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逐鹿传-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军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冲破了契丹人的层层阻挠来到了皇城之下。
皇城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城墙高耸雉堞相连,十分坚固。
辽兵隐蔽在城墙上朝宋军连续射击,箭矢如雨,宋军根本无法近前。
杨可世和郭药师先是给萧普贤女写了一封劝降信。
结果,萧普贤女不禁将劝降信撕了,还和其女天寿公主耶律答里孛穿上戎装蹬上宣和门城楼上“亲施箭镞,杀敌卫国”。
在萧普贤女母女的带头下,辽军誓死抵抗。
在这期间,除了斗勇,萧普贤女还与宋军斗智——萧普贤女先答应投降,并提出无数可讨价还价的条件,使用缓兵之计拖延了很长时间。
等杨可世、郭药师反应过来,已经过去了大半天。
而宋军先是找能撞门的圆木找了很久,又听从李处能的建议挖隧道挖了许久,总之,是耽误了不少时间。
驻守在居庸关防备梁山军的耶律大石,获悉宋军已挺入燕京,大吃一惊,随即连忙集合三千骑兵迅速驰往燕京增援。
半路上,耶律大石下令:“所有将士统统脱掉军服上衣。”
居庸关距离燕京城仅有百里左右,黄昏时,耶律大石便率军来到了燕京西城门下。
耶律大石令人向城门楼高喊:“我们是大宋援军,快快打开城门!”
把守城门的宋兵见城外来了大队骑兵,以为真是援军来了,高高兴兴地打开了城门,并落下了吊桥。
其实,这也不全怨宋兵,因为,按照制定好的计划,刘光世带的援军早就该到了,所以守城门的宋兵才会把耶律大石带来的兵马当成刘光世派来的援军。
耶律大石一马当先带人冲入城中,然后辽军蜂拥而进,二百多名宋兵全部阵亡。
耶律大石令七名将官各率三百精兵,迅速夺取其余城门。
耶律大石要求他们直接砍断吊桥,彻底切断城内外联系,他要让宋军有来无回,要让他们全部葬身于燕京城里!
对于辽军已入城之事,郭药师和杨可世等宋将毫无所知,他们仍在皇城外组织力量攻城。
高世宣和杨可弼带领一群宋兵抬着一根大圆木正在用力撞击皇城的城门。
咚!
咚!
咚!
……
撞击声给皇城外的宋军以希望,给皇城内的辽军以恐惧。
辽兵躲在城门楼和城墙雉堞里居高临下拼命射箭。
嗖!
嗖!
嗖!
……
箭如雨下!
一群宋兵倒下,另一群宋兵立刻又冲了上去。
杨可世焦虑不安道:“今晚无论如何得攻破皇宫,不然我们可就危险了,现在我们是孤军深入,生死存亡全在今夜。”
郭药师对眼前的危险局面有很清楚的认识,他皱眉道:“算算时间,刘光世的援军早就应该到了,可为甚么一点消息都没有?难道他们不来了?”
杨可世沉默不语。
前不久他与刘光世发生过一次冲突,而且他与刘延庆的关系向来不好。
杨可世忧心忡忡的想:“他们父子该不会因私而耽误大事吧?”
高世宣和杨可弼继续组织撞击城门。
宋军上下都很清楚,这两扇城门关系到成功与失败,也关系到他们自己的生与死!
天色渐渐暗了。
忽然跑来两个哨兵向杨可世报告:“禀报将军,我们发现一支辽军从西北方向杀了过来,他们全是骑兵,杀气腾腾!”
杨可世一惊,道:“哪来的辽军骑兵?”
郭药师道:“很可能是萧干或者耶律大石的援军进城了。”
杨可世听了,立即将高世宣和杨可弼叫来,商量对策。
杨可世认为,目前的处境很危险,应停止攻城,集合队伍往迎春门一带撤退——杨可世以为迎春门应该还控制在宋军手中,而且那里还有一千援军,所以从那里安全撤出去的可能性最大,另外,杨可世认为,他们是从迎春门进城的,对那一带的道路比较熟悉,所以那一带也便于他们撤退。
可杨可世想错了。
他忘了,他们在那里杀了上万契丹人,以至于那里的契丹人最恨他们。
另一边,萧普贤女带着耶律答里孛进入元和殿,然后找到了两条白色丝带。
萧普贤女是一个刚烈的女子,她不想自己和自己女儿受到侮辱,所以选择为这个昔日帝国陪葬。
耶律答里孛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她愿意陪自己的母亲一同去死。
可还没等萧普贤女母女挂好丝带,外面突然有人喊道:“太后,宋兵退了!”
萧普贤女听罢,大喜,连忙扔掉手上的丝带,然后冲了出去,问:“怎么回事?”
很快,两队骑兵从远处冲来。
萧普贤女见之,眼泪“哗”得一下子涌了出来!
这时,萧普贤女不是一个女皇帝,只是一个可怜的女人罢了。
宋军继续向燕京东门撤退。
一个哨兵跑回来向杨可世和郭药师报告:“城外尘土滚滚,有大队骑兵杀来,只是不知是宋军还是辽军。”
郭药师闻言脸色大变,道:“肯定又是辽军援兵!”
杨可世等将则不信,他们认为肯定是刘延庆派大军前来接应。
杨可世与郭药师等将领登高瞭望,只见灰蒙蒙的城墙下,一队队骑兵正在集结。
郭药师眼尖,很快就发现城外一座燕王冢上竖立着四军大王萧干的旗帜,然后道:“你们看,那不是萧干的旗帜吗?”
杨可世等将领顺着郭药师的手指望去,只见四军大王的旗帜在晚风中飒飒飘扬,然后皆面如死灰。
郭药师对援军迟迟不来感到忿忿不平,道:“卢沟河一带的辽军应该不多了,刘延庆怎么不趁机发动攻击呢?卢沟河距燕京城不过几十里路,刘光世的援军早就应该到了才对!”
杨可世默然无语,他也想不明白,援军为什么不来?“难道就是因为与我杨可世有矛盾?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你们父子俩的心胸也太狭窄了吧?”
一丝悲凉涌上了杨可世的心头。
杨可世现在既感到惭愧,又感到内疚,他已抱定了必死之心,“仗打成这个样子,我还有何颜面再回大宋?我还有何颜面再去见童宣抚?”
萧干率领兵马从皇城南门的暗道进入城内,然后很快便与萧普贤女和耶律大石取得了联系。
萧干与耶律大石约定分头行动,全歼城中的宋军。
宋军且战且退,来到了双门楼下。
杨可世问高世宣:“这是什么地方?”
高世宣道:“好像是双门楼。”
高世宣的话音刚落,辽军箭矢便雨点一般射来,紧接着一队队辽军叫喊着冲了上来。
高世宣手举长枪,接连刺杀数名辽兵。
两军随后又展开了一场激烈搏杀。
杨可世朝高世宣大声喊道:“不要恋战,赶紧撤!”
突然!
高世宣被一名辽兵一刀砍下马去。
杨可世见状大吼一声,随即跃马冲了上去。
高世宣的臂膀被砍掉大半,血流不止。
杨可世跳下马抱起高世宣,大声说道:“兄弟你不能死啊!”
高世宣睁开眼睛望着杨可世说:“把我的胳膊找到,把兄弟们带出城……”
因流血过多,高世宣壮烈殉国。
高世宣是名扬宋军的神箭手,号称高一箭,曾经与刘锜比过箭,本来他可以成为一个英雄的,可惜窝窝囊囊的死在了这里。
杨可世好像疯了似的,他挥舞着长枪在辽军中东突西杀,辽兵纷纷溃逃。
宋军将士见主帅都拼命了,他们也都誓死冲杀。
一阵狂杀之后,辽兵退却了。
杨可世下令:“找到高世宣的胳膊。”
几个亲兵转了一圈没找到。
杨可世说:“再去找,必须找到,找不到,咱们就永远留在这里!”
高世宣的胳膊终于找到了。
杨可世这才下令:“将高将军捆在马背上,我要带他一起走。”
杨可世和杨可弼率领残军撤退到了悯忠寺前。
之前分兵前进的郭药师,已在此等候多时了,寺前还聚集着一大群老百姓。
杨可世对郭药师说:“现在怎么办?杀到东门去等待援军吗?”
郭药师说:“我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东门已经失守了!”
聚集在悯忠寺门前的这些百姓都是燕京城里的汉人,他们全都参与了屠杀契丹人的行动,他们望着杨可世和郭药师说:“你们让我们指摘契丹人家,帮助你们杀戮契丹人,现在你们如果出城,我们怎么办?况且现在各城门吊桥都已被砍断,已经没有办法出城了,不如与契丹决一死战!”
杨可世于是又组织宋军与辽军展开激战,结果又一次战败。
不可能不败,宋军已经三昼夜不寝食,早已人饥马疲,而辽军却是兵势方锐。
辽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于是宋军皆弃马登上城墙。
辽军越聚越多,最后将宋军包围在城墙之上。
杨可世见己方已被逼到绝路,准备拼死到底,他对弟弟杨可弼说:“我们是将门世家,不能效儿女之态,现在就是我们为国捐躯的时刻!”
言毕,杨可世手舞长枪,指挥战士奋力与辽军死战,身中毒箭而不顾。
不知过了多久,有人向杨可世报告说:“将军,郭药师已经缒城而下了。”
众人听罢,皆劝杨可世也缒城而下。
可杨可世坚决不从。
见杨可世准备赴死,杨可弼对杨可世说:“赵鹤寿的后军不来支援,刘延庆都统也不遣兵来接应,今日之事,黑白自明,如果我们都这样糊里糊涂地就死,百世之下,无人不嘲笑我们为历史罪人。我觉得我们应该活着出去,将是非昭著于世,若朝廷治罪,死而无憾!”
杨可世想了想,觉得弟弟说的话有道理,遂缒城而出。
宋军在燕京城内壮烈捐躯的将领,除大将高世宣以外,还有王奇、李峣、石洵美、王端臣等将,他们都是历史不该遗忘的英雄。
宋军五千精锐骑兵,最后仅有数百人撤出城去,其余全部阵亡……
……
第五百零七章 那回
……
杨可世觉得燕京一仗,打得非常窝囊,而且他搞不明白刘延庆和刘光世父子为甚么没派援军,进而不敢去见刘延庆。
郭药师的心里则充满了悲哀!
这个计划是他提出来的,如今失败了,刘延庆能不让他当这个替罪羊吗?
所以,郭药师商量杨可世跟他去涿州养伤。
不敢去见刘延庆,杨可世又实在没脸去见童贯,加上身上有毒又有伤需要地方静养,所以杨可世便与郭药师去了涿州。
刘延庆对于燕京城内发生的情况一无所知。
事实上,刘延庆早已派刘光世率军前去燕京接应郭药师。
可刘光世至今也没有消息传回来。
正在刘延庆纳闷不已之时,忽然收到郭药师与杨可世从涿州派人送来的信。
刘延庆这才知道宋军偷袭燕京已经失败。
这让刘延庆大为震惊,同时又大为不解!
刘光世的援军哪里去了?难道也全军覆没了?
刘延庆非常担心自己的儿子。
刘延庆下令:各军继续开挖壕堑,要求壕堑的深度不低于四尺,底宽不少于两尺,他打算在卢沟河畔打一场阵地防御战。
这天,刘光世忽然全军撤回,一兵一卒也不缺。
刘光世对刘延庆说:“我们按照计划,一路东行,绕过辽军的卢沟河防线,到安次后再折向北,可由于路线不熟,绕的路线过长,等到我们来到燕京城东郊时,城楼上到插着的是辽军的大旗,我因此判断辽军主力已经回城,所以没敢贸然发起进攻。后来,我听说宋军在城内全军覆没,遂率军撤了回来。”
对于增援燕京迟误,刘光世感到很自责。
但刘延庆并没责怪刘光世,而是安慰刘光世说:“能全军而退也属不易,回来就好。”
从刘延庆对刘光世的态度上,不难看出,赵佶选刘延庆当统帅,就是他北上收复燕京犯得最大的一个错误。
这天下午,萧干亲率精兵八百人,沿卢沟河岸西行三十里,然后悄悄渡河,绕到宋军背后,之后在琉璃河镇南的大路两侧埋伏起来,等宋军的护粮将王渊带领数百名骑兵护送几百辆装满了粮草的马车从南往北沿着驿道缓缓走来,萧干一声令下,八百辽兵一跃而出,冲向宋军。
宋军毫无防备,死伤遍地,活着的也都四处逃窜。
王渊藏在一辆马车后边企图逃脱,结果被活捉了。
萧干下令点火,将粮车全部烧掉。
不一会儿,数百辆粮车全被点着了,只见烈焰升空,火光冲天,如同白昼。
刘延庆闻听粮车被辽军放火烧毁,大吃一惊,连夜召集诸将开会,说:“此地远离大宋,粮道不易保护,久住下去,恐怕军中有变,我想向宣抚司申请撤军,你们以为如何?”
诸将点头称是,表示服从刘都统的决定,只有一个叫“曲奇”的将军忽然站起来,说:“我不同意撤军,我们几十万大军北上是干什么的?不就是来收复燕京的吗?现在大军都已经到燕京城脚下了,不去进攻燕京城反而要撤退,这样的命令我实在无法听从!这时候撤退,我们对得起官家,对得起国家吗?”
刘延庆气得脸色铁青,“腾”地一下子站了起来,随即大声呵斥道:“你懂甚么?来人,将这狂徒给本帅推出去!”
门外几个卫兵闻声而入,随即将曲奇扭送了出去。
萧干捉了王渊之后,命人将王渊和另外一个俘虏带到自己帐外,然后撤掉营帐外的岗哨,故意给他们一个逃跑的机会。
夜间,萧干故意对一个辽军将领说:“刘延庆这头蠢猪,还不知道,我们大辽已经归降了大都督,只等明日,大都督将亲提三十万大军来与宋军大决战,然后咱们举火为应分左右两翼渡河,以精兵冲击宋军中军,这次咱们一定要将宋军一举歼灭,以报其毁盟之仇!”
萧干的话,王渊在营帐外听得一清二楚。
后半夜,王渊悄悄解开束手的绳索,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营帐门口。
见外边无人,王渊弯腰顺着营帐一侧悄然溜走了。
王渊冒着寒风泅渡卢沟河,爬上南岸,然后奋力朝宋军军营跑去。
此时,心里有事的刘延庆还没有入睡。
突然!
本来不知去向的王渊,冲进刘延庆的大帐,随即大声道:“大帅,大事不好,辽国投降李衍了,明日李衍要亲起三十万大军与咱们大决战!”
一时之间,刘延庆没太听清王渊喊得是甚么。
刘延庆一见王渊就气不打一处来,要不是因为王渊丢了粮草,他也不用这么被动,因此呵斥道:“丢我粮草,闯我大帐,好好好,你真当我的刀不利?来人啊,将王渊推出去砍了!”
王渊哭道:“小将死不足惜,但求大帅务必容小将说几句话!”
刘延庆道:“你还有甚么好说的?”
王渊道:“小将之所以冒死逃回来,就是为给大帅您报个信,辽国和李衍联合了,双方组成三十万大军,明日便要渡河跟咱们决战,大帅务必早想应对之策!”
这回,刘延庆才听清楚王渊说得是甚么,随即一把抓住王渊的衣领,问:“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王渊赶紧又说了一遍。
刘延庆听罢,有些忐忑不安,心道:“这是真的?还是萧干在用计?据说萧干此人诡计多端……”
踌躇了一会之后,刘延庆让人将他儿子刘光世叫来商量。
刘光世听过之后,不信道:“要投降,辽国早就投降了,怎么可能等到现在?再说,辽国就是要投降,第一选择也是咱们大宋,怎么可能是李衍?”
王渊争辩道:“这是我亲耳听到的,句句是实,如有半句假话,我愿遭天打五雷轰!”
刘延庆在大帐之中来回走了一会,然后停下,道:“不管真假,这里都不能待了。”
早在白天的时候,刘延庆就派人给童贯送了一封请求撤退的报告。
正巧,童贯和蔡攸给刘延庆的回信到了。
回信不是正式公文,而是一封便笺,写在一张很精美的小竹纸上,信是这样写的:“仰相度事势,若可以那回,量可那回,不管有误军事。”——“那回”是宋人口语,是撤军之意。
童贯和蔡攸的大概意思是,让刘延庆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撤军,但不可耽误军事。
童贯和蔡攸远在雄州,对前方战场情况很不了解,因此,他们让刘延庆酌情处置,应该说是有道理的。
而刘延庆之所以要急着撤军,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自从郭药师和杨可世兵败燕京之后,刘延庆心里一直很紧张,因为他知道自己率领的这支大军根本打不了大仗,若迎战辽军必一败涂地,到那时想撤就来不及了。
二是,他一直主张应借助金军的力量来进攻燕京,根据宋金盟约,金军应该从北往南夹击燕京,可是金军至今仍按兵不动,所以他们宋军也应该退兵,择机而动。而且,刘延庆知道赵良嗣与马扩已经去北安州与金人谈判去了,他想等谈判有了结果以后,根据情况再出兵北上也不迟。
当天晚上,刘延庆就想下令撤退,可刘光世坚决反对——刘光世认为,现在已是深更半夜,人马都已熟睡,若忽然下令撤军,一定会造成混乱,进而给敌军可乘之机,所以,即使撤退也要等天亮以后再下令。
这一夜,刘延庆过得是提心吊胆,毫无睡意。
拂晓时分,刘延庆才迷迷糊糊的入睡。
可刘延庆刚睡着,王渊就跑进大帐报告说:“大帅,大事不好,北岸举火了,辽军很可能要发动进攻了!”
刘延庆大吃一惊,急忙与儿子刘光国、刘光世一起跑出营帐,然后来到河岸观察,果然见河对岸有火光四处燃起。
刘延庆匆匆回到中军大帐,随即下令:烧毁大营和辎重,全军向白沟方向撤退。
命令下达了之后,刘延庆立即骑着一匹大白马在一大队亲兵的保护下往南奔去。
各军接到命令,立即烧营帐,毁辎重。
只见,人喊,马叫,一片混乱。
刘光世见队伍如此混乱,急得直跺脚!
他赶紧命令自己所属各营共两万多人,到左前方的蟒庄集结。
刘光世预感到,自己老爹这次可能要犯下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
“此时如果辽军趁机过河追击,将如何是好?”
所以,刘光世决定,自己率队断后,掩护大军撤退……
……
第五百零八章 保义郎宋江
……
将时间拨回到两天前。
将燕京城内的宋军残兵屠杀完毕了之后,萧普贤女突然穿上盔甲,想要御驾亲征找卑鄙的宋国报仇。
萧干和耶律大石也想找宋军报仇,可他们不同意萧普贤女御驾亲征。
萧普贤女争不过萧干和耶律大石,只能老老实实的在宫中待着。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辽国要善罢甘休。
宋军的这次奇袭,差一点就灭了北辽,还杀了数万契丹人,让自萧普贤女以下皆满腔愤怒!
萧普贤女、萧干和耶律大石商量后决定,冒险将居庸关和古北口的兵力撤出来一些,组建一支两万人的骑兵,跟宋军决一胜负。
萧普贤女、萧干和耶律大石之所以敢抽调居庸关和古北口的兵力,是因为他们听萧怀和李貌说,李衍现在牧马南山一头扎入温柔乡中不肯出来,进而断定李衍近期不会攻打燕京。
所以,萧普贤女、萧干和耶律大石才准备放手一搏。
可惜!
萧普贤女、萧干和耶律大石看错了李衍。
不错。
李衍是喜欢女人,以征服女人为乐趣。
可李衍比任何人都清楚,想要安心玩女人,前提一定是自己足够强大,否则,早晚有一天会像天祚帝、赵佶一样,输了自己的江山,也输了自己的妻女。
所以,李衍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壮大自己的机会。
通过强大的情报系统探明辽军和宋国的情况之后,李衍当机立断——出击!
就在宋军匆忙那回、就在萧干和耶律大石准备跟宋军大决战之时,李衍也升起了大帐,然后毫不拖泥带水道:“岳飞、房学度、刘敏三将何在?”
岳飞、房学度、刘敏听令,一同出列道:“臣在!”
李衍道:“现由岳飞暂代左路军都统制,房学度部、刘敏部暂归岳飞指挥,你们三部立即出云地绕道古北口,然后攻打古北口,如果顺利,攻占檀州和顺州,最后与主力围攻燕京城。”
岳飞虽然只有二十岁,但打的仗已经不少了,而且着实打了几场大仗、硬仗,相反,房学度和刘敏加入梁山军以后,没打过几仗,更重要的是岳飞是李衍的心腹爱将,因此,虽然房学度和刘敏的年纪都快可以当岳飞的父亲了,但他们对岳飞暂代都统制一职没有任何异议,当然,一向奉行坚决无条件听令的李衍,也不允许他们对自己的命令有异议。
岳飞、房学度、刘敏齐声道:“诺!”
李衍看着岳飞,嘱咐道:“你要注意两点。”
岳飞做出聆听状。
李衍道:“第一点,一定要主意粮草辎重,这不比在自己地盘作战,所以粮草辎重非常重要。”
虽然李衍给岳飞准备了四万民夫运送粮草辎重,并让仇悆给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