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午后)-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朗将王直喊到一边,问:“王德用派来的几个人表现如何?”

知道王德用对他那个妹夫十分感冒,但不代表着王德用会识人。

“学士,这批人可重用。”王直慎重地说,又道:“特别是那两个文士,似乎很不简单。”

“哦。”

“你看今天这些蕃子表现如何?”

郑朗仔细地看了看,说:“比昨天站队似乎更整齐。”

“是刘轩睿强行我下的命令,操练不齐整者,不听军命者,按军法处斩,斩杀了一名蕃子,这些蕃子怕了,才变得听话。”

“真杀了?”

“他搬出军法,又搬出王相公,我不敢不听。”

有军法,可几乎没有人将军法当成一回事,郑朗喃喃道:“还真杀?”

“学士,我想到了孙武。”

不能仅靠历史来判断一个人的命运,有的人因为没有机遇,没有碰到赏识的人,才埋没一生。就象狄青没有碰到范仲淹,也就那么一回事。但达到孙武的高度,不可能的。然而如此果决,大约是一个人才。

将两人召了过来,说道:“我马上就要离开京城,前往泾原路。”

“学士,我们都知道了。”

“那你们有什么想法?”

“郑学士,延鄜路在范仲淹经营下,不易攻克。朝廷又让范仲淹去了环庆路,范仲淹虽不求有功,但那种战法,却是最难进攻的。”刘轩睿说道。

“说得有道理,继续说。”

“秦凤路在后方,那么只剩下泾原路与北方的府麟二州。这两处必将成为未来西夏人攻击的重灾区。”

常明德补充道:“泾原路已经被元昊打烂。但是想立功,还是在泾原路。”

没有战争,怎么会立下功劳?

似乎真的不错,难怪会向王德用毛遂自荐。但不象狄青,已经有历史证明,还要继续观察,郑朗温和地说道:“很好,与我意同,你们马上准备准备,不日我就要动身。”

“喏。”

郑朗不由哭笑不得,两人更加兴奋,象是两个战争狂热分子。

果然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然后又继续看着蕃兵操练,到了京城,鸟枪换炮,全部披上宋朝的盔甲。

在隋唐明光铠成为主流,发展到宋朝,山文铠取代了明光铠,工艺也达到了巅峰。

不但工艺精湛,连尺寸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造甲之法,步军欲其长,马军则欲其短,弩手欲其宽,枪手欲其窄。又比如步人则直身行立,短则露足,马军则曲膝蹲坐,长则绾绊,马军甲装裙所以独用过膝三寸,步人则甲身腰围吊腿连成一片,名曰全装,而易为披带,马军则吊腿拕遴作二段,名曰摘吊。

不但有马步军专用的盔甲,还细分弓箭手、弩手与枪兵等兵种适用的盔甲,尺寸护具,都根据各个不同的兵种做了考究。

特别是重步兵的步人甲。

有人说欧洲的古代盔甲最好,这是错误的,最好最全面的是步人甲,重达近三十公斤。

加上武器在内,往往士兵会负重四十到五十公斤。

虽有效的保护自己,但牺牲了速度。

其实最强大的军队,不是重甲兵,而是灵活机动的轻骑兵,速度战胜一切,什么重甲都是浮云。郑朗知道,但知道了也没有用,没有好的战马,什么速度也是一个梦想。

马甲要轻一点,也重达近二十公斤。

但对于这些女真人来说,一点也没有感到负担。

论武力他们肯定不是宋朝第一,但整体均衡起来,体力绝对胜过宋兵。

无奈,北方人种本来就比南方人种高大,加上吃肉的民族,营养也比吃素的人更强壮。

不过不是每一个宋兵都能穿得起这种盔甲,别人不说,要是让郑朗穿上步人甲,别说走路,有可能被活活压趴下。

所以出现了皮甲与纸甲,纸甲不是后来大白纸,厚达三寸,如遇雨水透淋,统弩难穿。能当盔甲,起到一些防御能力,而且轻便,还能当作保暖的衣服。

相对而言,即便在前方,纸甲数量也胜过了铁甲数量。

纸甲多是无奈,许多士兵承负不起步人甲的重量,朝廷也没有钱帛让一百多万士兵全副武装铁制盔甲,就是能武装起,保养费用也是十分惊人。但最怕的是纸甲也粗制滥造。

三寸厚的纸甲能挡一挡弓箭,如果变成一寸厚呢?

这种纸甲还在演变,到明朝后,被棉甲代替。以前朝代也有差的盔甲,比如唐代网兜状的锁子甲与皮甲、布甲。

没有骑兵,这种状况就无法改变,郑朗默想片刻,又开始观看武器,宋兵主要是一弩二弓三枪,少量配制刀、剑、铁鞭(铁杵)、短枪。多数配置马军一都当中枪手旗头十三人,其余人并系弓箭手。步军一都刀手八人,枪手十六人,其余七十余人并系弩手。弓弩手也练习刀枪技击之术,以防短兵交接,但多不熟练。

这支蕃兵保持着原女真人的传统,用枪的人没有一个,全部用刀,配弓。

郑朗忽然灵机一动。

在延州他一直在想着摆巴士,每天又在处理许多政务,没有时间想其他,这时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骑兵与步兵交战,谁胜谁负,几乎是小孩子都知道的问题。

但以步兵胜骑兵不是没有过,刘裕的却月阵,不算,但还有唐朝的陌刀兵,也不能算,工艺能还原出来,也没有几个宋兵能将唐朝的陌刀玩好。还有一例,普通的步兵胜过骑兵,岳家军!

韩世忠与岳飞军中还是以铁甲长枪强弩为主的重步军,以密集阵容屡屡击败金朝骑兵。但因为沉重,往往胜不能全击敌寇。于是岳飞在郾城之战中想出一个办法,装备特制的大刀、大斧,从两翼摆开阵势,咱不砍你人,专砍你马腿,马腿砍倒后,敌人从马背上摔下来,再用大斧大刀往胸口猛砸。端的阴险毒辣。

但这一战将金人杀惨了,若不是赵构与秦桧这两个王八蛋,金人都准备收拾行李,打包逃回黄龙府,仅一战,有可能就将中原收回,连带着外送幽云十六州。

结果让人无语。

想到这里,立即站起来,奔向西府。

晏殊看到他笑嘻嘻地问:“酒醒啦?”

高兴的。

郑朗翻了一下眼睛,没有理他,而是拿出纸笔,将岳飞发明的几种武器画了出来,带有长柄的刀斧,岳飞当时布置十分匆忙,没有时间特制长柄,于是让手下砍来木棍子当作长柄,然后用绳子将刀斧绑在长柄上。现在时间有余,可以慢慢制造出专用的长柄,直接套在长刀或者大斧上。

“这是……”

“砍马腿。”

“咦。”

“先让作监做出一批,我带到西北,试用看一看。”

“好。”

郑朗接着画出第三件武器,钩镰枪,这种兵器是从古代武器戟演变而来的,成名于吕光,然而西域一战,在古代多为中原人忽视。宋朝也不知道它的威力。

宋朝与李继迁交战时,不能破其连环马,于是有人想到了戟,仿照戟的形式加了一个横枝,刺戳之外又多了一个横拖的作用,起了一些成效,于是宋制九种枪当中双钩枪、单钩枪与环子枪皆带着这种小钩子。严格来说,还不是钩镰枪。岳飞在这种带横枝的枪上又加了一个弯镰,将横枝改成真正的钩子。

交战时先用钩子将敌人的盔甲勾下来,再用弯镰割敌人的脑袋。大将杨再兴正是用这种钩镰枪,一人就杀了几百个金兵。

武器不是万能的,但这些武器的出现,无疑扩大的郾城大捷的战果。放在西北战场,也增加了一部分的威力。

“这个好啊。”晏殊高兴地说。

“好那就开始制造吧。”

“我马上下令制造一批,让你带到西北去。”

郑朗这才回到客栈,崔娴委屈的迎出来。郑朗摇头,也没有再生气,这不是一代人两代人的差距,而是一千年思想观念的差距。崔娴按照这时代的做法,并不为过,相反,这是大妇的大度,是妇德。说道:“娴儿,我马上就要走了。”

“嗯。”

“你们回郑州吧。”

“为什么?”

“这不是杭州,西北有危险。”

“妾身不会与你各自飞。”

“都是什么,你们去西北也没有用。”

“有的,那个你不想了。”

“……”

杏儿四儿她们也不同意,郑朗只好说道:“你们要去可以,但必须呆在渭州城中,不能出城,只要是城外,那怕是在渭州,都会有危险。”

“好,我们就留在渭州城中,一步不离。”

郑朗还是象在杭州一样,说走就走,先带着这群蕃兵骑马离开京城,崔娴她们依然在后面出发。

早到达泾原路,就能好做准备。

春花正是灿烂的时候,郑朗眼中却只能看到落英缤纷,与隐隐的那份杀机。

第三百五十一章 在路上(七)

“吁!”郑朗勒住战马。

眼前就是长安城的城门。

不能指望是唐朝的长安城,到处断垣残壁,五代时修了一修,宋朝时又修了一修,成了眼前这座中等规模的城池,面积远比唐朝的长安缩水。不过因为关中的富饶,京兆府的人口与密度,并不比杭州遑让多少。

城虽不大,天气晴朗,能看到南方的终南山脉,以及城外大片的耕地。正是春耕生产时季,阡陌上布满了辛勤劳动的百姓。

郑朗下了战马,一路迅速西上,到郑州郑朗也没有绕几十里的道路回家探望几个娘娘。

怕娘娘罗嗦,与大禹治水过家门不入有区别的。

郑朗大步向前,来到夏竦面前说道:“见过夏相公。”

君子党们对夏竦颇为不耻,不是他养家妓,许多人养家妓,韩琦、小宋以及后来的苏东坡等等,而是痛恨他性格阴柔,为人贪婪,生性奢侈,特别是那辆豪华马车,招摇过市。

郑朗却不以为然。

夏竦公开享受,与小宋将布幔子一围,无数大臣在幔后挟妓作乐,不知天明天暗,有何区别?

他的为人与韩琦一样,优点明显,缺点明显,有文武才,政事与文学都有建树,并不是一个没本事的人,性格贪婪阴险,可后面的阴险却是逼出来的。

就是现在,夏竦身上的缺点有,贪婪,喜欢享受,怕死,不能指望他象韩琦那样亲自到前线去,也不要指望他出使契丹。但还不能用阴险形容。提拨君子庞籍,替韩琦说公道话。

但逼急了,郑朗也会咬人的,况且夏竦。

“子乔,子乔。”夏竦呵呵乐道。

十分高兴,此子在朝堂上多次对自己的言论支持,让夏竦很舒服。然后看着郑朗:“为什么你也穿盔甲?”

“以身作则吧。”郑朗含糊地说。

五龙川他也有些后怕,当时自己一身白衣服,党项人集中兵力攻打自己,幸好有狄青、杨文广指挥军队,敌人数量不多,否则凶多吉少。自己不要命,也不能拖累军队。

于是穿了马甲,一路西来,骑术与施从光皆不精,再加上这身盔甲,郑朗晚上睡在床上都不想动弹了。

原因没必要向夏竦说,说了也没有用,他也不会上前线指挥作战。

郑朗也未必上前线,但在适当的时候顶在前面,会起鼓舞士气作用。

“进城,我设了宴。”

“有劳夏相公。”

“子乔。”

“夏相公,怎么说我也是晚辈,这个……”

“好,好,那么就夏相公吧,我也要称呼你郑相公了。”

两人皆大笑。

郑朗去泾原,要与夏竦打好交道,因为自己,陈执中没有来京兆府,也不会因为两人的冲突,陈执中与夏竦先后贬职,有可能夏竦在京兆府呆很长时间,自己在泾原路实施市易法,必须与夏竦搞好关系。

“正好,我要在京兆府盘留两天,甚至还要逾一些权限,到时候请夏相公恕罪则个。”

“尽管开口。”

“我想抽两天时间看一看渭水与一些沟渠。”

“行知,不好弄啊,长安八水多已枯萎,韦坚的广运潭无法重开,就是朝廷有钱帛支持,无水源补充,舟船也不得过。渭水多沙,根本无法治理。”夏竦说道。

有办法治理,那当然好,漕运顺利到达京兆府,再转小船,沿渭水而上,顺泾水直通泾州,甚至从陕西的洛水直到延州。如今也通航,但只是小船,成本十分高昂。

朝廷正是用这些小船,或者车马,一点一滴地将物资送到西北前线。所以运费与损耗能达到米价本身的六七倍七八倍。

“看一看吧,还有丹水呢。”

“你要看就看。”夏竦苦笑。郑朗想过了,他也早想过了,并且亲自看过。

根本就不可能还原唐朝的水利与运河工程。

往大里说,是整个西北环境在剧烈恶化。

昔日的陇右在唐朝开化之后,被称为天下富仓,如今行不行?

青海赤山以东全部膏腴之地,但到宋朝后多呈戈壁沙漠化,以西的大非川等地多沼泽水草,是最佳的牧场,现在不要说水草,连沼泽也看不到,满眼是处,风沙荒漠。

恶化的还有延州等黄土高原地带。

对于这个变化夏竦没有注意,只是做过考证,想要在水利上做手脚,减轻运输成本,那是不可能的。

一路进城,夏竦不时好奇地瞅着身后的蕃兵,忍不住问:“这就是从极北之地带回来的蕃子?”

“是契丹的北方,但不算极北之地,北方还有土地,还有百姓,只是天气寒冷,人烟变得稀少。”

“是契丹人?”

“不能算是契丹人,哪里人口稀少,百姓野蛮,生活贫困,契丹人控制不力,也没有兴趣管理。”

“就象梅山蛮与南荒蛮?”

南荒蛮说的是大理北面到泸州以南一带,虽然有的部族向宋朝臣服,宋朝几乎从来没有派过任何官员前去治理。最奇怪的便是前面,梅山蛮,自长沙往西,邵阳的北面,三峡的南面,肯定不是宋朝的核心地区。但可以想像,这里离云贵还很远的,更不是什么湘西,应当真正属于宋境。

但就是这片小地区,宋朝以前一直没有统治,只是将它划分为一片禁区,禁止周边汉人与里面的蛮人来往,俨然成了宋朝的国中之国。也打过,宋军来了,蛮子进入山林。宋军走了,蛮子又出来。耗费了许多物资,这片土地依然奇迹般地屹立在哪里。后来宋朝索性不管。

郑朗也不管,有人会管,要过几十年。道:“差不多吧。”

“似乎很凶蛮。”

“是,这个种族一旦出现雄才大略的主,不要多,只要一万人,足以能扫平契丹,将我宋逼到江南苟且偷生。绝不是契丹与党项种族所能比拟。”

“不会吧。”

“不相信,夏相公拭目以待。”

“好。”

说话间来到夏府,夏竦与京兆府一干官员依次坐下。

夏竦击了一下掌,歌舞妓上来,一名歌妓唱道:“霞散绮,月沈钩。帘卷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瑶阶曙。金盘露。凤髓香和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

正是夏竦得意之作《喜迁莺》。

夏竦词作不多,平时多写诗,二十年前宋真宗向夏竦索词,夏竦于是作出这首喜迁莺。

前面的不能作数,用一些华丽的词藻拼凑出时间地点环境,主要是最后一句,凉州是凉州词,水殿是月夜雾气弥漫,笼罩着大殿,若用雾殿,又破坏其美感,一个水殿,在这个水殿里有一个美妙的声音在唱凉州词。一下子给环境笼上一层仙气,也使整首词得到升华。

不能以人品词,这首词真的不错。

等到歌妓唱完后,夏竦说道:“行知,能否赏一首长短句乎?”

十几个美妓眼睛立即放起光亮。

郑朗心中苦笑,自己那有心思作词,即便作,也是激烈高昂之作,如今夏竦呆在京兆府,依然还在富贵乡里,无疑是对夏竦的讥讽。没有必要为不相干的原因,让他记恨自己。

看了看外面院圃的春色,虽是暮春时分,绿叶碧意喜人,还有一些花卉在绽放。郑朗灵机一动,击着拍子唱道:“普天下锦绣乡,寰海内风流地。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太富贵,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并无半答儿闲田地。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梅溪。一陀儿一句诗题,一步儿一扇屏帏。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吴山色千叠翡翠。兀良,望钱塘江万顷玻璃,更有清溪绿水,画船儿来往闲游戏。浙江亭紧相对,相对着险岭高峰长怪石,堪羡堪题。家家掩映渠流水,楼阁峥嵘出翠微,遥望西湖暮山势。看了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

这是关汉卿晚年南下杭州写的小曲子。

郑朗在中间漏了一句,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

少了这句,便少了这首小曲子家国易主,杭州依旧繁华的感慨与叹惜。

不过也不妨,这首曲子是关汉卿巅峰年龄时的作品,整首曲子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却将杭州的秀美山华与富丽繁华尽情表达出来。

“好曲子。”夏竦赞道。

民间也有一些曲子,然而多俚俗之曲,要么轻薄要么下流。

包括词牌在内,也有一些下流的词作,甚至是黄色小调。

但自从郑朗数首曲子传扬出去后,有一些文人试作了一些新曲子,宛若清新的春风吹过这滩死水。

一个歌妓已经在尝试着重唱。

这场宴席尽欢而散。

夏竦替郑朗安排了下榻的地方。

但到了京兆府,郑朗开始办正事了。

先将施从光喊来,说道:“你就要留在长安城。”

“学士,放心。”

市易法,最重要的无非就是商业,首先要模清楚长安城中的物价,包括宋朝中原地区运来的物价,以及羌人与蕃人货物的物价。

还有那些物产是紧俏的。

最重要的是皮毛。

很多人不理解,说没有棉衣,冬天宋人怎么过啊。

富人有办法的,穿皮裘,穷人只好多穿麻葛衣服,到冬天时塞丝绵作絮。也就是将脚茧与茧壳表面的浮丝与乱丝经过精练,溶去丝胶,扯松,塞进夹衣里。李白有一句诗,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国家要打仗,丈夫被征了兵,妻子于是连夜在家中扯丝絮,塞进夹袄里给丈夫做冬衣。

不明白这一过程,感觉不到语言的魅力,明白了,就会觉得简单的一句,是多么销魂泪下,离别的感慨,夫妻的珍惜爱情,妻子的爱护,尽在其中!

最好的袄子是木绵裘,然而木棉能有多少?

这种丝绵保暖力有限,因此宋朝后面史上大寒,许多士兵站在京城墙头上,站着站着就冻死了。

但看是什么皇帝。

赵祯这次做得很好,宁肯浪费财力,一人发一件皮袄,又听从郑朗建议,从江东棉花种植地区,大量征调采购棉花制袄。

有可能今年大部分士兵能将冬寒解决。

但无论怎么做,棉花没有普及,产量没有跟上来之前,皮毛还是冬天的主流御寒物资。所以皮毛一直短缺。

郑朗让施从光主办的正是这件事,还有一个人,仝明也带过来。不过他不会骑马,随崔娴她们在后面前往西北。

这件事若办好了,会引起争议的。但好在要感谢范仲淹与种师衡,他们在前面做了类似的事。

将王勇与王宁喊了进来。

郑朗从行李里拿出一个小包,里面有六百多两黄金,但不是成锭也不成块,而是仿照西夏与吐蕃一些首饰的式样,打成一个个镯子、链子、钗子。然后看着他们,说:“你们若没有把握,现在还来得及。”

“学士,你放心吧。”

“可是过了二十多年,你们还是先去镇戎寨,与狄青会合,与他商议一下,做稳妥的布置。”

“狄青?”

“嗯,狄将军,你们到镇戎军时,狄将军大约已接任,不要小看狄青,他比你们岁数小,可是足智多谋,非是普通武将所能及之。”

“喏。”

郑朗将小包递给王勇。

王勇打开看了一眼,轻描淡写的将小包重新系上。

郑朗暗暗叹服,果然是王德用门下出来的,换作其他人,看到这么多金器,早就花了眼。

但这样好啊,王勇的表现,使他想到陶朱公的故事。

又说道:“你们先用着,不够,潜回来,我再给你们支持。”

这批黄金是郑朗自己掏的腰包,但想办成事,远远不够,这就要从泾源路财政里支出。

“喏。”

两人站起来,起马离开。

人未到,箭已发!

天色渐暮,郑朗抬头看着二人出去,更西方是天际,天际有霞,霞光腥红似血。

郑朗低声道:“会流很多血啊。”

忽然郑朗明白了范仲淹的想法。不打仗则罢,一打仗,会死很多的人,甚至有的人就是自己的亲信属下同僚。

但不打又怎么办呢?

不打,只有等死。

天际渐渐暗了下去,西方天空那一片血红凝成朱紫,仿佛是鲜血干涸,稠得都化不开。

第三百五十二章 在路上(八)

郑朗在长安附近转了三天,也跑到丹水上游看了看。

然而很茫然。

在他想法中,唐朝已经修了一部分水利,将物资运到商州,再从蓝田关进入关中,关中唐朝修了一条运河,直接进入长安城。

不是说没有效果,安史之乱后,河南失守,大部分物资正是从这条途径,源源不断地运向关中,支持了唐朝军队与叛军的交战。

似乎这条水陆齐下的运输道路,一直在明清也发挥着作用。

欧阳修去年上书也说过这件事,唐朝故渠多废,渭水堵塞,又有三门之险。因此他想出一个办法,刘邦入秦,不由关东而道南阳,臣问至南阳,问其遗老,云自邓西至永兴(长安)六七百里,今小商贾往往行之。刘邦入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