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无语)-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些士官在部队中的中坚作用,李利之看着连里的那些佩着领章上等兵的军衔的“新兵”,他们是年前整编时补充的“续备兵”,现在已经转为常备兵,这意味着今年他们需要进行士官培训。

“军士长,咱们排这个月,有多少人进士校学习?”

邯“老规矩,7个人,四个上等兵、两个下士,一个中士,这一批里有老白的名字估计,咱们回去的话,老白就能接到邯郸士校的入学通知了”

邯郸士校,实际上他的正式名称应该是“邯彰民团高级士官学校”,是专内区仅有的几所在中悳央政悳府军政部备案的“军事学校”,在南京军政部看来,一所目的在于为民团培养班长或对村长进行军事训练的学校,似乎是理所当然的,而这所学校至少在官方上是“邯彰最高等军事学府”了,对于许多士兵而言,进入这里学习,可以说是他们的人生的一个梦想。

背着行李的白四维在进入校园之后,并不觉得这里和军营有什么区别,或者和基地内设的士校有什么区别,如果非要说这里有什么区别的话,恐怕就是这里是一所旨在培养“高级士官”的学校,成为高级士官,是许多士官的梦想,作为军人,他们不可能成为军官,但是却可以成为待遇、地位不逊于军官的高级士官。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提交申请。

“你立志在军队服役吗?”

第一次进入基地士校培训时,教官曾询问过白四维这个问题,他的心里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疑惑,而此时,在走进这所士官学校时,白四维的心里不再有任何疑惑。

“这一辈子,自己这百把斤,就交给部队了”

心下嘀咕着,白四维朝着报道处走了过去,而在报道处,早就挤满了来自各师团的中士或者上士,其中还不乏三级军士长。

“有了他们,整个部队像一台工作正常的机器;没有他们,再有能力的指挥官也会陷入困境”

站在士官学校主楼办公室内的李法寰,这位民团高级士官学校的校长,又一次对司令讲述着士官的重要性,当初正是他提出了在“精兵政策”下,重视士官的作用以及培养,从而达到增强部队战斗力的目的。可以说,正是他一手缔造了民团的士官体系。

“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培养的4。5万名军士,其中有1。5万人在役,3万人退役,而退役士官又是各县民团的骨干,今年的冬训,已经充分验证了大量军士补充至民团后,对民团战斗力的提升,这意味着,半年后,我们只需要补充适当数量的军官以及士兵,就可以组建至少15个师,但是…”

“但是,因为士官是军队的脊梁,在战场上,他们又是伤亡最大的一群人,甚至超过军官,如果大量的士官伤亡,很有可能导致部队战斗力的下降,三个月可以训练一名士兵,半年才能训练出一个下士,如果我们不能有效的建立一个士官补充体系,那么很有可能导致一种局面,在战争中,我们的士官越打越少,新兵越来越新,部队的素质自然也就每况愈下,”

从窗边走回到办公桌边的管明棠接着李法寰这位“民团士官之父”的话说道,之所以会来士官学校,原因非常简单,对于现在的民团而言,战斗力的保持士官甚至比军官更为重要,借助现代的无线电通讯体系,参谋部可以直接指挥部署每一个步兵排的作战,但是在战场上,直接指挥士兵作战的却是士官,而不是被称为军队灵魂的军官。

军官与士官两者差一不可,商学院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军官教育体系,甚至现在还通过建立“研究生院”的方式,开始培养军官的军师团级战略指挥能力,而战略能力的不足,可以通过参谋部直接指挥加以补偿,但是士官不足却没有任何办法。

在后世看过许多战史资料的管明棠非常清楚,军官和士官的越打越少对于一支军队而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支军队实际上作为一个整体,战斗力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实际上这种事情一但发生,那支部队根本就只剩下了一个空有血肉,而灵魂空虚和骨骼脆弱的皮囊。

“现在我们每年可以培训多少士官?”

“现在,我们的十六所士校,每6个月可以培养1。2万名初级军士,4000名中级军士、2000名高级军士,一年也就是3。6万,最多也就是编成十八个师,按照伤亡率来算,一年的培训只能新建不超过8个师

在李法寰的解释中,管明棠沉默着,回来的在办公室内踱着步子。

“寰宇,看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士官的培训力度,看看基干团兵纳入进来”

把非在役的基干团兵纳入士官培训体系,或许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伤亡,如何避免军官、士官以及老兵的伤亡呢?如何才能解决这个根本问题,从而让部队越打越强,而非越打越弱呢?

基干团兵,李法寰的眉头跳了跳,基干团兵是邯彰民团体系中,稍次于常备民团的民团第二梯队,年前的地方动员,就是将就是在基干团兵择优编成县、乡、村/社三级常备建制,不过他们并没有接受士官培训,把他们纳入进来,到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毕竟他们是第一预备队。

“司令,把他们纳入进士官训练,倒可以解决一问题,但是,司令,这总归还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第八十三章荣誉的责任

清晨的阳光,顿时满屋子倾泄开来。田龙彦揉揉惺忪的睡眼,推开单身宿舍的窗户,深深吸了一口清凉的空气,顿时睡意全消。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早晨,整个城市已经开始活跃起来,远处的街道传来了小贩的吆喝声,又是一个清晨,又是烦恼的一天的开始。

作为县公安局属下的外勤巡查警官田龙彦,每天在食堂吃过早餐一样,便和县公安局的6名巡查警官一样,从“车库”中推出自行车,然后骑着自行车来到他的“辖区”沿着城市外的“环城公路”骑行执勤,警官是公务员,每逢星期日,并不能像其他普通公务员那样,可以自由支配休息日时间。执勤日,往往冒着生命危险,其高度紧张的程度,就连许多在日益壮大的企业内繁忙的员工也望尘莫及。休息日,还要待命以随时出发。

再说如果是普通工薪阶层人士,一旦下班,便可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偶尔喝醉酒,骂骂人,也不会怎么样。可休息的警官则不同,稍有出格,马上就会成为号外新闻,被刊登在各大报纸的“光荣榜”上,且标题十分醒目。即便在自由时间里,也必须不折不扣地遵守警官规则。ckj;t;,还必须时刻保持“一级战备”随时挺身而出,处置随时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甚至恋爱和结婚,也必须选择适应警官行业的对象。

在婚姻方面,必须向上司呈递申请报告,还必须经上司批准。警官,如果挑选思想偏激的女人或与会党沾点边的女人为配偶,麻烦也就随之而来。倒也不是不允许结婚,而是工作禁区尤多。若与那种对象结合在一起,必须自觉远离作案现场,还不能参加任何搜查和调查取证工作。

就婚姻的清规戒律来说,警官没有一点真正的自由。再说,无论到哪里,必须向所属派出所或所属公安局报告自己所在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便有某种意义上的自由,也是风筝式的。

不过对于这一切,田龙彦的心里并没有什么牢骚。在他看来:作为一名警官,保护公民财产和人身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秩序,是应尽的天职,理所当然要有各种制度的约束。他热爱自己的工作,每当熬过一个又一个长长的黑夜,迎来一个又一个充满曙光的晨曦的时候,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正是因为自己通宵巡逻在这片管辖区里,居民才得以安宁地入睡,迎来每一个祥和的早晨。他为了这份自豪,把制约多、随时有生命危险的警察工作视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在沿着环城公路骑行的时候,田龙彦畅怀深深吸了一大口新鲜的空气。现在是早晨七点,通常是大部分居民起床的时间,在接近“荣民新村”的时候,他特意去骑着自行车骑进了新村,这座新村中的居民与其它地方的居民截然不同,他们都是“外来户”但他们却有一个身份“军人遗族”。

这里的居民都是当年老五十八路军阵亡官兵的遗族,是在过去的几年问,在专员公署的帮助下,老五十八路军阵亡官兵的家人不断搬入专区,为安置他们,特意修建了“荣民新村”对于外界而言,这些居住着楼房的“新村居民”无疑是令人羡慕的,他们的媳妇每个月至少可以领10元的生活费,每个孩子还可以得n5元的抚养费,父母每人可以得到5元的奉养费,直到媳妇改嫁或去世、子女成年,父母去世,这笔钱是由民团司令部支付的,而且除此之外,他们还获得了一笔不菲抚恤金,而根据民团司令部遗族事物处的建议,这笔抚恤金大都被置换成为股票,每年可以得到数百元的分红,而且他们还享有医疗、教育等等各种保障,也正因如此,他们的生活才是令人羡慕的,而也正是看到遗族无虑的生活,才使得人们相信政府不会忘记为其流血的士兵。

骑车在新村里转一圈。绿化良好的新村的早晨,与市区不同,空气格j't…f青新。虽说微微有些寒冷,可他反觉得很是凉爽。睡意,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田龙彦边骑自行车,边巡视新村内的治安,这里是重点的治安区,作为巡查警官,他每天都会来这里数次,以确保这里的安全,毕竟这里居住的大都是孤儿寡母的,不过今天,这里似乎显得有些冷清,似乎没多少人走出来。

很快,田龙彦便骑进了新村中央俱乐部门前的绿色宽敞草坪。在草地前田龙彦警官刹住自行车,因为那里聚焦着很多人,在中央俱乐部台前站着三个披着大红花的青年。

“定服从长官命令,临阵绝不退缩,不辱父兄英名……”

这会田龙彦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是新兵送行,相比于外界,新村里的居民更乐意从军,许多人甚至放弃升学的机会,也要加入军队,对于他们来说,加入军队也许是他们的一种追求或者说梦想。

“早上好!田警官!”

那些妇人们见到田龙彦警官,一个个向他打着招呼,而田龙彦则笑呵呵的同他们打着招呼,在打招呼的时候,他看着那三个年青人,其中有一个人他认识,是李茂程。他爹叫李铁栓,阵亡的在长山塔,湖北人,而李茂程他和他娘以及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都是专员公署派人从湖北老家接过来的。

“我要当兵,像我的父亲一样,作一个为国尽忠的军人……”

曾几何时,一次玩笑似的田龙彦曾劝他考警官学校,而他却如此回答自己,为什么要当兵?是为了报恩,还是为了……荣誉,应该是为了荣誉吧!

看着站在台阶上在阳光照耀下的那张年青的脸庞,在他们向台下的家人、邻居敬礼的时候,田龙彦也跟着回礼。

他抬头仰望渐渐明朗的天空,无论怎么仰望,也只是壮丽的瞬间。就在这时候,他突然犹如一尊雕像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在这个时候,他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明白了,新区的居民,为什么更愿意从军,更愿意追寻父兄的足迹。

荣誉!

在专区,从军是一种荣誉,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军人,只有最优秀的才有可能成为军人,而在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给予军人的荣誉,是其它任何地方都无法给予的。

去年的战役纪念日时,田龙彦和他的同事一样,在街上维持秩序,他亲眼看到那些退役的伤残军人,穿着漂亮的毛呢退役军装,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在街道上享受着他人的赞扬,望着那些伤残以及退役军人,看着县长向他们鞠躬,表达感激之情时,田龙彦觉得在那一瞬间,所有人都会有一种“生当如此”的感觉。

荣誉,望着那三个即将离开荣民新村的青年人,他明白了,也理解了他们的追求以及他们的梦想,越是年青就越渴望得到属于自己的荣誉,而不是躺在父辈的功勋上享受父辈的荣誉。

“因为我们知道什么是值得我们去缅怀的、什么是值得我们去祭奠的!”

在专员公署内,坐在沙发上,管明棠请面前的周仁喝茶,然后语气低沉的说道。

“我们奉养了9817名前五十八路军阵亡官兵的家人,他们是为国尽忠的……”

管明棠的语气此时变得沉重起来,在过去的四年间,他不断的兑现着自己当年对那些士兵们作出的承诺,不仅支付了大量的抚恤金,还千方百计的把他们请到专区定居,当然这有自己的“私心”这些阵亡官兵的遗族分别居住于十二县的各个“荣民新村”之中,政府对他们的善待以及奉养,无形之中向八百邯彰人传达了一个信号——为国尽忠者会得到回报。

而在传送这种信号的同时,无形之中,军人至上的观点在专区内蔓延着,而士兵们同样相信自己无需担心身后之事,他的身后会有政府为其照顾家人,如此一来,他们才能真正的在战场上作到舍生忘死的为国而战。

“他们生而为国尽忠,他们死国国家自当为其尽责,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义务,但是,再多的金钱抚恤,都无法弥补老年丧子,妇者丧夫、幼者丧父的悲痛,所以,作为民团司令,我所希望的就是,在将来的战争中,我们的血能够少流一点!让人间少一点悲痛!”

在专员用略显伤感的话语中,周仁的内心同样被触动了,在他看来,专区或许是全国最尊重军人遗族的地方,而这种尊重是有回报的“绝对的尊重换回的绝对的忠诚……”在专员提及少流点血,少一点悲痛时,他更是点头赞同着。

“的确,敬重英灵、抚慰遗族是政府必尽之责!”

而在赞同之余,周仁的双眼则看着茶几上的那个墨绿色的背心,与普通的背心不同,它是直立于茶几上。

“也许对于指挥官来说,一个士兵只是一个数字,但对于他们的家人来说,却是他们的全部,所以,我们要尽一切可能保护他们……”

第八十四章保护伞

玻璃茶几上的墨绿色的背心显得是如此的特别,它的每一处都是极为特别的,听着专员的请求,周仁仔细打量着这个立于茶几上的背心。

“专员,这是……”

看着这件模样古怪的背心,从上面的弹匣包中,周仁看出这应该是军人的一种装备,但。

“子竞,这是一件可以保护军人的背心”

管明棠指着桌上的背心说道,这件背心是管明棠根据后世的ras战术背心“设计”的战术背心,或者说“防弹衣”,准确的来说,是可以插防弹插板的防弹衣,只不过是他多出了携带弹悳药的功能,同时,他还可以起到些许防护作用。

“专员,这……”

双手提起几上那件沉重的有些怪模怪样的背心,

“这是战术背心,它前面的弹匣包可以装入步枪子悳弹桥夹,也可以装轻机悳枪弹匣,不过,他还要加装……”

身体前倾,管明棠伸手打开战术背心的内衬,里面露出了一块钢板,将那块沉重的钢板从中抽出,将钢板展示于茶几上,管明棠继续说道。

“它的前后可以加装两块25*30公分的防弹钢板,正面钢板厚度为4毫……

又一次管明棠差点把“公厘”说成“毫米”,曾几何时,他曾试图为了自己的习惯,推行“米、厘米、毫米”制,但最后却被中悳央叫止,因为早多年前,中悳央就通过推行公制的法令,只不过中悳央制定的公制称谓更“中国化”,“公尺等于米,公分等于厘米,公厘等于毫米”,直到现在,管明棠都没完全适应这些称谓,偶尔还是会带出一些固有的习惯。

“嗯,应该是公厘,后部钢板厚度为2。5公厘,不过现在使用的钢板是进口的装甲钢,虽说重量大,但是可以防护日制6。5公厘三八式步枪的近距离射击,不过它总归是进口钢材,在战争时期,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我希望你们能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装甲钢,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研究一种新型的轻型防弹材料,以用于制造防弹插板,以满足保护我们的官兵”

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管明棠的目中带着些期待,后世的经验告诉他,防弹衣可以有效减少战场伤亡的最佳选择,或许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无法制造出后世那些采用凯夫拉或超高强度聚乙烯纤维以及防弹陶瓷构成的先进防弹衣,但是应该可以制造出钢质防弹衣,管明棠清楚的记得在自己为五十八路军采购钢盔时,曾见过钢质防弹插板,而这两块防弹插板则就是购自于后世,但因为价格问题,所以管明棠更希望钢铁研究所能够自主研究出这种防弹钢板,甚至还可以更进一步,研制更先进的防弹材料。

当然,就现在而言,钢板的成本最为低廉,而且寿命最长,无疑是最实际的防弹原料,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它的重量太大,正面插板2。5公斤,后部插板则为1。5公斤,加装插板后,整个背心重达5。7公斤,或许现在民团装备了几千辆汽车,士兵不需要再单纯的依靠双腿走路,但是依然有些太过沉重,幸好日本人用的是铅芯弹,若是普遍使用钢芯弹,估计重量还要再翻上半番。

“专员,用钢盔用钢怎么样?”

伸手取过那块从背心中抽出的钢板,周仁用手指敲击了一下,轻声问道。现在北方钢铁公司已经可以生产多种型号的装甲钢,而钢盔用特种钢材更是在三年前,就已经由汉阳钢铁公司研制成功,现在汉阳、北方钢铁公司生产的二三式钢盔,早已普遍装备邯彰民团,而且包括中悳央军在内的诸多国内部队亦有采购。

“现在公司生产的装甲钢薄板,目前只有这一种型号,对生产线进行调整的话,可以迅速提供一批装甲薄板。”

周仁曾参与过钢盔的研制,在钢盔的研制中,所考虑的并不是防弹,而是炮弹破片。

“专员,在战场上,炮弹破片的杀伤超过子悳弹,用钢盔用特种钢应该可以满足防破片的需求。”

“这个……”

沉思片刻,作为二三式钢盔原型m88钢盔的采购者,管明棠自然知道二三式钢盔的钢材型号是在借鉴后世的232防弹钢的基础上研制,实际上其钢材性能相比原型还稍逊些许,用于制造防弹插板,其性能肯定会有所下降。

防破片,后世的军用防弹衣的别称不就是防破片服吗?

“我想你们可以充分试验一下,而且现在咱们不是从德国引进了一些装甲钢的技术吗?你们可以适当研究一下,嗯……”

话语稍顿,管明棠皱眉思索片刻,而后又补充道。

“不过,如果暂时无法提供性能不逊于这种进口装甲钢的薄板,可以暂时先弄一些替代产品,让部队暂时先适应一下但是……”

双眼直视着周仁,管明棠又认真的说道。

“子竞,你要知道,早一天研制成功新型特种装甲,将来不知能挽救多少军人的生命,”

站起身,管明棠轻轻鞠躬道。

“拜托了子竞”

在将周仁送出办公室之后,重新回到办公室内,站在窗边,管明棠知道周仁以及钢铁研究院的众人,一定会赶班加点的从事新型“防破片装甲”的研制,很快,自己的士兵的身上就能多出一件“保护伞”,如果到时民团再拥有一支强大的炮兵以及装甲部队的话,那么,在这个时代还能谁能够阻止这支部队呢?

想到这里,管明棠的视线朝着窗外的夕阳看去,望着那通红的夕阳,他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夕阳可真美啊”

暮色苍茫的时候,夕日映照着的春天的树林,遍地的青草夹杂着冬日的枯草在依然寒咧的春风中,发出依显萧瑟的声响,在枯草间偶尔可以看到的几只野兔在草丛间觅食,突然,一只野兔猛张目张望一下,随后像是受到惊吓似急速朝着远方逃去。

“嗖……”

伴着一阵尖锐的破空声,突然伴着一声剧烈的爆炸声,在枯草丛中炸起一团烟柱,就在烟柱升起的同时,远方的草丛间,数十只炮队镜、观测镜、测距镜耸立其中,而在每一个炮队镜后方,都站着名穿着黑色制服的军人立即报出读数,而在后方,几十名军人则趴在弹悳药箱处,根据前炮队镜的观察数据开始图上作业。

“向左偏差……”

戴着耳机的军人依次报图读数,而在这些脸庞看起来稍显得稚嫩的青年军人的后方,则站着几名穿着德式军装的外裔军官,对于这些学生借助望远镜、方向盘、炮队镜等工具测算距离和方向的速度,作为教官的汉克’福尼林显然有些不甚满意,在皱眉之余,他又看着一下时间,在分针转了两个格后,他大声喊道。

“好了,所有人集悳合”

待五十三名学员集悳合后,汉克走到他们的面前,神色中透出些失望之色。

“恭喜你们,因为你们的迟顿,现在,你们的步兵防线已经被突破了”

这是一堂火炮校射课,在第一发炮弹发射后,他们必须要在分钟之内测定出偏差并加以修正,进而实施火力打击,只不过他们的速度太慢,以至于根本无法达到他的要求。

“正是因为你们的愚蠢,导致了数万名英勇的士兵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毫不客气的,甚至可以说得上极尽苛责、刻薄的言语不断的从汉克的口中吐出,此时这位右手袖管内空荡荡的前德军中校的言语深深的刺激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