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河血(无语)-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这,杨永泰又认真的说道。
“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困难,日本同样也有困难,所以,现在就是比谁能坚持下去”
“嗯?”
陈布雷微微一怔,立即接腔说道。
“对,现在日本确实有困难,所以,才出现了和谈的契机,所以,欧美五国才会介入调停,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日本的困难,现在日本方面的困难,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怎样结束这场战争。而五国介入,就给他们提供了结束战争的机会所以,中央才会派布雷前来,征求管长官的意思,看看他对和谈有什么想法”
“布雷老弟说的极是,目前的局势也确实如此,日本人很难在这看不到胜利的战争中继续撑下去,所以,他们会同意谈判,但是……”
直视着陈布雷,杨永泰缓声说道。
“如果现在谈判的话,管长官如何向千八百万战区民众交待?”
第二百五十九章难择
在战争中学会的并不多!承认这一点,管明棠并不觉得有什么困难的地方,虽说表面上看来,直到现在,第六战区打的一直都不错,邯彰军直到现在都没有真正学会打仗。毕竟,这是事实,尽管在北方商校中有《大纵深战役理论》、《步兵进攻》、《坦克战》等等诸多的现在甚至后世的军事战略战术理论,甚至于军官们也擅长于拿着教科书去打仗,但是最终到了战场上,为了降低伤亡,他们真正能够发挥的,并不是指挥的艺术,而是“火力的优势”。也正是这种“学习”,造成了技术优势变成成了“技术消耗”。
“邯彰军之所以,能够打败敌,不在于邯彰军多么多擅战,甚至可以说,相比于国内许多部队,我们的士兵或许是这个……”伸出一个大拇指,这正是管明棠最得意的地方,邯彰军士兵的训练教材、步兵分队战术教材都来自于后世,在步兵分队战术理论上,那些缘自于后世的资料,几乎达到了步兵战术的巅峰,对于,管明棠并不怀疑,毕竟在另一个时空中,那支部队唯一能依赖的只有步兵。
“但是,我们的指挥却是这个……”
又伸出一个小拇指,随管明棠略为感叹的说道。
“这种短板严重限制邯彰军的作战,如果我们的军官能再出色一些或者说经验再充足一点,凭借我们在山东形成的全面压倒性优势,我们的伤亡至少能减少一半……”沉默片刻,管明棠又继续说道。“战争并没有给予邯彰的青年军官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战争,为了少教学费,我们只能用火力去交学费,而这种学费交习惯了,我们也就习惯了现在的这种打法了!”
“这种习惯,并不是好习惯,哲勤,我们以日军为例,如果日本获得了同邯彰军相同的火力,那么,你要怎么击败他们呢?”看着若有所思的管明棠,杨杰反问着,在他看来,这恰哈正是最令人担忧的地方。
“现在,邯彰军完全是凭借火力压垮了日军,日军就不会总结吗?今天你有火力优势,那明天呢?”沉思中,管明棠点点头。“这正是我担心的!”这正是管明棠担心之处,火力的优势并不是长久的优势,毕竟,日本同样也是一个工业国家,对于善于学习的日本人而言,当他们在火力上吃了苦头之后,他们同样也会加强陆军的火力,一但他们的火力不逊于邯彰军,那么将来,自己如何能够收复山东呢?恐怕到那时,自己唯一的选择就是用成千上万辆t55坦克去碾压了,像后世的苏联一样,借助装甲部队上的数量优势去弥补自身在其它方面的劣势。
“所以,我希望……”
转身看着杨杰,管明棠用略显沉重的口气说道。
“我希望,我能够得到三年至四年的时间,借助耿光你和其它将领的之材,对邯彰军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和训练,当然,他们的火力仍然会进一步加强,但是我希望,届时,邯彰军能够成长为一支真正的强军,”如果换成其它人,或许不会对现在的邯彰军挑三拣四的,但作为这支军队的创始人,管明棠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短处在什么地方,同样也明白这支军队的短处,相比于任何一支军队,他的一切都太年青。距离真正的强军,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哲勤,”
虽说只是管明棠的随口一句话,但杨杰却从这句话中听出了其它的意思,早在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就用了一夜的时间去谈论未来,其中就有一个“军官培训计划”,是在借鉴庐山军官训练营的基础上,以陆军大学为范例,有针对性的对各部队团以上主官、参谋进行一次轮训,同时通过大量的演习以让团以上主官、参谋运用其所学。
而此时管明棠的话之所以吸引他的注意,却是因为那句“三至四年”,联系到之前管明棠透露出来的信息,杨杰的眉头猛然一锁。
“您的意思是,你准备同意……”
尽管杨杰的话没说完,但管明棠还是点了点头,尽管可以说是心不甘情不愿,但就目前来说,却是最具可行性的选择。
“没办法,打完这一仗,且不说部队的伤亡,作战物资也差不多耗尽了,即便是部队还有余力再进攻……”默默的向前走着,管明棠一边走,一边说道。“打完这一仗,战区的弹药库中,剩余的弹药估计不足两万吨,进攻显然是不可能了……”
杨杰的话之所以能够说到管明棠的心里,就是因为他知道,相比于任何一支军队,邯彰军的作战效率有“多低”,这种低效,如果配以现代工业国家的工业力量,完全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与之匹配的却是邯彰的工业力量。
“上千家工厂生产8个月的军需物资,只够部队打一个月,按照最乐观的估计,至少要到明年6月份,工厂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弹药,用于再次发起进攻,但是,这是按照现在的情况计算的,如果到时候,日军的火力得到加强,估计弹药仍然会有所不足……”沉默片刻,管明棠直截了当的说道。“中央想借谈判喘口气,我们这也需要喘口气,至于谈判能不能成功……”摇着头,管明棠认真的说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但谈判开启,咱们就能获得喘息之机,就能重整力量,准备下一场战役,如果……”突然,管明棠的目光微微一敛。“如果中央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的话,那么,我就等上三至四年,反正,无论如何,最终,即便是邯彰军自己打,我也要打到东京去!”惊诧的看着管明棠,一时间,杨杰竟觉有些哑然,好一会,他才开口问道。
“如果到时候,这停战协议上规定东北维持现状,你打算怎么办?”对于停战,杨杰并不反对,但停战的前提是什么呢?这却又是他不得不考虑的地方。面对杨杰的问题,管明棠并没有回答,而是默默的朝前走着,一边从烟盒中取出一根香烟,吸了几口后,便任由烟雾于指间升腾着,却没有再吹,就这样慢慢的走着,好一会之后,才说道。
“到时候,河北、山东,也有可能恢复到战前的态势!〃
这是蒋介石通过陈布雷给自己开出的筹码,将河北、山东、察哈尔以及北平、天津、青岛这三个特别市交给自己,而这意味着,自己将获得三省三市的物产以及人力资源。管明棠的回答,只让杨杰的心底猛然失落起来,或许,这就是军阀的共性吧……而就在他看着管明棠的目光发生变化的时候,却只听管明棠说道。
“去年8月后,北方公司在美国采购了7。5亿美元的机器设备,在德国采购了l2亿马克的设备,还有法国以及英国,现在合同虽说中止了,但是,如果停战的话,这些合同都将会继续执行,四年,只需要四年,山东、河北两省的工业力量必将数倍于日本……”
昨天,在接到杨永泰的电话之后,管明棠用了整整一夜的时间,去思考中央希望签订停战协议的问题,相比于其它人,了解历史走向的管明棠清楚的知道,39年之后,中国的抗战是何等的艰难,中央政府完全耗尽了财力,只能通过杀鸡取卵的增发货币以维持战争的继续,而对于邯彰而言,战争同样也在消耗着不多的财富,中央需要时间,自己同样也需要时间,只不过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未来会如何发展。
这也正是管明棠犹豫不决的原因所在,在历史上,导致日美开战的原因,就是美国的禁运导致日本对美宣战,而美国禁运的原因是因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所引发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尤其是日军为威胁中国西南占领法属印度支那,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次年的禁运。
但,如果现在中日停战的话,日美还有可能开战吗?
这一个充满悬疑的未知数!
但是日本会错过“重整世界格局”的机会吗?
“四年后,两省的钢铁产量将超过两千万吨,在工业规模以及生产上,我们将对日本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对于四年后的两省的工业规模,管明棠并不怀疑,一直以来,制约着北方公司发展的并不是技术,而是技术人员,而相比于5年前的技术人员不足,现在北方公司可以提供超过十万名技术人员,而且邯彰的高等教育体系每年都可以提供2。5万名理工科大学生,经过了五年发展后,自己已经初步拥有了“跃进式发展”的可能。但现在这种跃进式的发展,现在却被战争阻断了。
“如果继续战争下去,原本可用于工业上的投资,大都充当了军费,只有少量的资金可以用于工业建设,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年内,我们的工业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这与工业充分发展后,再进行战争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虽说憧憬着未来,但是管明棠的神情中却充满了苦涩,而此时的杨杰,又未尝不是,但他同样明白,管明棠说的是事实,四年的停战是宝贵的,原本几十亿元用于军事上的开支,若是能用于工业投资,届时不仅可以是提供足够多的武器,而且还能提供巨额的税收以支持战争。
“到那时,我相信,即便是只凭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也有把握收复东北,并一路打到东京!”
“哲勤,到那时,战与不战……”
神情中略带着些许苦涩的杨杰看着管明棠,好一会才开口说道。
“……能由你作主吗?”
(难以决择啊!对日停战……在没有收复东北的前提下!哎,终于暴露了武汉“投降妥协派”嘴脸了!呒呼……不过话说回来,在历史上,40年上半年,日本军部作出了年内不解决问题,就从中国关内单方面撤军的决定,结果,大家都知道,希特勒迅速击败了法国,大大的刺激了日本人。)(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章打赢了再说(求月票
尽管天空万里无云,却仍然飘着菲菲细雨,路边的行人们躲在雨伞下,僻里啪啪地雨水击打在雨伞,偶尔一些年青的女士会伸出自己的手臂,在伞外感受着夏日的雨滴带来的些许凉意,这细雨抚去了笼罩在邯郸大地上的燥热,使得空气中多了几分凉爽。
当街道上的人们在那里享受着难得的凉爽时,在专员公署,更准确的来说,是现在的第六战区事物大楼内的一间办公室内,烟雾弥漫着,封闭的办公室、呛人的香烟与空调的凉爽都在这里混成了一团。
是同意中央启动和谈,还是继续战斗下去?
在过去的几个小时中,在这间会议室内,已经争执了太长时间,而正是这种争执,使得这里的气氛变得诡异起来。
“……截止至6月底,第六战区累计支出战费2。1534万万元,其中赤字1。75万万元……”
在一个个数字从罗家选,这位第六战区的财政总管的口中道出时,和其它人一样管明棠只是吸着烟,战争对于财政的压力,他不是不知道,否则的话,也不会以战争为理由停止在国外购买机器设备,而将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作战争储备。
“单从财政上看,目前,我们所准备的32亿元军费,完全能够支撑未来两年内战区的军费支出,但是,作为战区财政专员,我不得不提醒的一点是,目前,我军在山东的行动,造成的47。5万栋房屋损毁,超过200万百姓失去家园进而成为难民,按难民署的计算,待收复山东后,为安置难民、协助难民重建家园以及城市的重建,战区需要负担4。5亿元的支出,如果累加山东道路、桥梁以及铁路的修复,总支出将超过5。8亿元,考虑到届时沿海各港口的损毁……”
在罗家选的声音于会议室内响起的时候,办公室内的众人只是沉默着,即便是一直反对谈判的左禹生、李璜、曾琦等人这会也沉默了下来,他们和管明棠一样,只是吸着烟,然后默默的翻看着手中的资料。
或许作为政客他们可以不去了解战争,但是作为政客,他们却知道,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这些数字意味着,第六战区实际上早就陷入了破产的边缘。
一年不到三亿元的财政收入,但是却负担着四亿元的财政支出,一亿元的财政赤字似乎没有多少影响,但是这一次反攻,却支出了全年预算之半,而随着山东的收复,随之而来的就是山东的重建,山东的重建需要耗费更多的资金,除非,他们不去考虑山东难民的生活,不去考虑他们的苦难,可即便如此,今年的财政支出仍然将超过6亿元。
财政赤字超过一半,或许,北方银行、北方保险可以购买全部的政府债券,但是,明年呢?后年呢?随着战争规模的演变、军队规模的扩大,军费开支只会越来越大。
“归根结底,现代战争就是工业力量与财政力量的角逐,谁拥有足够强大的工业力量和充足的财政资源,那么谁就能够赢得战争!”
随手将烟蒂按灭于烟灰缸内,管明棠看着会议桌两侧的众人说道。
“现在,我们就是用羸弱的工业和财力去进行一场国家规模的战争,这,已经远超过我们的能力范围!”
尽管并不愿意承认,但现在管明棠却又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想法是好的,但现实总归是现实,现在的现实是——邯彰不可能凭借一已之力彻底击败日本,甚至就是中国亦没有这个可能。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以一区之力**承担着整个华北地区的防御,我们不仅没有向中央索要一分钱的军费,甚至从本就紧张的财力中,向中央供了三千万元,以支持中央财政,但是,我想问的是,我们还能支撑多长时间?”
问题从管明棠的口中吐出,先前持最强烈反对意见的李璜将视线投给了李树翘,他是产业金融联合会的理事长,产金联和过去一样,一直负责全区的工商业规划,或许,现在他能够给自己一个答案。
“如果……”
在道出两字时,李璜的语气显得有些犹豫,甚至就连同他的视线都有些飘移。
“我只是假设,假如,现在战争的话,政府重新转向建设,在未来的四年中,山东河北,将会发生多大的变化?四年后,我们能不能具备**反攻东北的能力,我是指工业和财力上!”
过去在野时,他或许可以高唱着反攻,但是现在,他却知道反攻需要以实力作为后盾,而不是爱国者的嘴巴一动,就能把百万日军赶出中国。而这个实力并不是简单的军事上的实力,军事实力是以工业与财力作为后盾的。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四年后,北方企业集团所属企业可以生产2500万吨钢铁以及27万吨机床设备,同时,随着大型战车工厂、大型飞机制造厂、重炮厂的投产,邯彰军的装备将发生量级的转变,而在另一方面,如果可将建设费抽回,那么公司项目投资将达到史无前例的57亿元,考虑到激活山东本地资金用于工商业投资,预计投资将超过100亿元,届时河北、山东两省的财政收入亦将随着工商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达到50亿元左右!”
扶了一下眼镜框,最后李树翘又特意强调道。
“当然,这只是最理想的数字,考虑到种种变化,我认为,财政收入确保在45亿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根据50%政赤字水平计算,四年后,两省可负担的财政支出应该为70亿元,而其中70%可作为军事支出,在五年后……”
一个简单的回答,几个简单的数字,就这样的落在的诸人的心底,尽管,他们有些心不甘情不,但简单的数字对比,还是在他们的心底烙下了印迹。
“但是到时候,如果中央不对日宣战呢?”
当李璜道出他的顾虑时,杨永泰却在一旁回答道。
“这一点并不值得担心,对于委员长而言,只要他的实力足够强大,且外部环境亦对中国有利,那么他就一定会对日宣战,因为,”
语声稍沉,杨永泰的语气一凝。
“他毕竟也是中国人,再则,按我同陈布雷初步的商讨,如有必要的话,可要求委员长可在司令面前签写民三十二年对日宣战书,并由司令保存,如果届时中央拒绝,司令即可直接以此宣战书为凭,对日实施反攻。相信委员长是不会反对的。”
“啊!”
惊讶的看着杨永泰,就要曾琦想要说话的时候,管明棠却摇头说道:
“这是万万使不得,如果接受的话,与我等携械威逼中央有什么两样?与张杨两人当年西安兵变又有何区别?只需要有委员长的保证就行!”
在管明棠看来,所谓的书面保证、签署宣战书,不过都是画蛇添足之举,根本就没有那个必要
“是啊!”
赞同管明棠看法的曾琦点头说道。
“多年来,委员长一直自命是英雄人物,而且又有言出必行的虚荣心,若不然当年西安之变后,委员长安抵南京之后,完全可以食言,进而对陕西各方实施报复,可是最终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我知道。”
有些沉重的点点头,左禹生透口气说道:
“这一点确实如此,如果委员长承诺的话,相信他是不会违背承诺的。”
虽说如此,但是他的眉宇间却不改先前的忧容,相比于这个承诺,他更担心的却是另一个问题,想到这里,他立即绷紧着脸不无忧虑的说道。
“如果对日停战的话,那么今后中国的局势就将变得很微妙,司令将会取代其它人而成为当今中国第一军阀,这会不会导致未来……”
左禹生警言,让所有人的神情微微一变,而管明棠则是思索一阵,让窗外看去,顺着那夏日的细雨视线慢慢的投向远方,然后他似问非问的说道。
“地方实力派,确实是让人引以为忧的,但是,我觉得的至少在未来几年内,我们都不需要担心这一点……”
许是自信的原因,突然,管明棠那沉重的声音却又变成了纵声大笑,笑摇头说道、
“至少,相比于其它的军阀,我管哲勤,他人还挑不出个刺来,再者……”
那笑容到此却突然又结束了,随后他若有所忧,怔怔地望着远方叹道。
“再者,我想委员长应该不会冒着天下之大不违,那边东北未复,这边拿我开刀吧?”
若是万一……管明棠沉默着,却没有再说下去,自信源自于实力,他相信自己的实力能够让蒋介石有所顾虑,再加之声望,但若是万一他真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呢?到时自己应该怎么办?是和他打一仗,把他彻底打倒,还是……
看着沉默不语的司令,杨永泰却笑着说道。
“司令,你这个顾虑有点太早了!”
摊着双手,杨永泰又继续说道。
“假如说,中国只有这两个巴掌,估计这两个巴掌还有可能拍起来,那当然这种拍,也得看对方愿不愿意,可现在的问题是,在中国不仅有两个巴掌,在两个巴掌面前还有一个拿刀的拳头,若是两个巴掌拍起来,那把刀,随时都能砍过来!委员长他……”
声音略微一沉,杨永泰的话声被管明棠打断了,只听他打个呵欠说道。
“现在军队正在着手准备山东的最后一战!一切等打赢了再说!”
第二百六十一章奇兵
邯郸机场,这座在几年前,以民用为由兴建的大型机场,自战争爆发以来,一直是战区航空队的司令部,尽管随着上百架飞机调往前线机场,这座机场上依然布满了飞机,大多数战斗机仍旧与此起降,甚至就连航空队的飞行员训练亦是与此进行,基地依如过去一般繁忙。
而此时机场内那两条长达3公里的飞机跑道上,停满了“y—l”运输机,这种双翼单发的运输机,自民二十四年问世以来,尽管看似落伍,但却因其飞行稳定、运行费用低廉,尤其是其可以在仅仅l70米的简易跑道上起飞,因此,从其一问世,就得了大量的定单,甚至是除“幼狐”之外,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飞机,甚至因为参与数次灭蝗行动,而成为最为知名的国产飞机。
此时,235架“y—l”型运输机交错的排列在机场跑道上,而在这些涂着绿色的飞机机身上,隐约还能看到“北航”的标志,在过去的三年间,“北航”利用其开辟了一条条国内航线,而现在,这些飞机早在半年前,即被战区司令部征用,与航空队的“yl”共同组成了这支或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机队。
发动机调式的轰鸣声响彻着整个机场上空,而跑道间的草地上随处可见等待上机的部队,从这支部队的装束来看,他们显然与普通部队不同,甚至就连他们的钢盔亦有所不同o
“此次任务的目标在于能否夺取铁路大桥以及济南城,这是这次任务成功的的关键,如果不能夺取济南城以及铁路大桥,那么,整个行动,即宣告失败!……”
在机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