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无语)-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什么?”

苦笑的重复着董事长的话,曾澈虽说年青,但对于许多阴暗面却有他自己的了解。

“谁能容得下呢?人怕出名猪怕壮,经此一役之后,董事长您是扬名全国了,您是再让举世震惊了,到时,政府的嘉奖、国民的称赞,真可谓是名利双收了,可,您忘了一点,很多事情都是有底线的,一界商人,是不应该持有武力的!”

目光微敛,曾澈又提醒道。

“若是持有武力的话,不知会惹来多少不必要的麻烦!到时很有可能会祸及公司!”

已经不需要再细加提醒了,曾澈觉得自己的话里已经说的再清楚不过了,而他的这一番提醒之后,管明棠的眉头微皱,这个问题他从来没想过,甚至自己还想过,即然其它人可以办义勇军,那自己又未尝不能办义勇军。

商人不应该持有武力!

若是在民国早期,那时天高皇帝远,地方分割、中央无力,商人持有武力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那会但凡是个人,都会弄点看家护院的家什,而现在呢?南京正雄心的欲建立中央集权,甚至不惜通过战争解决地方问题,或许,现在南京距离真正的中央集权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却一直在努力着,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个商人主持的部队在一场战斗中,取得耀眼的战绩,正像曾澈说的那样,到时候自己是名振全国了,可同时也把自己置身于风头浪尖之中,那风头浪尖正像曾澈所言一般,随时都可能吞噬自己的小命。

可……望着山谷间的数百座帐蓬,听着空气中传来的军歌声,管明棠的心下不由涌起一阵难舍之意,初时自己创办这支部队时,不过只是自保之器,而现在,当初的保卫团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近五千人的队伍,若是……

“可,清泉!”

转身看着曾澈,管明棠不无认真的说道。

“你知道,我建这支部队,并不是为了一已私,否则,

我也不会……”

声音略显低沉的管明棠叹口气,

“也不会带他们来热河!”

“我知道,”

点点头,曾澈当然知道董事长办这件事,根本就没有私心,否则也不会问都不问,接到命令,即行开拔,全不顾这其中的阴谋和可能的风险。

而这正是曾澈佩服他的地方,相比于许多人,他在董事长身上看到的尽是拳拳爱国之心,甚至不惜损私利,甚至就连同开闳,其间公心亦大于私心,而不像站长那样以私为重,若非如此,自己又岂会一路追到这。

一路追到热河,仅仅只是为了救他的命吗?当然不是,他希望在一切都还可以挽回时,挽回这一切。

“可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这么认为!”

盯着董事长,曾澈用极为认真的口吻说道。

“可董事长,如果你不收手的话,败则可能丧命于日人之手,胜,即便得胜归来,亦是九死一生……”

然后他又一一将其间的利害关系,向董事长说明,最后他望着山下的军营说道。

“若是你一意留在这,无论胜负,最终,估计都是性命难保,至于这军队,估计会被整编,这一仗之后,河北局势必定大为改变,张学良估计很难再主持河北,界时由谁主持河北尚且不知,但无论是中央派员或是新任地方当局,估计都难以容忍一只强兵安于卧榻,去岁,山东王韩与胶东王刘两人为地盘撕杀,最终刘珍年却只落得撤离山东,身死异乡的下场,政治,从来没有那么简单……”

最后曾澈又补充一句。

“除非,您有绝对的实力,否则……”

否则,我只能任人鱼肉!

不用曾澈再说下去了,管明棠已经完全明白了他的忧虑,可看着曾澈,却开口问道。

。“清泉,你一路追到这,估计,那位应该不怎么高兴吧嗯,双眼微睁,曾澈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

“我……”

这算是叛变吗?若是严格的来讲,也许,算是吧!

“你要知道,我连自己都保不住,更保不住你啊!”

点点头,曾澈什么都没说,他知道,也许就在两人谈话时,那边站长估计已经有所动作了,而自己能做的,也就是尽可能把管明棠拉回去,拉回北平,然后再小心应对,他留在这里,继续做他的司令,最后……

“可,我的部队……”

凝眉望着山下的部队,管明棠的心间只觉一阵阵心痛,

原本自己可是想在这里和日本人大打一场,而现在,现在难道自己就这么灰溜溜的逃跑吗?

“而且,我还是救国会任命的第五十八路军司令!”

“救国会那边,只要部队到了,他们自然也就满意了,

至于司令不司令,换个更合适的人,一纸报告打过去,什么转结束了,难重酗是,她保证,董事长,既然你不是司令,这部队依然是你的!,,

曾澈的话让管明棠的眼前一亮,看着他时目中更是闪动着一些异样的神采。

“你的意思是,我藏于幕后?”

藏于幕后,这似乎是个不错的办法,虽说而曾澈却

摇头答道。

“不是藏于幕后那么简单,也不是完全置身其外,毕竟,无论是现在的东北,还是去年上海事变,都有地方士绅贤达组建义勇军,可关键是,你要让你别人看到,看到你对此,只是出于一片赤诚之心,所以,你要扯出一面旗出来,然后让那面旗去挡着你,这样,才能不会引起别人的猜忌,但却又有可顾忌,所以,必须要拿捏好—个尺度!”

(未完

第一百七十四章局势之变

第174章局势之变

“……热河情况越来越紧张,敌人暂时放松山海关而对热河采取攻势。张学良于一月廿四日在南京和蒋委员长见面,旋即秘密回平。其后委员长遣宋子文北来,编组两个方面军,第一方面军宋哲元,第二方面军张作相,宋子文的税警团由温应星率领也北上参战。二月二日晚八时,后援会的朱庆澜、第二方面军张作相、军分会的王以哲以及救国会的王化一同往见张学良,商讨热河军权统一,义勇军指挥权移交军分会,和如何进行后援工作各问题,深夜始散。张学良当时很兴奋,一洗往日消极情绪。”

在这间修建于反斜面的指挥所内,曾澈这位新晋上任的第五十八路军情报处处长,将自己所掌握的与热河有关的情报一一道出,甚至直到现在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何自己会接受这个委任。

“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显示,根据北平方面制定的作战计划,其把汤玉麟的部队共一个师,四个旅共2万多人,编组为第五军团,放在热河省北边,作为和抵抗日军的第一线。

同时还把非张学良的嫡系部队组成第六军团,主力是虽然听命于张学良但是并非东北军孙殿英第41军,共2万多人,另外还有从东北退过来得各部义勇军5万多人的残部组成的所谓挺进军。军团司令虽然是张作相,但是实际上该兵团是各自为战的。其中挺进军的战斗力较差,之前大多都不是正规军,后经过简单训练,发了一些步枪手榴弹就算是正规军了。”

众人听着曾澈的报告眉头无不是一皱,这北平制定的计划也太操蛋了,把二支非张学良嫡系的杂牌部队放到抗击日军的第一线,这不是拿他们当炮灰吗?

“那我们……”

众人意识到,这长山塔对于他们来说,怕也不是常驻之地,估计不出几日,就会命令他们调往热辽战区,毕竟他们也是义勇军,不过这时,谁也没有问那个问题。

“而第二线则是万福麟的第四军团,这个军团实力较强,是东北军的主力部队,有6个师,一个炮兵团,共4万多人。主要驻守热河省中部的重镇凌源,凌南一带。”

这会已经无需曾澈继续汇报下去,不用去想,在座的众人,都已经明白现在热河的局势,也就是说,热河省驻防的东北军一共只有13万人左右,其中一大半还是不可靠的汤玉麟的军队和战斗力很差的义勇军余部,这些原本只能用来担负侧面进攻或者游击骚扰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在正规阵地战中去对付如狼似虎的日本最精锐的关东军,简直就是驱羊入虎口!这不是是炮灰是什么?

至于东北军主力的第一,二,三,七军团几十万部队,居然都留在平津察绥一带作为预备队!换句来说,张学良根本就没准备保卫热河!

“主任怎么能这样,南京那边不是把款子什么的都划了过来了吗?……”

“就,这也忒……”

此时,对于他们的谈论,管明棠却没有任何兴趣,对于他来说,现在有更多的事情需要考虑,只是在众说纷云时,抬起右臂微微一压,然后说说道。

“好了,那些污七八糟的事情,虽说与咱们有关,但无论别人如何,我义勇军第五十八路军,只需牢记我等之职责即可,好了,还是谈谈咱们自己吧!”

打断了他人的纷攘之后,管明棠又一次陷入沉思中,并不时的把视线从室内众人脸上掠过。

谁是可靠的人?

谁能够忠诚的完成自己的命令?

谁可能没有异心?

在听着众人的汇报,表面上看似没露任何声色的管明棠脑海中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

高胜仑、邵凌远、王铁梁,甚至还有……一个个名字,不断的在他的脑海中闪动着,同时在脑海中权衡着。

没错,正像曾澈说的那样,即便是自己回到北平,一样可以指挥这支部队,毕竟现在通讯技术极为发达,而且还其它任何一支中**队不同,这支部队还广泛使用无线电台,而在这里距离北平,也不过百公里罢了,如果自己开着陆虎的话,顶多也就是两个多钟头的路罢了。

可要扯出一面旗,阻挡别人的视线,说着容易,但这面旗,由谁来打?

终于,管明棠还是把视线定格在高胜仑与邵凌远两人身上,前者是跟随自己的老人,为人比较可靠,而又不失精明,而后者,后者虽是老军官,可胜在没有什么权力欲,在自己这间司令部里,恐怕也就只有他们两人合适了。

可谁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呢?

“……目前,就地征募的一千两百三十六名新兵,已经开始进行训练,但如何将队伍装备起来倒是个“难题”。因考虑到现在孙殿英部于长城南沿平承公路驻防,所以,后方未急时将武器补充过来,虽说家里武器充足,但是目前,新兵仅有一百二十支步枪,其中亦有一些杂牌枪,为避免引起他人窥探,所以,我觉得咱们目前,在训练阶段应该给新兵配发大刀……”

大刀!

听着这个名词,管明棠的眉头微微一跳,对于大刀,现在的中国人不陌生,后世的国人同样也不陌生,因为政治原因,后世一提热河抗战、长城抗战,就只提喜峰口,只提二十九路军的大刀,自然的,作为后来者,管明棠对于大刀并不陌生。

不过在高胜仑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众人的脸色无不变得的一苦,尤其是新兵团团长脸上还是露出不满来,

“新兵团就是后娘养的!”

他在心里忍不住嘟嚷一声,原因很简单,就是那一百二十支步枪,其中还有四十多支是高、高副参谋长带来的,有辽十三、有捷克造、有德造,甚至还有十几支汉阳造,现在,不仅不补充武器,反而把补充武器换成大刀,真是……

“大刀,嗯,也不错!”

到是作为参谋长的邵凌远主动接腔表示了赞同。

“我看咱们可以就近请当地的铁匠为咱们打大刀,嗯,不过最好,还是在北平委托工厂,用优质钢料制造大刀,这样的话,咱们的武器即不扎眼,也不会为人所垫记……”

“这个很简单,一千两百柄大刀,若是由工厂制造的话最多也就是两天的功夫!”

在曾澈说话的时候,众人不时的打量着这个年岁与司令相当的年青人,他是司令新委任的第五十八路军情报处处长,在五十八路军内部设立情报处,到也属情理,毕竟,自从进入热河之后,他们几乎就是睁眼瞎,只是靠着收音机以及过往长山塔的旅人获得情报,设立情报处早已是当务之急了,而他作为情报处,他之前带来的是与当前热河局势有关的情报,而这些情报,却是很难从通过之前的渠道获得,即便是杜重远等人途经此地时,亦未曾泄露。

一直在观察着众人的管明棠,视线从孙越的身上掠过时,注意到他的不满,心知他在想什么,便出言安慰道。

“明石,这也是即定的方针,隐藏实力的必要,虽说现在新兵团的枪械不足,可是我们的弹药还是非常充足的,可以考虑让加强实弹射击训练嘛,再则,没准,还能靠着这新兵团,从军分会那边看看要一批械弹过来。”

说道着,管明棠又对邱少鹏,他曾毕业于日本陆士辎重科,亦在东北边防军后勤处任职,现在是第五十八路军的后勤处处长命令道。

“启先,看看先从配用武器中抽一百支步枪配给新兵团,六人一枪,也能凑和一下,子弹嘛,多配发一些,射击技巧全靠子弹喂……”

头一转,管明棠看着孙越说道。

“建立新兵团,虽说是为了隐藏实力,以迷惑日军,可从另一方面来讲,新兵团也是五十九路军的补充团,战事一起,主力团伤亡必然再所难免,届时,我五十八路军是否能保持战略,明石,你作为新兵团团长,可是责任重大啊!”在后世众多总结抗战得失的史料中,经常看到中**队的补充问题,在中国从没有建立完备的兵役制度,大多数部队伤亡更是无法补充,战争爆发时的王牌部队,不过只是几个月的功夫,便打完了多年训练的精锐、耗尽了多年心血,而反观日本,源源不断的后备兵员补充,充分保障了各师团战斗力的持续性。

现在,或许自己不能改变什么,但至少在自己所掌控的第五十八路军内,自己还可以建立一定的补充体系,新兵团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请司令放心,职定不负司令厚望!”

在孙越起立表明决心时,管明棠示意他坐下来,然后看着王振侠说道。

“另外,王副参谋长,你带来的青年大都是讲武堂出身的优秀青年军官和大学生,他们接收能力快,我觉得,咱们有必要以他们为核心组织一个军官教育团,在战时补充基层军官……”

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说出,最后,管明棠略沉默片刻,然后说道。

“另外,还有一件事,要和大家通个气!”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五章长山塔下大人物

第175章长山塔下大人物

正月的天,天气依然很冷,日短夜长,不过是下午五时许,这太阳便开始下了山,在石块铺成的道路上,一个戴着毡毛帽的、穿着一身灰布袍,身上系上帆布弹袋的士兵,背着一支步枪,来回的石板上走着,他的脚上穿着一双日式的皮鞋,鞋底的铜钉踏着路面的石板,发出“哒、哒”的声声

就在士兵于路间漫步时,这天越来越暗了,到了近六点的功夫,天色已经黑漆漆的了,凭着自己路熟,在远处的长山塔,有两三道灯光,从人家门缝里射出。

在黑暗中,已经脱掉军装的管明棠,最后一次,又看了一眼这长山塔,原本,自己是打定主意要在这里和日本人拼个你死我活的,可现在……

“司令……”

觉察到司令脸色的变化,陪送着司令的高胜仑,刚想要说话,便传来一声炸响。

“口令!”

在黑暗中有人喝着口令。一行人立即站住脚答应了,就在那发声的地方,有一道手电筒的光射过来。在那光后面现出两位荷枪哨兵,他们身上的绿大衣,这会都换成了灰布棉军装,还有灰布长袍,甚至就连背着的武器,也发生了变化,有辽十三、有三八式,当然也少不了改79的水连珠。

此时从这些人身上的服装、手中的武器,任谁看来,这都是一支杂牌部队,事实上,正是这“杂牌”保护了这支部队,今天晌午时,从山西增援热河的孙殿英的部队,从这里经过,甚至就连孙殿英瞧着这义勇军都觉得寒酸,临了,还让人留下了二十支汉阳造步枪以及六箱子晋造手榴弹,在孙殿英接令增援热河时,阎锡山命人给其送了一批军火。

“司令,您别说,只要咱们一直守在这,若是人人都和孙殿英一样,没准,咱还能再得几百条枪!”

瞧着士兵身上破旧的汉阳造,还有身后背着的大刀,高胜仑如此说道着,他试图用今天的笑话,来冲淡一些,这有些莫名的情绪。

就在几人说话时,远处传来汽车的轰鸣声,还有随着汽车的颠簸,而上下左右晃荡着的汽车灯光,路障后的士兵连忙操着家伙迎了过去。

汽车在距离路障还有几十米的地方停了下来,是一辆卡

车。

卡车刚一停稳,便有一个戴着狗皮帽子的军官跳下卡车,他的脚还没沾地,嘴里便骂了起来。

“妈了个八子,谁让你们在这地方修的路障,不知道这

他一边骂,一边嚷着。

“你们是那部分的!”

“是军分会的卡车!”

“你去看看怎么回事?”

受陷于司令部那个“不得张扬”的命令,这会面对这个东北军的长官,士兵们根本就不知如何应对,这时,高胜仑跑了过去。

“报告长官……老周!”

近了一看,竟然是老熟人,高胜仑嘴上便嚷了起来,

“我当谁那,原本是老周啊!”

“哟,高兄……这是你的队伍?”

瞧着走来的高胜仑,周永素笑着迎了过去,不过他的心里到是有些诧异,他曾听人说,这高胜仑似乎去了一家什么公司,怎么现在成了什么义勇军,话说回来,这年头,事情就是这样,今个的信,明个不定就变了。

不过想着高胜仑竟然在这指挥义勇军,周永素倒是为他可惜,因为无论怎么看,这支义勇军都是只杂牌,甚至是义勇军中的杂牌,就像现在这露出脸的三十多个人中,有一大半,都是背着大刀的。

“周老弟,你今个怎么,莫非……”

难道是副司令来了?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周永素可是在副司令的卫队里任职。

“可不是,同行的还有一个大人物,这路障修的……

工科出身的周永素一眼就看出,这路障也是精心设置的,即便是自己也不见得比他修的更好,心下难免为其可惜。

“不说了,赶紧让你人把这铁丝网什么的移开,副司令他们的车队,最多半个钟头就到这……”

副司令,还有其它大人物?

高胜仑的报告让管明棠的眉头微皱,这几天长山塔热闹,到也是意料中的事情,可张学良亲自陪同的大人物会是谁?蒋介石?

“走,咱们一起去会会那个大人物?”

说着,管明棠便走了过去。

半个多钟头后,一列车队的灯光由远而近,车队中有几辆轿车,还有十几辆卡车,卡车上无一例外的站满了士兵。

“这就是义勇军吧!”

坐在车内,望着那列队站在路边迎候的穿着各色服装的部队,除了前的背着枪,其余的大都是背着大刀,甚至还有拿着红缨枪的人,宋子文扭头问道的身边的张学良。

“嗯!这就是义勇军!”

“装备似乎差了点,这个汉卿可要抓紧时间解决啊!抵抗侵略,不是有热情就行了!”

叮嘱一声,颠簸一路的宋子文虽说有些疲乏,但却是第一次见到义勇军的他便开口说道。

“我带来的卫兵,带的都是双枪,要不咱们下去,看看送他们一些武器!”

车队在长山塔镇外停了下来,在卫兵下车给其中的一辆别克轿车开门时,看着车上走下来的人,借着汽车的灯光,在人群中的管明棠,终于看到了的那位“少帅”。

穿着一身军装的他,显得很是清痩,难不成这就是所谓的四大公子之首……真亏后世的电影把他拍的那么英雄,此时一见,那张只能勉强称得上一般的脸庞上,却看不到青年的朝气,有的只是满脸疲容,眼眶深陷,若是在后世仅只看这副模样,便可以猜出,这人要么吸粉、要么溜冰。

而在他身后下车的则是一位戴着金丝边圆眼镜的中年人,穿着一身灰色西式呢大衣,梳着后背头,他的脸上带着些笑容,似乎有点面熟,他是……

一时间,管明棠却是想不起来,自己在那里见过这个人了,似乎来到这个时代,自己还真没见过几个大人物。

在张学良下车后,周永素便向他轻声汇报几句,听着周永素的汇报后,张学良偶尔将视线投向高胜仑,还有站在高胜仑身边的管明棠,而当他把视线投向邵凌远的时候,眉头却又微微一皱,显然是相起了当初的那些不快。

“热辽抗日义勇军第五十八路军司令高胜仑见过副总司令!”

在高胜仑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张学良随意的回了一个军礼,然后拍拍他的肩膀说道。

“培仑,你现在依还心怀国家,很好!”

称赞一句,然后张学良又介绍着身边的中年人。

“培仑,这位是中央银行总裁宋子文先生!”

宋子文!

双目微微一睁,管明棠怎么也不敢相信,原来是他!“四大家族”中的第二大贪官——宋子文,他怎么会陪张学良来热河?

在一一介绍之后,轮到管明棠时,宋子文看着面前穿着西装的青年,先是一愣,这个人他在报纸上见过,他怎么会到了这?随后不无诧异的问道。

“这位是……”

“报告宋总裁,鄙人管明棠,是这第五十八路军的副司令……”

“管明棠!”

金丝眼镜后的双目微微睁大,宋子文的脸上露出些笑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