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午后)-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相公,言之有理。”

“等张海来吧,再写信通知陛下,让陛下派一些忠诚灵活的兵士前来替换。也是一种人道。至于他们出入青楼,就不要管了,只要警告他们勿得多饮酒。饮酒可以,饮完酒必须老实的呆在驿馆,想外出不得饮酒,更不得与契丹人打架闹事,毕竟契丹境内有一些权贵对我同样不满意,防止他们寻找借口。还有九个月时间,必须挨过去。”

“应当这样。”郭逵郑重地答道。九个月时间还算短的,若是运气不好,必须等十个月,才能脱身。

事情的发展远不是郑朗所想的那样简单。

……

崔娴听着吕公著的禀报,先是头痛。

想了一会儿,判断出张方平与吴育的矛盾不可调和了。此次争是为了儒学之争,但不仅是因为儒学,还有两府大臣与台阁大臣的争执。两府大臣做事,台阁大臣监督弹劾,这是宋朝的制度。但一做事,必有破绽,必有争议,就会引来台阁大臣口水。故范仲淹去郑州后,对吕夷简说出那番话。不进入两府,就不知道两府的困难。

其实还是张方平对君子党的反感,因此也对吴育反感。

外因是儒学,内因却是这两条,造成这场内斗。

想到这里,崔娴问道:“晦叔,你认为二人当中应选谁?”

情况明确了,想赵祯单独召见的人选并不多,一是朝堂重臣,二是替赵祯进讲的老师。曾公亮虽是郑朗邀请到樊楼五臣之一,一直没有表态,崔娴对朝中大臣也未必了解多少,不会放心。那么只有吴育与张方平两个人选了。否则她进宫,成么?

吕公著说道:“还是张中丞吧,吴相公有些固执,又会将先生牵连到党争中,不妥。”

“晦叔,那你就错啦。”崔娴嗔笑道。这个学生还象以前那么老实。

“难道是吴相公。”

“就是他。”

“我有些不明白。”

“固执是缺点,可固执另一词却是坚持。”

“坚持?”

“官人去了契丹,不在我朝,人在人情在,人去人情走,虽我想法过于悲观,可不得不防万一发生。所以这个人必须有一颗坚持之心。”

“……”

“吴相公与贾相公多次发生争执,有的就在朝会上,也略犯朝争失去朝仪之嫌,然陛下始终无动于衷,说明陛下继续想用贾相公,但对他德操不相信,不得不重用吴相公对其掣肘。所以这时,吴相公十分得陛下重用,有更多单独召见的机会。晦叔,这不容易的,以前范希文回到朝堂,直到变法前夕,陛下才开始单独召见。为此,欧阳永叔还不满地进谏。”

“……”

“看似有党争之嫌,然韩稚圭贬到扬州,范希文贬到杭州,两人远离朝堂,吴相公不会再起朋党之心,有这个心也无这个力。相信他会知道这个大势所趋的。特别他以正人君子自居,难道坐看我家官人有生命危险?”

“大娘子,我倒真没有想到。”

崔娴一乐,坐下来沉思。选吴育有种种优点,最大优点就是绝对的不会出卖丈夫,可有优点便有缺点,太固执了。这时她忽然想到丈夫的其他两个学生。论鬼点子多,还是王家三郎与司马家三郎,特别是司马家的三郎。可惜他们都不在京城,远水解不了近渴。只能自己独自思考。

坐下来琢磨了小半个时辰,才说道:“我不便去拜访吴相公,请他来,他重名节,也未必会来。只能你去说服,先问他一句,儒学虽讲了许多治国之道的道理,可我家官人会不会将这些治国的学问授给契丹人。”

“为什么要这么问?”

“他固执,恐怕对我家官人在契丹授儒学都有些不满,必须开解他的心结。再问他,他想不想我家官人平安回来,我家官人回来容不容易?”

“好。”

“他若首肯,再告诉他一件事。出使人选不能选蔡君谟,此时陛下心中有阴影。若看重蔡君谟,不在此时,他与蔡君谟身为君子党,需避嫌疑,要用,必须等我家官人回来,合力向陛下进谏,此时强谏,反惹陛下动怒,牵连到他本人。若他一去,朝堂为贾相公控制,对国家有不有利?他问你是何人选,你告诉他有一人选,曾明仲,只有此人与各方没有多大的牵连,又不失朝廷身份,才得陛下通过,且与我家官人略有交情,不会陷害官人。”

“是啊,他也是樊楼宴……”

“樊楼宴的事以后你休得提,放在心里即可。”

“是。”

“你再看他表情,说官人有妙策,能从契丹脱身,但需要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不失朝廷制度的情况下,官人做一些变通之术,他能不能支持。若是答应了这些,你才说出真相。托他向陛下进谏,请求陛下恩准同意官人在不担任契丹官职情况下,做一些虚与委蛇的退让,包括科举。”

“好。”

吕公著离开,前往吴家。

吴育没有拒之门外,让他进来,坐下后,吕公著很老实地问:“吴相公,郑相公虽在契丹授了一些儒学。儒学多讲做人治国之道,可郑相公会不会将治国之术授予契丹人?”

吴育奇怪地看着他,反问:“晦叔,怎么想起来问某这个问题。”

“请吴相公回答。”吕公著正色地说。

对吕夷简这个儿子,吴育一直有好感,与郑朗学生无关,是其人忠厚正直,温和地答道:“不会,行知这点轻重还会分的。”

“吴相公希不希望郑相公平安回来?”

吴育有些晕,答道:“你说呢?”

“郑相公想平安回来,容不容易?”

“不容易,晦叔,你怎么今天想问我这些问题?”

“但吴相公能不能在使者事情上做一些让步。”吕公著将崔娴的话复述一遍。

“曾明仲啊,倒是一个好人选,咦,谁教导你来的。”吕公著惊讶地问。他可不相信吕公著有这个眼力。

吕公著很老实地回答:“崔娘子。”

“行知妻子?”

“是她。”

吴育更惊讶,这个女子颇有些胆色,特别是在渭州城的壮举,可没有想到居然有这份智慧。

吕公著也在看他的反应,有好奇,有惊讶,但没有沉思,说明心中并没有其他杂念,又问:“郑相公有方法能从契丹脱身回来,可想回来,必须做一些变通之术,权宜之计,但郑相公不会失去朝廷制度的,请问吴相公会不会支持。”

“只要不失朝廷制度,为什么不支持,我也不是古板的人。”

吕公著长松了一口气,将事情真相说出,包括郑朗托张海带的话,张海被抓,回去京城后被贾昌朝设法套去部分消息,原原本本道了出来。

“契丹居然敢抓我朝信使?”

“吴相公,为什么不敢抓,况且用此法抓了,又能证明什么?现在他们想用郑相公,留了情面,否则定会杀害郑相公,以减少契丹未来大患。”

“张海为什么不说?”

“郑相公与崔娘子已经默契在配合,即便张海也不能多说,契丹人此次留了情面,若是派人拷打,张海受不住刑讯怎么办?”

“倒也是。你回去对崔娘子转告,我一定会替郑行知禀报陛下。”

“谢过吴相公。”

“这也是为了国家,何用谢。”

不过即便吴育想单独面见赵祯也不容易,他坐在家中想了大半天,想出一条主意。于政事堂议事时,他忽然递了一张小纸条给赵祯,上面写了几个字,臣有郑朗消息,求单独面见陛下。

对于吴育来说,这也是破天荒的事。赵祯看到纸条后,冲诸位大臣说道:“诸卿散吧,吴卿,你留下来。”

事情一禀报,赵祯好奇地问:“郑卿担心了,轻重难道朕不知道吗,不过郑朗有何策从契丹脱身?”

“臣也不知。”

赵祯转了转,不好召崔娴进宫的,也不敢借用皇后名义交谈,即便是后宫,同样会泄露消息。想了想,说道:“传吕公著谨见。”

将吕公著带到政事堂,赵祯问:“吕卿,你可知郑卿用何策从契丹脱身?”

“陛下也不知道?”

“朕不是很清楚。”

“臣也不知道。”

“你去问问。”没提崔娴二字,但意思明摆着。结果让赵祯十分失望,崔娴推辞,说郑朗未说,只说做了布置。赵祯先是愕然,后是啼笑皆非,这对小夫妻倒好,连自己也要隐瞒。可想到契丹居然连信使也敢抓,说明契丹不是没有能人的,虽郑朗做了布置,赵祯心中还是万分担心。

第五百四十七章 四美

外面居然下起小雨。

绵绵的细雨腾起道道雨幕,风雨有声,绿叶有声,或如蚕食桑叶,或如波涛轻诉,一片片碧叶又不堪负重,晶莹剔透的雨珠一滴滴滑落下来。

辽兴宗惊喜地看着窗外道:“下雨了。”

今年幽州情况有些不大美妙,雨水落得少。虽大多数不象后世,水系发达,不缺少灌溉用水,可与两准部分地区一样,幽州有山有旱地,一旦久不落雨,必然影响农业生产。

“恭贺陛下。”郑朗也呆呆地看着窗外,这场雨下得又细又密,使他忽然想到在江南那几年的辰光。

离家久,想家想国了。

“郑卿,我听闻你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否推算一下我朝今年的收成?”

“陛下,不能听百姓传言,臣对格物学略有研究,至于天文地理,谁敢自居之?”

“莫谦虚。”

郑朗不作声了,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不过在他写的格物学中,是讲了一些粗浅的气象原理。但他终不是科学家,仅是在学校里读的知识,有许多都忘记了。更不会指望将这个时代带到科技时代,所指出的,仅是一些科学原理,起的是带路人作用。

辽兴宗手一拍,宫人带进来四个美丽的少女,每一个都是二八年龄,开始表演,轻歌曼舞,秀色可餐。

一曲舞罢,辽兴宗低声问道:“这几女长相如何?”

“美丽动人。”

辽兴宗微笑,说:“她们是朕派人从南京道精挑细选过来的。不但长相美丽,还会女红,识字,也会服侍人。郑卿,你现在孤身一人,朕让她们侍候你吧。”

“谢过陛下好意,但臣认为有瓜田李下之嫌,不敢受之。”忽然停下,转了语气说:“若陛下一定要将她们送给臣,臣就受之。”

辽兴宗来了兴趣,问:“郑卿何故转变态度?”

“陛下,臣自幼家庭不薄,锦衣玉食生活惯了,生活上是有些不便。”

“朕也想到这一点,派大臣挑了这几个良家女。”

“谢过陛下。”也不用谢,只要郑朗想要,那怕要四百个美丽少女为婢,辽兴宗恐怕也会答应。

辽兴宗又说道:“等雨过天停,朕带你去永安山清署(避署)。”

永安山古名叫马孟山,契丹改的名,在中京西南方向,主峰高达一千七百多米,因为植被还没有破坏,树木茂盛,东西绵延数百里,被契丹人称为万山之祖。契丹汉化严重,捺钵制度也在堕落,渐渐后面几个皇帝于夏天时,多不在黑山夏猎,而是去永安山避署。

郑朗听了却一呆,迟疑地说:“科举怎么办?”

“科举无妨,到科考时我们回来,永安山离南京不远。”

郑朗心想,我怎能不知道它离幽州不远,并且我还知道它后来位于的地名,是在河北平朱、凌源与建平三县间的大山,景色十分美丽,欧阳修还特地写了一首诗赞扬过马孟山的美丽景色。可是到了后来,水土恶化,已经不再是当地的名胜。

然而……

“郑卿,你在想什么?”

“陛下,我忽然想到贵国与我朝的情况。”

“说说看。”

“当年唐朝进攻吐蕃多败,山高气寒,唐朝军队虽勇悍,终不适应哪里的天气,多败。吐蕃军队侵入长安,可不久便得气瘟,连忙撤回。非是气瘟,而是不适应气候所至。其实幽州不热,陛下为何还要清署?”

“郑卿,朕知道你的心意,对你们宋朝,朕不感兴趣。争的仅是关南十县。”

又给耶律洪基讲了一些儒学,郑朗带着四个妹妹回来。

郭逵狐疑地看着郑朗。

郑朗挤了一个眼色,示意他不说话,看着四个妹妹,问:“你们叫什么名字。”

“奴叫马倩云。”穿着紫色夏裙,略为丰腴的少女答道。

“奴叫张九月。”穿着黄色夏裙,长相清秀,气质清淡的少女答道。

“奴叫刘菲儿。”穿着红色夏裙,长相妩艳动人的少女答道。

“奴叫朱玲儿。”穿着白裙,长相清纯的少女答道。

各有特色,每一人姿色都不亚于江杏儿。而且辽兴宗善解人意,挑选的四个少女都是汉族女子。

“你们下去休息吧。”

“是。”四人少女婉约的施礼退下,空气中还留下一抹余香。不仅是种逵,一干侍卫一起狐疑地看着郑朗。郑朗很无语,怎么,准许你们狎妓,不准许我收四个美妹暖暖床?

确实有时候名声能害死人的。如今郑朗的道德高度,逼得他有许多事不能做。

“你们也退下吧。”郑朗让侍卫下去。看着种逵说道:“仲通,我是无奈之,你想一想,如今看似契丹让我们自由活动,可有几人是真正获得自由?”

这是在契丹国内,非是在宋境。休说一不足一百人,就是两百人,也派人将你盯得死死的。当真有吕四娘刺雍正,五鼠闹东京的事发生?张海小子胆贼大,自己仅说两句话,就掠走了。

自由仅是看似的自由,自己这一行人被契丹盯得很紧。开始郑朗以为契丹只盯自己与郭逵,结果时间一长,发现手下侍卫出门,也有人尾随。这使他想到后来美国的一部电影,楚门的世界。

郑朗又说道:“仲通,盯得太紧了,对我们很不利。但契丹人也是无奈,我们将门一关,契丹又不知道我们会商议什么?难道他们不怕我们逃跑?也怕。有四个女子做内应,我们大多数举动,契丹人便能得之。会让他们松懈松懈。”

“倒也是。”郭逵叹口气。

说的容易,做得难。

人在契丹,想逃回去有多难?

“你再看看她们的皮肤,手,每人细皮嫩肉,并且举止不是很妖媚,说明什么?”有啊,江杏儿出自青楼,但人单纯,也清纯,可江杏儿是一个极品,宋朝文风又不一样,在契丹上哪儿找到这样极品的青楼女子?

“来自好的家第。”

“正是,不但皮肤证明她们没有吃多少苦,举止也得体。还有她们皆会识字,虽契丹对女子读书比较放松,终是比我朝落后,贫困人家有几个女子能读起书,识起字?”

“她们会不会来自马家与刘家?”

“不清楚,即便来自马家与刘家,也是庶系女子,但不会太远。我对家中小妾比较珍惜,契丹人对我查得细,应当听闻。所以派出来的女子在家中地位不会太低。”

“当初相公就不应答应出使契丹。”

“答应为妙,若不答应,假如契丹反目成仇,两边作战,我朝危矣。仲通,你想一想,仅是与西夏一战,战后我朝成了什么光景?若是契丹人加入,看看庆历三年我朝各地烽烟四起,外忧内患,这个国家必然崩溃。”说到这里,他忽然想到了史上的王安石。有人怪他拼命敛财,无奈,国家太虚弱了,西夏屡次侵犯,还有梅山蛮患害南方,王安石心中急啊。可赵祯朝战争后果,他是亲眼目睹,于是敛财。真的有效果,宋朝几次征伐,没有出现大的财政困难,也有王安石的功劳。又说道:“况且幽云十六州是我的梦想。我朝经济、文明、格物、思想、人口增加进步之快,为历朝历代之首。若是经营得当,使游牧民族不受到伤害,几百年后,会出现一个无比强大的国度。这必须征服幽云十六州,用长城做第一步防御。西汉时长城未起多少作用,于是唐太宗放弃长城。其实不然,论财力、兵士数量、守城之能,我朝无几朝能及。长城若是控制在我朝手中,将会发挥更大的威力。但是想征服幽云十六州,又何其困难,因此我也想过来亲自看一看。”

郭逵不言。

郑朗授学,钓鱼,打猎,都有用意的。当真想享受狩猎垂钓之乐,只有这样,才能出来看一看,走一走。

“而且我们处境很困难。”

“发生了什么?”

“契丹皇帝约我前去永安山清署。”

“清署?”

“大约我朝使者就要到了。”

“他们想隔绝我们?”

“正有此意。我还担心,契丹人忍耐承度会有多长。”

郭逵默然。

两人下去休息,郑朗来到房间,看到四个少女坐在他床边,郑朗惊讶地说:“你们怎么不休息?”

“奴婢侍候郑相公,留下陪寝,郑相公,你要那一人留下来?”刘菲儿说道。

“你们误会了,我不是让你们陪寝,而是让你们替我做一些家务活,比如洗抹这些活计,或者替我整理书籍。”

四个少女对视。

“不要看了,如果你们嫌此活下贱,我明天将你们送回去。”郑朗说道。但头痛,几个少女不知道什么时候换上了晚妆,说晚妆好听的说法,其实就是睡觉的衣服,全部穿着薄透的纱衣,里面的胸围开得又低,大半个酥胸亮是让人眼睛都不敢视,张九月与朱玲儿更过火,里面亵裤同样很薄透,纤毫露出一大半。若是恐龙倒也罢了,又个个美艳动人,自己正热血方刚的年龄,熬了四五个月,如何受得了?

虽说得一本正经,身体却在起反应。

还好,几个少女是雏,没有注意,否则再诱惑下去,自己非得出事不可。心中恨恨地想,要不要逃回去时,顺手将耶律洪基这个小哥子拐走?

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出了燕山。

过了燕山又是不同,燕山以南多是汉人,燕山以北,汉人还是占着多数,但当家作主的不是汉人,而是奚人。对汉人最岐视的非是满清,也非是女真,更不是西夏。而是元蒙,四种人,元蒙将汉人划为第四等,蒙古人将汉人打死了也白打。当然结果也惨,仅几十年就赶回大漠。最善待汉人的游牧国家,契丹能排在前面。

若划分,契丹境内最低贱的乃是生女真人,以及回鹘。汉人与渤海人(熟女真)地位相差无几,其实真分析,汉人比渤海人地位还要略高。但仅次于契丹族的种族不是汉人,乃是奚人。两个民族才是真正的兄弟之族,相当于后来满清与东部蒙古各族的关系。

于是出现一些不好的情况。

契丹南京道与西京道虽以耕种为主,可多山地。和平已久,人口增加,产生大量财富,一些契丹贵族贪羡这份富贵,从北向南转移,进入幽州与西京。但大多数汉族百姓因为生活压力,几大家族的兼并,自耕农开始向北方转移,有的甚至发展到契丹上京一带。但这里土地多是奚族的,地荒了无所谓,山废了无所谓,可想种他们的地,必须付出沉重的租佃。汉族百姓在这里生活很贫苦。

郑朗看了看,没有作声。

似乎是优势,可不知道从哪里着手。也别说什么优势,这里汉族人生活惯了,反而没有认为有什么不便。宋朝大军来收回领土,他们照样举起武器反抗。

刘六符走过来,指了指群山滴翠,问道:“行知,我朝山河可壮阔否?”

“刘兄,北方大山黑水虽壮阔,可我还是喜欢南方的精致。”

“我昨天看了一些史书,当初荥阳郑家壮大时,乃是配合北魏,才得成为举世豪门。”

“是有此事,可我有喜之,也有不喜之。”

“何解。”

“喜之是几大门阀,使北方汉族文明保留,由是有我朝一统天下,文明朝代出现之根由。不喜之乃是把持太多资源,造成毁灭之祸。”

“我听闻唐太宗有四分之三鲜卑血脉?”

“是,可他以汉人自居,由是内治。其后子孙多娶汉族女子,已经很难再说唐朝乃是鲜卑王室。不过正是因为这一点,五姓七家多鄙之。这才是真正汉人大家族的骄傲。”

刘六符哑然。

郭逵在边上窃笑,两人说话皆大有深意,然而交锋后,刘六符居之下风。

刘菲儿冲刘六符施了一礼。

幸好郑朗与这四个女子没有发生关系,否则郑朗就成了刘六符的晚辈。几个女子很机警,但郑朗想套她们的话太容易了,顺便问了问,很容易得到她们的身世。果如郑朗所猜,皆是来到大家族的少女。并且出身不薄,不是庶系,皆是直系出身。刘菲儿便是刘六符的堂侄女。郑朗也惊讶,想了很久,只有一个原因,一是为契丹皇帝所迫,二是自己讲儒学,汉人大家族应象好,这才没有用庶系搪塞。

骑马行了几步,刘六符叹息一声。

郑朗就当没有听到,虽然为了契丹松懈,虚与委蛇,做一些退让,可有的底线必须坚持。

也不能退让太多,辽兴宗从长春河返回幽州,才真正交锋,时间不过两个月,现在就做大步退让,下面怎么办?

但一步步给他们一些留恋的想法。

大队人马来到永安山北的清凉河畔,扎下大营。避署开始。

几天后,耶律洪基来到郑朗的帐蓬,对郑朗说道:“郑相公,陪我出去打猎如何?”

郑朗与郭逵默契地使了一个眼色,没有多犹豫,答道:“好。”

他们刚离开,一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永安山,是曾公亮一行。赵祯下诏命后,曾公亮也担心郑朗的安危,几乎是马不停蹄地赶到契丹。来到幽州后,契丹伴接使让他们到驿馆休息。被曾公亮拒绝,他们又立即来到永安山。

辽兴宗让他们坐下,说道:“国书朕已派人转交给了郑朗。”

“陛下,郑相公人呢?”

“很不凑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