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无语)-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张伯岑感慨良多的赞同时,神情复杂,偶尔皱眉沉思的胡适却疑惑着问道。

“让青年学生肩负国民之责,这是理所当然,但……”

直视着管明棠,胡适提出了他的看法。

“但如若青年们都上了战场,那应如何从事科学研究呢?值此战时,难道我们不更应该重视战时的科技研究吗?”

#x270e;

第一百四十二章征召

北方公司新区,这座位于邯郸西南的“城市”从来都是不是一座城市,尽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里应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同样也是一座在中国极为难得的花园式的城市,引自黄河的河水滋润了城市中树木和花草,在这个盛夏时节,在公司新区的街道、公园到处可见色彩鲜艳、形象别致的花朵,以及根深叶茂、翠绿欲滴的大树,这些移自太行山的大树,使得整个城市都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花草所包围,显得极为美丽和幽雅。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里是和此时的邯彰一样远离前线的后方,在这里听不见炮声,也看不见炮火,对于第十六集团军航空队而言,这里是空防的重中之重,而在新区周边以及新区内的公园中布置的上百门大中口径的高射炮以及大量的防空气球,使得多少总显露出些许“战争的气息”。

不过这里的战争氛围更多的是体现在工厂,这里的工厂已经随着动员转入战时生产,而源源不断的军事物资、军用装备从新区工厂的生产线上制造出来,通过铁路、公路发往邯彰甚至全国各地,而对于一些人来说,在这片“公司辖地”他们甚根本就感受不到任何战争的氛围,就像对于新区32区的原三十二高级中学,现在的“清华大学邯彰临校……”一样,公司新区l07大街75号,一座教学楼隐于树林与草地之间,整个校园都显得宁静幽远,情景好象北京西郊的风景区,这就是清华临校的校址,对于那些在暑假结束后,陆续来到这所“临校”的清华师生而言,在这里,他们既听不到爆炸声音,同样也看不到令人厌恶的、趾高气扬的异国侵略大兵,一切似乎都象战前一样。

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还优于战前,比如撤往邯彰的各高等学校的教师除去继续享有中央政府发往的工资之外,还随着邯彰的全面动员之后享受本地的“军教公”配给制,而对于学生而言,同样也享有免除食宿费用的待遇,同时,清华大学和其它学校一样,还得到教育基金会的资助,添置了大量的教学以及试验器材,正因如此在短短的两个月间,清华大学不仅实现了战时迁校以及复校,而且其教学设备甚至优于战前,这是超出许多人意料的。

而此时,对于临校的一千五百余名学生来说,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了“战争的氛围”此时在校园内,已经看不到穿着学生装的学生,在过去的十几天间,他们不仅见证了青年军的成立,同样也见证了一个变化——教育战时化。

而作为教育战时化的一部分,所有的在校学生都需志愿服役,作为军人在学校内接受教育、进行军事训练,并随时等待军队响应的征召,不仅所有的学生如此,甚至就连同教授,亦接受预备役军职。

“军人……”

在校长办公室内,梅贻琦看着镜中的自己,几乎认不出自己来了,即便是对于外人来说,此时的他同样也是陌生的,对于外人来说,他们早就习惯了他穿着身布衫或马褂头戴礼帽的样子,而此时,他却穿上一件深灰色的军装,只不过军衔标志是银白色的与现役的金色不同。

“没想到,有朝一日,你会成为一名军人!”

梅贻琦看着镜中的自己,似有些无奈的摇了下头,妥协,这是一种妥协,作为清华大学的校长,这是他对邯彰行政专员、第十六集团军司令作出的妥协,而之所以作出这种妥协,却是基于种种考虑。

在青年军成立后,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一震撼人心的口号下,近千名清华大学的在校学生,选择放弃学业,加入青年军,以普通一兵的身份为国效力,面对这一情况,他和其它各校的校长一样,曾与管明棠一同探讨过战时教育以及征召学生从军的问题,而最终,作为妥协,管明棠同意待已从军的学生完成训练之后,以“军队委培”的方式,重新回到学校就读,而作为回报,各迁至邯彰的高等学校,需要遵众邯彰的《战时教育条令》——高等教育服务军事需要,校长、教授授予相应的预备役军衔,学生授予下士军衔,而军队则根据需要随时征召高等学校师生参加军事服务。

在管明棠提出这个要求之后,梅贻琦从来没有像这次这般犹豫过,清华与邯彰一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在邯彰专区亦或是北方公司以及第十六集团军的高层,都有大量清华毕业的学子,也正因如此,清华迁至邯彰后,才得到最为妥善的“关照”但这一次,那些毕业于清华的人们,却沉默了。

面对他们的沉默,心知一切都已无法挽回,除非清华再次迁校,面对迁校时损失了几乎全部的教学仪器以及临校先进的教学以及试验器材,梅贻琦妥协了,正如其它学校一样他接受了管明棠的条件。

“这也是服务于国家啊!”

感叹着,梅贻琦戴上了军帽,看着镜中有些陌生的自己,他深吸了一口气,走出了办公室,今天,是清华大学所有在校生宣誓从军、效忠国家、服从军令的日子。

此时的清华临校的校园内,近两千名临校师生面对着四名军人持角的军旗行着军礼,大声发出他们的誓言。

“我中国国民革命军军人,我在国旗的面前庄严宣誓,我将毫无保留的效忠国家、服从国家领袖、最高统帅之领导,服从指挥官的命令,遵守军规和军事司法条例,并以一名英勇军人的名义信守誓言,乃至牺牲在所不惜!”

誓言在校园的上空回荡着,在宣誓时,临校师生的神情似乎显得有些复杂,但更多的却是激动,对于其中的许多青年而言,这誓言意味着他们成为了一名军人,一名在这场民族圣战克尽职守的军人。

在宣誓结束之后,驻校军代表发表了一番简单的演讲,无非是代表国家感谢他们的服务、感谢他们的忠诚之类的话语,随后宣誓便结束了,而在宣誓结束后,叶企孙看着身着军装的梅贻琦,看着他领上的“少将”军衔,却是展颜一笑

“月涵,以后,我是应该称你梅校长,还是梅长官啊!

“鸿眷兄,你啊……”

就在梅贻琦正欲回答时,他却看到两名军官朝着自己走了过来,他们的军衔是现役部队的金色军衔,其中一名上尉军官走到梅贻琦的面前,行了一个军礼。

“将军!”

面对上尉的军礼和陌生的称谓,梅贻琦愣了好一会,方才反应过来,他是在称呼自己。

“你好……”

“将军,根据专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签署的命令,贵校的叶企孙上校、萨本栋中校……”

在念了一串名称之后,面无表情的上尉又继续说道。

“及所属学员立即转服现役!”

“什么!”

梅贻琦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这样,他们不过是刚刚宣誓,怎么这边就接受了征召,转为现役,这是为什么?

“都是物理系的教授和学生!”

叶企孙有些疑惑的看着面前的上尉,为什么现在就动员这么多物理系的教授和学生。

“请问,为什么征召我们?”

“上校,这是军事机密,根据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命令,你们有48小时的准备时间,48小时后,接你们的专车就会抵校!”

在上尉的话声落下的同时,梅贻琦却是猛的把军帽抓了下来,面带怒色的嚷喊道。

“我要去见管哲勤,非得让他给我个解释!”

此时梅贻琦之所以恼怒,却是因为他感觉自己被欺骗了,被管明棠的花言巧语给骗了,现在到好了,这边师生们刚宣誓成为军人,那边征召令就到了,而且不仅仅只是学生,而是几乎整个物理系,他的征召令调走了几乎整个物理系的师生,等于把整个物理系给掏空了。

“月涵,你先别生气……”

叶企孙连劝着梅贻琦,以他对管明棠的了解,这次征召显然有其它的用意,绝不是简单的“征召现役”。

“气?”

喝一声,梅贻琦急步朝着校外的方向走去,一边对身边的叶企孙说道。

“我现在那里还敢气,他管明棠的算盘打的精明,现在是想拿军令来控制我们,控制这所大学!”控制每一所迁至邯彰的大学!至于所谓的“军教公配给”、“学生免费食宿”、教育设备、校园,所有的一切,都不过只是魔鬼的诱饵,而偏偏他梅贻琦还没有看穿他的心思,甚至心甘情愿的甘愿被其所利用,他自己被骗倒是无所谓,而现在却涉及到每一个清华的师生。

“月涵,如果”……”

心知梅贻琦对于师生纳入军事体系一直暗存抵触情绪,叶企孙此时却显得极为冷静,在梅贻琦上车时,他扶着车门说道。

“如果,真的是国防研究需要呢?就像是航空系一样?”

第一百四十三章在邯彰

专员公署。

在战争爆发的两个月间,对于邯彰的近九百万民众而言,这里的一切,总是能让他们不至恐慌,他们相信,只要这座公署里的那位专员在,问题就不会太过严重,那怕就是日本人打到邯郸,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到那时候,强大的民团,不,应该是第十六集团军的十数万官兵和近二十万预备军官兵,会击退他们,甚至能够收复二十九军丢下的北平、天津。

而这种盲目的信任同样也影响到了在过去的两个月间,逃难至邯彰的上百万难民,在战争爆发后河北北部有近两百万难民选择南下,这些难民既有为躲避战火而逃离家园的,也有不甘当顺民的爱国人士,这些背井离乡的难民成分复杂,既有富有人家,也有党政及爱国人士,同样也有技术工人、农民,教师和学生以及城市平民。

战争的破坏、杀戮、奸掳,使得难民们情绪极不稳定,始终处于惊恐不安的状态,惶惶不可终日,帮会、土匪甚至敌伪汉奸更是混杂其中,面对难民潮,邯彰专员公署沿公路以及火车站设立了难民点,为难民提供食宿的同时,亦为其提供工作,大量征召使得邯彰空出了许多岗位,而工厂的扩建以及战时生产,又需要更多的工人,上百万难民的涌入,解决邯彰的劳动力缺口,而似乎安定下的来难民,就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似的,他们宁愿相信,像邯彰的百姓一样,相信专员公署的那个人可以扭转大局,相信他们在这里可以重新过上安定的生活,而在许多人稍安定下来之后,自然而然的总会期待着这种安定的日子可以持续下去。

“专员公署……”

站在专员公署前方的广场上,刘若云的双眸中闪动着丝许异样的神采,在北平沦陷后,随着家人一路南逃,原本按照父亲的计划应该去南京,可最终在友人的劝说下,父亲留在了邯郸,在邯郸重新操办起了生意,至于她则在难民处的安排下,于邯郸的十二中任教,今天,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到这里,就像是鬼迷心窍似的。

站在广场上,望着专员公署高大的楼房,刘若云似乎又回到了自己在北平的街巷中,差一点撞到他的那一幕,想到这里,她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但笑容中却还着些牵强,曾经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一个小女孩的梦想罢了,现在的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夫人,他还会记得北平的小巷里那个骑脚踏车的女孩吗?

“现在,你在干什么呢?”

望着大楼,刘若云忍不住在心底寻思着。

“也许是在考虑着如何保护这里吧!”

想到当初在电影里,自己对他的指责,刘若云的脸上又一次浮现出了些许笑容,那是属于她的记忆,一些美好的,永远不会忘记的回忆。

“你一定会成功的!”

默默的心间言语着,刘若云将视线投向楼前高大的不锈钢旗杆上迎风飘荡的国旗,只不过,她并不知道,当她站在广场中仰视着国旗的时候,在十楼的一个房间的窗边,管明棠同样注视着那面国旗。

“6478l!”

站在窗边,好不容易有些一会喘息之机的管明棠,此时显得有些得意,以至于无不得意自言自语似显摆着这个数字来。

这个数字是什么样的数字,是邯彰目前的大学生数量,其中有大约l。7万人,来自北平、天津等地,而之所以得意的原因非常简单,今天,邯彰高校和内迁高校的师生都已经宣誓从军,一个看似简单的“宣誓”似乎没有太多的约束性,但是作为始作蛹者,管明棠却清楚的知道,当他们成为军人的时候,所有的“潜在因素”都将会随之消息。

“专员,这是第一批的名单,一共有372人!”

看着专员的背景,王长青的神态显得极为恭敬,甚至于显得有些谨慎,过去,和许多人一样,在他看来,专员有些迂腐,甚至有些憨直,但是现在,随着他所部署的一些工作,王长青意识到,这位专员的心机之深,远超过外人的想象。

就像最近大半个月来,从青年军的组建到高校军事化,一个看似无解的问题,在他的手中轻易的以“爱国”的名义被化解了,而在那“爱国”的名义下,数十支看不到的“利刃”已指虎视眈眈的指向了某一些人。

“名单交给李秘书长吧,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最多三个月,他们就会接到征召令!”

提及对那些人的征召,管明棠的唇角微扬,影响学校教学稳定的“活跃分子”会被送入军队,在简单的训练之后,就会被送到前线,在战场上接受人生的“历炼”。

“所以,我希望,保安局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的监控,另外,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动员抗战时期临时条款》的通过,到时候肯定还会暴露出一些人,到时候你们就抓住机会,把潜在因素清除掉!”

“是!”

王长青的心下一凛,面前的这位所采用的许多手段,远非他人所能相比,现在这一招显然又是“引蛇出洞”。

“但,到时候,舆论界会不会有所反应!”

“战时,为了确保胜利和避免泄密舆论是要监管的,这一点,中央也是同意的,同时……”

话未说完,办公室的门却被推开来了,同时传来了李直民的话声。

“月涵先生,专员……”

转过身,管明棠便看到闯进自己办公室的梅贻琦,他的脸上似带着些怒容,而李直民正试图阻止他进入自己的办公室。

“月涵先生,是谁惹您发这么大的火啊!”

笑问着,管明棠又对王长青说道。

“王局长,你下去吧!”

“管长官!”

管明棠脸上的笑容,让梅贻琦一愣,他抑下心底的不满,取出那份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公函。

“我想听您的解释!”

“解释……”

梅贻琦的手中的公函,让管明棠立即明白了他的来意,尽管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管明棠却把脸色一板,然后肃声说道。

“梅校长,专区国防动员委员会是专区最高动员机构,包括我本人在内亦需服从委员会的命令,这是委员会签发的公函,是应战时需要,请问,有什么需要解释的!”

似质问般回应只让梅贻琦一愣,作为清华的校长,他还是第一次被一名官员如此质问,即便是南京的委员长也未曾如此质问他。

“管长官,我想知道,为什么要征召他们?”

“为什么要征召他们?”

双眼微睁,管明棠反问道。

“梅校长,服兵役是不是国民的义务!”

“战时国民是否应该响应征召!”

接连的问题,一下便把梅贻琦的问题给憋了回去,纵是他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但是在管明棠一个个高帽扣过来的时候,纵是能言善辩的他一时间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加以反驳。

在梅贻琦不知如何反驳自己时,管明棠的心底却是稍显有些得意,如果说在人世间有什么样的道理是无法反驳的,那就是爱国了,爱国主义是容不得反驳的,而且这次征召,为将来的征召打下一个基础,而这基础则是一个“道德陷阱……”

o

“哲勤!”

跟着梅贻琦一同进入办公室的叶企孙见气氛变得异样起来,连忙在一旁缓和起气氛来。

“梅校长也是一时心切,我虽已年迈,但若国家需我上阵杀敌,我绝不会推辞!”

“叶院长!”

听叶企孙这么一说,管明棠笑叹口气,然后对李直民说道。

“仲民,把门关上,不许任何人靠近办公室!”

待办公室的房门紧闭之后,管明棠才看着梅贻琦与叶企孙两人,先请两人坐下后,又默默的看着他们,随后长叹道o

“叶院长,让像您这样的国宝级的大师上阵杀敌,既便是你愿意,我也不愿意!”

然后将视线投向梅贻琦,在几所学校的“选择”中,管明棠还是选择了清华,而不是有着“学运中心”的北大,而选择清华的原因一是因为清华物理系的基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梅贻琦这个人。

“梅校长,我知道,你之所以发火,是因为担;bpt院长和系里的师生,但是……”

迎着梅贻琦的视线,管明棠缓声说道。

“先前,我的话是重了些,但也是最基本的道理,现在,日军不断向华北、华东增兵,可以说,日本欲占领中国之心,已是人所共知,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生存,同样是人所共识,那么,对于我们而言,所需要的考虑的就是不惜代价的赢得这场战争,而我们如何能够赢得这场战争呢?”

“管长官……”

在梅贻琦刚要开口时,管明棠却伸手打断他的话,看着叶企孙说道。

“我先前说过,之所以征召叶院长和校里的师生,是为国防的需要,下面我要说的话,除直接参与者外,在整个邯彰,了解内情者不超过十人,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保密!”

在两人的疑惑中,管明棠缓声说道。

“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能赢得这场战争!甚至关系到,未来数十年,我国的命运!”

第一百四十四章对未来的投资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当夜幕降临之后,或许布鲁塞尔远不及巴黎那般繁华,或许这是一座带着田园味道市,但是在街灯的照耀下,这座城市却有着别样的味道,元旦刚过的布鲁塞尔,此时依然带着些许新年的气息,街边的商铺依还点缀着些许新年的装饰,而在距离大广场约两百米的ne酒店,它的外墙被探灯照射着,在黑暗中却如童话中的宫殿一般,这是布鲁塞尔最豪华的酒店,每天不知多少富人贵客往返与此。

在三楼上一间普通客房内的住客此时仍未就寝,在灯光下,将两个身影投射在房间的墙壁上,而随着其中他们的动作影子也微微地晃动着,身影在一起接触、抚摸,最后整个房间只能听到那粗重的喘息声。

“的确有些恶心!”

隔着单透的玻璃,望着房间内床上的那两具扭动的躯体,赵国梁甚至有些不忍目睹的闭上了眼睛,今天是最后一天了。

在过去的两个星期间,他和同事们一直在监视着床上的那个五十余岁的男人,而现在,一切都结束了。

只要拥有了这卷胶带,看着身边的电影摄影机,赵国梁的唇角轻扬,又一次拿起了相机,冲着床上的两个人拍去,准确的来说是,是两个男人,谁能想到一位有着漂亮妻子和一双儿女的富人,竟然是一个同性恋呢?

在午夜的钟声敲响之时,埃克·弗尔南多拉开了房门,他先朝着左右看了一眼,然后离开了房间,而正在他朝着电梯走去,调整着心情,以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时候,隔壁的房门打开了。

“弗尔南多先生!”

打开房门的费新哲似笑非笑的看着埃克·弗尔南多。

“你……”

埃克·弗尔南多诧异的看着站在门边的费新哲,对于这个中国人,他并不陌生,早在一个月前,他就同公司董事会的多名董事进行了接触,并且购得了多名董事所持有的股份,以谋求收购豪特·加丹加省铀矿联合公司,现在,他们已经控制了公司40%的股份,但依然没有掌握控股权,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把股份卖给他们,毕竟公司拥有欣科勒布韦的采矿权,它是位于比属刚果的世界上最富有的铀矿,而在那些高品位铀矿中含量有大量富贵的镭。

“你想干什么!”

看着费新哲,埃克·弗尔南多下意识的紧张了起来,难道他们在跟踪自己。

“弗尔南多先生!我们可以谈一下吗?”

费新哲的脸上依然带着微笑,笑容依如过去般的诚挚,在说话的时候,他有意无意的将视线朝着隔壁看去,而他的视线更是让弗尔南多紧张起来,他们,他们知道了……

“你,你想要干什么!”

即使在门外的走廊上,也能听到弗尔南多愤怒的咆哮声,他怒视着费新哲,他从没有想到,人竟然可以如此的无耻。

当然,对于弗尔南多的愤怒,费新哲却只是微微一笑,他拿起茶几上的照片,看着刚刚洗印出来的照片说道。

“不得不承认,照片拍的极为清楚,我在想,如果,报纸上刊载了这些照片,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面带着微笑,费新哲不以为意的看着对方,然后又继续说道。

“嗯,也许,还会有一部电影!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

费新哲的话让的原本愤怒至极的弗尔南多冷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