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有毒-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寨堡守将都溜了,溪罗撒一看帅司又把笑容转向了那些蕃人头领,赶紧表示这个任务自己就能完成,不劳大人多讲。
  “也罢,想来各位对羊肉也没什么兴趣。那就有劳溪团练,代本官好好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千万不要吝啬。差人去找莲夫人取两坛二锅头,算是本官的一点心意。”洪涛拍了拍溪罗撒的肩膀,很懂事嘛,都懂得为领导挡酒了,进步很快。
  “大人,这些尸首就由末将收敛吧。”溪罗撒带着蕃人头领们下去之后,洪涛脸上的笑容立马就没了。
  “收敛?本官何时说过他们可以入殓!派人在南北两门之外竖起木杆,把尸首吊起来,挂上木牌写清罪名,以儆效尤。这么多人不能白死,百姓应该总能看到他们、想起他们,就算他们对大宋做的最后一点贡献吧。对了,木台不用拆,保不齐还会有人比较执拗。再搭一次白白耗费人力,想来没人会偷取这里的木料吧?”
  人都杀了,还在乎表面功夫?现在就算把这三十二具尸首全按照自己爷爷的规制风光大葬,该恨自己的人也不会少恨一分,那不如再废物利用下合算。
  “末将……遵命!”要是没有那份中旨,苗魁就得带着亲从官先把这位驸马拿下。
  太尼玛不是人了,杀人不过头点地,好歹你也是左卫大将军、马步军总管,怎么对同僚就这么无情呢,人都死了还要暴尸。
  “苗大人,下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目送着驸马一行人走下楼梯,黄怀安留在了最后。他和苗魁是半熟脸,两个人在宫中经常见面。
  “黄大人请讲,可是因为帅司大人?”苗魁反应也挺快的,他心里明白自己这种表现不会得到上司的满意,但又装不出赞同的样子。
  “帅司大人的杀气是重了些,可苗大人想过没有,如果杀气不重,陛下为何会派都尉来湟州?此地既无战事又无叛乱,应付夏人筑城真需要如此大动干戈吗?”黄怀安和苗魁比起来沉稳的多,他不仅精于制造,对如何研琢上意也很有一套。
  “黄大人的意思是?”苗魁好像听出点什么,但又抓不住。
  “依下官胡乱猜,帅司恐是要有大动作了。渭桥镇那些作坊苗大人应该不陌生,全力产出的话,兵甲火箭足够一军之用。但除了进献几具与陛下之外,从未听闻有供给它处之事。就算乌金行乃朝廷监制之所,也不曾见到贩卖。而王冠王大人更是要造上百辆驸马车,想来是要向湟州运送大批货物。如此算来,湟州再成一军也不是可能。但区区一个下州,又无战事,何用两军驻扎?且帅司之军与平常之军千差万别,苗大人应比下官清楚吧?莫急,也不要和帅司大人计较,且耐心查看,说不定苗大人建功立业之时就不远了,嘿嘿嘿……”
  黄怀安就差掰着手指头一样一样分析了,虽然是猜测但有理有据,从后勤方面给出了一种可能性,然后拍了拍有些发愣的苗魁,笑着也下楼了。
  “成军……都拿着马蜂窝的军队!皇天在上,这、这怎么……他是疯子!”黄怀安都已经上了马,苗魁才琢磨过味儿来,然后又不淡定了。
  一窝蜂和马蜂窝的威力他见识过,也很满意,但他从来没想过会有成千上万士兵拿着这种武器上战场。不是造不起,而是用不起。驸马不光有钱,还有朝廷批准的乌金行撑腰,否则照样用不起。
  可是驸马一旦把乌金行搬到了湟州来,黄怀安说的这件事儿还真保不齐能行。有湟州、渭桥镇两个乌金行提供装备,弄几千新式禁军好像也不是太难。
  假如驸马带着这么一支部队出关向北,夏人哪个军司遇上都会变成倒霉蛋。不管骑不骑马、精锐不精锐,在火箭的打击下没有一支军队扛得住。除非老天爷特别开恩,玩命在战场上下大雨、刮大风。
  驸马真会这么干吗?苗魁越想越觉得靠谱。他不惜杀的人头滚滚,为的不就是推行新政嘛。新政是干啥用的?原本苗魁没仔细琢磨过这个问题,经黄怀安一提醒立刻就幡然醒悟。
  还能干吗用,不就是要在湟州迅速建立乌金行嘛。而整顿军备的目标更明确,驸马想建立一支适合新装备、新战法的军队。能阻止他这么干的人,现在基本都趴在城门外的木台上了,很快还会被吊在路边。
  “我又被骗了,根本就不是因为王大头的手!装病不见客就是为了麻痹本地守将,故意示弱。钱铜,你们叔侄俩死的冤啊,也是活该。谁让你们黑了心的想和新上司争权夺利,贪心害了你们啊!”想通了这一点,苗魁觉得事情的前因后果也就全明白了。
  合算这是驸马玩的一招以退为进,故意勾引当地势力出来蹦跶,然后突然出手抓准对方小辫子,都不带给申辩机会的,就全给铲除了。


第257章 光说不练
  即便朝廷对驸马的做法不满意也没辙,想找人制衡都找不到,在这种情况下本地官员谁还敢授命出头顶这个雷。
  其实自己已经在顶雷了,马步军钤辖,湟州军方二把手,有单独上奏的权利,这不就是制衡本地马步军总管的职务嘛。
  而且自己出身亲从官禁军,是皇帝身边忠心得不能再忠心的存在,谁也不会认为自己会看着驸马为所欲为。
  可实际上呢,自己真制衡不住这位脑子肯定有病的驸马。他办事就没准谱,谁也搞不清他到底在想什么,一旦发起疯来还谁都拦不住。
  就算没有那份中旨,苗魁自认也拦不住。驸马疯起来全是以命相搏的招数,不带一丁点回旋余地。
  可问题是驸马再怎么搏命,只要他不造反,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撤职回京继续当驸马,一点后顾之忧都没有。
  换作别人成吗?赢了啥也得不到,输了就全输了,搞不好连小命都得搭进去,这根本就不是公平的斗争。
  “此行是喜是忧扑朔迷离……某就陪你疯一把,但愿你不要逼我也拿中旨出来!”
  苗魁并不是皇帝指派的人选,他是自愿来边关效力的。本指望能凭借这么多年的辛苦磨练,到边关杀敌博取个功名,然后风风光光回到皇城司里,好歹也得升两级吧。
  为啥选择跟着驸马来呢,还不是因为驸马好摆布。要是换成其他将领出征,还得有内官担任的监军,互相之间各种皮扯不完,哪儿还有心思打仗。
  现在看来这位驸马不光不省心,他比好几个悍将加上好几位监军绑在一起都难缠。虽然皇帝也给了自己一份中旨,可上面只有一句话,驸马不反就没用。
  话又说回来了,驸马自从出了开封,这一路上所做的事情真没有一件是有损皇帝和国家的。种凯那样的该不该抓?该抓!廖春、钱家叔侄这样的该不该死?真该死!湟州军备该不该整顿,太应该了!整顿之后能不能建功立业,可能性有点大。
  这就让苗魁有点两难,一边是各种看不惯、一边又是保家卫国的理想。最终前者还是为后者让步了,只要驸马真能做到他所说的那些事情,苗魁就准备让自己这份中旨永远没有使用的那一天。
  一场轰轰烈烈的杀人大戏落幕了,俗话讲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湟州这么糟糕的交通状况,丝毫也没影响流言的传播速度。
  不到一旬,秦凤路和永兴军路就已经得到了消息,还是添油加醋经过艺术加工的二手消息。不仅湟州官场被吓尿了裤子,整个秦凤路甚至连带着永兴军路都被吓呆了。
  紧接着各条通往大宋都城的官道上就不乏彻夜狂奔的驿马,弹劾湟州经略安抚使王诜的奏章像雪片一般涌进了大宋的中枢。
  然后就是石沉大海,不管御史们怎上蹿下跳,王安石都用一句话给挡回去了:
  湟州经略安抚使无越权之嫌,所杀之人也无一个冤枉的。不信的话就去看枢密院和皇城司的密奏。再不信,可以禀明陛下,谁愿意去湟州实地考察谁就去,找到王诜乱用职权的证据再回来接着聊。
  还真别说,大宋官员里就有不怕死的,立刻有不少官员主动申请去湟州监察驸马的所作所为。但等大家搞明白湟州的现状之后,继续坚持要去的就没几个人了。
  枢密院和皇城司的密奏里明明白白写着,湟州城内生活艰苦,每日以青稞为主食,麦子和大米供应量不多,蔬菜更少。肉倒是不缺,而且羊肉随便吃,只要不怕长口疮外加闹肚子。
  假如不在意吃喝的话,住也是个大问题。目前驸马王诜连个正式衙门都没有,原本州衙的院子现在挂着十多块匾额,每日比瓦子还热闹。
  州衙、安抚司、马步兵总管衙门、马步兵钤辖衙门、提点坑冶铸钱司、提举学事司、团练司等一大堆军政部门全挤在州衙前院办公,甚至连监狱都没地方安排,最终只能把城墙下面的藏兵洞腾出几个来关押犯人。
  要说前院挺挤的,后院作为驸马的居所应该宽松点吧。其实不然,皇城司密报里专门提了,驸马和丫鬟就占了两间正房,其它房子全部都腾给州学用了。
  新任的提举学事司监司许东来开办了湟州第一所官办的州学,不仅招收本地居民和军户的孩子,还收蕃人的孩子入学,一起学习汉字、汉语。
  “大善!于我朝有百利而无一害,为蕃人办学者王诜不是头一个,但以蕃汉同学者驸马为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然小童说汉话、写汉字,成人之后仍旧非我族类否?”
  对于这件事儿很多官员也有意见,他们认为给蕃人孩子教学纯属对牛弹琴,有辱斯文。但司马光在朝堂上专门为此事给出了他的意见,还提出了一个很耐人寻味的问题,让满朝文武连带皇帝都不得不仔细琢磨琢磨。
  不过皇城司的密报里也指出了驸马行为不太检点的地方,倒不是强抢民女啥的,而是他对房事不太避讳,也没个时间观念。经常大早上不起床做激烈运动,搞得满后院都是不雅之声,对州学里的孩子影响很不好。
  “王诜不是吝啬之人,且家财颇丰,为何不愿另起宅院,难免有沽名钓誉之嫌。”对于这件事儿,官员们的看法不尽相同。
  有人觉得确实有伤风化,皇帝应该下旨申斥。有人觉得这根本就是驸马在做戏,谁不知道驸马浑身都是挣钱的手段,光靠飞鹰社就不止几座大宅子的钱了,非装穷给谁看啊。
  “臣派人查过,王诜一贯不喜奢华,各项用度皆以简为准,只是在汤浴和吃食两项上颇多耗费。入夏每日必洗、冬天也要三两日一次,且每日最少要食三餐。但在修建府衙的问题上,他曾和提出此事的属官明言过,湟州百废待兴,每一文钱必用在最紧要之处。此话非虚,枢密院、皇城司的奏报中都提到王诜在湟州各处大兴土木,有炼铁炉、锻钢作、车马作、香水作,还要开辟官道,至于何为百货公司,本官闻所未闻。可唯独没有的就是官邸和府衙,不光他本人不修,也不许属下官员修建,以至于很多亲从官禁军到湟州之后还住在军帐之中。但臣闻听王诜正在湟州城东的山坡上修建一座庙宇,里面供奉的不是神佛菩萨,而是陛下的纯金像。所用金沙全部由当地蕃人献纳,臣认为此举不妥,还望陛下下旨申斥一二。”
  这次王安石没溜肩膀,在财务问题上他很佩服驸马的精明,每一笔花销都有详细账目。可惜的那些账目谁也看不懂。
  哦,不对,长公主能看懂,所以每次驸马的奏章里有关于账目的详情都得由长公主亲自讲解,皇帝和诸位大臣全得和小学生一样老老实实听着,很是恼人。
  既没的可吃、又没地方住,赶上冬天更是受罪,万一得个病郎中都没地方找,更走出不来,只能抗到开春,死活得看天意。
  而且当地到处都是蕃族部落,真要是把驸马惹急了,他都不用亲自动手,随便授意个蕃族,在大山里弄死几个人还不是小菜一碟。完事往山崖下一推就是失足跌落,尸骨都不一定能捡回来,更没地方喊冤。
  这种地方能去吗?为了把王诜拉下马有人肯提着脑袋去湟州吗?绝大部分官员都觉得这样做不太值,敌人再可恨也不能拿自己的命去搏,要搏命得由别人去。读书人一般都是动口不动手,更不能拼命,那样太低档了。


第258章 大文豪的骨气
  “本官与王诜交情颇深,然道不同,故愿往湟州一探究竟!”但也不是一个舍生取义的人都没有,这不就站出来一位,又黑又瘦又高,不是别人,正是苏轼!
  年初的时候,这位因为得罪了皇帝的大文豪终于时来运转,又被调回了京城,改任门下省右司谏,正六品。
  这可不是皇帝原谅了苏轼,而是司马光认识到了台谏对朝堂之争的重要性,刻意举荐的。为啥非要推荐一位皇帝不太喜欢的外官呢?这里面很有讲究。
  要是直接举荐旧党中人,王安石肯定反对,而苏轼属于那种身在旧党,但有时候又反对旧党言论的左右摇摆派,也算是一种折中。
  王安石之所以同意让苏轼回来当言官,也是有他自己的考量。近半年多来皇帝好像愈发热衷于大权独揽了,对官制不断的改动,这次干脆连谏院都要动一动,把其功能并到了中书省和门下省里面,专设了左右谏议大夫和左右司谏职务,以代替原来的谏院。
  照这么搞下去,一旦皇帝大权独揽,他这个宰相也就快做到头了,所以才对司马光的提案表示了支持。
  既然不能硬顶着皇帝对官制的改动,那就把新职务放上不怎么听皇帝话的人,也算是一种无声的抵抗。
  苏轼就比较合适,他有名气、有胆子,又不是铮铮铁骨敢和皇帝对喷的主儿,既不会加剧矛盾,又不会让皇帝太舒服。
  可苏轼本人并没这个觉悟,其实他根本就不适合当官,太理想化,而官场是个极度讲求实际的地方,半点理想都留不住。
  这不,他又出来搞事了,要做别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来他自己的与众不同、高人一等。
  他本身就是谏官,监察朝廷政事、官员操行是本职,还当堂提出来了,谁也不能说不让去。神宗皇帝估计后槽牙都快咬碎了,但还得勉励一番,给个湟州监察使的临时头衔。
  但是屁权利都没有,只能带着眼睛和耳朵去看去听,再回来带着嘴说。至于还有没有命回来,就管不着了。
  妹夫在湟州这通折腾,他这个大舅哥不光不烦,还特别舒坦。这么一来,朝臣们就必须把一部分脑子用来琢磨王诜,皇帝身上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那些被宰了的军将算个屁,别说他们都是罪有应得,就算啥罪都没有,只要能起到转移朝堂注意力的作用该杀也得杀,还不能少杀。否则一两个武将的生死,怎么能引起朝臣的关注呢。
  妹夫还干了一件让大舅哥舒心的事儿,就是让蕃人盖庙塑金像叩拜。不管活人适合不适合去庙里当佛像吧,光是这份忠心,想起来就让皇帝如同盛夏里喝了冰镇酸梅汤一般爽。
  假如王诜真的能把湟州蕃人的宗教信仰和习惯改过来,不光是皇帝心里舒服,兜里更舒服。
  边境的蕃族一直都是大宋的鸡肋,不养着他们吧,整天就闹事玩,养着他们吧,屁的税也收不上来,更没剩余价值可剥削,还不如养猪杀了吃肉实惠,每年都要占用大笔国库支出。
  这个问题历朝历代都没完全解决好,要不是前朝太惯着李家,他们也不会把凉州附近经营成铁板一块,干脆就建国了,这是多大的麻烦啊。
  现在驸马好像找到一劳永逸的办法了,而且还不用朝廷掏一个铜板。这种好事儿还去拦着不让干?谁拦着谁就是脑子坏了。
  不管成功与否对皇帝来讲都没有损失,成功了,大部分功劳会记在皇帝头上,史书上也会来上浓浓的一笔,后代更是享用不尽的好处。
  失败了也没问题,不就是驸马头上又多了一条罪状嘛。妹夫头上的罪名越多就越好控制,分分钟可以把他拿下,朝臣们还都拍手叫好,没一个反对的。
  所以说啊,现在神宗皇帝越看妹夫越顺眼,同时也就越看苏轼越碍眼。你说你不老老实实当你的司谏,真以为调回来以前的事儿就抹了啊。
  朕干点啥你都出来捣乱,现在又想去废了朕的马前卒,让朕在朝臣面前颜面全无,其心可诛!护卫,护卫个屁,朕才没那么多人手护着你个挨千刀的玩意!我画个圈圈诅咒你,一进湟州就被蕃人扔下万丈深渊!
  “子瞻又莽撞了,此去湟州几千里,大半路途连官道驿站都没有,如何去得?我观陛下和司马相公也都不像愿意子瞻兄成行,不如告病避一避。”
  李公麟现在也升官了,比洪涛的左卫大将军还高半级。别看他是个墙头草没什么主见,但对朋友还是凑合的,不愿意看着苏轼去冒险,更不愿意看到苏轼把王诜搬到。这两个人原本都是朋友,闹到如此地步岂不让人笑话。
  “王诜草菅人命、枉杀朝廷命官三十有二,难不成还要装作不知,那我等还做官何用,不如回家快活!”苏轼又犯毛病了,他觉得他站在了正义一方,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而他就是正义的化身。
  “枉杀不枉杀这事儿还真不好下结论,我在王相哪儿看过皇城司发给陛下的密奏誊本,上面详详细细的列举了三十二名军官的罪状。后面的都好说,仅仅是率部围攻马步兵总管衙门一项,就已经等同于谋逆了。事后又从他们所辖之部查出了账目、银钱,一笔笔一条条都有人证物证,即便三司会审恐也难以翻案。以前我等真不知道晋卿还有如此手段、如此心性,真是士别一日当刮目相看。”
  李公麟现在已经是新党阵营里的人了,听到见到的东西肯定比苏轼这个刚从外地调回来的人多。他并不认为去湟州调查军官被杀一事能有什么结果,而且一旦和王诜为敌后果不堪设想。
  王诜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了,能让一群孩子把几十人当众挨个割喉放血致死,事后还琢磨中午该吃什么的主儿,恐怕也不会在意多杀几个。
  “枢密院与皇城司为何会知道的如此清楚,还不是有人授意,胡乱编写尔。”苏轼现在已经进入了忘我境界,为了证明他心中的理论对,可以无视一切证据。
  “嘘……不可妄言。枢密副使王韶王大人在西北连年征战,军中自有诸多旧部。皇城司嘛,子瞻有所不知,晋卿身边有个护卫曰黄蜂,他本乃陛下身边裴英裴中贵的手下,亦徒亦子,想来被赐予驸马不仅仅是护卫一职吧。所以说驸马的一举一动恐都被陛下和两位相公看在眼中,如有不妥,用不着子瞻去湟州,金牌急脚递就先到了。”
  见到苏轼是油盐不进,李公麟不得不冒险拿出点干货。这些话一旦传到别人耳中就是大忌,谁没事儿老琢磨皇帝的举动,还四处传闲话,谁就没好果子吃。
  “我等朝臣岂能以内官之言为准,伯时不必再劝,湟州就算是虎穴龙潭,为兄也要闯一闯。待我回去收拾一二日,后日既动身!”
  现在如果谁说湟州一点危险没有,到地方就能吃喝玩乐,估计苏轼反倒不想去了。越是危险、越是艰难,他越觉得非自己去展现一下不可。而且还不能有人说驸马没罪,他没罪就是自己错了啊,那怎么可能呢。
  “唉……子瞻保重!”李公麟话还没说完呢,苏轼已经抱拳转身了。话已至此,劝说无用,只能祈求上天保佑,外加驸马念旧了。


第259章 后勤车队
  就在苏轼准备离开京城远赴湟州时,一支蔓延了好几里路的巨型车队正缓缓的靠近湟州城南门。车队里全是一水儿的原木色箱车,每辆车一匹马四个轮子,走起来迅捷无比。可是从地上的车辙看,重量并不轻。
  押送车队的也是禁军,只是这些禁军的装束与其它禁军完全不同,甲胄如铁桶、颜色似纯银,兜蝥则像个罐子倒扣,每人手中都有一具黑黝黝的小弩,背上还绑着一柄略带弯曲的长刀。
  为何要绑在背上,大部分上过战场的军卒都能琢磨明白,那把又细又长像直刀又有点弧度的刀太长了,无法挂在腰间,绑在后背上反倒容易抽取。
  “这就是湟州城?!”车队中间有位将官的打扮与众不同,他的甲胄是黑色的,纯黑,而且胳膊、腿,甚至手和脚都包裹其中,具体是什么材质也看不出来。在他旁边还有两个厢役打扮的人,正在小声的讲解着湟州城的情况。
  “帅司大人亲自出城迎接了,我等没有进城的命令,就不耽误将军了。还望将军在大人面前为我等多多美言,告退!”
  两名厢役军官是把宗城的副将,接到了马步兵总管的公文让他们护送一支车队抵达湟州城。现在任务完成了,两个人一见到城门里骑马出来的几个人脸都绿了,忙不迭的告辞。
  “王兄……啊,大人,末将水虎翼指挥使王冠,押送车队一百零二辆抵达,还请大人验看。”这支车队就是从渭桥镇出发的水虎翼补给队,带队的自然是王冠。
  这一路上可把他愁死了,吃喝住全得自己带,而且天天要扎营备战,紧张情绪再加上高原反应,起了一嘴的燎泡,人也被晒黑不少。
  看到驸马之后刚要上前打招呼,突然意识到这里不是金明池,对面那位也不是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