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杀明(拉丁)-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一般的白衣军战士,都能拿到不少的所谓“纪念品”。有些喜欢搜集战利品的战士,几次的战斗下来,拥有的战利品,能够有一大堆,其中,不乏一些很有用的东西。如果有某些不太遵守纪律的战士,暗中漂没一些纪念品,数量就更多了。每当他们回来探亲的时候,将各种各样的纪念品一晒,顿时就羡煞旁人了。
须知道,以前,都是鞑子来抢咱们的,都是鞑子在晒纪念品,现在,轮到咱们去抢鞑子了,轮到咱们来晒纪念品了,你说,能不让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兴奋吗?他们从小被灌输的思想,鞑子就是他们的死对头,是不共戴天的。只要遇上了,就绝对不能同时并存。现在有机会虐待鞑子,谁愿意放过啊?别的暂且不说,光是弄几把鞑子的腰刀回来,就是很光宗耀祖的事情啊!
特别是后来,又有消息说,一些白衣军战士,甚至娶了一些其他族的姑娘回来。嗯,不知道是娶还是什么,反正,是勾勾搭搭的,好上了。一些吐谷浑人的年轻姑娘,甚至跟着回来了黑山营。这又让很多的年轻人激动了。他们不知道白衣军的纪律,还以为参军以后,可以随便玩别人的姑娘呢。不得不说,这也是巨大的诱惑力之一。哼,在内地找不到老婆,咱们到外面找一个去。
黄小虎就是典型的这种青年,什么样的心思都有,一门心思想要钻入白衣军的队伍里。可惜,他的年纪太小,还不到十八岁,白衣军不接纳。同时,黄天来就两个儿子,大儿子黄飞已经参军,小儿子一般就不允许参军了。当然,例外也是有的。
“黄小虎,你家总共种了多少亩田啊?总共打了多少粮食?忙得过来吗?”徐兴夏翻身下马,饶有兴趣的问道。
“十三亩,估计有三千五百斤吧。”黄小虎本来兴冲冲的,还以为徐兴夏会破例批准他提前参军,没想到,徐兴夏问的,却是他家的耕田种地情况,他顿时就无精打采了,怏怏的回应。
“哦?三千五百斤?”徐兴夏自言自语的点点头。这个数字不错嘛!平均下来,每亩也有二百七十斤左右,相当于一石半。这个亩产量差不多了。毕竟,塞上江南并不是真正的江南,在粮食的平均亩产量方面,和真正的江南是无法相比的。真正的江南,水稻的最高亩产量,应该已经去到三石多接近四石了吧。
其实,之前,管事会报上来的估计数字,就是一石半左右。邓林永、林海牛等人都是种田能手,根据各地农田的情况,他俩推断出来的数字,绝对不会相差太远。而陈二福主持的第一农庄,报上来的数字,也差不多是这个数。第一农庄下面,可是有足足上万亩的田地啊。可见,第一年的收获,的确就是这个数了。或许有的农田高点,有点农田低点,但是平均下来,就八九不离十了。
坦白说,这个数字徐兴夏是不满足的。一石半的亩产量,和江南相比,差得太远了。江南的一亩水田,比得上宁夏镇的两亩。如果考虑到江南一年两熟的特征,这个差距更远。但是,饭咬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粮食的亩产量提升,必须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进行。欲速则不达,太急躁了反而不好。
“你爹忙着送货,你哥哥又在军队里,你们家忙得过来吗?你们家还有几口人?”徐兴夏想了想,又关切的问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管事会和陈二福的报告,都是书面文字,肯定不如自己亲自实地了解来的真实。
第446章 要带头为民族大融合做贡献
黄小虎其实对回答这些问题没有丝毫的兴趣,他一心只想参军。但是,他也知道,如果不老实回答徐兴夏的问题,他的参军梦,绝对是完蛋了。得罪了委员长,你还指望参军?没办法,他只好老老实实的,详详细细的回答徐兴夏的问题。他还有点小心思,或许讨委员长的喜欢,自己就能破例提前参军。
“我家没有几个人……”黄小虎逐条一一解答。
黄小虎的家,种田其实不是大头。他们家只有二十亩田地,其中的五亩,都被黄天来挖掘成了鱼塘,发展桑基鱼塘种植。其余的三四亩,又用来种植枸杞什么的。结果,最后耕种的水田只有十一亩。当然,这是条件最好的十一亩,都是很适合用来种植水稻的。黄天来觉得种植小麦的收成太低,不如种植水稻划算。
其实,大部分的百姓,都是这么想的。当时的小麦亩产量,的确比水稻差一点。水稻的亩产量有三百斤左右,小麦的亩产量,一般只有二百斤多一点。水稻要脱皮,小麦也要脱皮。脱皮以后,比例也相差不远。小麦的最大优势,就是消耗的水量没有那么大,一般的灌溉用水就能满足,而水稻没有足够的水,就无法保证收成。因此,在大明朝的长江以北,小麦依然是主要的播种品种。
之前的宁夏镇各地,因为各种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无法保证足够水量灌溉,大家才会选择小麦作为首选的种植作物。徐兴夏的白衣军崛起以后,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修葺各种水利设施,有效的保证了灌溉用水,大家自然就选择水稻作为主要的种植品种了。当然,愿意种植小麦的百姓数量,也是很多的。毕竟,灌溉水渠不能通到所有的地方,旱地的数量也不少。
除了小麦之外,来自江南的红薯、玉米、土豆等,也成了旱地的主要农作物。其实,这些旱地作物,在万历初期就已经传入东南沿海,好像福建、广东、浙江等地,都有小面积的种植。另外,烟草、番茄之类的也引进了。红薯、玉米、土豆之类的,河南、北直隶、山东等地,也都有少量的百姓引进。宁夏镇自身也有小部分。但是,大面积的推广,却始终没有提上日程。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观念的问题。在以农为本的年代,除掉五谷之外的作物,都很容易受到攻讦的。当时,谁也不清楚,这些外来的农作物,到底有什么样的品性,又该如何培育,会不会对现在的农作物造成伤害等等。因为甘蔗的种植问题,一度很掀起不小的风波。连甘蔗都遭受了牵连,更不要说其他的作物了。
再说,当时的红薯、玉米、土豆,在经过品种改良之前,口感的确不咋的。怎么说呢?一般人肯定是吃不惯的。红薯基本上都是用来喂猪的。除非是饿到快要死的地步,否则,是不会吃的。好像徐家当初,那么穷苦,也没有吃红薯度日。这种观念的转变,绝非是一朝一日的,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扭转过来。
徐兴夏来自后世,自然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他的观念,早就扭转过来了。他自然要大力推广种植红薯、玉米、土豆之类的旱地作物,以增加粮食的产量。就算这些东西,不是用来给人吃的,给牲畜吃也不错啊!牲畜的数量越多,市场的肉类才能越丰富啊!
宁夏镇最多的肉类,估计就是马、牛、羊三种了,其中,又以牛肉、羊肉的数量最多。各地贩卖的基本上都是牛肉或者羊肉。相对而言,猪肉的分量反而很少。显然,这是要努力改进的。如果就宁夏镇而言,无疑养牛、养羊划算,但是到了内地,绝对是养猪划算。养猪需要的场地,原材料,都很简单,各家各户都能养。
但是,当时,养猪的成本,的确是有点高。因为,猪是不能依靠吃青草过日的,必须吃其他的饲料。这个饲料不好找。现在,有了红薯和红薯叶,养猪的饲料问题就不大了。大部分的猪,光是吃红薯或者红薯叶,就能长膘的,这是后世已经证明了的。如果在红薯或者红薯叶之外,加入一些豆类的话,那就更好了。
黄小虎说完,立刻追上一句:“大人,你批准我参军吧!”
徐兴夏正琢磨着粮食生产的问题呢,没想到黄小虎倒率先转了话题。他将思绪拉回来,笑着说道:“你还小,不行!”
黄小虎不服气的说道:“我都十五了,不小了!换了以前,我都能接替我爹了!我就差两岁而已!两年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徐兴夏笑着说道:“你也知道是以前啊!现在不同了!在你满十七岁以前,我不能答应你!两年的时间,的确是一转眼就过去了,你就安心的等一等吧!只要你爹答应,我这里没问题。”
黄小虎的神情,就开始颓废下来了。徐兴夏最后这句话,才是要害的所在。必须他爹答应,他才能参军。可是,他爹会不会答应呢?黄小虎估计不会。他们家,就两个男丁,不可能两人同时参军的。想到这里,黄小虎沮丧的神情,就表露无遗了。
徐兴夏忍不住好奇的问道:“黄小虎,你真的那么想参军吗?”
黄小虎不假思索的说道:“当然!我做梦都想!大人,你就批准我吧!我现在就换了衣服跟你走!不给我爹知道!”
徐兴夏摇头说道:“胡闹!”
黄小虎眼巴巴的看着徐兴夏,一脸的期待。
徐兴夏心思微微一动,脸色缓和下来,缓缓的说道:“黄小虎,你为什么那么想参军?参军对你来说,有什么好处?”
黄小虎才十五岁,自然没有什么脑筋,也没有什么城府,被徐兴夏这么一问,立刻就竹筒倒豆子一样,全部都西里呱啦的说出来了。他满脸期待的说道:“好处很多啊!可以给亲人报仇雪恨,可以从鞑子的手里抢东西,可以娶到吐谷浑人的姑娘……”
徐兴夏顿时哭笑不得。白衣军的宣传,看来是出现了一点偏差,怎么加入白衣军,就成了抢东西抢妹子了?后来想一想,似乎也明白了。你跟这个年代的人讲理想,讲信念,讲信仰,这不是扯淡吗?相反的,你要是跟他们说,加入白衣军,可以杀鞑子,抢鞑子,抢妹子,他们就容易理解多了,参军的积极性也高多了。
黄小虎眼睛熠熠生辉,一脸期待的说下去:“我要杀几个鞑子,将他们的腰刀、皮衣、皮帽什么的,都全部抢回来,挂在我们家的墙上。谁来都能看到。要是可以抢一把鞑子的黄金军刀回来,那就更好了。有机会的话,还要抢几个美丽的姑娘回来……”
“咳!咳!”徐兴夏不得不咳嗽两声,打断黄小虎的话,沉声说道:“黄小虎,姑娘是不能抢的……”
没想到,黄小虎有点茫然的样子,大眼睛泛白,下意识的说道:“为什么姑娘不能抢?大人不是也抢了一个回来吗?为什么大人可以抢,我们就不可以?这不公平啊!”
徐兴夏顿时语塞。这小子,童言无忌啊!当真是什么都敢说。刘闯等人,则是暗自偷笑。是啊,为什么你大人就可以抢,我们就不能抢?这不公平啊!对于鞑子的年轻美貌的女子,咱们也要多加关心爱护啊!以后她们生下来的孩子,也是大明帝国的一员啊!你徐兴夏和苔丝娜的孩子,不可能算是鞑子吧?
“咳!咳!你还小!”徐兴夏只好委婉的说道,“等你长大了,你就会知道,这个姑娘啊,不是抢回来就能了事的。”
至于为什么抢回来不能了事,委员长大人无法解释。没办法,他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啊!他将苔丝娜给抢回来了,还收在了闺房里面了,还生米煮成了熟饭,不知道什么时候,小徐兴夏都要生出来了。委员长如此威武,下面的白衣军,想要不效仿,那是不可能的啊!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很不公平啊,会引起大家的不满的。某些时候,徐兴夏也只能是装作没有看到。
当初从海勒金部落抢回来的三千鞑子年轻女子,最后花落谁家,徐兴夏懒得过问。那么具体的事情,他没有必要过问,都交给管事会去处理就行了。但是,他知道,其中有不少,都被白衣军的各级军官给挑走了。他们也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啊,也需要女人来调剂一下阴阳的。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啊!
再说,每次战斗,都是这些小伙子冲在最前面,随时提着脑袋的干活。战斗胜利了,他们理所当然应该获得属于自己的奖赏。在这个年头,奖赏无非就是三个:权力,金钱,女人。他们的权力,暂时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金钱的奖励也是有限的,在女色上奖励一下,似乎也是可行的。好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的,对自己的奖励,不就是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肤色的美女吗?
以前,鞑子抢汉人的女子,现在,汉人抢鞑子的女子,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有本事,你们就来抢回来。如果没有本事,那只有接受残酷的现实。以前,汉人的女子被抢走,汉人不也是无奈的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吗?现在不过是倒转过来罢了。
至于她们以后生下来的孩子,徐兴夏就更加不用担心了。汉人和其他民族的混血儿,从来都是属于汉人的,别的民族根本抢不走。汉人的同化能力,天下无敌啊。连蒙古人入主中原的时候,都被同化掉了,还怕那些尚未开化的少数民族?这个过程,说的好听一点,就是民族大融合啊!哈哈,是应该好好的融合一下。
要命的是,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似乎汉人总是被动的。南北朝的时候是如此,五代十国的时候也是如此,辽国、金国、夏国、蒙古国更是如此。汉人总是被融合的对象。这样不好啊!礼尚往来,也应该轮到汉人主动的出击,去融合周边的少数民族了。什么?做不到?没关系,就从白衣军开始,一步一步的做到。
当然了,身为白衣军的统帅,自然更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为民族大融合做出榜样,树立楷模。要博爱,要平等,要一视同仁,要……苔丝娜一个不够,还得多几个,又或者是几十个……成吉思汗有多少的后宫来着?咱不要他那么多,有他的一半就满足了。这不是我好色,更不是我淫荡,这不是要为民族融合做贡献吗?你不带头树立榜样,下面的战士,怎么能积极行动起来呢……
可怜巴巴的黄小虎,无奈的眼睁睁的看着徐兴夏离开。年龄不够,家里的老爹又不批准,怎么才能参加白衣军呢?忽然间,一个古怪的念头从他的脑海里蹦出来:离家出走!只要离开黄家,跑到别的地方去,改名换姓,再掩盖自己的年龄,装扮成其他地方来的难民,说不定就可以报名参军了……不错,就这样干!
打定主意,黄小虎立刻撒开脚丫就跑,连独轮车上面的稻谷都不要了。他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对。只要换一个地方,就没有人会认出自己来。到那个时候,自己不管说什么,都没有关系了。白衣军队伍这么多,不可能和哥哥黄飞遇到一起吧?也不可能会那么巧,恰好遇到自己的老爹吧?只要不遇上,那就没事。
“那小子跑那么快做什么?”徐兴夏无意中看到黄小虎一溜小跑的,居然连自己的独轮车都不要了,不免感觉有点好奇。但是,他无论怎么都没有想到,黄小虎居然会有这样异想天开的法子。他更没有想到,有这样想法的人,其实并不止黄小虎一个……
没办法,谁叫白衣军的宣传,对青年人是那么的诱惑呢?地位,金钱,美女,什么都有啊!现在,白衣军只能抢鞑子的女人,说不定过几年,就能打到西域去,抢那些不知道什么部族的女人了。上次来的那个呼罗珊王国女王,据说很漂亮啊,说不定她的国度,也有很多漂亮的女人啊……
……
第447章 左手枪杆子,右手米袋子,腰间钱袋子
从威镇堡一路南下,要经过平虏城、姚福堡、李纲堡、张亮堡等地,才能到达宁夏城。这条路线的周边地区,都是徐兴夏要仔细察看的对象。有些东西,还是要亲眼实地察看才信得过。
在平虏城,徐兴夏详细的检查了城内的各项设施,还有粮食生产的情况。在白衣军攻克了平虏城以后,城内的匠户,都搬迁到了镇朔堡,帮助当地的建设。因此,在平虏城,暂时是没有什么工业存在,生活在这里的人,全部都是耕田种地的。当然,外来的小商贩的数量也不少,他们贩卖的各式商品,极大的丰富了百姓的物质生活。在没有大商家介入的年代,他们显得十分的活跃。
作为原来的千户所核心,平虏城之前的田地分配,十分的混乱。大部分的田地,都被各级军官霸占去了。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的军户,不到军户数量的十分之一。绝大部分的军户,都是军官的佃户,依靠帮助别人种地为生,日子过得苦巴巴的。如果遇到作恶多端的军官,好像彭峰、张秋庆这类的,那就更加的悲惨了。
在白衣军攻克这里,杀死那些作恶多端的军官以后,平虏城的军户,就组成了委员会,选拔了委员和常委,讨论对田地的重新分配。一些漏网的军官,也被他们逮捕起来,进行了严惩。最终的结果,是每个人大概分得八亩左右的田地。相对来说,这个数字是很大的。这充分说明,平虏城的周围,有足够数量的田地进行分配。这又同时说明,宁夏镇的人口数量,还是有点少。
一个人就分到了八亩田地,一般的家庭,都有好几口人,以数量最少的五口人计算,都有四十亩呢!在没有机械化的年代,一个劳动力,要耕种八亩地,那是相当的具有挑战性。稍微偷懒一下,都可能造成田地丢荒。如果田地丢荒,那是要被没收回来的。因此,平虏城的百姓,几乎是天还没有亮,就下地干活了,一直到天黑了才能回来。有人甚至干脆在田头搭一个棚子,吃住都在田头了。
徐兴夏到来的时候,平虏城的百姓,正在紧张的收割水稻。这是大头的工作。又有少量的农户,在忙着收割枸杞。枸杞是宁夏镇的传统药材,很多百姓都有种植的,外来客商的收购价格,一向也不错。今年水稻丰收,枸杞也丰收,两者刚好撞到一起,当真是累坏了当地的百姓了,夜以继日的干活,都忙不过来啊!
幸好,即使是累坏了,百姓们的心思,也是甜滋滋的。那么多的水稻,那么多的枸杞,都是全部属于他们自己的。除了缴纳少量的赋税之外,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他们的。可以说,他们这一辈子,都不曾拥有这么多的粮食和枸杞呢!以前,都是帮别人干活的,只能拿一点辛苦费而已,根本不够塞牙缝的。
不但平虏城大变样,就是整个黑山营的周围,宁夏镇的北部,都大变样了。如果朱蘅芷来到这里,一定会认为,她是不是走错了地方了。这里的一切,和原来都不同样了。部分从宁夏城到来这里的客商,有时候都感觉自己好像是做梦一样,感觉完全是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如果不是脚踏实地,还真以为是在做梦呢!
原本荒芜的田地,现在都被全部开垦出来,种植了不同的农作物。有足够水源灌溉的,就种植水稻。只有部分水源灌溉的,就种植小麦。暂时没有足够水源灌溉的,就种植玉米、花生、红薯、大豆、土豆、烟草等农作物。如果什么都种不了,那就种苜蓿。如果连苜蓿都种不了,那就种野草,种果树,能种什么就种什么。
反正,徐兴夏的意思是,只要有空地,不管是平原上的,又或者是半山腰的,又或者是屋前屋后的,你都统统给我种上粮食。不能种粮食的,种草也好。苜蓿就是很好的草。如果被他发现有丢荒的空地,当地的委员会,肯定是要被训斥的。委员长如果真的发火,还是很恐怖的。你不要忘记了,他可是满手鞑子鲜血的刽子手啊!
不可否认,徐兴夏这样的规定,的确是很霸道的,很不讲道理的。如果是在民主的世界里,他会被骂死的,会被轰下台。但是,在这个独裁的世界,它的效果的确很好。各地区的委员会,可不敢触徐老魔的霉头。他们都很小心翼翼的,不敢让自己的辖区内,出现丢荒的田地,哪怕是屋前屋后的田地。不管种什么,都先种上去再说。不管现在能不能用上,你先种了再说。
这么霸道的规定,带来的,自然是耕地面积的飞速上升。根据管事会送来的最新数据,七月份的水稻收获面积,大概有二百六十万亩。枸杞的收获面积,大概是八万亩。最乐观的估计,到明年,水稻的播种面积,有望超过五百万亩。而小麦的播种面积,也有望超过三百万亩。这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须知道,宁夏镇本来的面积就不是很大,八百万亩的耕地面积,已经是很惊人的了。何况,这里面还没有算旱地的面积。整个陕西地区的耕地,根据官方的数字,也不过是三千万亩左右。如果不算汉中府的话,这个数字还要大打折扣。而随着整个宁夏镇的土地改革,进一步完善,更多的荒地被开发出来,耕地面积还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最终,有望超过一千万亩的耕种面积。
一千万亩的耕地面积,这是什么概念呢?按照平均亩产量一石半计算,那就是一千五百万石的产量啊!按照每亩征收二斗(0。2石,大约四十斤)的基本税率,白衣军也能收取到两百万石的赋税。这样的赋税,足够支撑白衣军扩展到十万人以上了。而宁夏镇的粮食生产,养活三百万人,甚至是五百万人,估计是没有问题的。
本来,宁夏镇的畜牧业就很发达,马牛羊的数量很多,现在,粮食种植业也上了一个台阶,徐兴夏就完全放心了。伟人说得好啊,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一手握着枪杆子,一手握着粮袋子,腰间再绑着一个钱袋子,那就万事无忧了。当然,徐兴夏也不能盲目的乐观。从长远来看,宁夏镇的粮食产量,还是有点不足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