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皇戚-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笥质且欢庸蟊涸鸬浅堑囊恍┳偶椎恼绞浚殖指魇奖髀湓谧詈螅且宦芬宦沸∨埽背宄窍隆
汉军在各部校尉司马的命令下,待黄巾兵到达合适距离后,随着校尉司马的环首刀狠狠下压,漫天的箭矢顺着城墙倾泻而下,仿若乌云压顶,顿时便不断有黄巾蛾贼中箭倒地,惨嚎贯耳。
只是,对于这帮求生的黄巾蛾贼而言,死亡已经不再是恐怖的事情,无法生存还不如死亡。所以,长社城下,更多的是不管战友,猫着腰继续前进的人,他们高喊着从反叛以来的口号,幻想着自己死后,无论是自己在另一个世界,还是亲属在人世,都能“致太平”的梦想,疯狂前进,勇猛如斯,根本不知死亡为何物,似乎在大贤良师的带领下,战死也将是一件非常吉利的事情。
守城者一般比攻城一方更有优势,他们站得高,射得远,黄巾蛾贼挨了数轮箭雨,才入射程,随后便听各部渠帅吼道:“射……反击……压制住汉军弓弩。”
黄巾贼寇的弓箭手有不少贫苦猎户,准头尚可,而且他们后方还有更多持弩的兵卒,这些弩兵稍加训练,便可有缴获来汉军武库的弩具,彻底用数量压制城头兵卒稀少的汉军。
仅仅就过了片刻功夫,城头上的汉军兵卒,即使带着兜鍪,也有可能被不知名的流失,贯脑而亡,一连便有数十人因此死伤,不少弓弩兵因此而被压制住攻势。
抗抬云梯的黄巾蛾贼趁机火速推进到城下,随后,那些用于攻坚的黄巾甲士,两人一组举盾扶梯,先登队持盾一跃而上,敏捷如猿。然而上到半途忽有大石落下,砸得不少黄巾着甲兵卒头碎骨折,跌落地面,有那心思决绝之辈,竟是直接从梯子上跳下,宁可摔断腿也不愿受石砸之苦。
登城一开始,黄巾蛾贼即使偶然有几人,侥幸攀上城墙,也会立刻被严阵以待、身经百战的众多汉军兵卒扑杀。
只是,这样的结果只是开始,在攻城的黄巾蛾贼,不惜性命的攻势下,终于,有越来越多的着甲黄巾贼寇登上了城,然后与城头上的汉军兵卒厮杀。
双方在城垛上来回拉锯数个回合,激战越发激烈,数十个黄巾蛾贼虽是各自为战,却根本不惧死亡,牢牢钉在城垛之上,寸步不退,直至战死为止。甚至有不少黄巾贼寇,望着自己心中如同血仇的汉军,赤红着双眼,叫喊着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嗷嗷嚎叫着扑向十倍于己的汉军,激起一片片血色浪花。
他们没有人能够在这一战活下来,只能以命博命,全部战死,不过这样却为后来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因为有更多的黄巾蛾贼,已经冒死登城了。
汉军眼看敌人越来越多,有的城头,已经过了百人,立刻发起冲锋,试图将他们全部歼灭,重新夺回战场主动权。黄巾蛾贼自然不甘示弱,已经花了这么多代价杀到这里,又怎么能在长社城中如此退缩呢?
双方胶着厮杀,脚下一片血红,全是双方的鲜血染成,一时间,长社城头宛如血海。
见此,朱儁当即立断,对自从黄巾贼寇登城后,便收在城楼后的弓弩兵大喝道:“弓弩兵,不计代价,齐齐发矢。”
当即,原本被压制退到城楼后的汉军弓弩兵,齐齐冲出,他们不管前方是敌是友,将手中早就准备好的箭矢齐齐射出,顿时,城楼前倒下一片。
相对于汉军的全副武装,那些只是缴获了一些汉军部分铁甲穿在身上,并没有全副武装的黄巾蛾贼,登时多数毙命,少数受伤者也暂时失去了战斗能力,随即便被随后涌来的汉军兵卒补刀受死。
当然,被汉军弓弩兵射中的,也有误杀误伤的汉军,毕竟朱儁为了打退黄巾蛾贼的进攻,可是下达了无差别攻击的命令,不过幸好,汉军全部武装的人数众多,多数人只是得了轻伤而已,只有少数几个倒霉鬼,死在了自己人的弓弩之下。
城楼上登城的黄巾蛾贼被清空,守城的汉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后来涌到城墙一侧的汉军,在弓弩兵的掩护下,对着继续登城的黄巾蛾贼进行毁灭性打击,同时又把此时架在城楼上的云梯推下,辅之以火油摧毁。
之后,随着一声又一声“嘭”的声音,长社城墙四周,无数的云梯都被汉军兵卒推下后,在一片火油的燃烧下而摧毁。
云梯已被摧毁,自然对于那些攻城的黄巾蛾贼而言,将再也不能取攻城了,一时间,这场长社城的攻防战,就此暂时停止。只是,很明显,刚才的战斗也只是序曲,就像黄巾蛾贼前面的几次进攻一样,他们只是在用这些战斗,来不断的消耗汉军而已。
“困兽犹斗,且令朱公伟老匹夫再得逞一时,汉军箭矢尽时,便为长社城破之日!”波才望着远方的长社城头冷冷说道,这一番攻城的情况,他早有预料,因此倒是没有因为那些炮灰登上城头没有破城而失望。
实在是因为汉军的弓弩手太多了,如果不能把他们消耗完的话,那么即使他麾下最精锐的着甲战士登上城楼,也肯定会被汉军的弓弩击退,这也是他在进攻长社城时,始终不用自己的亲信缘故。
否则,对于急需要攻破长社,从而洗掠颍川,然后往西北入南阳郡,和南阳郡黄巾会合的波才来说,如果不是因为要付出的代价太大的话,他肯定会毫无犹豫的进攻长社城。毕竟,相对于有着天下十三州的大汉来说,他们太平道从反叛后,就将成为无根之萍,只有通过不断攻略,才能生存。不然,面对各州源源不断输血,运兵运粮的汉军,他们太平道必将最终灭亡。
因此,波才现在如果消灭这部汉军,他完全就可以不顾其他汉军,和南阳郡黄巾一起,兵进司隶。
一旦他们入了司隶境内,到时候以他们两部数十万黄巾兵的数量,入得司隶,完全有可能继续实行马元义渠帅当初所定下的策略,攻陷汉都雒阳,震慑天下,与山东各地黄巾呼应,建立太平道的天下。
只是,这一切,都因为长社城头汉军的弓弩而暂停,深知现在只有手中握有精兵才能造反成功的波才,是绝对不会令他手下那四万余披甲精壮白白损失的。
别看波才手下的披甲兵卒多,可是都是一群训练不多的精壮,多数不知军阵为何物,真要和汉军野战,只能靠着勇气和数量去应对。因此,为了以后,就是慢一些破长社城,波才都不会轻易动用麾下的披甲精壮,他更愿意用那些随地就可以裹挟的流民炮灰,去消耗汉军的弓弩和性命,哪怕黄巾一方死亡的人数是汉军的数倍,那对波才而言,也是胜利。
不过,明显有人不会令波才如愿,只听到一阵“踢踏”的马蹄声传来,随后便见一名黄巾斥候向波才行礼道:“回禀渠帅,汉军一部兵马已至长社以北五十里,半日之后必至长社,其所打旗号为‘皇甫’。”
“皇甫义真!”波才脱口惊呼,脸色不善,虽然早有信报传来,但是他可没想到对方来得这么快,果然不愧是军旅世家出身。
思索一番,波才令麾下亲信率三万兵马,并一众妇孺围住长社,这其中有五千他的精锐披甲兵,令他们务必在他争取时间的情况下破城。而他自己,则带剩下的精锐并一众炮灰,合计约六万余人,前去阻击皇甫嵩。
第五百二十三章 贼势军力甚难敌
长社城北四十里外,望着前方一眼看不到头的黄巾蛾贼,皇甫嵩愁得直皱眉头,黄巾蛾贼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还都是披坚执锐的精壮,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皇甫嵩麾下仅有兵卒两万余,而黄巾蛾贼的兵力则是他的三倍有余,再加上他们的装备,皇甫嵩此刻也是明白为什么朱儁会败。
轻敌冒进,被围困长社,若是未见这些黄巾,皇甫嵩一定会怪朱儁大意无能,不过在看到黄巾蛾贼的装备兵力,皇甫嵩却不会这么认为了。
“皇甫义真,其家不愧累世军旅,远迈朱公伟,明知长社被围,危在旦夕,却不轻兵急进……”波才望着自己面前,那数万缓缓行军的汉军兵卒,慨然而叹道,原本他还想继续复制迎击朱儁的神迹,利用皇甫嵩所部应该有的急于救援,从而给对方措手不及,没想到皇甫老匹夫即使明知朱儁所部危如累卵,也根本不急于进兵,是他的意图失败。
在波才身旁,一个瘦削乌黑的中年汉子道:“渠帅,汉军不过两万,吾军六万,皆披甲之士,有何惧之?”
波才听后,自失一笑,他自己总是想着靠一些小阴谋,在最大优势的情况下,以最小的损失,打败皇甫嵩,再回身去灭朱儁,以保留力量应付大汉朝廷接下来源源不断的平乱兵卒。只是,反叛已无后路,谁也不能知道自己这些人还有没有未来,如今皇甫嵩尚未诛除,想得那么远干什么?
“皇甫老贼,要战便战!来人,擂鼓,击之!”波才一声大喝,命令身边兵卒道,兵力、装备都比汉军多,这是波才最大的依仗,既然伏击皇甫嵩做不到,那就只能硬拼了,就是汉军比他精锐又如何,蚂蚁多了都能吞象,何况他手下的这些太平道道徒?
乱世之中,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反正就算自己这六万兵卒全部战死,他也能去其他地方,再拉一支同样的大军,毕竟,对于他们这些流贼来说,这实在是太简单了。
“擂鼓!”
“咚!”
“咚!”
“咚!咚!咚……”
鼓声仿佛一记记震慑人心的闷雷,响彻原野,六万余黄巾贼寇梗着激昂的鼓声,冲向敌阵。他们眼中满是对这个世界的绝望,想到自己在这个世道已无活路,即使他们之前从未杀过人,可是他们此刻的情绪,和整个黄巾贼军的悲愤气氛,也不由得他们不鼓起勇气前进,或许就像他们的口号那样,这世界已经死了,不重新改变的话,根本就不会再有美好的生活。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
贼军终于动了吗?
汉军阵后,主将皇甫嵩见到贼军开始进攻后,皱着的眉头渐渐舒缓,转首对其长子皇甫祚道:“坚寿,迎敌!”他之所以一直慢行,就是寄希望于叛军率先忍不住,不顾一切的攻击他,如今朱儁大部被灭,自己兵少,他可不敢冒然去和叛军决战,因为一旦他再被败,颍川将再无叛军敌手,到时即使大汉朝廷还能从各地抽调兵卒,可也因为时间的问题,根本难以对抗叛军。而且最可怕的是,一旦颍川的黄巾叛军和南阳的黄巾叛军汇合,出兵司隶的话,大汉国都危矣,一旦国都出事,这天下真有可能变了天。
“诺。”皇甫祚行礼回道,然后便对传令兵卒喊道:“命各部进击!”他是皇甫嵩长子,字坚寿,年约而立,身长有姿貌,如今任参军事一职。所谓参军事,亦称参军,顾名思义,即参谋军事者也,本参谋军务之称,一般将帅有员十数人左右。
登时,汉军各部立阵陈兵以待,同时助军司马麴义、护军司马傅燮各率领两千轻骑,一东一西脱离本阵,游弋于侧。此举既能掩护本方两翼,亦可起探测敌方虚实之作用,又利于击敌侧翼,绕袭其后,可进可退,乃步骑列阵不二法门。
黄巾贼寇速度迅速,很快便进抵汉军五百步,已进入了汉军所带的弩车射程,顿时,汉军上百架连弩车、床弩愤怒咆哮,射出了无数的收割性命的中箭。
于人而言,普通的血肉之躯,又怎能抵挡得住在弩车巨大拉力下,飞驰而来的粗大异常的重箭呢?
只见,那些重箭带着破空的呼号声,刺穿一人又一人,至多者可连续贯穿五、六人,一时间,黄巾军死伤极巨,仿佛割麦子一般倒地。
“可恶!皇甫义真,无耻老贼!”波才骑在马上狠狠甩了马鞭,汉军卑鄙,竟然带了这等武器,虽然他们缴获汉朝武库时,也抢了一部分弩车,但是明显抢到的数量少,而且此番前来阻击,没有携带,根本不是汉军的对手。
所幸,这些大型弩车,发射速度很慢,而且波才所派出的前军,也都是他准备好的炮灰,并非他那些精锐,死了倒也不心疼。至于让那些未着甲的黄巾贼当前军冲击,目的自然也很明显,就是要让他们冲击汉军的军阵,为后面黄巾贼的着甲的主力做准备。
很快,那些当做炮灰的万余黄巾众前军,在又挨过几轮箭雨后,进至汉军阵前二百余步。对此,他们面前的汉军步弓兵,立即举弓冲天,随着各部校尉司马一声“射”的嘶喊后。
数千支凌厉的羽箭“嗡、嗡、嗡……”的脱弓而出,当那些羽箭攀升到天空最高处时,原本湛蓝的天空也为之一暗,一瞬间仿若黑夜,而后突然掉转方向,疾速向下坠落,随之那庞大的黄巾贼寇的军阵,刹那间绽放出成千上万朵绚丽的血色浪花。
“射!”
“嗡!嗡!嗡……”
一轮箭雨之后,第二轮箭雨再次袭来,凶猛程度比之前的箭雨,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射!”
“嗡!嗡!嗡……”
“啊!啊!啊……”
前方冲锋的黄巾贼寇们,无助的惨叫着、哀嚎着、哭喊着,然而这一切,都不能换来汉军一丝一毫的怜悯,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双方任何一人都不敢手下留情,因为也许现在让对方存活,下一刻就是他们自己毙命。
汉军阵前,一轮又一轮的箭雨密集而急促,汉军步弓兵皆是仰射,所射击的目标皆有特定区域,因此只要黄巾贼寇冲破那片区域,基本上便可以存活。
然而,当那些幸运的黄巾贼寇,九死一生的从汉军的箭雨里冲出来后,还没等他们喘息一口气,迎面而来的就是一阵狂风暴雨般的弩雨,汉军阵前早就装填好弩矢,蓄势待发的轻弩兵,没有丝毫犹豫的扣动了他们手中的弩机。
“呃!啊……”
“呃!啊……”
“呃!啊……”
……
黄巾贼寇一个又一个,不停的倒下,箭矢入肉入骨声,不断的在战场之上环绕,此时于他们而言,停下是死,退后也是死,只有前进,冲到汉军的阵型里,才能活命。
因此,即使汉军的弓弩射得越来越多,可是那些冲锋的黄巾贼寇,他们为了活命,速度也是不减,反而他们脚下的脚步又是更加加快了几分。
同时,或许为了期望自己可以刀枪不入,逃脱灾难,他们又一次想到大贤良师告诉他们的话,无论是活的,还是将要死的,都纷纷用尽全力,或者鼓足最后一口气吼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先是几十人,而后几百人,再是几千人,最后连带着波才麾下精锐的数万黄巾贼寇,都瞪着猩红的眼睛,喊着那激昂的口号直面箭雨,扯腿飞奔,面对死亡,这些朝代底层的贫苦百姓,在看到生存的机会的时,都是充满了一股一往无前的悲壮。
苍天不是指上苍,却是指大汉,大汉国让他们一无所有,生不如死,贫者愈贫,富者越富,豪强地主作威作福,出身决定了一切,而他们,只能完全靠自己,如果自己都靠不住的话,那就基本完了。
说穿了,这完全就是一个靠命的时代,出生生得好,便决定了一切,既然如此,他们这些平民,永远无法出头,甚至连生活都活不下去,那还留着这苍天,这大汉有什么用呢?
既然大汉管不了地主豪强,大汉不能让自己的子民吃饱穿好,那就就应该去死了。而现在,太平道给了他们机会,让他们生存,也让他们明白,只有太平道,也唯有太平道,才能够解救这天下和他们一样生活无助的穷苦百姓。
记得大贤良师曾经说过,太平道会建立一个永远“太平”之国,那里无等级之分、无上下之别、无律法劳役、无剥削欺压、无疾病天灾。而大贤良师,便是因此建立的太平道,他们只有跟着大贤良师,有中黄太一的保护,在天帝神师黄神越的旨意下,推翻大汉,只有这样,他们自己和他们的亲属,才会不再过上那可怕的日子。
因为大贤良师是神人,所以他所说必然无假,而且有着神的指引,他们所做的“起义”就一定是对,他们不是叛乱,而是为了生存,取得自己权利的“起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
这已经不再是口号,而是神的预言,是神派来大贤良师,让他们取得生存机会的语言!
随着无数黄巾贼寇,好不畏死的冲锋,终于,有一些黄巾贼寇冲到了汉军阵前,接着,是更多的贼寇和汉军相遇,双方狠狠撞上,瞬间发出了剧烈的厮杀叫喊声。
汉军阵势严谨,皆为操练日久的甲士,他们以长矛、长戟、弓弩压制面前的黄巾贼寇,刀盾手趁隙杀敌,步步为营,机械似的朝前推进,仿佛不杀光敌人就永远不会停歇下来。汉军全身罩甲,对于前方充当炮灰的黄巾贼寇而言,堪称铁壁钢墙,衙门每一次欲图反攻,都会被撞得头破血流,溃散而退,同时,这也意味着有上千条低贱的人命,将永远的消逝于这一片旷野。
汉军前阵,皇甫郦率领着自己部曲搏杀在第一线,只见他手中马矟狂舞,数刻之间,已经不知刺中了第五还是第六人,此刻,他的对手胸口破开一个大洞,却死死抓着不放,其他黄巾贼寇乘机围攻上来,有刀,有戟,但更多的是农具铁钁,铁锸等。
皇甫郦见此大惊,连忙舍了兵器,取了腰间长刀后撤,他虽有部曲拼死相护,头部仍然挨了一铁锸,耳中“嗡”的一声,一阵天旋地转,霎时间从马上跌落。身侧亲兵见此大恐,连忙毫不畏死,不等他落地,便一把将他抱住就向后跑,他的背后结结实实的挨了三刀,这才磕磕绊绊将皇甫郦带出了险境。
对于这些亲兵而言,他们只有保住主将才算完成任务,就算战败也无可紧要,而且皇甫郦的部曲都是皇甫家精心挑选的精锐,有的甚至就是皇甫族人,忠心自然不一般。皇甫郦身为皇甫嵩侄子,身份自然不一般,如果他出了什么事,就是那亲兵活着,也根本与死了无异,说不得还会连累加入。
得生后,皇甫郦晃了晃脑袋爬起,铁锸属于钝器,他又戴了厚重的头盔,满脸鲜血看着吓人,实则无甚要紧。目光一转,见自己亲兵躺在地上面如金纸,一动不动,已然气绝身亡,皇甫郦悲痛欲绝,亲兵与他与亲人无异,现在见此,如何能不悲愤,他也不令医吏包扎一番,狰狞着一张血脸重新向黄巾蛾贼。
“挡吾者死!”皇甫郦有部曲抵挡来自左右的压力,他只需应付前面即可,一把宝刀连劈带砍,无人能阻。
黄巾贼寇的炮灰很快便被汉军杀散,不过他们败而不乱,一退再退后,待到一定地步后,忽然从中裂开,迅猛的扑向两侧,只见波才赖以纵横颍川的三万黄巾甲士浮现汉军眼底,当真是玄甲耀目,黄旗绛天。
当然,这些波才当做主力的甲士,自然也不是样子货,在看到前方的黄巾同伴分散后,他们当即将手中的早就准备好的箭矢,向着此刻刚刚因为和炮灰战斗,而阵型大开的汉军射出。
顷刻间,只见汉军阵前,弩箭如雨,铺天盖地,而一时来不及列阵防御的汉军,应对不足,死伤甚重。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汉军依靠车弩之阵,纵横数百年,所向无敌,今天终于也尝到了以前无数敌人曾经品尝过的滋味。
汉军后阵,皇甫嵩见此,呆若木鸡,这一下,他似乎又更加了解朱儁败北的心态了,实在是硬碰硬,汉军也很难有把握战胜这些贼寇,莫非,大汉的天真要亡了吗?
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
两军阵前,汉军前军被射散,待数轮箭矢后,黄巾贼寇后方全副武装的披甲之士,便呼喊着口号,向着汉军阵中冲击。
扒开身上的尸体,皇甫郦脸色血污,狼狈不堪,随后在看到黄巾贼寇冲锋而来时,再也没有刚刚复仇的勇气,面对移动铁墙似的黄巾甲士,连忙撒开脚步,两个大步钻回军阵,跑回汉营,不一会儿,两大钢铁怪兽咆哮着交织到一起。
刚才,当黄巾蛾贼的箭矢。密集而来时,皇甫郦便是大惊,要不是他急中生智卧倒,用身边的两具死尸护住身体,否则绝无可能在那箭矢雨中幸免。此刻他逃跑自然是怕了,毕竟,即使要战,也得是划算的战斗才行,两军对战,可不是意气用事才行的。
“波才贼子真毒也,欲以众兵死击吾军。”皇甫祚见此大呼,随即连忙对其父道:“大人,贼势凶猛,当何如?”
“勿急!战事于吾军不利,暂且等之!”皇甫嵩听后,挥手示意自己身边的儿子安静,然后冷冷看着前方战事。他知道波才此举,完全就是想用他刚才充当炮灰的杂兵,再做一次炮灰,用这些炮灰去隔绝汉军在两翼突击的骑兵,然后靠着中军决胜,毕竟,就论披甲决战之士相比,汉军的的人数是远远少于黄巾蛾贼的。
可恶!此等贼子,有如此谋略,不思为汉尽忠,反骑兵叛汉,真该杀之。
心中,眼见汉军面临如此险境,皇甫嵩大骂道,不过面目之上,他皱着的眉头,和死死盯着前方的眼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