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抗战918(寒冬)-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距离俄军的防空网仅有几公里的距离了,在摧毁了第二道高炮阵地,击毁了十几门高炮,十几挺高射机枪,再次被击落三架飞机,他们迎来了第二波紧急起飞的敌机。

汇集到了一起的直升机距离很远就率先开火。他们可以空中悬停,可以原地转完,远程封锁,让扑来的敌机虽然闪开了正面拦截,却无法躲过封锁他们前进方向的其他弹幕。

轰轰的爆炸中,一架架直升级四散,追赶着迂回,准备冲进轰炸机群的敌机,开始了空中的绞杀。

在这里大战的同时,五十架攻击机纷纷降低高度,直扑远处还看不见的机场。

当直升机的影子出现的一刻,敌军的防空火力立时全开,在直升机前进的方向构筑了密不透风的弹幕,高炮,也快速摇动,炮口对向了直升飞机的方向。

这个方法战术,对付攻击机绝对有效。攻击机的转弯半径不是三五十米可以完成的,必保会一头扎进弹幕,自己撞上子弹。

可直升机会空中停车,当然不会钻进前方的弹幕了。

在看到前方火光闪起的一刻,已经减速的直升机纷纷悬停,枪口的火舌立时喷涌,密集的弹雨洒向了前方的防空阵地。

火神炮的密集射击堪称恐怖,弹雨绝对密不透风。机关炮的炮弹也不再是三发五发的长点射,而是嗵嗵的向各位不停,短短几秒,就发射了几十枚炮弹。

密集的火力在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笼罩住了前方的阵地。血雾碎屑漫天飞的一刻,防空阵地还活着的没有几个里。

轰轰的爆炸中,一挺挺的高射机枪被掀翻,一门门高炮被炮弹击中,虽然没有炸毁,但也东倒西歪,甚至零件受损。

密集的攻击持续了不到十秒,直升机一架架的呼啸着离开了那里,紧接着轰炸机就出现在了高空,随即,一枚枚的炸弹凌空飞下,直升机也在炸弹坠落的啸音里,向前扑去。

密集的钢珠雨立时封锁了防空阵地上空,噗噗叮当声中,这里短短的不足一分钟,还活着的就没有几个了。

运输机在攻击机的护航中,在下面不断闪起的火光中,直扑一公里开外的机场,谨记着疾飞中,六百公斤的炸弹落下了天空。

数百架飞机一起投弹,天空中到处是飘落的炸弹,短短数秒,轰轰的剧烈爆炸响彻天空,机场虽然没有火光,但活着的人,和能飞的飞机估计没有多少了……(未完待续。。)

第636章压迫

ps:感谢霸■主硬上弓好友的打赏,感谢神的诱惑投来的双倍宝贵月票,拜谢拜谢!

今天是双倍的最后一天了,有月票的投出来吧!

猛烈的打击全线开始,让戈列连科透不过气来。机场在传来消息的一刻,已经被敌机轰炸,层层设置的防御阵地没能拦住敌人的脚步,机场没有成火海,但包括机库,也被实心的炮弹击穿,不少的飞机没能离开机库就被摧毁。

密集的弹雨是杀伤人的,导致跑道没啥损伤,不耽误起降,人却没了。连指挥中枢都被密集的钢弹打的千疮百孔,半米厚的水泥掩体被不间断的敲击,也残破不堪,到处露天。

敌人不是向摧毁机场,是以杀伤人为目的!

戈列连科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信息。敌人不会没有高爆的大威力炸弹,只是没有使用,纯粹就是杀人。

这个念头一闪,他瞬间明白了敌人的意图,炮击,用炮弹换人命,而不试试快速突进,近战绞杀,显然是用实力堆积这边的有生力量而减少自身的伤亡。

连番炮击所用的詹丹,他估计,用车皮运送也不为过,四五个小时的轰击,恐怕要几千吨,上万吨的炮弹消耗。

先不说炮弹杀伤的人数,单单这份实力,就不是现在他能够抵御的。敌人一旦展开全线攻击,在阵地皆尽被毁,没有遮挡的情况下,他没有一点乐观态度会认为能够挡住敌人的屠杀脚步。

戈列连科想到这点后,没有管机场正在被轰炸,而是紧急上报,将自己的判断说出来,敌人炮击所有的防线。他们的总攻要开始了。

接到电文,总司令梅列茨科夫也赞同他的判断。敌人就是用炮弹对跨防线,然后用犀利的装甲部队全线进攻。而目前戈列连科手里的武力在没有阵地的情况下,对上对方没有丁点的胜算。

他手里可是苏俄鲜有的精锐所在,是经过训练的士兵,不是新兵。敌军的意图显然是要杀伤消耗掉这支精锐。一旦那里的大军失去,对于局势来说,将会使毁灭的打击。

他不敢怠慢,迅速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大胡子,让大胡子定夺。

大胡子接到前线汇报,跟智囊团的将军们紧急研究,他们发现,戈列连科的判断的确没错,对方为安全可以用高爆炸弹摧毁塔什干机场。却大费周章的密集轰炸,没有对建筑主体造成毁灭打击,没有摧毁机场跑道,只是为了杀人。

而炮击阵地,凡是炮击过后的地段,撤出阵地晚的,部队成团的编制消失,短短几个小时的炮火轰炸。让锡尔河已经填进去了三个师开外,阵地也荡然无存。

至于夺回来。那是不现实的,敌人的装甲部队根本没动,似乎就是等所有防线被摧毁,才会发动总攻,进攻没有掩体的部队。

这点从敌军大炮开始轰击锡尔河东岸缺口两边阵地可以看出来,不是单单为了撕开口子。

按着常理。打开突破口,大军蜂拥而入,进行快速突破绞杀,占领一个个目标才对。可他们没有这么干,或许。就是要用绝对的压倒式装甲部队,在没有掩体的情况下,全线绞杀。

毕竟自己方的火炮打不着他们的火炮阵地,但对坦克和装甲车的威胁还是不小的,所以,敌人为了避免突击中的损失,会做出这种举动,摧毁所有阵地,为坦克和装甲车的突进扫清障碍。

可明知道对方的意图,撤退,就是个问题了。一撤再撤,撤到什么地方是头?而且咸海那里的部队是反攻的跳板,失去了,对于反攻来说,将会增加无尽的困难,起码里海是不可能有部队加入攻击序列了,海面上是绝对的禁区。

根据刚接到的汇报,敌人的炮火射程超出了预估,达到了四十公里,根本不是三十公里的极限射程。也就是说,里海这边的防线一旦失去,对方的火炮将直接轰击海里的船只战舰,他们没可能度过四十公里的死亡地带,进攻海岸的。

但不撤退,敌人一旦发动总攻,他们用什么抵御?单单目前的制空权,炮击,他们就一点办法没有,地面部队连十分之一的力量都使不出,如何挡住对方总攻?

他们纠结着,董库并没有停止炮击。顺子的大军沿着锡尔河被炸的七零八落的防线,继续南北推进,让口子敞开的更大,让装甲部队能够更多的进入河岸这边的阵地,做好全线过河的准备。

敌人会炸毁河面的冰层,这点已经不容置疑。他们在虎林就这么干过,所以,董库才会如此,让敌军自己撤出防线,减少部队的损失。这些可是已经成为虎狼的老兵,真正的对抗还没到来,他们的伤亡会消耗自己的实力的。

而董库的目标不单单是占领这里,打井采油。经过几天和左伯阳,柳败城的研究,他的目光已经放开,为迎接更大战争做准备。

他不会去侵略,但自保也要有实力才行,中亚这块他不会放弃,本来这里就是中国的土地,只是被沙俄占了去罢了。包括天山山脉,包括喀什湖。

他了解历史,知道二战早晚会来,自己不是二战的导火索,但老希进攻苏俄是肯定的。而自己占领这块,里老希要进攻的位置不远,那就是巴库,高加索区域。而自己这里一旦开始采油,消息走漏后,列强不见得有机会越过沙漠来进攻,但老希却会顺势功过伏尔加河,打过乌拉尔河。

毕竟老希现在的虎式坦克比历史提前了几年出现,飞机还有零式的启蒙,这让大胡子的实力跟老希相差的更远,老希一旦推进,大胡子没有多少机会反抗。而老希一旦膨胀,不一定会顾忌到武器公司的威胁,攻打不属于中国的土地。也就是目前自己攻打的位置,他不见得会缩手缩脚。

而这一仗,董库就是要让自己实力被外界这倒一部分,起码让外界知道,自己在很轻松的情况下,占领了西伯利亚。占领了中亚,占领了咸海。

毕竟这边还有跟其他国家的交界,战火的硝烟会吹到他们边界,让消息不再被封锁。

董库的想法没错,此时,阿富汗虽然亲苏,但是是打败英国侵略后依旧保持主权**的国家。他们在边境上已经嗅到了咸海大战的味道,不断派出侦查人员渗透进入咸海区域,试图收集战斗的信息。好保证自己的疆域不被战火波及。

虽然很贫瘠,但阿富汗却是世界上数得上矿藏丰富的国家,尤其是铜矿,铁矿,锂矿,石油天然气等多种战略物资矿藏。只是这时段没有人开采而已。但英国和苏联争夺这里的殖民权,让这里渴望自由的民众从未屈服。虽然很落后,对于战争的味道。他们倒是非常的敏感,在咸海那里战斗的硝烟飘到边境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未雨绸缪了。

苏俄是不允许列强进入他们一些敏感地域的,对于防止探子一类的工作做得非常到位,这也导致他们跟先遣军大战,丢失了西伯利亚,眼看中亚也要全部失去而不被外界所知。

不过,却因阿富汗的敏感。他们在咸海附近的大战在董库炮击中,会很快被外界知道。虽不见的知道详情,但先遣军打到了里海,进攻伏尔加河这个却会被世界知道。

这些就足以了。先遣军一个地方武装,打的日本现在龟缩不动。丢失了大部分占领的土地,现在又对抗列强都忌惮的红色政权的北极熊,并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突进到了里海,这足以说明先遣军的实力了。

不断的炮击造成的压迫让俄军不得不面对现状。他们都非常清楚,先遣军这是展示实力,也是摆出姿态,要用最短的时间攻破拥有几十万大军的防线,一举占领里海以东的地域,为进攻巴库做好准备。

咸海跟高加索相比,高加索更加重要。一旦高加索失去,大胡子不敢想象,他们还有翻盘的机会吗?

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紧急磋商,戈列连科的报告被大胡子他们认可了。那就是撤军,守护里海沿岸,守护乌拉尔河,守护伏尔加河,避免精锐皆尽损失在咸海战场。

他们挡不住先遣军的进攻,咸海那里的部队无法挡住先遣军的杀戮。与其全部战死,不如巩固防线,得到喘息的时间,重新调整,继续力量再反攻。

方案很快到了戈列连科手里。里海上,船只如梭,只要能够渡海的船只全部启动,纷纷赶往基安累,接应撤退的物资和部队。

里海虽然是个大湖,但小船只也无法在波涛中度过海面,再加上小船也起不到作用,所以,船只都略微的大一点。

戈列连科接到可以撤退的命令后,他没有欣喜,当时递交报告也不是他怕死,而是他没有办法让这里的大军活下去。这是苏俄的精锐,实力的差距会被对方全部绞杀,这是他无法接受的,远比自己战死更让他在意,所以,他才会递交这个撤退请求的报告,拼着上军事法庭,他也要保住这里的几十万部队。

炮击,在他开始部署撤退中,依旧轰击着,已经夺得了制空权的先遣军没有展开大面积的轰炸。敌人的高炮数量并不少,轰炸,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损失飞行员,损失飞机,就目前来说没有价值。

董库并不打算继续进攻,所以,跟敌人拼消耗没必要。他只要压迫苏俄,摆出一天两天就可以吃掉他们大军的态势就足以。只要俄军领会了意图,不用拼命占领这里不是更好?虽然他强攻一样可以拿下这里,并留下数万俄军的生命,但不用花代价不是更划算?

炮击中,曲军刚已经占领了里海和咸海之间的防线,大炮前移当中,并没有继续进攻,而敌人,已经全线后撤了四十号公里,让出了之前构筑的防线,在后方再次构筑了防线,掩护部队的撤离。

曲军刚此时并不知道敌人全线撤退,一通炮轰就将俄军打残。他占领了防线后,命令部队在沙尘暴里寻找所有的武器弹药,避免以后这里会遗留手榴弹或者地雷,炮弹等火海。这里,可是他们的地盘了。而现在清理,远比被沙土埋上了好清理的多。

于是,一个个探雷器,也就是金属探测器,磁感应电子管的新产品被战士们用上了。他们不是战场扫雷,而是打扫战场。这要是让外界知道,可也会赞起奇葩了吧。

毕竟先进一些的探雷器目前各国还没有投入研制,这要在二战开始后,地雷被密集的布置,才会应运而生。而这没什么高科技含量,董库早就给工兵配置了这玩意,只是一直没有用武之地而已。

不过,董库这个探雷器的敏感程度非常高,来拿子弹自十公分的距离里都会被感应,所以,它走过的地域,虽不见的绝对不安全,但也差不多了。

董库也不知道俄军已经开始后撤,他的炮击在下午终于停止。炮弹的消耗还是次要,炮管的寿命,炮膛灰烬的清理让炮击不得不停下,否则,炮弹因烟尘和未燃烧尽的火药导致通行不畅,会引起炸膛的。

炮击,在五个小时后,终于停止了。希尔河畔,漫天的沙尘让天空跟傍晚一样。也让先遣军的视线无法看到阵地的情况,但,直升机却在炮火停止后一个多小时里,看到了里海上的成片船只。

敌人还要增援?还是撤退?

这两个判断决定接下来的战斗方向。为了逼迫俄军撤退,董库消耗了库存三分之一的炮弹,着实够心疼。如果俄军撤军,那他就赢了,因为,这些炮弹换取了他士兵的生命。这就值了。而一旦敌人增兵,那这里的炮弹投入就没必要了,就是浪费。他还要强行突破,进攻来绞杀敌人。

很快,直升机被撒了出去,在高空进行侦查,查看敌军现在的动静尤为重要。

短短不足一小时,在天黑前,消息传了回来。

里海那里几个港口人潮汹涌,但却不是援军,而是撤离。因为,直升机的飞行员看不到队伍和物资离开港口,只看到物资和卡车源源不断的涌入。

“太好了!”

董库兴奋的一拍大腿。炮弹的消耗终于换来了敌军的撤退,这就意味着计划可以继续实施了。(未完待续。。)

第637章西伯利亚寒流

敌人按着预想的开始了撤退,董库的全线进攻也可以实施了。

但进攻不会在这会,所有高层都非常清楚,这会是俄军拼命的时候。这会的俄军防守部队接到的都是死命令,不会后退半步,为撤离争取时间。

那些过时的机器如果是其他国家会不遗余力的留下,但董库对于这些落后的机械并不在意。这些不过是回收的废铁,为了废铁拼命不值当。

大军现在突袭,完全可以在两天的时间里突进到敌人的最后防线,里海沿岸。可代价同样不会小,得到的无非是过了时的机械和自己用不上的枪械。唯一有价值的就是粮食和燃油。这些,都不能让董库牺牲战士的生命。

此时的先遣军战士上下都已经磨合的差不多了,虎狼之师为这些浪费实力不值当。最关键的是现在董库的动作是侵略,虽然打着报仇雪耻的旗号,但毕竟这里已经被沙俄占领了很多年,实际上就是有侵略的嫌疑。

基于这点,董库为了避免战士反战情绪的产生,也不愿意多牺牲战士的生命,在战争理由牵强些的情况下,胜利,是唯一可以平复战士内心各种念头的方式。所以,他采用了继续压迫,而不是强攻的方式,让战争的胜利趋于稳健,虽然缓慢了点,但效果显然会更好。

经过简短的上衣,大军,在命令中开动了。

顺子这里跟邢远的部队回合后分兵三路,邢远的部队负责咸海东部,锡尔河入海口沿线城市,顺子的大军分兵两路,一路向塔什干挺进,攻击杜尚别,抵达和阿富汗交接位置,让部队露露脸。一路向咸海南端的乌尔根奇挺进。

曲军刚和刘海松则稳步前移阵线,扫荡里海和咸海之间的区域。缓步前进。

随着方案的确定,部队在休息了两个小时,维护了大炮和所有装甲部队,后续给养已经完全充足后,大军动了。

攻击锡尔河咸海入海口的邢远没有太多的啰嗦,韩杰和孟昭成各负责一个城市,直接向河岸的阵地发起了炮击。

猛烈的炮火在停歇了俩小时后。再度响起。

轰轰的剧烈爆炸让本就不多的守军全部绷紧了心神。这里一个地方的守军才一个步兵师,他们的任务时坚守一天。可大家都知道,那么坚固的防线在敌人的炮击中三个小时都没挺住,他们怎么可能守住一天?

但死命令是不匀速撤退的,他们是老兵,不同于新兵。这点非常清楚,所以,在破阿基一开始,除了隐蔽外,他们没有丝毫的逃跑迹象。

炮击,只是为了拔出不多的火炮阵地,在直升机的指挥下。短短不到二十分钟,火炮阵地皆尽摧毁。

韩杰站在装甲车里,指着灰尘漫天的地方下令道:“今晚到里面住,攻击开始!”

随着韩杰的命令,自走火炮跟着坦克,装甲车跟着火炮,一路扬起漫天的沙尘,呼隆隆的扑向了前方。

俄军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守。火炮阵地没了,他们依旧不会退缩。燃烧瓶,集束手榴弹,藏在阵地里幸存下来的反坦克炮,81口径的迫击炮都被搬了出来,静静的看着坦克大军呼隆隆的扑来,一个个脸上看不出恐惧。都稳稳的拿着各自的武器。

随着坦克的靠近,反坦克炮率先轰鸣起来。阵地上幸存的三十门反坦克炮的轰击也不容小觑。75口径的穿甲弹,尤其现在的穿甲弹是不足以摧毁T62的装甲的,但却可以炸断链轨。炸坏那些自动轮,导致坦克瘫痪。

炮火出现的一刻,所有前进中的坦克紧急停车,炮口快速转动,在轰轰的爆炸声里,瞄准了火光闪起的位置,随之开炮还击。

反坦克炮的数量太少,尤其炮击运动中的坦克,需要计算速度等因素的,所以,命中率并不高。他们一轮的炮击,一发炮弹没有奏效,就被密集的炮火湮灭,连开第二炮的机会都没有,就在爆炸中,变成了零件。

轰轰的炮击让前沿阵地变成了火海,也让沙尘遮住了天空,遮住了视线。

坦克炮击结束,并没有停留,呼啸着开足了马力,直扑掩体。

这些砂质掩体他们不需要轰塌,这些有后面的火焰兵来解决,他们只要摧毁敌人火炮,让后续的装甲车和步兵车进入阵地即可。

俄军的机枪徒劳的轰鸣着,一道道火舌喷吐着子弹,打的坦克叮当作响。但却挡不住坦克前进的脚步。

坦克毫不停留,轰隆隆的开上了第一道放长线,在密集的迫击炮轰炸下,毫不在意的冲进了防线内。

随着坦克的进入,一个个身影扑了出来。他们抱着冒着烟的手榴弹捆,在扑出几步后,轰轰炸响,掀起漫天的沙尘。

一个个身影被坦克上的机枪打成筛子,但依旧前赴后继的向前冲,手榴弹延时四秒让他们不得不提前引爆,否则,不见得有机会拉导火索了。

一个个燃烧瓶被点燃,士兵们举着燃烧的油瓶冲向坦克,随之在身上中枪的同时,投出了油瓶。

随着油瓶的碎裂,呼啦啦的火焰腾空而起,整个坦克大半都被火焰包裹。

燃烧瓶这种东西对付二战初期的坦克还能奏效,那时的坦克密闭并不是很好,可以烧到油箱,或者将坦克内的空气隔绝。

可T62的设计,这些都不是问题,通气口,和底部的出坦克的舱门,包括密闭的油箱,都不是火焰能够起作用的。

一辆辆坦克燃烧着火焰,快速奔驰,让火焰尽快燃烧干净,也避免其他部件过热,导致被引燃。

他们的链轨碾过一个个手持油瓶的身影,压着火焰满地乱转,机枪,哒哒的不及爱你段扫射,扑杀着冒头的俄军。

随着坦克涌入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自杀式的攻击方式彻底失效。机枪,不用担心打到自己的坦克。所以,到处的火舌喷涌,子弹密集的扫向四外,让很多刚刚钻出掩体,还没来得及看清坦克的位置,就被机枪打的透心凉,浑身是血的倒了下去。

步兵车在这短短的一两分钟里冲进了阵地。随即,后门打开,一个个火焰兵跳下了车,紧接着一道道的火龙扑进了掩体内。

凄惨的嚎叫随着火焰的喷射响起,一个个浑身着火的身影冲出掩体,很快。酒瘾窒息而扑倒在地,并快速的被烧抽抽,蜷缩在地上。

他呢款在步兵车跟上的一刻,跟自走火炮离开了阵地前沿,直接冲进了后面的阵地纵深,为徒步赶路的火焰兵遮挡弹雨,消灭那些迫击炮。

自走火炮没有攻击力。但有链轨,他们在战壕上,在阵地里来回碾压,让无数的俄军想离开战壕都成了奢望。手榴弹少有能够准确塞到链轨那里的,让这些自杀的俄军收效甚微、在坦克冲出阵地,回头继续扫射的时候,他们被留下的不过是十几辆不能行动的坦克,但都未炸毁。只是链轨断了而已。

随着越来越多的坦克装甲车的涌入,这里的防御阵地彻底崩碎。到处是尸体,到处的焦炭,掩体内的火焰也冲射击口喷出,里面显然已经不可能有活人了。

克孜勒奥尔达出现在面前的一刻,顺子大声下令。

自走火炮一个个炮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