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蒋心中,还是有些满意的。再在人群中看见周卫国,却发现周卫国没有什么改变,心情复杂。
  “统帅先生。”史迪威走上前。
  “参谋长先生。”老蒋显然,也必须回应。
  “这是亚历山大,是大英帝国新任驻缅军司令。”史迪威为两人介绍。
  “你好。”
  “你好。”
  “走吧,我们先回指挥部!”
  “嗯。”老蒋点头表示同意。
  回到指挥部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吃了饭后,众人开始坐在了会议室内。
  此刻,老蒋看到了地图上标着的曼德勒,“参谋长先生,你这是在策划?曼德勒决战?”
  “哦!没错!统帅先生!”史迪威见此,点点头,“在我看来,中国士兵的战斗素质很好,他们吃苦耐劳、逆来顺受,能够忍受饥饿、长时间劳作、伤病和无聊,只要有好的将领,他们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支部队抗衡。特别是戴安澜将军今天的表现!实在太出乎意料了!我们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到同古防守的!”
  听见史迪威夸奖自家军队,哪怕是与史迪威有不愉快,老蒋的脸上也带了笑意,“的确,我也很意外。”
  “所以,我和亚历山大将军就一直在想着,能否找一个地方,与日军决战!一战吃掉日军在缅甸的主力,消除后顾之忧!”史迪威继续道。
  老蒋点点头,他也倾向于能够一战解决烦恼,中国战区成立,他需要拿出一点成绩来,特别是,日军在东南亚其他地方肆虐,若是在缅甸这边摔倒,那对他的威望的提升,对中国的地位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那我们今晚,就完善一下这个计划吧。”
  “好的。”作为参谋长,统帅的命令通常还是要赞同的。
  于是,一晚上会议开下来,最后的结果是,以仰曼铁路为界,由铁路以东至泰国边境,为中国远征军防御地区;总数约4万人的英军防守铁路以西。中英两国军队,分三路布防迎敌,最后计划在彬文那(平满纳)至曼德勒地区,与日军会战,围歼敌人。
  周卫国坐在当中,脸色越来越难看,为什么摆脱历史惯性就这么难?
  交给英军防守,守他妈啊!
  “我反对。”周卫国站起身,“这个计划有疏漏。”
  众人一脸懵逼,这计划,不是很好吗?哪儿来的疏漏?
  杜聿明看向周卫国,说句实话,杜聿明觉得,既然第五军能在同古暂时防守,那还不如在同古打一场会战!进而收复仰光!
  “欧?周参谋,你为什么反对?”显然,史迪威对于周卫国的反对,也是很意外的。
  此刻,不管是老蒋,还是亚历山大,都看向了周卫国。
  周卫国内心微微叹气,“我觉得,以英军在仰光的表现,若是由他们守西面,不太妥当。”
  “噗嗤!”听了周卫国的话,有人就忍不住笑了出来,不太妥当的意思,就是不相信的意思呗,不相信英国人能够守住。不过,听了周卫国的话,众人都觉得,有点道理。
  而英军驻缅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在听了周卫国的话后,脸色却是不怎么好看,反驳道,“难道由你们中国军队防守,就一定能守住吗?”
  周卫国微微笑了笑,“不能说百分百,至少不会一触即溃,拼命的跑,如同,敦刻尔克一般。”
  亚历山大砰的站起,看向周卫国,敦刻尔克的撤退,是大环境决定,也是他为数不多的成就之一!如今,竟被周卫国拿来调侃,实在是很生气,“统帅先生,这就是你们中国军人的素质吗?当面攻讦盟军将领?不信任盟军?我们大英帝国的军人,怎么会如此不堪?”
  这个时候,老蒋也不得不瞪了周卫国一眼,然后出来转圜,“亚历山大将军,周参谋的意思,是指我们要再保险一些,比方说,我们再调一到两万的兵力与贵军在西面协同防守。”
  “不!不需要!”亚历山大的反应很激烈,这在他看来,就是看不起他们英军士兵,是在给他们大英帝国抹黑!“我们大英帝国的勇士,凭我们自己的力量,足以守住西面防线!”


第778章 不需要!!!
  杜聿明算是听懂了,要知道,在还没与日军交手的时候,周卫国就不止一次的说过,英国人靠不住!结果呢,到了仰光,好不容易以为能够守住的,结果还是被英国人坑了!
  现在周卫国的意思,杜聿明也很明白,如果让英国人守西线,那么就是把远征军的背后交给了他们,万一英国人出了什么幺蛾子,那对远征军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我赞同统帅的提议!”杜聿明站起身,作为远征军的副总司令,杜聿明的提议,也还是有一定地位与分量的,“亚历山大将军,我们并不是不信任贵军,只是多一部分兵力,我们也能多做一点准备。”
  亚历山大怒了,“你们中国人就是不喜欢说实话!你们就是不信任我们大英帝国的勇士!”
  于是,会议室的气氛就僵住了。
  凡是中国这边的将领,都觉得周卫国的话是有道理的,让英国人守西面?万一没守住?那不是要了老命吗?如果没守住,后果太严重了!这所谓的曼德勒会战就直接夭折了!而且,远征军也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史迪威见此,也不得不出来打圆场,“统帅先生,周参谋,杜副司令,在下相信大英帝国的勇士!”然后,史迪威转向亚历山大,“哈罗德,你别激动,统帅先生他们只是为了保险起见!”
  亚历山大哼了一声,坐下,“总之,会议既然决定了由我们大英帝国的军队守西线,我们就会守住!不需要其他人的插手或者帮忙!”
  周卫国就知道,直接提出来会刺激到这些人脆弱的脸面神经。可不提?到时候失败了,数万远征军战士远走野人山,这账算谁头上?
  对于二战时期的英军,或者说驻缅英军,本就不强,真的靠不住!周卫国是完全不想看到他们!如果周卫国当这个统帅,肯定会安排英军在后面喊喊666也比他们出来坑人的好。
  老蒋听了亚历山大的话,也很无奈了,“那好吧,就先按照会议的结果安排吧。”
  然后看了一眼周卫国与杜聿明,“你俩跟我来!”
  杜聿明与周卫国互相看了一眼,然后起身,跟上了老蒋。
  指挥部内其他人都有些面面相觑,不过,怼的英国人这么生气,他们还是挺满意的。要知道,不管是史迪威还是亚历山大,并不受国军将领们的待见。特别是,几天下来,杜聿明与史迪威已经积攒了挺多矛盾了。
  ……
  跟着老蒋进了一个房间,老蒋自己找了位置坐下。
  杜聿明与周卫国倒是不太好意思说坐。
  “哼。”老蒋冷哼一声,虽说是冷哼,但是并没有多少生气的成分,只是觉得周卫国与杜聿明的行为有些给他找了麻烦,而且事先没有和他打过招呼。
  如果周卫国与杜聿明知道老蒋想什么,也一定会说,你这下了飞机就开了这个会,谁有那个时间和你打招呼?
  “委座好。”杜聿明站直了身体,给老蒋敬礼。
  “委员长好!”周卫国也学了杜聿明的动作。
  老蒋抽抽嘴角,“算了,都坐吧。”
  于是,杜聿明与周卫国才坐了下来。
  “你们两个,今天这行为,是要故意给我难堪吗?”老蒋首先开口,看向两人。
  “委座,哪儿能啊!”杜聿明先叫冤,“实在是,英国人是真的靠不住!”
  周卫国在一旁点点头。
  “之前在仰光,以为我第五军到了仰光,就能把日本人的脚步拦住的,结果呢,原本好好的防守,硬是被英国人给破坏了!”杜聿明大倒苦水,“原本那5000的伤亡都不会有的!如果真如会议上所说,我们将西线完全交给英国人,凭着英国人的表现,实在是太玄了!更何况,在我们来之前,英国人如果能自己守住,就不会求到我们头上了!”
  “没错。”周卫国在一旁,适当的给了杜聿明援助。毕竟,他与老蒋嫌隙已生。
  “哼!”老蒋皱眉,“虽说如此,可在会议商定的时候,你为何不提出来?非要等会议结束了才提出来?那是打英国人和美国人的脸你知道吗?”
  这一点,周卫国也有些无奈,会议上的时候,一个老蒋,一个史迪威,一个亚历山大,三人兴冲冲的旁若无人的商议,别人根本插不进去嘴。等到那个插嘴的时候,他们已经商议出结果了,“英国人和美国人,在鬼子手底下,哪儿来的脸面?”
  “咳咳!”杜聿明刚喝进去一口茶,差点就喷出来,反而把自己呛到了,可一琢磨,周卫国的话,确实又是事实。
  “日军偷袭珍珠港、进攻HK、马来亚、菲律宾,哪一件不是在打英国人和美国人的脸?问题是,脸面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的啊!他们完全,没有自己挣到这个脸面!看看现在鬼子在东南亚的形势!”周卫国无奈的也只能吐槽了一下,“您看,要是咱们没来,缅甸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仰光丢了,英国人到现在,物资还没与我们交付!这样的盟友,您信得过?”
  听了周卫国的话,老蒋也沉思起来,的确,开始的时候,太想当然的以为英国人与鬼子相比,应该是能守住的,可周卫国这么一提醒,没有人觉得,英国人能守住。
  “我不是看不起英国人。”周卫国想了想,解释道,“驻缅军,本身就没有多少英国人,大多都是缅甸当地百姓。不仅训练跟不上,装备与英国本土的军队相比,也是跟不上的。而且,最为主要的,在缅甸人看来,鬼子来了,是解放他们!仰光的情况,若不是有缅甸百姓的帮助,鬼子也不会那么顺利的拿下。英美殖民东南亚近百年,百年来,这片土地上挥洒了多少东南亚百姓的鲜血?东南亚百姓,迫切的希望能够摆脱殖民!所以,他们想要借助鬼子的力量!虽说是与虎谋皮,可对我们来说,终究是不利的!”
  老蒋点点头,近百年的殖民啊,英美到底在这边掠夺了多少财富,谁都无法想象。若是没有东南亚,英美到底还有没有如今的地位,也是两说。


第779章 后路
  “所以,其实在缅甸的作战,对远征军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周卫国继续道,“这个时候,我们无法相信其他人,我们能相信的,只有自己。”
  “委座,我觉得,卫国说得对。英国人实在是靠不住。”杜聿明也再一次发表了看法,“毕竟,之前的事件就已经表明了这些。”
  老蒋沉默,“可是会议上,英军防守西线的决定已经下了,已经是军令了,再更改,不仅英国人面子上不好看,美国人的面子上也不会好看的。”
  “委座,我们可以另派几个师在英军后面,以防不测。”杜聿明想了想,开口,“若是英国人守不住,那有咱们自己的军队,也能阻击一下鬼子。”
  周卫国松口气,的确如此,再不济,至少到时候撤退的时候,不会一团糟,多一份选择,到时候,也不至于会落到野人山。
  听了杜聿明的话,老蒋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再调第6军的一个师,第66军的一个师好了。”
  “是!”
  “这份命令,你不用经过史迪威他们。”老蒋想了想,开口,“若是他们知道,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
  “是!”杜聿明接令,有自己人在,也算放心些,将自己的背后交给英国人,他是真的不放心。
  “好了。”老蒋挥挥手,“聿明你先去忙。”
  “是!”杜聿明点头离去,房间里,也就剩下周卫国与老蒋,老蒋的警卫,在房间外面。
  于是,房间里一阵寂静。
  “怎么,现在看到我,已经连话都不会说了?”老蒋拿起了茶杯,笑了笑,前一年多的时间,他也试着去改变国民政府的现状,可政令不通,阻碍层层叠叠,即便,他派出办事的人是他的儿子。在利益面前,没有人给他面子。
  “校长说笑了。”周卫国无奈,“卫国只是,不知道说什么。”
  老蒋幽幽的叹气,“去年和前年,我派经国试图改善民生。”
  周卫国沉默,这件事,他有所耳闻,而且,看到的相关情报也不止一份,蒋经国遇到的阻挠,可不止一般的小。大多数人从百姓身上获利,而不是还利于民,他们在不断的剥削。
  事实上,资本家就是这么来的,大多数人第一桶金的积累,都不算干净。若是世代家传的地主,则是数百年来对手下佃户的剥削;若是空手套白狼,大多有命案在手。
  “可惜,遇到的阻碍层层叠叠,政令不通,没有人愿意把手中的利益让出来,百姓过的,依旧很苦,没有盼头。吃了这一顿,没有下顿。”老蒋的目光有些黯然,作为一名政客,一名执政者,他也希望自己的治下,能够民富国强,若是百姓依旧穷的吃不上饭,那他们这革命,到底是革的什么命?
  “校长,这算是历史遗留问题。”周卫国还是忍不住开口,“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历朝历代,到了最后,都是百姓过不下去,才会起义。好一点的,这个时间间隔长一些。差一点的,若秦,二世而亡。经历了这么些年,没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
  从九一八事变以来,老蒋采用的策略是先安内,后攘外。或许有的人说,历朝历代,遇到这种情况,必然都是如此的。比方说,刘邦送公主和亲。比方说,李世民的渭水之盟。内部不安定,或者说内部没有实力,对外必然是要忍一忍的。可那个时候,都是皇权时代。
  而今呢,国民党高喊三民主义,却做着皇权时代的事情,置百姓于不顾。
  在这个时候,民智,尚未全开。
  可既然开始革命,那就应该立足百姓,而不是立足资本家。这一点,是周卫国最不赞同的地方。这中国,是中国百姓的中国。如果不从百姓出发,那么,国民党逃不了覆灭的命运。比方说,后世湾湾出了个民进党。
  “那该如何?”老蒋问道。
  “破,而后立。”周卫国一字一句的道,“以党国现在的状态,若不如此,别无他法。”
  老蒋再一次叹气,“破,谈何容易,若是破了,这党国,也就不叫党国了。”
  周卫国沉默,这些话,他已经是试图最后劝一次老蒋了,若是老蒋没有决心,那最后的结果……
  “罢了罢了,就这样吧。”老蒋挥手,至少,此刻,军队是握在他手上的,“远征军这边,召你来,是英国人的要求。大抵,是听闻你抗日的战绩。”
  周卫国点点头,“这个,我大概也都猜到一些。”
  “嗯。”老蒋点点头,“就目前来说,日本战败,是必然的事情,虽然,现在日本逞威一时,但你我都知道,日本后继无力。”
  周卫国摇摇头,“虽说如此,但万一,鬼子在东南亚征兵,校长想过这个后果吗?”
  “嘶!”老蒋倒吸一口气,英美在东南亚殖民百年,东南亚民众对此早有不满,日军若是在东南亚征兵,那,确实,他们很快又能拉起庞大的部队。即便,兵员素质不怎么样,甚至战斗力也很低,但是会对盟军造成不小的打击。“仅仅是猜测?”
  周卫国点头,“因为之前,鬼子在咱们国内用不少的条件吸引了一部分伪军为他们卖命,差点,这部分伪军就被南调了。”
  老蒋点头,“此事我知道。”
  “所以,鬼子大可以故伎重施,在东南亚拉起一支部队,给他们枪,给他们炮,让他们帮着打英美。”周卫国推测道,这件事,历史上是没有发生的,日军只是给了东南亚一些起义军武器罢了。日后东南亚各国的独立,日军其实也算是功不可没。在后世,东南亚各国对日本的好感都比较高。其实也算是偶然,日军从白人的殖民当中解放了他们,还没来得及殖民,就被打趴下了。若是他们领教过鬼子的殖民,那这好感,也就无从而来了。
  这个时候的鬼子,有好一些人,都赞同所谓的大亚细亚思想,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而不是欧洲人的亚洲。当然,作为亚洲的强国,他们肯定会把自己放在顶端,以达成,统治亚洲的目的。


第780章 鬼子的围点打援(一)
  听了周卫国的解释,老蒋觉得,日本人的这个想法,不得不防。若真是如此,那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困扰。
  可这种事情,防,好像也是防不住的。
  毕竟,东南亚已经有很多地方,在日本人的掌控之下。而且,东南亚民众对日本,确实有着不少的期望与好感。
  “何解?”老蒋看向周卫国。
  “无解,只能继续打,打到他们害怕。”周卫国笑了笑,这还是真的无解,因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英美人,在东南亚的好感,都太低了。
  “诶。”老蒋叹气,“国事艰难,民生多艰,抗日之路漫漫,尚不知许久。”
  周卫国能怎么说呢,只能听老蒋发发牢骚。
  ……
  与老蒋对话结束,周卫国去找了杜聿明。
  “你出来了?”杜聿明看到周卫国的时候,还惊讶了一番。
  周卫国点点头,“现在都几点了,委员长也要休息。”
  杜聿明倒是点点头,“命令我已经下了,没有经过史迪威他们。”
  “嗯。”这一下,周卫国也放心不少,“怎么,这么晚还不睡吗?”
  “嗯,想看看,有没有可能给鬼子一个反击。”杜聿明笑了笑,“戴安澜今天的做法出乎意料,但是也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思路,你看……”
  杜聿明开始和周卫国商讨起来。
  良久,两人才停止讨论。
  这个时候,已经是14日的凌晨了。
  “诶呀,都这么晚了,真是!”杜聿明有些不好意思。
  “没事儿,这份计划,老哥你再完善一下,明日用书面报告给委员长,想来,委员长一定会很感兴趣!”
  “好!”
  ……
  周卫国回去后,从赵胜手中接过一些电报,大多是特战队战士们发回来的,一一看过之后,倒还真的有一份引起了注意。
  是古非烟传来的,古非烟此刻,到了毛淡棉。
  日军给了缅甸所谓的起义军装备与武器,同时在征召缅甸的百姓入伍,缅甸的百姓们,积极报名。
  周卫国真是想骂一下自己的乌鸦嘴,还真他妈的说中了。
  二战中,日军总共有7000多万人口,却拉起了700多万的兵,士兵很多,但是兵员素质却下降了。日军的预备兵役制度很复杂也很完善,共分为:预备役、后备役、第一补充兵、第二补充兵。军人退役之后,全部编入预备役。过了3年以后,再编入后备役。第一和第二补充兵则是那些参加过军训的学生和适龄入伍青年,这些人都登记在册。一旦战争需要,日本可以迅速扩充自己的军队。甚至到了后期,日军征兵的身高标准也从1。60米降到了1。45米。
  而在中国的兵力,大多都是比较前期的日军,兵员素质较高,战斗力强。所以,若不是中国人拖住了大部分的日军精锐,东南亚的形势,还会更加糟糕。
  不过,日本人如今的做法,却是出乎了周卫国的意料,因为在历史上,日军是没有正式招收东南亚籍的士兵的。
  周卫国只能归结为,蝴蝶效应了。
  “让老烟他们探查清楚,鬼子打算征召多少人,组建多少缅甸军队。”周卫国开口,“让他们也保存好自己,千万不要暴露。”
  “是!”赵胜点头,开始操作起来。
  周卫国叹气,“发完就休息吧,今天也不早了。”
  “好的,师座。”
  周卫国想了想,拿着电报,就去找了杜聿明。整个远征军指挥部,他能真正说上话的,也就杜聿明。现在去找委员长,太晚了,也并不合适,虽然才预测过。
  ……
  “鬼子真是!精啊!”杜聿明拿着电报,脸色沉了下来,“这样一来,就会多了很多变数。”
  周卫国点点头,“所以,或许还得再等一等。”
  杜聿明点头,“这情报,你从哪儿来的?”
  “我派人去打探的。”周卫国开口,“之前来的时候一起做的布置。”
  杜聿明点点头,表示理解,“能不能打探的更加详细一些?”
  “已经布置下去了,现在,也暂时只能等消息。”周卫国无奈,“不过,日军这一招,虽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是啊,鬼子在咱们中国耗了那么多兵力,如今打东南亚,凭借着东南亚这些想要出头的人,拉起部队,不是难事。毕竟,他们很擅长做这样的事,不管是伪满洲国,还是伪国民政府。”杜聿明叹气,“只是,在东南亚弄这一招,让本身就很被动的咱们更加被动了而已。你有什么想法吗?”
  周卫国摊手,“能有什么想法,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这临时拉起来的军队,或许能造成不小的困扰,我觉得,他们对上英军,可能会旗鼓相当。”
  “哈哈。”杜聿明笑了笑,“行了,先回去休息吧,这事儿明天再讨论。”
  ……
  3月14日,同古。
  戴安澜看着眼前修的差不多的阵地,点点头,之前派了一部分兵力急行至同古开始修筑阵地,而他带着一部分人给了鬼子一个埋伏。效率,也高上了许多。
  “师座,鬼子距离咱们,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