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据说为贾府的一位少爷所作。贾姓在偌大的京城很多,但姓贾的神童恐怕不会那么多吧?他心里起了结交之意。
  微微沉吟着,吕老板斟酌着道:“按说写诗词是件雅事,我谈钱就显得庸俗了。只是,刚买了贾小友这本三国演义,我这里就琢磨着怎么卖得更好。还请贾小友见谅。
  我愿意出二十两银子的润笔费,求贾小友一首诗词。用来宣扬这本三国话本。当然,贾小友若有顾虑的话,可以使用笔名。”
  林心远微微一怔,看看吕老板,再看看贾环,低头喝着茶。有点奇怪。吕老板就这么笃定贾环能作诗?怕是别有隐情吧?他们俩之前可是认识。
  吕老板的话说的很客气,令人听的很舒服。很有点儒商的派头。
  贾环心里仔细的权衡利弊,道:“我试试。”
  吕老板就笑道:“林老弟还不快让人文房四宝伺候?”
  嚯。你还真敢写?林心远压着心里的惊讶,叫来侍女,送上笔墨纸砚。
  贾环起身,在雅间的翘头案几上铺开白纸,压好镇纸,落笔而下,一气呵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
  贾环刚写完这首词牌中的最后一个字,站在案几旁边观看的吕老板动容道:“好词。真是好词。贾老弟当真是才思敏捷、文采斐然。”
  而另一边的林心远完全是震惊的呆住。竟然真填了一首西江月。他根本就不看好贾环的。
  其实,在看到“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句时,他就品出来这绝对是一首好词。
  奉上笔墨的美貌侍女惊讶的掩住小口,妙眸看着贾环。她刚才在帮这个小男孩磨墨。没想到,竟然见证一首足以传唱的绝妙好辞的诞生。
  林家虽然是商贾之家。但累世巨富,已经开始培养家里的诗书之风。她也粗通诗文。这首词即便是她来看,也是相当有意趣。
  对众人的反应,贾环笑了笑。他对这样的效果并不感到意外。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名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都是脍炙人口、流传于世的名句。
  至于这首西江月贾环一个理科男怎么记得?因为,这是入选语文课本的诗词,他当然印象深刻。
  辛弃疾在这个历史时空中湮灭了。想也是,开豪放派先河词宗的苏轼都没出现,同为豪放派代表词作家的辛弃疾湮灭也有几分情理。
  贾环落款填上他的笔名:“九悟”,说道:“劳烦吕老板用这个笔名做广告营销吧!”
  他暂时不想出名。出了名还怎么转换身份离开贾府?
  “行。”二十两银子买到这样的佳作,吕老板算是赚到,听到“广告营销”,心里一动,这个词用的很有讲究啊。
  林心远佩服的赞叹道:“贾兄高才啊!在下佩服。日后一定要多来亲近。”
  他对贾环的态度又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看到贾环是个小孩的轻视,到贾环和吕老板谈成生意的揣测,认为可以交往。现在这首西江月一出,他认为贾环可以深交。
  这首佳作挂在他的西江月茶楼上,会让他赚翻。
  “林兄客气了。”贾环搁下毛笔,从吕老板手中收了二十两的银票,告辞离开。
  出了风头,不赶紧走,难道留下来听吕老板和林心远二人对他吹捧?
  …
  …
  刚出门,守在门口的赵国基就焦急的迎上来,跟着贾环下楼,问道:“环哥儿,书卖出去了吗?”
  “卖出去了。话本外加一首词,卖了50两银子。”贾环语调微微有点兴奋,今天出来一趟,他也没有想到收获这么大。他预期在10两20两之间。
  “这么多!”赵国基吓了一跳,随即,喜笑颜开,为贾环感到高兴。
  从木制的楼梯走向茶楼大厅,贾环笑着道:“以后还会有更多。舅舅,咱们的蜂窝煤制作要准备原材料了。等会我给你支10两银子,你在坊里租一个小院,储备煤炭和泥土。”
  “啊?要是卖不出去折在家里怎么办?”赵国基的第一反应销路。他是典型小富即安的心态。
  贾环笑道:“舅舅,你放心。我有办法卖出去。”
  赵国基就不再劝贾环。50两银子的巨款啊,足够他一家嚼用2两多。就这样轻描淡写的到手。啧啧!
  到得楼下,贾环招呼着已经看到两人的钱槐和胡小四一起离开。
  赚了50两银子的外快。午饭时分,贾环在崇文街的醉仙楼要了5两银子的席面,以茶代酒,庆祝卖书计划“初战告捷”。
  一共十四道菜,有:蜜饯鸭梨、罐煨山鸡丝燕窝、酥炸腰果、鸳鸯卷、陈皮牛肉、珍珠鱼丸、持炉烤鸭、麻辣鹌鹑、酱羊肉、明珠豆腐、五香仔鸽、炒珍珠鸡、时蔬瓜果、茉莉雀舌毫。
  钱槐和胡小四吃的大呼过瘾。
  茶足饭饱,已经是近下午2点许。贾环付了2两银子给酒楼的掌柜,预定了后天酒楼二楼的一间包间,这才和赵国基三人提着打包好的菜肴回贾府。
  食盒里面都是没有动筷子的菜,准备带回去给赵姨娘、如意、晴雯几人尝尝。贾府里,醉仙楼这样的美食并非吃不到。贾府私房菜甚至还要更高档、精美。
  但是贾环、赵姨娘处在贾府生物链下层,以及两人身边的人,还真就吃不到。
  …
  …
  这天下午,贾宝玉从在贾政的书房里见客回来,换了身衣服,到黛玉房里找她玩耍。
  自去年冬黛玉进贾府以来,他日常许多时间都是和林妹妹一起度过。
  冬天过后,贾宝玉和黛玉就从贾母房的碧纱橱中搬出来,没有再住在一起,而是各自居住在相邻的暖阁中。几步路就到。
  “姑娘正在写字。二爷小声点。”黛玉房外,丫鬟紫鹃给宝玉打起帘子,轻笑着“嘘”了声。
  贾宝玉会意的点头,轻步走进房中,就见林妹妹穿着件淡雅的花色裙衫,纤柔精致,正在书桌边悬腕写字,嘴里轻诵着古文句子,书香怡人。
  “妹妹。”
  “呀,要死啊你,吓我一跳。”见贾宝玉不知道什么时候凑过来,黛玉蹙眉,娇嗔着抚着胸口,手提着毛笔,墨汁滴落在纸面上,污了正在写的字。
  贾宝玉笑问道:“妹妹在写什么文章?”
  林黛玉搁下毛笔,掩嘴取笑道:“你还是不要问了,免得污了你的耳,是你看不起的俗人写的好文章。”
  贾宝玉笑道:“俗人俗不俗且不管他。既是好文章,妹妹就该给我看一看。奇文共欣赏。”
  林黛玉就将写了一大半的《爱莲说》给贾宝玉看,“喏,上次你摔玉时,我从环兄弟那里看来的。我足足品了两个月哩。”爱莲说不长。而林黛玉极为聪明,事后默诵下来后。经常自己琢磨、体会。
  她最喜欢里面的这几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当真是好文章,好句子。文章描述的莲花的品格,让她相当的敬佩、有感触。
  贾环要是知道黛玉此时的想法,肯定会给她点个赞。这是林妹妹性格、境遇的真实写照。
  当然,贾环点赞归点赞,亲近之意是不会有的。他现在可不是刚到红楼的菜鸟。
  贾宝玉一听林黛玉的话,就有些不高兴,他不待见贾环,质疑道:“这不大像他的文风吧?国朝并无爱牡丹的习俗。倒是唐朝武则天时,爱牡丹的人很多。”


第二十章 下请帖
  林黛玉微微撅嘴,不乐意的道:“你既然觉得不好,你写一篇咏物文章给我看。”
  贾宝玉叫屈道:“妹妹,我何曾说文章不好?只是不信是老三写的罢了。他经常去外面的书店,指不定是哪里看来的。看这句,‘自李唐以来’,听挺像北周时期的作品。”
  不得不说,贾宝玉很聪明的,很有急才。不然,也不可能和林妹妹这高智商的萝莉玩到一块。
  林黛玉并不关注文章是不是贾环写的,她只关注文章的内容。心里想了一回,感兴趣的眨眨美眸,道:“呃…,你说,环兄弟经常出去看书?”
  贾宝玉将手中写满黛玉笔迹的纸张放在书桌上,点头道:“是啊。我前两天在我娘房里见他在抄书,听金钏儿说的。他现在晒得又黑又瘦,我娘就问他原因。让他少出府瞎逛。他说他在外面书店里看书。”
  林黛玉漆黑的眼眸子一转,说:“那我们去找他要几篇新文章看看。我最近看从家里带来的书都觉得没有新意。”
  贾宝玉赌气道:“我不去。指不定他们又要在背后编排我。你没听赵姨娘怎么说我?我不但这个名声。”
  林黛玉年纪虽小,却懂人情冷暖,知道二月底贾宝玉摔玉对贾环的影响很大。听紫鹃说,那边上上下下怨气大着。轻笑道:“那我派紫鹃去要。你回头不要看。”
  “好妹妹,那可不成。”宝玉和林黛玉笑闹起来。
  …
  …
  紫鹃去找贾环时,晴雯和如意两个小姑娘正在贾环屋里拿着食碟吃麻辣鹌鹑。麻辣的两个小姑娘“呼哧呼哧”的吐舌头,又欲罢不能的说“好吃”。
  贾环坐在书桌后写字,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两人聊天,说着京城里那里的东西好吃云云。
  紫鹃“噗嗤”一笑。
  四月底,春夏之交。午后时分,小丫鬟们都昏昏欲睡。贾环房外没人看顾。晴雯和如意两个大丫鬟在享受美食。紫鹃到了屋里,贾环三人才发觉。
  “紫鹃姐姐来了。”晴雯原来在贾母房里,和先前叫“鹦哥”的紫鹃相熟,洗了手给她倒茶,又请她吃醉仙楼的酱羊肉,“可是林姑娘有事?”
  “嗯。”紫鹃尝了几片美味的酱羊肉,赞道:“味儿真好。”又轻笑道:“姑娘让我来问问三爷最近有没有作类似于爱莲说的新文章,姑娘想看。”
  贾环并不会听到林妹妹有“需求”,就立即屁颠屁颠的去“奉承”她。这种“傻事”他在大学里爱慕某个姑娘时做过,现在是不会做了。说道:“这两天比较忙,没有写。过两天吧。”
  紫鹃就叹口气。
  贾环可不管“慧紫鹃”怎么想的,将紫鹃打发走,手中的拜帖也写得差不多,搁下毛笔,吹了两口气,等着墨迹干下来。又从书桌角上的一叠纸中,抽出一份横写的计划书,仔细的翻阅。
  今天赚了50两银子,约等于5万块,小赚一笔。更重要的是,找到一条稳固的赚钱路径。他的脑海中可还有不少故事。再赚几笔银子应该不难。
  但此刻,贾环欣喜的情绪已经慢慢的换过来,开始仔细的审视他的财务。
  50两银子看起来挺多的,可也不怎么够花:在醉仙楼里吃顿饭就用去5两银子。给赵国基10两,用于采购蜂窝煤的原材料。计划后天请贾琏吃饭,预定包厢先付了2两银子,贾环心中为这顿饭制定的预算是10两。
  算下来,贾环手中也就还剩下25两银子。
  这对于打算在几年后离开贾府的计划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还需要继续努力!
  手上剩的银子,就先用来改善目前的生活吧。来红楼世界忍了这么久。有条件的话,贾环在“衣食住行”上从不苛待自己。
  贾环并不打算通过储蓄的方式来积累财富。来自现代的职场,他的观念更倾向于用投资、经商来赚取财富。用钱“生”钱才是王道。
  贾环心里计划已定,将计划书收起来。
  去送紫鹃的晴雯回来,见如意正在收拾餐后的场面活,咯咯轻笑,眉清目秀的小美人,步履轻快的走到贾环的书桌边,提起茶壶给他添茶,问道:“三爷,你还在怄林姑娘的气啊?”
  贾环莫名其妙,笑着道:“怄什么气?”
  “就是二月底,宝二爷和林姑娘在屋里吵架连累你的事情啊!”
  贾环就笑,“我是黑白不分的人么?我被连累,和林姑娘没什么关系。”
  晴雯笑兮兮的道:“紫鹃姐姐刚还试探我呢。怕是回头林姑娘对你有想法呢。”
  贾环轻轻的弹了下晴雯白皙的额头,笑道:“随她想去吧!我们呢,要把聪明才智用在创造社会财富上,努力做一个对社会,对世界有用的人。地球不是围绕着林妹妹转的。”
  晴雯捂着额头,给贾环一连串的新词儿给说的晕晕乎乎,粉润的小嘴微张,感觉好有道理,又觉得好像不对:林姑娘那要强的性子,伶牙俐齿,给她惦记可不是好事。
  贾环微微一笑,拿着请帖起身往门外走去。他并无和林妹妹亲近的意思。
  一旁收拾卫生的如意看得的掩嘴偷笑。三爷虽然也信任她,可是晴雯姐姐人长得漂亮,做事情又利索,三爷的首席大丫鬟早就是晴雯姐姐了。
  晴雯回过神,就见贾环已经起身拿着请柬快要出门,扬声问道:“三爷,你去哪里啊?”
  贾环没回头,挥挥手,“去下个请帖就回来。”
  …
  …
  贾环是要去凤姐院中给贾琏下请帖。
  贾府的布局分为东、中、西三路。贾环的住处比邻赵姨娘,属于贾政的一房,在中路。
  凤姐院位于西路。西路依次过去是:垂花门、穿堂、花厅、贾母上房、倒厅、凤姐院。
  由于贾琏管着贾府的外事,凤姐院并不在贾府内眷住处的中间位置,而是偏向一处角门,方便贾琏日常出入。
  贾环没有走庭院里的游廊近路,那太容易碰到贾府里的夫人、小姐。而是顺着甬道和夹道走。一路上的园林景致轩俊壮丽。路过贾母上房再走约十分钟,抵达凤姐院。
  此时约下午四点多。苍翠茂密的树木光影映在南北宽夹道上,粉油大影壁泛着光彩。院子门口几个总角小厮守着。
  总角是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扎两个羊角小辫。小厮们见贾环过来,弯腰行礼道:“三爷好。”
  凤姐院的小厮们固然心高气傲,但到底是下人、奴仆。贾环最近在贾府里可是声名赫赫。
  贾环和气的点点头,进了凤姐院。小院中就见凤姐身边的丫鬟丰儿拿着一盆衣服从厢房里出来。一个穿着翠绿蓝布衫、容貌平实的小丫鬟。
  丰儿好奇的问道:“三爷到屋里来可是有事?奶奶正头疼着。平儿姐姐在跟前伺候,要我通传一声吗?”
  王熙凤病了?贾环有些惊讶。他在贾府里的消息很闭塞。嘴里说道:“不用。我来找琏二哥,想请链二哥后天喝酒,请你帮我代转一下请柬。谢谢!”
  丰儿道:“嘻嘻,三爷真是客气。这请柬我可不够资格转给二爷。我这就去递给奶奶。保证不耽搁三爷的事儿。”
  王熙凤调教的好伶俐的丫鬟。贾环点点头,“嗯,谢了。”然后,转身离开。
  “诶…,三爷…”丰儿感觉怪怪的。
  …
  …
  王熙凤身体抱恙,在家里卧床休息,薄薄的水粉色百鸟朝凤图案丝被覆在身上,脸上微白。清俊的平儿在她床榻边伺候,说着话。
  丰儿进来将贾环送来的请柬给平儿,把话说了一遍,退了出去。
  平儿和凤姐都不识字。平儿将贾环送来的请帖放在案几上,疑惑的道:“倒是巧了,环哥儿到门口都不进来看一看,这不太像他啊!”贾环过来送请帖却不见女主人的面,这事办的有点失礼。
  王熙凤脸朝床外,冷哼一声,道:“他给太太罚抄书,心里对我有想法呢。”
  平儿恍然。凤姐给贾环在贾府扬名是设了一个套,以贾环表现出来超乎年龄的心智,估计已经明白过来。贾环不见凤姐,应该是在表达不满。
  王熙凤冷笑道:“到底是长进了,竟然敢来撩拨我,等我过两天病好些,看我怎么收拾他。”
  …
  …
  入夜时分,贾府里灯火绰绰,人声相闻。
  贾琏在府外喝酒回来,带着微醺的酒气进了卧室。他作为管着贾府外事的少爷,自有一帮人天天奉承他。特别是最近贾府的姻亲王子腾刚刚升官出京,奉旨查边,显然是简在帝心。
  贾琏见王熙凤头上缠着丝布卧在床榻上。美妾平儿在她跟前伺候。吃惊的上前握着王熙凤的手,“你又犯病了?”
  王熙凤往昔红润的脸蛋有些苍白,“嗯。午睡起来,突然浑身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老毛病了。休息一两天就会好。”
  王熙凤的判词中有:“一从二令三人木”。说的是她和贾琏的浮起感情阶段。贾琏和凤姐如今的关系正处在“一从”的阶段,小夫妻俩日子和和美美。
  平儿插话劝道:“奶奶你何苦呢,有些事原不该你管的。”贾府里,从礼法上来说,管理内宅的应该是王夫人。但是,王夫人如今万事不管,将杂务都推给凤姐。
  “我不管着,这阖府里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王熙凤不以为的笑起来,笑容中略带得意,“平儿,你去将今天下午那小子送来请柬拿给爷看。”
  贾琏诧异的看着平儿弯腰去匣子里拿请帖,问道:“怎么,是蓉哥儿下帖子来请我吃酒?”
  王熙凤嗤笑一声,“美得你。是贾环。他来下帖子请你。听丰儿说,门都没进来,送了帖子就走了。对我有意见呢。”她琏二奶奶可不喜欢有人给她甩脸子。


第二十一章 谈生意、落子
  贾琏就笑,脱了外衫挂起来。王熙凤平时苛待赵姨娘和贾环的事情,他是略有耳闻的。贾环对王熙凤有意见,他并不意外。
  平儿将请柬找出来,放在卧室里的圆桌上。贾琏并不着急看请帖,接过平儿递来毛巾,洗着热水脸醒酒。
  凤姐枕在床头,半倚着看着丈夫,抿嘴笑道:“贾环他大约是想求你办什么事。哼,求人求不到真佛,我看他能办得成什么事?”
  贾琏笑道:“凤姐儿,我怎么听你这话里有话啊。行——,那我就不去见他了。”
  凤姐心情大好的娇笑,口不对心的道:“你们爷们的事,我管不着呢。我可不想落个阻碍你和兄弟们来往的名声。”
  贾琏就笑起来,平儿接过贾环递过去的湿毛巾,转身端水出去。贾琏拿起桌子上的请柬看,“哟,环哥儿这手字很漂亮。大手笔啊,竟然是请我后天中午在醉仙楼吃酒。”
  醉仙楼是京城里知名的酒楼,相当于是五星级酒店餐饮部与知名会所的合体。有歌舞班子,不定时的举办文会。高端大气上档次。贾琏不喜欢读书,这种文化氛围很浓厚的酒楼平时去得少。
  王熙凤微微皱眉,疑惑的道:“贾环他那点月钱在醉仙楼里够什么?”
  贾琏沉吟了一会,对进来的平儿道:“你找人去回环哥儿:我后天中午和冯紫英在城南的庄子有场酒要吃。若是小事不用破费,明天早上去库房里找我说。”
  王熙凤哼了一声,不满的道:“你倒是会做好人。”
  平儿应了一声,安排人去贾环的住处。一盏茶的功夫后,平儿重新进来,抿嘴轻笑道:“环哥儿说他最近发了一笔小财,一贯仰慕爷的风采,想请爷喝酒闲聊,正好有件生意上的事情和爷商量。”
  “呵呵,这倒是奇怪了啊!”贾琏好笑的娇妻美妾说道。
  王熙凤默不作声的思考:贾环今年才多大?8岁而已!他从哪里发的小财?他能有什么生意?贾府里为何没有一点风声。
  贾琏想了想,说:“平儿,你再派人去回环哥儿,大后天中午我有空。”
  …
  …
  四月二十七日。天晴,微风。贾环上午放学后,向先生林举人请了个假:下午有事情要忙。
  林举人欣然应下来。贾环每天的课业只需要讲一遍就行。过几天检查,无一例外的都通过。在他看来,这是读书天分极高的表现。
  这样的学生教起来轻松省力,满心愉悦。贾环的学习进度已经超过贾兰,进至《论语》。
  贾环在书房的院外和赵国基汇合,径直往角门奔去,准备去醉仙楼等贾琏。
  下课回家吃饭的贾兰看着贾环的背影,小大人般的叹了口气。自三月份,他按照他娘的要求疏远三叔后,三叔现在真的和他越来越疏远了。这让他有些沮丧。他挺佩服才华出众的三叔的。
  贾琮嘿嘿一笑,他不大看得惯贾兰的假装。三哥为人不错,以后有本事青云直上,他说不定还能沾上点光。
  崇文街上的醉仙楼在中午时分,车水马龙。
  幽静的包厢中,几盆兰花盛开。两个酒楼里养的女伶在不远处弹琴吹箫,舞弄丝竹之声。
  贾环和贾琏喝着酒,说笑着闲话。贾琏是个唇红齿白英俊的公子哥,锦袍玉带穿在身上,端得是好模样,人面子。
  贾环原本和贾琏并不怎么亲近。先要说些开场白,烘托气氛再切入正题。
  贾琏就笑道:“环哥儿,闲话就不说了。风花雪月,吃酒行令,你都还太小。过两年二哥带你去耍。我对你那日的话可是好奇的很。你先给二哥说说究竟怎么回事。”
  锦衣玉食的公子哥范儿。
  贾环就笑起来,道:“那就从二哥的意思。我看杂书,编写了个话本卖给了书店老板,赚了30两银子。算是发了一笔小财,所以请二哥来吃酒。是想求二哥一件事。我想要库房上钱氏夫妇的儿子钱槐给我做长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