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皇戚-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点,即使是卢兰这个日日都研读道教典籍的道姑,也脱离不了这个轨道,也难怪五斗米道空有张道陵的遗泽,却在传道天下的大势上不如太平道了。后世一位领导人有一句至理名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点放在任何行业都至关重要,太平道会结合民生传道,而五斗米道只能以“鬼道”面世,数十年来一直如此,孰胜孰汰,一看便知。
  又过三日,却是大吉之日,事宜祈愿祷告。这期间每日除了常例探望刘坚,便是在卞萦和卢兰身上流连忘返,不知乏味,让他好好的享受了一番“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欢乐。或许永远这样也不错,只是很显然,历史的进程不会允许他有丝毫的停滞,今日将刘坚安顿好后,他便要回程了,按照行程进度,他回巴郡正好可以赶在告假时日内回郡署。
  正月吉日较多,选在今日,自然是五斗米道的“高人”选的。伏泉不知道那“高人”怎么得到的,选的日子不巧的很,却是下起了雨,这算哪门子吉日?不过事情总有另一面,天气下雨,时候不好,自然一切祈福事宜需要从简,这样也省去了刘坚大肚出来的诸般麻烦。
  钟声阵阵,淅淅沥沥的雨水冲刷的道观里,伏泉带领手下诸人在昏暗的道观正殿里,与其他一众五斗米道的道士道姑静观着面前的祈福祷告仪式。
  只见包裹着厚厚的黑色衣服的刘坚,正跪着在张道陵的神像前,闭眼虔诚祷告,在她面前,右手持三五斩邪雌雄剑,左手握阳平治都功印,头戴平顶冠,身穿八卦衣,披着方裙,脚踏朱履的张修,正在嘴中念念有词的作法。
  按五斗米道众人所说,张修所为是在请神下界,告知仙界仙人,有诚恳弟子祈愿祝福,令其有感,护佑祈福弟子安全,虽然不知真假,但就冲面前正在奋力表演的张修的精湛演技,伏泉也是看的井井有味。
  张修所穿服饰其实都是五斗米道第一代天师张道陵所留之物,相传这些都是张道陵得太上老君授法以后,由太上老君亲自所赐之物。后来自张道陵死后,成为了历代天师代代相传之物,如今却穿在张修这并非张道陵正统嫡系的张家后人身上,可见这五斗米教内部现在的权利倾轧是多么混乱。
  也许这也就是卢兰最近几日和自己深入交流时,说的张修在五斗米道内隐隐有着教内“太上皇”的意思,或许也就差一个合适的契机,这张修就能成为五斗米道新天师也说不定。想到日后张鲁靠其母身侍刘焉,彻底掌控五斗米道,其中定然是波折不断,而伏泉后世对着张修没有什么印象,想来其人不是在张鲁的这场夺权争斗中不是死了,就是彻底离开五斗米道,学习前辈道人,隐居不再出世,羽化登仙了吧。
  看着面前的刘坚跪着身子,脸色有些苍白,不像是有好的样子,伏泉心里十分心疼,却是不敢上前,他知道现在的刘坚一定是难受极了,毕竟你让一个怀孕快半年的孕妇跪在地上,对方能好受就有鬼了。
  只是,无论刘坚此时再如何难受,她也要忍着,即使伏泉现在也不能有任何动作,毕竟现在是祈福所必须经历的仪式,忍过了这一时,之后再找一处僻静院子独自修行、许愿祈福,如同隐居一般,再派一些亲信手下保护,除非是刘坚愿意见面,旁人想到拜见,除非你是皇帝,否则也只能被挡在院外,无缘一见公主殿下的真容了。
  终于,张修装神弄鬼的将他那套咒语念完,接着突然长啸一声,然后放下左手中阳平治都功印,端来神像前案几上早已准备好的一碗放着符的符水,深深的喝了一口,然后对着手上三五斩邪雌雄剑喷了一口,接着漫天挥舞起来……
  那碗里的符箓也有来头,也是属于张道陵的,乃是当年太上老君同其他宝物所传的最重要的一件,名曰“正一盟威符箓”,据说有莫大威能,当年张道陵降妖除魔多有此宝之功,也不知是真是假。
  总之,随着这一番在伏泉看来稍显做作的表演,这祈福仪式就算完成大半了,剩下的便是看刘坚的。
  剑势停歇,张修收剑完毕后,随后双手举着那把三五斩邪雌雄剑,嘴中高呼道:“请三天法师正一真人!”
  一语喊完,大殿里早已准备多时的其他一众道士道姑,纷纷打坐起来,像是修仙时练功一番,嘴里也跟着念念有词起来,他们也不管地上是否冰冷,就那么一直念着咒语,不为外物所动。
  见到此景,伏泉不由暗叹,无论这五斗米道今日所为是真是假,反正就今日这番祈福仪式的安排,却是有能成为后来天下第一正统道教的实力。
  刘坚此时咬牙起身,然后走到举剑而立的张修身旁,对着张道陵神像作祈福状道:“弟子刘坚,为汉室公主,一心向道,今天下瘟疫不断,大汉百姓困苦不堪,为求上仙保佑大汉百姓,特于此祈福,望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允之。”


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马脚
  今天下瘟疫不断,大汉百姓困苦不堪,为求上仙保佑大汉百姓,特于此祈福……刘坚的话其实是伏泉和她特意商讨的结果,毕竟是许愿祈福,总得有个理由不是?
  虽然自从伏泉献了治瘟防灾的策略,甚至有华佗、张仲景的帮助,但以古人低下的医疗实力,想要真的解决瘟疫,那就真的有些天方夜谭了。因此,想来想去,两人决定就以此为理由,这样也许愿祈福也符合她的公主身份不是?
  “礼成,恭送真人!”
  张修见刘坚说完话后,然后忽然拿起三五斩邪雌雄剑又是随意挥舞起来,舞完剑后,便又大喝道。待他大喝完后,殿内一众打坐的道士道姑这才停止念词,然后起身喊道:“弟子恭送真人!”
  本来伏泉以为会有什么有趣神奇的事情发生,可是周围根本没有什么变化,也没感觉到有什么仙家之人到此地显灵的气息,不由得让他心里愤懑不已,这些道士道姑净会做些装神弄鬼的事情,与后世毫无区别。伏泉记得他家以前家里老人做法事驱邪,那些穿着道袍的道士就是夜里面拿着剑嘴中说几句听不懂俚语,一夜就要收他一千块,真是黑死了。
  就像现在,大殿里什么事情都没有,偏偏这帮道士道姑却做得恍若真有仙人到来一般,不知内情的普通人说不得还真能被这些设计的场景唬住,果然那句话说得对,人吓人,吓死人,世上本无鬼,吓人的人多了,鬼也就多了。
  当然了,看着那些道士道姑起身后面色如常,和没事人一样,似乎对于地上那湿冷的地板一点感觉也没有,这点倒是让伏泉十分佩服。
  要知道今日可是雨天,即使是后世,房子在下雨天地上也会返潮,地面和墙根会潮湿不已,更何况现在?而且这还是汉代时大山里的道观中,地面那冰冷的石砖有多冷,可想而知,但这些道士道姑竟然长时间打坐,一点东西也不变,还能面色如常,能不让人佩服?君不见不少道士道姑的道袍都湿了吗?果然即使要装神弄鬼,也要有点东西给他们要唬弄的人看一看才有说服力。
  祈福仪式完毕,因天气下雨,阴冷潮湿,而刘坚又有言“身子不舒服”,得到提前通知的张修等人自然不会再搞其他什么多余的仪式。之后一切从简,再刘坚将一张准备好的符箓在烛灯上用火烧成灰后,这祈福仪式就算终了,剩下的自然就是刘坚天气好时,在山中隐居修行便可。
  修行的地方伏泉也已经为刘坚选好了,既然要偏僻,自然不能在鹤鸣山里,这里毕竟道士道姑多,他选的地方却是不远处的青城山。鹤鸣山与青城山同属益州当年岷山山脉,张陵从鹤鸣山来到青城山结茅传道,并羽化山中,虽然此山也是五斗米道的福地,但很显然此时的青城山远不如五斗米道大本营的鹤鸣山人多,相比较鹤鸣山而言,青城山却是更加安全,当然被伏泉选择好了。
  只是,好事多磨,眼看仪式结束,只要刘坚随众人离去,这以祈福许愿为名,实则掩盖她怀孕真相的计划就要完成的时候,突然就出了岔子。
  其实倒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就是刘坚将那准备好的符箓烧了之后,转身最后向张道陵的神像跪谢之时,也不知刘坚怎么了,突然捂着肚子大喊了一声,然后神情难受的在地上,只是就那样躺着,嘴里叫唤,旁人看到也不知发生了什么魔怔。
  伏泉见此却是大惊不已,只以为刘坚肚子里的孩子出了什么状况,连忙上前安抚,这时候也顾不得其他了,真要出了人命,那极有可能是“一尸两命”,再顾忌被人看出端倪的话,那他也枉为重生一世,也枉为成为了刘坚日夜服侍的枕边人了。
  大殿里当时也是因此乱做一团,不过众人却是不敢和伏泉那样直接上前询问刘坚身体原因,毕竟身份原因,还有男女之间的避嫌。当然,众人都只刘坚是伏泉长辈,见伏泉如此关心,虽然不加避讳,但也没人敢有异议。
  看着包裹在厚衣之中的刘坚,脸色难受的躺在地上,伏泉连忙从后扶起刘坚,问道:“出了何事?”
  “肚子突然疼痛,躺了会儿,如今已无事也。”刘坚饱含深意的看了眼伏泉,随后说道,她这话说得极大,显然是想让大殿里所有人都听到一样。
  伏泉见刘坚眼色,顿时明白了出了何故,肯定是刘坚肚子里的捣蛋鬼,刚才突然踢了她几下,而且踢得极重。刘坚本来就因为祈福仪式跪了不少时候,身体十分不适,现在经此一击,哪能受得了,直接叫喊了起来,而躺在地上也只是为了让肚子的小家伙消停下,因为往日小家伙如此,刘坚躺着他也就消停了。
  扶着刘坚站起,伏泉确认这厚衣服没有露出里面的破绽后,这才让她先行,自己随后和其他人跟着离去。
  只是,伏泉确认这衣服已经掩护到位,不会让人发现端倪,但这世上没有任何绝对的事情。在场众人中,依旧有几双眼睛冒出了疑惑,直盯着出了大殿的刘坚,若有所思,有些事情终究是纸包住火的,任何的偏差所露出的蛛丝马迹,总会让有心人从中发现一丝端倪的。
  天边似乎传来一阵沉重的闷雷,显然预示着这天气将会越来越差,真不知道那选今天作为祈福吉日的道人是如何算出这倒霉天气的。
  大殿外雨声犀利,无数雨水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殿外的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形成了雨幕,一眼望去像是美丽的珠帘,令人神往。不过,很显然,现在可不是欣赏这大雨的时候,不早点回屋说不得就得在这大殿过夜了……
  雨势渐渐大了,幸好有道观中人准备好的蓑笠,伏泉带人护送刘坚回到她的院子,见她一路并未有太多不适,而且她也说到身子没事,这才安心。


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城山
  》山中雨势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等到艳阳高照,便恍若一丝烟雾,消失不见。
  翌日,空气中还留有雨气,山中石头路上依旧潮湿不已。整理行装,随着和睦的阳光,踩着湿滑的青苔,伏泉带人护送刘坚一路往青城山而去。
  青城山,与鹤鸣山同属益州岷山山脉,两者相处不远,其西南却是益州大名鼎鼎的“都江堰”,因其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
  一行人马不久便上了山中,这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入得前山,四周景色不比鹤鸣山差了多少,反而更有一番仙家福地的气派,只见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与鹤鸣山相比,可谓是以幽洁取胜。
  想到后世对这道教圣山赞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伏泉不由暗暗点点,怪不得后来年老从鹤鸣山来到青城山结茅传道,并羽化青城山。的确,以青城山之幽洁,确是一个羽化登仙的仙家福地,鹤鸣山难以并论,而后世青城山也比张道陵最初建立五斗米道的鹤鸣山有名,甚至提起益州仙山,能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陕西景福山并列的道教名山,多数人只会想到四川青城山,想来亦有此中原因。
  “君侯,前番便是当年轩辕氏所筑之坛,乃‘五岳丈人’成名之地也。”队伍前方,随同一众人马前来的卢兰,指着前方已经稍显残破的祭坛说道。虽然来青城山最好不要惊动五斗米道的一种道士道姑,但是一个人也不带不行,毕竟不说这样也会令人起疑,便是要在这青城山选一处山间别院修行,伏泉再怎么样找其他人也不会有五斗米道的道人找的靠谱不是,因此再三思量,伏泉还是选择让卢兰随行。
  “宁封子大仙当年于此修道,却是选了一处好地方,青城山,真乃仙家福地也。”伏泉见那祭坛虽然历经千年左右风雨,依旧有一番庄严神秘的气息,不由点头感慨道,至于他嘴中所说的宁封子,其实就是适才卢兰所说的“五岳丈人”。
  轩辕氏,便是指黄帝,史载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相传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其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为“有熊氏”。相传轩辕黄帝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后来便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因此巴蜀之地亦有当地之人称青城山为“丈人山”。
  卢兰点头回应,显然十分赞同伏泉所言,又道:“说来君侯远亲阴长生,当年与马鸣生相约于青城山赴会求仙度世,想来亦是有这‘青城幽洁’之故。”话如此说着,心里面,卢兰也在想着,若是她,恐怕也想就到此山静修度过余生也好。只是想到鹤鸣山是五斗米道的大本营,而且如今教内诸人多有二心者,为了守护祖宗所留之五斗米道基业,身为嫡系媳妇的她只能断了这念想。
  “兰儿莫非欲孤学那阴长生,就此隐于这青城山中,不问世事,寻那白日飞升之机乎?若兰儿日夜相随,与孤生同一衾,死同一椁,倒无不可。”伏泉语带深意的说道,这卢兰现在提那阴长生的名字,摆明了意有所指,有可能是打趣,也有可能是想强留自己入道,学习那阴长生好好的外戚不做,享受荣华富贵,去做那寻仙求道之事,也不知如今化作一堆黄土的他会不会后悔寻那虚无缥缈的求仙一事。
  所谓阴长生者,乃是汉和帝刘肇所立皇后阴氏的曾祖,也就是光武帝皇后阴丽华的族人,可谓是生在这大汉显贵的不能再显贵的人家了。阴家身为外戚四姓,是鼎鼎大名的“四姓小侯”之一的家族,自光武中兴以后,出过两任皇后,祖辈高官层出不穷,可谓是大汉的顶级门阀世家。
  即使汉和帝的皇后阴氏利用巫蛊诅咒汉和帝和他的宠妃邓绥,邓绥也就是后来的邓皇后,事情最终也只是皇后阴氏倒霉,却没有对她背后的阴家家族造成太大打击。事实也正是如此,阴家在阴氏被废后,诸多亲属流放免官,最终还不是被特赦,还归故里,并还其资财,可见阴家如何得汉室信任,毕竟阴家可是光武帝刘秀的皇后,是东汉历任皇帝的嫡亲祖宗。只要不是阴氏整个家族都参与谋反,这些都不算什么,反而继承皇位的历任皇帝,还要对阴氏大加关爱,时常扶持一把阴氏才行,这一点纵然是伏泉所在的伏氏都比不上的、
  当然了,和帝皇后阴氏所作所为,也并非是说这位皇后阴氏的那如同谋反的巫蛊诅咒之罪对阴氏整个家族而言没有太多影响,起码之后的大汉数任皇帝,所立皇后也都避开了阴氏而已,否则以那位“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阴皇后的余泽在,阴氏这个大门阀仅仅在这个出身决定一切的时代,只出过两任皇后,很明显有些掉价,身份十分不够格了。
  言归正传,阴长生当年为了寻仙求道入蜀,与当时的著名的游方道士马鸣生相约在青城山里求道,后来马鸣生以《太清神丹经》授之,阴长生便就此舍了家族富贵,隐居修行去了。如今这卢兰突然提起阴长生,并且有意提及其为伏泉的远亲,她心中用意可见一般,毕竟伏泉虽然按道理和阴长生有亲,但那都是拐了多少世系的亲属了,卢兰就不该提,而如今她提了,当然也只有一个理由,她准备以此为铺垫,劝解伏泉求道修行,伏泉当然不会答应,只能就此取笑还击了。
  这边伏泉话语里饱含深意,卢兰身为过来人,当然明白他话语里的意思,心里她是羞怒不已,什么日夜相随,什么生同一衾,死同一椁,谁要和你白天黑夜的乱搞,谁要和你生前睡一张床上,死后躺在一副棺材里,这人说话没羞没躁的,虽然两人是经常你侬我侬,可也不能说的这么大胆吧。
  无来由的,卢兰往身后望去,见车队一众行人并未对他们二人太过注意,这才缓了口气,随即狠狠瞪了眼伏泉,怒由心生,随即想到了什么,冷冷说道:“君侯色心太重,连公主不放过,君侯这般放荡,当心他日惹怒陛下,有那身首异处之危也。”
  话语落下,伏泉眼神瞪大,连忙环视左右,见周围无人,沉了沉声道:“汝莫要张口胡言,孤与公主清白无事,怎有此言……”说了一句,伏泉却是一瞬间不知该如何继续了,因为他的声音却是有些颤抖,显然像是心里有鬼。
  那边卢兰依旧冷冷看着,似乎已经把伏泉整个人看穿一样,令得伏泉心中莫名心惊,这女人难道真的发现了?不会吧,他都已经事事都考虑周详了,这卢兰怎么会察觉到呢?
  对面的女人没让伏泉有太多等待,言语里似乎有着反讥的意味说道:“昨日公主祈福时,旁人若看不出公主当时痛苦一样,贫道可生有四子一女,自然知道公主如今已有近半年身孕。如此观之,君侯日日往公主院内请安,其所怀谁人骨肉一目了然,自不需多言。”
  原来如此,伏泉不由苦笑,自己那孩子真是顽皮,没想到他那在刘坚肚子里的一顿踢打,竟然害得自己和刘坚的事情暴露了。不由得,伏泉心生怨念,有你这么坑父母的吗?现在就这样坑了,长大之后那还得了?
  想想也是,虽然刘坚那身宽厚衣服可以遮盖住她肚子越来越大的事实,可是昨天在大殿里祈福中途出的差错,却是能让有心人看出端倪的。就像现在他面前的卢兰,这女人可是生了五个子女的,若是刘坚昨日一切顺利,没出差错,可能没人能看出她怀孕的事实,但是昨天她突然叫唤后的一些诡异举动,像卢兰这种经验丰富的女人,怎么能够看不出呢?
  希望只有卢兰一个人知道,对付这女人,伏泉心中有数。否则,若是再有其他人知道,那么自己可就真的要倒霉了,伏泉心中默默祈祷着,只是,意外真的会就此终了吗?
  “既如此,兰儿又待如何?莫非欲陷孤于大祸之中?有道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切切不可如此。兰儿可莫忘了那‘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孤可是难以忘怀,久久不忘。”
  “哼!”卢兰脸色一红,她当然知道伏泉所说何意,这话是他某次玩弄自己身下,然后邪恶的念得一赋,本来她还觉得没什么,但想到伏泉摸着自己下面说着这赋时,顿时明白他的意思。
  现在伏泉又念叨出来,还不是要以此为把柄,反过来要挟自己,她相信只要她敢泄露,那么自己这放荡之名也会传出去,到时候她还如何在五斗米道立足?念及于此,卢兰也不再和伏泉说话,转身离开。
  见卢兰离开,伏泉松了一口,暗中庆幸这事情应该是没事了。若是旁人知道的话,他还会担心事情泄露,可是如今知道这事的是卢兰,对他而言影响不大,因为他知道即使卢兰知道,这事情也只会藏在她心里。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伏泉知道卢兰会从了自己最大的原因,不是自己勾搭女人的能力多好,而是他手中的权势。现在的五斗米道内部,对卢兰而言极为不利,她如果想要不让张衡这一脉的嫡系天师后裔没落,被张修等非嫡系天师后人夺权的话,就只能找其他人靠山来应对。
  只是,以卢兰这个身份,她哪里能认识多少有能量的靠山呢?虽然她公公张道陵身份不低,还做过江州令,治理就是伏泉现在所管辖的巴郡郡治江州县,并且当时张道陵为官颇得民心,治政有方,巴蜀之地有不少人感念其恩德,但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现在还见过张道陵本人的人估计都已经埋入黄土了。
  人走茶凉,人亡政息,何况张道陵为官也就数载,当时张家所结的缘分早就没了,这也是卢兰即使空有正统天师道名义,却依旧难有作为的原因。也就是在这时候,伏泉带着刘坚前来祈福,并且有意勾搭她,卢兰虽然不解伏泉意思,但一方面有心利用伏泉的权势,另一方面她也是守寡多年,心中空虚不已,这才经过伏泉几番撩拨,和他共度巫山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 半缘修道半缘君
  身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脑海深处,伏泉记得这是那日自己初次在卢兰身上伐踏时,用她那被自己蹂躏的不成衣形的道袍,擦拭那刚刚被自己百般“深入浅出”的桃花源时,对着卢兰调笑时说的话。
  记得那时,卢兰一张晕红的脸蛋完全不似个熟知男女之事的妇人,倒像个刚刚脱衣由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