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母固然是疼爱她这个外孙女,这才从金陵吃苦回来没两三天呢。但是,外孙女在她心中又如何比得上她的嫡孙宝玉呢?
  要宝玉打黛玉出气倒不至于,但责怪、训斥黛玉的话,说出来并没有任何障碍。
  黛玉内心何其的敏感,委屈的泪珠顿时就从美丽的娇靥上滑落。想要分辨,却无从分辨起。
  有些事情,没法说。
  跟着来的袭人明白黛玉的心情。她服侍宝玉好几年,这个小爷什么心思,她能不清楚?但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断然没有私下里爱慕、往来的道理。三爷写个才子佳人的小说,揭露出来,都要被府里“三堂会审”。老爷当时是说要打死他。宝玉和林姑娘的事情真要摊开来说,那就是地动山摇。
  王夫人还哭着,看到黛玉,心情尤其的不满,责备道:“姑娘来府里之日我就说过,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如今真闹出事来,如何?”
  王夫人的埋怨、冷意就这样袭向黛玉。风刀霜剑。只是,她作为宝玉的母亲,宝玉如今这半死不活的样子,都说黛玉的缘故引起的,谁也不能说她的不是。
  靠近屋门口的几名媳妇、婆子再看黛玉的眼神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老太太当众责骂,太太心里有气,林姑娘日后在府里的日子怕是难过了。
  黛玉啜泣的道:“舅母,我何曾沾惹他?”心中凄苦异常。寄人篱下的苦,远近亲疏之别,在此时展露的淋漓尽致。
  她,有什么错?
  还敢狡辩!王夫人眼睛中锐利的眼神扫过黛玉的脸庞,那酷似她小姑子(贾敏)的容颜,让她记起一些不大好的回忆,厌恶再增三分。
  躺在床上的宝玉听到黛玉的声音,嗳呀了一声,哭出来了,侧身过来,道:“林妹妹,那荷包你就帮我做一个吧。”
  宝玉哭出来,贾母、王夫人等人都放了一大半的心。发癔症只要缓过来就没事。王夫人哭着过去将宝玉抱在怀里,叫道:“我的儿,你这是怎么了?”一派慈母做派。宠溺至极。
  说起荷包,满屋子人有一大半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王熙凤揣着明白装糊涂,帮着问道:“宝兄弟,荷包?什么荷包?”
  宝玉哭着将事情说了一遍,“我烦林妹妹帮我做个荷包,妹妹不肯,不肯和我顽…”
  众人将事情闹明白。贾母流泪道:“我当有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这样的顽话。”看向哭泣着的黛玉,心里有点后悔刚才说了重话,但说出的话,覆水难收。道:“好孩子,你平日里伶俐聪敏的,虽说针线拿得少,做个荷包也不费事,你又知道他有个呆根子,何不先答应他。”
  这能答应吗?
  黛玉房里的丫鬟都知道怎么回事。当日回来之前,三爷带姑娘到苏州祭拜林姑老爷夫妻、裴姨娘时,可是将姑娘抱着的。
  宝二爷烦姑娘做的荷包,不是荷包,而是一种试探。姑娘如何能答应?那成什么人了?
  黛玉难受的流泪,美丽的眼睛红肿如桃,内心里抗拒,并不愿意顺着贾母的话答应。
  这时,外头的丫鬟们、媳妇们又纷纷让开路来,邢夫人和薛姨妈前后脚进来。她们距离比较远,这会儿才过来。探问了一番后,才搞明白事情的缘故。
  薛姨妈劝解道:“宝玉本来心实,可巧林姑娘又是从小儿来的,他姊妹两个一处长了这么大,比别的姊妹更不同。这会子以为林姑娘自金陵回来,不再和他如往日亲近。
  别说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肠的大人也要伤心一阵子。这并不是什么大病,老太太和姨太太只管万安,吃一两剂药就好了。”
  贾母等点头。薛姨妈的和稀泥技巧还是很不错的。这是她行走在贾府中法宝。
  屋里所有人都看向黛玉。事情既是你惹出来,那便解决一下吧。不就是做个荷包吗?女孩子家有谁不做针线活儿?
  沉重的压力,在顷刻间,沉甸甸的堆积在黛玉身上。
  黛玉委屈的哭着,除了眼泪,她也没有其他的东西来表示她的抗争。
  要是在金陵,环哥肯定不会让她受这样的委屈。甄三姑娘骂她的文章,环哥都会帮着她说话的。要是环哥在这里,她也不用受这样的委屈。
  这时,外头的人进来回话:林之孝家的、单大良家的过来看宝玉。
  贾母道:“难为她们想着,让她们进来瞧瞧罢。”
  宝玉正在王夫人怀里一边哭,一边看着黛玉,满怀期待的等待着她的答复。这时,听到个林字,在床上满床打滚,哭道:“叫她们出去。叫她们出去,除了林妹妹,谁都不许姓林。”
  站在王熙凤身后的平儿心里哭笑不得。这撒娇的…
  贾母对宝玉多么的溺爱,连声道:“好,打出去。我叫人将她打出去。没有人姓林。”又对屋内的众人道:“以后别叫林之孝家的过来,你们也别说‘林’字。好孩子们,你们听我这句话罢!”
  满屋子的人,想笑又不敢笑,都齐声答应下来,“是,老太太。”声音整齐、响亮。
  宝玉在床上打了滚,再装都不好装,坐起来,满脸泪痕的对黛玉哭道:“妹妹如今只和环哥儿亲近,连给我做个荷包也不愿意。
  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顽笑?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
  我如今若是有做错的地方,妹妹你告诉我一声,我改还不行吗?”
  情真意切。然而,十三岁的小屁孩,却是不知道他这样闹起来,他固然是得到重视、满足,而对黛玉的伤害有多大。
  黛玉低头哭泣着,并不回答宝玉的话。若是照往日的情分,她给宝玉做个荷包,自然是使得的。三姑娘、云妹妹都给宝玉做过东西:扇套、鞋子等。只是,宝玉要她做荷包的目的并不单纯。
  她心里有个人儿:少年英姿,才华横溢,沉静随和,在父亲死后,细致入微的关心着她,照顾着她,保护着她。为她撑起未来生活的希望、亮色。
  在姨娘死后的秋天里,担惊受怕的日子里,如同亘古不变的黑色长夜中,这些人又如何能理解他冲冠一怒、逾期不归、生死不知,她心中的挂念、焦虑,以及再见时发自内心的欣喜?
  情不知其所以起,一往而深!
  因而,她不愿意违背内心,答应宝玉的这个请求。
  思绪很快,沉默的时间很短。这时,外头传来一阵骚动,这一次并非是有人进来禀报,而是下人们在外面客厅里见礼的声音,“奴才见过三爷。”
  贾环来了。


第四百零五章 环哥、强势
  屋里的贾府众人目光都看向门口。心里都微微有些奇怪:环三爷怎么来了?
  贾环根本不在后宅厮混,怎么来了?而且,宝玉发癔症,谁会去通知他呢?
  一听到贾环来了,贾宝玉顿时又在床上打滚,大哭道:“叫他出去。叫他出去。我不要环老三进来。不许他和林妹妹顽。”
  宝玉一哭闹,贾母、王夫人连忙都去哄他。
  但是,贾环在贾家的地位,可以不是内官家林之孝家的能比的。别管贾环是真心还是假意,只要是来探望宝玉,贾母和王夫人断然没有开口往外赶的道理。
  底下的丫鬟、媳妇们也没有人应和宝玉的话,仿佛没有听见一般。为讨好宝二爷,拦着环三爷不让进,这很需要勇气的。
  太太连陪房周瑞都没保住,老太太也没有保住心腹赖家,有这两个例子在前面,谁心里不掂量下自个的份量。
  一二十秒的功夫,门口的丫鬟、媳妇们都是见礼、让开一条路,当先进来的珠大奶奶李纨,穿着素雅的浅蓝色的长衫,身姿婀娜,秀美雅丽。
  后面进来的就是贾环。头戴唐巾,一袭青衫,身姿挺拔。读书人的装束,气度沉静。
  见贾母、王夫人忙着哄宝玉,李纨便等着,没有贸然开口。
  贾环一进来,目光便落在黛玉身上,见她哭得伤心,梨花带雨的娇怯模样,心中顿时有些刺痛。林妹妹在金陵一年多,除了裴姨娘的事情外,何曾哭成这样?
  再看看屋里的情形,大致上就明白怎么回事。看着在拔步床上撒娇的宝玉,眼神冷下来。
  稳步走到黛玉身边,并列的站在一起。一句话没说,态度已经表现出来。
  站在人群中,看着贾环笔直的背影,紫鹃忍不住轻拍了下胸口,心道:阿弥陀佛,谁做的好事,把三爷叫进来了。姑娘刚才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啊!这下好了。
  黛玉正自伤身世低头哭得伤心。满屋子的人,没有人在乎她的想法,到底是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这时,突然感觉到身边站着一个人,抬头去看时,错愕、惊讶的看着那熟悉的脸庞、身影,随即,难以言喻的惊喜在心底爆炸开。
  贾环自回府后一直忙忙碌碌的,虽然每天打发晴雯来问候,但一直没有来见黛玉。再者,贾环从来不混贾府的内宅圈子,自搬到望月居之后,更是如此。
  黛玉刚才在心里想着要是贾环在,定然却不会叫她受这份委屈,但心里其实也知道,贾环多半不在贾府,即便在贾府,大约也不可能留意到内宅的事。
  但,贾环现在就在沉稳的站在她身边。沉静如山。她如何不惊讶、欢喜?如何不想着那温暖的怀抱,宽厚的肩膀。如何不想向他哭诉她的委屈?
  “环哥,呜…”
  在瞬间,满屋子寂静,针落可闻。
  黛玉这一声“环哥”叫的所有人都将目光落在贾环身上。这两个字代表着什么样的意义,真是令人深思、遐思。众人的表情都很“精彩”,各不相同。
  紫鹃、袭人两个都呆住,脑子一片空白:完了。
  姑娘傻了,怎么能在这时、这样的称呼三爷?
  贾环心里苦笑一声,没有怪黛玉失口。估计黛玉是见着他心情激荡,不管她多聪明、灵秀,到底是才十一二岁的少女啊。
  即便他和黛玉关系在明面上被抖出来会很麻烦,但贾环又如何能不回应她的喊声,让她伤心、失望?扭头看着她秋水般的美眸,温和的对她点点头。
  一切尽在不言中!
  别怕,有我呢。
  宝玉正在床榻上闹腾的欢,实际上还是留意着林黛玉的动静。这时,不可名状的情绪从心底涌起来,蓦的坐起来,再看着和黛玉并肩站在一起的贾环――两人十分熟悉、默契、眼神交流的模样,心底混合的情绪更是放大数倍,手指着他,愤恨的哭骂道:“环老三,你给我滚出去,出去!呜…,我不许你和林妹妹顽。”
  贾环根本不理正“嚣张”、“得志”的贾宝玉,躬身向看过来的贾母、王夫人行礼,“孙儿见过祖母、母亲。”
  贾环就站在黛玉身边,态度不言自明,外加黛玉一句“环哥”,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两人有私情的联想。自由恋爱,这在封建大家族里面是断然不被允许的。更何况,贾环还有婚约在身。
  贾母一贯不喜欢贾环,态度疏离,此时,坐在床榻边的椅子上,按下心里的不快、疑惑。神色冷淡的点下头,“恩。环哥儿来了。”目光越过贾环,去看新进来的李纨。
  李纨忙给贾母、王夫人见礼,说道:“我正在屋里向环兄弟询问兰儿去闻道书院读书的事情,听素云说宝兄弟病了,不知道什么情况,赶来看看。宝兄弟这会缓过来就是好事。”
  这番话正好顺带着解释了贾环为什么出现在这里的缘故。众人立时恍然。
  不过正当这时也没人去探究李纨要将贾兰送出去读书的话头。此时屋里的核心焦点,还是宝二爷还要不要继续发病。但是,环三爷此刻进来,看样子是力挺林姑娘,这事怕不好收场。毕竟,谁都知道老太太有多么的疼宝二爷。
  贾母对这个寡居的长孙媳妇还是很满意的,微微笑了笑,道:“你费心了。”又叹道:“不过是一个荷包的小事。唉…,两个小的,都是不省心的人儿。”
  李纨听的没太明白。鸳鸯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简单的说了一遍。鸳鸯在贾府里很低调,但是她的一张嘴,其实很厉害的,这在红楼原书第四十六回 她骂她嫂子的话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因而,当下三言两语就把事情给说的很清楚。
  李纨温和的笑着点点头,站到一旁去。这事她不好发表意见。
  贾环心里有推测,此时听明白是什么个情况,随即皱起眉头,冷眼看向宝玉,心中极度的不满。
  林妹妹即没恶语相向,又没有冷脸绝情,只是疏远,如此温和的拒绝方式,你狗——日的就要开大招?闹的阖府皆知?即便是要挽回感情,也不是这么闹的吧?林妹妹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真是混账至极!
  贾母、鸳鸯、李纨说话时,贾宝玉还在床上滚,叫嚷着要贾环出去,“你走,你给我滚出去,我不要你和林妹妹顽。”但此刻给贾环冷眼一扫,不自觉的压低了声音,躲在王夫人怀里。
  贾环在江南是什么经历?带队抄家、权谋搏杀。这种浸润在身上的气势、血染的风采,一旦沉下脸来,宝玉一个长在温室里的花朵如何经受的住?
  王夫人坐在床榻上,搂着“没有发病”的宝玉,不满的瞪着贾环,驱逐道:“环哥儿,你宝二哥这会儿哭出来,府里已经去请了太医。你要是没事,就先去忙吧。”
  贾环拱拱手,“回母亲,我有事。”这是当场顶回去,态度激烈。
  宝玉精美的卧室中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喜欢看好戏的丫鬟、婆子们都是瞪大眼睛,兴奋的不行。而关心贾环的人自是担心不已。
  紫鹃手心都冒汗,心惊胆战,但同时又觉得解气。三爷一来,就震慑的宝二爷不敢再闹了。
  屋里一堆长辈,王熙凤即便位高权重,也是站着。凤眼一转,落在贾环身上。环哥儿上天了啊,这样作死!咯咯。王凤姐当然不会盼着贾环安然过关。贾环叫停她搞“权力中介”的生意,她对贾环一肚子意见。还担心贾环秋后算账。
  贾环朗声道:“我受林姑父临终托孤,照顾林妹妹,如今宝二哥想强求林妹妹做一个荷包,我以为不妥。林妹妹不是家里的佣人,做与不做,都在她的选择。
  家里才花了林姑父的遗产100万两白银修建园子,若是逼迫林妹妹做针线活儿,传去我们贾府也脸上无光。”
  “嚯…”
  贾环开口就爆了一个猛料,满屋子的人一阵哗然,震惊无比。贾府修建贵妃省亲别墅,银子花的如同流水,这贾府里上上下下都是知道,但银子从哪里来的,很多人就不清楚了。原来是林姑娘父亲的遗产。
  又有很多人恍然记起来:贾环受黛玉的父亲托孤照顾她,帮着她说话,是有极其正当的立场的。甚至,这样的关系,黛玉叫一声“环哥”不是理所当然吗?
  王夫人冷哼一声。她给贾环用言语坑了不止一回两回了,根本没有兴趣和贾环辩驳。
  贾母微微皱眉。
  贾宝玉有母亲的庇护,祖母的偏袒,胆气壮了不少,不满的哼道:“环老三,我如何敢强迫妹妹?只是请求妹妹看在往日的情分上…”
  贾环冷然、强势的打断宝玉的话,“那我替林妹妹做主,这个荷包不做。”
  贾宝玉立时就傻眼,忙看向黛玉。
  黛玉这会儿不哭了,满脸泪痕还在,娇怯如花,点点头,细声道:“我听环哥的安排。”她才不做那什么捞子的荷包呢。
  贾宝玉正要借着有病的由头再闹时,贾环再次压着宝玉,冷声道:“宝二哥,你演的差不多了就可以起来了。有病,没病,你当我们这些人都是瞎子吗?”
  宝玉一愣,脸涨得通红。
  贾环的话就像是揭开“皇帝的新装”,满屋子的人都是讪讪的。她们当然不瞎。只是,谁都不敢打包票说宝玉没病承担这个风险罢了。
  跟着来的沫儿拉拉紫鹃的手,心里道:痛快!让你装!
  说完后,贾环侧身对贾母行礼,正气凛然的道:“宝二哥如今老大不小了。和姑娘们顽闹,也该避讳些。否则,姑娘们的清誉何在?再者,宝二哥如此性情,一言不合就发病,贵妃若是知道,断然也是不依的。
  我受林姑父重托,片刻不敢懈怠,若是言语有冲撞祖母的地方,还请祖母见谅。”
  贾母冷笑道:“环哥儿,你好话歹话都说完了,还要我说什么?依我说,你宝二哥要是再有什么病痛,我唯你是问。”


第四百零六章 恐惧、快意
  贾环压下宝玉后,突然的将攻击方向对准贾母,让屋中的人大惊之下,又有不少人为他担心。
  而贾母冷笑着反讽,直言日后要唯贾环是问更是令屋内的气氛几乎凝滞起来。
  站在床榻尾断的彩霞,目睹着这一切,只感觉心都提在嗓子眼。三爷固然厉害,可是这府里不得老太太说了算。连老爷都要听老太太的话。
  站在人群中的紫鹃,一口气憋在喉咙里,半天不敢呼出来。她身边是袭人,前面是香菱、莺儿,再往前一点是薛姨妈、宝姑娘。
  三爷太疯狂了!竟然敢主动的说老太太的不是。她现在感觉的不是快意,而是恐惧。就像是从峰顶冲到山谷之下的惊恐。
  紫鹃身边的袭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一脸的木然,两只白手绞在一起。她和紫鹃担心的原因不同。若是三爷失势,她在贾府里怕是没好结果。
  跟着贾环一起来的李纨心中摇头。她内心里固然是倾向于贾环的立场,但绝不会卷入到任何风波当中去。她孤儿寡母,承受不起。
  环兄弟这为林姑娘说话,不惜顶撞老太太啊。胆子真大。林姑老爷倒是好眼力,选的好托孤人选。
  黛玉亦是吃惊的抬头看着贾环。环哥这番话是连消带打,将前两天袭人把宝玉拦着不让进她卧室的事情都给说进去。只是,这么和外祖母当面冲突,风险太大。
  环哥…
  担忧的情绪在各人的心头浮起来,其实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当贾母冷笑、反讽所带来的沉甸甸的压力压在贾环的肩头时,贾环就已经做出反应。
  先行一礼,很标准的读书人礼节,贾环随即站直身体,朗声道:“我只对林妹妹负责。林姑父临终时托孤给我。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话语很平。态度很硬。寸步不让。
  贾环根本就不畏惧贾母的压力,也不会陷入到贾母的言语套路、陷阱中。他凭什么对宝玉负责?
  你说要我负责,我就要负责吗?搞笑!
  贾环的逻辑是非常清晰的。他把话头转到贾母身上,语含暗讽,意指贾母太宠溺贾宝玉,当然不是脑残的想要作死。而是因为,他是要贾母表态结束这场闹剧。
  只有贾母表态,大脸宝才闹不起来。他才可以为黛玉解开当前这个局面。
  让贾母表态的理由,他已经列出来:第一,情理上。贾府修建省亲别墅用的是林黛玉父亲的遗产。这荷包,如果她不想做,贾府是不能逼迫的。否则,传出去,贾家的名声、面子还要不要?
  贾老太,你还要宠着宝玉闹吗?
  第二,贾元春的看法。贾元春早早的就被贾家送入皇宫。但在入宫之前,贾宝玉的启蒙教育是由她完成的。情若母子。
  红楼原书写道: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自入宫后,时时带信出来与父母说:“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眷念切爱之心,刻未能忘。
  此刻,贾府后的省亲别墅里的牌匾、名字、对联都是宝玉题写的,就是要讨贾贵妃的欢心。否则,以贾府的权势、地位,还请不到诗词大家才题词吗?
  更别说,家里还有个贾环,已经有数篇传世佳作。在周朝的文坛上声名鹊起。
  如果贾元春知道宝玉如此的顽劣,十三岁了还在女儿队中混,一言不合就发病,她会怎么想?
  红楼原书里,贾元春省亲时,小贾环恰好病了。至于是被生病,还是真生病,实在是值得商榷。然而,以贾环此时的地位,他绝对是够资格在省亲时和贾贵妃见面说两句话的。
  贾老太,你信不信我找贾贵妃告状?
  …
  …
  贾母是什么人?活了七十多岁,人老成精。贾环的潜台词,她怎么可能听不懂?
  但是,贾环要她结束“闹剧”,她就结束,这面子往哪儿放?所以,在表达不满之余,顺手敲打贾环。
  然而,贾环现在根本就不吃她这一套。话说的很平,不算刺耳,但态度、意思是寸步不让。
  贾母冷哼了一声,扭头不理贾环。
  贾环现在在贾家的地位,和贾母的关系,总体而言,可以以“疏远”两个字来概括。要是细致的来分析的话,可以用很大的篇幅的叙述,诸如:原因、结果、家长、权术、制衡、博弈等。但如果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斗而不破。
  这是贾环和贾母之间的关系,一种自然而然的调整。
  贾母的优势在于她的长辈身份,贾环的优势在于他的年龄、潜力。双方的交锋限制在“斗而不破”这个层次:有斗争,但不会撕破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