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争霸天下(知白)-第4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车不远处,演武院老教授言卿和最年轻的教授谢扶摇两个人低低交谈着什么。他们两个的使命就是保护杨沁颜的安全,和战争无关。
从出来到回去,对于杨沁颜来说就是一场梦。
一场她以为会以完美收官为结束的梦,哪怕过程坎坷艰难些最终也是美好的。不过,现在她已经不再去想这些了。
“你想过进长安城之后该用什么姿态面对朝臣和百姓吗?”
看到方解走过来,杨沁颜问了一句。
方解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难住,他确实还没有想好自己该以一个什么姿态进入长安城。
“我听闻,这段日子以来你的手下,尤其是那个叫独孤文秀的人不遗余力的劝你晋位称王?他是个合格的手下,这不是反话。”
方解没有回答,那天独孤文秀叫住他就是提及了这件事,当时他并没有说什么。对于黑旗军来说,如果他晋位为王确实有好处。可是,他总觉太快了些。
“这件事,我来帮你最好。”
杨沁颜的话语很平淡,也很真诚:“进京畿道之前,我会以大隋长公主的名义召集人当众宣布,你在西南起家,根基之地在黄阳道朱雀山,其实想想黄阳两字的意思也颇耐人寻味,或许真的冥冥之中早有注定了。”
“这件事我帮你,但有件事,你必须答应我。”
她说。
方解看了她一眼:“你说。”
杨沁颜沉默了片刻之后极认真的说道:“进长安城之后,我就回到穹庐中为先帝守孝,不问政务。你统领朝臣,怎么做我都不会插手。但,我弟弟杨承乾要入皇陵,要按大隋皇帝的规制举行国丧。”
“好”
方解点了点头:“这本就不是什么不该做的事,杨承乾是大隋皇帝,谁也不能否认。”
☆、第九百七十五章 你可以投降
第九百七十五章你可以投降
这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镇子。
对于现在这个乱世来说,镇子里的破败倒是显得那么自然。如果说江北道和京畿道还有什么地方没有被破坏,那只有长安城高高城墙里面的东西了。当初大隋的历代皇帝们都在为了同一个梦想而努力,打造出这个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城墙。他们坚信,只要有这圈城墙在,百里长安就不会被人从外面攻破,杨家的人只要还控制着长安城,天下也终究还是杨家的。
只是他们都不曾想过,长安城的破开,不是从城外而是从城内。杨家人的统治地位动摇不是因为外人,是因为他们杨家自己人。
相对来说,这个已经破败的小镇子倒是比长安城显得存在合理。
黑旗军数十万大军,再加上不下五万的降兵就在这镇子四周安营休整。从过了长江之后一路势如破竹的进发,士兵们的疲劳不是来自于征战而是来自于急行军。
这个镇子北边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官道,按照大隋的道治划分,这条官道的北边就属于京畿道了。
京畿道很大。
长安城如果说是大隋的心脏,那么京畿道就是大隋的左边胸膛。如今这半个胸膛已经被叛乱折磨的千疮百孔,哪里还有曾经的肃穆。
有人曾经说过,要看一个家族有多大的实力,就看他在京畿道有多少房产。并不是所有世家大户都愿意住进长安城里,一个家族中有一个人做代表在朝廷里为官就算不错。有几个人同时在朝廷里做事,那么这无疑就是个超级大家族。
那些家族中有人在朝廷为官的,为了给予支持,最大的方便就是家族在京畿道置办下来房产,有那么一批人专门为其做后盾。
如果说整个大隋十之七八的大家族都在京畿道有房产,这绝对不为过。而且,你根本就不知道,某个小镇子里那个青砖红瓦的大院子住的是不是达官贵人。这些人未必都住在大城里,也未必都住在大宅子里。
作为紧邻京畿道的江北道,就是胸膛外面的一副厚重甲胄。只不过,这甲胄没有起到预期中的作用。战乱才起,罗耀就极野蛮的一刀把这副甲胄切开撕碎,让京畿道这半个胸膛裸露在刀锋之下。
如果不是有战争,这个小镇子的名字也许永永远不会出现在史书上。如果不是方解在这里,哪怕有战争这个小镇子的名字也注定了不会被传播出去。当然,镇子里的原住民们肯定不希望自己的住处出名是因为战争。当然,他们现在对镇子里发生的任何事都不会反对了,因为他们早已经死绝。
这里,被不止一次的扫荡过。
罗耀的队伍,后来胜屠的队伍,朝廷的队伍,再加上王一渠高开泰的队伍,再加上数不胜数的那些乱兵逃兵组成的匪众。
这个小镇子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名字,叫做义合镇。
据说当初这里本是两个相邻的小村子,为了争夺浇灌庄稼的水渠经常大打出手。在前朝大郑国的时候,水渠的修建还不似现在这样发达。谁控制着水渠,就能保证庄稼的守城。为了这个,两个村子的人隔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械斗一次。
没少死人。
死的还都是壮年男人,所以这两个村子里的寡妇也特别多。
寡妇多了,是非也多。
扯的有些远了……
后来,两个村子的村长觉得这样打下去不是办法,为了庄稼粮食抢水渠,结果吃粮食的人却死了,值不值?于是两个人坐下来商议,决定水渠分单双日两村的人轮流使用。那天村子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人披红挂彩,也不知道有少人喝醉了酒,也不知道有多少寡妇家的门悄悄开了一条缝……
后来两个村子越来越大,建造的房子逐渐连成了一片。两村的人商议了一下,干脆将两个村子合并到了一处,就叫做义合镇。
当初想到这两个字的人,绝对想不到很多很多年之后这个镇子会迎来一场灾难,也不会想到……义合镇里,有两个大人物面对面坐在了一起,其中一个提出了议和。
……
……
高开泰曾经见过方解。
不是在长安城里,而是在西北。那个时候西北大乱,蒙元狼骑入境,西北那片土地上随便找个地方刨土,就没准刨出来一具尸首。大隋天佑皇帝杨易带兵平叛,在西北血战,方解带着他的队伍数千里奔袭救驾,高开泰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见到早就已经在长安城里名声显赫的小方大人。
多年之后再见,如今的小方大人已经贵为国公。
听闻,大隋长公主殿下已经在筹备方解的封王仪式了。
高开泰不得不生出感慨,人的际遇还真是不可预料。就算他当初没有看轻过方解,也不过以为这个年轻人将来最多和他一样,做到大将军。又或者,在长安城里和那些老学究们在一起,成为帝国最年轻的大学士。
世事变迁,无法预料。
如今的这个年轻人脸上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稚嫩,眼神里的深邃竟然带着一抹沧桑。这是真正成熟起来的标志,年纪不是。
“镇国公好风采。”
高开泰清了清嗓子,将自己的思绪从西北拉回到现实:“很久之前在西北和镇国公初见的时候,我就曾对人说过,将来镇国公的前途不可限量。我这人愚笨,倒是唯独看这件事没有看错。那个时候,镇国公的风采就让人折服。”
这样的客套话,连营养都没有。
方解笑了笑:“大将军客气了,当初在西北与大将军一别,没想到还能再见,算算日子竟然已经好几年了。”
他对高开泰的称呼是大将军,而不是高开泰自立的裕王。
王一渠在京畿道称王,自称泰王。高开泰自称裕王。泰和裕这两个字,寓意都不错。只不过,名号取的再吉祥也左右不了时局。
沉浮官场这么多年,高开泰自然听得出方解称呼里的含义,所以他有些自嘲的笑了笑,倒是也不怎么在意。如今时局如此,他处于下风,就算还没有开战结果未定,但他自己心里也清楚有几分胜算。
如今的黑旗军有多大的实力,那是摆在台面上的事,不管是明眼人还是瞎子,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是啊……那时候恰逢国难当头,也没能和镇国公多亲近。当时一别,也没有想到日后再有相见之日。只是没有想到,再相见却是这样的境地。”
高开泰唏嘘了一阵,看了方解一眼道:“怎么不见公主殿下?”
方解道:“殿下舟车劳顿,正在大营里休息。若是大将军想求见殿下,我可以派人去问一声。”
“不不不”
高开泰摇了摇头:“求见殿下倒是不急于一时,如今有些事更重要些。”
他这话说的毫无遮拦,对于长公主的态度并不如何在意。其实现在的这些人何尝想的不是一样,见方解远比见长公主要来的实在。他们表面上对长公主的敬意是戏,如果没有黑旗军强大的军力,他们会对一个亡国公主有什么敬意。
“我一直认为,有些事能坐下来谈就没必要在战场上分胜负。你我手下领着的都是百战老兵,死一个都心疼。”
高开泰抿了一口茶,笑了笑说道:“镇国公愿意和我坐下来谈,自然也是心疼部下的性命。所以,既然有这个可能,我索性就把话说的直接些。”
他招了招手,有亲信随从拿着一张地图走过来。
高开泰将地图接过来,平铺在桌子上指了指:“镇国公如今军力雄厚,我自愧不如,这是实情我也无需矫情什么。长安城我打不下来,让出来交给镇国公来打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总得有些事提前说明白……”
……
……
高开泰指着地图说道:“京畿道这么大,大到足可以让我们的人马避开。我愿意把对长安城的包围扯开,把都城送给镇国公。但是,我手下好歹也还有几十万兄弟看着我,我也不能让他们太失望。我要养兵,就需要地。这个种庄稼一个道理,你有一万斤粮食种子手里没有地,那种子就是放烂了也没用。”
方解点了点头:“合情合理,你继续说。”
听方解这样说,高开泰觉得还有机会更进一步,他的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不但京畿道,江北道我都可以让出来。之前那些变节叛主的人现在都在镇国公手下做事,我也可以不追究。至于他们手下的兵力,就当是我送给不久之后镇国公封王的贺礼。”
“不过……”
高开泰看了一眼方解的脸色,见方解表情没有任何变化随即继续说道:“我总得为手下弟兄们考虑,所以……京畿道以东,顺承道,泰安道,这两道归我不算过分吧。如果镇国公点个头,我现在就回去点起人马离开京畿道。”
“真是好地方。”
方解点了点头:“顺承道,泰安道,这两道都没有经受过战乱,又是京畿道以东最繁华富庶的地方,用来养兵最好不过了。大将军真是好眼力,这地方好的无可挑剔。”
他看了高开泰一眼:“但是……这么好的地方,我也想要怎么办?”
高开泰脸色变了变,沉默了好久之后咬了咬牙:“西北!西北疲敝之地,十年也未必恢复过来。我只要西北,这样可行?”
方解再次点了点头:“这要求真的不过分,西北那个地方我也很清楚有多穷苦。大将军愿意带兵回西北,这已经是极大的让步,我心中十分感动。不过……这么破的地方,我还是想要怎么办?”
高开泰的脸色骤然一白,他猛的站起来指着地图上说道:“这江北的地方,你总得给我我一处!”
方解将地图拿起来,缓慢且认真的叠好:“这地图上的地方,我一处都不给你。地图之外的地方,也一处都不给你。你说你有几十万人马要养需要地方,别为难,我可以替你养着。至于你自己要是想要个地方养老,我倒是不会吝啬。”
高开泰的嘴角颤抖了几下,拳头已经攥的不能再紧。
“镇国公这是无论如何也要开战了?”
他咬着牙问。
“不”
方解笑了笑:“你也可以投降。”
☆、第九百七十六章 明明白白的离间
第九百七十六章明明白白的离间
高开泰没有想到方解在一开始就表现出这样一个态度,这哪里是谈判,分明只是在通知他,要么投降,要么死。身经百战,沉浮多年,高开泰不是能被吓住的,可是方解的态度真的让他心里有些不安。
吓人,不是因为语气强硬长得丑表现的够凶就可以。吓人,靠的还是实力。且不说方解自身的修为,黑旗军数十万精锐再加上两支庞大的水师摆在那,换做是谁和这样的对手谈判心里都会不安。
高开泰本想先声夺人,在气势上不输给方解。
可是方解三言两语,就把他刻意营造出来的这种气氛砸的支离破碎。
“镇国公,我敬重你是一方豪杰所以才愿意坐下来谈。你这样说,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是在宣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现在即刻回去备战。我麾下的儿郎也不是吃素的,刀头上淌血而已。我知道镇国公麾下的将士皆是悍勇之辈,难道我手下的兵马就是怂货?见血的时候,未必你的人就流的少。”
方解忍不住笑了起来,对于这样发狠的话他真的想笑。当一个久经沙场的大将军,开始在言语上发狠吓人的时候,还有什么可怕的?
方解道:“若我现在说送客,对你也不尊重了些。不过,你我之间能谈的我已经都说了。将军若是为自己着想,一方田园,青山绿水,再加上吃穿不愁的日子,这归宿已然极好。将军若还想着你麾下的将士们,不觉得太贪了?”
“镇国公不觉得自己太贪了?”
高开泰反问。
“你我不同……”
方解站起来,缓步走到高开泰身后笑道:“将军现在的处境不能贪,贪的多了伤到的是自己。你在后退我在向前,向后的时候若是还要贪心太多的话,最后剩下的反而没有多少。向前的若是不贪,如何向前?你说我太太贪,我倒是觉得自己贪的还不够多。如果我真是贪到饥不择食的地步,现在杀了你岂不是简单的多了?”
高开泰的肩膀微微颤了颤,然后冷冷笑了笑:“镇国公说的不错,人向前不外乎贪欲二字。我竟是忘了,镇国公要的何止是一个长安城,你要的是整个天下。”
“但!”
他也站起来,回身看着方解:“镇国公就算有必胜的把握,就不怕损失惨重?长安城里至少还有数万战兵,当朝者只要号召百姓守城,最少能募集十万大军。再加上城中还有五千铁甲军,镇国公以为和我决战之后,还有多少兵力攻城?就算镇国公可以胜我,相比死伤也不会小。”
“说的没错啊。”
方解点了点头:“将军麾下,多是当初大隋的战兵这我很清楚,战场上厮杀起来,我的人马损失自然不会太小。不过,将军莫非忘了,此时的将军是最弱的将军,若早早晚晚都要打一场,现在是最合适的时机。王一渠死后将军军中不太安稳吧?若我放任将军离开,莫说给你顺承道,泰安道那样富庶之地休养,就算是把西北给你,过上那么一年半载,以将军的能力稳定部下当不成问题。难道我要等到那个时候再和将军决战?”
被方解点的如此清楚,高开泰接下来的话倒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诚如方解所说,高开泰一开始确实有些示弱,他确实不想和方解决战,军中不安稳,这仗打起来他更没有信心。给他一年,哪怕半年的时间,他将军中各派系将领的乱势理清,到时候再和方解的黑旗军交战,他比现在要多几分底气。此时他军中王一渠那些部下,未见得听他的号令。
“军人都有傲骨。”
高开泰深深的吸了口气,看着方解郑重道:“我领兵多年,骨子里的傲意比别人还要多些。镇国公说的这些我断然不能接受,我宁愿堂堂正正的战败,输了就是输了。让我如此屈辱的投降,高某人还做不出来。既然话已经挑的如此明朗,你我之间也没有什么继续谈下去的必要了。镇国公,你我来日战场上再会吧。”
“好”
方解点了点头,做了个送客的手势。
高开泰哼了一声,转身大步往北边走了出去。他带着的亲兵手按着刀柄紧随其后,每个人的脸色都极凝重。现在谈崩了,还在人家黑旗军的地盘上,一旦对方翻脸的话他们这些人只怕都没有什么活路。
“高将军”
高开泰走出去十几步远之后,方解忽然叫了他一声。高开泰心里一动,以为方解有转还的余地随即站住:“镇国公还有什么话要说?”
方解笑道:“高将军有傲骨令人钦佩,我若是再多说什么难免显得小瞧了你。我叫住将军,只是想告诉将军一声。将军有傲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将军不愿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不愿降。我手里现在至少有三四十封将军大营里送过来的书信,这些人既然心思已经动了,我只需在许以一些好处,料来不久之后的决战将军用兵不会太顺。将军今日不愿做之事,只怕他日有人逼着将军做……”
“不牢镇国公费心!”
高开泰冷冷的抛下一句,转身就走。
方解看着高开泰的背影忍不住笑了笑,坐下来慢慢品茶。
……
……
散金候吴一道在方解身边坐下来,看了看高开泰离去的背影忍不住笑了笑:“主公最后这几句话,只怕会把高开泰逼疯了吧。不过,高开泰军中难道真的有那么多人给主公写了书信?”
方解道:“几十封还是有的,不过这些人多是当初王一渠的手下,高开泰的老部下倒是没几个人写信。我之所以这样对高开泰说,只是想让他心里不安宁罢了。回去之后,他必然清查军中诸将领,临战之际这样做,人心散的更快。”
吴一道哈哈大笑:“主公是把高开泰的心思算的透彻了,他回去之后念及决战之日是否有人倒戈一击,必然坐卧不安。他要是不把谁给主公写了信查清楚,别想睡一个安稳觉了。”
“这算不得高明。”
方解道:“只不过是抓了他的心思罢了,何止是他,不管是谁临战之前得知自己部下竟然有那么多人准备投靠敌人,心里如何能不担忧愤怒?一旦决战之际,他用的人恰好是准备向我投降之人,这仗没打他就已经输了。”
“主公,刚才为什么不直接杀了他?”
站在一边的陈孝儒说道:“这人修为也不算太强,若是杀了他的话,他步下必然大乱,倒时候打都不用打,这十几二十万人马也就废了。”
“杀了他,谁替我杀别人?”
方解喝了一口茶后缓缓道:“高开泰军中那些人写信过来的,没几个是真心想要投靠我,不过是觉得我此时实力比高开泰强,他们在找后路而已。一旦我失利,这些人信上写的那些诚恳之言还不如一个响屁。这些人有投降过来的意思,我自然不能拒绝。可是这样的人到了我军中,用也用不得,养着浪费钱粮,索性不如交给高开泰自己处置。”
陈孝儒仔细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主公想的确实周到,那些还没开打就准备后路的人,将来一样的靠不住,一旦咱们遇到些困难的时候,这些人想着的还是怎么逃离。”
方解指了指北面说道:“糟粕再多,我留着也没用,这些人就交给高开泰自己去解决吧,咱们趁着这个机会多休整几日,士兵们连日行军也疲乏了,多歇歇。”
“另外……”
方解指了指一直放在桌子上的那几十封书信,之前高开泰坐在那的时候眼睛不止一次的瞟过来,心情其实早就乱了。而方解将书信全都背面向上放着,高开泰看不到信封上的字迹,心里更急。
“陈孝儒,去追上高开泰,把这些书信给他送过去。”
陈孝儒嘿嘿笑着,把那些书信拿起来随即转身离去。
“高开泰军中多悍将……”
方解重新坐好,亲手为吴一道满了茶:“当初我在西北的时候,对大隋战兵的战力看的真真切切。那时候西北之乱已经到了根子里,李远山把整个西北弄的千疮百孔。百姓从贼者不计其数,只需要发个馒头就能换来一条人民效力。朝廷的平叛大军到西北的时候,处处皆敌,可是一开战,战兵如沸汤泼雪一样将叛军击溃,速度快的让人不适应。如果不是高开泰谋逆,当初天佑皇帝杨易也不至于丢下那十万人马孤身逃回长安城。”
“我是真想要那些将领那些兵。”
方解叹了口气:“可惜,高开泰治军有方。王一渠的部下和他不是一条心,但他自己的老部下很难劝降。这些人抢不过来,杀了可惜……”
吴一道心里一动,知道方解的意思是什么。那些将领不能为黑旗军效力,那就只能除掉了。方解让陈孝儒给高开泰送过去那些书信只是离间计的开始,后面还有多少招数连他都不能预料。
不过说起来,吴一道对方解在军武上的天赋向来很钦佩。说起来方解在进樊固之前,和军武之事根本没有一点关系。即便是到了樊固之后,他也不过是个斥候队副。谁能想到,出了长安城之后的方解,就如同一条回到了深海的龙。
他似乎天生就是为战争而生的。
吴一道仔细想了想,不由得心里对方解这离间计赞了一声。方解让陈孝儒给高开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