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红楼-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案:
大周朝,雍治7年冬,美丽、傲娇的小萝莉林黛玉刚刚进入贾府。
现代理科男穿越红楼贾府庶子贾环。如果不想被贾府的猪队友们连累的抄家杀头,就要早做准备。
这是一个庶子逆袭的故事。
Ps:本书是架空历史爽文。非考据党、非历史正剧党、非红学党,遗漏不符、错误矛盾之处,敬请谅解。
关键词:坚毅 穿越
红楼梦人物年龄的一些个观点。
红楼梦中人物的年龄仔细的论起来,足以写成一本书。里面有太多的相互矛盾之处。疑点重重。
我看到有的红学论文说,曹雪芹应该是禀着为我所用的态度,来写人物的年龄。有时候大一些,有时候小一些。符合场景就好。
语文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鲁迅先生写错别字,那叫通假字,你写错别字,那是要扣分的。
所以,关于年龄问题,我必须要有一个设定,不能学曹老先生的做法。对错且不论,总之不能人物在某年突然年纪变小了。
如简介所说,我这本书基本采用周汝昌先生的说法。
……
……
黛玉进贾府年龄确凿无疑是六岁多。这一点,有贾雨村的话为证。
贾环年龄是七岁。书中明确提到红楼7年,贾兰5岁。而后面作诗时,贾政的清客们说:贾环大贾兰两岁多。
怪就怪在,贾环7岁,和贾环一母同胞的探春,肯定要大一岁,也就是8岁。而红楼梦中明确的提道,红楼7年,贾宝玉是七八岁。
取8岁。
这样贾宝玉喊探春三妹妹就是对的。而林黛玉跟着喊探春三妹妹,或许是从宝玉那里论下去。
书中曾提到,大观园里的姐姐妹妹混着喊。——当然,这未必解释的通。只是这么取一个结论。
红楼梦作为一门显学,有太多的东西需要研究。我是没这本事了。
……
……
年龄结论。
雍治7年,书中时间线红楼7年。
宝玉8岁,探春8岁,贾环7岁,贾兰5岁,黛玉6岁。
袭人12岁,晴雯10岁。
……
……
袭人的年龄好说,大宝玉4岁。
晴雯的年龄又可以考证一本书。怡红院夜宴时,有同庚同年的叙述。又有贾宝玉的祭文。又有红楼8年冬,给指派在宝玉房中,总之,矛盾重重。
这里就不论对错,取一个年龄。
第一章 贾府庶子
寒风呼号,冬日中天色阴沉。庭院外的槐树枝“嘎嘎”摇动。
“咳咳!”
睡在精美雕花柔软木床上的少年盖着水蓝色的厚实锦被在睡梦中轻咳。他翻了个身。屋中微暗的午后光线中,露出一副瘦弱苍白的少年病中容貌。
守在床边丫鬟穿着红绫绵袄,约七八岁。容貌秀气、身体略显得瘦弱。迷迷糊糊的打着瞌睡,小小的脑袋一点一点,如小鸡啄米。
“咳咳!”听到动静,丫鬟悠的惊醒,忙俯身过来查看少年的情况,轻抚着他的胸口,嘴里关切的问候道:“三爷,你哪里不舒服?”
三爷?刚刚醒来的他脑子里“嗡”了一下。这是什么称呼?突然间无数的记忆片段纷至沓来,如泉涌般挤占了他当前的思维。
“咳…,没…没事。”他中气不足的吐出两个字,木然的而看着头顶上暗红色的木梁。
容貌秀气的小丫鬟帮少年掖了掖被角,压得严实,重新坐回到床榻边的红漆小凳上,扶着床沿打瞌睡。少年这几日生病,她没有休息好。
他沉默的闭上眼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佛说:一念三千,刹那花开。他意识恢复过来时,竟然已经是身处在红楼梦中世界,变成了贾府庶子贾环贾三爷。
他本是二十一世纪理科男,出身在农村,大学毕业后在某公司任中层。工作闲暇之余,酷爱读文史类书籍。红楼梦这部经典著作翻了有六七遍。却没想到有朝一日,他竟然来到了红楼世界中。
按照网文穿越的惯例,穿越的当务之急是:练神功,快恩仇;收小弟,泡妹纸;谋发展,我为王。再开金手指:攀登科技高峰,寰宇世界遍插红旗。
然而,根据脑海中的记忆,今年7岁大的贾环自入冬以来就得了风寒感冒,病卧在床已经七天。而且,他貌似也没有穿越带的金手指。这种网文惯例他只能脑子里想想。
当务之急其实是:养病。否则一旦发烧得了炎症,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时代活不活得下来都是问题。
再审视自身:灵魂穿到这个时空,估计也没法子回去了。他的理工科知识以电脑软件编程为主。在没有电脑的红楼世界,这叫空有屠龙技,可惜世无龙。
物理化学只有初高中的书本基础知识,而且大部分还都还给老师了。造枪造炮造玻璃造水泥造钢铁这些是不会的。看原著的描述,唐诗宋词都已经被写出来。幸亏还有纳兰性德词这个大杀器。可是,科举盛世,他当这个文抄公除了混点名气又有何用?
八股文,他不会!
…
…
贾环在脑海中整理着记忆,又或许是他病中的身体过于虚弱,迷迷糊糊的睡过去。等醒来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吃过饭,洗了脚脸。
贾环平躺在床榻上继续想着他的“心事”。
睡饱了,初到红楼世界的震惊、慌乱稍稍平缓下来。虽说没穿到贾宝玉身上,但穿到贾环身上亦是可以接受。总比穿越成贾府的家生子强!否则,摆脱奴才身份就要大费周章。
贾环作为贾府的庶子虽说不受贾府大家长待见,但至少算是贾府里的主人阶层,不用干活、伺候人,还有丫鬟服侍、可以读书、拿月钱。要是贾府不倒的话,这种有房有佣人有工资的米虫日子其实还不错的。
然而,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府最终的结局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高鹗等人续写的红楼梦后四十回真心不大靠谱。贾府众人的结局只怕要比高鹗描述的凄惨的多!
古代封建社会,抄家基本都是家破人亡,杀头、流放都是等闲。贾环要是不想被贾府的“猪队友们”连累的话,现在就得思考这个问题了。
…
…
己酉年,大周朝雍治7年冬,十一月二十一。冬至过后,未至小寒。病了半个月的贾环带着一点残余的咳嗽,终于走出自己的房间,站在门口。
明媚和熙的阳光从高翘的青瓦屋檐落下来,贾环下意识的微微眯眼。入眼的是一座座鳞次栉比的院落与园林:古树参天,曲廊亭榭,富丽天然,美轮美奂地在眼前延伸开去。
这座荣国公府邸堪比他在北京城中游览的恭王府。国公府和亲王府在礼制规格上要差很多。大周朝继承自明朝,文教昌盛,享国100多年,历经五朝,现在是周朝第六位皇帝,年号雍治。在这样的封建主义君主集权社会中,国公府的规格都有定制。
“三爷,有风。披件斗篷吧!”身后传来小丫鬟如意关切的声音。
贾环回过头,就见八岁的清秀小姑娘手中拿着一件青色丝质的衣服过来。
看着这迥异于现代的衣服,贾环有些头疼的道:“如意,这斗篷怎么穿?”
“三爷,我帮你穿啊…”小姑娘欢快的抿嘴一笑,对贾环的纠结习以为常。这几天三爷都是这样。如意的个子和贾环一般高,贴慰的将斗篷套在贾环身上。
贾府少爷、小姐的“标准配置”: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掌管钗钏褕沐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
贾环是庶子,地位偏低。再加上贾母、王夫人都对他不喜。待遇低于标配:乳母张嬷嬷,教引的职责归生母赵姨娘,贴身的丫鬟就只有如意,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三个。
对这些东西,贾环不大在意。他有手有脚,不需要别人侍候。这几天经过如意的教导,他已经学会将周朝这些衣服、褂子一一穿好。只是,今天这个斗篷是新鲜事物。
穿好衣服,贾环给斗篷裹起来,如意期待的看着贾环道:“三爷,以后你的衣服就让我帮你穿吧?你也轻省些。”
贾环就有点头大。作为丫鬟的职责,如意的要求并不过分。但是,他作为一个现代人,使用童工帮忙穿衣服还是很难适应,和气的道:“再说吧!”
如意便扁着小嘴。三爷这些天越发的和气,不同于往日那样闹小孩子脾气,但她却发现她有失业的风险。这让她有些着急。
“走吧。”贾环对小姑娘的情绪自然是懒得关注,他还在熟悉这个世界的过程中。
贾环今天接下来的行程是给贾母、王夫人、贾政三人请安。
相当于是重新进入荣国府众人的视线,表示病好了可以参与到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中。
…
…
半个月后,腊八时节。贾府的空气里似乎弥漫枸杞、红枣、花生、核桃、桂圆的香甜味道。
贾环坐在房间窗户边的杌凳上,看着夕阳掠过庭院参天古树的树梢,合上了手里的《国朝史略》,轻轻的叹了口气。
这半个月的时间里,他和贾府里的大多人都已经照过面,大致有个初步印象:
高高在上的贾母;假正经的贾政;念佛的王夫人;昏暴好色的贾赦;说话无份量的邢夫人;春风得意、大权在握的王熙凤;公子哥般的贾琏;八岁的贾府混世魔王贾宝玉;美丽傲娇六岁大的小萝莉林黛玉;韶华正好寡居的李纨;各具特色的迎春、探春、惜春…
贾环和上述这些人的生活圈子没有多少交集。
他每天生活的圈子是:在书房读书的小伙伴是贾兰、贾琮。下学后接触的是小姑娘如意、乳母张嬷嬷、生母赵姨娘、长随舅舅赵国基,以及一起玩耍的小丫鬟们。
来到这个世界来这么些天,贾环还是有太多的事情没搞明白。比如:历史。
根据手上这本据说是周朝官方版的史书《国朝史略》来看,历史已经被改写的面目全非。
明朝末年,流寇李自成攻陷京师,明思宗崇祯在北京自杀。随即,关宁铁骑投降,满清八旗入关,大败李自成,一路南下,制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案。身负天下众望的南明朝廷被清军打得丢盔卸甲,无力回天。
周太祖宁骥本明朝县令,自江西起兵,夺赣州、下南昌…。随后二十四年,周太祖大发神威,先后统一了江南,再追亡逐北,将清兵赶出关内,灭了后金,毁其文字、宗庙。
周太祖平定天下,由金陵迁都京师。一应制度、疆土如明朝。但因为大周和后金交战二十多年,南北风俗与清朝相通。如主子、奴才这一套。
周太祖又改革了明朝制度的一些弊端,取消内阁制度,设南书房和军机处分管行政和军事。六部作为办事机构。这使得君主集权达到了巅峰。
自开国定鼎以来,大周享国153年。已经经历太祖、太宗、世祖、世宗等五朝。当今雍治帝的父亲太上皇还没有死,庙号未定。
贾环自己估算了一下,大约现在在西元纪年1796年。当然,如果这个世界有西元纪年的话。原本的历史应该是在清朝乾隆末年,清朝的统治以已经出现各种问题。
现在是周朝雍治七年。周朝的社会情况,是国力强盛,盛世太平,还是王朝余晖,腐朽没落?他不好判断。
他初步的计划是:等四五年,年纪稍微大一些,可以冒充成年人的时候,就换一个身份,离开贾府远走高飞。届时是周游全国,还是去海外转转,都可随意。
对付“猪队友”最直接的办法,自然是将他们踢开,自己单干。
至于拯救贾府、拯救金陵十二钗这种“高大上”的事情,他兴趣乏乏。作为一个理智的成年人,他没有主动为贾家献身的觉悟,也没有拯救美女的嗜好。
为一群陌生人的荣华富贵、前途生命殚精竭虑,他得有多“保姆心”?他愿意选择一条活得轻松点的路。
他虽然承载了贾环的身份、记忆,但并没有背负贾环的感情。就算背负贾环的感情,在贾府倾颓时真正要救的也就赵姨娘等寥寥数人。贾宝玉、林黛玉、贾探春等人与贾环可不亲近。
换一个平民身份,离开贾府之后怎么办?
以他穿越者的见识,难道还在这个世界混不开?好歹当年也是学霸出身。任何社会,只要熟悉了其社会规则,只要肯努力,懂得自制,混个中等生活水平绝不难。
贾环正想着这些事情时,门口传来几声对答。
“嬷嬷好!”
“小丫,三爷在吧?”
“在!”
片刻后,就见一个满脸风霜的妇人卷起门帘怒气冲冲的走进来。她是贾环的乳母张嬷嬷,四十多岁,穿着蓝布衫,骨架粗大,皱着的脸上像树皮。
张嬷嬷向贾环哭诉道:“三爷,厨房里的那帮娼妇太不像话,我去要一碗腊八粥都说没有。等宝二爷的丫鬟茜雪来要时,立即都端上食盒。我活的真是没脸哇。呜呜…”
看着眼前干嚎的中年妇人,贾环神情淡淡的“哦”了一声,将手中厚厚的《国朝史略》放在矮几上。这算什么,挑唆他去和贾宝玉的人宅斗?很无聊的。他是要离开贾府的人。
门帘挑起来,小姑娘如意从门外走进来,见张嬷嬷在,欲言又止,微微撅着嘴站在衣橱边。
贾环对照顾了他好些天的如意好感肯定要比一脸皱纹的大婶张嬷嬷更多一些,再说谁喜欢不熟悉的人在自己面前哭泣,就想将她支开,“张嬷嬷,我娘那儿今天准备了腊八粥,你去喝一碗吧。”
“啊?”张嬷嬷一听,脸上亮了光,也不哭了,告辞离开,“三爷,那我先过去和姨奶奶说说话。”
“这贪嘴的老货。”等张嬷嬷出去后,如意扁着小嘴,嘀咕了一句,声音大小恰好让贾环听到。
贾环无语的走到条桌边,拿起茶碗喝了口茶,不理会这些“宅斗”的事情,问道:“如意,什么事情?”
如意闷闷不乐的道:“三爷,我刚在路上碰到珠大奶奶身边的素云。我问了她,老太太都打发人送腊八粥给珠大奶奶。咱们这里却是没人惦记。”
贾环没什么感觉,“不就是腊八粥吗?”
“三爷,差别可大了。老太太那里的腊八粥味道可好了。”如意扳着指头数,“有玉田碧粳米、御田胭脂蜜米、白糯、桂花露,比府里厨房里熬的要很多。”说完,还吞了口口水。
听起来很不错的样子。贾环就笑了笑。对美食,他当然也很向往。当年两部《舌尖上的中国》他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几遍。不过,以他贾府庶子的身份现在想要吃一份这样精贵的“腊八粥”绝无可能。
当然,只要有做这样腊八粥的方子,他日后自然可以自己来弄。
倒是如意很愤懑、难受,觉得美食没吃上,还受了轻视。和贾环说了很多他和贾宝玉、林黛玉、三春、李纨(贾兰)“待遇”上的差距。如:月钱、赏赐、饮食等。
贾环和气的听着。在没有熟悉情况之前,他愿意安静的像一只蚂蚁。
吃过晚饭,贾环一如既往的在地上做了100个俯卧撑、50个仰卧起坐。他这段时间坚持锻炼身体。出了一身汗,洗过澡,翻了会书架上的启蒙读物,便上床休息。
孤寂的深夜北风轻鸣。
第二章 冬日小雪
腊八节的事情就这么平淡的过去。没有在贾府中泛起一丝涟漪。贾环就像一只小冷猫被人遗忘在角落里。贾环自己并不大在意。在意的是赵姨娘、张嬷嬷、如意。听说赵姨娘在王夫人面前闹了一回。结果自然是:然并卵。
贾环每天照常的去书房读书。下学后,则让长随舅舅赵国基带他在京城中闲逛、观察,了解周朝的风土人情。
小透明有小透明的好处,只要功课跟得上,有大把的空闲时间自己支配,而不用给拘束在家中。
在贾府书房中教授课业的是一名寓居京城久不中式姓林的举人。每天上午、下午各教授一个时辰。课本以蒙童为主,读的是《蒙童训》、《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千家诗》、《古文析义》、《神童诗》、《对类》,《韵诗训》,《训蒙骈句》,《笠翁对韵》、《增广贤文》,《幼学琼林》。
贾环、贾琮都在学习《增广贤文》,贾兰的进度则领先到《幼学琼林》。读完《幼学琼林》,就算是完成全部的启蒙教育,可以开始学习四书五经。
岁数较大的贾宝玉、贾迎春、贾探春都已经开蒙,四书五经都泛泛的读了一些。
贾环这几天上课,已经很少见到贾宝玉的人影。因为林黛玉来到贾府,宝二哥正在忙着和林妹妹两小无猜的玩耍。
至于迎春、探春、惜春在今年之后都将不在来书房上课。贾母的原话是“认得几个字”即可。临近春节,他们四个学业懈怠,情有可原。
这天下午,天空阴沉沉的,下着小雪。精美的雕花窗栏给北风吹的呼呼作响。书房中寒气凛然。
下午2个小时的课业结束后,贾环、贾琮、贾兰三人从书桌边向林举人行礼:“谢先生教诲!”
林举人三十多岁,清瘦高长,穿着儒衫长袍,头戴四方平定巾。他一贯神情严厉。此时说道:“新春将近,今日是今年最后一课。你们回去各自温习书本。来年正月十八开课,届时我会考校你们的课业。散了罢。”
心里轻轻的叹口气:贾环、贾琮都比贾兰年长,但学业进度竟然比5岁大的贾兰还差。他在贾府当教书先生不过是谋生活,待不了几年。估计是看不到天资聪颖的贾兰考中秀才。
“恭送先生。”
林举人出了书房。早在门口等着的一位小厮忙上前笑迎着说话。隐约听到好像似贾政设宴邀请林举人喝酒。
贾环、贾琮、贾兰三人收拾了书包离开书房。外面候着的长随、书童都涌过来。
贾环身边就赵国基一人。贾琮和贾环一样,只有一个名叫“富贵”的二十多岁男子陪同。贾兰则有两名长随,两个小书童。为首的是贾兰父亲贾珠乳母的儿子,叫桂树。
书房位于贾府二门外的一间院落。内里其实有走廊和二门内相通。平日里三春和宝玉都是走这条路。但是贾环、贾琮、贾兰都是宁愿从书房正门出,再绕到距离各自住处最近的垂花门。因为在里面遇到女眷,他们三个基本都要行礼,而且未必讨好。很麻烦。
“三哥,兰哥儿,我先走了。”在院落门口,贾琮道别,往东面去了。贾琮是贾赦的庶子,贾琏的弟弟,年纪比贾环要小。
荣国府占地面积极广。贾环前些天在贾府外绕着走了一圈,也在贾府内逛了一回。预估近百亩。差不多有10个标准的足球场那么大。堪称豪宅。
布局分为左、中、右路。中路依次是大门、外仪门、向南大厅、内仪门、荣禧堂;西路依次是垂花门、穿堂、花厅、贾母上房、倒厅、凤姐院;东路为贾赦院。
读书的书房就位于中路的向南大厅平齐的线路中。不远处就是贾政的外书房梦坡斋。贾琮住在东边。而贾环和贾兰都是贾政一系,住在中路。三人并不同路。
贾环和贾兰两人带着长随、书童往南面的垂花门走去。寒风料峭,雪花飞舞。
贾兰五岁多,有着装出来的少年老成。裹紧了些深蓝色的斗篷,脸上洋溢着学校放假后的笑容,说:“三叔,我娘让我问你史书看完没有。看完的话就还给我。”
贾环手中的《国朝史略》就是向贾兰借的。贾兰的母亲李纨是原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再加上贾兰已经死去的父亲贾珠中了秀才准备考举人。贾兰家中有史书。
爱惜书的人将书借出去就像是儿子给养在别人家,时刻想要拿回来,还伴随这各种担心。
贾环理解这种心情,立即道:“我看完了。今天没带,一会送到你院子里。”
李纨不愧是深得贾府上下好评,很会做人。这本书他借了小半个月。能忍到现在要回去,他心中不会有任何的不满。
贾兰开心的道:“好啊。三叔,我听我娘说,今年江南甑家的管家来送年节。说起甑宝玉做了一首诗在江南地区流传,得意洋洋。今年除夕晚宴,曾祖母可能会命我们赋诗。”
贾环就笑了笑。他在书房里没打算出头,在除夕晚宴上贾母面前就更不打算出风头。蒙童的课业,即便是古文有怎么样?有老师手把手的教,只需要记忆、背诵,又怎么可能难得到曾经的高考学霸?
低调,是当前最好的保护色。
在南垂花门外,长随和小厮们都止步,将书包递给贾环、贾兰。两人背了书包,闲话着进了二门内。
贾政和王夫人居住的东跨院位于荣禧堂东耳房以东。东跨院旁边的小院则是赵姨娘的住处。贾环住的套间挨着赵姨娘小院。
而贾兰和母亲李纨的院子距离贾环的住处不远,偏向西路贾母上房。
贾环在路口和贾兰道别,他要先去王夫人的东跨院看看。一般而言,这个时间点赵姨娘都在东跨院王夫人面前候着。
小贾环的习惯是下午放学之后去找赵姨娘,顺路和王夫人院子里的丫鬟们玩耍一会。
贾环并不打算骤然改变这个习惯。他前些天和赵国基外出在京城里逛已经让赵姨娘生疑。昨天晚饭后来看他时还骂了他几句:“蛆心孽障,去哪里垫了踹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