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逐鹿传-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回来!
  所以,对于南宋而言,这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死局。
  ……


第七百九十五章 比肩秦皇汉武
  ……
  见到潘太后之后,朱胜非的心,瞬间就凉透了!
  你道为何?
  原来,潘太后此刻竟然穿着一身宽大的龙袍!
  不用问,朱胜非也能猜到,潘太后所穿的,一定是赵构的龙袍。
  娇小的潘太后,穿着高大的赵构的龙袍,怎么看怎么滑稽。
  可朱胜非却一点想笑的意思都没有。
  不仅不想笑,朱胜非还想哭,为大宋二百多年的江山即将断送在这些跳梁小丑的手上而哭。
  对于朱胜非的想法,潘太后一点都没有察觉到,她此刻正沉浸在掌握南宋大权即将成为第二个刘娥的喜悦当中。
  而潘太后的老父亲潘永寿,则是一脸苦像——很显然,他是不赞成潘太后主政的。
  可潘永寿根本说服不了潘太后,而潘太后如今又贵为大宋太后,身份比潘永寿高多了,潘永寿根本不敢硬劝,所以潘永寿也只能任由潘太后胡闹了。
  虽然在朱胜非看来,穿着龙袍的潘太后,无比滑稽,可潘太后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自己威严无比,就是第二个刘娥。
  见朱胜非进来,潘太后学着赵构的样子,道:“朱爱卿来了。”
  朱胜非站定,然后看着潘太后,说道:“娘娘,您逾越了。”
  潘太后听言,脸上的笑容顿时就是一僵!
  过了好一会,潘太后才压下让苗傅、刘正彦等人将朱胜非拖下去砍了的冲动,然后似是推心置腹地说道:“本宫如此,也是没有办法,上皇罪了大中皇帝,苗枢密和刘副枢密代表咱们大宋的军民请上皇将皇位传给我皇儿,乃是为了顾全大局,奈何,我皇儿才三岁,根本不能执政,此又是我大宋生死存亡之际,本宫也只能是硬着头皮接下大宋这幅千斤重担带着大宋走出这个困境。”
  朱胜非很想说:“凭你这股不知天高地厚劲就能带领大宋走出这个死局?笑话!”
  可话到嘴边,想到小不忍则乱大谋、又想看看潘太后到底有多少成色的朱胜非,又将这话咽了回去,然后改口道:“不知娘娘想怎么带着大宋走出这个困境?”
  潘太后一幅忍辱负重的口气说道:“大中皇帝以上皇不德为借口伐宋,如今上皇已经效仿徽宗皇帝下罪己诏将皇位传给我皇儿,这样一来,大中皇帝也就没有了南侵的借口,咱们再赔偿点中军的车马费用甚么的,想必中军应该就能撤出咱们宋境了。”
  这话是吴湛跟潘太后说的。
  在潘太后看来,吴湛说得很有道理,这也是潘太后觉得她能成为刘娥的原因之一。
  可朱胜非在听了潘太后之言后,双眼一闭,暗道:“如此幼稚之人,还妄想带大宋走出目前的死局,可悲,可叹,可笑,难怪官家迟迟不肯立她为中宫!”
  见自己的“高论”说完,朱胜非露出了一幅生无可恋的神情,潘太后的脸顿时就沉了下去,同时语气不善地说道:“这只是本宫的一点浅见,太宰若是有甚么想法,不妨说出来,咱们一块讨论讨论,值此国家危难之际,咱们君臣当齐心协力,才能共度难关,才能续存大宋二百年江山。”
  朱胜非沉默了一阵,才开口说道:“徽宗皇帝将皇位传给钦宗皇帝之后,金人停止南下了吗?”
  “这……”
  如果让位就能解决金人南下,又怎么会有之后的靖康之难?
  所以,潘太后无言以对。
  吴湛见状,站出来帮腔道:“金人乃蛮夷,不通礼法,才不懂徽宗皇帝让位之大义,大中皇帝乃汉人,深受礼法教化,自然是懂得让位之大义的,而且,那次是因为六如给事办事不利,金人才继续南下的,如果换一个有能力的官员去与金人说和,金人未必会南下,所以,只要大中皇帝听闻上皇领罪让位给了当今陛下,太后再派一个有能力的官员去说和,大中一定会退兵的。”
  应该说,吴湛是有点小聪明的,至少,他要比苗傅、刘正彦等莽汉要强多了。
  可说到底,吴湛这也只是小聪明,并不是治国的大智慧,所以,他也只不过就会一些人云亦云的东西,根本就分析不清楚真正的大势。
  如果事情真像吴湛想得这么简单,赵构又怎么会不顾一切逃跑,朱胜非又怎么会如此担心南宋的命运?
  朱胜非看了吴湛一眼,然后对潘太后说道:“娘娘,您觉得大中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潘太后迟疑了一下,道:“应该算是一个雄主吧。”
  朱胜非又问:“与秦皇、汉武相比,如何?”
  “这……”
  潘太后没想到,朱胜非会拿李衍跟秦始皇和汉武帝相比,进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朱胜非的这个问题。
  过了好一会,潘太后才道:“不知太宰到底想说甚么?”
  朱胜非言之凿凿道:“臣敢拿向上人头担保,一旦大中皇帝知道我大宋出现今日之变局,一定会不顾一切派大军大举南下,所以,娘娘若是真想救大宋,真想续大宋二百年江山,就还政陛下吧,只有陛下重新执政,大宋才有一线生机!”
  苗傅听朱胜非劝潘太后还政给赵构,立即跳起来呵斥道:“危言耸听!你又不是大中皇帝,焉敢断言中军必定南下?依老子看,你这分明是在吓唬太后,想让太后还政上皇,目的是让上皇跟我们秋后算账,你心可诛!”
  朱胜非看向苗傅,说道:“苗将军,如果你是大中皇帝,你会放过这个天赐一统天下、可使你比肩秦皇汉武的千载良机吗?”
  苗傅根本就没将朱胜非的话听进耳中,更没有去想朱胜非说的话,而是硬着脖子说道:“我如果是大中皇帝,一定就此撤军!”
  朱胜非心道:“就凭你能说出这句话,你永远都当不了皇帝。”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见苗傅连话都不肯听,朱胜非心知,再说甚么都没用了。
  刘正彦“呛啷”一声拔出刀来,道:“太宰,我且问你,你听还是不听太后的命令?”
  刘正彦眼中杀机无限,大有,朱胜非敢说个“不”字,就一刀砍了朱胜非的意思!
  见此,又见潘太后根本没有迷途知返之意,并没有死志的朱胜非,暗道:“罢罢罢,天意如此,又岂是我朱胜非能忤逆的?”
  念及至此,朱胜非冲潘太后一拜,道:“有甚么是臣能做到的,太后尽管吩咐。”
  ……


第七百九十六章 天命所归
  ……
  尽管在临安的情报人员第一时间就将苗傅、刘正彦带人叛乱的消息传回来,并陆续传回来赵构被逼退位、南宋目前暂由潘太后执掌等消息,可等这些消息传到东京汴梁城,仍是第二天了,并且是第二天深夜了。
  此时,刚刚讨伐韦贤妃、刑秉懿、田春罗、姜醉媚等女的李衍,已经睡下了。
  自从宣布伐宋以来,李衍大多数时间都是睡在韦贤妃、刑秉懿、田春罗、姜醉媚所在的南宋宫中,似有他也在为伐宋而努力之意。
  当然了,真实情况是,这其实是李衍的恶趣味——一边讨伐赵构,一边讨伐赵构的老妈、老婆,让李衍的兴致极高,进而导致韦贤妃、刑秉懿、田春罗、姜醉媚等女这段时间实在是有些苦不堪言,而南宋宫的人则是一增再增,现在都已经增加到四百多人了。
  就在李衍一左一右搂着韦贤妃和刑秉懿呼呼大睡之时,梁红玉来到卧室外,然后轻声说道:“官家,臣妾有要事禀报。”
  李衍的眼睛瞬间就睁开了,然后慢慢坐了起来,之后道:“进来吧。”
  梁红玉听言,推开门,然后走了进来。
  仿佛没看见床上床下的几十具美体一般,梁红玉径直来到床边,然后探出头在李衍身边小声说道:“南宋朝廷发生大乱,有一个叫苗傅的还有一个叫刘正彦的禁军将领带人杀死了禁军都指挥使王渊,然后包围了南宋的皇城……”
  听着,听着,李衍的脸上就不自觉的浮现出了喜色!
  李衍暗道:“真是天助我也!”
  还没等梁红玉说完,就又有御侍进来禀报:“官家,许枢密、朱副枢密、柴都指挥使求见。”
  许贯忠等人这时求见,所为之事,当然是苗刘兵变一事,这李衍用脚后跟想,都能想到。
  李衍冲御侍吩咐道:“教许贯忠他们去文德殿等朕。”
  打发御侍离开了之后,李衍对身边的一众妃嫔吩咐道:“为朕洗漱,穿衣。”
  梁红玉、韦贤妃、刑秉懿等人听言,赶紧七手八脚的帮李衍洗漱、穿衣伺候李衍起床……
  不多时,李衍就来到了文德殿。
  见李衍来了,朱武笑道:“恭喜官家,贺喜官家,如不出意外,官家可能很快就会比肩秦皇汉武了。”
  李衍道:“机会,老天给了,但咱们能不能抓住,可还尚未可知,所以,你们不可松懈。”
  见李衍面对如果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依旧这么冷静,朱武看了许贯忠一眼,意思似乎是在说:“看看,我就说,官家不会因为一个消息,而失去方寸的。”
  朱武又道:“官家,您看,咱们怎么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
  李衍不答反问:“你们有甚么主张?”
  许贯忠道:“有道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刚刚商量了一下,想直接对南宋发起总攻。”
  朱武补充道:“不过,如果咱们这里的压力太大,也可能会促使南宋尽快解决内忧,所以,要掌握好这个分寸,不发起总则已,一旦发起总攻,必须要一举灭掉南宋。”
  李衍并没有直接决定发不发起总攻,而是沉默了一会,然后问道:“你们觉得南宋怎么才能解决这次的内忧?”
  许贯忠答道:“唯有让宋康王尽快复位……在咱们大中的强大压力之下,南宋内部势必要出现多种声音,有想战的,有想和的,有想投降的,等等,等等,这声音一多,南宋势必会因此而四分五裂,进而被咱们大中所灭,依臣愚见,只有宋康王尽快复位,才能有一点可能阻止南宋四分五裂。”
  就在这时,刚刚一直在外殿等候进一步消息的柴进,走了进来,然后柴进边往李衍他们这边走来、边说道:“南宋应该没有这个机会了,刚刚传回来消息说,南宋那边已经定下由宋康王的潘贤妃主政了。”
  李衍微微一怔,道:“这潘贤妃是怎么回事?她又怎么会成为南宋的掌权者?”
  柴进答道:“这潘贤妃是宋康王独子赵旉的生母,她原是直翰林医局官潘永寿之女,在相州时她被宋康王纳为妃嫔……此女善妒不贤,仗着为宋康王生下了独子,经常使用一些不入流的手段逼宋康王晋升她为皇后,例如……”
  随着柴进的介绍,一个无脑、无见识、无大局观还不知天高地厚的蠢女人形象在李衍脑中生成。
  听完柴进对潘太后的介绍,又听完潘太后得到南宋最高权柄的过程,李衍忍不住说道:“这老天也太帮朕了吧?”
  柴进趁机拍马屁道:“这更说明,官家一统天下是天命所归,官家乃真龙天子。”
  李衍听言,不禁龙心大悦!
  过了一会,做好决定的李衍,冲许贯忠说道:“将这些消息尽快送给岳飞,让他自己看着办吧。”
  许贯忠听言,神情就是一肃,然后说道:“臣在得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将消息给岳飞送去了,并且给吴玠也送去了一份。”迟疑了一下,许贯忠又道:“此事,朝廷真不统筹吗?”
  如果真决定发起总攻,那大中所要调动的军队,可就不仅仅是岳飞手上的平南军和吴玠手上的定西军了,还有驻守台湾郡、驻守海南郡、甚至是驻守中南诸郡的军队可能也要参与到总攻当中,甚至就连日不落舰队左右两军和其它水军也要参与总攻。
  这么说吧,一旦真确定发起总攻,那么大中将要动用的可就是至少三分之二的部队,并且是水陆并进。
  可李衍不仅不亲自决定到底发不发起总攻将这个决定权给了岳飞,还要将大中这至少三分之二的部队全都交给岳飞来指挥。
  这未免太信任岳飞了,而且也太过大胆了。
  要知道,虽然一直以来岳飞表现得都非常出色、非常稳重,可说到底,如今的岳飞,还不到三十岁,还没到而立之年。
  让这么年轻的岳飞,决定这么大的事,掌控这么多军队,真的没问题吗?
  所以,就连一向沉稳、有决断的许贯忠,都忍不住进一步确认。
  李衍看着许贯忠反问道:“如果不是动用这么多军队,你觉得这个决定和这个总指挥是由咱们这些远离战场的人做对咱们大中有利,还是由处在前线的岳飞做对咱们大中有利?”
  许贯忠答道:“自然是由前线主帅做这个决定和这个总指挥对咱们大中更有利,可……这是咱们大中一大半的军队,万一有个闪失,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还请官家慎重。”
  李衍怎能不知道万一自己这次输了的后果?
  然而,即便是由李衍来做这个决定,也未必能稳赢,而且赢的几率还没有岳飞做大,另外还会让岳飞心生芥蒂,没准会撂挑子,进而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
  因此,李衍莫不如就力挺岳飞到底。
  所以,李衍说道:“不用再说了,朕意已决……你们替朕跟岳飞说,朕在东京等着他凯旋归来。”
  ……


第七百九十七章 天下兵马大元帅
  ……
  其实,岳飞早就收到了临安发生很大的叛乱的消息。
  不过——
  岳飞并没有因此而轻举妄动——他还没有确认,这个消息是真是假,是不是敌人的诡计。
  慢慢的,岳飞确认了叛乱一事的真实性,并陆续收到了,赵构被逼退位、南宋目前暂由潘太后执掌等消息。
  岳飞帐下的将领、参谋,得知了这些消息之后,无不兴奋不已,有些甚至开始嚷嚷:“大帅,咱们应该加大攻势,一举打到临安去,活捉了宋康王和那个甚么正安王(赵旉即位之后,改元明受,号‘正安’,是为正安帝,不过,大中始终都没有承认赵构是皇帝,因此上下全都称赵构为宋康王,而赵旉即了赵构的位,在大中人的眼中自然也不能称为皇帝,所以大多都管赵旉叫正安王)!”、“大帅,机会难得,您就下令吧,末将愿立军令状,保证一个月内生擒宋康王和正安王献给陛下!”、“末将可以率领水军从海上进入杭州湾,然后入钱塘江,再然后直取临安!”……
  面对一众将领的纷纷请缨,岳飞表现得很冷静,依旧没有冒然下令。
  岳飞如此控制,当然是有原因的。
  一来,现在冒然发起进攻,未必真能取得众将所想的战果,要知道,张俊、刘光世、吕颐浩等人,现在可还在据坚城而守,关键是,临安发生叛乱、赵构被逼退位、潘太后执掌南宋等事可能还未传到张俊、刘光世、吕颐浩等人的耳中,退一步说,就算这些事传到了张俊、刘光世、吕颐浩等人的耳中,也可能被他们压下,以至于南宋的绝大多数将士还不知道,换而言之,这些事所酿成的恶果,还没有开始发酵,所以,现在并不是发起进攻的时候。
  二来,这个机会乃是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岳飞可不想借着这么好的机会只打几场小打小闹的小胜仗,他想要的是借着这个机会一举灭掉南宋,而定了这么大的目标,就不能冒然行事,必须要有周详的计划。
  三来,岳飞笃定,英明的李衍一定会给他更大的权力,让他动用天下之兵,一举灭掉南宋,让大中完成一统大业。
  当然了,岳飞也没有干等,白白浪费时间,浪费这个大好机会。
  岳飞很快下令,命人将苗傅和刘正彦等人叛乱、赵构被逼退位、南宋现在由一对甚么都不懂的母子执掌等事制成书信,然后绑在箭上,铺天盖地的射给宋军。
  换而言之,岳飞开始用攻心之术,瓦解宋军将士的斗志。
  其实——
  张俊、刘光世、吕颐浩等人也早就知道南宋小朝廷发生很大的政变了。
  潘太后执掌南宋的第二天,她就派人到各支宋军中宣布大赦的命令,并命令这些领兵将领回临安共议国事。
  得知朝中发生了巨大的政变、由毫无贤明只有无能不德之名的潘贤妃来执掌南宋,张俊、刘光世、吕颐浩等人既震惊不已,又忧心忡忡,甚至不禁生出了悲观的情绪!
  抵御强大的中军进攻,就已经非常非常困难了,结果,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前方疾风骤雨,后方还着起大火。
  这让张俊、刘光世、吕颐浩等人全都失去了方寸!
  还好——
  张俊、刘光世、吕颐浩等人全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之人——张俊、刘光世、吕颐浩等人虽然暂时还没有想清楚,到底怎么应对这一变局,但他们全都选择暂时先将这件事压下。
  张俊等人的作法是对的,否则这个消息一出,宋军非大乱了不可。
  可张俊他们也知道,这么大的事,他们只能压住一时,不可能压住太长时间,他们必须得尽快拿定主意才行。
  经过慎重考虑过后,张俊选择带兵回去勤王讨伐叛军,并约刘光世和吕颐浩率兵会合。
  可张俊写给刘光世和吕颐浩的信,却如石沉大海一般。
  张俊既着急,又无奈——前面有中军虎视眈眈,如果没有刘光世和吕颐浩接应,他冒然撤军,非得遭遇大溃败和掩杀不可。
  被逼无奈之下,张俊只能,一方面派遣使者回杭州安抚叛军,一方面继续给刘光世和吕颐浩写信,跟他们讲忠君大义。
  再来说,刘光世和吕颐浩。
  前者,思前想后之后,将他的心腹将领找来商量对策。
  听闻苗傅和刘正彦发动了兵变、南宋的执政者换成了一个深宫中的妇人,刘光世手下的不少将领都对南宋的未来不抱有希望了,进而劝刘光世尽早与大中接触,给大家留条后路。
  刘光世当时虽然没有表态,但也没回应张俊的带兵回去勤王邀请。
  很显然,刘光世想要再看看事态的变化,然后再做决定。
  张俊和刘光世只是武将,政治敏感度较低的武将,他们对于这时候发生苗刘兵变的可怕后果,其实看得还不是那么透彻。
  而吕颐浩不同。
  吕颐浩是文臣,而且是能当宰相的文臣,他对于这时候发生苗刘兵变、并且还由潘太后主政的后果,看得太清楚了。
  吕颐浩心知,南宋这次怕是在劫难逃了。
  这让吕颐浩在为二百多年的大宋王朝即将终结而感到惋惜不已同时,也不禁有些后悔当初不顾一切南下!
  可事已至此,再后悔当初,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吕颐浩暗暗思量了很久之后,将他的心腹吕应问叫来,然后如此这般交代一番之后,再然后打发吕应问出了城。
  紧接着,吕颐浩便将他没有把握控制的将领全都召集到了一起,然后用亲兵控制起来,彻底掌控了他手下的军队。
  这时,岳飞的箭书出现。
  宋军将士得知,大宋的皇帝又换了,换成一个三岁的孩子,而朝中现在说得算的,变成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女人,而且,这女人还好妒无德,顿时就乱了,纷纷道:
  “这下大宋算是彻底完了,一个三岁的娃娃怎么可能抵得过大中皇帝?大中皇帝可是将强悍的金人都打跑了。”
  “听说这潘贤妃啥也不是,就因为给陛下生了个儿子,人就拽得不得了,天天要当皇后。”
  “早就该兵变了,咱们都快一年没有拿到军饷了,老子要是在临安,也一定响应苗都统和刘都统!”
  “我看,咱们也别打了,干脆投降去那边当兵吧,我听说,那边一个月给三元钱,吃的,穿的,用的,全都是朝廷给提供,立功了,还给分地,对了,好像还给分娘们。”
  “老子早就不想打了,都是汉人,打也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谁当皇帝都一样,反正,到哪老子都是一个大头兵!”
  “怎么能说,谁当皇帝都一样呢?大中皇帝和咱们大宋皇帝是前后脚当上的皇帝,你再看看现在,大中那边,国泰民安,百姓有吃有穿,再看看咱们这边,要甚么没甚么,天天打仗,皇帝无能,连糠都快吃不上了,如果让你们选,你们选谁当皇帝?”
  “诶~哥几个,要不然,咱们找个机会跑对面去得了。”
  “……”
  不久之后,岳飞的第二弹心理战出现,也就是岳飞让人射出了第二轮箭书。
  这第二轮箭雨所带的书信,大讲李衍的汉人出身,大讲李衍的英明神武,大讲李衍驱除鞑虏光复中原为汉人争光,大讲中宋原本是一家,大讲大中如今的美好、未来会更好,同时,直言,只要反正,过往之事全都既往不咎,并且保证职位不变,到了大中可以继续当原来的官职,继续当兵吃粮,还着重说了中军的优厚待遇,等等……
  除了射箭书以外,岳飞还命令埋伏在宋军当中的细作去招降有倒戈意图的将领、官员。
  也就是说,岳飞的第二弹心理战,就是劝降,岳飞准备从内部瓦解宋军。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被岳飞用得是炉火纯青。
  与此同时,李衍派来面见岳飞的朱武,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