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庄(晨风)-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教化之功,五郎功不可没,大善之举!”李二高兴的称赞着李元兴。

李元兴却一副非常谦虚的表情:“这教化之功,首先是皇兄,然后则药师兄,再下来是各位将军们。臣弟只是编写了一些有趣的文字罢了,而就这些文字,御史们还等着弹劾臣弟,所以万万不敢称有功!”

“五郎,你呀,五郎!”李二笑着指了指李元兴。

李元兴立即将话锋一转:“皇兄,你记得那个劝阻丢鸡夫妻那文生吗?”

李二摇了摇头。

李元兴继续说道:“臣弟打赌,那是前隋臣子,在前隋至少也是四品以上的官员。说不定,还是一个非常有名气,有德望的名臣。他能在几句话说服那丢鸡的妇人,而且可以领悟臣弟教化军士之的想法,在不动声色之中cāo纵村民用最完美的方式解决这事,而且他给我府中管事说了什么,臣弟都非常感兴趣!”

“名臣?”李二听到名臣这个词,就如同李元兴听到宝藏,李靖听到传世兵书一样兴奋。

“臣弟愿赌铜钱一枚!”李元兴也学会无赖了。

不过以大唐秦王与大唐皇帝而言,一枚铜币的赌博已经不算小了,能让两人开赌之事就绝非寻常之事了。

“臣妾走一趟!”长孙皇后主动请命。

李二没有回应,反而问李元兴:“如果不是名臣,你要补偿你嫂嫂!”

“如果不是名臣,臣弟送嫂嫂一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李元兴自信满满的说着。

长孙皇后将围裙交给侍女,对李元兴说道:“那回来之后,无论是不是都说不是就好了。”

明知是长孙皇后开玩笑,李二还是十分的紧张,立即伸手:“五郎,夜明珠交出来。”李二这是明抢呀,李元兴无奈:“我秦王庄机密仓库二号房,第十八号铁柜,编号十号的柜子之中,放着夜明珠。”

李二爽朗的笑着。

长孙皇后只带着一个侍女,为了安全张初尘陪着一同前去。

这里距离那村子,不过十里的距离,马车不到十分钟就赶到了。

长孙皇后翻看到手里的相片,暗赞李元兴真正是对大唐太用心了,随便一次游玩都在想着发掘人才。

很快,长孙皇后到了村子。

光看着这华丽的马车,就让村子里的人极为紧张。

“秦王府!”有位老者一眼认出那张初尘别在靴子上那短刀,刀柄上的标志了。秦王府那独一无二,古篆体的,画成圆形的秦字。可能许多人认不出这个字来,却可以认出这个标志。

因为秦王府的管事还在这村子里,在几个时辰前,秦王府给他们分了田,发下了鸡。

很快,那位管事被找来,张初尘也不隐藏身份了,能拥有在刀柄上拥有秦王府标志武器的人,绝对不会是普通的身份。秦王近卫军武器上的标志是在刀鞘与刀背上,刀柄上有的,除了那秦王百刃之外,其余的不过十几把。

这样的武器,就象是秦王令牌一样。

“李夫人安!”那管事虽然级别低,但脑子不笨,秦王府拥有这样武器的女人,只有三个,一个是四岁孩童的明月公主,一把极小的短刀,装饰与展示身份的意义大于武器的意义。

另一把是老狼将军的夫人,怜月,有一只匕首。可人现在是在洛阳的。

最后一个,就是兵部尚书李靖的夫人,虽然不属于秦王府,但却有只短刀,比障刀短两寸的精钢短刀,号称大唐鱼肠的短刀。

“找到这个人!”张初尘没有多话。

拿着照片,那位文士立即被引了过来。

“五郎说,你是名臣,至少也是前隋四品以上的官员。你的智慧,你的气度,大唐秦王殿下想见你。我是当朝一品诰命,我夫君当朝兵部尚书李药师,这位不能介绍,但身份高于我。我们来请你,以礼请贤!”

张初尘长身一礼,可动作却不是女人家的,反倒象是男儿一般。

江湖第一女侠,红拂女的传说,在大唐就算不是家喻户哓,也是誉满天下。

那文士先是整理衣衫,然后长长一躬到底:“拜秦王殿下看重,某谢过!!”

张初尘笑着点了点头,心说你这老子要是要摆谱,我就绑了你。然后皮鞭之下,你是名臣还是狗屁就全知道了。

一个一钱的银币从张初尘指尖弹出,划过一道美丽的孤线,落在那丢鸡民妇的衣襟之上,正好卡在脖子那里。

“你也来!”张初尘一指那名秦王府管事后,转身上了马车。

车夫解开马车后拉着的马给了那名文士,秦王府管事本身有马,一行人没有停留立即就离开这村子了。

张初尘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收回那张照片了。

村长手上还拿着那张照片中,在他眼中这只是一张巴掌大小的画,画质却是如此精美。那妇人这时才发现衣襟上的那枚银币,村子看到之后,立即示意自家的儿子跑去屋子去。很快一张图取了回来。

与图上一对比,众村民才知道,这个就是一钱银子的银币。

可以换一百个秦王大钱。

那图,就是秦王钱的说明图,发给这些村子,就是让他们可以认识这种新钱,新钱的购买力有保证,如果兑换,钱的样式也有说明。

“秦王殿下是天庭的星君,无所不知!”村长捧着那银币高呼着。

李元兴当真不知道,这又在无意之中装神弄鬼了一次。

那位文士进到营区,只看到这简单的几个帐篷,三个男人围着一个木桌正在吃饭。却是不知道应该向谁施礼,李元兴转过身来指了指旁边的空桌子:“吃了没,没吃就坐下吃,这里只有饱了的和饿着的人。”

“某饿着!”

那文士竟然丝毫也不客气,到了那空桌旁就坐下。米饭与菜上来,他大口就吃。

“我叫李元兴,是个闲不住的闲人。不知道兄台如何称呼!”李元兴没有自称秦王,只是报上了自己的名字。

那人哈哈一笑:“秦王殿下果真如传闻之中一样,不据小节!某,高表仁!”

李元兴不知道这人是谁,李二与李靖的反应却是极为强烈,李二连面前的碗都打翻了,惊呼一声问道:“你父可是在前隋汉名姓高的,独孤颎、独孤昭玄!”

李元兴依然还是在思考,这位姓独孤的是谁,是那路神人。

可这一次,换成那位文士打翻了自己的碗。

李靖起身:“高昭玄对某有三rì师之恩,可惜,可惜,可恨呀!”

李二却指着李元兴:“五郎,你果真是炼金之眼!”

第493节唐军第一任品德教官

姓独孤的,肯定是鲜卑人。

在李元兴的理解之中,这就是北魏某部落的后人了。李二的奶奶就是鲜卑族人,也姓独孤。当然,现在也算是李元兴的奶奶了。

只是这个独孤昭玄是谁,李元兴当真还不知道。

可是从李二与李靖的反应来看,似乎是一个了不得的大人物。

“独孤昭玄,隋上柱国,隋之栋梁。如果不是广为皇位,为自己的私利陷害,大隋或许不会亡!如大唐得这一良臣,大唐大兴!”李二称赞着。

李二嘴的是广,就是指杨广,也只有他可以这样称呼了。

“未必!”李元兴淡淡的说了一句。

李二瞪了李元兴一眼,他是在收服名臣之子,这个高表仁虽然比不上他的父亲,但绝对能顶上半个房玄齡,这样的人物绝对要收为已用。

高表仁没什么过度强烈的表情,只是将自己刚才打翻的碗重新摆好,将撒在桌上的米饭重新装回碗中。

李元兴无视李二那要杀人的眼神,继续说道:“龙舟,是需要二十四个人,以及一位鼓手配合的游戏,鼓手无能,就象咱们这位表叔杨广,他无视龙舟手的节奏,整个就是一个胡整,龙舟自然就出了问题。”

高表仁捧着碗不动了,他很认真的在听着李元兴的话。

李靖只是微笑,同时示意李二别发作,李元兴的理论听一听没什么坏处。

“好。这鼓手就算是换成皇兄。那么就再说这龙舟手,二十四个人,只有一个人发力,就象是那个独孤昭玄,他一个人之力,顶个屁用。龙舟能行动,至少需要六个人出力,其余的人不捣乱,这才可以慢慢前进。”

高表仁这时站了起来:“秦王殿下,某请问一句。为何会有人不出力!”

“以大隋而言。大隋的皇位来的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以文帝而言,他这个文帝的称号,就代表着他是一个仁慈的人。他对百姓仁慈,对大臣们也仁慈。问题是。当时有许多大臣也是跟着他一起造反的。所以这些人未必会安下心来作一个臣子。有许多人有野心。比如奴宇文氏!”

“好一个奴宇文氏!”高表仁起身一礼。

李二也暗自称赞。李元兴用的这个奴宇文氏实在用的太好了。

宇文氏是北周皇族,但还有一支,原本是家奴的身份。因为有些功劳随着主人一起改姓宇文。而这一支最出名的人物,就是隋末的宇文化及,一个野心勃勃的小人。

“表叔杨广,想当皇帝。可他没有兵权,也没有文臣支持,那么最初支持他的人就是些野心家与奸臣,从他即位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隋已经亡了一半,如果他即位之后,可以更狠一些,比如请那些支持者们喝个酒,让这些人把兵权了,朝权了都交出来。然后真正把朝廷的权力交给能臣,至少这些能臣不会支持他胡整,消耗过多的民力,让大隋如同一栋被掏空了基础的房子。”

“秦王殿下看的透彻!”

高表仁再次一礼。

李元兴心说,我有什么看的透彻,后世历史书上关于隋亡的理论有成千上万条,不管是有理没有理,将这些理由总结起来之后,在大唐绝对是行得通的。

“五郎,告诉为兄,这一次在华州你想要什么?”李二问道。

别说是李二,就是李靖也不完全明白,李元兴想作什么。

“让那些军士们把自己当个人。”

“你还是说些能听懂的!”李二无奈的摇了摇头。

“好!”李元兴将自己的碗推到桌子中间的位置,双手在腿上拍了拍后站了起来:“什么是军魂,这个东西说起来太虚。咱们把这个军魂分解开来,先说第一步,就是军人的荣耀感,就是以当兵为荣。”

李靖点了点头:“好男不当兵!”

“大唐的兵就是好男儿,想我在洛阳之时,那些受灾的百姓谁会说一句,这些兵不是好兵呢。因为这些兵救了他们的命,所以这些兵是好兵。但这不够,这连一个开头都不算,只能是一个引子!”

“五郎不如说一说,你心中完美的兵!”李二又问道。

李二与李靖都清楚,让李元兴这会去讲太多,自己会越听越乱,不如提问由李元兴回答。

李元兴想了想,原地转了几圈后伸出一根手指:“第一,当兵的走在路上,百姓们不会去躲,也不会下意识的在逃避。”

高表仁也站了起来:“殿下所说,正如今天之事。兵卒在道德上被百姓认可,百姓就会不怕,有德行的人,就算是手持钢刀也不会让百姓感觉到恐惧。”

“没错!”李元兴非常支持这个言论。

李元兴继续说道:“第二,就有些难度了。这需要时间的积累,那就是,好兵如山。如果说,洛阳再一次发生水灾,百姓们看到大唐的军服之时,那怕下一刻就要天崩地裂,可心中却无惧,因为有大唐的士兵可以为他们挡住一切灾难!”

李二与李靖对视一眼,同时摇了摇头。

他们不信,因为这个太难,李元兴似乎有一些理想化了。

如果真的能到这种地步,李二作梦都会笑醒,因为这代表着他李唐江山永固。

李元兴则面带微笑的看着高表仁。

李元兴心说,大帝皇帝与大唐兵部尚书都当你是个大大的良臣了,这个问题你应该能够回答上来,否则你就太让本王失望了。

高表仁在思考,李元兴也不催,安静的站在一旁。

过了好一会,高表仁抬起头来:“殿下,某以为这要分三步。第一步是大唐国力的强盛,有了足够强盛的国力才可能有真正的强兵,有百姓安居乐业。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发生灾难的时候,大唐的士兵会去救灾,而不是自身难保!”

“好,继续!”

李二与李靖也在思考着,听到高表仁的话,还是刚才的想法,李元兴太过理想化了,这些东西没有十年二十年,难。

但是,李二还是愿意支持李元兴的,就算是为了后世,为了大唐的万世基业。

“第二步则是百姓待军卒如家人,军卒待百姓如亲长。这个还是建立在刚才说的,军卒必须要有足够的品德才行。也需要足够的时间积累!”

“那么,要怎么作呢?”李元兴又追问了一句。

高表仁摇了摇头:“某实在想不知道应该怎么作,这就象用竹篮打水总感觉无论怎么作,也会空手而归。似是镜中rì,水中月!”

“那你说第三步!”

李二打断了两人的对话,问李元兴:“先把刚才的话题说完,为兄知道五郎你一定有些计策。为兄想先听一听!”

“臣弟有什么计策,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小小事情罢了!”

“五郎速说!”李二又催了一句,李元兴无奈这才说道:“其实第二步,可以先从一些小事作起。最容易入手的,是孤老。许多家中子女要么死光,要么都要军中的。到了下雨天,去看看老人的房子是不是漏雨。”

李元兴说到这里,先停了下来,他在观察李二,李靖等人的反应。

李二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下种的时候,去帮帮忙。收获的时候,去帮帮忙。过年过节的时候,去看望一下这些孤老,或者军中的军卒去帮忙写一写家书,念一念家书什么的。总之就象邻居一样,一天两天可能没感觉,甚至还会被排斥,但人心都是肉长的,贵在真诚!”

高表仁很是认同:“殿下高义,以人心换人心,好一句人心都是肉长的。”

李元兴耸了耸肩膀:“当然了,你说这时间长了。老人家有天作了些点心,心想着自己吃不完,那就去军营送些。”

李元兴说的只是一个引子,这些放在后世太普通了。

可放在大唐,却是极不普通的。

李靖又问道:“军营重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军营有什么怕被人看到的,就算有,那分成内营与外营就行了。你把门真正的打开,才能打开这军民之间的隔阂。真正把营门打开了,我还就不相信,有多少奸细能在这里看出点什么名堂来。或者说,敢摆在外营的,就是给人看的。当然了,军营也可以设立开放rì,百姓可以参观。”

李二比较支持。

“五郎当初选兵大比的时候,百姓们就很喜欢。”

“那么第三步,就可以更完美。某以为,军营在训练之余,帮着开荒种田,就算不种粮食,种些菜。军营之中可以改善些伙食,也可以为百姓增加一些收入。当真正成为一家人的时候,自然亲近了!”

高表仁把自己的第三步修改了。

李元兴却说道:“本身就是一家人,大唐的军士,本身就是大唐百姓的儿子。”

“某受教!”

“本王需要一个教官,不教武,不教文。只教军士顶天立地之德,只教军士忠君爱国之心,只教军士护卫大唐国土,保护大唐百姓之心。”

“教万幸!愿担此职!”高表仁没有丝毫犹豫的就答应了。(未完待续……)

第494节一日千亩

高表仁当天就上任了,立即拿着李元兴的手令奔赴这附近的军营。他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去处理那件偷鸡案,自然是以教化为主。

“本王增加一个新的刑罚,叫义工。军士作了错事,就要义务为百姓作几天工,这是罚。具体的方案高主薄自己去把握了。”李元兴说完,就催着高表仁速去办事。

李二对今天的结果非常的满意。

可当高表仁走远之后,李二突然反应了过来:“五郎,你给这个高表仁安了一个什么官?”

“小官,领赤血卫军法主薄,从六品下的官,比书吏高一些,比祭酒,军械这些官实权大一些,而且他有臣弟的手令,办事不会受到影响。以后有了功绩再升官也不晚,要是一来就安五品,怕是其他人不服!”

李元兴说的头头是道,李靖也认为这个官很合适。

李二冷笑两声:“五郎奸诈!”

“皇兄说错了,臣弟忠厚!”李元兴已经反驳。

“高表仁之父,大贤臣。高氏三兄弟,长子与其父一同赴死,次子在一家发配边疆之后病死,唯有第三子下落不明。为兄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如果此人是假,只是冒名。五郎当如何?第二个问题,为兄为朝廷招贤,怎么这人又在你秦王府作事?”

李二带着笑容问着李元兴。

李元兴耸了耸肩膀,看到帐篷那里崔莹莹正在偷偷的往这边看。开口喊了一句:“丫头,去找嫂嫂算个帐目,华州的收益归我们,皇宫的所有支出自然也是咱们付。快去,别在这里探头探脑的。”

李元兴这一喊,护卫们都下意识的转过头去。

李二与李靖也差点笑出声来。

崔莹莹退回帐篷之中后,李元兴才回答刚才的问题:“他为什么要冒充高表仁,高表仁值得冒充吗?真,或者假,他可以骗一时。难道可以骗一世吗?或者说。他就高表仁,但同名不同父,这种可能性臣弟认为没有。”

李二只是轻声说了一句:“查一查总是没错!”

“很简单,发官凭的时候。自然是需要验明正身的。这个事情交给吏部去办了。”李元兴还真的没当回事。

“然后嘛。臣弟是皇兄的臣子。秦王府的臣子也是大唐的臣子,所以……”

李元兴没有再说下去,也没有必要去说了。

“报。耀州有人送来信。”有秦王府的卫士将信送了过来。

李元兴打开一看,纯简体字,武曌写的。武曌说,马原虽然被她打压了一下,但疯狂依然还是疯狂。只是从疯狂的试验变成了疯狂的理论研究,这一次制作一台很笨的机器,对于平原地带的耕种还是有帮助的。

四台机器同时送来,这种东西没什么可试验的。

“快马,叫他们把东西直接拉来华州。然后在华州选择万亩平地,无论是田,还是荒地,速去!”

打发了亲卫,李元兴这才解释:“明月丫头整了个东西,耕种上佳。臣弟准备在华州一试,只是这种机器依然还不方便,只是在大片平地上使用,小片的土地就不怎么好用了。”

“为兄很期待!”

帐篷之中,崔莹莹小心的试探着:“皇嫂,是供物,还是供钱?”

“莹莹你以为呢?”长孙皇后反问一句。

“供钱最方便,供物的话自然会少了许多宫中管事从中得利的机会,断人财路他们rì后会说秦王庄的坏话。所以还是供钱好些,虽然花费可能更大一些!”

真不知道崔莹莹是单纯,还是狡猾。

这样的话说的这么明白,还有什么秘密可言呢。

“那还是供物。至于说那个太监、宫女、管事之流,让五郎拿个办法出来,他一定有办法的。”长孙皇后又把事情推到了李元兴身上。

崔莹莹重重的点了点头:“可否让外界知道,皇宫的一切用度则秦王府提供呢?”

“为什么不可以呢,这本来就是事实!”长孙皇后和蔼的说着。

李元兴推门进来:“那有那么多的绕话,明天就在大唐报第一版上报,就说,大唐皇宫一应用度,不再从户部支取。皇家产业自给自足,皇室王公,为大唐作事有贡献者,得富贵。混吃等死的,那就饿着去!”

“胡闹!”李二怒喝一声。

“皇兄,臣弟问你。由朝廷供养皇室,皇兄有十个儿子,然后一个当皇帝,九个当王。然后当皇帝的再有十个儿子,九个当王的就算少些,每个人有五个,臣弟问皇帝,几代之后,有多少皇室贵族?”

“数量极大!”李二自然可以算出来。

“好,那么养活这些人的钱币,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还是会越来越多?”

李二不回答了,他突然间意识到李元兴这话里有话。长孙皇后却在轻轻的摇头,示意李元兴不要再说下去了。

李元兴却继续说道:“当皇族拥有封号的人越来越多,多到户部全国的税收都养活不了的时候,会不会亡国?始皇当时就想着,千秋万代。大汉朝也想着万万年,结果呢。如果不改变这个根本的问题,就不可能有千秋万代,除非只生一个!”

“此事……”李二一握拳头,想了想后指着李元兴:“此事五郎你有理,但却不可如些急躁,徐徐图之。明天大唐报第一版,为兄亲自执笔,由不得你这样不顾后果的冲杀,这个事情不好收场!”

“皇兄英明!”李元兴呵呵一笑,坐在崔莹莹身旁,声音还是很大:“莹莹呀,先去安排给皇兄作一身新的龙袍,一定要最华丽的。皇嫂实在太节俭了,让整个长安的所有的首饰店大比,让本王挑出最好的手艺。”

崔莹莹刚开始有些不解。

李元兴又补充了一句:“这些事情,你要向明月多学习!但咱秦王府一向公平买卖。”

懂了,崔莹莹完全的懂了,象明月公主学习,别说一件龙袍,就是十件明月也能干出一文钱不出,还有几十个店铺巴着向上送。但李元兴又交待了,公平买卖,就是不能象明月公主那样狠。

所以,结论就是。

适当的出些钱,还是在买东西。

但是,皇家用度这样荣誉,店家还是一样不能白拿的,这个广告的效果值许多银钱的。

明月公主!

武曌在干什么?

她正押车赶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