭又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次守县城的战斗中,齐县令应该是理所当然的领导者。那他胡乱动用自己的人马,自己又该怎么办呢?
在明朝的官场中,以文御武,那就是传统。虽然在平时,齐县令和吴世恭在职责和工作中,并没有什么交集。但是,只要到了战时,齐县令完全可以向吴世恭这个千户下达一切关于军事上的命令。这也是刚才齐县令向吴世恭发号司令的缘故。
可是,吴世恭并不想听齐县令的命令。用屁股想想就知道,齐县令肯定要让吴世恭把千户所堡垒中,所有的兵丁都赶到县城来参加防御。
这么一来,那千户所堡垒怎么办呢?吴世恭所有的家当,还有赵如雅这四位夫人和她们肚子里的孩子,就这么丢在千户所堡垒里了吗?那是绝对不行的。所以,吴世恭一定要把主动权给抢回来。
吴世恭在想这些问题的时候,那齐县令已经叫了吴世恭几次了。看到了吴世恭好象坐在那里在出神,那齐县令脸上已经呈现出了怒容。见齐县令就快要发火了,坐在吴世恭身边的李禄,连忙用手肘捅了捅吴世恭,让吴世恭注意一点儿。
吴世恭好象一下子醒了过来,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向齐县令一拱手,说道:“县尊大人,小的现在已经被停职,不是千户所千户啦。所以,小的调动不了千户所的兵丁。小的这就告辞了。”说完以后,吴世恭头也不回,就向大堂外走去。
齐县令被吴世恭的话给噎了个半死,脸上胀得青紫。齐县令心中认为:“刚才自己对吴世恭的被停职而幸灾乐祸,现在吴世恭就报复了回来。”
可齐县令还一时拉不下自己的脸面,他还要用大义来说服吴世恭。齐县令在大案后站了起来,仰着一只手,大声地向吴世恭叫道:“吴千户,就算是本官得罪了你。难道你就不考虑满县百姓的安危了吗?”
吴世恭停下了脚步,回头说道:“那我会记得为他们烧纸钱的。”说完以后,吴世恭又迈出了脚步。
齐县令这下子真的急了,他接着叫道:“那本官怎么办啊!”
吴世恭这次连头也不回了。他悠悠说道:“我会为你多烧一些纸钱的。”
一见齐县令和吴世恭的样子和对话,旁边的那些官吏和士绅,就算是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也知道了齐县令和吴世恭之间,一定是闹了很大的矛盾了。
可这时候,他们怎么会放吴世恭离开呢。于是,李禄和姚员外这几个和吴世恭比较相熟的人,都或拦或拉,把吴世恭留在了原地。李禄口中还不停地劝道:“将相和。将相和。”
那齐县令也顾不得脸皮了,他从大案后绕了下来,拱手对吴世恭说道:“那吴千户要怎么样呢?”看齐县令的样子,他的眼泪都要流了下来。
吴世恭也回转身,趾高气昂地向齐县令问道:“那我的停职令该怎么办呢?”
齐县令一咬牙,说道:“本县上下,就从来没有接到过吴千户的停职令。那个消息一定是个误传。”说完这一句以后,齐县令又向吴世恭抛出一颗蜜枣,“只要吴千户守住了县城,本官一定会向朝廷请功,为吴千户加官晋爵的。”
吴世恭看了齐县令一眼。没想到这个齐县令倒挺识趣的。吴世恭接着问到:“那守县城的事,我们俩到底是谁做主呢?”
“这个……,这个当然是本官。”以文御武的原则xìng问题,齐县令可不会退让。
吴世恭没想到这齐县令还挺讲原则的。他笑了起来,接着说道:“好!那我们就都听县尊大人的。那本官现在就问一问县尊大人:这乱民要攻打县城了,那县尊大人该如何对付呢?”
“那……那当然就是要守县城了。”齐县令说的声音越来越小,一边说着话,他还一边看着吴世恭的脸sè,生怕自己的话让吴世恭不高兴。
“那就对了嘛!”吴世恭的回答让齐县令一愣,接着他又听到,“以文御武的规矩,我们当然要讲。但是,文官就是决定打不打的问题,我们武官就决定怎么打的问题。”
“既然县尊大人已经下决心守县城了。那究竟该如何守?那就要听我这个千户大人来发号司令了。”
吴世恭的话,让一旁的人都面面相觑。他们都还不得不承认,吴世恭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再说,毕竟在旁边所有人的心里,他们还是相信:吴千户绝对比齐县令有能力,守住这个县城的。
吴世恭也不管一旁,一脸尴尬的齐县令,立刻就开始安排起来。
“你们先在这里等候一会儿,本官马上派人去打探乱民的消息和叫千户所的兵丁过来。”说完以后,吴世恭匆匆地跑出了大堂。
吴世恭的那些护卫都在县衙的大院里等候着。吴世恭出了大堂,看到护卫里的张彪,立刻把他招呼了过来,让他率领十名骑马的护卫去打探消息。
吴世恭又要派人去千户所堡垒去叫兵丁。书墨立刻踊跃地报名,想接受这个艰巨的任务。吴世恭是根本没有理会书墨。如果那书墨去叫人,那他肯定就不会回县城了。
吴世恭另外派人去千户所堡垒,让他告诉薛永利:让薛永利负责千户所堡垒的防御。另外,让周巡把他训练的一百五十名兵丁都带过来。让这些兵丁带上三十把重型火铳和一半的火药和子弹。因为也不可能带炮,所以,吴世恭就让他们把那十把三眼火铳也带过来。
安排好以后,吴世恭回到了大堂。接着安排这些士绅,让他们都报出家中壮丁的数量。并且,让他们立刻回家安排好,让这些壮丁在一个时辰以内,到县衙集合。如果这些士绅家有兵器的话,最好让这些壮丁都带上兵器。最后统计了一下,这样就能够凑出七百多名壮丁来。
最后,吴世恭就问那衙役班头道:“你们衙役,一共能够凑出多少人来?”
那衙役班头立刻弯身回答道:“回千户大人的话,我们县衙,一共能够凑出二十名衙役和七十几名帮役。还有十几个牢头。不过,那牢头要看押犯人,不可以动用。”
“嗯?”吴世恭皱起了眉头,接着问道,“那牢里还有多少犯人呢?”
“还有二十几个吧。”
“那都杀了吧!”
吴世恭的话让衙役班头一愣。他连忙看向齐县令。那齐县令在刚才看到吴世恭安排得倒也井井有条,心里也有些安定了下来。
现在这时候,最主要的是守住县城,渡过这一关。吴世恭有什么要求都先满足了他再说。那些犯人和齐县令又不是沾亲带故的,虽然他们的罪行可能罪不致死,但现在得到了这么一个下场,就算是他们倒霉吧。
于是,齐县令就向衙役班头挥了挥手,让他按照吴世恭的吩咐去办。
可就在这时候,旁边一名年纪超过五十岁的官员上前来,向吴世恭拱手弯腰行礼道:“千户大人,这些犯人虽然身有罪孽,但还是应该以教化为主。圣人曰:……”接着,那名官员说出一大段带有“之乎者也“的话。想说服吴世恭收回刚才的命令。
在那名官员说完话以后,衙役班头附在吴世恭的耳边介绍说:这名官员就是县里的教谕,名叫龚浩然。生怕吴世恭当场发火,那衙役班头有加上了一句:“大人,那老夫子年纪大了,脑筋时常转不过弯来。”
没想到吴世恭听完了龚浩然的话,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衣服,向龚浩然拱手弯腰回礼道:“龚先生,学生也读过几年圣贤书。知道龚先生说的都是正理。学生也想以后多多向龚先生请教。可是,这一切的事,都让我们先活下去再说好吗?”
那龚浩然听了吴世恭的话以后,他虽然有些迂腐,但也知道吴世恭的做法是有道理的。所以,他也就又向吴世恭行了一个礼以后,默默地退了下去。
吴世恭接着吩咐那些官吏,让他们各带几名衙役和帮役,出县城到附近的庄子和民居中去,让城外的百姓尽快地进入到县城里来。
安排好了这一切,吴世恭出了大堂。在大堂的门口,吴世恭想起了那龚浩然的话,他的口中忍不住喃喃说出几个字来。
一旁的书墨好奇地问道:“少爷,您究竟要说些什么啊?”
吴世恭没有理睬书墨。刚才他喃喃的是“脊梁”这两个字。吴世恭在心中是十分地感叹:“那龚浩然虽然有些迂腐,也有些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