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降抗日突击营(马脸)-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达令,我素来不瞒你什么事情,现在也一样。首都很可能保不住了,所以你必须得提前走。”
“那你呢,还有先总理的陵寝,千年的古城,城里的百姓,这一切的一切怎么办?从九一八事变开始,达令,日本军队所作所为,均为禽兽亦不为之,我们必须要抵抗到底啊。”
宋美龄焦急地几乎叫喊起来,直惹得老蒋更加的一阵心碎和烦闷。
“好啦好啦,达令,这一切我都会酌情安排的,只要你安全地先期撤离。”
“你不走,我就不走——”
宋美龄赌气地说完,忽然盯着巨大的地图上那片孤悬于海上的岛屿,再次鼓起勇气旧话重提道:
“达令,就算是我求你,好吗?让突击营过来吧,他们一定可以保住南京。”
“不要说了——”
老蒋的脸上一下子黑下来,愤怒地招手叫进了陈布雷和蒋百里,颤抖着手指道:
“叫戴笠亲自安排一下,派第三战区薛岳的第19集团军调一个精锐团,护送夫人以及所有侍从室家眷们,马上离开南京城。”
娘希匹,在这样搅和下去,《南京大屠杀》那部电影中惨绝人寰的画面,又要再一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够了,够了,他已经不堪重负,就要发狂了啊。
强行将宋美龄送至车上,蒋百里刚要转身回去,却被宋美龄罕见地一把拉住了,然后就是一声冷到彻骨的问话:
“我再问你一次,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你要老实跟我讲。”
蒋百里一双眉毛顿时往下一掉,带着哭腔举手投降道:
“夫人请你饶了我吧,我敢再次向天发誓,如果我知道内情而不与夫人说,天打五雷轰。而且我向你保证,就是我,也都每天都发疯地想知道那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说完,蒋百里偷眼打量着顿时默然下去的宋美龄,马上壮起胆子跟上一句:
“夫人,现在或许只有你能改变校长了,赶快让突击营归建吧。这些日子你也都看见了,原本相安无事的态势,从突击营交租金的那一天起,一切平衡都被打破了。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再到现在的南京被围,小鬼子一步步的行动,真是看准了没有突击营才一步步展开的啊。这样大的范围,这么迅速的战局,根本就是小鬼子早就预谋好了,等得就是这一天啊。”
“百里兄,你嘴上还是加把锁吧。”
不知何时,戴笠已匆匆赶了过来,有些胆战心惊地盯着他慷慨陈词的样子,嘴里却不得不呵斥了一句。
蒋百里扭头一看,发现第19集团军司令长官薛岳居然也亲自赶了过来,估计是为了表忠心亲身过来安排沿途护送事宜的吧。不管怎么说,日寇先头部队第6、第114师团等精锐兵锋已至,身为国母和第一夫人的宋美龄的人身安全,自然也是不能等闲视之的大问题。
可是,大家都不说,心里都明镜似的别在心里,哪一天突击营才能重回国民**军战斗序列,哪一天才能止住日寇所向披靡的兵锋呢?
蒋百里看看装腔作势的戴笠,以及听得目瞪口呆的薛岳,鼻子不由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蒋百里一走,宋美龄也是冷脸望着薛岳,明显带着不信任的目光向他带来的大队士兵以及多达数十辆的车队望去。
“薛将军,这么多车辆和人员乱哄哄地挤在一起,你带了多少高射炮过来呀?”
薛岳闻言,马上苦着脸摊开双手道:
“禀告夫人,我手中哪有专门的高射炮队呀,跟过来的两个高射机枪连,还是紧急从第三战区五个集团军各部队临时征调而起的。不过夫人请放心,校长已打电话命高志航直属航空团相机在沿途空域警戒。只要我们行动迅速,想来还不会有多大危险的。”
“空军,我们还有空吗?”。
宋美龄冷哼一声,砰地一声重重关上了车门。
刚刚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她,可以说此时比谁心里都清楚,大半年时间,原本就羸弱的中国空军在绝对优势的日寇空军持续打击下,这些年辛辛苦苦攒下的不到10个航空大队的家当,几乎损失殆尽,再难组织起一次像样的升空作战了。
就连一直被严令尽量避战的陈绍宽的海军,也是越躲越出鬼,一艘一艘地被日机或战舰击沉、击毁,丢人又心疼啊。
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淞沪会战初期,日机试图偷袭南京的两大门户空军基地杭州苋桥空军基地、广德机场,被高志航第四航空大队一个反击,偷袭而来的18架日机不到半小时就落荒而逃,并扔下了8架残骸而让到处一败涂地的国军一时间欢声雷动。
8月14号,多好的一个日子。
当她马上建议这个日子就定为中国空军节时,全国上下几乎从未有过团结一致地表示了赞叹。
可是,有谁知道,有谁敢于仗义执言,高志航大队中的哪一架战机,不是才从突击营“骗过来”的最新式美式战机。他的每一个飞行员,有哪一个不是在突击营飞行学院摸爬滚打多年才回来的。
几乎绵延了数公里的庞大车队,刚刚绕过日寇包围圈,沿着一条狭长的缺口蜿蜒而去,便被一架日寇侦察机发现。
不到30十分钟,黑压压的天空上便响起了阵阵轰鸣声。
“夫人,请赶快下车,马上就地隐蔽——”
负责护送任务的第19集团军直属特务团的少校团长明安生顾不得体统,提着手中的汤姆逊冲锋枪一把拉开了车门,毫不客气地将张小凤一把拽出来,随后弯腰就将有些慌张的宋美龄粗鲁地拉出来,挥手对两个人高马大的侍卫吼道:
“快,看见百米外的那座破庙了吗?你们立刻将夫人送过去,我马上组织一个高射机枪排赶过去,没有命令,不许放任何枪弹。”
宋美龄几乎凌空被架起来,在快速跑动的一霎那,方才想起被大力掼到地上自己的贴身秘书张小凤。
“小风,张小凤,你在哪里,快跟上来——”
话音未落,远方便响起了隐隐约约的炸弹尖啸,随后便看见一串串子弹像犁地一般沿着车队走向,突突地扫射过来。
“**,狗日的小日本动作太快了一点吧——”
明安生嘴里大骂着,顺手扯起仍在乱草丛中挣扎的张小凤,一把将她推了出去,顺手指了指破庙方向,然后举目向早已乱成一团的车队望去。
一望之下,他便绝望地闭上了双眼。
车队中,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何时见过这样的阵仗啊。枪炮声一响,哪还管士兵们的指挥,纷纷没头没脑地四散逃窜起来,简直就像赶鸭子一样。**,哪里空旷他们往哪里跑,是不是以为平地逃命更快一些啊。
砰地一声,明安生再也顾不得什么了,举枪便恶狠狠地打空了一梭子子弹,嘴里声嘶力竭地大喊道:
“他**的,都别乱跑了,都给老子站住——”
枪声一响,天空中突然喷出数道火舌横扫而来。数个士兵猝不及防,顿时被弹雨达成一个个筛子,不成人形地连声音都没有便仰面倒去。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明安生被眼疾手快的警卫员一推躲过了此劫。
“防空排,他**的,防空排——”
明安生还没爬起身,便看见了身旁仰面而倒的士兵,一双双失去了生命光泽的眼睛,正怒目圆睁地紧紧盯着火焰四射的天空,他两眼一红,挥拳砸向地面没命地呼叫起来。
终于,车队开始断断续续射出了愤怒的火舌,向一道道婴儿的涂鸦,歪歪扭扭地开始在天空追逐着日机的踪迹。
终于,有一个高射机枪排在政治教导员的驱赶下,跌跌撞撞地爬了过来。
“团长,我们完蛋了,已经死了很多人,他们、他们可都是侍从室头头脑脑的家眷啊。我、我们就是活着回去,他们也会把我们撕碎的……”
政治教导员还没说完,便抹着脸上、身上分不清是人肉还是人骨血糊糊的东西,哇啦啦地放声哭嚎起来。
哭声中,明安生一掌打了过去:
“**你妈,都什么时候了还想这些。给老子站起来,只要夫人活着,老子保你不死。”
赶到破庙处,明安生终于长出一口气。
还好,夫人的侍卫们已经驱赶着周围的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尽管人人都哆哆嗦嗦的,但还是建起了一个简单的防御圈。
不过,这防御圈对于日寇战机而言,等于是个摆设。
“快,在左中右马上建起防空阵地——”
明安生赶紧指挥着三挺高射机枪,在破庙三个方向敷设开来。防空照测兵也拿起望远镜和标志,开始在天空上眺望起来。
“是明团长吗,你的电台呢?”
听见动静,宋美龄的声音突然从破庙内传出来。
电台,对,电台。明安生一扭头,伸手在一个士兵肩上推道:“快去,马上把我们的电台找来。”
“问问他们,高志航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还不来?”
“是,问问高志航,他为什么还不来——”
明安生嘴里应着,忽然就发现防空照测兵突然啊地一声,一屁股坐到地上,扭过脸便冲着自己连连打着手势,嘴里啊啊着就是发不出声音。
循声望去,明安生刚举起望远镜看了一眼,顿时也是目瞪口呆,怔怔地说不出一句话来。
只见第一批接近了扫射和轰炸尾声的大队日机阴影之上,一群小小的黑点正在一点点放大,而且很快就能清晰地看见上面猩红的膏药图案,正在早晨的阳光中闪射出一道道阴森森的光芒。
整整32架轰炸机啊,难道小鬼子知道了他们抓住的是谁了吗?
明安生绝望地回过头来,抬眼向破庙的墙壁和屋顶望去,不觉更是心如死水:老天啊,这个破庙,怎么偏偏全是木质结构啊
正看着,荒野中忽然远远地跑来一溜黑影。
日寇?
明安生瞳孔一缩,险些就要跌坐在地上。
如果真的是小鬼子,看那些不足半个连的人数,虽然够不上致命威胁。可如果他们是地面上的先前师团侦察部队或者特务什么的,那夫人的安危可就真的难测了——
“鸣枪,快鸣枪。还有,马上召集附近所有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向破庙方向靠拢。”
说着,明安生举起望远镜,屏住呼吸仔细观察起来。
似乎是附近被惊起和打散的乡民,正举家携带着无数家伙什儿没头没脑地往这边撞来。很显然,他们似乎也认准了这个破庙,是此地唯一能救命的道场。
不对,这队形,步伐还有四处观望的眼神,绝不是什么普通老百姓所能具有的气质。
明安生心里一惊,顺手就抄起了冲锋枪:“警戒,警戒,准备战斗。”
话音未落,一架哼哼唧唧的日寇轻型轰炸机突然斜飞过来,几乎贴着地面便横扫了过来。
“轰——”
“轰轰——”
两个机翼下的巨大航弹,在那群人的周围炸起了数百米方圆的尘土烟雾,瞬间吞没了他们。
完了。
明安生眼睛一闭,松开了手里的冲锋枪。
硝烟过后,几个胆大的士兵欠身看了看道:“团、团长,我们要不要过去看看,如果有活着的我们把他们救出来吧?”
“救什么,你认为那样的爆炸之下还能有完整的东西吗?”。
明安生一眼也不敢在往那个方向去看,心里虽然多有不忍,但还是呵斥了士兵一句。不管怎么说,他们只要不是地面日寇就行。至于死活,还是各安天命吧,乱世与战争,多少权贵都无十足生命保障,何况小小的百姓啊。
突然,周围响起士兵们的一阵骤然而起的欢呼声:
“打中了,打中了,太好了,是我们的高射炮来了——”
欢呼中,之间一条红艳艳的火龙,紧紧尾随着投弹而去的那架日机,不紧不慢地调整着前进轨迹,然后不紧不慢地轻轻一拍,日机顿时像被人猛拍一掌一般一震之后,突然化成无数碎片在空中飞舞。
“他**的,没听说附近有我们的高射炮团啊——”
明安生又惊又喜,癔癔症症地看着,突然挠挠脑袋向宋美龄的侍卫长望去。
“兄弟,你看清了吗,哪有高射炮弹能追着人跑的呀?咄咄怪事嘛。”
听见声音,宋美龄一头钻出来,盯着天空露出一脸沉思。紧接着,还未等明安生和众侍卫反应过来,她马上又惊又喜扭头就四处张望起来。
“孟遥,孟遥,是你吗?我知道,这一定是你,你快出来,我知道你肯定就在附近。”
听见宋美龄疯疯癫癫的呼喊,侍卫长忽然一拍脑门,不顾一切就冲着明安生大笑起来,连宋美龄的安危也不顾了:
“兄弟,不用猜了,这是孟将军的神弹,专**的。多年前我跟着夫人,有幸见识过一次这样的表演。甭管多厉害的飞机,有了这种神弹,它就是飞到了头啦。哈哈,我们不用再害怕啰。”
正说着,巨大的弹坑中抬起了无数脑袋……
第426章、拯救南京
第四卷 抗日烽火 第427章、拯救南京:人口
第427章、拯救南京:人口
“营长,听声音好像是宋美龄,我们过去瞧瞧吗?”。**泡!书。吧*
第1集团军军长傅晓冲最先认出宋美龄,随即一边举起望远镜望着,一边在嘴里向孟遥问了一句。
“真是奇怪,老蒋竟然如此放心。”
孟遥嘀咕了一句,当然知道这一定是老蒋实在是没办法之后的无奈之举。几仗下来,除了高志航团硕果仅存,此刻中国偌大的领空已基本难见属于中国空军的身影了。在南京被彻底合围之前,大批高官、重要机构以及无数家眷,只能采用这样的办法先期分批撤离。
看来,老蒋到底还是有一些血性的。很显然,他已做好了最晚撤离的赴死之决心,以求此举能振奋人心,也能为自己再添光辉。当然他还是为自己和最高统帅部留了后门,这个后门就是此刻飞临南京机场坐镇的高志航团。
不过,这次亲自率领第1集团军上海师、盐城师各一个整团机动到南京,数千人既无重武器,而且还都是乔装打扮成举家逃难的老百姓,本来已经是力排众议才被统帅部的高志远、人民委员会的辜鸿铭以及行政院的陆涛勉强接受,而且还要冒着再次被国民政府和老蒋误解的风险,孟遥这个时候,可不想以任何形式让任何人看到他和突击营的影子。
至于会不会自己和率领的突击营官兵也被包围在南京城,这点孟遥却是一点都不担心。
没有周密的安排和金刚钻,陆涛、高志远甚至辜鸿铭那帮子人,能这么痛快地放心吗?呵呵,且不说两架歼20战机全部进入一等战备,直属空降师全员枕戈达旦,三辆全副武装的最新T59坦克,与12辆最新款东风二型步兵突击战车业已组成了一个装甲突击集群,随时可以在日寇的铁壁合围中撕开任何一处缺口。单说随行的第1集团军上海师这数百人特遣分队,也足以守住任何一块阵地到装甲突击集群的驰援。
别忘了,陆航大队目前已经拥有三个支队、36架武直,他们虽然已不能在国民政府军事机场做连续递进和相关补充,但沿途属于自己已经营多年的秘密基地,却还是可以保证他们以蛙跳方式实施空中突击或救援任务的。
所以,自保是百分百的把握,深入南京后能救出多少人、做多少事情,那却是不能预料和保证的。
“彪子,城内有什么最新消息,现在已经撤出多少人?”
孟遥说着,将疑惑的视线从破庙方向移回来,盯着四周随口对曹飞彪问道。这次行动虽然有了诸多周密安排,但战场毕竟瞬息万变,所以作为总情报头子的曹飞彪执意也随队跟了过来。
“作为首都,目前南京总人口已过百万,现在陆陆续续已撤出50万平民,仍有一半以上因种种原因难以撤离,加上十多万守军,城内保守估计应还有60万人。”
“好吧,不要再犹豫了,我们想办法进城吧。”
孟遥提起手中那把被伪装成破破烂烂、漆黑黑板斧的滚筒式冲锋枪,边走边又一口气发布了数个命令:
“红箭肩扛式防空小分队偃旗息鼓,不得再有任何攻击动作。”
“尖兵分队、警戒分队以及火力分队各司其职,按原计划进城。”
“通讯分队保持与上海师、盐城师前进部队的进城联络。”
看到孟遥根本没有搭理自己,傅晓冲手一挥,只好讪讪地命令孟遥特别警卫班紧紧围了上去,将孟遥呈扇形保护着远远绕过破庙,扬长而去。
哎,他们怎么走了?
破庙附近的人都有些发愣,忍不住齐齐地望向他们此刻的最高指挥官明安生。明安生哪敢轻举妄动,远远盯着扬长而去的人群,低声对宋美龄侍卫长央求了一句:
“兄弟,劳烦你去请示一下夫人,那群人要不要我们去拦截下来?”
“拦截,拦截什么,再说那么远你们拦截得下来吗?”。
宋美龄一听,一双细长的丹凤眼便瞪了起来,恼羞成怒地反问着,心中简直失望透了。
看来还是自己认错人了,兴许只是某个被打散的部队碰巧窜到了这里,又碰巧打下来一架敌机。如果真是孟遥,那手里的家伙和阵势,怎么可能看上去就像一群叫花子一样呢?
“夫人,小鬼子飞机终于屙完屎了,明团长请示,我们是不是应该马上离开这里?他说,此地四面开阔,破庙孤悬,不宜久留。”
侍卫长凑过来,小心说道,却被宋美龄狠狠剜了一眼:
“文明点,听着都觉得臭烘烘的。张秘书呢,赶快把她叫来。”
众人找了一圈,却发现围在破庙附近的人里面,根本就没有张小凤这个人。明安生顿时头大如牛,张嘴就对他的士兵答道:
“你们是怎么看的人,老子不是还把她拉了一把交给你们了吗?混账东西,是谁没看住的?”
却说孟遥他们绕过破庙,刚来到刚刚被狂轰滥炸的车队附近,一股股令人作呕的难闻气味,便随着刺鼻的硝烟和猩热的空气迎面扑来,每个人都是本能地一捂鼻子,随即向长长的车队一路望去:
只见触目之处,几乎每一片土地都变成了焦土。除了四处散落的金银细软之外,更多的是一滩滩发黑的血迹,以及分不清是什么的血块残肢。
死了的人永远留在了这里,没死的人已经疯狂地跑完了。
最可怜的还是那些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几乎大多数都只能分辨出过在外面的那些曾经温暖而显得富贵的各式花样包裹绸面,但却怎么也分辨不出里面那一汪汪的血水,曾经是爱笑的女婴还是爱哭的男婴。
“狗咋种的小日本——”
听着官兵们从牙缝中挤出的骂声,孟遥不敢、也不忍心再多看一眼,闭上眼睛嘶哑地道:
“停留十分钟吧,大家都去看看,是否还有幸存者。”
就这样一路走下去,谁都没想到这个车队居然排出了数公里之远。真是愚蠢的打昏了头的国军啊,周围数千米、甚至数百米都有可能围堵着多个猛扑而来的日寇精锐师团,这么庞大的车队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行动,不是找死嘛。
“营长,这里要不要拍下来?”
这都过去了半天了,岳军带着他的一个随军记者这才过来请示。随军记者是刚刚创刊的《民族复兴报》的记者部主任沈东山,没怎么见过如此血腥和惨烈场面,泪水无声地在脸上早已流得一塌糊涂。
孟遥盯着沈东山认真看了好几眼,马上把牙一咬恶狠狠地道:“拍,为什么不拍”
终于离开了绵延数公里之长也被日寇飞机炸得歪歪扭扭的车队,这支不过半个连的小分队刚刚抵近南京古城南门附近,便迎面与一队趾高气扬而且嘻嘻哈哈迎面撞来的鬼子兵不期而遇。
定睛一看,我x,这伙鬼子不仅有一个大佐,而且绝大多数都像孟遥他们一样肩扛手拿,不是日寇的测绘分队就是刚刚完成炮火标定任务的技术兵种。
再一看,这帮杂碎居然已经裹挟了七八个年轻貌美的中国姑娘,正一路走一路忘乎所以地乱摸乱亲着。
鬼子大佐也一眼发现了孟遥他们。
不过,等到鬼子兵们纷纷紧张地举起枪口时,这个杂碎却出乎意料地将两眼一眯,叽里咕噜说了一句,鬼子兵们顿时又嘻嘻哈哈起来,甚至还招手冲着孟遥他们呼喝了起来。
看来,小鬼子将他们当成了没头没脑撞到他们手上的普通平民了。
那架势,不用猜就是准备将他们当做到手的苦役,去替他们扛那些沉重的测绘机器呐。
仅仅也是一转念之间,孟遥按下官兵抬起的枪口,缓缓迎上前去。
**,别说老子人人身穿防弹衣武装到牙齿,就算真要白刃战,老子还能把这些以技术兵占多数的鬼子放在眼里吗,就算他们有百多人又如何?
众人慢慢围过去,刚要装腔作势地颤抖着去抬机器,一个已被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