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抗战918(寒冬)-第4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在敌机离去的一刻,一窝蜂的逃向城外,逃向马列尔或者马坦萨斯,准备从那里坐船逃离古巴。
他们算计的没错,可惜,已经来不及了。不说去了那里有没有船是一回事,丹郡,已经合围,并发动了进攻。
进攻的速度格外的快,已经没了斗志的政斧军在一轮效力射里就丢掉了阵地,四散奔逃。
没有直升机辅助,自走火炮担当起了攻坚任务,用对付日本人的套路,钢铁洪流依旧滚滚不可阻挡。
大军没有任何阻力,高射机枪,坦克炮都很少能用到,只要政斧军听到缴枪不杀,立马投降。
他们已经看到了举起枪的战友就算那钢铁巨兽从身边开过,都不理会他们。这说明,投降真的不杀。
这是比瘟疫还厉害的传递,越来越多的政斧军举起了手里的枪,站立一边,等待整编。他们已经意识到了,战斗,除了死亡,他们什么也剩不下。
董库带着的虎牙战士在进攻一开始,跟原本潜伏进来的虎牙战士一起,突击向各个重要地点。那些都那要库,油料库,修理厂……
这些,都是他迫切需要的,这会都是老美的援助,古巴还没有像后世那样落后,被美国封锁的连签证都不能写入境离境,成了一个来去无踪,连打渔都落后的国家。
董库就是要改变这些,改变美国的霸主地位。他不是什么高尚的人,虽然不愿意鼓捣国家,可并不代表他不把这些国家弄到手,并让他们远离美国的束缚。
他们的突击意外的顺利,已经乱套的哈瓦那,那里还有人管那些?美国人也没有日本人狠,他们没有安排炸毁这些重要物资,他们还有自信,他们能够打回来。
董库可不管那些,守住了一个个重要节点,等待大军入城。
韩烈的速度格外的快,他的机械化部队几乎是直接开进哈瓦那的,十多公里,仅仅用了二十分钟而已,大军就冲进了哈瓦那。
不过步兵进城的速度稍慢了点。没有紧随其后冲进城里。他们满山遍野的抓捕那些逃出来的商贾巨富,收罗着他们携带的财富,直接枪毙,就地掩埋。
反倒是那些平民,他们经历了太多的战火,已经部在逃避。都躲在家里等待变天,谁执政他们都是穷苦百姓,没啥可抢的。
董库在一处最大的油料库那里等来了装甲车和步兵车,随即步兵车里的战士团团围住了油料库。
他这会感觉到了轻松,战斗似乎有点太简单了,连悬念都没有,美军投降的速度比古巴的政斧军还快,他们沿途只要喊着缴枪不杀,略有反抗击毙一些。其余的立刻投降。
这就是之前换回那些俘虏的作用,在这一刻发挥了威力。美军已经知道**军的确不杀俘虏,而且待遇还不错。他们里面还有曾经被俘虏过的呢,这会不过是第二次投降罢了。
抵抗,近乎没有了。他们都知道战舰没能炮轰敌军,说明战舰已经凶多吉少。海面上的巨响他们听得到,那是只有殉爆才有的剧烈爆炸。
他们不知道军舰怎么被对方攻击的,但却都知道。投降是上策,可以活命。
五号和左伯阳带着三十个虎牙战士跟着董库赶往了巴蒂塔斯的执政所在。那里没有被控制,这会才道出时间赶往那里。
对于俘虏,董库没必要过问,当他们跟马歇尔还有那十来万美军碰头的时候,他们会知道,自己不是第一个被俘虏的。也不是最高级别的,所以,审讯什么的都没必要,董库又不需要他们的口供。
此时,康纳塔斯已经乘坐运输机赶奔哈瓦那。预计天黑就能抵达。他将是这里的猪脚,董库是不会站出来吸引美国的怒火的。
到了巴蒂塔斯的官邸,战士们迅速的按着巴蒂塔斯交代的找出了他的财富,那些没有被护卫带走的财富。
董库看了遍官邸,随即下令询问战舰的情况。
很快,海狼六九号发来电文,只有两艘驱逐舰受创,以十六节左右的速度离开了。着火的航母内部发生了连串的爆炸,最终爆发嘞殉爆,沉底沉没。但不知道是哪艘航母。
剩余的沉没的不算,海面上还漂浮着七艘已经成了铁棺材的战舰,大火还没熄灭,是否会发生殉爆不得而知。还有五艘倾覆,其余的都不见踪影了。但没有一艘逃离,起码他没看到。
没跑就好……
董库琢磨了下,随即下令,命令韩烈寻找可以离港的船只,绞杀海面上有可能活着的人,一个不留。
这些人是威胁,同样是美国的战斗力。海军和空军一样,不经过长的时间的训练是难以成气候的,战舰可以几个月造出来,可海军和飞行员不是几个月就能训练出来的,起码不会短时间成为熟练手。
随着大军蜂拥进城,一辆辆卡车开箱了火炮阵地,去拖拽那里的火炮,重新安家,来抵挡美国人的怒火。
奥尔金那里,大炮也被拖着,沿途一刻不停的赶往哈瓦那。那里还有马列尔和马坦萨斯两个港口需要守卫。
两个小时后,天黑下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就绪。大军布防,攻打周边,在**军赶到的时候,已经向周边快速推进,预计半夜,就可拿下周边,明天一早就能拿下全境。
董库跟左伯阳没再管战斗的事情,他俩在研究写一份通电,这是古巴政权**的通电。
有十几万美军在手里,他一点不担心罗斯福会急眼。他至少有俩月的时间来高基础防御,他也不担心美军的攻打,因为美军没机会攻打了。
古巴的巨变已经传到了美国,可他们这会还真就没有能力马上反攻。大军现在如何了不知道,企业号沉没,那里的舰队覆灭,这都让美国受到了重创。
罗斯福彻底的愤怒了,可他还是搞不明白古巴的**军怎么就这么厉害。他除了听说先遣军厉害以外,其他国家的战斗力他都不放在心里,就算德国这会很强。
可他能马上召集大军再度发起进攻吗?放下日本不管,全力收拾古巴?那太平洋就彻底失去了,恐怕夏威夷都要被日本攻占。
现在日本打下了苏门答腊,打下了菲律宾,已经不缺石油了,实力正一可怕的速度增长,而且泰国那里的大军已经被救出,他们正在向印度湾增兵,准备救出那里的大军。
这是个头疼的难题,大利益上古巴是南大门,不得有失。太平洋是美国崛起的命脉,不能失去。
正因为如此,接到**军横扫了古巴全境的消息后,高层的研究就成了打嘴仗。直到半夜也没能拿出个准主意来。
就在这时,一个全世界的通电响起。
内容就是古巴宣布**,政治上,军事上都**,不再受他国干扰。一切登陆古巴的军队都是侵略,古巴**军将会予以痛击。
通告里,同样传递这一个信息,那就是巴蒂塔斯下野,不再执政,新的古巴政府由康纳塔斯掌控,国家正式命名古巴共和国。
这则消息立时引爆所有眼球。古巴是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这点谁都清楚,推翻了傀儡,主子却在通电后没有发表声明,这说明什么?说明主子也没捞到好、这么看来,古巴**军的战斗力也超乎想象的强悍了吧。美国岂是软柿子?
古巴**军这个军队的名字立时被世界知晓。这是个敢于挑战巨人的部队,他们就不怕美国的雷霆震怒?他们能否守住古巴,会不会被美国很快夺回?
这则通电成功的将世界的目光从战斗的如火如荼的欧洲拽过来大部分,大家都知道,美国将会决定这场战争的走向,所以,都格外的关注这里的变化。
可谁也不曾料到,美国的变化却让所有人意料不到。(未完待续……)
第923章风云突变
古巴宣布**改朝换代,让副世界的目光都转向了这里,就连北非的德军惨败也没有让世界比对古巴更关注。
美国已经对日宣战,可却只是喊喊,并没有马上付诸行动。珍珠港彻底报废,恢复没有几年都办不到,沿途的基地包括中途岛,都被日军夺得,菲律宾被占领,只剩下夏威夷本岛还有美军驻军,可也只能是防御而没有足够的海军力量对付日军。
所以,古巴的变化就尤为重要,美军是先扫门前雪,还是集中力量夺回太平洋。这就让人琢磨了。
欧洲那里,英国为首的盟军阵营也是有心无力,面对日本在东南亚,南亚的嚣张,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大军主要是跟德军作战,难以抽调兵力对付日本。东南亚是顾不上了,马六甲的失去让丘吉尔除了愤怒,就剩下凝重了。
马六甲跟南非一样,都是他的经济命脉,失去了就意味着他连橡胶都要想办法了。虽然武器公司已经承诺,所有橡胶满足供应,只是是合成橡胶,跟天然橡胶区别倒是不是很大。可他要花钱啊!那可不是小数字的资金,武器公司还只收黄金,这让他黄金被劫后,已经只能靠那个欧亚发展银行的贷款来支付。
似乎知道丘吉尔的尴尬,鼎力投入物资让北非得以大捷后,发展银行的行长布鲁斯?沙逊再次赶到英国,面见了丘吉尔。
双方的交谈没有人得知,但丘吉尔却大喜过望,随后跟他一个阵营的数个国家纷纷开始了举国募集,那些贫民也好,富人也罢,都被一纸白条借走了家里的老物件。那些祖辈留下的古董,集中向英国。
在英国,同样是这个风潮,国家借贷,这是不容拒绝的,连女王都捐出了上网前件物品。更有那些曾经掠夺回来的石雕被装运。运往瑞士。
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但相比黄金而言,这些在目前还是不如黄金。用这些作抵押换取黄金贷款,那可是比用土地矿产来换要划算的多。
于是,新的一轮黄金贷款和英镑贷款下来了。英法等国也会很快注入新鲜的物资血液,加大对德的作战力度,再开辟战场。
此时,德国虽然可以借道瑞士,但并没有扰乱这里的秩序。不是别的原因,是因为跟武器公司的交易定在了新起来的欧亚发展银行,取消了跟瑞士银行的相关业务。这让老希不能因为一点小利而失去了武器公司的资助,他不缺钱,但物资的匮乏却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跟武器公司之间的关系。
先遣军卖给苏俄物资和武器,他虽然没有实际证据,但却深信不疑。可却不能跟武器公司说什么。先遣军是武器公司扶植的势力,他是武器公司自主的国家。按说跟先遣军是同一阵线,是友非敌的。再说,先遣军的态度也很明确,不会对他宣战,但卖物资,这在老希理解,应该只是为了缓解占领地盘的资金压力吧。
为了不影响个武器公司的合作。他下令,只要先遣军不参战,他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主动跟先遣军翻脸。
而此时的欧洲战场已经再度胶着,伏尔加河那里。德军已经打到了斯大林格勒,莫斯科也成了绞肉机,苏俄虽然得到了武器的资助,也只是大量的杀伤了德军,在战术上,他们跟德军的差距还是不小,只是以数量兑换德军的质量罢了。
这些决定都源于武器公司源源不断的物资输入,甚至大型的轰炸机已经进来了三十架,让他有希望再给伦敦一次毁灭打击。
日本这会在泰国的兵力已经全部进入了马来西亚,占据了整个的马六甲。先遣军倒是一反常态,在追赶他们进入马来西亚后,居然停止了前进,开始帮助泰国,老挝,越南,缅甸,柬埔寨搞起了基础建设。
孟加拉此时已经整个落入了先遣军手里,先遣军大军正向西推进,已经占据了奥奥里萨,比哈尔等地,在日军向孟加拉湾这里进发时,孙涛集结了大军,准备快速对沿海区域,包括印度半岛全线进攻,拿下沿海所有地区,阻止这里日军乘船逃离,但还不予以歼灭,只是让他他们被迫向巴基斯坦运动。
此举,董库原本是没有这么计划的,可德国的提前进攻,让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的犹太人惨遭杀戮。那些之前被邵胖雇走的算是命大,得意以安全生存。可留守本地的,却遭到了灭顶之灾。
德国人的凶残迫使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的犹太人大举逃难,被德国人的炮火知己而赶过了伏尔加河,逃向了我乌拉尔河,也就是先遣军控制的区域。
他们得知,先遣军那里面包奶油管够,并不排斥他们的到来,加上有心人的帮助,犹太人不作停留,洪水一般的人潮源源不断的奔向了乌拉尔河,并随之被安全放过防线,进入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这些犹太人每天超过十几万的数量在入境,而柳败城则全员接纳,并将他们迅速的疏散。
难民本来是逃难,却不料他们入境后大批的工作岗位在等待他们,原本早就有宣传,说那里需要各种工人,连农民都需要,只要去了就有活干,有方子住,有面包和奶油。
当德军大肆杀戮的时候,这些人再无犹豫,全都奔向了先遣军的防区,并随之得到了买年费的食物和医疗救助,紧接着分流,赶往了土库曼巴希,进入了炼油厂以及相关的辅助工厂。更多人赶往了塔什干工业区,进入了矿产,冶炼,机械加工工厂。
他们不但得到了工作,待遇也让这些犹太人大喜过望。那成片的空房,那干净的街道,店铺林立,生活设施完善的环境让他们顿时有了安全感。这才是家。
可犹太人始终有一个难以割舍的愿望,那就是回到故土建立国家。他们虽然逃过了劫难。并生活有了保障,可他们还是惦记故土,点击被驱赶出来的,离开已久的土地,和那久违的圣殿。
这也是董库当时跟大为?约翰蓝等科学家,以及各种顶尖人才的承诺。那就是让他们回到故土建立国家。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就业的犹太人会获得短时间的安逸,等培训处足够的基础人才会,他们会选择离开。
董库要在后世犹太人建国的位置,以色列,帮助犹太人建立稳固的国家。
这就意味着先遣军要进入靠近战火的位置,中东地区本来是英国计划开辟的第二战场,那里免不了会有战争。而董库同时担心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那里的油田被英法发现,最后会导致困守孤地而被侵吞了那里的产业。断了他的石油输出。
柳败城吧犹太**主义领导人的意图跟董库说了以后,他跟左伯阳就定下了这个继续驱虎吞狼的计划,将沿途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阿拉伯等地全部横扫一遍,将那些殖民地鼓捣**,让列强的实力一降再降。最终失去所有海外殖民地的英国就是个没牙的老虎。而美国,也没机会再控制石油什么的。他们没有机会对这里动武。
板垣征四郎和东条英机他们要是足够坚韧,洞口不介意将他们赶到南非去,让英国人再多点麻烦,至于自己去不去南非,董库暂时还没有打算,此举目标只是以色列。
当然。看似劳民伤财,追赶并不消灭日军,等他们掠夺个把月后再进行驱赶,直接收获掠夺的物资,足以吧所有开销填补以外。还有大收获。最关键的是董库想起了欧洲联合体,和那天左伯阳说的话,他已经彻底改变了想法,不建国,并不代表他不掌控这些国家。最起码的经济要被他掌控。
一切似乎都很安稳,大家爱都盯着美国,盯着古巴,等待美国作出最终决定时,中国却爆发了大战。
山东,山西,东北等地大战全面爆发,老蒋再也忍耐不住,跟他的对手展开了厮杀。他已经看明白了,先遣军肯定不回来了,就算回来,他也要先把全国拿下,再跟先遣军研究。要不,三足鼎立,他不觉得自己有能力对抗两个敌人。
中国的大战让世界再度一惊,先遣军是否执政这让所有国家都惦记。他们知道,以先遣军的实力一旦执政,东方巨龙将会快速崛起。而老蒋他们的内战,会不会引起先遣军反弹,暂时放弃打上日本本土的誓言而返回国内作战。这些,都让世界各国在忙碌战争的时候,格外关注。
董库在国内两个势力摩擦不断的时候,已经预料到大战要爆发了。反正租界已经收回,英美都签署了取消租界的文书,租界不存在了。国内他们愿意怎么打就这么打吧。
他接到汇报的一刻,给朝鲜,海参崴,以及虎林沿线和蒙古那里防御的刘海发电,命令其不得参与到国内任何战斗,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守好边防,逃难的一律接收。
刘苍浩如果有所求,就以自己不再为由拒绝。不提供武器,弹药,粮食等物资,不出动部队,不关注战斗。
他知道,这个命令刘海会忠实执行,刘苍浩也会像上一时空一样,以黑龙江为基地,四战四平,也会像上一时空一样,打出山海关,掀起全国的大反攻。
只是他并不知道,这场战争由于他的存在,他改变了很多的节点,导致并没有如上一时空一样三年结束,而是跟抗日正好颠倒。
这是后话了,此时的局势非常微妙,各国除了倾尽全力应付欧洲大战,也关注着太平洋和美国那里,都希望拉到足够的盟友,他们已经陷入战争而不能自拔了。
董库可不管这些,他给刘海发完电后,就全面投入精力打捞沉船,那些倾覆的,船舱里还有敲击求救的,可惜,他爱莫能助,只能是让这些人憋死在里面了,也好过出来再枪毙不是?
这些战舰是他在这里立足的根本,虽然老旧淘汰了,但改装下。几个月就能弄出比现有先进很多,航速快很多的军舰来。
战争,在这会已经再难控制,欧洲那里的战斗让副周围的国家民不聊生。到处的枯骨散发着恶臭,战场上埋起来的尸骸再度被炮火翻出,在空气中弥漫着中人欲呕的气味。
硝烟。跟大雾一样,到处的飘荡,一天天的炮声轰鸣,让人睡觉都无法安生。
这些,都不值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战场的后方。战场上已经就这样了,每时每刻都在死人。而后方,包括德国、英国也是同样,民生因战争的关系越来越紧缺。平民的粮食问题日益严峻,已经开始出现了断粮的现象。
进口,根本就无法满足需要,部队能够满足供应就不错了。
最关键的是日本除了婆罗洲没有那些,兰芳国后裔的罗姓族人宣布了**,他们打不上海岸外,大军一路横扫,战舰所到之处无不是横扫。
此时。英军返回苏伊士,守卫好望角。舰队离开了印度海,美军没有进军太平洋的情况下,他们的海军就是王者。
山本五十六率领着混合舰队护送着五万士兵赶奔了太平洋的最后一站,澳大利亚。
这里夺取后,剩余那些小岛就好说了。正因为如此,生产粮食的印度和澳大利亚都因战火而停止了向世界输送粮食的工作。
日军还没有打到澳大利亚他。只是清理了周边的几座大一些的岛屿,就让澳大利亚那里的货轮纷纷逃命,粮食运输也就中断了。
澳大利亚的粮食一停止输出,世界各地的粮食更加紧张。苏俄那里这会就是人间地狱,各国粮食紧缺不同。他们近乎断粮了。
虽然有先遣军源于那不断的粮食供应,但却无法保证木斯克和斯大林格勒的用度,让那里没能逃出的平民陷入了饥饿当中。
杜飞和郭伟全安排好的那些秘密仓储这会还没有启动,只有苏俄这里,在战场的位置,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开始了运作。
只有一个饼干图案,连名字都没有的压缩饼干面世了。
斯大林格勒,此时是德军跟苏俄士兵逐个房间,逐个楼层的争夺,战斗中,双方已经搅在了一起。而贫民初二了麻木的呆在家里,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喝水可以去打,德军不会射击,只要不是犹太人,德军就不开腔,还算仁慈。
可食物的匮乏却无法解决,人满慢慢的就会因饥饿而倒在路上,他们等不到冬天来临了,这会能不能度过饥饿的难关都很难说。
战火中,一个个窗户破烂的房间里,一个消息快速传递。
这就是食物可以换到了,但那里不要钱,只收金银珠宝,包括一些老的物件。哪怕是一个木刻的盘子。一块毛毯,一把老旧的破刀,只要那些人确认是老物件,就会换给他们吃的。
而这些吃的味道相当的好,不但有牛肉在里面,还有蔬菜,有食盐,有奶粉混合,可以说是全能的营养食物。
最关键的是携带方便,还不怕霉烂,一小块就可以冲一大碗的面糊糊。
那些破烂的东西在这会根本就没有人要,到处的房子里都能找到丢弃的这些东西。
于是,这些被饥饿折磨了两三个礼拜的人们忽然看到了活着的希望。他们在废墟里,在残垣断壁中翻找着,哪怕是一块挂毯,一尺见方的挂毯,只要是老物品,都能换到吃三天的两块压缩饼干。
那些金戒指,金首饰,钻戒,所有身外之物在这一刻都被抛弃了。他们再好,也不恩呢该当粮食吃,用金银饰品还能换到肉罐头,虽然只有一个牛排的图案,但罐头本身却真的味道不行错。
他们不知道这些物品的来处,但却没有人怨恨他们趁火打劫。一个钻石戒指只能换到一袋四块的饼干,和一斤装的肉罐头。
可以说及其的廉价。
可这会又有谁在意呢?他们吧裘皮大衣都拿了出来,而那些散落在各个角落的家伙居然也要,只是价格都不高,一两块压缩饼干而已。
莫斯科也让好不到哪里去,那些壁炉的铁饰,铜和铁的窗花,都在换取食物的范畴内,对方什么都要,跟收破烂一样。虽然贪婪了点,但这些战争中无人问津的东西能换取食物,无疑是造福了这些在饥饿中等待死亡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