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翔(木林)-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制定好这些安抚措施之后,杨炎立刻写下三份公文,一份送回天临府,将入川经过报告给朝廷,另一份送往金州,告诉杨昌鹏已经取下了成都,让他放心。还有一份迸往兴州给四川宣抚使王炎,让他立刻赶到成都,与自已见面,商议下一步的安排。

几天以后,在成都各级官员的努力下,各项措施陆续开始实施,在杨辅的严密控制之下,所有钱财都完全发放到百姓手中。成都的官兵、百姓见官府见到这些妥抚举措,也都渐渐安下心来,城中后秩序也迅速恢复。

同时成都周边的府州军县也纷纷派人到成都见杨炎,表示原意不从吴羲,继续为大宋效力。还有那些因为吴曦谋反,而弃官不做的人也都纷纷来到成都,愿意在杨炎帐下效力。对这些人,杨炎一率都用好言安慰,申明只要是愿彖继续为朝廷效力的人,以前的过失一率既往不咎。

而在这其间,杨炎又一面整编成都府的军队,一面派人去调刘仁先率大理军入川。同时也清查成都城中的府库钱食物资,准备迎战吴曦的大军。

一查之下,杨炎这才知道,川中的物资是何等的富足,仅粮食一项,成都城中就贮存了五十多万石,加上周边的县犊地区,可以高达八十余万石,如果不是自已巧计偷袭成都得手,成都就是被大军困上一两年,城中也不会缺粮。而库中的铜钱也有三百多万贯,不少穿钱的绳索都烂了,散落在地上的不计其数。其他的物资储备也都十分丰富。

仅一个成都的库存就达到这样丰厚,那么放眼整个川中,应该是何等的富足。杨炎和赵月如都十分高兴,如果能够稳定四川,那么仅靠四川的钱粮物资,就够大宋支持二三年了,对于抵抗金军大有益处。

十天以后,守城的士兵来报,四川宣抚使王炎已经到达成都,正在城外等候。杨炎接到通报之后,和赵月如一起出城去迎接这位与自已同名的地方大员。

在城门口相见,王炎五十左右岁年纪,中等年材,白面长须,不过一身风尘仆仆,行过远路的样子,一见杨炎和赵月如出城,王炎抢步上前,双手抱拳,对杨炎深深一躬,恭恭敬敬道:“四川宣抚使王炎,见过钦差大人。见过公主。”

杨炎也一怔,连忙双手扶住王炎的双臂,道:“宣抚大人,你太客气,你是朝廷宿臣,在下尚年轻,如此大礼,实在是不敢当。”

宣抚使虽是一个地方性的官员,但责任极大,掌管着一路或数路的军、政、财大权,除了在绍兴初的一段特殊时间之外,一般都是由执政大臣才能担任,实际的官职等于宰相。朝中大臣能出任宣抚使,可并不算是外放,一般都被视住极高的荣誉,而且一但任期结束,被调回朝中,必然会担任持政大臣。王炎当初就是以参知政事的身份出任四川宣抚使的。虽然杨炎是这一次入川的钦差大臣,但无论是年纪、资历、官阶,都在王炎之下,因此王炎是无需对他这样恭敬的。

不过王炎对杨炎的恭敬却是发自真心,他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官员,而且一向主张恢复。到了四川以后,一心想着治理好地方,整兵备战,使四川成为大宋日后北伐的西路基地。但到了四川以后才发现,吴氏家族已经在四川根深蒂固,自己又没有虞允文那样的威望资历,虽然身位四川宣抚使,但许多事情都无能为力。对这一次吴曦的反叛行动也只能眼争争的看着毫无办法,连成都都待不住,被迫躲到兴州,连自己也觉得这个宣抚使做待实在是太不称职了。

虽然王炎以前也听说过杨炎的一些事迹,但毕竟没有见过杨炎,接到杨炎但任钦差大臣入川的消息之后,对杨炎的能力还有些半信半疑,也万没想到他入川还不到一个月,先取金州,后取成都,使吴曦的势力大减,硬生生将四川的局面扭转过来,确实令王炎衷心佩服,可不敢轻视杨炎。

因此一接到杨炎的公文,王炎就立刻动身出发。不过现在兴州的战事叫紧,也抽不出多少兵力,王炎只带了三百名士兵,翻山越岭,走小路赶到成都。

听了杨炎的话,王炎有点惭愧道:“钦差大人说那里话,本官虽蒙朝廷信任,受任为四川宣抚使,然而却不能抚顺地方,扫平叛逆,实在是素尸高位,而自从钦差大人虽然年轻,但入川之后,先取金州,后取成都,使吴逆仓皇失色。扫平叛逆,就在眼前,确实令我等汗颜,受我一礼,并不为过。”

杨炎忙道:“王宣抚太过讲了,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有什么事情,我们先进城再说吧。”

一行人进城之后,在临时的钦差行辕中就坐,王炎才道:“杨大人,我从兴州动身时,听说吴曦己在兴元府征调大军,准备来复夺成都,不知现在成都府中有多少人马?大人可有什么良策对付吴曦的大军?”

第五百八十章 兵败如山(二)

一行人进城之后,在临时的钦差行辕中就坐,王炎才道:“杨大人,我从兴州动身时,听说吴曦己在兴元府征调大军,准备来复夺成都,不知现在成都府中有多少人马?大人可有什么良策对付吴曦的大军?”

这时刘仁先率领的大理人马也已经到达成都,目前杨炎麾下共有人马两万四千多人,但只有杨炎带来的八千人马是精兵,其他的人马在杨炎看来,都难当大任。不过吴曦将会来复夺成都早己是杨炎预料之中的事情,因此杨炎早就想好了应对的办法。相反如果吴曦不来攻成都,反而会让杨炎感到为难。

听王炎这么问起,杨炎道:“王宣抚请放心,我早己想好应对之策,己命沿路各地方不许阻拦吴曦的大军,一率放行,现在就只能吴曦的大军到达成都。”说着,就将自己的计策告诉王炎。

王炎听完之后也大吃了一惊,沉呤了一会,道:“恕本官直言,驸马这一计虽妙,但非君子所为。还请驸马三思。”

杨炎也苦笑了一声,道:“王宣抚所说不错,在下也知道这一计非君子所为,不过现在金军己打过长江,东南失陷,朝廷己迁至潭州,倘若四川在有闪失,大宋将势必难保。而如今四川内有权臣反叛,外有金、夏二国大军压境,不但要迅速平定叛乱,而且还要仅可能减少杀戳,收降叛军,毕竟吴曦手下的人马都是大宋之兵,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岂能白白损于这样的内乱之中。但想到做到迅速平乱,收降叛军,唯有用在下之法,别无他计。因此从产生的后果由我一人承担。”

王炎又想了一想,也确实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点头,道:“大人此举,也是为大宋着想,如今形势危急,只能行此权宜之计。就依大人之言,不过如来真的产生不利的后果,岂能由大人一人承担,如果朝廷问责,本官愿写大人马共同承担。”

二天以后,吴曦的大军果然抵达成都城下。

“轰!”粗壮的巨木如同怒龙一般,撞击在城门上,发出震耳欲聋的一下巨响,粉尘四扬,仿佛连城墙都颤抖了一下。本来就已经是摇摇欲坠的城门,终于吃不住巨力的撞击,“咣当”一声,应声而开。

城门终于被攻开了。

毕再遇站在离城门大约三百余步远的一座高楼上,这里是信州的钟楼,也是全城中最高的建筑,可以俯视着金军如潮水一般从城门涌入信州城中。

今天已经是第七天了。

城墙外的原野上尸骸遍地,城墙上更是伏尸处处,殷红的鲜血不住添加在已经变得焦黑的血迹上,但现在已经没有人去理会了。自从第一天在城外与金军大战一场之后,宋军就开始紧闭城门,坚守不战。

在随后的六天时间里,金军几乎是不分昼夜,共用了撞车、塔车、蹬云梯等除了火器之外的所有大型攻城器具,以东门为主攻方向,对信州城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猛攻。而且在进攻东门的同时,还对其他三门假作佯攻,以分散宋军的防守兵力。

面对着金军日以继夜的猛烈攻势,毕再遇沉着应战,指挥着宋军打退了金军一次又一次的攻势。毕再遇忙得几乎连城墙都没下过,起初的两三天,还能和张师颜、刘复武、齐大柱等人轮流休息一会儿,到了后来,随着金军攻城愈急,毕再遇也只能不眠不休地在城上指挥,饿了就在城墙上啃个馒头,困了就在城楼的小屋中打个盹,然后继续指挥宋军守城。

经过了六天的猛攻,宋军阵亡近八千余人,除去伤兵之外,现在城中的可战之兵已经不足两万五千人了。而金军的损失同样也不小,已经损失了近两万五千人马,不过孛撒又从纥石列志宁那边调来两万人马,现在还有大约八万左右的兵力,依然保持着对宋军的绝对优势兵力。

而且信州的城墙本来就不怎么结实,历经了金军的反复攻打,东门附近的城墙本来就破损多处,现在已经出现多处塌陷的缺口,有几处的缺口离地面己不足一丈高。好在由于杨炎先前在信州准备十分充份,城中的粮草、军器、物资到还十分充足。

而就在这时,信州城东门的城门己经被金军撞开。

金军的主帅孛撤见了,心里不禁大喜,看来攻下信州就在眼前了。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相比起金军其他几路进军陷入的僵持状态,自己这一路的进攻总算是有了进展。而且攻下了信州,下一步就可以进攻隆兴府,直接危胁潭州的门户。因此孛撤立刻下令,让手下的大将忽里忽斡率领金军全力攻进城中,今天一定要占领信州。

按照一般攻城的经验,只要城门被攻开了,宋军必然会人心焕散,军无斗志,这个时候金军只要再稍稍做一点努力,剩余的宋军就会溃败逃出城去。领军杀入城中的金将忽里忽斡也是这样想的,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先头的人马通过刚刚从撞开的城门杀入城中的时候,就遭到宋军迎头一阵弓箭的袭击,金军猝不及防,立刻被射到了一大排。要不是忽里忽斡躲得及时,险些也被射中。

后面的金军举着盾牌,冒着箭雨,沿着大街冲入城中。

但进城之后,金军才发现,原来沿城墙两则的道路早已经被宋军堵死,金军在城中无法从两侧展开,忽里忽斡只好率领着金军沿着直通城门口的长街向城中冲杀。但在长街两侧的小巷中还有无数的宋军依然在城中依托着房屋,街道继续与金军奋战,顽强的守卫着信州城。

“宋军到是真顽强啊。”忽里忽斡砍倒两名宋兵,但立刻又有无数的宋军继续冲上来,与金军力战。

毕再遇站在钟楼上,看着在长街上进行的激烈战斗,冷笑道:“以为撞开了城门就可以攻占信州了吗?还早着呢?”

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败如山(三)

原来毕再遇是个有心人,平时和杨炎一起讨论兵法战术的时候,听杨炎说过好几次在城中巷战的经过,他就已经留心。按照通常的惯例,只要攻开城门,攻入城中,就基本算是大局己定了。但毕再遇却发现,按照杨炎的说法,虽然是攻城的巷战,但也完全可以运用到守城中去,就算城门失守,但也可以在城中利用房屋建筑,组成第二道防线,只要士兵的斗志没有尚失,完全还可以继续坚守下去。

在开始驻守信州的时候,毕再遇就发现信州的城墙已经破损得十分厉害,跟本经不起反复的攻打,因此在那时毕再遇就动下了在城中组织第二道防线的念头。和众将商议之后,其他人也都认为可以一试,于是毕再遇一面加强守城,一面也在城中开始布置。

好在这时信州城中的老弱妇幼已经全部散走,巷战到是不用但心居民的安全。因此就在金军主攻的东门,将城墙两侧的道路堵死,只留下长街让金军通行,并且把长街两侧十丈以内的房屋临街的门窗全部用木板封死,房顶都进行加固,同时在每个屋顶之间都架上踏板,可以在屋顶上来回行走。在每条临街的小路全都用刀车,拒木堵住,将离城门三百多步远的钟楼做为守卫长街的终点,也是城中防线的指挥中心。

到了第七天,宋军果然守不住城墙,被金军攻开了城门。毕再遇立刻率领宋军撒到城中的第二条防线继续防守。

虽然杀入了信州城,金军发现情况并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么美妙,侧街都有宋军用刀车拒木堵住,只能向前冲杀,长街深达三百余步,但宽度却只有十余步,宋军只用百余人,就可以守住长街,且战且退。而两侧的屋顶已经布满了宋军的弓弩手,箭矢如同雨点一般,从四面向金军的头上落下,还有宋军用瓦块,桌椅板凳,瓶罐锅盆等物砸向金军,直打得金军头破血流,射死砸伤不计其数。连忽里忽斡头上都挨了两下,虽然带着头盔,但也被砸得“嗡嗡”作响虽然杀进城中的金军里也有弓箭手,但一来宋军是据高临下,二来宋军也已经首先占居了城中几乎所有的有利的地形,因此金军的弓箭手几乎对宋军构不成多大的威胁。而且在长街两侧的小巷中,还不时有宋军搬开刀车拒木,突然杀出,打金军一个措手不及,一但金军反应过来,就立刻又退回到刀车拒木后面防守。令金军也头疼不己。

而这时在城外,孛撤也对目前的战局不满。在他看来,攻开了城门,基本就大局以定,这时早就应该完全占领信州,想不到还是迟迟没有进展,看来宋军还是相当顽强。由于隔着城墙,孛撤看不到城中的具体战况,他还没有意识到,宋军实际上是进行的有组织的抵抗,还以为只是在负隅顽抗或者是因为忽里忽斡作战不利。

因此孛撒决定派部颜那突再领一万人马,杀入城中去支授忽里忽斡。

其实在城门被攻开之后,金军的进攻反而陷入了一个误区,不仅这时已经完全把进攻的重心放在东门,完全忽略了在另外三门的牵制性进攻,而且即使是在进攻东门时,也太执着于由城门杀进城中,连城墙都没有人爬了,这样一来反而导至自己空有强大的兵力,却无法展开。相反宋军却可以利用优势的地形,只用少数兵力就可以抵挡住金军的进攻,其他士兵还可以轮留休息。

因为虽然信州的城墙多处受损,但毕竟也形成一道屏障,金军的大型攻城器械无法运进城中,金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骑兵也毫无用武之地,只能靠步军凭血肉之躯去与占据优势地形的宋军肉搏,结果只能损兵拆将,但也毫无进展。

既使又加入了颜那突的一万人,忽里忽斡和颜那突两人轮流率领着金军冲杀,但金军的攻击进展也不大,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战斗进行了三个多时辰,从清晨一直打到午后,金军已经付出了阵亡五千多人的代价,然而仍然被困在长街上,只向前突进了百余步。在长街上留下了大量尸体,鲜血几乎染红了长街的每一块路面,以至后面的金兵只能踏着同伴的尸体和鲜血向前冲杀。

直到了这时候,孛撤才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不过仗打到了这一步,是绝不能后退的,就好像只差一步就可以摘到最果实,无论这一步多么艰难,也不能放弃,一定要继续走下去。但孛撤也明白,继续照这样打下去,是无法再进一步的,金军在进攻上也必需要做一些调整。

因此孛撤立刻下令,调整进攻的方式。首先命令一部份金军从塔车,云梯蹬上城墙,设法从城墙上攻入城中,另外又调了一部份弓箭手在城墙上,掩护城中的士兵。同时又加强城中的兵力,不休止的轮番进攻,又找了一些小木梯,供士兵进攻屋顶上的宋军。

安排完毕之后,金军立刻又重振旗鼓,继续向信州城中发动进攻。

一部份金军从塔车、蹬云梯蹬上了城墙,不过宋军将城墙下到城中的通路也大多堵死,作用不大。而且宋军也早有准备,沿城墙边搭了十几座高台,又占据了城墙附近的一些高楼,一见金军重新爬城,就一齐对是城墙上射箭。城墙靠城内的一侧没有垛口,只是一道三尺来高的低墙,毫无遮挡,金军成排的倒在城墙上。

直到后来一批盾牌手在城墙上掩护住弓箭手,和宋军互相以弓箭攻击,总算是牵扯住了一部份弓箭手,也使攻击城中的金兵危胁降低了不少。

趁着城墙上的金军牵制了宋军一部份兵力,忽里忽斡和颜那突两人又振奋起精神,领军轮番对宋军发动凶猛的攻击,只杀得宋军节节向长街后退去。

第五百八十二章 兵败如山(四)

而其他的金兵也纷纷向两侧的屋顶发起进攻,有木梯的就架起木梯向屋顶进攻,再或者就是用桌椅板凳搭起台子向上攀爬。还有的索性就搭起人梯爬上屋顶。也有一些金军砸开门窗,冲入室内,从楼梯上去。而宋军侧凭借居高临下的优势,拼命守住屋顶。战斗变得异常激烈起来,从街道一时延续到屋顶上。

战斗又进行了大半个时辰,金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终于已经成功的占领了十来个屋顶。不过宋军对此也有对策,只要一个屋顶失守,宋军就会转移到邻近屋顶上,然后抽去连接两个屋顶之间的踏板,使金军无法从屋顶上展开继续的进攻。虽然金军这时己不全是束手无策了,宋军的优势也在慢慢变小。不过金军想要彻底击败宋军,占领信州,也还不容易。

毕再遇依旧站在鼓楼上,冷静的俯视着眼前的战场,根据战场中的变化,发出一道又一道指令,指挥着宋军作战。这时在长街正面防守的宋军已经退到了离钟楼只有几十步的距离,可以清楚的看到,张师颜一身血污,手舞大刀带领着宋军死死抵挡着金军前进。现在整个长街上已经挤满了金军,正在向长街两侧的屋顶、侧街发动凶猛的攻击。

刘复武是骑军统制,这种巷战没有他的用武之地,因此一直陪着毕再遇在钟楼上,现在在钟楼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目前战场的范围是田东门向城中深约近三百步,宽约六七十步的一个巨大的长方形中,在这个范围内,几乎每一地方都填满了金军,宋军只在屋顶上才有立足之地,而且屋顶也在被金军逐渐占领。见此情景,刘复武道:“毕将军,我看差不多了吧,进城的金军已经不少了,再不动手,弟兄们怕是支持不住了。”

毕再遇点点头,一回头,大声下令道:“打旗,擂鼓。”

接到了安泽的回报之后,吴曦也大为震惊,原以为成都城高河宽,又有两万人马驻守,虽然只是地方厢军,但只要事先有所准备,无论如何也该守得住的。那知杨炎竟会在入川之时,就派出一支人马乔装改扮,潜入城中做内应,而且杨炎的人马到达成都,知府杨辅、通判韩植,守将杨巨源等人居然都立刻反叛了自己,投到杨炎的麾下,这确实是吴曦所没有想到的。

成都是四川重要的钱粮屯集之地,一但失去成都供应,兴元府的钱粮最多只能支持三个月左右。而且兴元府驻军士兵的家属也大多都在成都。虽然吴曦一直极力隐瞒,但不知怎么,这消息还是走漏了出去。一听说成都失守,军中上下都有些惶惶不安,议论纷纷,不少士兵都挂念成都的家人安危,动声号哭。虽然吴曦暂肘强压制止,并未酿成大变,但军心也己开始动摇。

更重要的是,吴曦的反叛,本来就不得人心。而成都的失守,又极大的打击了吴曦在四川的威势,使川中官员看到,原来现在吴曦在四川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了。因此在短短的时间里,有不少官员纷纷背弃了吴曦,又转投到杨炎的麾下,即使有些谨慎的官员,一直还没有和吴曦完全决裂,但也开始和杨炎暗通曲径,对吴曦的命令要求也尽量推托敷衍,保持中立。

现在吴曦的命令,仅仅只在阶州、文州、龙州、大安军、利州、巴州等六七个地方再行使得了,其他地方都在坐观望双方的成败结局,再作决定。

对于吴曦来说,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调集大军,立刻去复夺成都。只有重新夺回成都,吴曦才能重新恢复自己在四川的威名,才能安定军心,镇慑川中人心。而且本来为进攻金州,已经将大军全都集结好了。因此吴曦接到成都失守的消息之后,就立刻下令,起兵去攻取成都。

吴曦手下的军马有近十万之众,现在兴州有西夏军牵制,无需但心。吴曦命又族弟吴晛领五千人马守住饶风岭,以防金州的人马。自己亲自率领八万大军,带着大将有吉利、房大勋、戌万州等人,一起去复夺成都。

就在吴曦的大军出发之前,安泽以金国有事为借口,向吴曦告辞回京兆府去了。因为安泽虽然也认为吴曦的胜算至少应有八成,但对普风所说的话却不能不放在心上,说不定杨炎真有什么妙计能对付吴曦付大军。因此经过安泽反复思考,终于还是安全为上,不跟吴曦去冒这个险。

吴曦到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很客气的送走安泽,立刻下令大军开拔,向成都杀去。

沿路的地方都接到了杨炎的公文,因此都没有对吴曦的大军有任何阻碍。而吴曦急着要夺回成都,也不想沿路的地方上浪废时间和精力。大军一路畅通无阻就到达成都城下。

但就在当天,吴就接到杨炎写给他的一封书信,约他第二天在成都城外,决一死战。

吴曦接信之后,反到大为不解。他已经查得很知道,这次杨炎袭取成都只有数千人马,成都的驻军虽然投降了大半,但不过都是大宋的厢军,战斗力并不高。而自己所带的人马大半是兴元府的御前驻军,其他人马,也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