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上伐清-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辛苦打下的基业,让百姓归心,让江山稳固。”
两个大臣没有想到,平日里嬉笑怒骂的陛下,能说出这么正经的话,一时间都有些不适应。
侯玄演继续说道:“只有将反贪常态化,才会让我们的官吏不敢贪,举头三尺不光有神明,更应该有一双眼睛盯着他们。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不妨说来听听。”
顾炎武拿着宣纸,宝贝似的捧在手中,说道:“陛下,微臣认为这样的邸报需要多发几篇,让大家看到陛下的金玉良言。毕竟陛下在宫中,绝大部分的官员一辈子也没有机会面圣,我们通政司的邸报就是一个不错的渠道。”
此言和侯玄演不谋而合,他正想搞一套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当即点头答应。
“现在邸报怎么传到边远的州府?”
顾炎武蹙额道:“我们大华的国土越来越大,只能靠各地互传,一般靖北、靖南、辽东、琼州、台湾。。。还有南洋诸地,都是延后一个月才能看到,有的甚至要两个月。”
侯玄演点了点头,说道:“这就不错了。”
曾亨应一看礼部的通政司有了对策,陛下把自己和顾尚书一起叫来,人家已经交了答卷,自己这边岂能一言不发。
“陛下,臣以为现在交通便利,道路通畅,车轮的改动又让巡视变得轻松,不如常设巡查系统,监督地方百官。”
侯玄演颔首道:“此验正合朕意,还有一点,就是代朕巡视天下的御史,只要揪出一个贪官,便由内府拨款奖赏,赏金从千两到十万两不止!小贪小赏,大贪大赏,以此提高都察院的办案动力。”
曾亨应眼色一亮,没有想到陛下这么大方,赶忙笑呵呵地说道:“臣替都察院的同僚,谢陛下隆恩。”
御史们东奔西跑,而且由于他们的身份,导致各地都不怎么待见他们。所以总的来说本朝御史的日子不怎么好过,但是陛下的这个政令一出,情况当即就不一样了。
国库充盈,侯玄演的小金库也很富裕,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金银入账,总的来说大华的金字塔顶层是十分牢固的,现在就怕地方上根基不稳。
尤其是这些骄横跋扈的有功之臣,必须严厉地管教,这也是为他们好。
一味的放纵示好,却还是可以在历史上留下个仁义厚道的名声,不杀开国功臣,但是将来等他们犯了大错,金陵闹市的一百多颗脑袋恐怕就是他们的下场。
还不如一开始就说明白,不管是谁,都要本本分分,什么功劳都不足以用来为非作歹,欺压良善,虐流地方。
第552章 远交近攻
啪啪啪。。。
鞭炮声连绵不绝,在金陵城郊,秦淮河岸边,江南商会正式建立了。
此地水流清澈,绿树成荫,风景十分优美。
金陵首富吴济坤扶着苏州首富顾有德,笑呵呵地登台。
这几天朝野震动,对民间影响不大,吴济坤春光满面,现在有钱的商户越来越多,但是却没有影响到他的收入。
随着海路的通畅,一下子打开了广阔的天地,市场变大了数倍不止。
今天商会在金陵开张,就意味着他已经隐隐压过了顾家一头,吴济坤当然知道,顾家没有想着争。不然单凭一个皇贵妃,就是最重的筹码,汉家王朝几千年了,何曾脱离过‘官本位’三个字。。。
顾有德在高台上坐定,今日集会是吴家主持,城郊这一块好不热闹。
高台上两排十二名锦衣玉钗、雾寰云鬓的娉婷少女衣带飘飞,桃红花钿,仙姿玉容。歌舞娱人,让底下的人心神俱醉。
秦淮河上从来不缺色艺双绝的美人,铁打的秦淮河,流水的花魁行首。
吴济坤端起酒杯,在亭中遥敬道:“顾翁,此次商会开张,顾翁能亲临,真是让全江南的商贾都脸面有光,晚辈代商友们敬顾翁一杯。”
顾有德红光满面,这个人越老越年轻,好像是在倒着活一样。听到吴济坤的话,笑着说道:“难怪你们吴家买卖做得这么大,吴员外真是长了一张好嘴,说出话来让人没来由的骨头轻三分,要不是我这把老骨头不撑劲,这会都飞起来了。”
“哈哈,说真的,这次咱们举办商会,多亏了顾翁多方调节,不然哪这么容易。不过既然成立了,就得有个主事的,好为我们江南商友谋取方便。”
这个位置吴济坤当然想要,他东奔西走,促成此事,只要顾有德不和他抢,就板上钉钉是自己的。
顾有德看的一清二楚,心中不无好笑,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堤高于岸浪必摧之,顾家繁盛已到顶峰,何必在争这些有的没的。
“我看江南商友,就以你吴济坤最为热心,这个位置你来当最合适不过。”
吴济坤掩盖不住脸上的喜色,这种时候也没有必要隐藏,抱拳道:“既然顾翁开口,晚辈不敢推辞,这份恩情晚辈记在心里了。”
当年苏州的剿恢义师,打进金陵,吴家观望过后当机立断,马上捐钱捐物投靠了这支新兴的兵马。后来的事证明了吴济坤眼光的独到之处,让他们在乱世保住了家产的同时,一步步壮大起来。
就在众人忙碌地欢庆的时候,两骑快马奔来,马上的骑士身穿宫内服饰,所有人都站起身来,不知所措。
其中一个翻身下马,笑意盈盈地走进亭中,问道:“江南商会,哪个是主事的?”
吴济坤心怀忐忑的走出来,抱拳道:“两位公公,有何事赐教?”
两个人小心翼翼地从身后的背囊中取出一副布帛,一人一边展开之后,只见上面写着“江南商会”四个大字。
所有人都一阵激动,眼巴巴地看着两个太监,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们心中萌芽。。。。这不会是。。。
“此乃陛下亲笔御书,特让我们两个带来,赐予尔等。”
吴济坤带着大家赶紧跪地谢恩,领了布帛,激动的泪流满面。
其中一个太监,从背囊又拿出一个包裹,说道:“此乃征讨满剌加和吕宋、爪哇时候,缴获的航海图,已经被四夷馆的大人们翻译出来。陛下有令赐予尔等江南商会,然后要你们广为印刷,四处分发,以期有志之士开辟航路,拓展海域。”
“陛下如此大恩,叫我们如何得报啊。”
参加集会的人热泪盈眶,今日的商会得到了陛下的认可,可以说是光宗耀祖的事了。往后几辈人,都可以拿着这件事吹嘘,尤其是这幅墨宝。
紫禁城中,侯玄演笑呵呵地对大臣们说道:“朕给他们西洋人的航海图,实指望咱们大华也出几个了不起的船长,航行到大洋的彼岸,到那时岂不是又有了一片商机。反正现在我们的船是没有问题的,没道理人不行,肯定可以航行过去的。”
马士英心中还记得皇帝年前的讨伐诏书中,曾经说过要去西洋找佛朗机人报仇,赶紧趁着话头重新提起。
“陛下,洋酋佛朗机在吕宋屠杀我们的子民,不知道水师那里什么时候可以远征。现在西北战局已经稳定,准噶尔纳入华朝并且和平安稳,并无当地百姓造逆。若是开战,我们是有这个条件的。”
陈明遇眉心一跳,赶紧出来说道:“此时急不得,试想那佛朗机洋酋跨海而来,已经百年。说明他们的水师并不弱,而且起步比我们要早。若是贸然前往,只怕会损失惨重。”
侯玄演点了点头,颔首道:“我们需要一个盟友,前番英吉利番国派使节来华,与我们建交。朕已经派出使节回访,临行前曾交待过他们,说起这次远征的事。”
马士英稍有不忿,冷哼一声说道:“那英吉利好生狂妄,岂不知普天之下,莫非皇土。他们的国王不来朝贡,竟然美其名曰建交,将自己摆到了和陛下一个高度,简直是大逆不道。”
侯玄演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说道:“地位这个东西,要的是以势服人。只要我们大华足够强大,朕自然就是万国的领袖,一言既出谁敢不遵。但若是实力不够,却要在本国耀武扬威,强按着别人的脑袋,让别人的使节承认自己,只能是贻笑大方。”
侯玄演说完就想起了后世历史上的鞑子皇帝,几乎个个都是这种夜郎自大的井底之蛙,直到老妖婆慈禧向整个天下宣战,才知道了自己的斤两。
他们把傲立世界之巅千年的中原王朝,祸害成了羸弱不堪的弱国,却仍然不知。。。接下来就是几百年的屈辱近代史。
“等到咱们和英吉利建交结盟,到时候远征西洋也有个帮手,据朕所知他们那边打得胶着,对于我们这样的强援,没有人可以拒绝。”
第553章 圣上想在这里设一个总督府
英国人回程的时候,搭乘着华朝的船只,速度明显增快了。
在这些铁皮覆盖的木制船只上,装有一整套的蒸汽装置,虽然动力主要还是来源于风帆,但是蒸汽机的辅助作用还是让航行的速度大大提升。
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英国使团就回到了不列颠岛,这里的空气还没有被污染到下雨都是黑的。
李思琪走下马车,伸了个腰,异域风光并没有带给她太多的惊喜,反而是航海的途中,让她感觉到了足够的新奇。
那些可怕的暴风雨,巨大的海兽,美丽的岛礁,都带给了她不同的感觉。
汉密尔顿显然是看出了金陵和伦敦差距,知道这里不足以让这位公主惊叹,面带尴尬地上前说道:“我们今天就去会见护国公么?”
如今的英国是历史上罕见的没有皇帝的时候,克伦威尔逼迫英国君主退位,解散国会,并转英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英吉利共和国,出任护国公,成为英国事实上的国家元首。
李思琪已经学会了英语,半年的航行时间,让她对英吉利和欧洲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已经建校五百多年的牛津大学和建校四百多年的剑桥大学,让她十分想去看看。
“你们英吉利有什么好玩的?”李思琪明媚地一笑,将青丝一甩,扎着一个简单大方的发髻,飒然问道。
华朝使团的顾同临行前可是受到了皇帝的嘱托,怎么可能允许李思琪独自去游山玩水,轻咳一声,说道:“还是先去会见护国公吧,下官有任务在身呐。”
“那好吧”稍感失望的李思琪摊手妥协,耽搁了自己干爹的正事,她可不敢。
“那你们去吧,我和其他人在外面等你们。”李思琪并不想见英吉利的护国公,在她看来这些人可没有什么好见的
克伦威尔在自己的庄园里,接见了来自东方的客人,他穿着黑色翻领的英国传统服饰,稀疏的头发蓬松的向两边垂着,看上去十分疲累。
这几年的执政生涯并不愉快,克伦威尔的身体状况与日俱下,国内经济状况不断恶化,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克伦威尔始终未能稳定局势。他在政治上的表现,远远不如在内战中那样出彩,英国人从心底还是需要一个皇帝。
克伦威尔坚持拒绝称帝,因为称帝和他的理念背道而驰。
华朝使者到来的消息,让这位护国公有了一丝的兴奋,他早就听说华人在远东痛击荷兰和西班牙的事了。
英国现在和荷兰打得如火如荼,而且全面被压制,若是能藉由外部战争暂时整合内部,化解矛盾,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惜的是,他们打不过荷兰,尽管华朝抢夺了东印度群岛,让荷兰人损失惨重。但是多年的资本积累,还是让他们稳稳地压制着英国的海军。
或许我可以借住华人,打败可恶的荷兰佬
抱着这样的想法,克伦威尔设置的招待午宴十分丰盛,纯银的餐具上,盛放着英国的美食。
被仆人引领着,来到克伦威尔自己的庄园内,见了穿着滑稽的护国公,顾同等人早有准备,才没有笑出声来。
“我的东方地客人,感谢你们远道而来,请坐。”
克伦威尔努力保持着绅士礼仪,英国人很在乎这一套,做什么事都怕跌了面子。
桌前一个个的盖子被仆人拿开,露出里面的饭菜。对此顾同等人是毫无食欲,此时的欧洲可没有不吃内脏那一套,事实上他们几乎什么都吃,而且还喜欢染得红彤彤的,跟生的一样。
象征性地吃了点面包之类的,顾同不禁在心中庆幸,幸亏陛下高瞻远瞩,吩咐我们带了厨子来,不然这么茹毛饮血非死在这不可。
经过半年的航行,随行的人大抵都从四夷馆和洋人那里,学会了简单的英语。
顾同擦了擦嘴,心道:这样的场合,不是讨论国家大事的所在,不如等到他们的朝堂再说。
吃完之后,克伦威尔带着众人来到他的书房,顾同左右端详,估计此地差不多就跟紫禁城的暖芳阁一样,不过就是档次低了十万八千里。
“护国公阁下,我们此次来道英吉利,受到了圣上嘱托,让我转告护国公阁下。我们华朝愿意和英吉利一道,制定新的航海准则,作为万国通用的条款和规范。东方由我们,西方由英吉利,进行监督和控制,维护海上的平静安稳。”
翻译把这番话解释一通之后,克伦威尔的眼睛一亮,这和他的野心不谋而合。
克伦威尔时代的英国即开始呈现出崛起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的各种迹象,而始终贯穿其间的海权战略则是英国开始崛起的重要表现:通过海军的运用使得共和国政府能够统一英伦三岛;通过海战击败了荷兰,使得《航海法》成为国际贸易新规则;通过英西战争以及后续一系列外交手段,将其海权扩展到整个大西洋,最终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
就算是克伦威尔死了之后,他搞得临时政权也随之解体,但是包括复辟王朝在内的历届英国政府却继承了克伦威尔的海权战略,甚至于他没有实现的战略目标也在后世得到实现,故克伦威尔时代可以被认定为英国海权的初兴阶段,克伦威尔及其政府的多项海权举措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先河。
“如果我们愿意和贵国结盟,那么我们会获得什么样的帮助?当然,我是指在远东和我们这里。”克伦威尔的嗓音有些沙哑,但是却阐述的十分简洁明白。他对华朝的了解,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商户的到来,而变得更加深刻。尤其是在欧洲凶名赫赫的哥萨克人,被华军打得抬不起来,据说脑袋就被砍掉几万颗。
这句话问的十分突兀,没有丝毫的掩饰和婉转,幸亏顾同早有准备。临行前陛下的教诲记在心中,随口道:“你们将得到不少于三百艘船的远征舰队的盟军,它们足以击溃你眼前的敌人。”
远征舰队?那样的话岂不是意味着华人要插手欧陆?克伦威尔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眉头一皱问道:“你们的远征队,打算在什么地方靠岸?”
他可不想让这样强大的力量登陆不列颠群岛,即使这些人打着盟友的旗号。务实的欧洲人是最爱签订合约的,但是也是最不相信合约的,当你的力量足以跳脱出来的时候,合约就是一张废纸。
“当然是西班牙,西逆贼酋和我们华朝有仇,我们的陛下说了,未来几年,大华要在马德里设立总督府。”
第554章 大使馆的雏形
在马德里设立总督府。。。
这是要将西班牙灭国?要知道西班牙现在虽然不如前几年,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用一句老话说,他们祖上是阔过的。
克伦威尔丝毫不信华朝能够做到,但是他选择了沉默不言,毕竟只要华朝出兵,对他们就是好事。哪怕是战败了,也能损耗欧洲竞争对手的实力。
顾同打心底也不认同皇上的这个决策,好端端地跟西洋夷酋搞什么同盟。他们这些传统的文人,一向是认为天无二日,地无二主,整个天下没人有资格和华朝结盟,乖乖上贡就是了。
克伦威尔送了一大堆礼物,并且安排手下给华朝的使者那排上好的住处,那是推翻王军、杀死国王的时候,没收的一个旧贵族的庄园。
护国公克伦威尔的手下,带着他们来到位于伦敦的这个庄园,在海上航行了半年之久的使团,终于有了落脚之地。
这是一座十分漂亮的庄园,顾同看了看虽然没有江南园林的典雅意趣,但是用来暂歇也还可以,至少比船舱可好太多了。
一行人忙碌起来,将行囊搬运进来,李思琪打量着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庄园,显然也没有十分满意,好在她比较不挑这些,以前跟着母亲在山东流浪,住在破庙可不比这个惨多了。
这个使团将近百人,很快都住进了庄园中,手忙家乱地收拾起来。
礼部的一个小吏,把华朝的皇帝的节钺挂在城堡上,外面正好路过一个华商,隔着外面的围栏问道:“老乡,你们也是华商们?怎么在番人的地盘长住了?”
在越远的地方见到同乡,就会感觉越发的亲切,使团的人开始越聚越多,隔着围栏和这个商团交流起来。
不一会,顾同听到声响,面露不悦,他们初来乍到,不宜和番人过多交流,以免人生地不熟,做出什么有辱朝廷威严的事来。
等他出来一看,竟然是一群华人在交流,顾同轻咳一声,随行的官吏慌忙介绍道:“此乃礼部左侍郎顾大人,奉旨前来西洋。”
商人们一听,肃然起敬,礼部侍郎是正三品的朝廷大员,在这些商人眼中无异于手眼通天的大人物。
众人敬畏的眼神,让顾同轻飘飘的十分受用,他乡遇到华人也让他有一些亲切感,背着手派头十足地问道:“尔等是什么地方的人,来此地多久了,准备什么时候回华呐?”
为首的商人领队恭敬地说道:“回大人,我等都是广东肇庆人,来到西洋已经两个半月,正准备这些天启程回华朝。”
使团中人都颇为激动,其中一个匠师馆的年轻人一时激动,叫道:“那你能帮我阿娘带封信回去么?”
“哈哈哈,这个如何不能,举手之劳罢了。”
离家这么久,就连顾同都是十分想要写一封家书,当即说道:“放这些人进来,今日在此设宴,大家相逢就是缘分,一起痛饮一杯。”
也就是远在异乡,才让这些普通商人,有了和当朝三品大员吃酒的机会。这可关乎着未来几辈人的发展,要是打好了关系,将来可就多了一条路。
顾同临行前,侯玄演交待他多留些时日,最好等到王师西征。
这也就注定了,他一时半会回不去华朝,无法和家人团聚。
这对一个土生土长的华人来说,就是最大的煎熬,现在有机会和家中互通书信,显然是使团的人十分想要的。
使团带来的厨子,用一些简单的食材,做了一桌子丰盛的家乡风味的菜肴。
商人们拿出好酒,大家其乐融融,这一刻反倒是官商之见、三品大员和平头百姓最近的时候。
一群华人,在万里之遥的西洋,把酒言欢。
最后,顾同亲自将这些人送出庄园大门,从此英吉利有个朝廷侍郎老爷的消息,在海商中不胫而走。
几乎每一个来到西洋的商户,都会结伴前来,为使团的官吏带几封家书,捎带一些家乡的特产。
而顾同等人,在英吉利无所事事,正好也负责为了商人们的事,和当地的政府交涉,维护本国商人的利益。
消息传回金陵,侯玄演听了之后大加赞赏,特意在邸报上写文褒奖顾同和使团的行为。
顾同的行为,已经初具后世大使馆的雏形,这不是侯玄演利用后世的知识强行安排的,而是顺应大势潮流自己出现的。这也就意味着,大华已经走上了正轨,就算没有侯玄演利用先知的金手指来规划,华朝也将大踏步地往更先进的方向进化。
侯玄演还派人召集了许多到过西洋的商户,仔细地询问他们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各国的实力。
在侯玄演的授意下,很多潜象营的探子,跟随者华朝的商户,漂洋过海去到西洋。
他们所到之处,必定是跟随者浩浩荡荡的商人大军,其中的一两个人半点都不起眼。
在重要的港口绘制地图,收集火炮的位置,官军的数量。。。。都做了详细的记录。
从天狩元年入夏之后,朝廷的大军在西北战胜了准噶尔,收复了这广袤的土地之后,就没有正式大型的对战了。这是很罕见的,尤其是在大华王朝,这绝对是最平静的一年。
从战争中建立,又一直开疆拓土的华朝,第一次停下了征讨的脚步,却在暗中谋划着一场惊天的远征。
此次远征可谓是前无古人,横跨三个大洋,一旦开打,必将再一次刷新大华水师的威名。侯玄演早就开始了布局,从知道华人的船可以远航到西洋的那一刻,这场远征就在他心中初具雏形了。不是侯玄演穷兵黩武,而是为了检验东风压倒西风,从而确保未来的西方列强随意肆虐远东的情形不会再发生。
暑去寒来,新年之际,当华朝的商人再来的时候,将已经过去很久的邸报一起捎带了来。
顾同望着邸报,内心十分激动,一国之君亲自撰文表彰自己,还搞得天下尽知,此刻对于顾同来说,简直就是人生的最顶峰。
第555章 吾皇好叼,建议封禅
如果说华朝是一台机器,那侯玄演就像是一个永远不停的发动机,根本不给华朝任何停下来的机会,没有战事不要紧,修路也是一场硬仗。
曾经有一句标语:要想富,先修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