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抗战918(寒冬)-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的!我这就安排。”
王宜海看到了董库瞬间凝滞了下的表情,知道他这是要离开园区了,遂答应着说道:“这里的工作暂时不会出现纰漏,我会在新型高炮试射后向您汇报数据的。”
“好。”
董库也没啰嗦,补充了句:“那三十两卡车直接安装新式高炮,优先安装。”
“好的。”
王宜海沉稳的回答着。
董库没有参与到还在兴奋的人群里,他带着近卫悄悄的离开了园区。
近二十万的大军逼近边境,他不得不小心应对,此时,他更加迫切的需要部队,需要人数,虽然海岛来了近十万精兵,可还是不够,防守了苏俄,就没力量进攻长春了。
第252章紧锣密鼓
董库离开园区赶回了哈尔滨,直接找到刘苍浩,询问他招兵的情况。
刘苍浩在柳败城主抓了大小事宜后,放平了心态,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招兵,宣传,思想灌输。
此时的新兵营已经有了八万多人,这是各地汇集来的青壮,全部集中到了哈尔滨。
“队长,你的意思要继续扩大招兵?”
刘苍浩和一个政工干部抬头看着董库。
“刘干事,现在,我们面对的不是一城的敌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国家。武器是一方面,这点我有把握解决,现在就是缺战士啊。”
刘苍浩听懂了,现在的兵力不足以对抗一个国家。
“那,再招兵唯有深入乡镇了,城市里现在战事不紧,招兵有点缓慢,按照先遣军给军饷的条件,那些下面生活困苦民众的招起来能快。”
刘苍浩话音落下,董库立刻拍板道:“这个可行,招兵原则,能够吃苦,能够拿动枪的,从十五岁开始,到四十岁全招,人数不限,招完就地初步训练,合格的发枪。”顿了下,董库接着说道,“各村镇的合格新兵全部集中到就近的大镇子练习射击,等待进一步集结的命令。”
“是!”
刘苍浩一个立正,大声领命。
按下刘苍浩将培训的数千政工干部派往各个道路还未畅通的偏远村镇,带着教官招兵不提,董库离开刘苍浩那里直奔柳败城的办公室。
“先生,依你看,大胡子现在的举动怎么判断?”
“大胡子急眼了,看来。我们一开始的估计保守乐观了。”
柳败城眯着眼睛说道:“如此大的阵仗,显然是要打国战了,而不是侵略一点疆土那么简单了,他们现在的态势就是不死不休啊!”
“看来是这样了。”
董库证实了心中的猜测,知道之前的动作看来是过了。不但没有警告住大胡子,反倒激怒了他们。
“为今之计只能是先防守,现在这边的准备还没到位,还不适合发动反击。”
柳败城眉宇间不无忧色。
“先生,我已经安排大量招兵,我们需要先用人数来堵住防线。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真正的反击。”
“嗯,只有先如此了,大量招兵不知道粮食能否撑到新粮下来。”
“粮食……”
董库沉吟了。
粮食,大河镇的山里的粮食没有太动,还有足够十万人三个月以上的用度。老秃子山,最后缴获宝清的粮食加上七台河大战获得的粮食数量不小。保守估计,十万部队三个月用度不是问题。虎头那里已经自给自足富裕,撑到新粮下来绝对没问题,就算再添加十万的部队,也不会出现缺口。狗蛋那里有了劫掠老毛子的粮食,他们加上狩猎捕鱼,半年内也不会出现紧缺。双城的粮食本就充足。十万大军撑到新粮下来问题不大,那里现在不过才三万兵力。唯独哈尔滨,哈尔滨的粮食因新增加的海归士兵和技术工人和那些科学家,工程师,原本计划的粮食就要紧张点,就算不增加吃饭的,恐怕也有一个月以上的缺口。
核计了一圈,董库说道:“先生,再增加二十万部队,粮食紧张点。但也够用,三十万就困难了。”
董库话音落下,柳败城眼中厉芒一闪,沉声说道:“那不成,我们要有三十万大军的富裕。目前的粮食虽然不缺,但早晚要有大军,既然广开招兵了,那,民间的粮食就要动一动了。”
“民间?”
董库错愕了下。他从来没有动过到老百姓那里征粮的念头,他们自己还无法度过春荒呢,哪来的粮食给部队用?
柳败城显然早有腹案,他沉稳的说道:“嗯,民间的粮食掌握在一些财主和富商手里,这些人的粮食拿出来将会给我们解决所有粮食的缺口。”
“吃大户……”
董库再次愣了下。打土豪分田地,这点在他心里并不完全认同。这里面剥削欺压是有,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靠这种手段起家的,还有很多规矩生意人。一旦实行这个政策,那,就会胡子眉毛一把抓,将会使很多有前卫思维方式的富人受到波及。
董库认为,之所以能富,除了一些欺压的手段以外,这里面就有一点,说明这些人的思想前卫,这也是富人和穷人的区别。他不需要收买民心,这种分田地博取民众支持的做法在他这也用不到,他又不想着建国。
“先生,这点我不赞同,如果是强行征收的话。”董库语气坚决的说道。
“强行征收?”
柳败城放下茶杯笑了:“不会强征,他们会甘愿交粮,也不会引起怨怒,这点我能做到。”
“哦?”
董库眼前一亮,如果那样还成,粮食就解决了,招多少兵也不担心了。
“行,先生既然早有腹案,那就交给先生办理了,只要不强征,不弄得怨气满天就成。”
说完,董库起身告辞,他还有很多的事情未做,需要他亲自去跑。
柳败城直到董库的背影消失,脸上露出了笑意。
董库赶到正在训练的海归士兵营地,叫来刘忠,让他停止训练,集结队伍。
刘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快速的传达了命令。
少卿,各师集结完毕。
“刘忠,部队现在就开拔,这里的马爬犁只能运送五万人左右,挑选滑雪学的快的留下徒步赶往虎头,其他的乘坐马爬犁,路上会有马爬犁接这些徒步的士兵,武器暂时没有,到了虎头先用老毛子的步枪,一个月内我给你换装。”
“是!”
刘忠大声领命。
董库没等刘忠转身又问道:“虎牙的预备队选出来了没有?”
“已经挑选选完毕,一共一万三千人,筛选后将剩余一万人左右,这些人本来就是尖子。”
“好!你留在哈尔滨,其他交给各师长,交给副军长姚杰,你抓紧把虎牙弄出来,短时间还不会有战事。”顿了下,不等刘忠领命,又补充道,“挑选剩余的交给近卫五号,加入飞虎队。”
“是!”
刘忠大声领命,转身传达命令不提。
海归的战士们还没有适应严寒,也没有领到枪支,但他们训练了半年之久,令行禁止绝对到位,他们也见到了崇拜的董库,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但他们并不觉得收到了怠慢,而且训练更加刻苦。因为,他们里面的尖子被挑选了出来,进入了他们崇拜者直接领导的特殊部队。
在接到命令后,他们有序的整理刚刚发到手的背包行李,穿着崭新的伪装服,披着雪白的斗篷,白乎乎的一大片,就离开了军营,乘坐马爬犁赶奔牡丹江。
董库不敢掉以轻心,苏俄一旦来个全线开花,他将无力堵漏,所以,他必须做好准备,让人员先顶到前线,那里,还有为数不少的苏联步枪,和德普,暂时武器还有的用。
大军出发,他回到办公室,抄起电话直接打到了工业园区,让枪械的生产一个月内完成五万支半自动,五万支冲锋枪,给刘忠先换装。
接到命令,负责枪械生产的厂长张绍祖立刻下令,除了给火炮车床生产原件外,其他暂停,全力生产枪械车床,同时,给炼钢炉下了单子,定下了足够数量的几种钢材。
现在,一天不过才五六百支枪,要想一月十万,显然是不可能的,唯有让车床迅速到位,反正技术工人不缺。
董库放下电话后,想了想,又给齐齐哈尔的老赵打去了电话。
“董库,有什么新动向?”老赵在那头直接问道。
这是只有俩人才通的电话,他自然之道是谁了。
“老赵,今天日本的飞机起飞了,你那边的防空力量还不足,要多用机枪,目前日军的飞机飞的并不高,尤其轰炸机,做好防空的准备。”
“哦?小日本的飞机起飞了?”
老赵吃惊不小。飞机可以起飞了,也就意味着随时会有轰炸到来,他这里一共才四十门75炮和20挺机关炮,防守了炮兵阵地就防守不了城区,很是捉襟见肘。
“一个月后,我给你三十门高炮,这段时间你自己多加小心吧。”
老赵豪气冲天的说道:“行,一个月内就算飞机来了,我也掰下它们的翅膀!”
董库此时很无奈,对方不给自己时间,他也无可奈何,唯有紧张的向前赶了。好在这些天,石油管道的坑槽挖掘已经结束,并用木杆棚上了,单等十几天后钢管到位了。这段时间,火龙消失,董库也不再担心被日本人发现了那里特殊的地方。
董库这边紧锣密鼓的吗,忙碌着,日本人和老毛子也同样没闲着。就在董库忙碌的时候,日本人得到了库页岛的问题苏俄不再提的承诺,将虎头沿线的布防图,以及一直到漠河的防务图,还有黑龙江境内的地形图,和他们修建的公路图,全部给了大鼻子。
日本人需要老毛子下点力,他们相信,苏俄人是打不进来的,只能起到消耗敌人的实力,牢牢拴住一部分兵力的作用,虎头,还是他们的。
第253章提前交货
董库这里紧张调度,招兵买马,准备防御呢,日本人此时是兴奋的直呼盟友万岁。
原来,就在董库接到邢远电文的时候,志贺优悟带着刚刚赶到的飞行员,进入了德国的飞机实验区,去观看样机。
当志贺优悟看到单翼的零式,也就是现在的火烈鸟时,他就被这种设计折服了。
帕里奇诺信心满满的看着表情变换的志贺优悟说道:“我的朋友,这款飞机我们已经试飞了一百小时,测试了所有数据,看看,是不是很漂亮?”
“漂亮……漂亮……”
志贺优悟看媳妇般围着飞机转来转去,查看着每一个细节。
半响,他试探着问道:“帕里奇诺君,可否……”
帕里奇诺没等他说完,微笑着说道:“我的朋友,我想邀请你的随从亲自开一圈这架飞机,不知道能否赏光啊?”
“啊!这……恭敬不如从命。”志贺优悟没有谦让,没等帕里奇诺说话,就摆头说道:“山口,你来试试这架飞机。”
“哈衣!”
山口佐助领命接过递来的飞行服……
志贺优悟看着急速攀升,快速盘旋,飞一样掠过的火烈鸟,不用飞行员下来说,他已经看出不凡了。
山口有着十年的飞行经验,这款飞机他只看了几遍操作说明,就能够熟练的驾驶了。飞行中,飞机灵活的翻飞,让他看到了空战缠斗的优势,看到了敌机一架架在他眼前绽放光芒。才短短两三分钟的时间,他忽然有种错觉,这款飞机就是给他们设计的。而且随着各种动作的操作,很快他就证实了款飞机的确是专门给日本飞行员设计的一般。
那些拉杆的位置,那些指示灯,那些仪表盘,就是根据他们的习惯。放在每一个合适的位置的。
“盟友太伟大了!!”
山口继续拉升中,心里暗暗欢呼着……
“帕里奇诺君,我们那里,钢管已经生产出大半,可以开始运输了。”
看了眼志贺优悟,帕里奇诺笑了。
“我的朋友。你这个消息太让我高兴了,那,我明天就通知验收人员抵达奉天,验收合格,就可以装火车了是吗?”
“是的,钢管的直径标准的一米。管壁厚三公分,长度两米,预留了焊接的v型对接口,重量统一的一点五吨。”志贺优悟如数家珍的介绍道
“哈哈!”
帕里奇诺大笑道:“我的朋友,对于你们的技术我还是信得过的,走,我们先去喝一杯。明天那边验收装车,一个月后,漂亮的火烈鸟就可以在你们的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降了。”
“艹!我都提前了,你怎么还死咬着一个月后交货呢?”
志贺优悟心里冒出了句中国式的国骂,腹诽着,满脸堆着笑容,让着,一起离开了飞机场。
很快,日本本土就接到了志贺优悟的汇报,称。这款飞机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适合舰载,也适合陆地机场。简直就是给大日本帝国量身打造的,连细微的仪表盘的位置都是按着日本现有飞机的位置设计的,显然。盟友是下了番功夫的。
往来的电文很快到了哈尔滨,克里斯蒂安也随之电话打到了董库那处秘密住处。
“提前交货?”
董库一直没太明白,按说,钢管运输比设备困难,毕竟这玩意占地,一船拉不多少,可已经提前了一个月了,这点就挺让他意外的。可现在第三批的设备还没到,钢管怎么会先到呢?
琢磨了下,他也没闹明白德国人为何效率这么高。不过,越早到越好,他已经迫不及待的等着管道下地槽呢,焊接,一个月也难以完成,搞不好要到四月中旬了。所以,越早越好,省的开化了,地槽里灌水,难以施工。
当见到克里斯蒂安的时候,董库得知,三天后,钢管就陆续的到了,设备,也在钢管后面陆续的跟钢管一起运到。
离开龙翔饭店,董库还是没搞明白德国人为何效率这么高,就算生产快,可也要运输不是?他哪里知道,老希玩了手空手套白狼,用他给的图纸,让日本人掏钱制造,然后还换取了那近百公里的钢管。那可是数万吨的钢材,就这么被老希左手换右手,转手给了他了。
不过,这事用不多久他就会知道的,因为,零式那熟悉的身影就爱那个航快出现在哈尔滨的上空,他自然会很快想到是怎么回事了。
得知钢管就要到了,董库顾不上吃饭,急忙通知柳败城,让卡车车队做好准备,让第二批的工人进入工地,等待卸车,并将管道摆下地槽。
柳败城接到通知很意外,但也没手忙脚乱,在钢管到来时,还是准备好了所有的工作。
钢管卸下火车就直接装上了卡车,一片片的停在了军营里。也玩,天黑后,一辆辆卡车驶出了哈尔滨,随之关闭车灯,摸着黑的开向地槽的方向,随之,摸着黑的开始卸车……
董库担心白天几百台的卡车会引起日本飞机的注意,也玩连灯都不敢开,他可真的不敢让日本人知道,知道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就有油田,那,日本人真的会疯狂的,要不,他们也不至于去攻打南洋,为的不就是石油和矿产吗?
忙着昼夜装车,一列列的将钢管送到他们敌人那里,日本人真的不甘心,可也不能食言,他们太需要那款火烈鸟了,尤其是山口汇报的飞机的性能,不但是海军,就连陆军省都看好了这款航程远,飞行快,机舱封闭严,攀升高度万米以上的火烈鸟。这些,都是远程袭击护航的绝佳要素,最起码,滞空时间长,也就意味着战斗的时间长,这样,就可以在敌机油料不足的时候,追着后屁股打,而不用担心回不了家了。
五天的时间,双城那里是火车往来交错,天天的白雾缭绕,设备也在这时候抵达了,跟着钢管,一列列的驶入了哈尔滨。
此时,日本人没有太多的杂念,只是关心的是这批钢管干嘛用的。造炮,显然不行,虽然是无缝管,可却太粗,管壁也太薄,根本就承受不了太大的爆炸力。要说打井,也是太粗,这么大的水泵就要了先遣军的命了,根本就别惦记抽水。
他们百思也不得其解,但派人入境,现在还非常困难,大雪里,一个不好就会迷路。就算白天,都会迷路。再说,天寒地冻,别说走过的地有脚印了,就是这寒冷,也没人能在雪地里呆上几天的,那会冻死的。
最关键的是都无法知道运往何地,这就更难判断了,找不着大致方向,派人进去就算不折,那也找不到不是?
于是,飞机在每天温度最高的十一点左右,开始天天光顾哈尔滨,但,除了看到装车,却根本看不到往哪运,都停在了军营里。
此时,董库可顾不上日本人的小动作,他安排完了边境的事情,一脑袋又扎在工业园区里,那里,一包包,一箱箱的焊条正装进卡车。
五天时间,钢管全部运送完毕,总长度八十五公里。这些钢管也都被下到了地槽里,,就等着专业的焊工来抄平,然后焊接了。
这些,都将在木杆底下秘密进行,直到焊接完毕,东土回填。
五天时间,枪械的生产车床也全部组装完毕,试车后,明天就可以让产量提高到每天三千多支的速度。
炮管,在钢管到来前就已经完成加工,并被组装完毕,也进行了测试。
新型的75高炮的特点是射程远,精度高,高度已经超过八千米,完全可以击落零式。
两边相比,董库这边始终快日本人半步,等零式到来,这里已经是铁板一块了,就算零式,也同样要扔在这里。
管道运送完毕后,董库安排卡车将钻探的设备和所有井口用的钢管等物资秘密送往管道尽头的一处平坦的地方,用木杆盖上棚,用积雪掩埋,留下一个班看守,等待天气回暖。要不,一但开化,这些设备在稀溜溜的泥土地里,都难以运送。
在这其间,苏俄人很安静,一直就没有动静。他们拿到防御图后,结合公路图,他们发现,唯有主攻虎头是最佳位置,其他的,一旦开化,部队就算打进边境也无法运动,因为,到处的沼泽,到处的汪洋草甸子,根本无法行军。
“看来只有强攻虎头一途了……”
斯大林看着地图,嘴里喃喃道。
一名上将站起来说道:“我认为,趁着地面冻结,应该全线攻击,这样,顺着边境迂回增援,也可以对虎头这里起到帮助的作用,要不,一旦开化,我们只有进攻虎林这一条路。”
他的说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赞同,斯大林也同意这个说法,认为不能等到开化。要不,他不会源源不断的向达列涅夫琴斯克增兵,他就是打算在开化前将大门打开,进入黑龙江,这样,在夏天路干爽的情况下,就可以占领黑龙江全境了。
第254章与时间赛跑
ps:就要大战了,也马上到月底了,在这里向各位兄弟姐妹求张月票,拜谢拜谢
董库此时顾不上管其他事情,也不搭理日军侦察机的光顾,他现在需要时间,也可以说,在跟时间赛跑。
战斗,随时都可能爆发,苏俄人在准备,日本人同样没闲着,而他,除了老赵和已经回到根据地,并站稳脚跟的老杨是帮手外,他并无援军,也没有任何支援,可说是孤军奋战,就连关内爱国热血的青年,也无法越过敌占区,进入与世隔绝的黑龙江。
老蒋的暂停,让局势似乎得到了缓和,但他并没有进攻热河的动作,导致关内的民众也无法向日本人发动点什么,除了游行,暂时也作用不大。不过,民众已经开始觉醒,这将是掀起全国抗日的种子,华夏之声功不可没,而先遣军更是功臣。
但这些,却对董库一点帮助没有,起码目前是这样。黑龙江,就是孤悬海外,波涛中的一叶孤舟,没有陆地,没有岛屿可停靠,不但有汹涌的海浪,还有随时可颠覆他们的巨兽。
再者,老蒋虽然是掌舵人,实则他目前能够调动的部队并不是很多,他也需要时间,来整合资源,需要玩弄平衡之术,来掌控军阀手里的力量。
日本的国家机器疯狂的运转,在有了火烈鸟即将入列的情况下,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加快了脚步,四艘航母已经开始建造,最慢,在37年就可以下水。而快的,今年年底就能下水测试。四艘重巡洋舰也同时加入了建造的行列。相关配套的驱逐舰,轻型护卫舰,也在同一时间开始了打造,意图组建一支超过任何国家的庞大海军,称霸海洋。
坦克。在铁拳面前不堪一击,这让日本人意识到了目前的97式是纸糊的,不适合战场上冲锋陷阵,他们的对手既然有能力制约他们的装甲和坦克,那,就必须在坦克上下点功夫。否则,数吨的钢材在战场上就是废铁,就是火炬。
于是,一直没有投入精力研制坦克的日本在这一刻,开始了坦克的研究,因董库的出现。因铁拳的出现,导致日本滞后的装甲部队在迎头赶上,或许,用不了两年,日本的坦克就会赶上世界水平。毕竟小日本的聪明,世人有目共睹。
其他国家,老美、英国这些西方列强他们在关注着肥美的中国这块蛋糕的同时。也各自在积蓄力量,等待合适的机会再来一次重新画分,重新品尝下一战的甜头。他们并不打算现在介入,因为,日本目前驻满洲的兵力是替傀儡政府站岗,虽然心知肚明,可毕竟小日本没有明着发号施令,行使主权,他们也都觉得此时介入不合时宜。
但这并没有耽误他们准备武力,他们同样在积蓄。国内的工厂同样在研制武器,为即将到来的世界格局新秩序做准备。
董库在黑龙江虽然封闭,可消息的来源却相当的快捷和广泛。暗堂,这支柳败城耗费了几十年心血的组织,在这一刻显露出了她包打听的全部实力。
与此同时。暗堂的拔毛计划已经开始,只是让杜飞有点奇怪的是,那些名单上的人,很多都是一名不闻,大多还非常的落魄,蓬头垢面,生活窘迫。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