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有毒-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那时候的马口铁罐头的焊缝也有很高含量的铅,再加上玻璃器皿里的铅、餐具瓷器里的铅,真没少摄入,但真正能达到铅中毒标准的没几个。
  有人肯定要问,干嘛不弄冷轧板和马口铁呢?你不是都能炼钢了嘛!
  这个问题吧,探讨起来有点长。简单点说吧,炼铁炼钢是冶炼锻造行业中最简单的,什么冷轧板,那玩意对设备和技术难度要求太高,没有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想都别想。
  如果洪涛能弄冷轧机,什么拔丝机、轧钢机就全能弄了,机械加工工艺也能达到出内燃机的水平。到那时还弄什么罐头,直接上铁丝网和推土机不好吗?
  想像一下,洪涛带着两万步兵和二百辆柴油推土机去攻打西夏,是个什么画面?
  每辆推土机后面还拉着一串车斗,步兵全坐在里面赶路。敌人骑兵来了,队形都不带变的,一边突突突冒着黑烟前进,一边从射击孔后面用高压空气发射大铁钉子,啥盔甲也顶不住。
  前面有座城!继续突突突,古代的城墙能扛住推土机吗?这就是一支草原强拆队,一路走一路拆,一路铺设铁轨。
  都有内燃机了,总不会连火车都造不出来吧。到时候油料、给养都用火车送,骑兵再厉害也追不上火车,大不了车上再带点压缩空气钉子炮,谁追就崩谁。
  当初国家为啥要用铅皮做牙膏皮?难道不知道铅有毒?这不是没办法嘛,化工业跟不上,弄不出塑料牙膏筒,连塑料袋都少,总不能全装玻璃瓶里吧。
  王冠刚刚离开,城楼上又传来了消息,从古骨龙城方向来了四个人,穿着大宋官服,具体是谁看不清。
  既然看不清,特种部队就得去把人抓回来盘问。马尾城至今为止依旧不在大宋版图内,过了古骨龙城就算出关,没有战区司令也就是洪涛这位湟州兵马总管的命令是不能随意进出的,任何人都一样。
  “谁来了?”洪涛并没当回事,带着几个新军士兵在城外的足球场上试射巨弩。听到出去盘查回来的特种兵汇报,以为听错了。
  “他说是湟州走马承受王中正,但是没有州衙的通行证,一直吵着要见大人。”这名特种兵是个蕃人,学会了汉话还会写汉字,但真不知道走马承受是什么官。
  “他怎么跑到马尾城来了?先带到办公室去,本官换换衣服就来。”既然对方自报身份,应该不是瞎编的。
  这位监军在湟州城待的好好的,也没听说和谁有什么大矛盾,怎么突然想起到马尾城来了?看了一眼还排在城门外没来得急卸货的几十辆箱车,洪涛有点明白了。
  他想必是看到了几百辆箱车往马尾城来,心里有点想法了。至于他到底在想什么,自己哪儿知道啊,去会会吧。同在一州为官不可能永远躲着,早晚得见面。
  王中正,五十出头,除了没有胡子之外,长得还算挺周正,甚至带着点威武之气。
  据说他年轻的时候确实挺勇猛,庆历八年弥勒教在皇宫内作乱,王中正当时只是仁宗身边的小太监,就敢持弓攒射,立下护驾大功,从此深得皇帝信任,一路高升屡任边关军职。
  从他的履历看吧,好像和那位很有战略眼光的李宪有点相似,而且这两位还都是宦官出身。可能是有了李宪的先入为主,洪涛并不是很抵触这位王监军,特意还换上了很久未穿的官服以示尊重。
  “下官湟州走马承受王中正,见过帅司大人!”可是一见面气氛就有点紧张,王中正脸上阴云密布,根本不像来马尾城见上官的,更像是怀揣着圣旨来问罪的。
  “王大人不必多礼,本官忙于战事,未能在湟州城与大人相见多有慢待。此次定要在马尾城多住几日,虽然此城还未划入我大宋版图,想来朝廷也不会迟延,很快它也是王大人监察之地了,先熟悉熟悉也好。”
  已经想好了一肚子的客套话,让王中正这张公事公办的脸一堵,洪涛也说不出来了。既然你不给面子那咱也不客气,丑话先说在前面,马尾城不属于湟州管辖,你个湟州监军没权利指手画脚。
  “本官不问马尾城之事,只想让帅司大人解惑。”王中正自然是听明白了,但面孔依旧板着。
  “何惑之有?”他说他有不明白的事情需要找自己要答案,这个覆盖面就太广了,谁来湟州都会有一大堆不明白的事儿问,真不好猜。
  “大人有无豢养私兵!”王中正还真是中正,毫不拐弯抹角。
  “……私兵?呵呵呵……想来王大人是误会了,本官除了几个家人之外连亲兵都没有,哪儿来的私兵?”
  洪涛想过好多种可能被问到的问题,也提前在心里给出了合理解释,却没意识到有人会问这个问题。
  自己身边都快成皇城司的分支机构了,居然还被误认为豢养私兵。看来王中正并不是皇帝的亲信,临来前别没得到明确指示,啥也不知道啊。
  “若没有私兵,这马尾城如何攻占、又怎会有嵬名阿吴被斩?本官查过,湟州禁军皆在本位,大人难不成是带着厢役上阵的?”王中正并不觉得有什么误会,感觉已经抓到了驸马的小辫子,证据确凿,无可辩驳。
  “哎,王大人还真说对了,本官这几日正在等候军备,这不,刚刚送到。过几日本官会亲率马尾城厢役出征,东进去讨伐卓啰和南军司,以呼应陛下北伐之策!赶早不如赶巧,还请王大人随本官一同检阅即将出征的将士,请!”


第326章 童贯!
  洪涛算是看出来了,这位王监军在政治上是个棒槌,说话太没水平,啥也没搞清楚就忙不迭的来找一州军政大拿问罪,这不是自找不痛快嘛。
  也不知道他这么多年是咋混过来的,保不齐真是位骁勇善战的武将呢。谁规定宦官就不能武力值爆棚,黄蜂的师傅裴英别看老迈,打自己这样的估计能划拉一大片。
  但越是这样的人吧就越难说服,他们有独特的一套思维逻辑,你说啥道理都不带听的,只相信他们自己的判断。不抡圆了巴掌猛抽,一般的刺激还刺激不醒。
  自己是没功夫和这种人磨牙,你不是想调查私兵吗?来吧,我带你去看,反正马尾城也没多大,除了几座仓库之外全是军营,一眼就能看出大概人数。
  从下令全体集合,到带着王中正一行人走到北面城墙上,总共也就一刻钟时间,墙外几百米的足球场上已经站满了人。不光满,还整齐,一百人一个方阵,横平竖直的排列着二十多个。
  这就是洪涛手中能动用的全部兵力,二千一百多名厢役、五百多名特种部队,都是正兵,没有辅助兵种,也没有随军的劳役。
  “这、这是那支禁卒?”王中正真没想到会碰上这种场面,和开封城里的禁军比起来,城墙外面这支军队好像更齐整一些。只是他们穿的盔甲很简单,上面也没有代表番号的标志,更没有军旗,无从分辨。
  “属下不知……”童贯也看傻眼了,大冷天的出了一脑门汗。
  他才是带着目的来的,王中正不过就是表面的幌子和挡箭牌。原本以为一位飞扬跋扈的驸马和一位不太会说话的监军见面就得打起来,不管谁占上风自己都能浑水摸鱼。
  没承想这位驸马一改在京兆府的作风,别说冲突了,连监军的面都不见,愣是在夏人的边寨里躲了半年多。
  这次借题发挥,终于鼓动监军亲临马尾城,又以为抓住驸马小辫子,然后再讲条件是手拿把攥的事儿,结果好像又不太对劲儿。驸马真的弄了一支私兵,看上去比禁军还精锐。
  这时他忽然想起驸马到湟州时的所作所为了,几十名军官,家中在朝廷有些门路的比比皆是,甚至还有将门出身,但说杀就杀了。
  为啥这么狠?不就是为了除掉碍事的人嘛。现在自己和王中正好像也很碍事,又发现了驸马的底细,还能走出湟州吗?
  以前光想着如何抓别人小辫子敲诈勒索了,但忘了一件事儿,死人是不能说话的。在偏远的湟州死个人能惊动朝廷吗?好像够呛。
  前两个月听说官家的爱将徐禧都在米脂寨被夏人刺客刺杀了,谁能保证湟州就没有夏人刺客?就算没有,驸马弄出几个来不就有了嘛。
  “此乃湟州厢役。”洪涛转头看了看站在王中正身后的圆脸男人,总觉得那张脸上有点不对劲儿,但又说不出何处不对劲儿,反正感觉不太好。
  “厢役……荒谬,怎可带厢役出征?”这个回答又非常出乎王中正意料,如果说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禁军他能信,哪怕说是私兵呢也靠谱。厢役?这不是扯淡嘛,编个瞎话都不用心,太不尊重人了!
  “本官虽有八成把握获胜,但深入敌境难免出现意外。若是把禁军全部带走,一旦有闪失马尾城谁来守?湟州谁来守?身为大宋官员,深受陛下恩典镇守一方,怎可只顾立功,全然不顾治下百姓安危。古人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王某人虽然不敢自称能做到,但并不妨碍我以此自勉,王大人认为可否?”
  瞎扯淡洪涛真是谁也不惧,废话谁不会说啊,唱高调谁不会唱啊,来听听哥们这调够不够高。要是不满意还能加上尧舜的典故,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这……”王中正就算情商再低也听出来这是瞎扯淡了,但又说不出来什么,只能故作沉思状,打死也不愿意附和,太恶心了。
  “帅司大人高义,小人祝大人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但有人不嫌恶心,童贯也听出驸马是在说废话,说得还挺好。这种事儿他在行,听到有同道中人展露才艺,就忍不住附和了一声以示礼貌。
  “你是何人?”可能是犯相,洪涛自打一见面就看着王中正的随从有点烦,可他还到处都跟着,居然敢插嘴。
  “哦,此乃下官部署,处置文书往来很是精干。道辅,还不见过帅司大人……”王中正一看驸马脸色不太好,以为是傲娇病又犯了,不喜欢外人插话,赶紧阐明了童贯的身份。
  “小人童贯,见过帅司大人。”童贯上前半步,抱拳拱手,弯腰九十度,规规矩矩的行了个礼。连表字都没敢报,这是晚辈对长辈的自贬之意,姿态放得非常低。
  “……童贯!”洪涛压根没想知道这个人叫啥,看着都烦,叫啥都没有结交的必要,更不用回礼。但是头还没转过去呢,嗖的一下又转了回来,眯缝着眼盯着童贯上下仔细打量一翻。
  “正是小人……大人可有教诲?”洪涛这个举动吓了童贯一跳,心里已经开始颤抖了,觉得这趟马尾城来的太草率。驸马恐是起了杀心,没看嘛,都不带掩饰的恶狠狠看着自己。
  “教诲不敢当,王大人,本官有些累了,厢役的花名册自有蒋指挥奉上,一切问题也可找他询问,告辞。”
  自己能对历史上的大奸臣有啥指点呢?告诉他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好像不太可能,童贯和高俅还不太一样,后者不到二十岁,虽然也算成年,但三观没有完全确定,只要环境合适依旧能改变。
  可前者看样子已经三十多了,又是在官场混过的人,已经有了足够多的阅历和人生经验,再想重塑三观非常非常难。而且他是王中正的幕僚,不像书童那样说索要就索要,想努力改造都没机会。
  这个打击或者叫刺激有点大,让洪涛的脑子很乱,礼节都顾不上了,推脱身体不舒服扭头就下了城,连在一边陪同的蒋大郎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儿。怎么刚刚还谈笑风生、废话连篇,突然就翻脸了?


第327章 恶人还需恶人磨
  “杀了他?放走他!杀了他?放走他……”洪涛确实有点不舒服,不是身体而是精神。
  刚刚弄利落一个高俅,这又来个了童贯,合算自己就是吸引奸臣的命,北宋屈指可数这么几位大坏蛋,变着花样的往自己身边凑。
  要是一下都凑齐了也好办,弄次雪崩以后就真天下太平了。但他们好像是故意找麻烦,一个一个的来,和自己玩起了车轮战术。
  到底该拿童贯怎么办呢?这是个比抱怨上天还紧急的事儿。杀了他太冒险,不一定值得,留着他吧又太膈应。
  王中正就不是个太明白的人,身边在加上个很有坏人天赋的童贯,以后自己在湟州的日子恐怕要不太好过啊。
  “靠!真是祸害活千年,老天爷都帮着你。成吧,老子杀不了你,也不能让你舒服喽!莲儿,明日你就回湟州城,替官人带封信给王四。”
  其实洪涛的心还是很宽的,在拿不定是杀是放的时候,没有再去冥思苦想,而是又开始偷懒了。
  找了一枚铜钱在桌上转了起来,如果最终正面朝上,今天晚上就是童贯的死期;要是背面朝上,就先放他一马。
  结果嘛,背面朝上!童贯能活下去,全赖这枚铜钱的重心偏向了正面那么一丁丁点儿,有时候人生就是这么巧。
  但洪涛是谁啊,小心眼加没脸没皮外带赖皮赖脸。嘴上说是放过童贯,也真不打算马上弄死,但心里却开始盘算如何能蒙过老天爷,把这次铜钱的命运赖过去。
  要说洪涛害人的办法一点都不比造福人类的办法少,说不定还更多。让他想个化学公式好几天都琢磨不明白,但一说坑人,只皱着眉头不到一刻钟就有办法了。
  “妾身不要回湟州,官人去哪儿妾身就跟着伺候官人,这是长公主吩咐的……”莲儿根本就没关注洪涛进屋之后嘀嘀咕咕带扔铜钱的动作,这位夫君要多怪有多怪,有时候就和神经病没啥两样。
  但一说要让她独自回湟州城,立马就放下笔撅着嘴抗议了。马尾城是没啥可玩的,更没有可口的零食,但湟州城里如果没了官人在岂不是更无趣。
  “胡闹,本官很快就要出征,你听说过大将上阵还带着娘子的?要是被官家知道,你的诰命恐怕这辈子都没指望了!”
  相比较起来,莲儿就是驸马府里的官迷。她私下里一直在打听诰命该如何册封,然后就向着那个方向偷偷努力。而且她和谁都没提过这件事儿,当然了,在温习功课的时候口不择言就给秃噜出来了。
  “……官人不用给王四带信,妾身转告就是了。”莲儿觉得驸马说得很有道理,嘴依旧撅着,但不再纠缠留下的问题。
  “去拿牛奶来,本官亲自写。”带口信?不是洪涛不信任莲儿,而是怕她说不清楚。这件事儿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一旦泄露自己根本没法解释。
  “……哦,奴家晓得了!”一听说要拿牛奶写字,莲儿立马就收回了猪嘴。
  先跑到门边插上木栓,然后又去把窗帘拉上,再把汽灯打足气点燃,这才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圆肚玻璃瓶,里面有小半瓶牦牛奶。
  这还不算完,这瓶奶并不是喝的,而是倒在了一个小碟子里,再把一支泡过但没用过的毛笔递上,这才走回自己的座位上,拿后脑勺对着这边。
  要牛奶和毛笔何用?这两样东西能凑到一起吗?答案很快就揭晓了。洪涛拿起毛笔蘸上牛奶,借着汽灯的光芒开始在白纸上写字了。牛奶湿润的时候还能看到痕迹,但随着干燥程度加深,前面的字迹逐渐就消失了。
  “这面写上给花房的寻常公文,不要亲自交给王四,也不用另行封蜡,随便找个差役转交就是。”连续写了三张纸洪涛才停下笔,把最后半篇字迹凑近嘴边吹边向莲儿吩咐。
  现在明白了吧,洪涛是在用牛奶当隐形墨水写密信呢。简单的命令可以通过数学公式传递,但太长、太复杂的语句,再用这种方式就很麻烦了。
  如何能既简单又有效的进行通信保密呢?这个问题原本是寄托在化学上的,可是洪涛试验了很久,唯一知道用作隐形墨水的材料亚硝酸钠能搞出来,可是显影剂碘化钾不知道该咋弄,只能半途而废。
  既然高级的玩不了那就来点低级的吧。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可以做简单的隐形药水,比如说柠檬汁、牛奶。
  最终洪涛选择了牛奶,因为湟州啥都缺,唯独不缺牛奶。荒山野岭又是高纬度地区,哪儿找柠檬去啊。
  这玩意用法很简单,就是用稀释过的牛奶写字,干了之后就基本看不到字迹。显影不用药剂,只需放到汽灯旁边烤一烤字体就会显现出来。
  其实用淡硫酸溶液在白纸上写字,干了之后也不会有痕迹。显影剂用石蕊试剂,遇到酸之后字体就会发红。
  只是硫酸这个玩意氧化性太强,时间长了容易失效。一旦在运送途中受到潮湿或者某些物质也可能会起反应,反倒没有牛奶靠谱。
  洪涛在密信上都写啥了呢?远在湟州城外花房负责监制花膏的王四和童贯会有关系吗?要不说洪涛是专业坑人呢,他这招叫做死不了活受!
  他在信里叮嘱王四秘密在罐头里加点料,然后找机会让童贯吃。加啥料呢?当然是防腐剂和铅粉,剂量嘛……别太多,不许吃下去没两天就发作,最好能过几个月再出现症状。
  具体何种剂量可以达到如此效果,洪涛在信里说了,找几个在花房里熬制花膏的夏人俘虏做活体实验,每人一种剂量,好吃好喝的供着,过上一两个月就知道多少剂量合适了。
  至于说如何准确的让童贯吃下有毒罐头,还得连续吃好多次不被怀疑,这就需要王四她们去动脑子了,要是连这点事儿都需要官人亲自费脑子,岂不是显得儿童团和青年团太废物嘛。
  洪涛还在信中明确说了,假如无法只让童贯一个人长期服毒,不排除连王中正一起害的可能性。谁让他拿个大奸臣当幕僚的,跟着一起倒霉也怪不得别人。


第328章 出征
  莲儿走了,洪涛也该准备出征了。根据溪罗撒族人打探来的消息,青宜结鬼章带领的吐蕃军队预计在四月中北进,按照路途算的话,他们比自己距离凉州要远一点,沿途还要路过仁多泉城。
  那里也是西夏的一座军堡,打下来肯定没问题,但总得耽误几天,所以自己只要在四月下旬赶到凉州就来得及。
  晚去几天还可以占点便宜,几万吐蕃军队突然入侵,势必要惊动附近的西夏军队,他们全得去试图拦截或者回援凉州城,那样的话自己沿途就碰不上太大规模的敌军了,行军过程相对会容易不少。
  四月十五号,马尾城外旌旗招展、号炮震天、人声鼎沸……不对,新军没有旌旗只有信号旗,平时还都是卷着的。
  也没有号炮,传递简单的命令都用铜号。更没有噪杂的人声,每百人为一队,平时天天练,闭着眼都能站对位置,用不着交流。
  马匹和橐驼的嘶叫倒是不少,它们好像也感觉到了大战即将来临,有些激动或者说有些不安。但随着马鞭的呼啸声,还是别叫了,低头拉着车赶紧走吧,走慢了就得挨鞭子。
  “本官的马尾城就交与苗大人了,如有意外不要犹豫,立刻带着这些孩子和厢役撤回南宗堡,固守古骨龙城。如何处置马尾城我已经和蒋大人交待过了,他会把这里炸成一片废墟,万万不可贪图一城一池的得失。”
  前军都已经看不见了,洪涛却还逗留在城门外和留守的人挨个交代呢。最后是苗魁,他是接到命令带着五百天武步军和一千禁军来增援的,在洪涛回来之前他就是马尾城的保障。
  但洪涛不觉得苗魁和蒋大郎能守住这里,假如自己真的吃了败仗全军覆没,那夏人军队数量就不会少。与其在这里和敌人死耗不如放弃,免得马尾城没保住再把湟州也丢了。
  “大人不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此次出征必将大获全胜。只要末将在,马尾城必须在,我和蒋大人就在此恭候大人凯旋。”苗魁还是不太听话,耿耿着脖子非要唱反调。
  “末将也和苗大人共进退……”都说学坏容易学好难,蒋大郎也学坏了,跟着苗魁一起起哄。
  “得,算我没说,你们爱咋滴咋滴吧。高俅,你不会也打算带着弟弟妹妹们在此与城共存亡吧?”这要是放在平日里,洪涛必须撇开瓢嘴把这两个二货教训一顿,深挖他们的思想根源。
  但是眼下这种场合不太合适教育人,只好作罢。其实一旦自己战败不归,他们真是爱干啥干啥。就算大宋全灭了,和自己有个毛关系。
  唯一还有点留恋的就是儿童团和青年团的这些孩子,他们大部分要跟着自己一起出征,但化学实验室里那些不打算向军职发展的孩子只能留下。如果她们也跟着这座城一起烟消云散,自己这些年的心血可就真算白费了。
  “官人请放心,大上已经准备好了三辆箱车,一旦情况有变,就会带着弟弟妹妹们直取湟州城,再带上王四和所有工程师,用最快速度去往渭桥镇找王冠王大人和高翠峰高判官,商议后事。”高俅用只剩下八根手指的双手给老师抱拳行了一礼,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给出了答案。
  “……成,有你在官人我就放心了,逃跑你应该也有天赋!”洪涛使劲儿拍了拍高俅的肩膀,又想起这孩子的奸臣身份了。一般来讲,奸臣都有逃跑天赋,所以撤退的重担才交给他负责执行。
  既然他半个字不差的记住了,洪涛也就没啥可担心的,一把抱起宸娘上了马,在几名特种兵的簇拥下,跟着一大溜箱车向前跑去。
  “蒋大人,我等坚守不退大人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