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抗战918(寒冬)-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突过对方两道山里阵地,突出天山的一刻,直升机直扑阿拉木图。
阿拉木图是军区,这里有机场,有装甲部队,是中亚防御比较强悍的地方。在得到防线被攻打的消息后,这里的守军一面布置防御,一面就爱你给仅有的六十架轰炸机和三十架攻击机紧急起飞,略一盘旋,就扑向山边敌军行进的方向,试图来一次空袭。
可当俄军的飞机飞临林边上空附近的一刻,突然,底下一道道火舌扑来,在攻击机纷纷避让的同时,轰轰的巨响在山林上空回荡。
一团团的焰火绽放中,十几架攻击机被凌空打炸。
“散开!各自寻找目标,掩护轰炸机前进!”
掌机罗科夫沉着的规避当中下令。
可他们没有机会寻找敌机了,就在火光出现,飞机飞临树林上空的一刻,刷多有的飞行员都看到了令他们惊恐的一幕,一片空地上空,树梢的背面,一架架飞机悬停空中,在他们露头的一刻,火舌就冒了出来。
密集的弹雨立时湮灭了这些攻击机,就连后面的轰炸机同样不能幸免,在机关炮的火力打击下,一架架的轰轰爆炸。
剧烈的殉爆让后面的飞机颠簸着,纷纷努力爬升,都以为进入了敌人防空火力网。
悬停的飞机在前卖弄火团闪烁中,纷纷离开了悬停的位置,笔直的冲着肚皮露出来的轰炸机扣动了扳机。
一个个竖直的机头喷吐着火舌,随即,天空中那些轰炸机纷纷中弹,在直升机一架架转向离开的时候,天空中还在飞的飞机没有几架了,前后连五分钟都没,上百架飞机就消失不见,留下的不过是漫天的碎屑,和浓浓的烟雾。(未完待续。。。)
第616章转攻为守
阿拉木图是董库重点攻击的位置,所以,顺子的大军在坦克和装甲的数量虽然不多,却拥有绝对的空中力量。
一个伏击,百架的俄军飞机还没有看到树林里的队伍,就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尽没。
天空中的硝烟还未散去,直升机群就轰鸣编队,攻击机掩护运输机,直扑阿拉木图。
隐蔽在树林里的大军紧随其后,在林间,在雪地上急速行进,向阿拉木图挺进。
阿拉木图的俄军已经知道飞机有去无回了,但却不知道是否给敌人造成了打击,在听到飞机轰鸣,看到直升机出现视野的一刻,他们知道,自己的飞机恐怕没有给对方造成损失。
俄军的机枪,高射机枪和高炮在看到直升机的一刻纷纷轰鸣,向空中的机群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直升机群在看到远处阿拉木图的一刻,呼啸着俯冲而下,紧贴着树梢,向前疾飞。
俄军的防空武器密集的拦截网瞬间失去作用,纷纷打入了虚空。
“他们哪里去了?!”
“注意空中!!”
陡然消失的踪影让俄军大惊,飞机飞得这么低,对于他们来说是没有见过的。但发动机的轰鸣依旧在,说明敌机还在。
他们紧张的盯着空中,目光不断的寻找目标,对着声音的方向做出了警戒。
突然,几百米外的树梢一阵晃动,被大风吹拂一般,紧接着一片弹雨覆盖而来,随即,他们看到了树梢后面急冲而出的敌机影子,看到了一条条的火舌。
“在那边!!”
俄军纷纷大叫。快速调转高射机枪和德普的枪口,对向了冲来的敌机。
可如此近的距离,他们的动作哪里有子弹快?攻击机上的火神炮射速是相当恐怖的,在他们喊叫的同时,弹雨已经在枪口调动前,就淹没了阵地上的高射机枪和德普。
血雾和碎屑立时飘飞而起。阵地上成片的俄军百密集的子弹撕碎,那些高射机枪和德普来不及射击,控制他们的人就变成了碎肉。
随着突破口的出现,树梢后面一架架的攻击机扑出,如游鱼一般,左右摇晃扫射中,扑进了俄军的前沿。
机关炮锁定那些高炮,大炮,轰轰不断喷吐弹丸。火光中,将炮兵阵地和高炮阵地封锁。
他们刚刚展开攻击,树林的上空一架架的运输机开始爬升,露出了身影,在机关炮攻击高炮阵地的时候,他们携带的改进型集束炸弹纷纷投出舱外。
坦克部队在这一刻也钻出了树林,装甲车步兵车紧随其后,自走火炮和卡车。则在装甲部队的后方,在林间。在山道上急速行进。
运输机的钢珠炸弹凌空爆炸。密集的钢珠在轰鸣中,嗡的四散,弹片和钢珠就跟一蓬黑雾,让那一片全部被笼罩。
随着炸弹的爆炸,阿拉木图的前沿阵地立时惨嚎震天。丧命的短促惨嚎,受伤的凄惨呼救。让城内等待进行增援的那些俄军听着头皮都发麻。
轰轰的巨响中,俄军的前沿阵地顷刻间就被摧垮,绵延千米的防线,在数百架直升机飞临的一刻再无力坚守,前后几分钟的时间而已。
紧随其后的坦克和装甲车在炸弹的轰鸣中呼啸着冲进了阿拉木图。遇到的抵抗不过是碉堡里的机枪,和飞来的手榴弹徒劳的爆炸。
一个个碉堡被坦克直接摧毁,一个个掩体在坦克的直瞄中轰然粉碎。
狂猛的攻击让俄军立时疯狂,他们嚎叫着,架起了防步兵的迫击炮,扑向那些还书里炮管的大炮,要进行殊死的战斗。
随着一门门的迫击炮架上,嗵嗵的密集炮击中,弹丸成片的飞出。但俄军的81口径炮击炮就跟挠痒痒一样,让炮弹落在坦克身上毫无作用,徒劳的听爆竹炸响,看烟花罢了。
一个个俄军没有恐惧,但却是一个个的无助的拼命填装炮弹,拼命的扣动马克沁、德普,在坦克身上火花四溅中,看着一辆辆的坦克疾驰而来。
坦克冲进阵地的一刻,直升机纷纷悬停,距离城墙三四百米,枪口喷出道道火舌,平射那些用机枪扫射的俄军。
子弹过处,碎屑血雾漫天乱飞,城墙上的俄军连带掩体,在弹雨的泼洒中,迅速减小体积,变成碎屑砂石,飞舞在空中。
俄军的t33面对t62不说跟玩具一样,也相去不远。在面对面的轰击中,一辆辆的苏俄坦克被打炸,上百辆的坦克居然无一奏功,一辆敌军的坦克都没能换到,就被先遣军的坦克击毁,变成了火炬。
坦克毫无阻碍的冲过了阵地,扔下了无数的俄军,直扑阿拉木图,随着大炮的轰鸣,轰开城门前的掩体和碉堡,呼啸着钻进烟尘,冲进了城内。
紧随其后的装甲车和步兵车密集的火力将阵地上幸存的俄军打的浑身窟窿眼,在惨叫声中,一穿而过,根本不做停留。
随后赶至的自走火炮撞开一道道没有炸塌的掩体,让里面仓皇逃出的身影暴露在卡车上的战士的枪口下。
哒哒砰砰的密集枪声中,卡车上的战士快速下车,一个班一个班为单位,冲进了残破的掩体,进行最为惨烈的清理。
激战,在这一刻进入了白热化,短兵相接,让苏俄人看到了搏命的机会,虽然给先遣军造成的损失比自身伤亡大,但他们好歹有一命换一命,两命换一命的机会不是?
不过,抵抗的力度太弱,大军如蚂蚁一般漫过阵地后,还喘气的俄军已经没有一个,正面的前沿阵地就这样在不足十分钟的情况下,彻底失守。
城内的战斗一如既往,坦克和装甲车分割街道,炮轰军营的一刻,战斗结束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了,等步兵进入城市,最多半小时,战斗就会全线结束。
增援阿拉木图的第七集团军还下载路上,距离这里将近百公里,这里的战斗就会全线结束,让增援成为了笑话。
顺子亲自跟着大军,在攻进阿拉木图的一刻,他没有让全部大军进入城区,而是下令,跟随部队的五百门200口径的榴弹炮在俄军的阵地上架设,将那些俄军的大炮好的驮走,损毁的堆积一边,换上了他携带的大炮。
直升机也没有参与夺城,在装甲突进城内,步兵涌进阵地的同时,纷纷降落在阵地前沿的空地上,随之,一辆辆的不机车开来,快速给飞机补充燃油和弹药,进行检修。
直升机携带的燃油数量太少,致使滞空时间太短,所以,紧随着油料补给就尤为重要了。
顺子这里一边绞杀城内俄军,一边构筑防御阵地,显然,是将进攻的节奏停止,转为防守了。
顺子这边在防御,厄斯克门那里,孟昭成也在清理完俄军的同时,构筑防线,大炮,一片片的摆放,直升机随时待命升空,高炮,将全城,和所有阵地的天空控制,不多的装甲和坦克在这边布防的同时,袭击了周围的几个小村镇,让厄斯克门牢牢的被掌握在手中。
这两个地方做出了防御而不再进攻似乎有点不妥。他们要是趁着现在进攻,在路上跟增援的部队打遭遇战,他们的胜算在八成,损失大点,但歼敌的速度和数量都不会低。
但他们的的确确在防御,还不是一般的防御,纯粹就是坚守的架势。
此时,曲军刚正紧急赶路,他在赶奔战场,但他跟于磊他们出发的时间相差了**个小时不说,距离上也要远五百公里开外,所以,一天一夜的时间他们能赶到战场边沿就不错了。
与此同时,狗蛋十三个师的鄂伦春族战士紧追着于磊的大军,队伍在两侧坦克和装甲车,还有自走火炮的护翼下,打扫完新西伯利亚这里的战场,卡车成片的呼隆隆前进,直奔鄂木斯克。
在于磊这边等步兵,顺子和孟昭成韩杰构筑防线,运输部队纷纷涌入这两个地方的同时,大胡子将手里仅有的一支特殊的装甲部队也派往了中亚。
火车上,一个个巨大的帆布蒙着的物体排满车厢,一列列的火舌都是一样,仅仅集结带扯皮的,其余的都是车版直接拉着这些东西。
这些不是别的,是先遣军在上海周围大战,暴露出来的自走火炮,只不过这是俄军自己在短短的时间里设计的新式坦克炮车,而非自走火炮。
苏俄的坦克炮车在t24列装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只是那时候是95口径的火炮,现在是150口径的,还配有穿甲弹,只是携带弹量少了点,每辆的坦克炮车仅有八发炮弹。
这些大炮相当笨重,跟董库的自紧火炮技术锻造的炮管不同,重量也大的多,最关键的是这些火炮不能调整仰角,只是横着架在坦克底盘上。就这,整个的重量也超过了二十吨。为此,苏俄的设计师牺牲了坦克炮车的防护,让其防御跟装甲车类似,可以说是个不经打的利器。
这些刚刚列装的坦克炮车,是目前大胡子能够想到,并可以使用的对付先遣军坦克的办法。先遣军的坦克太经打,75反坦克炮都作用不大,开战到现在,用炮击毁的坦克寥寥无几,自己的t33根本就无法与之抗衡。(未完待续。。)
第617章日行八百
战斗进行了不到俩小时,阿拉木图、厄斯克门、鄂木斯克就相继失陷。就连增援向鄂木斯克的第九集团也损失了两个师以上,其他的集团军尚未接仗,也没有赶到增援地点。
先遣军的速度让所有俄军将官胆寒。他们不亲身经历是无法想象先遣军进攻的恐怖的。也想象不出先遣军怎么做到如此杀伐迅速的。但有一点他们知道,这一仗不能输,一旦输了,俄国将走入没落,甚至会被先遣军打进姆林宫。
大胡子接连的死命令下达,各路大军也是拼了命。他们不相信先遣军的进攻会一直保持这样,他们不相信一个短时间起来,没有积累的地方武装会强过他们整个国家,沙皇留下的基业也不容践踏,那是他们祖先流血流汗抢来的。
于是,在阿拉木图的顺子摆出防御态势,后续的补给源源不断涌向阿拉木图的时候,在韩杰和孟昭成一个在厄斯克门,一个在塞米伊构筑防线,彼此犄角防御,卡住鲁布佐夫斯克大军的时候,鲁布佐夫斯克的大军将防御分成了两面,一面防御新库兹涅茨克方向,一面防御邢远逼近的大军。
而第九集团军在遭到空袭,增援鄂木斯克的大军损失过半后,一面巩固巴浦洛达尔的防御,将阵地纵深设置十公里开外,让火炮层层摆放,用以一层层的阻击敌人。一面将战况上报新任中亚总司令,梅列茨科夫,等待进一步命令。
第七集团军则依旧高速行进,直扑阿拉木图,预计一个小时抵达目标,两小时后发动总攻。
第八集团军还是火速增援布鲁佐夫斯克。第十集团军则一面构筑防线,一面增援第九集团军,堵住鄂木斯克的敌军前进势头。第十一集团军加快行进速度,追赶第七集团军,在阿拉木图以优势的兵力击溃那里的敌军。
新编第三十六军,在乌拉尔山脉靠近里海的尽头。奥尔斯克开始集结,一千五百辆坦克和两千辆坦克炮车正在不断的走下火车,向奥尔斯克外围阵地集结,准备选择迎战目标。
董库在顺子攻占阿拉木图的时候,指挥部已经开始前移,他们先一步乘坐直升机,直飞阿拉木图,就近指挥、
这一仗,他同样知道是至关重要的一仗。是跟大胡子的一次决战,不求全歼俄军,但必须占领整个中亚,将有丰富石油储藏的哈萨克斯坦据为己有,挡住列强为先遣军石油来源的猜测。
在飞机上,左伯阳,孙涛。柳败城就跟董库仔细研究,继续完善之前的闪电计划。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而冒险的计划,是一个迅速结束这里战役。逼迫苏俄大军撤退的一个策略,那就是堵住乌拉尔山脉和里海之间的平原地带,借助乌拉尔山脉的支脉和咸海之间的那些山岭,构筑防线纵深,堵住来自莫斯科的反扑,做出围剿中亚地区俄军的态势。逼迫中亚的大军从里海撤退,进入高加索区域。
这样,真意的结束就会加快。毕竟现在先遣军的进攻速度和犀利程度,相信大胡子一旦打不就开乌拉尔山脉和里海之间的通道,俄军将会不战而退。放弃中亚,放弃土耳其斯坦。他们不会傻到将大军全部都扔在这里。
而这个任务就是由于磊来完成,这也是于磊那里为何带着辎重和摩托化步兵突进的原因。至于顺子和邢远,他们的任务时拖住俄军兵力,在俄军运动增援的同时,于磊将完成孤军突进,构筑防线的动作。
千里突袭,孤军深入,要不是有强悍的机械部队,要不是有绝对把握保证后勤补给,于磊的大军就算再犀利,也会落的个弹尽粮绝,被全歼的。
十三个师的鄂伦春族战士全部是卡车代步,卡车车头都架着重机枪,在左面刘海松,右面于柯,前头于磊突进,形成宽将近三十公里的通道内,前进,诶有太大阻碍,、速度也因地面冻结,并不需要一定在公路上行进,且全是链轨式的卡车,而一点不慢,一小时四十公里很轻松。
他们携带着上千门的200口径榴弹炮,沿途打扫战场获得的俄军81口径的迫击炮也都装上了车,子弹全部携带,他们的任务不是战斗,是在大军突进到乌拉尔山脉尽头的时候,构筑防线的。
在董库赶往阿拉木图,俄军第七集团军、第十一集团军直扑阿拉木图,第十集团军向第九集团军靠拢,从侧面进攻鄂木斯克,第八集团军增援鲁布佐夫斯克,全部都在运动的时候,步兵已经到位。
于磊在步兵跟上了脚步的一刻,下令全速突击,直升机运输直奔三百公里外的库斯塔奈,做最后一次补给,他就直接杀奔乌拉尔山口了。
大军在于磊的命令中快速将燃油加满,运输机返航的同时,大军放弃了鄂木斯克,向库斯塔纳扑去。
第九集团军留下了两个师守卫巴浦洛达尔,下第十军团出动两个机械化军,一个骑兵军,一个步兵军,向鄂木斯克进发的同时,大军也向鄂木斯克扑去。
于磊他们的动作很快,机械化大军和摩托化的步兵行进速度一小时平均下来超过四十公里,在第九,第十军团扑向鄂木斯克的时候,他们已经人去城空。
沿途,那些小的村落,他们将马匹全部掠走,毫不停留,快速运动。直升机紧跟着部队前端,作着侦查的工作,让队伍的行进不至于掉进俄军的包围圈里。
他的突然运动,两个小时后才会被第九,第十集团军发现。但那时,这两个集团军想追已经来不及了,或者说,在没有搞清这是大军孤军深入的意图前,没有找到这只大军之前,他们只能是跟着追赶。至于拦截,他们也是有心无力。
果然,在于磊离开鄂木斯克一个半小时后,第九集团军先一步抵达了遭遇攻击,满地都是卡车残骸的战场。
当得知敌人连战场都没有打扫的时候,司令官崔可夫大惑不解。
以战养战,这是必须的,打扫战场怎么会放弃?这里面可是有不少粮食,弹药呢,卡车也不是全部烧毁了,只有一部分的卡车被大火烧没。
遭到躲避在附近的幸存士兵,得知敌人在攻击完就没有再来,崔可夫皱着眉头思索了下下令道:“侦查营多股突进,去鄂木斯克查看敌军防御。”
随着他的命令,侦察营的战马绝尘而去,向鄂木斯克狂奔。
崔可夫一边等第十集团军,一边下令打扫战场,收敛遗骸。
不到半小时,去侦查的小分队就传回消息,鄂木斯克没有敌军阵地,他们正在向前摸,距离城镇不到三公里了。
没有外围阵地?
朱可夫疑惑的看着地图,不知道这里不设阵地到底为何,难道敌人就这么自信,不用防御阵地一样能够挡住这边大军的进攻?
他的疑惑没有登上几分钟。侦查小小队的俄军在靠近城区的时候,已经看到街道上慌乱的人群,但并没有敌人的影子,遂大着胆子来到了城前,问了几人之后,急忙给崔可夫发电。
敌人弃城了?!
崔可夫大惑不解,但既然敌人不在,那就必须进驻。
于是,一边给总司令发电,一边下令部队不等第十集团军了,直扑鄂木斯克。
敌军离去的消息让所有人都困惑不解,于是,一架架的侦察机腾空而起,开始搜索敌人遁去的方向,在第七集团军赶到阿拉木图,准备开战的一刻,确认了敌人离去,方向的判断有可能是奔袭阿拉木图,对那里的第七集团军实施包围。
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于磊的离去实际上是奔袭乌拉尔山脉尽头马来一个超级的大包围。
在敌人研究的时候,于磊的大军一路上攻破一个个村镇,见到油料就掠走,枪支却无暇顾及。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空车,拉油料还是抢来的卡车呢。
百公里,对他们来说,就是俩小时的时间,中间的战斗都可以或略不计了。
直到于磊在阿拉木图和厄斯克门那里激战中,夺下了库斯塔奈,俄军还没有搞明白这只大军为何孤军深入。
库斯塔奈距离阿拉木图可是不近,足有四五百公里,就算他们一路行军,也要十个小时以上,根本不太可能是对第七集团军和第十一集团军实施包围。
可这支部队到底要干什么?孤军深入,一路挺进,他们就没有占领任何一座城镇,从开战到现在十个小时左右,这支部队继续行进了八百里,也就是四百公里,抵达了库斯塔纳。难道他们就不怕陷入重重包围?
这是包括大胡子都想不通的地方。
敌军的运动似乎跟整个战局关系不大,一路冒进,不留退路和补给线,这似乎不合常理,也不应该是先遣军能够犯的错误,这不是把肥肉送到了他们的嘴里?
“命令第三十六军迎击西进的的敌军,务必击溃他们的坦克部队!”
“命令第九第十集团军继续追击敌军,并形成合围!”
大胡子想不明白,但还是一道道的下着命令。(未完待续。。)
第618章碰撞
第九,第十集团军在阿拉木图、厄斯克门和塞米伊大战的时候,一直追赶着于磊的部队。但他们的速度跟于磊比起来慢的不是一点半点,坦克部队全速前进,也不比于磊他们的速度快,追赶了六七个小时,始终被于磊甩下至少三小时路程,也就是说,百公里开外。
而此时,大胡子和总司令官,梅列茨科夫也都非常的迷糊,看敌军行进的路线,和一路遭袭的村镇,他们并非是要机动迂回,包围第八集团军或者是绕道阿拉木图,那他们这是要去哪里呢?
他们担心敌军突然改变方向,除了让第九,第十集团军继续追赶敌军外,却没法布置兵力迎头拦截,担心他们改道包围阿拉木图的援军,他们在中间的部分布置了重兵,严阵以待。可几个小时过去了,拼命赶路,赶到一个个战略要点扼守的部队却没有等来敌军,反倒是敌军跟他们相隔了一二百公里,直奔西去。
直到确认敌军在半小时的时间里拿下了阿斯塔纳,大胡子才下令,新编的第三十六军迎击敌军,让那些沿途布防,但敌人并没有到来的部队跟第九,第十集团军会合,齐头并进,追赶敌军。命令高加索军区的部队赶奔奥尔斯克,协助第三十六军迎击敌军,将那里作为健美敌军的战场,让这支目的不详,但已经孤军深入的敌人尽数留在那一片。
俩人都有理由相信,对方的部队充其量不过十几万二十万的样子,被几倍的力量围困,再牛,也是难以逃脱。之余他们的目的,消灭了,就不用管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了。
此时,于磊的大军正在进行最后一次补给,他们在夺下目标后。紧随其后的运输部队也降落在了城外的空地,卡车,坦克,纷纷快速动作,加油,补充弹药,检修车辆。短短半小时,剩余的燃油和弹药被装上了卡车,在直升机运输部队返航的同时,大军再次开拔。
于磊已经得知,他们后面跟着不下三十万的大军,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