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大唐(如梦)-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小宝对着不时露出笑容的父亲介绍着小河。张忠知道这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自己这次得状元,一番折腾下来,终于上得到了这个,状元,家中为了此事花了无数的钱财。
“小宝,你受累了,家中的事情你管着。外面的也要操心,连我这当爹的仕途你也能帮上,多亏是我儿子,换成别人的,张家可怎么办?”
张忠看着儿子那胖乎乎的脸,感慨地说道,他现在早已不去想小孩子为什么这么厉害的事情了,那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己儿子,孝顺,懂事,哪怕是儿子突然有一天在天上飞。那也是儿子。
张小宝则是不在乎什么累不累的,他还真的没干什么。全是小事情,只要拿出点时间好好想一下就能安排好的。
有了这条水路,从京城到张家庄子就要少走三分之二的路程,它的价值也正是体现到了这上面小船在前面走着,后面还跟了几只船,上面装的东西全是张小宝和王鹃买来的,吃喝玩乐的东西一样不少。
京城就是京城,比三水县繁荣多了,货物的品种也多,两个人给家人带了,给庄户带了,给小娃子们也带了,这些东西加起来花了五百多贯,其中没有太贵重的东西,就是多。
张小宝和王鹃能够想象到,回去以后庄子上的人会多么的高兴。
如果是像原来那样绕路走,得走半个月。还是快的,现在是逆流上,大概需要六、七天就能到,走了五天,就进到了华原县的地界,船正走着呢。岸上突然出来了许多的人。
左岸的人把一个,栓着石头的绳子使劲地抛到了右岸,右岸的人接过绳子,两边一用力,绳子就绷直了,正好挡在了小船的前面。
张小宝几个人正盼着再过一天回家呢,没想到竟然有人拦船,张忠还没有上任呢,自然不能用县令的身份来压。他原来有一个云骑尉的三官,也不知道是有的人忘了。还是怎么的竟然没有收回去。
“何人拦船?”船上负责保护张忠的二虎对着两边大声喊道。
“你们的船从我们的河上过,自然不能白过了,得拿出钱来才行,一艘船一贯钱,给钱船过去,不给钱就给我原路回去。”
左边岸上的一个人地着张小宝这边喊到。两岸的人也跟着叫唤几声,冉壮气势。
张小宝吧嗒两下嘴儿说道:“看样子还的费些力气才行啊,华原县不比三水县。竟然出了这等刁民,是应该好言教化呢,还是要再雷霆手段?”
“估计得双管齐下了,看着些人穿的衣服,也不是那么穷苦,竟然找到了这么简单的赚钱方法,够聪明。”王鹃听到张小宝的话,仔细地打量着两岸的人说道。
她没说人家不劳而获,毕竟人家还扔绳子了,一条绳子其实没什么,想过去也就过去了,关键是那边还有绳子没用,在那里摆着,想要硬闯就得把绳子给弄断,怕就怕这些人扔的不是绳子,而是用石头往船上砸,那就麻烦了。
喊话的二虎自然不会给别人钱,一条河怎么就成别人的了,当下又喊道:“船上是云骑尉大人,也就是马上要上任的华原县县令,你等再不让开,定要治你等一个拦路抢劫的罪。”
二虎的这句话管用了,岸上的人不知道真假,只能报着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用手把脸一挡,转身朝着远处跑去,那绳子也别一个人扯着从船前消失。
船继续前进,可张小宝却一点高兴的想法也没有,那些人能想到拦船的方法就一定还会去拦别人的船,不好好收拾一下。以后谁还会愿意走这条路?
“这个事情得跟毕爷爷的外甥说一下,他管着码头,如果每只船都被拦一下,那码头就别想繁荣了,等我爹上任后就要开始着手去收拾人了,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阻力,万一这边也出来一个像张家庄子那样的,还真不好办呢。”
张小宝准备先让老头的外甥试试水,看看深不深,到时按照具体的情况来想办法。
王鹃也想到了这个情况“这要看衙门中的衙役如何,叨像兰水县的衙役那样。你爹就不用指望做事情了。骗来骗去的,还有县中的主薄与县承,原本那个主薄也是有机会当县令的,你说他能好好配合你爹吗?”
不怕,俗话说的好。有钱能使磨推鬼,先礼后兵,等我爹上任的时候,拿出些好处给那些个衙役们,看看他们怎么做,对我爹恭敬,并且还听话,那就对他们再好一些,若是拿了东西还阴奉阳违的话,就让他们见识一下霹雳手段。”
张小宝已经决定了。只要父亲一上任,就先收拢衙役,不然的话,令不能行,如何把华原县建设好了?有怎么弄政绩?他还有许多的主意没拿出来呢,专门给他爹留着。
张忠也在想着同样的事情,他没有想到该怎么办,听到两个孩子在那里你一句我一句的,就把以后的事情给定下来。让他觉得自己有些老了,哪怕他才二十多岁。
耽误了一小会儿,船的度又再次快了起来。张小宝站在船头,看前面冲过来的流水,对着张忠说道:“爹。船着么走的度。遇到水流急的地方就走不动了。一点点地挪,不如等您上任后,给一些个没有地的百姓找点活干。”
小宝,你说找什么活?”张忠把手放在张小宝的肩膀上,轻声地问道,儿子太聪明了,眨眼间就能想到一个给县中百姓增加收入的活。
“纤夫啊,让他们出点力气,把那段水流急的地方安排纤夫,拉过去就好了,拉一次几文钱。一路上过来,遇到了四处,县中现在有两处。等再向前走走看,一处可以放十个。人,两处就是二十个。
如果是一家出一个人的话,那就是二十户人家得益,一天拉十回八回的。每个人都有十来文钱,十几文对于百姓来说能买多少东西,这就不用说了,您一年的俸禄才有多少?”
张小宝对着父亲说着,张忠却有点失望小宝啊,才二十来户,就算前面再一处。无非是三十户人家,还是太少了。”
“爹,不少了,一个小办法就能解决二十来户,多想几个。积少成多。还可以让家中没有什么劳力的人,在河边的地方摆摊子。卖一些东西,船上的人想要吃喝,或者是觉得买点小玩意给家人带着。又能解决一部分人。”
张小宝知道父亲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哪怕是跟着程县令学了些,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根本就不清楚先解决几十户最差的人家的生活问题,会有多么大的作用,只能慢慢开导。
张忠听到这个主意。觉得不错。点点头小宝啊,可惜你还是太小了,不然这个状元应该是你的,把你放到朝堂之上的话,大堂的百姓就有福了。”
“爹,在朝堂上做事情可不容易。不是你想如何便能如何的,明明你的主意好,结果一番争论下来,也是无法去做。爹,如果上任后,衙门中的县承和主薄和您不一条心,您就自己和他们斗一牛,当成玩了。
斗不过的话,咱们再想办法,以后到了京城做官,不能不会这种争斗,政治。是一种艺术,是不是鹃鹃?”
张小宝现在决定让父亲多磨练一下,就像磨练王鹃的父亲那样,王鹃的父亲比以前稳重多了。吃了几次亏,终于是学会了一些事情。
张忠明白,儿子是给自己留脸面的。什么斗不过再想办法,就是说,当爹的斗不过,儿子亲自出手。也不知道谁是谁爹?
船继续向前进行,果然又见到了一个水流湍急的地方,这就能安排三个地方来拉纤了,每次只要拉出不到千步的距离就行,船不像长江中和黄河中的那么累,不愿意花这点钱的船就慢慢划去吧。
眼看就要到家了,归家心切的人在天黑的时候也继续划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们准备早点到家。
当天亮的时候,远远的,已经能够看到那水云间处的一片酒楼了。船上的人出了欢呼的声音,这次可是带着无上的荣耀归来。
那边早就看到了张宝这边的几只船,四五倍的望远镜还是很好用的,等着船又近了一些,鞭炮声开始接连响了起来。四个庄子的庄户纷纷向这边聚集着,想要迎接一下状元。
两个主家的人也全部出来,走到岸边等待,尤其是张家的老太爷,已经开始抹眼泪了。在那里嘟囔着“见了祖宗我有话说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 肌。章节更多,支持作
正文 第一百八十章昔日龌龊不足夸
…张忠也激动的难以自矜。他知道自己父母的想出 甘着他考上一个功名呢,只不过他一下子就考了个状元,状元啊。一年就能出一个,以后的张家会成为一个大的家族,自己已经是状元了,小宝根本就不用担心。
或者是以后多生几个孩子,让小宝教他们。哪怕他们比不上小宝,想来也不会太差了,还有鹃鹃,等他们长大了。生了孩子,那岂不是更厉害了,两个人教一个孩子,自己也能教,张家再也不是娶个媳妇都要趁着朝廷乱的时候偷跑回来的张家了。
庄户们眼睛睁得大大的,控制着自己的呼吸,不敢喘大气,怕把状元给吹到,原来张家庄子的人最为自豪,尤其是那些老头,他们可是看着张忠长大的,没想到当初那个淘气的小公子现在变成状元了。
原来韩家庄子和袁家庄子的人也是跟着高兴。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新的主家老爷竟然在京城转了一圈就成庄园了,那他们以后出去也可以说是状元家中的庄户,那感觉,别人还不得羡慕死。
王家庄子的庄户同样有理由高兴,谁不知道张王两家的关系,张家的就是王家的。状元也是大家的。
在众人的期待中,张忠的船加快了度,靠在了水云间这里的岸边。张忠不等船停稳就一步跳了上来,二话不说先给老太爷跪下。
“爹,不孝孩儿回来了,爹,不用担心张家无法出头了。”
老太爷把眼睛眯起来。在那里笑,却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睛,往外冒着泪水,顺脸颊流下来。
老太太也抹了把眼泪。走上前去把张忠给扶起来“忠儿啊快起来,回祖屋去给磕头,张家出能人了,列祖列宗都高兴。”
“夫君,妾身就知道,夫君的本事大,当初家人反对,妾身跟着夫君来时就等着这一天呢,夫君回来前,家中给送了上百匹的帛,还有字与鹃鹃,他们也送来了长命锁,他们终于是承认了夫君这个女婿了。
没人再说妾身傻了都夸着妾身的眼光好。夫君,妾身这里谢过夫君了,用不上多少些日子。妾身就会有个诰命的身份了。
张王氏这时走过来,对着张忠情深意切地说道,她家中的人,头几天就让人给送来不少的东西,当初他家中的人明明知道张忠过去了,派人去接了不成之后,也没在乎,以为就算是考上,不过是今后面的乙等。
到时帮着疏通下,当个实官,张忠还不得乖乖地过去?哪知道张忠竟然弄了一个状元,这可不仅仅是才华了,没有些势力,再有才华也别想考状元。
故此,王家家急了,眼看着张忠有本事了,再不去示好,到时候人家不搭理王家,会有多少人嘲笑王家,正应了那句话,莫欺少年穷啊,短短五年时间,张忠再也不是那个受尽冷眼而不敢反驳的人。再也不是找个媳妇都要偷偷带着跑的人。
只在最近两年时间,从那将将过活的庄子。变成了现在要钱有钱,要名有名的张氏一族,是的,有一个状元的进士。张家就可以称为一族了。
张忠听了媳妇的话,眼睛也红了,过去心中的憋屈,在这一刻彻底的消散了,谁还敢瞧不起他张忠?那王家的下人还敢不敢跟他说,“你配不上我家小娘子,死了这份心吧”
长出一口气,张忠对着张王氏说道:“巧儿,那几年委屈你了,我张忠以后定会给你争到更高品的诰命。”
与媳妇说完,张忠又对着老太爷和老太太说道:“爹娘,咱们回去祭祖吧,等中午,孩儿与亲家好好喝一顿。”
王鹃的家人也在旁边看着呢,他们也为张忠出息而欣慰,鹃鹃以后会更好过,知道人家要去祭祖,也不说话,就在旁边跟着笑。
张忠一家人回到了主院,把香插上,就开始磕头拜祖了。什么张家某某代不孝子孙,今日如何如何了,一番话说下来,这就算是祭完了祖。
接下来就开始给庄户们送送东西,张小宝和王鹃带回来的东西要送,主家的库房当中的东西也拿出来送,高兴啊,大家一同跟着高兴,甚至连李家和葛家庄子上的庄户也收到了一份礼物。
张忠去找王鹃的父亲喝就,张小宝与王鹃就跑到了水云间去见老头,他们两个必须要说服老头种棉花。
老头方才在楼上也看到了回来的张忠,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如果真的没考进前三,那他不知道该汉六,朱小宝和至鹃交代了,当初答应好的。 “毕爷爷,我们让人拿回来的白叠子您种了吗?”张小宝见到老头就问起了这个事情。
“种了,不是在那淤泥的地里种的。又寻了一个地方,那淤泥的地今年还不能种东西,得好好翻一下才行。小宝啊,说说看,你养那么多花干什么?”
老头在看到张小宝和王鹃买回来的花之后,没有地方种,就放到了外甥的一处地里。死掉了一部分,还剩下六千多株,也不少了。
“花?哦,对,是花。毕爷爷,那花与别的花可不一样,咱们平常的被褥中塞的是木绵,等着那花开了,结了果实之后,就可以代替木绵当到被褥当中,还可以织成布用来做衣服,比木绵强多了。”
张小宝对老头解释起来,王鹃在一旁也跟着说道:“到时丝绸的价钱就会降下来,更多的人能穿上丝绸,更多的人不用担心没有衣服,那棉花摘下来,哦,是白叠子摘下来,放到锅里蒸,身上弄出了伤口,用那东西沾药包扎,就能让伤口好的快些。”
“哦?还有这等事情?从未听说过。就,听你们两个一次,若走到时候真的那么好用,我便上折子,让皇上知道,在一些州府中种植。”老头从来没有想过,那种白叠子还能做衣服,以前一直都是看着开花好看而已。
“毕爷爷您放心,一定好用,就是脱特的时候费些工夫,我与小宝多琢磨琢磨。弄个榨籽的东西,到时候就方便了,做出来第一床被褥先送给毕爷爷您。”张小宝对老头保证道。
老头只以为这个是别人教的,想了下以后用那白叠子做被的情形,却怎么也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张小宝与王鹃见老头答应了,就告辞去找李询。李询也跟回来了,他才不愿意在京城中呆着呢,回来的时候还带了些东西,一百来棵西瓜的秧子,用泥包着根。这东西他管家寒瓜。
是皇家园林中作为观赏用的东西。偶尔也有人吃,却没有人用那种子做瓜子,张小宝当初就问他。园林中都有什么,别的东西张小宝不在乎 听到李绚描述起西瓜的时候,这才来了兴趣,让李殉弄一点过来种,这东西好养活。放在有沙子的地里更好一些。
准备到时候弄点冰镇西瓜吃,那籽也可以当成零食,西瓜籽可比蔡花子吃起来有味道。西瓜皮里面的那一层也能做菜,炒个瓜片什么的,凉拌着吃也行。
到时候他和王鹃,一个人抱半个西瓜,直接用匙子挖着吃,那味道实在是太好了。
李殉把这些西瓜秧子种到了自己家的地方,专门挑沙子多的地方种,他没觉得这东西如何的好,吃到嘴里也不过是甜一些,还要经常生籽,费劲。
“种上了,都在这里,你们看看吧,也不知道你们为什么愿意吃这东西 不如吃些桃子。”李殉见到张小宝和王鹃找来,就知道是为了西瓜的事情。带着两个人来到地方,指着西瓜秧子说道。
“好,等到时候我给你做好东西吃。你一定没吃过,尤其是在夏天成熟了,可以用来消暑,不是直接吃的,要扔到井中镇一镇,到时候我给你做凉拌瓜片。不比黄瓜差。以后你有时间就到那园林中看看,现希奇的东西了告诉我们。”
张小宝又开始对李殉保证起来,还让他以后多去,万一遇到些什么本来可以用做吃的东西,又让人当成观赏植物了,岂不是一种罪过?
“那我就等着你弄什么瓜片了,到时候不好吃的话,我以后再也不给你往外拿并西了口”
李殉有些怀疑地说着,他不认为这东西还能如何的好吃,如果不是从张小宝嘴里说出来,他是一点希望都不会抱有。
“行,交给我们吧,还有一个事情要和你商量一下,你那护卫能不能借出来一些,不多,二十个就够,借我父亲用几个月,到时还你,我父亲初到那边当县令,有些事情或许不那么容易做。”
张小宝谈完了西瓜的事情,又开始管李殉接人手。
李询犹豫了一下,想到那华原县中万一真的有人伤害到了张小宝的父亲,或者是不听使唤。张小宝的父亲还真的不好做事情,点点头,说道:“那就借给你家二十个人,到时一定要还的,不然我不好交代。”
正文 第一章 我的计划应如此
第一章我的计划应如此(第五更正五)
张小宝原来的打算是带一些这边的衙役过去。后来想想觉得不行,两边的衙役一定会起冲突,那父亲就不好做事了,当地的衙役会觉得新来的县令看不上他们,那就不能把县中的事情理顺。
毕竟当地的衙役才是最清楚当地的一些事情的,外面去的还要有一个适应时期,李珣的护卫带去则是没有了这种顾虑,李珣的护卫身份高一些,衙役们只会觉得新县令的本事大。
至于到那边具体如何,那就先不用考虑,遇到事情后再说。
一番准备,张忠就要去上任了,原本家人也要带去的,张小宝考虑到那里的衙门一定非常破旧,比不上三水县,准备先与王鹃跟着父亲看看情况,把基础打好了,在让家搬过去,到时王鹃的家也要过去。
总不可能让王鹃经常看不到家人吧,还有一些个庄户,如果有可能。也安排一下,这边留下个管事儿的人就行,反正两个县离的近,想过来看看,用不上一天的时间。
在张忠回到庄子的第三天,一行人便出发了,赶了几辆车,上面装着点生活用品,更多的是给衙役送的好处。
华原县的人口比不三水县的少,甚至是更多一些,整个衙门却只有六十七个衙役在那里,怪不得有人敢去小河那边拦船,放在三水县试试,刚一拦就可能拦到巡逻的船只,吓死你啊。
张小宝给这六十七个衙役每人准备了一袋面,一袋子米,一桶二十斤装的素油,两只鸡,还有点黄瓜,现在正常地里的黄瓜还没下来呢,这些东西送过去先看看衙役的反应。
若是知道感恩,知道怎么摆正自己的位置,那就好好对待,下一次就可以送木耳、银耳什么的让他们带给家人尝尝。
如果是拿了东西背后还骂新县令傻,不好好做事情,总是拖着的话,张小宝就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傻。
张忠坐在车里。把自己的官服什么的穿好,印要到那边才有,他这是第一次当官,上来还就是个县令,官不小了,以前那散官不算,除了能给家中增加些食邑外,根本就没用过,唯一有点用的就是,让内院的人出去,一说话就是‘我那府上如何如何’。
张忠在回忆着程县令说的一些事情,程县令可是手把手的教,一点也没隐瞒,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全说了出来,包括一些断案子时候的技巧等等,经验之谈。
比如遇到一些案子,在律法中根本无法寻好相应的东西,那就只能往某一个上面靠,如果不是关系好的话,谁把这种关键的东西教你?这是吃饭的本事。
“先要接印,然后就是正式上任了。再然后呢,生堂断案?不知道有什么案子等着呢,小心啊,程兄可是说了,有时新的县令上任,会有人来故意为难,出一些个馊主意,比如张家的瓜越过了李家的院子,在那边的坛子里面长大后拿不出来。
还有王家的猪和宋家的猪混淆了,分不清楚哪家是哪家的,这些都可能出现,恩,前一个用盐水泡,后一个要饿着猪,到时候它们就回家吃食了。”
张忠坐在车中嘟囔着,已经准备好面对将要到来的事情了,躲是躲不过去的,只能咬牙硬挺。
其实像他这样的官员第一次外放,都是从主薄做起,主薄的事情少一点,也不用担太大的责任,等摸清了门道才会继续向上升,但张小宝等不急了,主薄的权利可没有县令的大,找找人,花花钱,一个实职的县令就到手了。
也是七品官,原本是能升到六品的,张小宝让人硬压了下来。毕竟张忠还有一个献出了冬天种菜的方法,又是进士第一名,给个六品官并不高,但张小宝知道这里没有高配的习惯。
除了那么两个县的县令是六品官,其他的全是七品,有的下下县甚至是八品的官,给个六品就不能出去做县令了,六品通常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