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杀明(拉丁)-第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加强中队,拥有五个步兵小队,一个迫击炮小队,一个马克沁重机枪小分队。在雷虎小队到达无名高地以后不久,其他的小队陆陆续续到达。中队长自然就是孙大圣了。

孙大圣在无名高地转了一圈,将自己的指挥部,设置在了无名高地的后面。这里,已经挖好了很深的壕沟。壕沟的作用,除了拦阻敌人的骑兵,还能够有效的躲避炮弹的攻击。

雷虎小队进驻无名高地,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挖掘壕沟。他们用随身携带的工兵铲,在无名高地上面,挖掘出各种各样的壕沟。无名高地的土质,相当的宽松,挖掘壕沟的速度,倒是不慢。很快,简易的壕沟就挖掘完毕,继续向纵深发展。

老实说,挖掘壕沟,对于基层的士兵来说,绝对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在长途行军以后,还要花大力气挖掘壕沟,绝对是一件让人绝望的事情。在白衣军刚刚建立的时候,很多官兵,宁愿战死,都不宁愿到处挖掘壕沟。没别的,太累了,太无聊了。

但是,不管多么痛苦,不管多么无聊,壕沟都必须挖。这是白衣军的军规,谁也不能违反。在到达作战区域以后,必须挖掘壕沟。否则,将受到军法的严厉惩处。因为,如果没有这么壕沟,就无法阻挡敌人的骑兵突击,也无法有效的躲避敌人的炮击。

无名高地的相对高度,只有二十多丈,大概就是七八十米的样子。四周的坡度,也不是特别的陡峭。这样的地形,骑兵可以瞬间就冲上来。即使有足够凶猛的火力,也无法完全杜绝意外情况的发生。而偏偏敌人部队里面,西帕希骑兵的数量相当多。

本来,对付骑兵,拦马桩和拦马索是最好的。相互缠绕的铁丝网,也能够有效的阻挡敌人骑兵的冲击。只可惜,在西亚地区,到处都是沙漠和戈壁滩,基本上没有什么树,想要寻找木材,做成拦马桩,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地雷,由于太笨重的缘故,孙大圣的中队,并没有携带。因此,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又宽又深的壕沟。

徐灿槐自然也加入到了挖掘壕沟的大军里面。无名高地的泥土,的确是输送的,一铲子下去,几乎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力气。但是,由于气候干燥,灰尘很多,一铲子下去,灰尘更多。几百号人,都在挥舞铲子,整个无名高地,顿时灰尘滚滚,令人窒息。

在一阵阵的灰尘里面,不断的有人咳嗽,显得十分痛苦的样子。这显然是被灰尘给呛到了。孙大圣不得不下令,让上风处的战士,暂时停止挖掘,以便让微风将灰尘吹散了。结果,灰尘起来容易,吹散难,偏偏时间又紧迫,大伙儿必须继续干活。

到晚上,壕沟工事基本挖掘完毕。徐灿槐累倒是不累,就是感觉喉咙干涩的要命。哪怕是不断喝水,也无法消除干涩的感觉。根据老兵的说法,这都是因为灰尘太多的缘故。事实上,徐灿槐刚才抠了一下自己的鼻孔,发现里面全部都是泥土。

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徐灿槐将今天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记录了下来。他的这个笔记本,其实就是他的作业。等他见到父亲徐兴夏的时候,就是交作业的时候。徐兴夏将从他的这个笔记本里面,获得很多的来自基层的真实的,没有修饰过的信息。

将壕沟都挖掘完毕以后,徐灿槐等人,才有真正的休息机会。他们都躲藏在壕沟的最深处,半光着身体,让身体和泥土充分的接触,尽可能的吸收泥土的清凉。如果不是这样,他们根本睡不着。在他们的头顶上,是不知道从哪里抢来的帐篷。帐篷穿了几个小洞,阳光从小洞里面钻下来,顽强的落在雷虎身上。

西亚的气候,向来都是炎热的。白天,太阳一直都挂在天上,放射着热辣辣的光芒。蔚蓝的天空,一朵云彩都没有。晚上,地面上不断的冒出热气,一样是热的要死。哪怕是后半夜,都是如此。至于雨水……听说已经有连续一千多天没有下雨了。无论是真神,还是佛祖,又或者是三清上尊,似乎都遗忘了雨水这件事。

两天后,从大马士革方向,出现了数量众多的西帕希骑兵。他们正是从大马士革撤退来的第一波守军。作为撤退的前锋,拥有高度机动性的西帕希骑兵,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从望远镜里面看出去,西帕希的人数应该不少,估计最少也有五千人。西帕希骑兵也发现了无名高地上的白衣军。但是,他们没有怎么放在心上。或许,是他们觉得无名高地上的白衣军守军,数量太少了。他们有足足五千人,可以轻松的将无名高地踏平。因此,不假思索的,他们就向无名高地呐喊着杀过来了。

冲在最前面的,依然是西帕希骑兵中的黑衣者。他们挥舞着闪亮的马刀,向无名高地直线冲过来。绿教崇尚绿色和黑色。绿色象征生命,黑色象征死亡。这些身穿黑袍的西帕希骑兵,正是西帕希骑兵中的精锐,拥有最好的装备,最强的战斗力。

严格来说,西帕希骑兵其实不属于奥斯曼帝国的“中央军”部队,他们应该属于地方武装的序列。有关他们的构成和指挥,都相当的复杂。在以前,奥斯曼帝国朝廷,并不信任他们。他们的崛起,乃是在白衣军杀入奥斯曼帝国本土以后。

在“中央军”实力受到严重损失的情况下,地方势力自然大涨。而奥斯曼帝国的中央政权,也需要借助地方武装的力量,来反击白衣军的进攻。因此,奥斯曼帝国朝廷,连续下达多次的指示,让各地方的实力派,各自组建军队,阻挡白衣军。

而白衣军的政策,对于当地的地方势力来说,乃是巨大的打击。因为,他们必须放弃自己的信仰。白衣军不会容忍绿教在西亚地区继续存在。凡是不肯放弃屡教信仰的人,都将受到严厉的打击。在这个方面,徐兴夏绝不手软。他是亲自抓的。

显然,这对于白衣军目前的战斗来说,是有一定阻力的。如果白衣军网开一面,愿意留绿教一条活路的话,白衣军遭遇到的阻力,肯定不会如此的巨大。很多的地方实力派,在白衣军的面前,都会乖乖的举手投降的。只要有一丝的可能,他们都不会和白衣军死战到底。因为,白衣军的确是太强大了。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则是对白衣军有利的。

西亚这片土地,因为受到绿教的长期的影响,当地的民众,都已经被彻底的洗脑。真神就是他们的一切。真神控制他们的一切。他们对真神的信仰,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真神,却是可以被人利用的,特别是被别有用心的利用。如果不将绿教彻底的铲除干净,白衣军根本不可能在这里实行有效的统治。

在灭绝绿教的同时,徐兴夏大力引进佛教、道教和印度教,试图将西亚地区的面貌,彻底的改变过来。但是,新的教派,要在这片地区繁衍生息,广收教徒,首先要做的,就是将绿教彻底的清理干净。否则,绿教的教徒,一定会极力阻挠的。

因为白衣军的政策,对于绿教没有丝毫的让步,这导致绿教的信仰者,不得不拿出全部的力气,和白衣军继续死战。西帕希骑兵,就是他们的代表。

“迫击炮准备!”

徐灿槐听到自己的背后,传来冷峻的声音。

这当然是迫击炮分队在准备射击了。自从迫击炮出现的那一天开始,它就是白衣军步兵最可靠的支援武器。白衣军的广大步兵,都已经习惯了在迫击炮的支援下作战。为了自身的安全,即使再苦再累,他们都愿意帮助炮兵背负沉重的迫击炮弹。

很多新部队,对于迫击炮的依赖性非常强。甚至,有些士兵,在没有迫击炮支援的情况下,几乎就不懂得如何战斗了。这导致白衣军各个部队,迫击炮的普及率,直线上升。以前,只要是中队以上的步兵行动,绝对离不开迫击炮的支持。现在,有时候,就是小队行动,也会携带三门以上的迫击炮。

加强给孙大圣中队的迫击炮小分队,拥有十门口径为60毫米的迫击炮。这是白衣军的第三代迫击炮了,最大射程超过了三公里。这对于西帕希骑兵来说,绝对是灾难的存在。这个迫击炮分队,携带的炮弹数量,也是相当的充足,可以尽情挥霍。南下的时候,徐灿槐的身上,都背了六枚的迫击炮炮弹的。

“噗噗噗!”

“噗噗噗!”

一声声的闷响传来,一颗颗的迫击炮弹,在天空中划过美丽的弧线,呼啸着向西帕希骑兵砸过去。

第858章 只能说是脑残了

“嘭嘭嘭!”

“嘭嘭嘭!”

炮弹不断的西帕希骑兵的身边爆炸开来。

一团团的火光,一声声的巨响,一条条的烟柱,瞬间将无名高地的前面,变得一片的狼籍。本来就干燥的土地,本来就有很多的灰尘,被迫击炮弹一炸,飞扬起来的灰尘,就更加的多了。连续几颗炮弹下去,就好像是卷起了沙尘暴一样,情况下人。

那些冲上来的西帕希骑兵,受到迫击炮的强有力轰击,纷纷倒下。有的骑兵当场被炸死,尸体落入松软的沙土里面,鲜血汩汩而出,很快就被干涸的沙土吸收干净。而没有被当场炸死的人,则在血泊里面拼命的挣扎着,呻吟着,哀嚎着。

大部分的战马,其实都只是被炸伤了而已。它们要么是因为腿部负伤,不得不倒在地上,痛苦的挣扎,痛苦的嘶鸣。要么是受惊了以后,惊慌失措的到处乱跑。这些失控的战马,显然给西帕希骑兵的攻击,造成了比较大的麻烦。他们的队伍被冲乱了。

就单纯的爆炸威力而言,迫击炮弹其实威力不算很大。一颗6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弹,估计也就是对半径五米范围内的目标造成有效的伤害。但是,迫击炮有个特点,就是射速快,炮弹落点密集。往往前面一颗炮弹的余波还没有消散,下一波炮弹又落下来了。如此持续不断,爆炸的威力,倒也可观。

无论是人还是战马,都是肉体凡胎。他们的身体,根本不可能阻挡炮弹的爆炸威力,只是受伤的程度轻重而已。无名高地周围的环境,十分的恶劣,到处都是干涸的沙土,到处都是飞扬的尘土,很容易就塞满了伤口,造成恶性感染。如果伤口得不到及时的清理和消毒,就算被送到后方,也没有挽救的机会了。

“啪啪啪!”

“啪啪啪!”

又有神枪手抓紧机会,瞄准残余的西帕希骑兵,冷枪射击。

可怜那些西帕希骑兵,在被迫击炮轰炸以后,已经是一团的混乱,各自为战,再遭受到冷枪的射击,倒下去的人就更多了。无名高地上的白衣军里面,有至少五个以上的专业狙击手,还有几十名的神枪手。他们射出去的子弹,是很少落空的。

别看西帕希骑兵的数量很多,至少超过五千人。但是,在冲击的过程中,他们遭受到迫击炮的洗礼以后,士气至少下降了一半以上。士气的下降,严重的影响到他们的战斗力的发挥。有些西帕希骑兵,甚至半路掉头逃窜了。当他们冲出迫击炮的拦截,试图靠近无名高地时,剩下的人数,基本上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二不到了。

但是,这还不是最要命的。迫击炮和狙击手,都不是最后终结西帕希骑兵的武器。最后终结西帕希骑兵的,是五挺庞大的水冷式的马克沁重机枪。当残存的西帕希骑兵,以为他们有机会杀上无名高地的时候,黑洞洞的枪口正在默默的等待他们。

从技术性能角度来说,马克沁重机枪绝对是战场上大杀器。它的不间断的火力,对于骑兵队伍来说,也是致命的。在没有坦克的年代,骑兵的最大杀手,就是马克沁重机枪。历史的发展证明,这种大杀器,无论如何,都是会出现在战场上的。

马克沁重机枪的唯一缺点,就是太沉重了。一般的马克沁重机枪,重量都在六七十斤以上,需要两个人抬着走,又或者是用马匹驮运。这对于部队的机动性而言,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对需要长途行军的部队来说,这种重武器,绝对是一种煎熬。

此外,由于马克沁重机枪一般都采用水冷的方式,如果作战区域没有水,无法及时的冷却,其实用性和性能,都要大打折扣。而西亚地区,偏偏最缺少的就是水源。在巴格达等地,水源一直不充分,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几乎是英雄没有用武之地。

不过,马克沁重机枪用在防御作战中,不需要频繁挪动的话,还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在面对没有重武器的敌人时,它简直就是无敌的。一挺占据了制高点的重机枪,可以将周围两百米范围内,都控制得死死的,一只苍蝇都休想飞进来。

具体到无名高地而言,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武器。五挺马克沁重机枪,足够控制无名高地周围三百米的全部区域了。至于冷却需要的水源,可以从霍姆斯城内陆续带来。白衣军有专门的单人背负水箱,一箱水可以用很长一段时间了。

“哒哒哒!”

“哒哒哒!”

五挺的马克沁重机枪摆成椭圆形,不断地向四周喷射着猛烈的火焰。子弹链不断的延伸,就好像是重机枪有一只血盆大口,不断的将子弹吞噬进去,然后又狠狠的喷射出去。

马克沁重机枪的枪口,不断的冒着火光。子弹出膛的声音,有点像是古琴里面的《十面埋伏》,十分的急促。一箱箱的子弹,好像流水一样被消耗到敌人的身上。整个无名高地周围,就好像是掀起了一片金属风暴。所到之处,一切都化为齑粉。

无论西帕希骑兵的动作,是多么的灵活,多么的轻便,多么的飘忽,在密集的死亡弹雨面前,都只有倒下去的份。西帕希骑兵的距离越近,马克沁重机枪的战果就越大。他们几乎是大片大片的倒下去的。倒下去的姿势,和冲击时的姿势相差无几。

徐灿槐举起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重机枪的扫射效果。

这种大杀器的威力,是完全不需要怀疑的。西帕希骑兵在马克沁重机枪的面前,生命就好像是纸张一样的脆弱。一会儿的时间,在无名高地的南边,就已经堆积了大量的尸体。而在重机枪的扫射下,还有更多的尸体,继续层层叠叠的堆积起来。

下意识的,徐灿槐摇了摇头,放下了望远镜。没有继续观察的必要了。这不是打仗。这是一边倒的屠杀。西帕希骑兵的冲击,虽然猛烈,虽然彪悍,虽然一往无前,但是,在迫击炮和重机枪的面前,他们根本就没有可能冲到白衣军的阵地前面。他们冲击的速度越快,参与攻击的人员越多,死亡的数量就越多。

但是,西帕希骑兵的指挥官,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又或者是,他已经意识到了。但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只有动用部队,拼命的猛冲,拼命的向上涌,试图杀出一条血路来。只可惜,他们的希望,彻底的破灭了。

一个时辰以后,战斗基本结束。

在无名高地的前面,躺满了西帕希骑兵的尸体。

之前出现的五千多名西帕希骑兵,大概有四千人参与了攻击。最后,他们都基本上倒在了无名高地的前面。生存者的数量,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剩下的一千多人,感觉情况不妙,只好无奈的向南溜走,估计是缩回去大马士革城里了。

战斗结束以后,白衣军开始清扫战场。那些没有被打死的,还可以继续使用的战马,都被白衣军拉走了。受伤的战马,则用子弹结束它们的痛苦。没有断气的敌人,用刺刀送他们去见他们的真神。反正,他们深深的相信,死亡以后,一定会见到真神的。

徐灿槐也给自己拉了一匹战马,暂时当做坐骑使用。因为白衣军原来配备的战马,大部分都是蒙古马,不适合西亚的炎热干燥气候,无法在西亚地区继续使用。因此,白衣军必须依靠在当地缴获的战马,才能组建骑兵。只要发现可以继续使用的战马,白衣军都会积极的据为己有的。部分上缴,部分奖励前线部队。

到目前为止,豹骑军和獒骑军,主体其实都是步兵。他们原来都是清一色的骑兵,但是到来西亚地区以后,就变成清一色的步兵了。缴获到的战马,基本上都分配给了斥候和通讯兵使用。专门的战斗骑兵,估计暂时是没有指望组建起来了。

将有用的东西都拉走以后,剩下的,就是平整战场了。层层叠叠的尸体,要尽可能的摊开,不能继续让他们堆积在一起。被炮弹炸出来的深坑,也要尽可能的填平。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扫清射界。其次是为了避免给敌人躲避的机会。

重机枪的射击,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它必须在地形开阔的阵地使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威力。如果有太多的障碍物,阻挡子弹或视线,重机枪的射击效果,将大打折扣。比如说,如果敌人躲藏在尸体堆的后面,重机枪就无法有效的打死他们。

当天下午,继续有西帕希骑兵发动攻击。这些西帕希骑兵,应该是从另外一些地方到来的。他们显然是不知道上午那些西帕希骑兵的下场。于是,他们也在行进间,就向无名高地发起了冲击。结果,在迫击炮和重机枪的面前,基本上都倒下了。

第二天早上,从大马士革撤退出来的敌人更多。徐灿槐从望远镜里面看出去,只看到黑压压的人头,根本看不到人群的尾巴。估计是白衣军占领霍姆斯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大马士革,深深的刺激到了其中的撤退派。他们必须将霍姆斯抢回来。如果连霍姆斯都抢不回来,他们就真的只有在大马士革乖乖的等死了。

为了夺回霍姆斯,大马士革的指挥官,出动了大量的兵力。其中,光是精锐的西帕希骑兵就有至少三千人。而在西帕希骑兵的后面,还出现了大量的步兵。粗略估计,步兵的数量不会少于三万人。在步兵的后面,还有大量的狂热者。至于数量,白衣军方面,暂时无法估计。没办法,即使是最高倍的望远镜,都看不到尽头。

让白衣军微微感觉到有些吃惊的是,在奥斯曼帝国的军队里,还出现了炮兵的影子。显然,是大马士革的守军,将大炮也拉出来了。由此可以推断,他们想要撤退的愿望,是多么的强烈。他们真的不愿意呆在大马士革了。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当初早早的撤退了,往伊斯坦布尔方向一跑,哪里还有今天的悲催?

奥斯曼帝国军队携带的那些大炮,都是大口径的滑膛炮。口径最大的,估计有三百毫米以上。奥斯曼帝国,在火器研究方面,其实还是比较先进的。在享有盛名的鲁密铳之余,还有大量的火炮。如果不是因为白衣军的崛起,他们至少可以辉煌两百年。

在进攻巴格达的时候,白衣军就已经领教过这些大口径滑膛炮的威力。奥斯曼帝国军队,很早就懂得将大炮都集中起来使用,以加强威力。事实上,在两三千米的范围之内,如果没有壕沟防护,滑膛炮抛射的弹珠,覆盖面积的确挺大的,造成的伤害也很大。一片密密麻麻的弹珠下来,可以打掉白衣军半个中队。

但是,现在,白衣军在无名高地,有完善的壕沟防御,根本不需要将自己的身体裸露在弹珠的攻击下。战士们躲藏在壕沟里面,可以轻而易举的避开斜斜降落的弹珠。那些弹珠打在松软的泥土里,基本上都深陷进去,一动不动,反弹杀伤力为零。

白衣军的迫击炮,也是安排在斜坡的反斜面,以避开弹珠的袭击。奥斯曼帝国军队抛射出来的葡萄弹,弹珠的溅射,还是有一定的角度的。躲藏在壕沟或者是斜坡的反面,就能有效的躲避。当敌人的骑兵或者是炮兵发起攻击时,就开炮射击。

尽管迫击炮的射程,和敌人滑膛炮的射程差不多,完全可以抢在敌人的大炮开火之前,就将它们机会。但是,白衣军却暂时没有使用迫击炮去对付敌人的大炮。孙大圣担心,如果过早的将敌人的大炮干掉,可能敌人的步兵和骑兵,根本就不敢发起冲击了。

他希望敌人继续向无名高地发起攻击,以便尽可能的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最好是敌人疯狂的,失去理智的,不间断的,向无名高地持续不断的发起攻击,直到全部战死为止。敌人在无名高地伤亡的人数越多,大马士革的守备力量,就越虚弱。

果然,在连续的炮击以后,奥斯明帝国军队的骑兵和步兵,相继发起攻击。他们撤退的心情,还真是急切。几乎是一声令下,所有的部队,都全部涌上来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先后顺序,更没有什么作战计划,就那么一窝蜂的蜂拥而上了。

“噗噗噗!”

“嘭嘭嘭!”

“哒哒哒!”

驻守无名高地的白衣军,立刻当仁不让的反击。

在迫击炮和重机枪的双重火力下,敌人的反扑,很快被打败。

这一次,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损失,可谓是相当的惨重。冲在最前面的三千西帕希骑兵,自然是被打得一个不剩,全军覆没。在骑兵后面的三万步兵,也被收拾得差不多,大部分都躺在血淋淋的沙土上面了。能够成功逃回去的,估计只有三四千人。

而在步兵后面的狂热者,倒是损失不大。粗略统计,被白衣军打死打伤的狂热者,应该不到一万人。因为,在骑兵和步兵都被大片大片的打死以后,狂热者终于是彻底的崩溃了。溃散了的他们,疯狂的向四周到处乱窜,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要做什么。

白衣军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那些失去理智的狂热者,在不断的遭受打击以后,应该不会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