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皇戚-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肱丫峭土傅纳秸铩�
当然,既然是大摇大摆的假扮混入,那就不可能一点伪装也没有,汉军各部都摘了他们头顶兜鍪上能令人判断他们身份的流苏,转而在右臂系上黄布用来确认身份。另外,按照伏泉要求,各部不得以汉军阵势行军,走路时队形要不整,三三两两,完全按照那些训练不多的叛军阵型行走。
伪装的汉军缓缓行进,伏泉与关羽、黄忠并走,身后数十汉军兵卒,手持短弩,死死对准前方那被伏泉派来诈门的秦川等人,防止他们事到临头反水。
若他们反水,伏泉不介意提前杀了他们,然后带人火速撤离,自己的偷袭计划就在于一个快而险。如果一开始就被识破了,那也就没意思了,伏泉到时候也不会傻乎乎的不甘心强攻,他宁愿放弃偷袭,撤退逃离,也不会强攻。不然的话,倘若那时候闻讯赶来救援的叛军其他部队将自己所部合围,那他岂不是自投罗网吗?
其实秦川本人伏泉倒是不怕,怕就怕那十几个叛军降卒会反水,如果不是他们以前来过此地来运粮,伏泉也不会让这些兵卒去诈门,毕竟自己这一行披坚执锐的兵卒突然夜里出现,不找几个熟面孔当前,很容易令人生疑。即使对方在嬉闹娱乐后,警戒心是各种下降,但依然会对陌生人起疑,这时候有不少熟识面孔在汉军前方打头阵,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对方放下戒备心。
“站住!来者何人?速速停下,不然休怪箭矢无情!”
前方的叛军营寨显然有巡逻的兵卒发现了营寨外突然来了一支数千人的军队,连忙召集身边的兵卒,张弓搭箭,开弩上矢,对准秦川等人,然后便听到一声人声大喝,禁止汉军继续行进。
“自家人!自家人!莫要动手!”
这边汉军队伍前方的秦川连忙大喊着,为了让语气逼真,他说的十分急迫,在这有些安静的黑夜里显得格外逼真。
然后,前川向空中一抬手,示意部队停止前进,身后所有汉军连忙在各部将领的示意下三三两两的停了下来,那阵型因为经过事先刻意的安排,一看就不像一支操练日久的精锐军队该有的军事素质。
待军队全部停下,秦川接着快速扫视身边的十几个兵卒,用冰冷的目光扫过他们后,之后对他们后方那数十支短弩看了片刻,用来警示这十几个兵卒,告诉他们千万不要冒险,小心丢了性命。
此刻的秦川也怕这些叛军降卒突然反水,毕竟一旦计划失败,即使伏泉知道自己无辜,可是他背后那数十支短弩可不知道。在如此近的距离下,一旦有人叛变反水,对于他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那些弩矢直接可以在短时间里将他射成刺猬。
“尔等何人?从何而来?”
“对面诸位弟兄听好,吾等乃将军手下穰军,前方马渠帅战败,吾等特奉命前来取粮,随军出征暴汉援军。”
随着对面的叛军兵卒再问问题,秦川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辞如实答复,这些说辞是他们经过如实考量过的,为的就是怕那些叛军会听说一些关于马胡麾下兵卒伏击伏泉失败,甚至自己都被斩杀的消息,因此他倒是不怕对面的叛军能查出什么来。
在秦川有理有据的说完后,对面叛军响起一阵晃动,随之是里面的人声越来越多,虽然伏泉离得远,听那些声音并不真切,但是猜也猜得出他们是在讨论马胡所部伏击失败的事情,还有就是考虑事情的真伪。
终于,等了好一会儿后,那边的叛军终于又传来了声音,只听到对面有兵卒喊道:“诸位弟兄稍待,吾家渠帅稍候便至。”
很显然,无论这些叛军兵卒再怎么没军纪,他们也不敢半夜放其他军队入营寨。
这时候,他们只能连忙去将自己已经休息的渠帅喊过来了,因为能下令让守卫这外围山寨的军队开寨门的,也只有他们的渠帅黄奇了。
第三百五十五章 类似官渡
最外围叛军山寨的一处宽大帐篷里,此刻里面正传出一阵阵女人的娇喘声,引得周围巡视的兵卒不断侧耳,纷纷幻想自己是压在那帐篷里面的小美人身上的男人。
不过,无论他们再如何想入非非,却依旧只敢听着墙角,不敢有任何的多余动作。原因无他,因为这个帐篷是他们这一部叛军渠帅黄奇的帐篷,试问谁敢打其他主意,有其他非分之想,难道闲自己的命活得不够长吗?
远处一名小卒急速跑了过来,直奔黄奇的帐篷而去,守卫的兵卒并未阻拦,因为他们知道不是遇到大事情,这些兵卒是根本不敢这种时候擅闯黄奇帐篷的,他们可不会认为那小卒是聋子,听不到帐篷里的男欢女爱的声音。
果然,守卫的兵卒听到帐篷里黄奇的痛骂之声,还有那个他们看到心痒的女人的娇斥声,在传开没多少时候后,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黄奇在那兵卒陪同下,胡乱套着外衣,随便系好后就直奔营寨前门而去,显然,前门应该出了什么变故。
山寨外,伪装的汉军依旧在等着山寨里的消息,也不知那守山寨的叛军渠帅何时才来。秦川目视左右,此刻他的心情极为放松和兴奋,因为按照他对这些守卫粮草的叛军的认知,只要不是汉军这里出了纰漏,那伏泉的计划一定可以成功。
至于所谓的纰漏,最大的可能便是自己身边这十几个叛军降卒,秦川可以看见他们之中,有的人脸上都有不少的汗珠滴落。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因为这代表他们紧张,而人一旦紧张,说不定就会出现其他事情,所以他才会目视左右,一直盯着他们,既是监视他们,也是告诫他们。
众人等待其实没有多少时间,但是在他们心里却是漫长无比,最终,在前方山寨又传来一些声响后,随着叛军渠帅一声“吾乃黄奇,对面何人”,这才让众人心中稍安,终于有了结果了。
秦川听后立即回道:“黄渠帅,在下秦川,特封将军之令前来取粮出征。”语气里,秦川明显带着一丝敬重的意思,因为秦川也是在黄穰、马胡旁呆过的人,自然也知道一些黄穰的事情,似乎对面的黄奇是将军黄穰的远房子侄辈,想到这黄奇的事情,秦川心中一阵冷笑,暗道此番功成不远矣。
据说这黄奇也是一个志大才疏之辈,其实没有多少真本事,能成为叛军渠帅也是因为他和黄穰的关系。不然,像其他黄穰的族人,因为靠着黄穰的裙带关系,多数都是在前线掌兵的大将,手下也都是有数千人众,哪像这个跟着沾光的窝囊废,被派来后方看守粮食。
的确,在后方看守粮食也是大军的重中之重,但是那也是对整个看守粮食的守军的统帅而言的,对比黄奇这种就带着几百人把守外围营寨的小渠帅来说,明显就是找个地方打发这类窝囊废而已。毕竟,在后方他即使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只要不是什么大事,叛军其他人看在黄穰的面上都不会过问,而在前方,这窝囊废若是做错事情,引得大军失利,即使黄穰想保他,估计也得考虑会不会动摇黄穰自己在叛军中的地位,因此,才会把这窝囊废打入后方。
对面的黄奇听到秦川报了姓名,明显一愣,暗道这人怎么来了,不是刚刚才得到说马胡战败身死吗?这秦川是马胡手下,怎么突然又来屯粮处取粮食呢?
种种疑问在黄奇脑中浮现,不过他虽然有所生疑,但是却没往秦川已经投降汉军这里想,毕竟他们也是刚刚得到黄穰处传来的消息而已,谁也不会想到汉军能这么快赶来,而且目标直指他们的屯粮处。毕竟,这屯粮处的位置,叛军可谓是藏的隐秘,当时确定在这里屯粮时,他们可是把附近数十里全部清理一遍,百姓全部裹挟,即使有逃掉的,至今也躲在深山或者其他郡县不敢回来,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被汉军侦查到呢?
想想也是,在古代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能侦查到敌方的屯粮后方,那得是运气中的运气才能做到的,不然的话,那也只能干瞪眼。
就像真实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曹操若没有他那至交好友的许攸,为了义气泄露了袁绍的屯粮之处在乌巢,恐怕就是曹操再怎么神武,也只能因为无粮而兵败。不过人家最终却是胜了,毕竟有了许攸这个外挂似的运气,可是所谓好人不长命,许攸为了好友背叛了另一个好友,最终也被自己最后一次帮助的好友给杀了。
若是许攸知道自己会有此下场,不知道还会不会决定泄露袁绍军情,终归袁绍没负他,是他自己背离。至于历史上说袁家人抄了他的家,许攸负气离去纯属无稽之谈,毕竟一方面许攸说到底也是南阳名士,袁绍的老班底出身,要动他不过问远在前线的袁绍,谁敢直接动手?另外除非许攸自己傻了,明知道自己家人亲族被抄家后都在邺城,不先施法解救家人,反而去投曹灭袁,难道他就真的忍心亲族在他投曹消息传出,被袁家人全部杀死吗?
而许攸投曹,最根本的原因除了他重义气以外,也只有他是河南人,不忍心自此以后河北人打压河南人,真的站在河南人头上的缘故。毕竟袁绍成为北方霸主后,极力再扶持河北人,虽然从来没忘了他那些河南老兄弟,但在袁氏政治集团里,地位是越来越低,也正是已草拟导致河南人集体离开,因为他们在袁氏集团的话语权越来越低。
而最终河南人集团集体选择离袁投曹,也是袁绍默许,毕竟曹操说到底当时还是袁绍面前唯首是瞻的小弟而已,再加上他本身也属于河南人,治下也离河南较近,让河南人去他哪里,无非是壮大袁家的附属政治集团而已。
只是,袁绍恐怕怎么也没想到,当时的扶持之举,最终导致的却是为自己覆灭埋下了祸根。
人,总是会随着势力壮大而野心增大,特别是那些本身就有野心的人……
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戏码
消息不灵通,再加上伏泉又特意让麾下兵卒假扮叛军,黄奇再怎么想估计也想不到汉军会突然袭击叛军屯粮所,而且又有他曾经见过几面的秦川为向导,当下便已信了,稍一考虑便决定开门。
随着黄奇喊了一声“开门”之后,得令的叛军立马打开寨门,自始至终那些叛军兵卒也未对这么晚黄穰派人来取粮食起疑。
毕竟一方面黄穰麾下叛军兵卒多是操练不多之辈,哪有什么正规的训练,就看他们夜里军营都不是实行宵禁,从将领到兵卒都肆意作乐,这军纪能指望他们认真对待可疑人员吗?
另一方面,这些叛军兵卒也未想到对面是汉军前来偷袭屯粮地的人马,加上虽然深夜取粮有些不妥,但是他们也接待过夜里前来取粮的兵卒,只不过都是数百人左右,没有这次汉军的两千余人的人数多而已,对此他们也是早已见怪不怪了。
更何况此次汉军前方带路的还是以前押运过粮草的十几名叛军降卒,对那些守门的叛军兵卒而言也是熟面孔,种种原因相加,让得汉军得以顺利入寨。
综合之下,驻守山寨的叛军倒是对这些深夜前来取粮的兵卒,没有太多起疑,否则,换了一支稍稍训练的正规化军队,早就要将对面要闯寨的兵卒细细盘问,并且可能得等到天亮确认之后,再让他们入寨子。
“滋、滋”的寨门开启声传来,秦川便带众人进寨,伏泉亦随着众人如同普通叛军兵卒一样,大摇大摆的入了山寨。
进入山寨后,一脸酒色之相的黄奇便主动和秦川打着招呼,言语里却是询问秦川,前番马胡被汉军击杀的经过。
秦川令身后兵卒继续行军,自己却是笑着应对,只将马胡受黄穰命令后,伏击汉军的经过节选了部分内容说了出来,其中汉军在伏泉的指挥下进行了反伏击,甚至将马胡因为大意被汉军射程刺猬的结果也说出来了。
话语里,早又准备秦川说的是七分真,三分假,他故意隐去自己逃跑投诚的事情,以及那些誓死要消灭汉军的弓弩手被汉军合围击杀的事情。遇到不能说详细清楚的,则一切都往汉军身上推,只说汉军弓弩凶猛,自家兵卒武器装备不如,故有此败。
“撅张强弩?却是厉害之极,当日奇随将军围攻舒县,那暴汉狗官陆康便是令城上床弩、撅张弩齐齐发矢,方圆数十里内吾军竟无立足之地,真乃利器也。可恨此等利器不在吾军,否则,那陆康贼子如何守得住舒县?”黄奇似乎被秦川话语挑出心事,如同倒豆子一般,不断诉苦。
从黄奇话语里显然可以看出叛军即使靠着蝼蚁附城的战术,可是在武器装备都不如汉军的情况下,没能攻克舒县,反而损兵无数,由此看来,那陆康也是能力不俗之人,应该不像赵凯那样的酒囊饭袋。
“是也!是也!马渠帅便是不知那狗官伏泉阴险,带兵冲锋,反为汉军已强弩射死,端是死得不值。”秦川说这话时,伏泉正好从秦川身边经过,闻言狠狠得瞥了眼刚才辱骂自己的秦川,虽然知道这是他为了掩护大家行军而故意说得,但是还是让伏泉心中有些不爽。
对于伏泉有些愤怒的眼神,秦川自然选择了无视,现在局势紧迫,他可不信就因为自己迷惑敌人的一句话,伏泉会那么没有气度。若是这点气度都没有,那只能代表他这次投诚跟错了人,不过显然这是不可能。
两人之后又谈了许久,主要便是围绕在汉军比自己的装备武器都是强的太多的感慨,秦川只随着黄奇感叹自己军队没有强弩这等利器,甚至人人都凑不齐一件甲胄,有的兵卒依旧在用木棍作战,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器。
这样的军事对比,即使叛军有着汉军数倍的人数,但是在武器装备上的劣势以及叛军训练不久总体战力不高的原因,都让他们对硬碰硬攻击官军有了一种害怕的心理,显然伏泉几番以少胜多,攻克人数远超他麾下军队人数的城池,已经让不少闻得消息的叛军将领兵卒心理对汉军有了一丝惧怕。
后来,黄奇又聊到了秦川所带兵卒装备齐全,不似一般军队后,秦川赶紧说道这些都是将军黄穰手下的心腹穰军后,这才解除黄奇的疑惑。毕竟,“穰军”看其名字就知道,这是以黄穰命名,叛军之中能用贼首黄穰的名字命名的军队,也只有整个叛军都知道的黄穰亲卫军可以如此了。
这也是黄奇没有太多怀疑的原因,因为叛军上下都知道,黄穰那五千余在叛军里精挑细选的“穰军”,身为黄穰的中央亲卫军,自然装备不会差了,反正人手一身甲胄和武器,即使全军都不足,也要将他的“穰军”供应完全。
因此,黄奇对于这支看着就有精锐之气两千余兵卒,没有太多怀疑。在他看来,能有这支军队的气势和装备的,只有训练有素的汉军或者黄穰那支从起义起,历经大小数十场仗,在站火里所训练的“穰军”能有。而现在,汉军明显不可能这么快来这里,应该都在舒县防守的,那么剩下的可能也就只能是他们是叛军的精锐“穰军”了。
想通这点,黄奇对于秦川是更加殷勤,后来等秦川要跟部队离开,还直接把秦川相送到山寨后门,言语里更是热切不已,仿佛和对方是多年不见的老友一样。
秦川见此也是心中了然,他明白这黄奇是以为自己在马胡死后得了黄穰信任,为了让他能够剿灭汉朝援军,知道普通兵卒不行,甚至直接拨了近半“穰军”给他支援,可见黄穰对他恩宠有加之极。
而黄奇此时如此热切的反应,不过就是在和秦川套近乎,想结个善缘,为日后他有事相求,可以让秦川帮忙说话。毕竟黄穰就让他领着几百人在这里守粮食,已经十分明白的说明他不受黄穰待见了,如果以后他再犯了什么大事儿,导致黄穰暴怒的话,有着能掌控“穰军”的黄穰心腹秦川的美言,他这黄穰远房子侄肯定会受罚轻不少,这也是黄穰如此热切套近乎的根本原因所在。
“秦兄,奇有山寨重地留守,便不再相送,慢走!”
“多谢黄渠帅,稍后相见!”
“稍后相见!”
两方各怀心思演着戏,一方只是单纯的要套近乎感情,而另一方却是心虚的利用,只用了过了一个小山寨的功夫,两人似乎都成为了关系亲近的八拜之交一样,真是人生如戏,各有演技。
呸!
还见!
见你个大头鬼,待会粮草被毁,看你什么反应!
心中碎碎念着,秦川快速追上了伏泉的大部队,继续走在前头,奔向下一个山寨,距离他们此行的最终目标,只要再过两个必经的驻守山寨,便可以走到叛军的屯粮之地了,一切进行得十分顺利……
望着后方已经几乎看不到人影的黄奇等人,伏泉回想这叛军寨门却是若有所思,很明显这里面的确如秦川先前所言,只重外,不重内。就像刚才黄奇所部的营寨,只有外部的营寨建的高大难攻,而营寨后门却因为和其他叛军营寨相连,根本没有建的多好,完全就是用几个简单的木桩子堆起来,做成的简易的门而已。
这种门,以伏泉现在也算大小阵仗见过不少的眼界来看,只需要派一队人马齐推,有足够的冲力便可以撞开,之后营寨便能任由从内向外攻的军队予取予求。大概是驻守在这里的叛军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敌人能从内向外袭击他们吧,再加上在这连绵的山脉建造利于防守的营寨十分费力气,叛军便省事的只顾外而不顾内,却不想今日要便宜爱玩奇招的伏泉了。
随着越来越向山脉里走,伏泉心中止不住的再想,等到自己军队从里向外焚毁粮草突围,这群山里面如同乌合之众的叛军该有什么样的表情呢?
一如前番,由着秦川和叛军降卒带头,汉军一路又连过另外两个也只有几百人的驻守山寨,如同前两个营寨一样,寨门都是靠外的易守难攻,而靠山内侧的寨门则是简陋之极,真不知道这些叛军拿来这么多自信,可以保证自己内部混不进任何敌人。
而且,这两个营寨的叛军兵卒比之最外侧黄奇麾下的那些兵卒还不堪,起码黄奇因为在嘴外侧,还是保留了一点警惕心,专门安排了一队心腹兵卒守夜,还不让他们饮酒,为的就是怕出乱子。可是后面两个寨子的兵卒却是连值守寨门的哨兵嘴里都有不少酒气,更别提那些东倒西歪,醉了一地的其他兵卒,整个营寨给人的印象就是刚刚经过狂欢过后的脏乱差,乱糟糟的一片。
见此情况,整个汉军所有兵卒心中都松了一口气,放松极了,特别是前面带路的那些叛军降卒,也是一脸兴奋,敌人这么给面子,不断送机会,他们不把握住就真的太废了。
想来这些叛军兵卒心中除了本身也和黄奇一样,甚至比他更窝囊废以外,就是抱有极大的侥幸心理,认为有黄奇手下兵卒顶着,再有自己营寨的防御,根本不怕任何外地的入侵,所以才如此放纵,真不知道黄穰如果知道自己后方是这么一群毫无章法的泥腿子看守他大军的粮草会是个什么心情?伏泉看来,若是他知道,想来一定很糟糕。
当然,靠着秦川的忽悠,伏泉麾下的汉军兵卒完全被那些叛军当做了黄穰的亲卫军,并且靠着适才能安然通过黄奇营寨的铺垫,后面两个营寨完全就是在对方喝得醉醺醺的渠帅兵卒的恭维下,一脸写意轻松的大摇大摆的出了他们营寨的后门。
之后,前方不足百米之处,位于两座小山包之间,有着数十人分列在山包四处巡视。伏泉这一众人陡然出现,一下子便引起了对方的注意。
不过到底有安然通过三处营寨的铺垫,那些巡视兵卒并未十分戒备,只有一队五人的叛军小队兵卒缓缓向伪装的汉军走来,看他们的武器装备却是令伏泉有些疑惑,因为他们竟然都是身穿铁甲,手持长矛长刀的兵卒,这类装备齐全的兵卒可是在叛军里并不多见的。
天色此时已至凌晨时分,此处戒备还如此森严,这么多人四处巡视,显然这里定是有着极为珍贵的东西,不需多说,那东西定然是叛军的粮秣了。
“站住!尔等何人?”
“对面诸位弟兄听好,吾等乃将军手下穰军,前方马渠帅战败,吾等特奉命前来取粮,随军征讨暴汉援军。”
依旧是例行公事的问话,不过很显然,秦川他们对这个已经麻木,或者说是已经练成了极品大忽悠了,直接套用原本忽悠前面三个城寨的话,对答如流。
只是,很显然,这次得到的结果有些出人意料,对面那五个叛军兵卒的头目,听到秦川的话后,面露诧异的笑道:“可巧,吾等也出自禳军一部,不知先生为禳军何职?”
“在下乃黄玄渠帅麾下。”
那头目看秦川一身文士衣服,便直接问了秦川现在在谁手下任职,而秦川也不含糊,他既然曾经在黄穰身边待过,自然认识穰军里面的将军,随口便报了黄穰族弟的名字,却不知这一报就引起对方警觉。
伏泉一直关注前方的情况,毕竟事已至此,可不能功亏一篑,在看到对面那五个兵卒都是面显怪异,眼中似有狐疑之色,他们手里也是攥紧了手中兵刃,似有异动,心中便明白秦川可能露出马脚了。
连忙向左右关羽、黄忠二人示意,事有不对,便立即进攻,二人得了眼色,手悄然摸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