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能臣-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皇后沉默了良久,怜惜地盯着因高烧而痛苦难受的丈夫,终于下定了决心,坚定地吐出了一个字:“准!”
(本章完)
第234章 火蟾之毒
最初组建“离柯”时,初衷是为了防备“鱼肠”组织的暗杀,以便在与前霄外戚和权宦余孽斗争时能够有用得顺手的“利刃”。“离柯”分为“离”和“柯”二部,“柯”部负责保护要员、暗杀敌方重要人员,而“离”部则负责刺探消息,同时也奉命暗中监督“柯”部杀手的一举一动。
但当天下大定时,“离柯”就又成了一把悬在大盛开国皇帝刘义臻心头上的一把尖刀,时时担心这把“尖刀”会不听自己指挥,发过来刺向自己。故而“锉平”了这把“尖刀”最为锋利的部分,转手交给徐皇后,让她在危急关头可以利用这把“尖刀”扭转局势。
然而管玉书的金蝉脱壳是刘义臻不曾预料到的,他更没预料到的是对方居然重新组建了“离柯”,而这个“离柯”比之之前的更具杀伤力,他们的指挥者也比之前的更为优秀。
事到如今,这把“利刃”最终还是挥向了高祖皇帝的子孙,只不过握着“刀柄”的是高祖的二子,而被刺的则是他指定的继承人。
皇帝刘彦钊“病倒”后,最先察觉出端倪的是便是在太医署任职多年的老太医,而他也有另一个身份——前“离柯”组织“离”部的成员。
“柯”部暗杀的手段,除了“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这种简单粗暴的办法外,还有一种“柯”部成员钟爱的手段——下毒。
而“离柯”惯用的毒药中,除了那些见血封喉、沾之即死的烈性毒药外,还有杀人于无形的慢性毒药。这种毒药见效慢、中毒者不易察觉,等到药性发作时,几乎就是回天乏术。
皇帝中的这种毒名为“火蟾”,“火蟾”是特产于南疆的一种剧毒蟾蜍,将其表皮晒干之后与几种药材混合、研磨制成粉末,无色无臭无味,混在茶水中根本难以察觉。
中毒者一般在两三天后开始发作,最初的症状便是发热、高烧不退,人很快就会陷入昏迷;大约五天之后中毒者体表会出现红色、黄豆般大小的斑点,这时“火蟾”毒已经渗入人体的五脏六腑,再想施救已经是晚矣。最多三天之后,中毒者便会因脏器功能衰竭而亡。
老太医看到皇帝的“病症”之后,很快就断定了是有人对皇帝下了“火蟾”之毒,由于事关重大,他本不敢说出实话;但徐皇后恰巧是先帝指定的“离柯”继承人,他便向她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身份,以及皇帝“病情”的真相。
然而柔弱的徐皇后哪里想得到自己丈夫竟然会被人下毒暗算,她哪里会想到竟然会有人拿毒药来对付当今的天子!如此胆大包天的人又哪里是自己能够对付得了的?即便有了“离柯”残部的助力,她也依然没有信心可以帮助刘彦钊挺过这一关。
“无论如何,一定要查到谁是下毒之人,务必让他拿出解药!”老太医离开皇帝寝宫之前,徐皇后对他下达了命令。
“火蟾之毒”并非无药可解,要解其毒,唯一的办法就是赶在毒素扩散至五脏六腑之前,用另一种毒药“以毒攻毒”,此毒才能解开。而这种毒药的出处便是“火蟾蜍”的天敌——“花铁蛇”。
特产于南疆的这两种毒物生来便是对手,“花铁蛇”不惧“火蟾蜍”表皮的毒素,它们自身拥有的毒素恰好可以中和“火蟾之毒”。因而当它捕猎“火蟾蜍”时会尽可能多地释放毒液,直至“火蟾之毒”全部中和后才会吞食“火蟾蜍”。
而“火蟾蜍”为了对付“花铁蛇”这个天敌,平日里会尽可能多地进食毒虫、毒草,积攒毒素,只要“花铁蛇”的毒液不能完全中和“火蟾蜍”的毒素,捕食它的蛇也会中毒身亡。
这两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相互竞争、相互制约,发展成了令人为之色变的剧毒之物,而解开“火蟾之毒”的关键就是“花铁蛇之毒”。
与自然界中两种毒物的相生相克类似,用于解毒的“花铁蛇”之毒不能少于“火蟾之毒”的剂量,否则对中毒者无任何疗效。
但“花铁蛇之毒”更不能过量,因为“花铁蛇之毒”是比“火蟾之毒”更为剧烈的毒药,一旦过量,中毒之人就会因为蛇毒而迅速丧命。
所以要解“火蟾之毒”,除了必备的“花铁蛇之毒”外,还需要知道中毒的剂量,否则依然无解。换言之,解毒之法只掌握在下毒之人的手中,这也是徐皇后命令老太医不惜一切找到下毒之人的原因所在。
老太医皱了皱眉眉头,他有些担心自己玩不成“苏醒”后的第一个任务,毕竟在“离柯”使用“火蟾之毒”暗杀对手的记录中,并无解毒成功的旧例,利用“花铁蛇之毒”解毒的方案也依然停留在纸面之上。
“下臣一定尽力而为!”老太医朝徐皇后拱拱手,如以前一样,不敢对上级的命令有任何质疑。
徐皇后朝小黄门李亦德使了个眼色,对方点了点头,走到老太医跟前,忽然朝他脸上“啪啪”甩了两个巴掌,边打边破口大骂道:
“好你个老家伙!陛下都昏迷不醒了你还敢说陛下是偶染风寒!我看你在和太医是不想当了!速速给我滚出去,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老太医摸了摸滚烫的脸颊,慌慌张张地背起药箱朝寝殿门口走去,边走边鞠躬道:“是……是……下臣医术不精,请皇后息怒、息怒!下臣这就告老请辞……请辞!”
老太医刚推开寝殿的大门,立马有两个魁梧的禁卫军架住了他的双臂,接着他的后背被人狠狠一推,整个人又跌进了寝殿之内。
“叫你滚你还敢进来不是?”小黄门李亦德有些诧异地走到门口,对守在门口的禁卫军喝令道,“你们,速速将这个老东西赶出宫去!”
然而那两个禁卫军丝毫不为所动,仿佛两座雕像般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是皇后的命令,你们也敢违抗吗?”李亦德尖着嗓门嘶吼道,然而那两人依然毫无动静,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执金吾梁尉章奉了太后的命令率领禁卫军入宫增强守卫,实际上大部分禁卫军都以为是正常的调度,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参与到一起策划已久的“篡位”阴谋之中。而值守太后和皇帝寝宫的禁卫军,则是梁尉章多年来的心腹,他们是知道其中内情的,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出宫,以防消息走漏。
“执金吾梁尉章呢?叫他过来!”李亦德气的嗓子都冒烟了,骂骂咧咧了半天,终于决定不和这两个人一般见识——然而两人依然不为所动。
见值守门口的禁卫军怎么都不放人出去,徐皇后不发一言禁自要踏出门口,两人忽然横在了她的面前,挡住了去路。
“怎么,连本宫也要阻拦?”徐皇后双目一瞪,脸上出现了少有的暴怒之色。
“皇后请息怒!”寝殿一旁忽然出现了梁尉章的声音,“臣奉太后旨意,严密看护陛下寝殿,任何人员出入都要由臣详加勘验。这是臣刚接到的太后懿旨,请皇后过目。”
说完梁尉章将一封帛书递到了徐皇后手中,徐皇后打开一看,果然是崔太后的手谕,上面还盖着“奉天大盛天子印”的玉玺宝印。
徐皇后脑子飞快运转,迅速想到了两个可能。
其一,刘彦钊中毒的幕后黑手是崔太后,但生身母亲毒害自己的儿子,这个推论太过疯狂,也不合常理,他们母子虽然于政见有些不合,但母子之间的关系还不至于让崔太后做出这种疯狂的举动,所以徐皇后很快就否定了。
第二个可能,就是崔太后也被软禁了起来,并且下毒的幕后黑手借着崔太后的名义下达了对皇帝不利的旨意,执金吾梁尉章很有可能就是下毒黑手的同党!
那道太后懿旨背后隐含的真相让徐皇后感到脊背一阵发凉,但她强压住内心的恐惧,面色如常地指着身后的老太医说道:
“这个太医人老昏聩,对于陛下的病情无任何帮助,还请梁将军将此人赶出宫去,另换一个太医来照料陛下!”
梁尉章看了一眼双颊红肿的老太医,脸上露出了怪异的笑容:“区区小事何需皇后费心,让臣来安排便是!”
说完指着身后的两个魁梧禁卫军军士道:“你们二人听到了没,速将此人‘送’出宫去,永远不要让他再进到宫中来,皇后再也不想见到此人!”
二人听出了梁尉章的话中之意,道了声“诺”便一左一右将老太医拉了出去。老太医攥紧了药箱上的带子,手心里满是紧张的汗水,因为他也听出了梁尉章的话外之音——要让他“永远消失”!
徐皇后担忧地看着渐渐远去的老太医,心中默默祈祷对方能够平安地出宫、着急旧部、找出幕后真凶、拿到解毒之药。然而眼前还是要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因为她在别人面前原本就是一个没有城府的女人。
“陛下病重,太后为江山社稷着想,本宫断无违逆之意。”徐皇后镇定心神,将太后的懿旨交还到梁尉章手中,“另寻太医的事,还请梁将军代为禀告太后,请太后区处!”
梁尉章郑重地朝徐皇后行礼,说了一声“诺”便退出出去。
回到寝殿内,关上大门后,徐皇后踩了个趔趄,差点摔了一跤,幸好身边的宫女眼疾手快,将她扶住了。令宫女惊愕的是,皇后的手上全是汗水,显然是由于太过紧张造成的。
“但愿老天保佑,陛下一定不能有事!”徐皇后拖着疲惫的身躯伏倒在皇帝身边,两滴热泪滴落在刘彦钊的手背上。
(本章完)
2/5 17:27:41|50074142
第235章 诡异局势
老太医被两名精壮的禁卫军押出了宫门,但这二人并没有返回宫内的意思,反而是一左一右尾随者老太医往恒阳西城走。
此时正是夜深人静之时,恒阳城中的百姓早已进入梦乡,街道上点着篝火的,全部都是值守宵禁的禁卫军,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让一个人悄无声息地消失,对于禁卫军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了。
经过恒江上的拱桥时,老太医忽然加快了脚步,两名禁卫军见状也紧随而去。走到桥中央时,老太医忽然解下背上的药箱,从里面掏出几根银针射向二人。
二人也是身手矫捷之辈,老太医匆忙间扔出的银针自然碰不到他们一根毫毛;然而令他们惊讶的是,老太医趁着二人躲避银针的空档,忽然翻过桥上的栏杆,“扑通”一声一头扎进了恒江之中。
“有人投河,快施救!”听见江面上有异响,恒江南岸正在桥下值守的禁卫军士兵冲上了拱桥,见有两位长官也在桥上,便齐齐站直行以军中之礼。
“投江的是名太医,他被皇后斥责,可能一时想不开吧!”梁尉章的心腹对拥上前来的禁卫军士兵说道,然而他望着江水涟漪的眼神却有些担忧之色。
“那……是否需要打捞?”一名禁卫军士兵问道。
“夜已深了,弟兄们也不要下水捞人了,你们只需要留意人是否被冲上岸就可以了;若是今夜都没有消息,等天一亮你们再派两个人沿着江流搜寻吧。”另一名梁尉章的心腹说道。
“诺!”禁卫军士兵们闻言,便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待碍事之人离开后,梁尉章的手下感到了一丝担忧。
“需要向梁将军报告吗?”一人问道。
另一人望着幽幽的江水,叹气道:“报了又能如何,全城大搜捕吗?不过是个太医,犯不着如此兴师动众!况且这个太医一大把年纪了,能不能活下来还不一定呢!就跟梁将军说,已经把他扔江里喂鱼了!”
“你这回报……倒也算事实!”说着二人便如释重负地朝宫城方向回去。
……
恒江水面下,老太医鼓着腮帮子、顺着江流奋力划动着四肢,也不知道游出了多远,实在没法憋气时才悄悄地浮出水面,深深呼吸了几口空气之后,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子夜的恒阳安静异常,岸旁柳树上的知了也停止了聒噪,老太医环顾四周,自己已经离开跳水之地三百步之远,暗叹“廉颇老矣”的同时,担忧起皇帝的病情来。
中“火蟾之毒”者会持续发高烧,而如果在七天之内找不到解药,那情况就万分危急了。此时皇帝刘彦钊已经发了六天七夜的高烧,按照老太医的推算中毒至少有九天了,但不知是何缘故,此时本应毒发身亡的皇帝身上并没有出现象征夺命的红色斑点,也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然而即便如此,情势依然万分紧急,“火蟾之毒”随时可能侵蚀皇帝的五脏六腑,而一旦红色斑点的征兆出现,那就真的是回天乏术了。
“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老太医心中暗叹道,接着又无声无息地潜入了恒江之中……
七月十日清晨,恒阳城内的街道又再度喧闹起来,然而当那些挑着担儿准备前往北城挣点小钱的商贩来到恒江上的五连拱桥时,惊讶地发现禁卫军已经将这条南北两岸的交通要道控制了起来,并且拒绝任何人进入,而对岸的人也只能过来,但却回不去了。
“北城出事了吗?为何禁卫军要控制起拱桥来了?”
“谁知道,或许就跟五个月前禁卫军搜查全城一样,是皇帝陛下的命令!”
“北城中居住的都是当朝大官,或许是哪位大人昨夜忽然亡故了吧?”
“昨夜我听见恒江上有人落水的动静,兴许就是为此才封的桥吧?”
……
一时间老百姓们众说纷纭,但谁也不敢走上前头去询问,奉命封桥的禁卫军士兵们全是一副“生人勿进”的冷漠模样,谁也不愿上前去触他们的霉头。
两个商人模样的男子混在人群中静静地观察着桥上的禁卫军士兵,同时留意起百姓们的窃窃私语,从中得出了两个信息——第一,禁卫军已经控制了恒阳的北城;第二,昨夜确实有人跳入江中,住在桥边的几户人家都听到了江面上的动静。
这二人又观察了一会儿,确认得不到更多有价值的消息后便挤出了人群,转入昌平街上一户商铺之内。
“公子,此番秘密回京,怎么连家都不回一趟?”合上商铺的大门后,二人撕掉了粘在脸上的胡须,说话之人正是计亚成。
“没办法,我已被燕国认定为‘投敌之人’,即便从鹰戎脱身回来,‘投敌’的嫌疑一时之间是洗脱不掉了。如今外太尉周大人正借居在我府中,以他的秉性必然要将鹰戎之事问个明白。与其废唇舌应付这些口水官司,不如暗中行动放得开手脚。”秦骧微笑道。
“公子说得是。”计亚成做到秦骧身边,给他和自己各倒了一杯茶。
“说说蜀中之行的情况吧。”秦骧道。
计亚成端起茶杯对秦骧做了一个“敬礼”:“老计出马,生意上的事情自然是一切顺遂。不过有件事我要警告公子,早在我离开蜀中郡之前,蜀王宫里就没有了主人!”
“连蜀王也消失了……”秦骧拿起茶杯放在唇边,却没有品茶,“联想到燕王也一早就离开了自己的封地,看来恒阳城里的局势,诡异得很!”
“公子有什么见解吗?”计亚成问道。
“蜀王、燕王素来不和,一人有所动作,另一人也有所动作,肯定不是事先约好的!”秦骧脸上浮现了笑意,“看来这位蜀王爷,是准备来坏燕王好事的,这对于我们来说,却是意料之外的好事!”
“哦?公子是这么看的?”计亚成笑道,“倘若蜀王和燕王的目的一致呢?公子没听说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吗?”
“蜀王一定就是这么想的。”秦骧说道,“燕王悄悄入京来谋夺大位,蜀王跟在他的身后,正是想趁机捡便宜。这两位王爷都不是省油的灯,这京城之内很快就会热闹非凡了。”
计亚成放下茶杯,半个身子靠到秦骧身旁,低声道:“那……现今坐在大位上的那个天子,岂不是很危险?现如今他就是那只人人觊觎的‘蝉’,燕王是那只伸出了屠刀的‘螳螂’,蜀王作为‘黄雀’在燕王身后虎视眈眈,天子的处境很不妙啊!”
“确实很不妙!”秦骧抿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更不妙的是,禁卫军封锁了北城和宫城,我们甚至都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所以……”计亚成忽然一拍脑袋,“所以一定要找到昨夜投江的那个人,或许他就是解开迷局的关键!”
“啪”地一声秦骧打了个响指,笑着对计亚成说道:“既然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老计还不快快行动?”
计亚成嘴角抿成一弯弧月,朝秦骧拱手道:“我立刻就去安排!”
目送着计亚成离开后,秦骧再度陷入了沉思:“这个燕王、蜀王究竟会藏在何处呢?还有……南宫延究竟会如何翻弄京城的局势?”
就现今而言,这几个问题对于秦骧来说都是一团迷雾,而他自己孤身一人回到京城,最得力的助手肖雨复前往了燕国执行计划,第一号的保镖铁昆仑又被差遣到了淳封车骑营驻地保护张忌傲。
在秦骧的计划中,燕国和车骑营都是扭转局势的关键所在,然而比起这个,眼下京城内诡异的局势还是出乎了他的预料之外。
“看来在燕国时,南宫延给我下的‘战书’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感觉到一头雾水之后,秦骧最终还是下了一个决定。
“必须要找一位大人物了解一下宫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本章完)
2/6 21:54:52|50147787
第236章 真凶现身
宫城之内,皇帝的寝宫里依然是徐皇后负责照料“病重”的刘彦钊,本来按照前几日的惯例,此时应由崔太后的侄女、崔夫人前来接替徐皇后,然而崔夫人的寝宫里与太后、皇帝的寝宫一般,周围都被禁卫军严密看守着,崔夫人纵然有心,无奈也踏不出宫门半步。
然而此时却有两张陌生的面孔进入了皇帝的寝宫之中。
“禀皇后,昨夜下臣按照皇后的意思将那个太医逐出了宫中,今日又请来了一位医术高明的太医入宫为陛下诊治,特来请旨!”隔着寝殿的大门梁尉章大声禀报道。
“吱呀”一声寝殿的大门缓缓开启,梁尉章向内探望,只见一夜未眠的徐皇后正伏在皇帝的身边小憩,似乎没听见梁尉章的禀告;小黄门李亦德则趋步上前,低声说道:
“梁将军,皇后一夜未合眼刚刚才打了会盹,劳烦代为吩咐御厨弄两个可口的小菜,待娘娘醒来用膳?”
梁尉章微笑着拱手道:“区区小事,梁某这就去办!”
李亦德躬身回礼道:“梁将军彻夜守护宫城安危居功至伟,不妨也出宫歇息去吧!”
梁尉章只是笑笑,没有接李亦德的话;只见他举起右手挥了挥,身后两名太医装束的男子便轻轻地走入了寝殿之内,丝毫没有理会小黄门李亦德投过来的不满眼神。
“太医已到,皇后若是醒了,请小黄门代为禀告!”说完梁尉章便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寝殿,那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仿佛他才是这座宫城的主人一般。
“小黄门大人,可否请皇后从榻上起来,让老夫给陛下诊病?”李亦德仍然沉浸在对梁尉章的愤懑之中时,白发苍苍的“太医”半弓着身子低声低气地对他说道。
小黄门李亦德一脸怪异地盯着这个老头,心中是又气又恼:“这个梁尉章目中无人也就罢了,怎么连这个老家伙也敢在我头上踩一脚,当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然而李亦德满腹的牢骚还没骂出口,寝殿内传来了徐皇后的声音:“是新的太医来了么?快请进来吧!”
李亦德鼓着腮帮子瞪了两个“太医”一眼,不情不愿地伸手出道:“进来吧!”
徐皇后从皇帝的卧榻上起来,稍稍整理了一下仪容,便一如往日地站立在皇帝身旁,略带疲累的倦容掩饰不了她发自内心的端庄和优雅。
两名“太医”来到徐皇后跟前,一番繁复的行礼之后,白发苍苍的老者也不等皇后的指示,径自走近皇帝的卧榻就要动手诊断;然而与他一道进来的中年“太医”却拉住了他的衣角,朝他摇了摇头。
“无妨,太医尽管诊治吧。”徐皇后没有对对方的出格举动做出反应,反而是主动挪了两步,将皇帝置于两位“太医”的眼皮子底下。
“老太医”朝皇后拱了拱手,上前摸了摸皇帝的脉搏,又检查了他的眼睛、口鼻,甚至还褪去皇帝身上的袍服查看。二人的举动都在徐皇后的眼皮子底下,甚至连李亦德和其他的内监、宫女都觉得是“失礼”的举动,徐皇后却没有任何阻止的意思。
“还好还好,‘火蟾之毒’没有伤及五脏六腑!”检查完毕之后,“老太医”忽然笑着说道。
听到“火蟾之毒”这个四个字,徐皇后忽然大惊失色地指着二人喝道:“你……你是如何知道陛下中的是‘火蟾之毒’?”
“老太医”捋着白须嘿然笑道:“怎么会不知道?陛下所中的‘火蟾之毒’,正是经过了老夫的调配!”说着他脸色忽然一变,看着徐皇后的目光忽然变得如刀锋一般锐利:
“真是想不到,原来看似柔弱的皇后娘娘,居然也是‘离轲’的一员!”
“你……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