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无语)-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瑞纳的警告让张学良突地俯身书桌,沉默半晌后,他才叹说道。

“我,我是不会加害委员长的,也绝不会允许别人加害委员长,如果……”

突然,他双眼一寒。

“如果杨虎城想杀委员长,那我就先杀了他!”

张学良的决断让瑞纳的心下松了一口气,然后又趁热打铁的说道。

“今天与委员长见面时,你也听到委员长是怎么说的话,你不过是想和他说说话,有什么不可尽言的?而这次胡闹,是你性格太好冲突,是受人蛊惑,你的本意和别人不同……”

瑞纳的话让张学良连忙点头应道,

“委员长信我,而我却陷委员长于危险之中,实在是……”

在张学良的脸上流露出浓浓的懊恼之色时,瑞纳随之又把话峰一转。

“在来的时候,夫人曾委托我在合适的时候,告诉你,现在虎视眈眈的日本帝国主义者,正悬盼中国内战之爆发,裨得藉口以大规模之侵略完成其统制中国之迷梦,则此种现象之造成,自将引起彼方无限制之干涉之中,夫人说,你会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猛的把双眼一睁,张学良看着瑞纳说道。

“什么,你是说日本,难道他们想……”

(今天是年三十,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山河血》的支持与厚爱!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事业进步、财运亨通、艳遇连连……ps:新春。拜大年,求月票,)

第三十七章东洋惊

如一道惊雷,更像是晴天霹雳一般,当西安事变的消息传到日本之后,几似一道晴天霹雳似的,震荡着整个日本,l3日,这天是周末,在日本当局得到蒋介石在西安被扣的消息后,早上六时,日本外务省便举行对策会议,外相有田、次官堀内、东亚局长桑岛、欧亚局长东乡均出席了会议,会议开了四个小时,终于还是作出了决定——静观其变,而在这种静观中,日本上下在关注着这一事件同时,无不是心急如焚的等待着,等待着更准确的情报,从而作也最终的决定,对于日本来说,他打骨子里希望利用西安事变从中渔利,但事变来的太突然,以至于,日本上下,根本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这一变化,并在这一变化中尽可能的获利。

在首相官邸内,又一次内阁成员坐长桌前,召开针对“西安事变”的策应会议,这样的会议在过去的几天中,几乎每隔两天、三天就会召开一次,但每一次,都没能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太突然了!”

又一次广田弘毅这位石匠出身的日本首相的语气中全是遗憾之色,去年的。二·二六事件”后,军部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其后面对一趟混水的日本政局,广田并不愿意组阁,甚至以“难以胜任”为由而拒绝,但是在西园寺元老的坚持下,最后他仍然不得不组阁重任,但是他的组阁工作并不顺利,军部推荐以对华强硬的寺内寿一大将入阁为陆相为条件,并且提出加强国防、明确国体、安定民生、革新外交四项要求,虽然他曾计划将吉田茂等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人员吸引进入内阁,但最后又不得不屈服于军部的压力。

在军部的要求下,为了压制国内的民主运动、加强对国民的思想控制,广田内阁还制定实施了《不稳文书取缔法》、《总动员秘密保护法》和《思想犯保护观察法》等一系列应该军部的要求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四个月前,在军部的要求下,广田弘毅主持召开了“五相会议”制定了《基该国策纲要》,该《纲要》的目标是,“内求国之巩固外谋国运之发展……”而达到此目标的具体方针则是,“外交与国防互相配合,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同时也向南海扩展………”这一“国策基准”实际上即主张“南进”又不放弃“北进”企图二者兼顾以期消除长期以来日本陆海军在此问题上的争议。以此为指导,日本政府开始积极进行扩军各战活动。

而陆军专门制定了扩军的五年计划,准各充实空军的装各技术和增加关东军的兵力,海军则制定了一个庞大的造舰计划,以加强海战能力。广田弘毅提出了“广义国防”的口号,将扩充军需工业、发展军国主义教育甚至发展对外贸易等各方面都纳入“国防”体系——实际上的战争体系——进行各战工作。

表面上他是屈服于军部的压力,但实际上广田本身就倾向于对外扩张,也正因如此,他才能与军部。合作”而这次西安事变爆发之后,而对中国的政局突变,他更是倍觉得遗憾——因为日本错过了干涉其中并夺取利益的机会。尽管事变已经爆发一周,但是对于日本而言,直到现在,在内阁中的争吵依然持续着。

“在事件正相和张、杨发动事变的真正意图尚未弄清之前,日本绝不能轻举妄动!”

又一次,广田弘毅颇有些遗憾的开口说道,这一观点不仅是他的观点,同样也是陆军的观点,是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对西安事变了解的加深,广田同样也意识到,军部的态度正在发生着改变。

“当今世界的眼睛都注视着中国,同时也注视着日本,所以现在日本的立场必须要谨慎,如果我们妄动的话,就形势会不会导致中国的抗日运动加剧?会不会使南京未来的政策转为强硬呢?强硬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有待观察……”

“寺内将军!”

将视线投向寺内寿一,广田弘毅看着他试探着问道。

“你觉得的蒋介石有可能会返回南京吗?”

“可能性不大!”

摇摇头,寺内寿一语气认真的说道。

“估计被杀的可能|生非常大!”

在提及蒋介石可能被杀的时候,寺内寿一的语气中带着难以抵制的喜悦之意,几乎是在得到“张杨兵变蒋介石被扣……”报告之后,他甚至兴奋的高呼万岁,在他看来,日本占领中国的最大一块绊脚石终于被中国人自己的搬掉了。

“如果掌握实权的蒋介石被杀,中国园国民党的领导权之争而再次发生内乱,对日本而言可就太好了!”

感叹一声,作为陆相的寺内寿一深知对于日本而言,按即定的策应方略,是适当利用该次兵变,以谋求对华政策的推进,应承袭即定的外交方针和对支实施政策继续推进,并严密监视事态的变化,如果蒋介石被杀,那意味着一场内战将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蒋介石被杀的话,或者他的声誉受损,从而无法像过去一样有效统领支那地方实力派,那么我们就必须下定决心实现《第二次处理华北纲要》的即定政策,同时将防g协定的范围扩展至北支五省……”

作为陆相,此时寺内的态度并非仅仅只是表达他个人的态度,实际上却是军部的态度,毕竟陆相只是军部在内阁的“传声筒”。

“阁下,可现在的结果恰好与此相反!”

身为外相的有田八郎,立即出言反驳道。

“在一周前,事变刚爆发时,我们曾设想过,西安发生如此重大的事件,各地方实力派一定会遥相呼应,使中国再次陷入内战之中,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西安事变发生后,各地方实力派相继发表通电,拥护蒋介石和南京政府,敦促张、杨释放蒋介石,以和平解释西安事变。”

在有田八郎提及支那地方实力派的反应时,无论是广田弘毅还是寺内寿一都沉默了下来,各地方实力派纷纷拥护蒋介石远超过他们的意料,原本他们曾继希望于籍此出现中国的内战,从而夺取中国,但现在结果恰恰与之相反

而这种恰恰相反的局面,在让他们诧异的同时,更是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因为通过这一事件,他们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南京政府不再像是民国一个个中央政府那样,是个没有得到广泛认同的中央政权,而是一个得到普遍认同的中央政府,而且这个中央政府还有一个得到普遍认同的领袖,这正是他们恐惧的原因——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统一的中国,在将来不是日本所能抗衡的。

“而且出于各自己的利益,英、美及德、意,都表示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且根据现在苏联流露出的态度来看,他们也急欲撇清与事变的关系!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一事变是受苏联人指使和策划的,而现在他们的态度之所以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恐怕还是因为他们看到事变发生后,中国所出现在的前所未有的团结!”

团结!

在外相提及这两个字的时候,寺内寿一猛的把双目一睁,迎着外相的视线看去。

“不错,正是因为支那所展现出来的空前团结,才使得我们必须要加快步骤,现在日本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将视线投向首相,随后他又继续说道。

“根据我们从西安得到的情报来看,蒋介石领导下的南京政府在过去的多年间实施了大量的各战计划,这些计划在过去的一年间实施进度不断加快,如果我们不能把握时机的话,也许再过几年,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如何防御支那军队对华北、对满洲的进攻,而不是考虑现在的这些问题!”

或许在过去的几年间,南京政府对日本可谓提极尽让步,但也许事实恰好相反,因为主持中国政府的是蒋介石,尤其是去年汪精卫遇刺之后,蒋介石独揽大权的情况下,许多曾受政争制约的各战计划都先后实施,这更进一步加重了军部的危机感。

“如果现在我们有所行动的话,根本无异于火上添油,到那时,整个支那都会被我们激怒!”

西安事变使日本人终于认识到,其蛮横不休的侵略已经激起了中国人强烈的爱国热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西安事变,就是往已经如火如荼的反日风潮上添柴浇油,也正园如此,日本才会在事变初期选择静观,从而避免一切无用的刺激手段,进一步激化中国人的反日情绪。

“到那时,一但支那被我们的举动激怒的话,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

有田依然坚持着他的态度,他看着首相,在首相的视线有些飘移的时候,他又将视线投向寺内,然后迎着他的视线说道。

“这次事件,最让我们恐惧的是一个支那的中央政府得到了举国的认同,对于日本这是极为不利的,但是诸位,难道你们就没有反思过,反思过,支那中央政府被地方政府和国民认同和现在的统一,难道不是园我们在满洲的行动,逼出来的吗?”

(今天是年三十,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山河血》的支持与厚爱!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事业进步、财运亨通、艳遇连连……ps:新春。拜大年,求月票,)

第三十八章最后元老的忧虑

“支那中央政府被地方政府和国民认同和现在的统一,难道不是因我们在满洲的行动,逼出来的吗?”

有田的话声在会议室内回荡,几乎所有人在听到这句似问罪般的话语时,无不是一愣,但却没有任何人会去反思。

“有田阁下,难道在你看来,我们占领满洲就是一个错误吗?”

寺内寿一冷冷一笑,盯着有田说道

“一个中央政府被认同,又岂是被外国人逼出来的。”

在大声反驳着有田的观点之后,寺内寿一又继续说道。

“现在,西安事变已经出现缓和局面,南京方面已经暂缓了对西安的轰炸,如果他们达成妥协的话,那对于日本而言无疑于灾难性的,国民党后面站着美英,而陕北后面站着苏联,如果他们达成全解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日本将要同时面对苏、美、中3国,从而导致其征服中国的难度大为增加,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所表示,有田外相,我们必须要向支那政府表明我们的态度!”

“表明什么样的态度?”

有田大声反问道。

“绝不准许南京政府与张学良有任何妥协!”

“什么!”

猛的睁大眼睛,有田不可思议的看着寺内寿一,如果这样的话,军部根本就是想让蒋介石死在西安。

“如果南京接受张学良的八项主张,日本将“不惜采取断然手段,以武力占领京沪!”

在有田的诧异中,寺内寿一又继续说道。

“当然,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适当的做出让步,现在我们已经将派至青岛镇压纱厂罢工的海军陆战队撤回,在另一方面,已授意蒙古政府德王停止进攻绥东,并发电拥护南京政府,与国民党合作反g,共讨张、杨;而在另一方面关东军也发表声明称,将对何应钦的讨逆行动“给予任何援助”……”

在寺内的话中,有田只是觉得的一阵头大,但是,他却无法加以反驳,最后他点点头说道。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只向支那外交部门提出交涉,从而表明日本的态度,”

随后他又把视线投向寺内寿一说道。

“但是,出于外交上的需要,我希望军队不要有任何妄动,以避免事态激化!”

点点头,寺内寿一则回答道。

“军队绝不会给中国人任何和解的借口,但是我们希望外务省务必表明我们的意愿!”

日本的意愿……在寺内寿一说话的时候,作为首相的广田的脑海中则想起几天前与西园元老的那次对话,实在是……

大雪纷纷洒洒的自空中落下,在名古层郊外的“坐渔庄”在风雪中显得是甚是宁静,这座建于1920年的别邸是日本最后一位元老——西元寺公望的别墅,而取名“坐渔”是取自于“悠闲而坐,垂钓安乐”之意,不过做为日本最后的元老重臣,这里从未曾真正悠闲过,即便是对于别邸的主人西元寺公望而言,他本心未必是想享受那种“悠闲而坐,垂钓安乐”的悠然生活,更何况外界未尝又愿意不去打扰这位元老重臣。

虽说别邸是日本工的,但是它的客厅却又是西式,而这恰是曾留学法国的西园寺公望对西洋生活方式的喜好,每一次前来拜见西元寺的时候,广田弘毅的心中都会感叹着这位元老重臣对西洋的偏爱,这种偏爱既然体现在这西式客厅里,同样也体现在这里的待客之物上——咖啡!

此时广田弘毅喝着的并不是日本人待客的茶,而是咖啡,按西园寺元老的话说,这是他在爪哇的一个朋友托人送过来的咖啡,特意请他品尝一下,换句话来说,他今天有口福了,当然如果广田弘毅爱喝咖啡的话。

但是因为并不喜欢咖啡的苦涩,所以广田弘毅在陪着西园寺时,虽说极为奉诚,但每喝一口咖啡,他的眉头都会微微一皱,而西园寺看着广田弘毅的样子,便开口说道。

“这咖啡闻起来很香,可以说极为诱人,但是,喝到嘴里却是苦的,若是小口品尝的话,虽说苦涩,但尚能品尝其香,但若是只闻其香,而欲一口将咖啡喝尽,即便是不烫伤嗓子,恐怕也只觉其苦涩,而不能体会其香了!”

一句看似简单的话语,却让广田弘毅先是一愣,随后点头说道。

“阁下,现在大家都只能看到那块肥肉,可却全不顾……”

此时广田弘毅显得极为苦闷,他支持对外扩张,但却又清楚的知道占领中国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显得很是矛盾,一方面,他积极配合着军部为扩张政策服务,而另一方面冷静下来的时候,他却又意识到这种无止境的配合,又将会给日本带来更多的麻烦。

“却全然不顾国力与外交协调的现实!”

放下手中的咖啡杯,西元寺公望盯视着广田弘毅,此时,他的内心深处反倒有些后悔选择了广田,广田是一个没有魄力的人,而且又是一个意志不坚的家伙,也正因如此,他才无法抵制军部的压力,而在另一方面,“2。26”事变之后的日本,又有谁能抵制军部的压力呢?

他有时候甚至觉得,即便是山县仍然活在世,恐怕也很难抵制军部的压力,甚至也会随波逐流的“顺从”军部,现在对于日本而言,军部根本就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抗衡的“怪物”,甚至就是天皇,有时候也不得不随大流。

“很多人觉得,我们在三十年前就能打败露西亚,现在自然可以打败中国人,并且占领这个国家!”

那双有些昏花的眼睛,有些失神的朝着外间看去,这位在“日露战争”时主持着日本内阁,并赢得那场决定“国运”之战胜利的西元寺叹了口气,然后略为感叹的说道。

“可是他们忘记了一点,当时的日本,之所以能够依靠贫薄的国力击败露西亚,并不是日本军力上的优势,而是得益于国际环境的帮助,当时英国、美国全力支持我们,甚至露国的盟友法国、德国,都在某种程度上倾向于我们,整个国际局势对我们是极为有利的,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获得超过十二亿日元的贷款,得已把战争进行下去,而那场战争中,露西亚真的战败了吗?”

摇摇头,西元寺公望用极为认真的口吻说道。

“既便是我们赢得了对马海战,但如果战争再拖下去的话,最后失败的肯定是我们,而现在呢?”

看着广田弘毅,西元寺公望感叹道。

“这三十年来,日本贫弱的躯体上刚刚长出一些肌肉,结果我们就变得妄自尊大起来,而英美对远东政策的变化,使得日本成为他们在亚洲最大的对手和潜在的敌人,这使得英美转而支持中国,五年前,关东军的妄自行动,导致了日本的空前孤立,当时原本我们还有机会挽回一切,比如,可以趁此机会迫使张学良或者南京政府接受更多的条件,以换取我们的撤兵……”

感叹着,西元寺公望的口气满是懊恼之色,在“满洲事变”后他曾向内阁和军部的人如此建议过,但是面对满洲巨大的利益,却没能坚持下来,也正因如此,才倒致了其后一系列的局势恶化,但作为元老重臣,此时他重提此事,依然能显现出他的“远见卓实”。

“但是许多人觉得吃到嘴里的肉就不能再吐出来,随后为了保住满洲,我们退出了国联,和英美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直接导致了现在日本在国际社会上的孤立,而这种孤立对日本是不利的,但是对于中国却是极其有利的!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想进一步入侵中国,可是这又导致了我们同英美等国关系的恶化,使得本就恶化的国际环境,更趋于恶化,甚至不见一丝趋于好转的趋势,现在的局面对日本也就越来越被动了……”

西元寺公望轻轻垂首,神情中略带着些许懊恼之色,对于坚持着立宪政治和国际协调主义的他来说,此时对于日本的正局,他同样也显得极为无奈,作为政党政治的监护人,他已经无力再左右日本的政局,压制越发高涨的军部力量了,他毕竟不是军人出身,无法像山县一样拥有左右军部的能力,就像此时,他不过也就是发发牢骚罢了。

“阁下,你对现在支那的局势有什么看法吗?”

这次来名古屋,广田弘毅就是为了向这位历经三朝的元老重臣请教此事,以希望从这里获得一些启示。

“广田,”

看一眼广田弘毅,西元寺公望摇头说道。

“现在,我关心的并不是中国的问题,当所有人都被中国那块肥肉吸引的时候,你们却忘记了一点——”

沉默片刻,西元寺公望才说道。

“在北方的苏俄,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担忧的敌人啊!”

作为日俄战争时的首相,和当初的那些元老重臣一样,西元寺公望永远无法让自己不去考虑苏俄的威胁。

“难道,你就忘记俄国的虎视眈眈了吗?”

第四十章莫斯科与西安

代价!

在过去五年间,为了能够获得一个稳定的东方边界,苏联做出了太多的“让步”,在日本占领了满洲之后,驻日大使得到莫斯科的指示后,第一时间向日本政府表示了“理解”,后来为了让日本放心,更是承认了满洲国,接着,当日本对“中东铁路”的路权问题提出疑惑的时候,斯大林更是同意以低价把铁路卖给日本,由此标志着苏联力量全面撤出了满洲,至少在某种程度了,而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一个安全的东方,为了能够稳定日本这个敌人,但现在呢?中国同志的妄动,竟然导致在亚洲唯一能牵制日本的力量的领袖,被一群土匪绑架,让他怎么能不愤怒呢?但是愤怒却不能解决问题,心知日本才是苏联最大的威胁的斯大林知道,无论如何,必须要解决现在的这个问题。

凝眉沉思着,斯大林又继续说道。

“我们之所以做这一切,是为了让日本放心的进攻中国,一个统一的中国,是符合苏联现实利益的,因为只有统一的中国,才能够把日本牵制在中国,在这两个国家陷入战争的时候,苏联的远东就是安全的,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专注的关注欧洲的变化,把更多的注意力和军事力量集中到欧洲,”

话声稍顿,斯大林举起烟斗深吸一口,在吐出烟雾之后继续说道。

“一但中国和日本陷入长时间的战争,那么在我们的支援下,日本必将遭受前所未有的损失,日本的实力亦会受到损害,到那时,当我们从欧洲抽出身的时候,就可以重新把视线投向亚洲,到那时1905年的耻辱不仅将得到清洗,甚至,那时我们可以帮助中国的同志在亚洲建立起一个新的国家,当然这是建立在中日两国两败俱伤的局面上!所以……”

又一次,斯大林看着莫托洛夫,语气认真而严肃的说道。

“为了苏联的利益,我们必须要确保蒋介石重获自由,重新掌握中国的权力,对于任何企图杀死他的中国同志,他们都是革命的叛徒,是不可接受的,也是不可能获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