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红楼-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死啊!
贾环现在是恨不得离甄家十万八千里远。太子竟然是自己作死的!这智商,太感人。
甄礼很满意贾环的反应,笑一笑,不疾不徐的喝着酒,等待贾环消化这个信息。
贾环想了想,道:“郑文植的死刑没什么可谈的。郑家的总商地位我可以去信和沙先生说明。但是郑家必须要保证缴纳20万两白银的拖欠盐课”
甄礼无语的看着贾环。他从贾环的话里听出来不对劲。合着,郑家仗着背后有太子的后台,根本没搞明白情况啊!
看这情况,沙巡抚是打算连郑家一块儿收拾的。而郑元鉴还在纠结他儿子的事情。
这怎么办事的?
甄礼突然觉得有点心累,也对贾环的固执有点不满,但是贾环退了一步,他也不能再逼迫,道:“子玉,今晚就到这里吧。改日咱们再好好聚聚。”
贾环点一点头。画舫中陷入一阵安静中。
甄礼命画舫送贾环到武定桥。贾环起身道:“谢礼大哥今晚的款待。”说着,告辞离去。
贾环等上岸时,星辉洒落,秦淮河中歌舞声动。贾环往家中走去,心中琢磨着。
太子的钱袋子,贾环并不想让沙先生去碰。没有这个必要。皇权的斗争,沙先生没有必要参与。
另外,贾环也想在他与甄家之间栽刺。砍了郑家儿子的头,郑家的想法可想而知。而郑家是甄家的下线。他是想要离甄家远一点。离的越远越安全。
这几年的时间要慢慢的调整贾家和甄家的关系,免得日后被牵连。类似于帮甄家转移财产的事情,他主导贾府后,绝对不让做。
;
第三百零六章 十一年冬
贾环走后,甄礼也无心醇酒美人,返回位于中城区的家中,与父亲甄应嘉见面。
刚回府时,下人还回说郑元鉴在家里等着的。甄礼无语,郑大盐商还在做梦呢!
夜晚之时,甄应嘉已经在内宅里,听了丫鬟的回报,在内书房中与儿子见面。
甄应嘉五十多岁的年纪,穿着深色的棉衫,带着淡淡的疲倦问道:“情况如何?”
甄礼将情况说了一遍,不满的道:“郑元鉴太骄狂,连情况都没搞清楚!要不是我今天去和贾子玉谈一谈,没准他郑家给人连窝端了,他还没知道。”
甄应嘉叹口气,慢慢的喝着茶,好一会,道:“我明天和他谈一谈吧!”又道:“贾环…,你和他多来往,好好结交。”
甄礼点点头。
甄家在江南是首屈一指的世家,但并非没有隐忧。而且,国朝的体制之内,做事处处都有阻力,制衡。
贾环八月底来金陵时,他和父亲感叹贾环年纪太小,没有得到贾家的授权。帮不上忙。对贾环很疏远。但现在看来,贾环得到淮扬巡抚、礼部侍郎、礼部尚书的信任,再加上他的文名,只怕比贾府在金陵的力量还大,确实只得甄家结交。
…
…
贾环要是知道甄家父子的想法,只怕欲哭无泪。他是真心想离甄家大地雷远一点。
十一月初九晚上见过甄礼后,贾环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暂时的平静。因为甄礼回头就会在冬至日邀请他参加酒会。
黛玉还在养病。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贾环偶尔的和裴姨娘聊几句,涉及经义、诗词、各地的风土人情。看得出来她确实是一个秀外慧中的女子。黛玉有这样一位姨娘陪着,于她的人生确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这天下午,大雪飘洒,贾环在家中读书,闲暇之余,提笔给京城的林芝韵写了一封信。
他“得罪”了郑家,与晋地商人交恶。倒是可以考虑与林芝韵联手打压晋商吕承基。他很清楚,林芝韵这姑娘心里一直对在关键时候压价买入林家家产的吕承基有意见。
“林姑娘可先做准备,待我两年后回京再执行。我支持姑娘赎回原有的家产。但林家的前途,可在碧雪膏之中,再做发展。盼知悉、细思。”
吹干墨汁,合上信笺,贾环脑海中又浮起她那让他心颤的御姐容颜。摇头叹了口气。再一次在竹纸上写下:人生若是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一句。
紫鹃在门口冒头,十几岁的大丫鬟,穿着一件新的深红色掐牙背心,笑吟吟的道:“三爷,你书都完了吗?你上次不是说给姑娘画一个丑的一点妆吗?免得我们姑娘出去给人围观。今天先拿雪雁试一试。”
贾环笑一笑,“那你得先征得人家小姑娘同意啊。行,我一会去看看。”
贾环和紫鹃说了一会话,拿了信到外面交给钱槐,让他送到驿站中去投递。
古代的邮政系统确实糟糕的要命。没两三个月到不了京城。而现在已经是十一月十一日!
…
…
江南下雪时,京城中刚下过一场小雪,正处在融雪后的寒冷。皇宫之中,梅花盛开,宫墙脚下,池塘边,残雪片片。
来往的太监、宫女们在宫中快步疾走,行色匆匆。天子自城外的大明宫中回皇宫,似乎有大事将要发生。
军机处等随行的衙门重回皇城内。六部的办事人员也跟着返回。六部、五寺、三监、三院的大臣们瞩目。
天子在不久前任命了云贵总督,又任命了淮扬巡抚,同时罢黜弹劾改革盐法的言官。大手笔频出。再加上朝堂之中正在清查历年的亏欠,不免人心浮动。有的人担心被丢官,本朝的锦衣卫颇为得力。有的人则是想着升官。淮扬巡抚沙胜许诺追缴五十万白银拖欠盐课立即升官。谁不眼红呢?
然而,这些事情和通政司右参议贾政没多大关系。他那位能干的庶子离京之前久给他说了:安心当官,日后自有谋划。
贾政在上午散衙后,就在家中与兄弟、子侄聚会吃酒、看戏。宁荣两府的贾家子弟齐聚:贾赦、贾蓉、贾蔷、贾宝玉、贾琮、贾兰等人都在。戏班子锣鼓喧天。
今天是贾政的生日。雍治十一年冬,十一月十六日。
花厅里,几桌酒席摆开。奴仆、长随们侍候在一旁。另有贾芸等得用的贾家子弟在一旁。花厅正前方的戏台上戏班子演着《精忠传》。
贾蓉笑呵呵的给贾政敬酒,说了几句吉利话,道:“今年环叔和琏二叔都不在,不然今儿还要更热闹。”
贾政笑着摇摇头,随和的道:“只一家子聚聚就算了。”
坐在贾政身边的贾赦笑着点了下贾蓉,“蓉哥儿,你那煤炭生意赚了不少吧!”
贾蓉嘿嘿的笑。
贾赦笑而不语,和贾政喝了一杯酒,道:“算算时间,琏儿也该回来了。”
贾政不知道贾赦在盘算什么,他也懒得想,就点点头。
一旁的宝玉把耳朵竖起来,他惦记着林妹妹的情况。纵然林妹妹要在金陵住两年,可他心里还是惦记着。
一家子正乐呵的时候,门房快步跑进来,“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
夏老爷就是夏守忠。国朝最有权势的五个大太监,他算一个。
贾赦、贾政两人面面相觑。贾家虽然为勋贵,但是不知道多久没有在节日之外的时间接到皇宫里的旨意了。而且还是夏太监这样的人物来降旨。
两人连忙吩咐撤了酒席、戏班子,摆香案,开中门接旨。
贾政生日的时候,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凤姐、李纨、尤氏、秦可卿、薛姨妈、宝钗、迎春、探春、惜春都在内宅中庆贺。忽而,外头传来消息说政老爷被传进宫去。
贾府中人心惶惶。而两个时辰后,确切的消息传出来:贾元春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贾府上下,笑声鼎沸不觉,及至第二天,贾府之中到处都能到贺喜之声。
贾母上房处,昨日进宫拜见的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脸上都带着倦容,但是聚在一起来。王熙凤、李纨、薛姨妈等人都跟着来贺喜、说笑。
“我们家大姑娘我不是没见着,那当真是万里挑一,千中无选。模样、性情都没的说…”王熙凤穿着珊瑚红的银鼠袄子,头戴凤钗,凤眼明丽、柳眉如画,站在厅中,好话像不要钱似的往外掏,使劲的吹捧贾元春。
贾母笑的合不拢嘴。一个妃子,对贾家这样的勋贵来说,意味着什么?权势!地位!荣耀!
以王夫人的性情,亦是满脸笑容,摩挲着怀里宝玉的头、脸。
见王熙凤说的起劲,薛姨妈凑趣道:“大姑娘我虽然没见着,但从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这里也是看的出端倪。再者,我听说宝玉的字,都是大姑娘教的。人品,才华可见一般。”
几个有体面的内管家奉承道:“姨妈说的是。”
王夫人笑一笑,扭头对妹妹道:“倒是也要恭喜姨妈!”
薛姨妈还没反应过来,王熙凤眼珠子一转,拍手笑道:“确实是要恭喜姨妈,有一件大喜事。”
坐在探春身边的薛宝钗顿时满脸绯红,低着头看衣角,羞不可抑。是在说她和环兄弟的婚事。
薛姨妈这时也反应过来了,微微有些愣神。女儿的婚事,她心里是有数的。但是却没想到贾府里选的媒人会是元春。而看架势,怕是贾环早说好的。
皇妃做媒人,这对薛家而言,很有体面的!
…
…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于天子的后——宫而言亦是一件大事。天子后宫的等级是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等依次而下。按制,需有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子四人,嫔六人。贵人及以下品级不限数量。
雍治皇帝的皇后早就去世,后宫之主空悬多年。皇贵妃空缺。只有两名贵妃:燕王的母亲周贵妃,今年七月才封的吴贵妃。贾元春封的贤德妃,算一算,在后宫之中位列第六。
她的地位可见一斑。
更别说贾元春在宫外还有舅舅王子腾、父亲贾政、大伯贾赦几人为官,再加上贾家的故旧,这一股外戚势力已然有些雏形。由不得朝臣们不瞩目。
与贾府交好的勋贵世家们,很快就派人送来贺礼。皇周定鼎一百五十多年,还有爵位在身的勋贵有六十多家。开国时封了两位国公的贾家子孙不争气,沦落的只能算中等。而元春封妃之后,贾家便上升为准一线的豪门。
亲朋好友亦是纷纷前来庆贺。
贾琏是在运河之上得到了消息。运河之上,两岸的消息传递很是迅速。贾琏是在济宁府得知的消息。没有黛玉的拖累,他手上又有巨资,一路上免不了游山玩水、寻花问柳。等回了京城,可就有凤姐管着他的。而得到消息,他立即带着小厮加快行程往家中赶。
…
…
消息是通过邸报传到金陵。贾环实际上比贾琏还先知道。
十一月二十五日冬至,贾环推辞了甄礼的宴请,上午出门拜访了山长、方宗师。
下午时分,阳光和熙,难得有一个晴天。贾环带着两个大丫鬟晴雯、如意陪着黛玉、裴姨娘、紫鹃、袭人在金陵城内的第一胜景莫愁湖边散心。
第三百零七章 游湖小记
金陵城的布局,沿袭着明代的布局,分皇城、京城、府城、外郭城。莫愁湖位于府城墙外,毗邻石头门和清凉门。贾环、晴雯、黛玉、裴姨娘等人从住处武定桥租船沿秦淮河顺流而下,出西水关至莫愁湖。一行十几人步行进入园中。
莫愁湖是六朝胜迹,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胜”等美誉,占地广阔,园内楼、轩、亭、榭错列有致,堤岸垂柳,海棠相间,湖水荡漾。
不过,在冬季里植物枯萎。在湖岸边的回廊中看去:水波荡漾,湖面浩渺,其余各处都是有些荒芜、枯寂的感觉。若是春夏而来,可想象此地的胜景。
冬季之时,莫愁湖中游人稀少。远远的,有晴雯清澈的娇笑声传来。她去回廊前面探路去了。贾环凭栏而立,看着湖水,轻轻的叹了口气。
林黛玉穿着棉衣,带着棉帽,外面再披一件蓝色的斗篷遮风。精致的容貌略作掩饰。其实在冬季大家都裹着厚厚的衣服的时候,男女的区别还是很难看出。裴姨娘、紫鹃、袭人几人陪着身边。
林黛玉好奇的问道:“环兄弟为什么叹气呢?”声音细细的,很悦耳动听。
贾环微微偏头,看了身边的黛玉一眼,轻笑一声,道:“我订婚了。只是我人不在京城。”
林黛玉固然很美丽,此时已经是娇花照月,弱柳扶风。带着江南烟雨般的婉约、妩媚。等她年纪再大一些,更是倾城倾国。但他是黛玉的监护人,并没有其他的念头。所以,在黛玉面前很坦然。
当然,并非他的道德已经高尚到:色即是空的境界。而是,他的审美观和时下的主流审美观不大一样。他欣赏的美女,年纪至少也得十五六岁吧。黛玉年纪还小。
和宝姐姐的感情不算在此列。
林黛玉诧异的“哦”了一声,脸色有点古怪。她有两份不同款的婚书在贾环手上。还是她父亲的亲笔。她在扬州时还想着要详细的问贾环。可是现在,贾环在面前,她一个姑娘家,却是羞于启齿。
紫鹃和贾环关系熟稔,笑吟吟的插话道:“三爷,你怎么知道的啊?”
贾环微笑道:“邸报啊。我前些天在山长那里看到朝廷的邸报。大姐姐才选凤藻宫,封贤德妃。我给舅舅说过,请他代我给大姐姐说一声,让大姐姐帮我做媒。”
贾元春身处深宫之中,具体操办的还是王子腾的夫人何夫人。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是贾府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喻示着贾府倾颓前最后的辉煌:繁花似锦,烈火烹油。
同时,也是整部红楼的一个标志事件。是大观园最灿烂、绚丽篇章的开始。红楼中的姑娘们将在大观园中的三年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极具魅力。
而少了贾环的大观园,还是大观园。但少林黛玉的大观园绝对是不完整的。
不过,贾环不是文青,不会为了追求所谓的完整,就提前返回京城。他和黛玉要在金陵带到雍治十三年底。而雍治十三年的正月贾元春就省亲,随后就启用。
贾环在心里算着时间。
现在都已经是十一月底,贾琏差不多也该到京城了。天子允许探亲的旨意大约也该下来了。贾府里逻辑上已经在筹建省亲别墅(大观园)。
而少了他这里的一百万两白银,不知道贾府的省亲别墅能不能修建的如同原书中那般精美、奢华呢?
贾环心里想起这件事时,还是有点恶趣味。虽说,少了一百万白银,但是,他将贾府最大的蛀虫赖家给清算掉了,至少节约了五分之一的成本。赖大,赖升,两个巨贪啊!
贾府的奴仆,他小小的清理了一部分,谅那些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借着修建大观园这个大工程搂银子!不怕他回家查账么?
毫无疑问,贾府里肯定得优先保证面子工程。那么,顺带着的,贾赦、贾琏能贪的银子就少了。等两年后,他回贾府,和贾赦必然还有一场官司要打。
说不定找他要银子的信件已经在路上了。
这些都是小事情,重点是他在雍治十四年春金榜题名,是否来得及让贾府避开大祸?现在他能做的有限,认真读书,考取进士拿到话语权才是关键。
贾环的思路飘忽。回廊中的裴姨娘几人都是掩嘴轻笑。三爷说自己订婚说的太坦荡了,令人发笑。哪有自己操持自己婚事的道理?
贾环笑一笑,并不以为意,带着众人继续前行。前面钱槐来回报,在胜棋楼中占了场地,布置得妥当,可以前去休息。
胜棋楼有一个明代朱元璋和徐达下棋的典故。楼中眺望莫愁湖,视野极佳。冬天时,也没什么人,钱槐拿着贾环的举人身份和银子与看守的差夫说了一声,就在二楼布下屏风,摆上带着的糕点,热茶,略作休憩。
贾环、黛玉、晴雯、如意,裴姨娘、紫鹃、袭人几人围坐在二楼中摆设的桌椅边,喝着热茶闲话。楼外,烟波浩渺,湖面如同一块光滑的镜子。
屏风外头,钱槐、胡小四带着两名仆人守着。
正说话时,外头传来一阵喧闹。“慢着,这里给我们家三爷包下来了。”听着是钱槐的声音。
“笑话,哪里来的泼才?胜棋楼是官府的产业。叫你家主子出来说话。速速清场,我家三小姐与朋友马上就要过来休憩。”
“哼,我家三爷是你想见就能见的么?你们是哪家府上。”
贾环放下手中的茶杯,一阵无语。出趟门,都遇到点事么?晴雯和如意两人探询的看过来。
贾环轻轻的拍拍如意的手背,起身道:“林姐姐,你们坐一会儿,我出去看看。”
“嗯。”林黛玉正在想她的感情的事情。迷糊的应了一声。
贾环从屏风后走出来,就见钱槐、胡小四正在和一名中年男子对持,互不相让的争吵。
“三爷,你出来了。”钱槐快走几步,从楼梯口过来。
“这是谁家的奴仆?”贾环问道。他还是很有底气的。倒不是身为举人有底气,而是因为他、贾家的关系网。
金陵城中,文官最大数六部尚书。其中以南京吏部尚书赵尚书为首。六部尚书,他认识两个:方宗师、户部尚书卫弘。金陵知府贾雨村是王子腾举荐重新出仕的,相当于是恩主。
当然,武将系统中的老大南京守备他并不认识。不过这个职位向来是由勋贵担任。以贾家开国国公的地位,多半可以攀的上关系。
另外,贾家和金陵城中的第一大家族甄家是世交、老亲。贾环虽然巴不得远离甄家这个大地雷。但是,以两家现在的交情,他有事请甄家帮忙,甄家要给个面子。
钱槐道:“甄家的仆人。”
中年男子黄管家傲然的抬起下巴,斜眼看着贾环,“你是贾家的子弟?在金陵城还不是我们甄家照拂着。我家三小姐马上就要来,你识相点,立即滚出去。闹大了,两家脸上不好看。”
贾环微微皱眉,心里有种吃了苍蝇般的恶心感。他刚才还想着有甄家可以做援手。原来甄家里的下人是这样看待贾家的子弟!甄家私下里挺嚣张的啊!
贾环冷眼看了黄管家一眼,喝道:“去给你家三小姐说:贾环在这里。”手一抬,指着门口道:“你现在可以滚了!”
黄管事看了贾环几眼,犹豫了几下,终究是带着身边的两名奴仆下楼去了。
他知道贾环的名字。
…
…
贾环骂走了来纠缠的黄管事,回到屏风里,和众女略说了会话,片刻后就听得外头有脚步声传来。接着就见甄三姑娘带着她的贴身丫鬟进来。
她约十二三岁的年纪,容貌俏丽,穿着碧玉色的棉袄,系着白色的披风,身姿窈窕,自有一股巾帼英气。很美丽的少女。
甄祎给贾环行了一礼,很标准的礼仪,落落大方的:“见过环兄弟。方才家奴不知道环兄弟在这里,多有得罪,还请见谅!我已经与众姐妹在郁金堂中就坐。”
她很清楚贾环的人脉底牌。大哥给她说过。父亲还让大哥和贾环结交。
不过,以甄家的地位只是和贾环交好即可,并不怕他。再者,以两家的交情,奴仆的冒犯,并无需她来道歉。她这会过来,是心里的情绪。
八月底贾环来甄家,她拦着贾环要个说法,贾环糊弄过去了。她心中未尝没有看轻他的意思。但现在呢?甄家都要交好的人,她如何看轻?
贾环对甄三姑娘的印象深刻。任谁给拦着问一句:你为什么拒绝和我的婚约?都会印象深刻。但是感官一般,有点像娇宠过头的官家小姐。
贾环淡淡的道:“小误会而已。就这样吧!”
甄祎见贾环语气淡漠,抿抿秀气的嘴唇,扫了一眼桌边的女眷,目光落在黛玉脸上。很明显,坐中以这少女为尊,道:“环兄弟不给我介绍一下吗?我们两家是世交。”
甄祎的丫鬟轻笑。姑娘在发小姐脾气呢。
贾环道:“这是我表妹。”他虽说叫黛玉“林姐姐”,但这是跟着三姐姐探春叫的。实际上,探春也喊黛玉“林丫头”。年纪上,他比黛玉大一岁。
林黛玉起身,微微行礼。
甄祎回了一礼,再道:“环兄弟诗词之名传天下,我和姐妹们说过来求诗,还请环兄弟不吝赐教。”
贾环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疏离甄家的机会。他本意就是要疏离甄家。但脑子里还是当甄家是可以借用的力量。而今天甄家的奴仆这种态度,他是很不满的。一叶落而知秋!如果需要用尊严换取帮助,那还是算了。没张屠户,不吃带毛猪。
贾环表情冷淡,随口吟诵道:“欲将西子莫愁比,难向烟波判是非。但觉西湖输一着,江帆云外拍云飞。甄姑娘,你可以走了吧?”
“你…”甄祎恨恨的瞪了贾环一眼,气呼呼的带着侍女离开。
第三百零八章 老官僚
“咯咯!”
甄三姑娘下楼的脚步声远离后,屏风围着的桌子边,晴雯、如意、紫鹃等人哄然大笑。
众女笑的很欢畅。刚才甄家奴仆那些不干不净的话,众人也不是没有听到。外头的钱槐、胡小四更是大笑。
袭人性格比较闷,温柔的一笑,帮众人添茶倒水,又给贾环面前的瓷盘上添上几块抹茶糕。她记得贾环喜欢这个口味。
而黛玉还在思量贾环随口诵的一首诗。很有点惊讶。从甄家姑娘求诗,到贾环吟诵,几乎就是几息的功夫。这简直是出口成章。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