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午后)-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下于楼上等候郑相公。”梁怀吉向身后一座茶楼努了努嘴。
郑朗又盯着这个内侍,长相十分秀气,气度也好,谈话举止很文静,不过他还不明白,问:“那个殿下?”
“福康……”
郑朗脑门子涔出一些汗,这个小萝莉怎么跑出宫外,还呆在这个茶楼上等自己。左思右想,心里面琢磨着要不要喊侍卫将这个小萝莉捉回宫中,想了想,还是放过福康一马,先上茶楼看看再说。
被梁怀吉带到茶楼二楼上的一间雅房,梁怀吉很自觉的退下。
房间里只剩下郑朗与赵念奴,赵念奴欢呼一声,说道:“郑相公,没有想到我与你能单独相见。”
郑朗快要晕死,这个小家伙,都是什么呀,问:“公主殿下,你为何出宫?”
赵念奴不答,反问:“你是否是我的守护骑士?”
“是……但你要回宫,外面的世界很危胁,什么都能发生,一个小内侍不能保护你的安危。”
“你还没有行骑士礼呢。”
郑朗让她弄得很狼狈,没有办法,得将她哄回宫中,自己又不能直接出面,会有非议的,不仅是针对自己,对福康也不利。施了一个骑士礼,说:“殿下,你回宫吧。”
他单腿跪下,身高不存在差距,赵念奴来到他身前,看着他。
郑朗更是无语,俺施了骑士礼,你得拿出贵族的风范,牵着俺的手让俺起来,但这个小家伙不说话,然后看着郑朗,越看距离越近,郑朗只好说道:“殿下,守护骑士请殿下回宫。”
说这句话时郑朗自己也无语了。
赵念奴笑盈盈地看着他,忽然做了一个让郑朗意想不到的动作,伸出身体,用嘴唇在郑朗嘴巴上轻轻一吻。这一吻,郑朗直接晕倒,轰的一下子,人躺在地板上。
第五百七十三章 双喜图
赵念奴拍掌大笑,实际在掩饰心中的羞涩。
郑朗好不容易站起来,正色说道:“公主殿下,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若传出去,俺就让你弄死了。
赵念奴嚅嚅说:“郑相公,我来求你替我办一件事。”
“办事不能好好说吗!”郑朗道。若不是来到宋朝很久,看了几十年的儒家书籍,他能将这个俏丽的小丫头抄起来,狠揍屁股。
赵念奴笑靥如花,如今心智已开,知道好歹,别看这个大团脸宰相急得要发吼,不会对自己怎么样的。她踮起脚尖,郑朗往后连忙地退后好几步,说:“有话你好好说,别过来。”
“郑相公,我不想嫁给东头供奉官李玮。”
“什么?你再说一遍。”郑朗惊讶地问。宋朝女子嫁人早,但也要看情况的,最低一般不低于十五岁,有的女子快到二十岁才嫁人,这个小家伙才多大一点。
“父皇昨天在宫中降旨,让那个李玮为左卫将军附马都尉,选尚了我。”
也就是订亲,不是出阁。
可为什么订得这么早?郑朗走来走去,对于这段历史他还是比较清楚的。与历史无关,而是一幅图,崔白的双喜图。
李宸妃选入皇宫,父母去世,李用和也流落到京师,那时李用和岁数并不大,又无其他一技之长,只好在京城凿纸钱谋生。说凿纸钱是好听的说法,实际就是卖烧给死人的鬼钱。唐朝用唐三彩陪葬,到宋朝才开始烧纸钱,但不是一道道黄草纸,而是用刀凿凿成一些图案,这才能当成鬼钱烧给死人。李用和青年就是做这个活计的。
刘娥的第一个丈夫刘美派人找到李用和,于是宋朝历史最温情的一幕出现。刘美不是陷害李用和,而是寻访李宸妃的家人。看到他生活如此窘迫,便向刘娥提议,不能让李用和沦落到这地步,好歹他姐姐还生下了皇上。刘娥听从,录为三班奉职,李用和生活这才转变。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是国舅,也大了,草草的娶了一个市井妻子。这才有了儿子李璋与李玮。
郑朗炮打八贤王,也就是这个原因。
刘娥虽做得有些不大好,但对于诡秘的皇家来说,刘娥算是做得很客气。若是那时候让李用和死,刘娥能让赵祯日后有一千个理由不会产生任何怀疑。
不但刘娥,就是郑朗最少也有一百种方法,让李用和很“正常”的死亡。
赵祯知道自己家世,为了弥补生母的愧疚,一再擢升李用的官职。李用和也争气,没有让他失望。但赵祯还是很内疚,这才将长女嫁给李用和的次子李玮。
嫁得有些迟,直到赵念奴二十岁时才出嫁,无他,赵祯很喜爱。先是册封为兖国公主,册封礼规模不亚于册封皇后仪。册封后才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但福康公主婚后生活很不美满。具体原因,众说纷云,有人说是李用和出身低贱,是暴发户,公主才不满。这个说法是不能成立的,李玮出生时,李家情况已经在转好,几年后赵祯已经认下李用和,李用和成了国舅,更加青云直上,也就是李玮成长阶段时,家中已跃成权贵之门。他的哥哥也能证明,韩琦性子多傲了,但与李璋共事,如沐春风,对其倍加推崇。
有人说是辈份,这大约会有一些因素,李玮是仁宗的表弟,公主的表叔。乱了一些。
有人说是年龄,说李玮比赵念奴大了几十岁,错矣,赵祯之所以现在订亲,大约正是李玮到了及冠之年,仅比赵念奴大十岁,并不算大许多,夫妻沟通起来不算太困难。
有人说李玮生性粗鄙,却是很虚伪,喜欢附庸风雅,多练飞白体,还喜欢一掷千金购买字画。但史书却记载此人善作水墨竹石,平日寓兴则写,兴阑则弃去,不欲人知,传世作品很少。但还有数幅图画传下来,《水墨蒹葭图》《湖石图》《竹林幽居图》,不算顶尖,绝对不算差的,颇有收藏价值。因此,对这个说法郑朗颇有些怀疑。
另一个说法,便是李玮的母亲,赵念奴与内侍梁怀吉,这时郑朗才想到楼外面那个眉目清秀的宦官,恐怕彼梁怀吉,就是此梁怀吉,公主身边的贴身内侍,喝一杯小酒不算什么。正好让李玮母亲看到,她本身出身市井愚妇,不顾身份,悄悄监视。正好让公主看到她鬼鬼祟祟的举动,心中不悦,说了几句,李母不省事,胡乱指责公主。公主哪里是一个市井妇人的对手,一顿痛骂之下,深夜扣禁门,要赵祯让她与李玮离婚。
本来就是家里面的一些事,但传扬开来,以司马光为首的大臣,先后上书,司马光自己连上两个札子,要求以祖宗家法严惩公主。赵祯迫于压力,夺公主封号,李玮出知卫州,李母归李玮大哥李璋奉养,梁怀吉发配到西京扫皇陵。受此打击,公主精神崩溃,几次要自杀,一次焚烧宫殿。赵祯这时有些后悔也迟了,将梁怀吉召回,公主狂疾没有全好。
宫中人多喜欢小公主的机敏孝顺,懂礼,心中愤恨李玮一家人,甚至有宫人对苗贵妃说,用密旨杀李玮替公主出气。但因赵祯心怀舅家,此事作罢。宫廷画家崔白知道真相,但他不敢说,于是作《双喜图》,寄托对公主与梁怀吉的同情,又在图画上用笔墨描摹野兔,嘲笑敌对者李玮的惊惶。
最后赵祯同意他们离婚,可是小公主疯狂没有好,李玮同样很苦逼。爱人张贵妃死了,最爱的女儿变到这种地步,赵祯在此双重打击下,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最后病死。
郑朗对这个小公主顶多当成一个晚辈看待,也谈不上什么感情。现在有了一点,毕竟成了守护骑士,但还是晚辈。主要是赵祯,想阻止之门亲事,还是因为赵祯。
本来是一门亲上加亲的喜事,结果如此,何必之!
但没有想到订亲订得这么早。
自己疏忽了,前世胡说八道,说李玮长得丑,所以岁数很大,还没有老婆。瞎扯。以李玮的家世,不要说李玮长得丑,就是他象猪八戒,也能娶到貌如天仙的女子为妻。
之所以成亲晚,是等小公主成年。而李玮今年才及冠,不订下亲事,李玮会娶别的人家女子。
郑朗汗了,早知道如此,回京时,将其他事务放一放,宁肯人家说自己一些闲话,托崔娴出面,先让李玮订下一门亲事,让崔娴做红娘。李玮名草有主,又何来这场婚约?
后悔已迟,还好,有十年操作时间。难就难在李用和的身份。昔日少年时,自己没有做官,怎么交往都没有事。自己做了官,并且官越做越大,千家人的幸福往往在自己笔一挥之间。但避讳也越多。
自己是宰相,还是西府首相,有可能论前程,整个大宋也没有一人能及得自己的前程,因此做事更要小心。若是现在自己与国舅家来往,会让言臣唾沫淹死的。
看着赵念奴。弯下腰问:“他是你的表叔,你嫁给他,是亲上加亲,为什么不同意?”
“我不喜欢。”赵念奴说着,深情的看着郑朗,只可惜郑朗扭头看窗外,没有看到她深情的眼光。是外戚,李玮也时常进宫,禀程着李用和的性格,唯唯诺诺。
赵念奴生性活泼,而且很聪明,宫中正常的男人只有父亲一个,因此在她心中的男子标准必须象她父亲,温和,智慧,待人儒雅,有才华,还有那种隐隐的权威。
温和智慧有之,还要有赵祯那种隐隐的权威,这天底下有几人有之。就连那个自小被抱到皇宫收养的堂哥哥赵宗实,也多了一份灰暗阴柔,少了赵祯身上特有的阳光气质。
可怜的李玮让赵念奴用来与赵祯比,这一比,差距有多大?
但还有一人。
小时候不懂,渐渐大了,多次看到郑朗,这个与自己命运有着莫大关连的大臣,这个为了自己,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出使契丹的大臣!郑朗长相也不大好,还不及赵祯。可那种气质,却是无几人能及。
小公主心动了,但不知道怎么表达,主要还是太小,父亲订下亲事,小公主又用郑朗与李玮比,至少郑朗每次进皇宫十分坦然,连赵祯都屡屡称其有魏晋风范,况且小公主。李玮的唯唯诺诺与郑朗的举止一比,小公主晕了。
然后找亲信梁怀吉,得找一个理由,带俺出宫,让俺见郑朗密谈一次。梁怀吉也才二十不到,是一个小太监,懂得不多,是自己主子要求,不顾后果,将小公主带出来。
赵念奴本想说:“我喜欢的是你。”
但说不出口,只好说我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却没有说。又说道:“你说过,要守护我一生的幸福。”
郑朗凝视着她,你还赖上我啦!不过不用她说,郑朗也打算将这门亲事阻拦。可是怎么阻拦,难不成对赵祯说,你不能将女儿嫁给李用和的儿子。只要说出,即便赵祯对自己再信任,也会悖然大怒。
走了走,来到赵念奴身前,对她说道:“你是公主殿下,我是大臣,这样见面不好的,你先回宫,我替你问一问,若是驸马不错,你就听从你父皇的意见。若是不好,我会守护你的幸福。快点回宫吧。”
将赵念奴推出去。
然后象做贼一样跑出来,省怕被别人看见。
回到家中,没有对崔娴说,而是对樊月儿说的,樊家在京城交际圈子很大。且樊月儿出面,不会引起多少人注意。将樊月儿悄悄喊到一边,说道:“月儿,陛下替福康公主订下一门亲事,是国舅李用和的次子李玮。”
“陛下对国舅一家真好。”
“他就一个舅舅,因此不想舅家委屈,也是对太后的一种寄思。但小公主不喜欢这个新驸马,偷偷溜出宫,央请我帮忙。”
“官人,这可是皇家亲事,你怎么插手?”
“没有办法,昔日时,我说过做她的守护骑士,要守护她的幸福,当时不想她出嫁契丹,有辱国体才说的,偏不想她记住了我这句话,我也没有答应。你想办法替我访一访,此人究竟如何,还有他母亲品德怎么样?”
“为什么要访她母亲?”
“不出嫁便罢,一出嫁便是一家人,若是婆婆不好,媳妇便会受委屈。”
“但小公主是公主唉。”
郑朗也无言了,对啊,这可是公主,这个妇人怎么想起来大骂公主的。说道:“不大好说,郭子仪的儿子还醉打金枝呢,况且我朝公主远不及唐朝时的贵。”
樊月儿不相信。
“不管啦,你顺便问一问。我心中好有一个数,若好,我会替皇上劝一劝公主殿下。若不好……”郑朗摇头。不是不好摇头,肯定是不好,关健亲事已订,怎么让皇上反悔?
这TMD的太难了,郑朗都想骂人。
“好来。”
“此事不要让别人知道,否则言臣会将我骂死的。”
“妾知道。”
郑朗拼命的喝茶,今天真不顺,先是让夏竦摆了一刀,后又是出来这件事。
至于小公主那一吻,郑朗根本就不去想,刻意地遗忘。
乱蓬蓬的一天,第二天来枢密院。正事重要,继续处理政务。但没有多久,进来太监,将西府几个大佬喊到都堂。
来到都堂坐下,除了西府几个大佬,还有东府的几个大佬,但一眼就看出来气氛不对,陈执中、宋庠、夏竦、文彦博皆是生人勿近,只有丁度还好一点,可是他资历太浅,不管用。
赵祯也头痛,陈执中不结交,孤身一人让他看重,夏竦、宋庠与丁度是他的老师,要么文彦博没有多大关系,可问题不是出在文彦博身上,而是夏陈宋三人身上,宋庠是叶清臣的好友,于是憎恨陈执中,但他以君子自称,与夏竦又合不来,夏竦与陈执中矛盾由来已久。现在东府很好,绝不会担心有朋党发生,但这个样子,能办好事情么?
除了东府几个大佬,还有三司张方平。今天说的便是几个御史下去盘察的经过,其中国仓正式划给三司全权监管。但赵祯没有后悔,因为查上来的事让人触目惊心。
几个御史是赵祯刻意选出来的,皆是反对夏竦的清君子。得,你们先下去做正事,你们下去了,夏竦为宰相,也就没有人罗嗦。既是以清君子自居,品性未必很好,但也不会很差。
并且因为夏竦的事,心中皆窝着火,可惜赵祯让他们下去前,刻意按照郑朗所说的嘱咐,不得结私,不得牵连,不得包庇,更不得朋比。虽是让你们为各路按察使,可行驶的不是以前按察使职权,此次只针对两件事。一是保丁的户等问题,这个户宋朝有两种划分方法,先是划成五等,以田产,产业资产,宅产与地产合在一起,包括家中的树木,禽畜。后来又默认郑朗的举措,为了鼓励国家大牲畜增加,对牛、马、驴、骡、骆驼甚至南方的大象,都不能作为资产征税,也不计入资产范畴。效果十分显著,这几年来,大牲畜一直在增加。但猪羊,禽类,依然计入资产。甚至竹石等等。
还有一种算法,有时候为了救济,或者其他因素,后来又在五等户以下细分,分成五六七八九等户。七八九等户几乎是赤贫,九等户等于是乞丐了。这个保丁所针对的对象便是五等以下户,四等户都不行。几人一查问题出现了,一个河北大户人家,拥有田地七百多亩,家中还有一个粮仓,看到粮食一直在涨价,未出售,囤积居奇,里面有粮石两千五百石,另外还有一个小型的作坊,一个豪宅。但不知道他怎么弄的,将自己变成五等户,次子做了保丁。家产逼近万贯。
查的御史接到百姓举报后,清点完他家的资产,气乐了。你这也是五等户,俺们大宋得有多少钱哪?
还有一户人家更好玩,听到御史下来查,并且这次朝廷很毒,让百姓举报,轻者赏赐二十贯钱,中者赏赐五十贯钱,高者赏赐一百贯钱。特别严重的能赏赐两百贯到五百贯。不用五百贯,有两百贯能让百姓杀人了。
所以举报的百姓多,逃不了,想出一个办法,将财产全部转移给他的侄子。御史下来查,俺赌钱一起输给侄子,无奈,御史离开。结果侄子不还他家的财产,一怒之下,官司打到县里面。县衙不好处理,又闹到州里。丑态百出。
这是保丁的。
其他的问题不查,以前有种种不好之处,现在让并营多出来的低层武将领当,一百人为大保,也就是一小队,一千人为一都保,一大队,让各层武将领导管理。还会出问题的,但以前那种流动粗放自由式的管理方法取消了,也就计往不咎。现在若出了问题,那么这些低级将领必须要负责。因此只针对户等。
再到仓粮。
不管这些小吏耍什么花招,一个库一个库的查,先查账,账不对立即当场就处理,账对再查粮,带着县里的户册来查,你说放粮放出去了,列表张贴公告,贴于各个草市,老百姓没有用青苗法借贷粮食,前来举报,有赏。宋朝识字的人远胜过唐朝,不复杂的名字还是能认识的。
结果一查,一个个晕了。
问题比郑朗说得还要严重。
有的账不对,大多数账不对粮也不对,少数手段多多,粮仓麻袋里面塞大糠,也有砂石。这算是好的,河北有三小吏,管着五仓,近两万石粮食。他们十分聪明,看到旱情严重,尽管朝廷在用工代赈,但到了下面,肯定做得不象上面想像的那么好。家人还是吃不饱,于是借贷,宋朝的高利贷有多狠?后人无法想像,有的高达百分之三百。他们不会出面,而与商人勾结。一是借贷,二是高价售粮。算了算账,若是今年出,丰年往回收,最少差价在四倍以上,结果贪婪之下,四仓近两万石粮食全部放走。
宋朝对士大夫优待,不是代表着对小吏优待。况且作为粮仓的小吏,多少有些担待,地方上的真正豪强不屑为之,他们贪的吏乃是孔目、押司,再次者便是乡户、押录、长名、客司、通引官、衙职,再不成捞一个耆户长做一做。仓吏有担待,还要巡逻,防鼠防盗防潮防火,甚至经常翻晒粮食,不是美差。
所以处理这些粮吏,没有什么阻力。只要出现问题,处罚十分严重。
这三个小吏闻讯后,感到不妙,自己这么大动静,百姓非得举报不可。于是向商人将粮食要回来,商人们不理睬他们,我管你们粮食是怎么来的,反正我们用粮买下来的。要粮食可以,如今涨价,用更高的价格收购回去。三个小吏情急之下,悬梁自杀。
一摞摞地奏折放在一起,赵祯看大家在翻阅,心痛地说道:“这些人还知道廉耻吗?”
第五百七十四章 007
郑朗仅翻了几页,便将奏折放下来。
赵祯问道:“郑卿,为何不看?”
“陛下,看我的仁义。”郑朗道。
人性本来就是贪婪的,这种贪婪未必不好,正是这份贪婪,刺激人们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使文明进步。所以古代贤人多用道德观来调控。想杜绝,根本不可能。即便是在绝对平均主义下,老百姓一批批的饿死,那些大队干部一日三餐全是温饱,这些干部不好,统统打倒,打倒一切,结果整乱了套。况且在这封建年代。
对这个,郑朗抱着冷静的态度看待。例如王安石新仓法后,损耗减少到两三成。为什么出现损耗,很正常,一部分保管不当,霉变,一部分让老鼠吃掉,一部分翻晒时让雀鸟吃啄掉,一部分水份流失。但这能有多少,半成足矣,一成半进入私人腰包。已经谢天谢地。原来仓法一年损耗达到五成!今年放进去一百石粮,明年只剩下五十石,后年只剩下二十五石,大后年,别查了,一粒粮也不想拥有。因此,只能说恩威并用,以示警戒,减少贪墨数额。
之所以鼓动朝廷发起此次清查,乃是贾昌朝时代官吏风气比较黑暗,贪污现象严重,就此机会,整顿修正。
中庸里说过类似的道理,仁义里说得更多。
赵祯很沮丧。
郑朗又说道:“陛下,不是人人皆如陛下。若是人人皆象陛下,这个国家不用官员也会大治。”
“如何处理?”
“陛下,先下诏书,标明仓储除了国家诏令可以动用,或者对四等以下户发放青苗宽贷外,其他人等一律不准参与其中。包括发贷,四等户以备春荒与种子之粮,一户人家不得超过五石粮。若是有商人私购仓粮,可与小吏合伙挪用仓粮,严惩不怠,加倍充罚,粮食销售走了,可以用其资产抵押偿还粮食。但还得警告几位御史,不得结私,不得牵连,不得包庇,以免事态扩大。毕竟旱情连连,国家最需要的便是安定。”
郑朗刻意将最后一段话说得极重。这些御史下去,查啊查的,查到最后怒火冲天,会自动的将事态扩大。比如那个一等大户如何变成五等户的,当地知县必有参与,牵连面必然很广。
没有这个必要。
对贪官的态度郑朗无语,什么方法都不会管用。杀好,养好,皆不行,那怕学习朱元璋,一杀几千几万的杀,贪官还是比野草更有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郑朗前世去上海,看到一个很普通的大队干部,手上几十套房产,还有什么企业,家产不下近亿。打麻将低于十万人民币,人家不会来的。不知道那来的那么多钱。难怪一个县局就能养七十二位夫人。
这个,只能碰到了,杀鸡赅猴,不能来个全国性的洗澡,谁来洗,谁会悲催。
包青天只能存在人们想像之中,谁要真正地学习包青天,即便在赵祯朝,命也不久矣,更做不好实事。
赵祯从中书接到奏折后,直到此时,渐渐冷静下来。最后失望地说:“就依郑卿之意,再诏诸位按察使,一一细察仓粮,不得有误。”
首先得将粮食追回来,这可不是少钱,近两千万贯,近三千万石粮。有这个粮,今年灾情虽重,但不会急,正是当初设仓法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