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无语)-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咱们都知道,常备民团的军官都是出自北方商学院,商学院……”

摇着头,吴祥骏有些不解的说道。

“商学院在新区,商学院办于二十二年,学生最差都是初中毕业,甚至有许多高中生,他们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学的可不仅仅只是商学,要不然也不会从学校中挑选人员出任常备民团军官,现在看起来,表面上,商学院是培养北方公司的管理人员,可却又是一个培养军事干部的地方……”

“瑞和,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看着老同学,苏益信的眉头微微一皱,他似乎能猜出老同学的意思,甚至能猜出他在担心什么。

“信达,你知不知道,当年黄埔军校也就是半年制的地方,现在一边培养军事干部,一边培养军事干部,我觉得……”犹豫着吴祥骏最后又一咬牙说道。“我怕,最后,专员变成了一个军阀!”“不可能!”一声惊吼从苏益信的嗓间喊出,老同学的断然否认,令吴祥骏怔一下,他本来想从他那里得到支持的,可他怎么就这么自信?

“怎么不可能,要知道……”

“因为你知道,新一军,新一军当年就是专员一手嫡造的,若是专员想当军阀,他就不会把新一军交给其它人,更不会把新一军交还给国家,而且,现在新一军就在邯彰,他若是有当军阀的心思,又岂需要另起炉灶……”

“人总是会变的,”面对老同学的理由,苏益信却摇摇头。

“人的确会变,但是,你却把别人想的太黑暗了,你知道,为什么我觉得的专员不会像你说的那不堪?”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以专员的精明,他即便是当军阀,也不会当韩阎宋李之类的军阀,如果他想那么做,就像他做生意一样,他的目标会非常大……”

喝口茶清清喉咙,苏益信慢吞吞的说道。

“但是,无论是商学校还服务学校,这里都没有……”

第三百九十八章心为何用

“没有信仰!”

声音虽说不大,但是在这四字吐出的时候,却又有如雷鸣般在房间内回荡着,同样也在房间内他人的心中震撼着。

在余音尚未消散时,那并不算响亮的声音再一次响了起来。

“准确的来说,没有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

虽说内心震撼,但管明棠却依然没有表露太多的情绪,只是苦笑了一下,而后看着黄风华。

“我想现在,并不是我们谈论这个的时候,因为你也知道,我们……”

说着管明棠沉默了下来,真的没有政治信仰吗?无论是在商学校还是在乡村服务学校,难道就没有给他们灌输政治信仰吗?

当然不是,只不过这个政治信仰与普通的政治信仰不同,因为……

“的确,我们的确有着自己的信仰!”

在专员沉默时,黄风华这位青年中国俱乐部的成员,同样也是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的高才生,看着专员说道。

“正像你曾说过的,我们唯一的信仰就是国家,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富足安康,就是我们唯一的梦想,但是……”

话声稍顿,黄风华迎着专员的视线说道。

“但是,这有形成系统性的理论吗?有形成一种真正的信仰吗?如果说一个信仰没有自己的核心,一个信仰没有自己的中心,那么,专员,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您今天所做的一切,在这里……”

手朝着窗外一指,此时的显得有些激动。

“都将是为其它人做嫁衣,是为南京、是为……”

在黄风华的嗓间吐出一个个名词的时候,管明棠的眉头紧锁着,他说的这一切,自己都曾考虑过,但是……迟疑了几秒种,管明棠有些无奈地说了一声。

“那黄研究员,你来说说,现在我应该怎么办?难道说,要组织一个政党吗?”

一听专员这样称呼自己的官衔,就知道专员的心里似乎有些不快,于是黄风华便在心下笑了笑,他能够体谅专员心里的无奈,他和许多人不同,他不同于那些有政治信仰或是扯着政治信仰当画皮的军阀、政客,更不同于那些将政治信仰视为生命,视为人生指导的革命者,他的信仰很现实,同样也很实在——国家、人民,他所追求的无非就是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富足,仅此而已,但这却恰正是他所担心的。

“专员,我知道,您所信仰的实际上,就是所有人所追求的,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富足,国家的尊重、人民的未来,这一切都是你所信仰的,也是你希望每一个人都懂得的,但是专员,你有没有考虑过一个现实性的问题!”

“嗯?”

看着黄风华,管明棠倒是有些好奇他想说的这个现实问题是什么。

眼前的这位是个“隆人”怎么个怪法呢?他是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原本他和自己并不会有什么瓜葛,若非经人介绍,自己邀请他来邯彰的话,不过他来到这之后,并没有做官,嗯,应该说进入公署内做顾问或者从事实物性研究,反倒是在这呆了一个多月后,去了国家青年俱乐部,说是要“研究青年与中国的未来……”然后一边在几所学校任教,一边研究着他所感兴趣的东西,对于,管明棠并没有反对,固然,管明棠知道自己需要的是科研以及技术人员,但并不意味着他会排斥人文、哲学方面的研究。

至于那个国家青年俱乐部,不过只是管明棠为了加强对青年的“思想引导”而与李璜等人合作创办的“俱乐部”,从而将青年人的思想统一到“国家至上”的范畴内,以此确保“思想阵地”的稳固。

而多次同邯彰青年人的接触,在管明棠看来,这种“国家至上”的教育观是成功的。

“专员,如果我没有料错的话,您之所以选择李璜等人,是因为您的信仰与其国家至上信仰相近,所以呢?您希望通过他们,通过国家青年俱乐部加强对青年人的政治思想教育,从而使其形成国家观念,以及政治信仰观,避免青年人在其政治思想出现空白,可是你有没有想到过……”

直视着专员的双眼,黄风华用一种极为惋惜的口气说到

“最后,你所有的一切努力最后却成全其它人!”

刘听他这样解释,管明棠立即明白了症结在哪里,最根本的症结就是表面上,看起来自己的青年人的确是有信仰,而且这个信仰是如此的高尚,可是最根本的问题恰在于此,那些青年不过只是在接受着爱国主义教育,接受了国家至上这一政治观点,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易受他人“蛊惑”,而之所以不强调政治信仰,是因为自己一直在刻意回避这个问题。可谁曾想,有许多问题是不法回避的,也同样是不可能回避的。

观察着专员的神情,黄风华在心里分析判断着专员此时的心态,现在他至少可以断定一点,从现在起,专员绝不会再像过去一样忽视政治工作,但现在的问题在于,眼前的专员会走多远,他会走到什么地方,与其它人不同,在黄风华看来,眼前的这位专员也许应该走的更远,而不是可以走的更远,只不过在他的身边,云集着太多的学者,而那些学者或许可以给他带来现代的理念,但却无法告诉他,什么是真正的政治。

“专员,如果是二十年前,或许,你可以用国家至上这一观点以及地方建设的成绩,去告诉中国人,这里才是中国的所在,人们自然而然的会为了心中的梦想,倾情于建设之中,以追求国家的强大,但是今时不同往日,相比于……”

然后黄风华又就过去十几年间,中国的政治形态发生的变化做了他个人的分析,最后又说道。

“所以呢,精神上的信仰有一个核心,而这一个核心则有一个组织,而现在,在这里,我可以看到精神的上的信仰——国家、民族、人民,但是在没有一相相应的组织去引领,去引导的话,那么被唤起来的精神信仰,则有被其它组织吸收的危险,当您竭尽全力培养的青年人,竭尽全力唤醒的民众,被其它组织煽动起国家的、民族的狂热时,那么,最终,你会被他们抛弃,回为,那时的您……”

话声稍顿,黄风华又继续说道。

“就像德国的安东·德莱克斯勒一样,不过只是一个注定被遗忘的、为他人做嫁衣的人物罢了!”

安东·德莱克斯勒,尽管对于这个名字,管明棠并不熟悉,但此时面对黄风华的“直白”管明棠反倒能够凝神静气的听取着,在过去的两年间,他已经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一种显得很是稳健,处变不惊,声色不露的性格,可是在内心的深处,他却知道,眼前的这位在美国接受政治学教育,在欧洲等国实际研究过欧洲政治运动的“政治学家”说的是实话。

在管明棠沉默时,黄风华却从钱包中拿出了一张的纸币,是“公司券”现在的公司券并不仅限于在新区内流通,作为一种“信用私贴”它同样可以在专区流通。

“他人言语的承诺,无法带来幸福的生活,劳动——幸福生活的唯一保障!”

念着“公司券”上的这句话,黄风华的脸上露出些许嘲讽之意。

“专员,或许你可以用纸币提醒别人,或许在新区,你可以给工人较高的福利待遇,或许,你也可以在这里通过推广良种改善农民的生活,但是您却忘记了一点,忘记了人心!”

善言提醒的同时,黄风华最后用一种极为惋惜的口气说道。

“人心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美好的承诺是不需要考虑成本的,先生,你可以开给他人一个月50块钱的工资,但是,我却可以告诉别人,通过罢工,他们可以争取100元的工资,因为支出成本的是你,而不是我!而且……”

“有成就感的人会把世界看成一个友好的世界,失意者则乐于看到世界急剧改变!”

打断了黄风华的话,打破沉默的管明棠开口说道。

“但凡是人,都有一种倾向,那就是到自身之外寻找解释自身命运的理念,成功和失败无可避免的会左右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所谓的安于现状者和革命者……”

管明棠的声音显得有些无力,甚至于有些无奈。

“在农民的生活改变时,贫农希望成为中农,中农希望成为富农,当收工人的收入达到50元的时候,他又希望能达到60元,甚至更多,这是人心的本能,是无法阻止的……不满情绪不一定会让人产生改变现状的渴望,要让不满加深为愤愤不平,还需要加入另一些要素,基中一个因素就是拥有权力感……也是这样子,他们会无所顾忌的投入创造一个新世界,就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学无所不能,在现在的德国,也是如此,或许他们没有掷地有声的教义,但是他们深信领袖是不会犯错和新技术无所不能,渴望进步是一个良性的渴望,但这种良性的渴望,也是受信仰的支撑的……”

或许管明棠并不是一个政治学家,但大学时学习社会学这一冷门专业时,无数的社会学经典之做,却再清楚不过的向他剖析了政治的“本质”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对信仰没有太大的兴趣,可正像眼前的黄风华所说的那样,并不在于自己有没有兴趣,当一个游戏规矩被制造出来之后,当其它人在这个游戏的框架下进行他们的游戏时,做为一个后来者,他就必须要遵从这一规则,否则等待他的命运非常简单,正如同“前进道路上的落后者……”一样——被淘汰。

“怀有大希望的人他们的力量可以有最荒谬的来源——一个口号,一句话或者一枚徽章!”

第四百零一章1本自传

虽是元旦刚过,但午后的大雨依然还像是撕裂天际的银灰色水龙,在午后时分滂沱而下,在道路上敲击出行军步伐般的杂音。冬时大雨并不常见,不过对于岭南之地来说,冬雨虽是常见,但像今年这样的大雨,却极为少见。

虽说农民欢迎这么一场润田的大雨,但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大雨所带来的却是生活的不便,充沛的水量,很快的在路面上形成一条条婉蜒的“溪流”,也在一些低洼地的地方淤积成大大小小的泥污色的水洼,而一辆辆人力车则在车夫的骑行下,车子呼啸而过时就溅起一片脏污的水幕,在撑伞的无辜行人身上留下纪念,这种华北产的飞人后座三轮车,在过去的一年多之中,不仅风行了大江南北,即便是这岭南之地,亦很难幸免,后座三轮车迅速取代了所谓的“黄包车”。

十字路口处,一道身影迅速奔过马路,将淋到雨的时间降到最低,躲进路边商家的骑楼广告底下,此时丁克存整个人都显得狼狈至极,头发**的服帖在颊侧、颈上,水珠在发尾凝结,逐一滴落。

“书店!”

突然,对面的一家书店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连忙再一次用手挡着大雨,然后朝马路对面跑去,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或许,书才是最为引人的,在他进入书店的时候,书店老板瞧见来了客人,连忙递去一条毛巾,道过谢叮克存擦了擦头发和双手,然后便开始寻找着感兴趣的书籍。

“咦!这是什么书?”

突然,一本书映在他的视线中,那本书的封面极为简单,只是黄色的硬质封面,而封面上则印有简单的几字《我有一个梦想》,这是什么书?科幻小说吗?诧异中叮克存取过那本书,然后翻看起来,这一翻不要紧,只不过刚看开始,他便无法将这本书放下了。

“新客到美洲,必逮入木楼,俨如大犯样,在此经一秋,美国人不准,批消拔回头,船中波浪大,回国实堪忧,国弱我华人,苦叹不自由,我国豪强日,誓斩胡人头!”

念着书中的诗叮克存被诗中的描述惊呆了,作为一名学生,他从未曾听到过那位曾留学美国的老师提及此事,但现在书中的描述却清楚的告诉他,美国对华人的歧视。

“……当我把那个美国人递来的糖果扔到地上,并且向他吐唾沫之后,在他的惊讶和姆妈的道歉中,我感觉自己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但是姆妈却又一次把我拉到一个房间,在那个房间的墙上,有另一首诗……”

这是一部个人传记叮克存心知这是一本在国内极为少见的个人传记。

“尚存一息志无灰,敬勖同堂众楚材,知耻便能将耻雪,挥戈方可免戈裁,莫道无谋芟丑虏,恩求有术把天回,男儿十万横磨剑,誓斩楼兰辟草莱!”

从书中叮克存可以看到一个懵懂无知的儿童,在面对这首诗时,他也许会非常迷茫,他曾经用口水“回击”了美国人,但是姆妈却用一首诗告诉他,他所遭遇的原因,和他应该怎么做,在这个时候叮克存到是有些佩服他的那个姆妈,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女人。

“我是中国人。为什么我们要遭受如此多的屈辱?在历史上汉、唐曾是何等的强大?为什么现代中国会这么衰弱?难道古代中国人与我们不是同一种族吗?也正是从“天使岛”开始,在我儿童和少年时代,这些严重的问题便在我头脑里打滚。

我想,也正是从那时起,我便成为了一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

当面对白人儿童的嘲笑的时候,我挥着拳头想要告诉他们:当你们还在和野人为伴的时候,我们就剑造出了世界上最灿烂的文明?

我嫉妒着,天知道,我是如此的妒嫉着古时的中国人。以至于在我的少年时代,每天,我都有一个梦想——重回汉唐之时,重新活在那个中国人让世人仰望的时代……我了解历史的意义,历史只是历史。

也许,许多人会嘲笑,那不过只是一个少年的幻想,但少年的幻想有时却可以化为动力,因为正是从那时起,我知道,我必须努力,必须克服外界给我的任何诱惑和干扰,我需要学习,因为我们已经落后了……”

虽说接下来那于图书馆中的学习只是几十个字,但是任何人看到这几十个字,都能够感觉到那个少年的努力,对于一个需要拿着词典翻看书籍的少年来说,他却要像棉花一样汲取着欧洲文明,同时还尽量的让自己不丢掉“灵魂”,是何等的困难。

“……当我怀揣着父亲留下的5716。5美元来第一次来到纽约的时候,我看到了自由女神像,在埃丽斯岛,在那里,自由女神高举火炬,仿佛呼喊着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诗句:——把这些无家可归饱受颠沛的人们一起交给我吧!我高举着自由的火炬。可望着它,我的脑海中却浮现出十年前于天使岛的遭遇,也正是从那时候起,我知道,美国不是我的国,同样也不是我的家,我的国是中国,我的家在中国!”

只是看了第一章丁克存整个人都被惊呆了,美国不是我的国,对于一个l6岁的少年来说,在美国生活十年之后,他却依然能坚持着这种堪称顽固的信仰,着实让人惊讶,而第二章则是在纽约,文中描写的是他在纽约的经历,炒股票、做生意,对人生,对政治的顿悟,等等,而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少年的成熟,是政治上的与梦想上的成熟,而书中于政治有关的理解,却是极为通俗的,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更为难得的是,那种政治觉悟往往只是他的个人感悟,但在这种感悟之中叮克存却找到了知音之感,许多模糊的意识在这一刻似乎清晰了。

“这是谁写的书?”

重新翻过书本,待看到作者名时叮克存整个人不由一愣。

“管明棠!”

接过好友递来的书,胡适惊讶看着叶公超。

“你是这说是管明棠写的书?”

“嗯,”

点点头,黄风华又认真的说道。

“而且还是他的个人自传,现在北平、天津、上海,几乎每一座城市,都能看到这本书,在北平的大学、高中,几乎达到了人手一册的地步!”

个人自传?

瞬间,胡适便对这本书好奇的了起来,一直以来,对于外界,管明棠都是一个迷,外人只知道他出生于中国,在美国长大,后来于美国期间曾拍摄过一部电影,在他的身上有着太多的迷团,他从未对外界解释过,外界也未刻意追问过,而这本自传,似乎是他第一次向外界解释于他有关的信息。

“想来大家是对他这个人更感兴趣吧,毕竟对于许多年青人来说他就是……”

话未说完,待胡适翻看到目录介绍的时候,待看到“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的联系!”,他整个人不由一阵好奇,于是特意翻到那一页。

开头第一句话,便令胡适不由一惊。

“人同畜生的分别,就在于为什么!”

只是一句简单的话题,却让胡适立即被这篇文章所吸引。

“如果至今,以何受益最为无穷,恐怕就是为什么了,每一个朋友都可以仔细的想想:你进学校是为什么?你进一个政党是为什么?你努力工作是为什么?工作是为了什么而工作?政府是为了什么而存在?”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中,胡适完全被这篇万字的文章给吸引,尽管这只是一家之言,尽管文中只能看到一个人在奋斗时的所思所悟,以及他将个人与国家的联系,但胡适依然还是被吸引了,从文章中,他看到的是一个个人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是如何同国家的梦想相互联系的,而其中尽管没有谈及主义,但却透过他自身的经历,在告诉其它人,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并不冲突,而国家的梦想正是个人梦想得以实现的基础上实现的。

一个很简单,很直白的道理,而在这个道理之中,是他将自己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相互联系,而不是损人利己的梦想,其中一个个事例,无一不在说明着,个人的梦想是如何成就了国家的梦想,比如他在办工厂的时候,因为原料需要进口,而目睹废弃的高炉,面对中国没有现代钢铁工业的现实,他心生了投资钢铁业的雄心,而面对钢铁厂设备需要大量进口,他更进一步扩大了机械厂,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之中,他总是不断的调和着个人与国家的界限,以他自己的方式,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成就另一个梦想——国家的富强。

“这是管明棠写的书?”

放下手中的书本,胡适抬起头,看着那作者简介。

“现在于青年人之间的极为流行,于校园内更是达到几乎是人手一册,青年人从中可谓是颇有所悟……”

听着朋友的话,胡适的视线再一次投入到这本书上,他看着那本书,这似乎只是一本回忆录,个人回忆着二十几年生活经历的书。

“这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人自传!”

第四百章答案

点燃火焰!

如何点燃这场火焰呢?

端着咖啡杯,望着窗外,管明棠的脑海中反复的思索着这问题,如何在那个时代点燃一场火焰?

浓郁芳香的咖啡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令人不自觉放轻松,慢慢的,这咖啡越来越凉,可管明棠却一直都没有动这杯咖啡,他的脑海中一直在思索着先前的那个问题。

偶尔,他会把视线投向窗外,看着窗外熙攘的人潮、车流,他的眉头皱成了一团,每当在那个时空中碰到问题的时候,他总会不自觉得把寻找答案的方向转向这个时空,实际上,在过去的时间里,这早就成了一种习惯。

相比那另一个相对闭塞的时空,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可以得到任何所需要的资讯信息,并能从中解决许多问题,就像,在新中汽车公司在汽车选型时因为美国方面开价太高,需要购进多达辆卡车散件,方才转让技术专利,面对等于数吨黄金高达数百万美元的支出,最终管明棠还是选择了在这个时代解决这一问题,在俄罗斯购进了s…150/的全套图纸以及相应的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