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红楼-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孙亮、乔如松、罗向阳几人这些天都是住在贾环的望月居,对贾环的长随自是认识。
卫阳微微皱眉。好没规矩。真是扫兴!自雍治八年起,他许久没有和同学一起参加文会,吟诗喝酒。今天气氛、时间、人,都刚刚好,却要被搞的散场。
贾环一看李十儿就知道怎么回事。他把薛蟠弄进监狱了,还举报王子腾,贾府里怕是早就闹翻了天。所以,他举报后在大理寺里面住了两晚。大事未定,谁耐烦去应付那些人?
李十儿上前半步,弯腰作揖,“三爷不要怪钱槐,小四。老爷上朝之后,去大理寺问过,知道三爷出来了。叫我们将他们两个拎到书房里去,问了三爷的行踪。老爷请三爷回家问话。”
贾环哂笑一声。所谓的“问话”不过是好听的说法,兴师问罪才是真的吧?政老爹是前两天没把他给逮着。武英殿里那些门道,贾政一多半是抓瞎。
但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贾政即便不懂,也该知道山长没有问题了。关键的问题在于:薛蟠还被关在大理寺的牢里,而他又举报了四大家族的旗帜人物王子腾。贾政估计还是想训斥他。他的做法看起来太伤亲戚情分。
贾环挥手道:“你去回老爷:我和同学在饮酒,晚点会回去。”
李十儿是个两面人,但在贾环面前不敢玩花样,犹豫了一下,带着信儿离开,回贾府向贾政复命。
等几名小厮退出去。众人都看向贾环。罗向阳关心的问道:“子玉,没事吧?”
贾环轻松的一笑:“没事。我们继续。”举杯先和罗君子喝了一杯,“我静候大师兄一抒心中快意的佳句。”
众人都是笑起来。
公孙亮就笑:“幸好友若刚才提议。否则我可没你的诗才。我心中此时所想,杜工部平生第一快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好句子!”大家都是笑起来,同饮一杯。
语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被誉为诗圣杜甫所有诗中描写心情愉快、人生快意的第一位。工整诗句中,弥漫着心中欢欣雀跃的情绪。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一句,用几组名词,地理、空间上的急剧变化,将这种欢快的情绪写到极致。
而“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与大师兄的情况很贴近。书院的同学都知道,大师兄无意仕途,平生愿意畅游书海,探索至理。因而有“漫卷诗书喜欲狂”。很贴切。
至于妻子,大师兄今年20岁,在山长的支持下,已经与翰林院魏翰林的女儿订婚。
公孙亮身边坐着罗向阳,贾环。罗向阳笑道:“我想起去年我们秋游,踏遍京西名山之时的畅快。脚著******,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语出诗仙李太白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
何幕僚点评道:“长文这一句也不错。李太白写景之中,有大格局。有登山的轻快之意。登山之后,令人眼前豁然开朗。适应于我们此时雨过天晴,拨云见日的心境。”
大家都是畅快的大笑,再饮一杯。
接着是卫神童。卫阳笑道:“我这一句怕是要让大家笑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语出李太白的诗篇《上李邕》。
庙堂之上,“所谓举世奇才,放眼当今天下,三人而已!”,这个说法,贾环不知道。关于他的评价,从神童到雏凤,再到卫阳心中的鲲鹏。他还是不知道。
但这并不妨碍他解析卫阳吟诵出来的句子,快意的一笑,道:“卫元皓心有壮志啊!”
何幕僚笑道:“这是神童能吟诵的励志诗。”
众人都是大笑。“扶摇直上九万里”这可不是壮志么?而“丈夫未可轻年少”这一句,确实非常吻合卫阳的神童之名。
卫阳微微一笑,容颜俊美,并不解释。他其实是在赞誉贾环。这几句诗,句句都是他对贾环的看法。
山长入狱,贾环营救成功。这一场风波之后,贾环的名字只怕要抵达大学士这个层级。
九万里风鹏正举!
他愿追随其后。
…
…
三元酒楼位于宣武门里街,挨着皇城南的大时雍坊。而贾府居住的四时坊在城西。走一趟,步行约要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坐马车则要快得多。
贾环和同学、张承剑、山长的幕僚们一起在三元酒楼喝酒时,贾府之中,贾母上房的正厅中,贾府内眷聚集。午后的阳光落在庭院中,带着酷暑燥热的气息。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李纨、宝、钗、黛、迎、探、惜等人都在。
贾母坐在主位上,安抚着薛姨妈,“姨妈不要担心。外头老爷已经派人去叫那个孽畜回来。他在酒楼里吃酒。等他回来,姨妈看我怎么教训他。”
薛姨妈容颜憔悴,沉默的点点头。
王夫人嘴角掠过一丝冷笑。
贾母冷哼一声,扭头去看身边的大秘书鸳鸯。
鸳鸯乖巧的道:“老太太我去问问,看环三爷回了没有。”说着话,出了正厅,半响之后回来,一脸尴尬的道:“回老祖宗,老爷派了人去叫三爷。三爷说他在吃酒,晚点会自己回来。”
说实话,这句回话,鸳鸯心里听的是哭笑不得。三爷这是在作死啊。阖府上下都等着要一个解释,你倒好,从大理寺出来后,竟然在外面喝酒。
鸳鸯心里知道这事必定有缘故。然而,三爷现在是连面子功夫都不做了。
贾母一听就冒火了,怒骂道:“岂有此理!鸳鸯,派人,立刻派人,去把他给我叫回来。”
片刻之后,一辆马车从贾府出发,前往三元酒楼。
第二百四十八章 十六字令
三元酒楼中,闻道书院的众人继续畅饮。文会继续。贾环已经不知道自己喝了多少杯。酒意上头,心情放松。
张四水、柳逸尘各自吟诵了两句诗。左师爷笑道:“我这一句,就比较常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众人都是一笑,同饮一杯。
庞泽一身蓝色士子直裰,容貌丑陋,鼻子很大。站起来,端着酒杯,环顾四周,顾盼自雄。他今天也喝高了。说道:“到我了。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庞泽手指着在座的诸位同学、同僚,痛饮一杯,酣畅淋漓!能够了解他的,信任他的,支持他的,就是这里的同学、同僚,山长。
“好!”众人喝彩。庞泽在书院之时,人称凤雏,与三国时的庞统庞士元并照。因为他的学识非常广博,博采众长。更有一点,他为人很狂放。这一句,是喜极而狂,说尽心中的忧愁、愤懑,在释放之后的心情、激动。
大师兄公孙亮笑道:“士元这一句大有纵古论今,继往开来的气魄。为此狂句,当浮一大白!”
大家都笑,纷纷举杯共饮。
庞泽笑呵呵的坐下来,“这是我在子玉那里看的一句。断章取义,意境却是到了。”这不是他的原创。他引用了,当然要说一句。
乔如松好奇的笑着道:“这话要怎么解?”
贾环微笑着解释道:“对应的上联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语出辛弃疾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一词。他是早前闲暇时写在纸面上把玩的。因为,这首词的上阙,是明末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的名字来由。他当时是读史书,看到柳如是的名字,心中奇怪,将这几句写下来。
大家都是释然。张承剑身材很胖,呵呵笑道:“子玉高才,我们几个还是赶紧说完,听听子玉以什么诗句来叙述心情。”
乔如松、田师爷、何幕僚几人都是笑着说好。
张承剑是秀才,多年未曾作诗,但吟诗还是会的,道:“我曾见子玉写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这一句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语出杜牧《题乌江亭》。
“哈哈!”雅间中的闻道书院众人都是笑起来,逸兴飞扬,各自喝酒。庞泽歪在椅子上大笑。公孙亮满脸笑容,贾环是莞尔一笑,喝了一杯。罗向阳是笑着举杯。
这一句不能“叫好”。不是张承剑张世兄说的不好。相反,非常的贴切。而是因为,这一句诗是夸他们的。读书人还是比较矜持。
山长落难,局势危急,按照当时的情况,结局大约不会很好。抄家、流放都有可能。局势和楚霸王落败乌江之时,大抵差不多,都是绝境。后人只能想象楚霸王渡江之后的事情。而他们在现在已经将局势扭转过来了。
为什么?
书院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汝可知?
何幕僚笑道:“张世兄这一句是非常贴切的。我有所感触,也有一句古文来叙述心情: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语出初唐四杰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字字玑珠,词章华美。郎朗上口,有珠玉之声。这是夸奖滕王阁的字句。何幕僚是在赞誉书院: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众人都是笑起来,再次举杯供饮。雅间的气氛走向高——潮。
就在这时,钱槐带着一名三十多岁的奴仆进来。“刷刷”的几道不满的目光看过来。钱槐都想哭了。他也不想进来啊。但是他不敢拦啊。来人是府里老太太派来的。
贾环怫然不悦。
钱槐赶紧的低头小声道:“三爷,老太太派了人来催你回府。”
贾环冷笑一声,“带他去下面等着。”一句话将钱槐和那名小厮打发出发。
贾母倒是有意思的很!亲戚情分?王子腾难道不知道他把薛蟠的事情捅出来意味着什么吗?日后谁还能拿这件事攻击王子腾?贾母这些人的眼光…,内宅妇人!
话再说回来,王子腾都还没找我的麻烦,你贾家急着跳什么?
无非,还是心里有偏见罢了!
在贾母等人的心中,将薛姨妈和他放在天枰上称一称,大约是要偏向薛姨妈的。
但,他并不打算向贾府内眷解释什么。这些人的眼光,还是看不清现在的局势啊!
雅间里的气氛给来人打断一回,稍稍回落。这是贾环的家事,公孙亮他们也不好多问什么。田师爷说了一句,接下来便是轮到乔如松。
乔如松时年25岁,家在北直隶保定府,家境殷实。是当地的地主豪强。他早就成亲。其妻容颜美丽,贤良持家,但嫉妒如虎,以至于乔如松连青楼都不敢去。贾环、许英朗等人和他接触的久了都知道这些事。
乔如松喝的有点高,坐在桌子边,敲着筷子,抑扬顿挫的道:“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语出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好!”大家都是高声叫好。岳阳楼记的节奏、韵律之美,则不必说。这段描写美丽的景物,如诗如画,于平淡之中见喜悦的情绪。功底深厚。
罗向阳点评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友若有古人之风。”
贾环等人都是舒畅的大笑,举杯共应。
在座的,没有人是没有读过论语的。罗向阳外号“罗君子”,身体力行,对论语理解尤其深刻。《侍坐》这一篇,孔子让四位弟子各自述说自己的志向。
曾皙说了他的志向是:春天带几个常年人,青少年,一起去郊外洗洗澡,吹吹风,唱着歌一起回来。这番话,体现了曾皙什么样的志向呢?
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核心思想。并且,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祥和的场面,难道不是治国的水平的体现吗?
罗君子说的就是这种表现手法。以景言志。刚刚乔如松说的《岳阳楼记》里那一段对美丽的春景、渔舟唱晚的场景的描摹,体现出快乐的心境。正如杜甫所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喜悦,亦是众人此时的心情。
贾环笑一笑,举起酒杯先喝了一口,杏花酒果然够味道,道:“轮到我了。我偶得了三首十六字令。”
雅间的众人都是看着贾环。这还真是诗才天授。大家都只能依靠引用名篇来述说心情。贾环却有了三首十六字令。三首啊!
贾环吟诵道:“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坠,赖以拄其间。”
语出主席的《十六字令》。
“好词!”贾环的话音一落,大家都是兴奋的高声叫好。公孙亮脸色泛红,激动的。庞泽努力的睁着醉眼去拿酒杯。罗向阳、乔如松、卫阳都是一起向贾环敬酒,“再饮一杯。”
张承剑,何幕僚,张四水,柳逸尘等人都是笑着看贾环来者不拒,一杯接一杯的喝酒。能够亲眼见证三首精品小词的诞生,实在是令人兴奋。
是啊!山长自雍治九年冬出仕,到现在官职左副都御史,可不是“快马加鞭”的速度?惊回首之时,已经是朝中重臣。
然而,剧烈的政局变化,朝廷争斗,就想是倒海翻江般,就像是万马激战正酣。
如今,山长身陷囹圄,贾环奋起反抗,与天子、朝臣博弈而胜。最后一句,则是言志。
何幕僚点评着,解析着他的看法。众人应和,吟诵。气氛再次推向高——潮。
贾环却是多少有点哭笑不得,有点蒙圈!他那有这样深邃的想法?
这三首十六字令,主席作于长征途中。长征路途艰难,战事不断。第一首是写行军途中的实景。第二首是情景交融。看山,如看战场。或是,在山中,看向战场。第三首是借景抒情,体现主席豪迈、慨然、坚定、无畏、浪漫的革命主义情怀。
他想表达的是第三首的意思。
他已经卷入到朝廷的政治斗争之中,绝对没有独善其身的可能。他的本意也是要救贾府,免得身为贾家庶子,殃及鱼池。所以,朝争之局,云谲波诡,凶险万分,困难重重,但他无所畏惧!而且,有最终获胜的信念。天欲坠,赖以拄其间。
来吧!
这是他此时的心情。
…
…
三元酒楼,三楼之中,闻道书院众人隔壁的雅间之中,两名中年文士正在喝酒、闲谈。
一个人的身份是左都御史殷鹏,一个人的身份是国子监祭酒胡意。两人的随从都在雅间之外。隔壁雅间里叫好的声音时时传来,令他们俩无法静心说话。
殷鹏派人随从打听之后,得知闻道书院的一众士子在庆祝,也便没去管。好在,隔壁喧闹的读书人都是在引经据典,话题听起来,也算入耳。
听着隔壁传来的诗词内容,殷鹏笑道:“都说贾子玉有诗才,果然其然。他这最后一句,还很有点志向啊。”
胡意就笑起来。
…
…
贾府之中,贾母上房处。众人喝茶枯坐等待。阳光渐渐的西斜,拖出长长的影子。
派出去的小厮还没回来,贾母急躁的顿着拐杖,怒道:“鸳鸯,再派人去催!”
片刻之后,贾府的二管家林之孝坐着马车前往三元酒楼。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七言十首
贾政今天下午回的很早,在外书房中和清客们闲谈。好看的小说棉花糖他上午就去过大理寺,带着薛家的家仆探望了关在里面的薛蟠,并得知贾环已经离开大理寺。
得知贾环在三元酒楼喝酒,他派长随李十儿叫贾环回来向他做一个解释。用薛蟠的案子去举报王子腾,贾环难道不应该给他一个解释吗?
然而,李十儿回报的消息却是:我和同学在饮酒,晚点会回去。
这是什么鬼话!据说老太太都派人去催他回来,等着解释。
贾政想着贾环干的事,心情糟糕,不满的皱着眉头。
满屋子里的六名清客高谈阔论的声音便小了些。
程日兴喝口茶,奉承道:“听闻朝堂大局变化,世翁在通政司,一定消息灵通。不知可有趣事告知我等。”
“是极。是极。”
“朝局莫测,世翁必有高论,正本清源,我等洗耳恭听。”
程日兴开了头,几名清客纷纷出声,转移话题,继续以贾政为话题正中心。
贾政脑海中的念头转过来,想着朝堂上的事情,开口道:“我下午在衙门时,已经看到科道言官上书弹劾郑国舅毒杀监生,其所获利为城中的商铺、住宅。此事当真是丧心病狂。圣君临朝,此等恶事比会严惩。”
清客们又是一阵吹捧。
贾政心里叹口气:他的门生李平给他分析过,预估左副都御史张安博可能会出狱,官复原职。毕竟,过错只是失察而已。张安博更像是被郑国舅冤枉了。
这大概是他那个庶子现在还在酒楼里喝酒,有恃无恐的原因吧!
哼,举报的事情必须要有一个说法。亲戚情分还要不要?这让王家怎么看贾家?
…
…
三元酒楼中的酒宴依旧在继续。闻道书院的众人正在痛饮。桌上的酒菜已经重新换过一份。
在郑国舅下狱之后,闻道书院的众人心中紧绷的弦就松开。酒宴自然不会立即结束。很多人都想痛痛快快的醉上一场,宣泄胜利后的心情。
隔壁的雅间之中,左都御史殷鹏听着士子们的吟哦,意气张扬,喝了一杯酒,感叹道:“年轻就是好啊。”
国子监祭酒胡意就笑起来,举杯和殷鹏对酌,“听一听士子们吟诵诗词也不错。好多年没读了。”他们俩其实是来谈今天郑国舅下狱的问题。
一个是御史的大头目,一个是国子监祭酒,翰林升转六部侍郎、尚书的重要职位。都御史是九卿之一,国子监祭酒是小九卿之一。
以他们俩的眼光看来,张安博即便出狱,大约应该不会还呆在左副都御史的职位上。首先,圣上金口玉言,岂有反悔的可能?再者,这个位置很多人盯着。比如他们。
殷鹏哈哈一笑,道:“既然升济有心,我们何不听听贾子玉的新诗?方凤九将他这位门生夸的绝无仅有,如初唐骆宾王、王勃再世。但仅凭刚才那三首十六字令,还不够让人信服。”
胡意微微一笑,“但听大中丞吩咐。”他知道,这座三元酒楼其实是殷大中丞家里开的。只是挂了别人的名字而已。
殷鹏拍拍手,唤了一名小厮进来。
…
…
贾环十二人正在雅间饮酒时,酒楼的掌柜端着一道精心烹制的大菜进来,上了菜,笑呵呵的道:“我听闻青松先生在此宴饮,特送一道凤尾鱼翅聊表寸心。”
闻道书院的众人都是大笑,看着贾环。贾环因一首青松诗流传甚广。不少人称他青松先生。
贾环客气的点点头,道:“谢掌柜美意。”其实,商人社会地位低下,他无须如此客气。但能在京城里打响名号的,一流的大酒楼的掌柜。他客气一下,并不算自己失礼。
五十多岁的掌柜又道:“三元酒楼中有西洋葡萄酒数瓶。每瓶价值五十金。我意欲送与青松先生助兴,只求能见到先生的新作。望先生不要怪我冒昧。”
周朝的货币体系,一金等于十两银子。换算一下,大约一瓶酒值50万左右。标准的奢侈品。红楼原书中,贾宝玉日常就曾饮用过西洋葡萄酒。
公孙亮起哄道:“贾师弟,这可以。我曾在龙江先生处品过一回高昌葡萄酒,与中原的酒,大为不同。掌柜的,你打算怎么个赠送法?”
这梯子送得好啊。掌柜笑的如沐春风,道:“一诗一瓶酒。三首诗后,我可以给诸位老爷免掉这一餐的费用。五首诗后,诸位老爷便是我三元酒楼的贵宾。”
其实,东家的意思是:一诗一瓶酒。越多的诗约好。他怕这位小贾老爷不尽力,
贾环这会酒意上头,见几位同学、张承剑、左、田二师爷都是一脸的期盼。笑一笑,道:“那就请掌柜上文房四宝!”
掌柜欣喜的快步出去,派人送来笔墨纸砚,一张半桌。
“子玉,有没有口福就看你了。”雅间里,书院的同学一阵叫好、打气声。今天怎么都能把饭钱给免了,外加得三瓶葡萄酒。贾环的诗才,他们这些书院的同学都是见过的。
贾环笑着摇头,这帮家伙,话说他到这个世界中,还真没喝过红酒,倒是有点怀念。倒不是说红酒比白酒好。只是贾府里连宫中的贡酒都经常喝。有点想念红酒的味道。
贾环走到楠木半桌前,提笔运腕,飘逸的柳体跃然纸上。一气呵成。
……
…
隔壁雅间的殷鹏、胡意两人对视着一笑。
胡意道:“大中丞高见!”读书人就没有几个是不喝酒的。而诗人,更不会又滴酒不沾的。拿西洋葡萄酒做“筹码”却是很合适。
殷鹏捻须一笑,“哈哈…”
突然,隔壁的雅间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