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翔(木林)-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升任节度使,论品级,还在自己之上,女儿若是真的嫁给他,己属高攀,而且纳阑明安也当然知道,完颜陈和尚和完颜福寿之间的关系,如果这桩婚姻真的能成就,等于又和完颜福孝重新建了紧密关系,而且还加上了完颜长之,因此自然是满口答应。所以在昨天宴间,完颜福寿才对完颜陈和尚提出来。

第四百零六章 下旨南征(五)

这时完颜长之才发现,完颜陈和尚居然不在场,不禁问完颜瑞仙道:“陈和尚呢?他到那里去了?”

完颜瑞仙抿着嘴笑道:“一清早我打发他去庄上看看田产,没想到她们今天会来,刚才我已经派人去叫他回来了。”

坐着的纳阑秀云似乎也听到他们的说话,头抵着更下,连耳根都红了。而一边的纳阑彩云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姐姐直乐。

※※※

“孙儿见过祖父大人。”张鹄双膝跪倒,恭恭敬敬对着一个凭窗而立的背影磕了四个头,然后站起身来。

那人轻轻叹了一口气,缓缓转过身来,赫然竟是大金的五朝员老,当朝一品首相,尚书令,太师张浩。

张浩轻轻叹了一口气,道:“伯逸,这些年来,你在外面过得还好吗?”

张鹄道:“有劳祖父大人挂记,一切还算顺心。”

张浩不由苦笑了一声,从刚才到现在,张鹄对自己的称呼都是用“祖父大人”而不是通常用的“爷爷”,这说明在张鹄心底,对自己还存在很大的隔合。

原来张鹄确实是张浩的孙子,不过张氏本是渤海大族,而张浩经历五朝,几起几落,始终权势不倒,儿女众多,共有七子二女,十五个孙子,九个孙女。张鹄在张家第三代男孙之中,排列第九。

其实以张浩的地位,子女都是可以因荫思受官,两名嫡出的儿子都因荫出任地方州府官员,不过张鹄的父亲并非长子,也非正室所生,只受了一个正八品的文林郎,而且并无实际官职,因此他们一家在家族中并不受待见。

张鹄幼时就十分聪明,在家族的私塾中念书时,颇受老师的喜爱,曾几次在张浩回乡时,当面前夸赞过张鹄,张浩也考过几次张鹄的功课,张鹄所答也都十分得体,张浩也十分高兴。但后来张浩出任当朝首相,政务繁忙,也就很少回老家。

不过在张鹄十三岁时,父亲就已亡故,只剩母子两人相依为命。而张浩也长期不在老家,管事的人见他们孤儿寡母,也就开始怠慢起他们来,而其他亲戚势利,见他们母子在家族中无甚地位,也都不搭理他们。凡事家族中分配什么,吃亏的往往总是他们母子。好在张鹄的母亲到十分贤惠,也不多做争执,但住在张家,大宅大户,开销颇大,好在张福,也就是领张鹄进府的老家人,当时正在老家当管家,他为人颇为厚道,凡事尽量照顾他们母子,因此到还能免强度日。

但在张鹄十八岁那年,张福也被张浩带去中都,而新任的管家只顾去讨好正房的子孙,那管他们母子。他们母子本来就无多少积蓄,而且还要继续供张鹄读书,尽管省吃简用,但时间一长,渐渐还是有些入不敷出。张鹄无奈之下,暗地里瞒着族人,做一些小生意,结果张鹄到是颇有经商的天份,到也赚了不少钱,可以贴补家用。

不过时间一长,还是被家族的人知道了,这一下竟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张家一向自诩为勃海望族,书香门第,簪缨之家,又是当朝一品首相的门邸,向来看不起商旅贩客,而在张家的子孙之中竟有人经商,顿时惹得家族中人人侧目,成为众矢之的。

偏偏这时张鹄年纪渐长,也形成了自己的观念,他只喜欢法治王霸之术,不喜做仁义道德文章。因此深受儒教的私塾老师对他也颇多微辞,只是因为他功课尚好,也不好多说。正好张鹄连续两年参加乡试,居然都没有考过。这下连教书的夫子也发火,借题发挥,骂张鹄不务正业,不读圣贤之书,只看傍门左术,一怒之下将他赶出了私塾。一些以前眼红张鹄功课好的张氏子弟都幸灾乐祸,也时常对张鹄冷嘲热讽。使他们母子在张家几乎没有容身之地了。

后来他们母子一商议,决定索性离开张家,自立门户。经过家族写信征得张浩同意之后,又给了他们母子一笔钱,终于让他们母子离开张家。

原来张鹄做小生意时认识几个在北京路经商的朋友,有过几次生意往来,合作的也很成功。因此张鹄决定搬到北京路去居住,反正现在有了些本钱,因此一面经商攒钱赡养母亲,一面继续苦读钻研学问,希望有一天考中科举,能靠自己奋斗出人投地。

结果用了六七年的功夫,张鹄的生意到是越做越大,成为北京有数的几个大商家之一了。不过考了几次科考,结果都名落孙山,因为张鹄所学都是经世励道之术,法势王霸之道,却对于科考常用的仁义道德文章却不曾下功,因此渐渐的也就心淡了,不在有为官之念了。

只是后来机缘巧合,张鹄遇见了完颜长之,成为完颜长之的幕僚,这才有了发挥的空间,也日渐受到重用,这一下还被完颜长之带回中都,向朝廷推荐。

在进中都的路上,当街正好见到了张浩,张鹄虽然隐在人群之中,但不知怎么,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在张鹄心中涌出,第二天就径直到张浩府上来见张浩。不过张浩见了他,到是没有显出太吃惊的样子来。张鹄忍不住道:“祖父大人早知道我来了中都吗?”

张浩微微一笑,道:“完颜长之早就把推荐的名单上报给尚书省,我看了姓名,一查就知道是你了。所以昨天在衔上就认出你来,你和你父亲长得太像了。不过你是怎么和完颜长之认识的?”

张鹄也没有隐瞒,将自已和完颜长之相识的经过说了一遍,张浩听了,拈须道:“这么说,你并没有把你的身世告诉完颜长之?”

张鹄道:“是。这一次我来见祖父大人,也没有告诉他。”

张浩忍不住又苦笑了一声。连在一边的张福也直摇头。

又过了好久,张浩才道:“你不说,我也不会说的。你一到中都,就来看我,我很高兴。”然后又轻轻叹了一口气,道:“你且回去吧,如果有事要找我,通知阿福就行了。”

张鹄应了一声:“是。”又给张浩磕了四个头,转身离开。

送张鹄出府之后,张福转回书房,见张浩还坐在书房中沉思。张福道:“相爷,当初您为什么要让九少爷他们娘俩离开张家,把他们留在张家多好,凭您的荫恩,九少爷早就可以做官了。”

张浩摇摇头,道:“伯逸小的时候我就发现他资质不凡,前途不可量。但人不经厉磨难,岂能成为大材,如果把他留在家里,或是靠我的荫思为官,只怕就把他耽误了。让他这样在外面磨励几年更好。”

张福也忍不住苦笑了一声,道:“我看九少爷对您好像有些误会,您为什么不告诉他,这些年来,您其实一直都在暗地里关照他。”

张浩微微笑道:“现在还不是时候,以后他自然就会明白我的一片苦心了。”

※※※

第二天,完颜雍招集尚书令张浩,左丞相仆散忠义,右丞相宗政,平章政事纥石列良弼、完颜福寿,尚书左丞纥石烈志宁、尚书右丞兼枢密使孛撒等人,一齐商议是否南征的事宜。

他们都是知道完颜长之的这个计划,而且完颜长之呈上的水军准备的状况已经放在案头,众大臣也都看过,熟知军务的仆散忠义、纥石烈志宁、孛撒等人都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可行的计划,而且现在大金确实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如果马上施行,确实有很大的胜算。

因此仆散忠义首先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完颜长之说的不错,现在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但错过这个机会,下次再想遇到,只怕就难了。”

孛撒也道:“陛下,现在我大金国势稳定,叛乱都已经平息,而且北方的鞑子也都臣服我大金,没有后顾之忧,正是出兵南征的大好时机。”

张浩道:“陛下,老臣以为完颜长之的计策虽好,但现在我大金国势虽然安定下来,但红祆贼之乱平定还不到两年,国力尚未恢复,如鸟羽未丰,怎能飞翔。何况兵争之势,岂有必胜之理,万一阵前失利,只怕会动摇大金的江山。因此实在是不宜出兵,还需要在修养生息几年,等国库充足,用度齐备之后,再行南征之事也不迟。”

纥石烈志宁道:“老太师,恕我直言,我大金想要修养生息,只怕南宋未必会如我们所愿,南宋的赵昚久想夺我大金的中原之地,一旦南宋平定了南方,后方稳固,恐怕就会再度兴兵犯我大金,与其等南宋打过来,到不如乘南宋内乱未平,我们先兴兵去攻打南宋,以攻带守,御敌于国门之外,方为上策。”

第四百零七章 下旨南征(六)

孛撒也道:“何况现在北方的鞑子虽然臣服,但说不定那一天又反了,万一南宋兴兵进犯的时候,他们又在北方闹事,我大金岂不是要腹备受敌,不如乘着他们现在老实了的时候,先行南征,灭掉南宋之后,再一心对付北方的鞑子。而且还有那些河北、山东的汉人,只要南宋还存在,我看他们也未必是真心臣服我大金,只有灭掉南宋,我大金统一天下,他们才会真心臣服。”

宗政道:“诸位所说的道理都是不错,但张太师刚才所言也不无道理,现在国厍中存钱不足千万贯。如果支应大军用度,大军用度不足,又如何用兵呢?”

他这番话正说到切中,其实刚才张浩反对南征所理由也很充份,其他人也都知道,打仗是极花钱的事情,如果国库不足,又怎么动兵呢?

孛撒皱了皱眉,道:“现在江淮、南阳、川陕沿线的粮草并不缺少,怎么说用度不足呢?”

宗政道:“粮草到是还够用,那是因为前者河北山东缺粮,从高丽买进了大批粮食,因此才不缺粮,后来又因平定红祆贼之乱,都消耗了大量银钱,只是一但南征,不是只有粮草就行了的,马匹、车仗、衣甲、器械、帐蓬等等这些,都是要花钱,何况还有士兵们的军饷,现在国库里只有这么多钱了,那么其他银钱又从那里来呢?难到要增加税吗?”

他这话一说,其他人都沉默了,因为自从完颜雍登基以来,刻意纠正前任皇帝完颜亮穷兵黔武,赋税沉重的施政方式,一直都施行宽政轻税,到真还从来没有过加税的事情。

过了好一会儿,孛撒才道:“陛下,臣以为当事请从急,既使增加税赋,为了统一天下,也无不可。”

完颜雍听了,皱了皱眉,不置可否。

这时仆散忠义道:“陛下,臣以为,我大金可以请西夏出兵,从川陕进攻南宋,并且许若,攻下的地方全为西夏所有,这样一来,我大金就可以减少一路人马,费用自然也大大减少。另外在南阳一线也只用少许人马佯攻,重点只进攻江淮一线,然后再适量增加赋税,相信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

完颜雍听了,也不由心中一动,他心里也清楚,现在自己确实面临着一个十分好的机会,而且也确实有很大的机会一举灭掉南宋,统一天下。但偏偏现在大金自身对这场战争的准备不足,国力也不足以支付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但就这样放弃这个机会,也未免太可惜了。而且诚如纥石烈志宁所言,南宋也不会给大金修养生息的机会,一但南宋稳定下来,一定不会放弃收复他们的失地。因此一直犹豫不决。

现在仆散忠戈提出,与西夏联手进攻南宋到是一个好主意,这十几年以来,西夏一直都附庸大金,而且一直都希望得到南宋富饶的川陕之地,相信他们不会放弃这个机会。而且这样一来,也可以为大金分担一部兵力,确实是一个可行之策。

但是提到要加赋税,完颜雍却真的有些难以下决定,他自幼深受汉化,称帝之后一直希望自己能戍为一个勤政爱民的仁义之君,施政宽隔,轻徭减税,陡然要他加税,却下不了决心。

沉思了良久,完颜雍忽然发现,纥石烈良弼和完颜福寿一直都没有说话。这个南征的计划是完颜长之提出来的,完颜福寿做为完颜长之的岳父,因为要僻嫌,因此不发言到是情有可愿,但纥石烈良弼一直不说话,却有些不正常,因为纥石烈良弼为人刚直,一向都是有话直说的。

完颜雍忍不住道:“良弼,你有什么意见,但说无访。”

纥石烈良弼深施了一礼,道:“臣只想问陛下一言,我大金是如何立国的,现在的国势虽然艰难,难到还比当年的太祖皇帝起事之时,还要艰难吗?我大金自立国以来,南征北战,亡辽灭宋,服西夏、臣高丽,擒宋辽之君于囹圄,追赵构小儿于海上,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然而三年以前,却被南宋犯境,攻城夺地,又被杨炎无名小辈火烧黑阳山,三渡黄河,纵横河北利东,使竖子成名。实在是我大金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失败,此恨怎能不消,现在天赐灭宋良机,何况陛下施德政多年,今国家有急需,百姓岂能不从。请陛下匆以迟疑。立刻南征。”

他刚一说完、仆散忠义、纥石烈志宁、孛撒都以跪倒在地,仆散忠义道:“臣愿陛下以太祖、太宗皇帝为效,不可迟疑。立刻南征。”

确实当年大金以武立国,虽然不说是百战百胜,但其间既使是失败,那也是在主动进攻中的失败,从来没有过等着别人进攻过来。三年虽然击退了南宋的北伐,但连失颖、寿、宿、邳、徐、海六州,又被杨炎火烧黑阳山,纵横黄河两岸,可以说是大金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军事失利。

完颜雍也只觉热血上涌,他虽然深受汉化,为人温和,但毕竟还是女真人,女真族的尚武精神,在他心中仍未丧失,大金太祖太宗皇帝的光辉历史,始终都是他所希望成就的业绩。在这一刻,完颜雍猛然又回忆起当年随四太子完颜宗弼出征颖昌时那金戈铁马的场面。

完颜雍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当即道:“朕意以决,即刻准备南征。”

第二天,完颜雍下旨,正式设立都元帅府。任命仆散忠义为都元帅,纥石烈志宁为左元帅,孛撒为右元帅,完颜长之为元帅左监军,白彦敬为元帅右监军。

原来金的制度与宋不同,虽然也设有枢密院,但这只是一个平时管理军事的机构,或是应付一些小规模的战争。一但发动大规模战争,就将枢密院改成都元帅府,成为管理军事行动的机构。因此都元帅府的设立,往往也就意味着大金将要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了。

第四百零八章 下旨南征(七)

经过几位都元帅府的人员商议,这一次大金将分西、中、东三路,全面进攻宋朝。

在西路,首先以参知政事石琚为使臣,赴西夏,说请西夏皇帝李仁孝,出兵从兰州进攻大宋的临洮府。又命秦凤路制置使完颜谋衍从凤翔府出兵三万,进攻秦州,配合西夏的进攻。金军在秦凤路一带驻军约有近六万人,所出动的人马全是秦凤路的当地守军。主要目地到不是要攻取四州,而是造成浩大的声势。

在中路命孛撒调集六万人马,从南阳出兵,进攻襄阳府,这一路也是佯攻,尽量虚张生势,主要目地就牵扯宋朝在长江中游的四支御前驻军,使他们不能支授江淮。

金军的主力人马则全都集在东路,这一路将集中了二十万大军,由纥石列志守亲自指挥、分成三路,分由杨沃衍、完颜陈和尚、完颜霆三人率领,分头进攻寿州、宿州、海州各地。

这三路人马都尽可能的大造声势,吸引宋朝的注意力,同时也牵扯宋朝的大部份人马,为完颜长之从海上突袭创造有利条件。

而完颜长之和苏保衡、抹然史乞塔则率领大小战船共计八百余艘,水手、士兵六万多人,从海上出兵,经过海州、楚州沿海,设法在嘉兴府一带蹬岸,直取临安。一但完颜长之突袭得手,就由杨沃衍领一军取寿州,豪州然后进攻采石,完颜陈和尚领一军取宿州、盱眙军然后攻取镇江,这两路人马都尽快杀过长江,接应完颜长之的突袭军。而由完颜霆领一军取海州,徐州、泗州等江淮之地。

都元帅仆散忠义坐镇南京,全面指挥这次南征。并且又预备了十五万的后备军,根据战场上变化,随时增援各地的金军。同时完颜雍也决定御架亲征,自己也将亲自到南京督战。令太子完颜允恭为监国,留下张浩、宗政、纥石烈良弼、完颜福寿等人留守中都,并且付备大军的粮草物资等物的调配。

这一次南征,仅大金就动员大军人数将超过五十万,如果再加上西夏的人马,规模丝毫也不下于当年的完颜亮南征。

而这一次南征的关建就在完颜长之所率领的水军,能否打败宋朝驻守海州的水军,成功的从海上取得突破,绕过长江,在嘉兴府一带蹬岸,从而直捣临安府。造成宋朝的全线溃败。

各向计划安排都制定好之后,大金开始逐一实施。而张鹄知道完颜长之这个计划之后,也大为佩服,他本来就喜好兵法,因此并主动要求随船队出战,他虽然不是行武出身,但在外经商多年,多次来往于大金和漠北草原之间,身体健壮,骑术也不错,到也能跟得上行军。完颜长之见他要求坚决,同时也认为张鹄熟读兵书,对自己也大有帮助,因此也答应下来。

这样完颜长之将妻子安顿在家中,托岳父照顾。自己和完颜陈和尚告别,和张鹄一道返回北京,在锦州和苏保衡、抹然史乞塔汇合,带领着已经在锦州集结齐配的五百多艘战船,高扯帆蓬,乘风破浪,一路南下。

金大定十年八月二十八日,船队陆续到达山东东路密州的琅邪山海边,而这肘山东沿海的各类战船三百余艘早己集结在这里待命,双方合军一起,共计有八百余艘战船,可以说这一次是几乎集中了大金所有的水军力量。

完颜长之到达琅邪山之后,立刻招集各水军领将到自己船上来。这一次从海上突袭虽然是以完颜长之为主将,但他毕竟对水战并不精通,战船作战还是主要由苏保衡和抹然史乞塔来指挥,其他水军的主要将领有夹谷速、兀里坦达、向右军、邹桓、唐准、鲁仲雄、毕芮、慕容颜达等人,其中大部份都是汉人,因为在水上作战,汉族人确实比女真人要强。

因为一但在宋境内登岸,就要展开陆地进攻,因此完颜长之身边带郭虾莫当副手,另外还有会宁寺的三代弟子中两名大弟子石抹燕山和蒲阿统,其他弟子八名,术虎刺罕,翰勒明,侈刺合达,邵方杰,乌廷托赤,高临福,大都臣,商景亮。

只到这个时候,完颜长之才向其他各位主要水军将领公布这一次行动的目地。众将听了之后,有的不知所措,有的大惊失色,有的欣喜若狂,也有人惶惶不安,总之各种心态的人都有。因为这个消息实在太突然,而以前水军在大金一直都是属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不但远逊于骑军,就连步军也比不上,这一次陡然承担这样重要的任务,他们一下子都转不过弯来。同时也有人但心,宋朝的水军实力一直都远远强于大金,那么这一次从海上突袭,能成功吗?稍有不慎,就会有全军覆之险。

完颜长之等了一会,让众人消化他刚才所说的作战计划,这才道:“各位将军,我们已经探明,宋朝海州的水军有大半调到南方平乱,并不足为惧,现在我们正好可以利用海州空虚,一举从海上突袭,直捣临安。一但我大金平灭南宋,统一天下,建立千秋功业,各位都将居功至伟,以后都将成为大金一统天下的功臣,封候拜将,名垂青史。”

众将听见海州的守卫空虚,这才放心不少,而且又听见完颜长之后面的话,一个个斗志昂扬,擦拳磨掌,等待出发。

完颜长之当即下令,将全部战船分为两队,自己和苏保衡、抹然史乞塔带领六百多艘战船为前队,主要携带各种水战武器,与宋朝的水军决战,留下兀里坦达和向右军两人,带领二百艘战船为后队,主要运载蹬陆的士兵和马匹,还有其他的物资。一但金军击败宋朝的水军,后队就立刻赶上大队船队,一齐向宋朝境内突袭。

第二天大金皇帝完颜雍也亲自到琅邪山,并且接见各水军的将领,当面加以鼓励,并且备下御宴,为金国的水军送行。这在以往大金的征战中,水军还是第一次受到这样重视的。水军的士气,一下子提到了最高点。

第四百零九章 海上突袭(一)

两天之后,金军船队的先锋已经到达了日照附近海面。

金宋两国海上的边境划分十分模糊,远不像陆地上那么径渭分明。李宝的船队驻扎在海州的东海郡,一般来说,金国的巡逻的船只不会进入东海郡三十里以内的距离,宋国的放哨战船也不会越过日照海面,继续北上。而在东海郡三十里以内到日照海面这一段海域之内则是双方都默认的一个缓冲区,宋金两国的小股巡视船队在这段区域内相遇,一般不会发生争斗,基本都是各行其道,互不相干。遇尔发生冲突,也不会追出这段区域之外。

因此现在金军船队已经到达日照海面,如果继续前进,就将进入宋军哨船的巡视范围,那么随时都有可能与宋军的战船相遇事。

完颜长之虽然知道,驻扎东海的宋军船队被调走近半的船只,但却依然不敢大意,要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