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大唐(如梦)-第4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隆基没出声,等待张说接下来要说的话,总不能说反对就反对,需要一个理由才行。

    张说说完反对的话,其实在等自己的人跟随自己站出来附和,结果等到的是一片沉默。

    强忍住心中的怒气,继续说道:“陛下,四百万贯非是小数目,如今四夷臣服,我朝应赏赐钱财物资以拢民心,吐蕃突厥尚不安稳,臣以为,先要拿出二百万贯一应物资到两地支援,让其感我圣恩,又有河北道北部众多都督府,若不安抚,臣惟恐民不聊生而有变。”

    朝堂之上的众臣听到张说的话,还真的有人心中赞成,也只不过是心中赞成,没表现在脸上。

    李隆基依旧没出声,把目光放在张忠的身上,等张忠反驳。

    了解李隆基的人这时就明白了,皇上看样子是不赞成张说的说法,具体原因,尚不清楚。

    他们不清楚,高力士清楚,如今的皇上心中所想早已不是当初那般,自从知道大海很遥远的地方有更厉害的人时,对周围的事情就不放在心上。

    尤其是在华山看过火炮齐轰的壮观景象,哪里会在乎周围地方闹事?谁不服就打谁,打到服为止,别说是二百万贯,就是两万贯也不会给。

    张忠也在观察众臣的反应,看看谁和自己站在一起,谁站在对立面上,对现在的结果还比较满意。

    在洛阳的时候就是这样,自己提出来点事情,没人反对,就算心中有不同的见解,也会私下找自己来商议。

    张忠也知道如今的大唐不怕打仗,自己家在陆州的军工厂正在不停地打造武器,实力已远远凌驾于周围国家之上。

    但话不能直接说出来,张忠选择了另一个切入点“陛下,臣赞同张大人所说帮助吐蕃、突厥两地的事情,然,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工部所要做的事情便是研究好的各种工具,按臣的计划,一年以后就有更多的好工具出现,到时再给予我朝其他地方百姓使用,定能让他们过上好生活。”

    “陛下,等张尚书一年后的工部研究出来工具,那如今该怎么办?这一年百姓如何去过?”

    张说继续反对。

    “若没有我大唐今年给出去的东西,难道其他地方的人就不活了?已往怎样过一年中自然还是怎样过。”

    这时站出来说话的竟然是李林甫,一个张小宝和王鹃想要算计的人。

    此刻的李林甫不知道有人要对付自己,更不清楚人家对付自己的理由是人家以为历史上的自己有一天会站到那个位置上。

    他觉得应该帮一帮张忠,最近家中日子好过多了,都是张王两家给的福利待遇,加上张小宝和王鹃还年轻,前途不可限量,要及早站队。

    张说扭头,瞟了李林甫一眼,算是把他给记住了,转回头来,继续说道:“陛下,如今不同以往,四夷刚刚臣服,若不给予好处,臣怕他们心生怨念,起兵乱事。”

    “陛下,臣以为张尚书的工部计划可行,以臣看来……。”又一个人站出来支持张忠。

    张说不停地反驳,等着一个接一个的人站出来支持张忠,张说看到自己的人还是无动于衷的时候终于是泄气了。

    早朝结束之后,张忠高兴地回工部去做事儿,他得到了四百万贯,但不是一次性拿到手,按照他的计划,分为三期,头一期只需要八十万贯,他拿到手一百万贯,等一期结束才可以继续去户部要钱。

    张说则是一脸的阴霾,朝堂上的交锋他失败了,他不是没失败过,但这一次与曾经的失败不同,以前的失败是皇上的最后决定,今天的失败是朝臣的压,自己一方竟然没有人出声,难道就是被那个凡雨给吓到了?

    最担忧的是皇上的态度,今天虽然没有偏向任何一方,可不偏向就是一种偏向,尤其是朝议之前收拾凡雨时的态度,张小贝九个孩子抓来一个工部的主簿,难道就真的不问清楚再定罪?

    早朝中发生的事情很快传到张小宝的耳中,听到父亲已经在第一次交锋时压过张说,张小宝不打算在京城继续呆下去。

    计划书是父亲自己弄出来的,朝堂上的事情也是父亲自己解决的,再不需要别人继续盯着,该撤就要撤,还准备回去后等待派出去的人带好消息回来呢。

    在知道哥哥决定起程时,小贝松了一口气,看样子今天便能离开,不用担心父亲回来找麻烦。

    兴奋过后,小贝又有点不舍,离开京城意味着和父母的分别,哥哥说过,最少还要在积利州呆上一年才能有机会到京城当官,一家人团圆,还要继续等待才行。

    下午的时候,张小宝、王鹃与家中的长辈告别,带上庞大的队伍朝积利州而去。

    这次就不走水路了,黄河已经冰封,张小宝不打算花那么多的钱炸开河道,得不偿失,选择走陆路,沿河而行,如今这一段的黄河岸两旁都修上了宽敞的大路,来往商人行人无数。

    车轱辘辇在撒了沙子的积雪之上,发出个咯吱咯吱的动静,连续行了两日,小贝终于是不愿意跟着大队人马慢悠悠地折腾,提出要先行一步,张小宝自是不会反对,让小孩子们折腾去吧。

    一离开队伍,小贝就好象脱缰的野马一样,组织起其他八个人开了一次临时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茁壮护苗儿童团的作风,深刻领会儿童团的主要精神,要把知御史事和事大理寺少卿事的智能更好地体现出来,不辜负皇上伯伯的信任,对得起天下的百姓。

    会议上,团员张小贝首先发言,对上一次的行动提出了表扬,认为儿童团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是一个能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会被打倒的坚强的团队。

    但是,也在上次的行动中发现了问题,那就是团员张小海没有及早地把账目查清,以至于含元殿上证据不足,张小海团员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没有做出任何的辩解,在那里写检讨,内容是设X与Y在同一条线上相交……。

    同时也批评了王小远团员的业务不精,在朝堂之上没有很好地把凡雨所犯的罪罗列出来,王小远团员小声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他说道‘寒对暑,日对年。蹴踘对秋千。丹山对碧水,淡雨对覃烟。’

    团员张小贝最后又做了一个总结性发言,对儿童团的未来有了一个新的期待,她指出,儿童团的团员要继续团结在以能够为儿童团找到用武之地的团员身边,儿童团这个名字要坚持到长大之前不动摇,要开阔视野,要走出去。

    会议在一片热烈又祥和的气氛中结束。

    这是一次伟大的会议,是一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会议,这次的会议奠定了茁壮护苗儿童团在以后一段时间内,能够克服种种困难的基础。

    半月余,快马急驰的小贝等人来到了祝阿县,等在这里,不知是过河走陆路,还是向前尝试走海路,冰封的海面有解冻现象。

    在前几年的册子当中记载,祝阿县本身就是一个上县,人口多,物产丰富,交通便利。

    小贝准备在这里好好休整几天,同时训练下一百个护卫,可等队伍进到祝阿县的境内的时候,已经知道是上县的小贝等人还是被祝阿县的繁华程度给吓到了。

    只见前面是一条可同时通过六辆车的宽畅大路,路两旁的田地中修建了无数的棚子,上面有稻草覆盖,此时临近傍晚,缕缕青烟从棚子中冒起,更有无数人忙碌左右。

    再向前行,有小河潺潺,或浮冰茬,上有石桥连岸,于桥外,引水成渠,缓缓注入成片池塘,夕阳落,波光粼粼,小舟撑其上,梆声响动,众人齐使力,吆喝不停,待池中网起,肥硕之鱼挣扎翻跃。

    又往进,池塘无捕者,身着皮衣,往复入水,拨藕抛于岸,有稚儿背负书包,拣拾之,堆积成山,欢笑不停。

    “哎呀,祝阿县的县令是谁?有点本事,路修的够宽,够平,那棚子中应该是放了通炕,里面种的韭黄,这里引水养鱼栽藕,搭配的还算合理,再努力努力,就能赶上哥哥和姐姐一半了。”

    看到这番情景的小贝夸赞了一下,指挥队伍继续向前走,祝阿县引起了她的兴趣,想要看看进到县城后是什么情况。

    队伍加快速度,在天黑下来的时候到了祝阿县的县城外面,看到的竟然是高有一丈的城墙。

    “还真不容易,我看那边有一片灯光,绕过去。”小贝又命令道。

    队伍绕到地方之后,众人看清楚了,这边是有不少的房屋,一间挨一间,灯光是一根根的管子中喷出的小火苗。

    小贝等人认识,这是沼气点燃的效果,看样子此地沼气用的不错。

    再想更进一步时,队伍就被人拦下来了,站在栅栏的外面,隐隐可以听到里面传来的猪哼哼声与鸡叫声。

    小贝点点头,这边应该是整体的规划养殖,让人与对方解释下,转过身这才从城门的地方进到城中。

    城中街道两边店铺灯笼闪烁,借着光亮能看到路旁各有一用水泥修的引水渠,应该是用来排水,在水渠与店铺中间的位置是同样用水泥做的砖修成的人行道。

    那店铺最矮的也是两层,每到一个路口的地方就有几座三层高的楼矗立在那里。

    在别的地方早已行人稀疏的晚上,在这里竟然是往来之人不断,或是进旁边的店铺中吃点东西,或是在宽敞的地方聚集一起哼曲子。

    一队小孩子站成排从旁边走过,嘴里背诵着论语,径直来到一个在外面摆放的摊子面前,每人掏出来几个新钱币扔进放钱的盒子中,就开始在那里吃上了。

    一股花椒油的味道飘过来,小贝吸吸鼻子,又摸摸肚子“我饿了,走,去吃,我请客。”

    走到前面就看到摊子上有几个铁的盒子一样的东西,每个盒子中装了不同的吃食,有豆腐,有豆皮,干豆腐,豆腐干,有鱼丸、蟹丸、虾丸,有豆芽、白菜、腊肠等等,种类还不少。

    对于这样的东西小贝等人一点也不陌生,最先的时候是哥哥给自己等人做的,后来就传到了各个地方。

    “成十列,站队。”小贝从挎包中掏出来一张纸,对一百个小护卫喊道。

    哗~!十队在一瞬间站出来,打头的每个人前面都对应一个铁盒子,拿起一串串的往后传。

    小贝则是把纸币拍到那个钱盒中,对摆摊的人说道:“钱押这,一会儿数棍儿,都算成荤的,以后记得把荤素两种用不同的棍子区分开,不然人多时你盯着别人吃什么耽误事。”

    对摆摊的人说完,小贝这才吃起来,荤的价钱是素的一倍,她已经没工夫计较这些。

    摆摊的人愣了,把盒子中的纸币拿出来,吓了一跳,是一张五百钱的纸币,再打量下小贝等人,知道遇见了大户人家的孩子,笑呵呵地往铁盒子中继续添吃食。

    放开吃的小贝也不管地摊的东西是否卫生,反正在开水中烫过之后基本上也就没事儿了。

    等吃个半饱,小贝这才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抬头对摆摊的人问道:“本县的县令是谁?”

    “是颜县令。”摆摊的人本不想对一个小孩子说,可又觉得人家身份不同,还是说出来。

    “哦。”小贝点点头,又接着问道:“他有没有贪污?”

    这章自动更新,前两天身体原因没更,今天先更这些,明天最少一万五。V

    ''

正文 第四百三十六章 无心插柳柳花开

    小贝的问题不少,她想知道祝阿县的大概经济情况,想知道来往客商的数量。

    可一直等她吃饱,摆摊人找旁边的大酒楼把钱找成零给她,她也没从对方的口中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祝阿县根本没有任何的政务公开告示,自然也不会跟百姓说县中还有多少钱,都是怎么来的。

    小贝由此判断,祝阿县的颜县令手上不干净,准备在等大部队到来之前,先收拾一名官员再说。

    此时天色太晚,儿童团中又全是孩子,早有人忍不住打起哈欠,有如传染病一般,一个人大哈欠,凡是看到他的人就跟着打。

    小贝揉揉发酸的眼睛,吧嗒两下嘴,低个头朝前面一处灯光最亮的挑有幌子的客栈走去,边走边嘟囔“便宜你一晚上,等明天看我不收拾你。”

    翌日一早,小贝一行人慢悠悠吃过早饭,打客栈中出来,直接朝着当地衙门所在涌去,路上引起不少人好奇的心思,不知道从何处跑来一群小娃子,看样子不像学堂中的学子。

    衙门口这边,两个守门的衙役无聊地望天,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见到小贝等人,一个衙役眼睛一亮,嘴角露出丝笑容,他发现那几个被护住的孩子年岁与自己家中的孩子几近,却比自己家的孩子精神多了。

    正要和蔼地问上两声,就听到当中那个最机灵的女娃子的声音传过来。

    “本官乃是中大夫,知御史事兼……。”

    衙役只顾着听小贝那好听的声音,具体的内容没听懂,直到小贝把眼睛一瞪,又重复了一遍,衙役这才反应过来,首先就是不信。

    “不管你信不信,快进去跟你们的县令通报,就说我们来查账了,让他自己准备好,千万别作假,还不快去,惹出来麻烦你担当不起。”

    小贝最恨的事情就是别人把自己当成孩子来看待,自己怎么说也是个官哦。

    衙役不觉得一群小孩子是什么官,以为是哪家大户人家的孩子认识县令,过来玩耍,笑着答应一声,跑进去通报。

    没去签押房,也没有到书房,更不会跑到空无一人的大厅,而是转过两进院落,来到后面第三进中,对着一个身穿粗布衣服,一脸油污的人说道:“大人,您先歇歇,外面不知谁家的娃子过来玩耍,小的看其穿戴,应是富贵人家的,大人您去认认?”

    一脸油污的大人正在往一个大的铁罐子下面的炉灶中添煤,听到衙役的话,直起腰,诶呦一声,好一会儿才舒展开,问“如何说的?来,给大人我继续添。”

    衙役结果锹,以便干一边回话“大人,那当中有个丫头,她说她是什么中大夫,知御史事什么的,身边围绕一群孩子,说要查账,也不知是大人哪个故友家的。”

    衙役说的轻松,但话传到一脸油污的大人耳中却是一点也不轻松。

    刚才还一副无所谓表情的油污大人一把拉住还在干活的衙役,紧张地问道:“几个孩子?”

    “一群,怎么也有百八十个,大人您……?”

    “穿戴最好的是几个,想仔细了。”油污大人又问。

    “容小的想想,七个?不对,好象是八个,也不对,哦,想起来了,小的想起来了,是九个,外面围的一群孩子是圆形,中间是一个方形,那说话的丫头正好站在正中,大人猜出是谁了?”

    衙役依旧没当回事儿,略微想想说出来。

    油污大人身子一个踉跄,脸色登时变的苍白,口中喃喃道:“完,终于被他们给盯上了,哎~!早知如此,本官当初就不选祝阿县为官,添煤,别停,本官认了。”

    “大人,大人?颜大人,您这是……?”衙役吓了一跳,不明白为何平时对任何事情都显得非常淡然的大人今天撞了什么邪。

    “没,没怎么,那丫头就是中大夫,你不知道的,你不知道,这条路通积利州与京城,本官最近就总是觉得心神不宁,却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事情出在他们身上。”

    颜县令嘟囔了一句,摆摆手,背佝偻着朝外走去。

    他知道是谁来了,也想到了后果,贪了,确实贪了,换一个官员过来查,或许还能提前听到风声,并且做出一番准备,不至于有太大的问题。

    但谁能想到来的居然是张王两家的九个孩子,京城中的消息刚刚顺着路传过来,没想到人家就到了。

    等颜县令用几乎失去了所有力量的腿挪到衙门门口的时候,小贝正在用彩色的笔给门口脱了漆的鼓沿涂颜色呢,脚下踩了一个大石头,显得很费力。

    颜县令一看就看到小贝几个人垂在腰间的那个金鱼袋,再打量下这群孩子,确认无疑。

    “诸位大人,本官乃是祝阿县县令颜匠颜工长,不知几位前来,未曾远迎,还请恕罪。”

    说着话的时候颜匠就已经不再考虑什么贿赂了,作假了,等待着人家的最后宣判。

    小贝费了个牛劲才把鼓上掉漆的地方给涂上鲜红的颜色,从石头上跳下来,使劲甩了甩手,非常不满意地看向颜匠,说道:“颜县令,这登闻鼓为何摆的这么高?你想累死打鼓的人是不是?有那老人年岁大了,怎么敲?”

    “是,本官这就命人把高度降下来。”颜匠答应一句,又不说话了,等在那里。

    小贝揉着胳膊,看向颜匠,不满地说道:“站在外面干什么?还不请我们进去。”

    “是,是,这就进,请,本官立即让人把账送来。”颜匠咬咬牙,希望自己的态度好点,小娃子也好哄,主动认错,能够从轻处理,他不想丢掉官职,还打算继续贪下去,不然计划就无法实现。

    小贝被请着往里进,随后哼了一声算是答应颜匠命人去账册。

    进到衙门中,小贝并没有按照颜匠的示意去客厅休息,而是径直朝后走,边走边说:“听闻你这衙门总是弄出大的响动,我看看你在玩什么?”

    “小贝,你看后面,烟雾蒙蒙的。”对环境观察最为细致的小珠拉拉小贝,指向天空。

    小贝抬头看去,可不是么,那边明显不是什么厨房的烟,再仔细一听,还有轰隆轰隆的动静,当下二话不说就朝里面闯。

    一群孩子紧紧跟随,颜匠在后面满脸苦涩,他怕小贝等人看上自己的东西抢走当玩具,那可是自己的心血所在,想拦又不敢拦。

    等小贝一群人进到第三进的院子,听话的衙役还在往炉灶中送煤。

    “诶?这个东西好玩,真大呀,哥,你看着是不是有点熟悉?”小贝一眼就看到那个快到房子一边高的罐子,突然觉得有点眼熟。

    “是眼熟。”小远出声。

    “没问你,我问我哥呢。”小贝丝毫不给面子。

    小海也在打量这个东西,点点头“眼熟,这不就是哥哥和姐姐让工匠研究的蒸汽机么?还没有研究好,没想到在这边先看见一个,不知研究到什么程度了。”

    这时有人已经把县中的账册取来,送到颜匠的手上,颜匠用手捏了捏这薄薄的账册,十分无奈地朝小贝递去。

    别看账册薄,却是真实的账,假的也有,要是换个官员来查,颜匠会把假的拿出来,即便对方真的认真查,也要费上很大的力气才能查出问题,而且还是小问题。

    今天面对的是小贝九个人,颜匠没打算也不敢拿出来假的账册,否则一群小家伙为了查账册累到了,最后还找不出什么毛病,再大哭一场,背后的张小宝一定会生气,等他来查那可就不只这样简单了。

    还是痛快点,反正贪了,点子不好被九个人找上门来,甭指望报有任何的侥幸。

    “这是什么东东?”小贝看着薄薄的账册问道。

    “账册,里面写了本县今年的收入和支出,还有本官用在自己身上的那份。”颜匠叹了口气介绍。

    “哦~!我看看。”小贝说着话把账册翻开,有的字不认识,有的字认识,好在关键的数字她认识。

    翻了两页之后,赞叹道:“哇~!祝阿县今年的租税收入竟然达到了八十二万贯?你是怎么弄的?去年又是多少?”

    “本官就是……就是听弟弟说积利州以及褒信县的事情之后琢磨出来找着您家中的办法做的,去年头半年是十四万贯,下半年是六万贯,钱财都被本官投到养殖上去了,今年收获后自然就多。”

    说起县中的收入,颜匠还是很自豪的,一年半的时间愣是把数量给翻了两番。

    小贝非常惊讶,如果这个成绩是自己的哥哥和姐姐做出来的那没什么,但一个寻常的官员也做到了,必然不同。

    “那你上报的是多少?”

    “七十六万贯。”颜匠如实回答。

    小贝点头“也就是说你贪了整整六万贯是吧?是去年下半年的整个财政收入对不对?”

    “对。”

    “你把钱干什么用了?”小贝听到对方一问就承认,觉得没有什么成就感,反而对人家把贪的钱做什么了比较感兴趣。

    颜匠指指面前的大东西“就做它了,坏掉几个,这是最后一个,眼看就要成功,容我几日可好?”

    “好,好,这大家伙竟然才花六万贯。”小贝围着冒气的东西开始转起来,那个账册又还给颜匠,不再去关注。

    转了几全,小贝停下脚步,扭头问心中忐忑的颜匠“这东西能干什么?能不能放在车上让车自己走?能不能放在船上让船自己走?能不能帮忙发电让电灯亮起来?能不能放在车床上帮忙做工具?”

    小贝每问出来一个,颜匠的眼睛就亮上一分,等小贝问完,颜匠像找到了知己一般,对小贝连连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