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斗争,但不会撕破脸。因为,撕破脸对双方而言,代价太大。
  贾母要整贾环的话,手段多的很。比如,不吃饭,这足以逼着贾环跪下认错;比如给贾政说要搬回金陵去住;再比如,直接拿棍子抽贾环。但是,撕破脸,做完这些之后呢?
  贾环有没有反制措施?肯定有。他同样有大把的手段让贾母这个晚年没办法安度。要知道,至尊的皇帝在晚年都得听人的摆布,何况一个老太太?
  所以,贾环和贾母的交锋,在不撕破脸的前提下,只能是讲道理(宅斗)。现在的情况是贾环道理讲的很明白,贾宝玉在无理取闹,贾母因而是冷哼一声,懒得理贾环。
  要她宣布闹剧结束,她肯定是不干的。
  没面子。
  …
  …
  随着贾母的一声冷哼,屋里的场面僵持住。
  如果现在是雍治八年,贾母的大秘书鸳鸯大概会出面训斥贾环几句:你不对宝二爷的健康负责,那你说什么宝二爷是装病?但是现在鸳鸯没有任何表示。因为,现在交锋的层级已经超过了她说话的余地。
  环三爷现在在贾府里,是谁都能训斥两句的吗?
  屋内紧张的气氛,突然间就这样消落下来,转变为僵持。很多看戏的人都还没回过神:环三爷这样明目张胆的“顶撞”老太太,为什么老太太只是点到为止呢?
  想明白的人,则是感受到贾环如今的地位。这是一种具体的化的体现。贾府里,有多少人敢逆着贾母的意思的?大老爷算一个,还有吗?在贾母面前,有道理,没道理很重要吗?
  现在,真正的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站在屋内大厨不远处的王熙凤看看贾环挺拔、平静的侧影,心里郁闷的叹口气,将对贾环的不满、幸灾乐祸的情绪压下去。唉…,她以后还得捧着贾环。
  贾环和贾母的交锋,她当然是看的明白的。一环扣一环,逻辑清晰,摆事实(威胁),讲道理(利益),很符合环哥儿的性子。他做事向来如此。
  王熙凤想了一回,心里感叹着贾环如今的地位,顶撞了老太太一句,都没多大的事。啧啧…。这要在以前,真是难以想象。
  她明丽的凤眼微动:她要不要出面打圆场,结束僵局。
  当然,这就有可能得罪宝玉。得罪宝玉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她管理后宅,有时候需要借助于宝玉在老太太面前受宠、地位来处理一些事情。
  王熙凤看的明白的事情,王夫人、薛姨妈等“江湖高手”自然也看得明白。李纨这样的明白人随后也反应过来。
  事关贾环,黛玉的反应比平日要慢一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等到现在,屋内没有一个人说话时,她也回过神来。心里涌起一股解脱的感觉,还有事后的欣喜,以及流淌在心间那难以述说的甜蜜。
  心情仿佛坐了一回过山车般的紫鹃这时也有点明白了。三爷没事。心里长长的松口气。
  袭人在这方面比紫鹃擅长的多,心里念了好几声:阿弥陀佛。到底是三爷,看问题、形势,看的非常准。
  床榻尾上,金钏儿好笑的、悄悄的,用绣鞋的脚尖踢了下好姐妹彩霞的脚。小浪蹄子,要表现的那么明显吗?仔细着给太太看到。她虽说想要给宝玉当姨娘,但宝二爷发病闹事,要林姑娘帮忙做荷包,是非对错,她心里还是有自己的判断的。
  …
  …
  僵持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约片刻的功夫,外头一名管事娘子进来回道:“王太医来了。”
  “去请进来吧。”王熙凤应了声,吩咐着人去将王太医请进来。不管宝玉是不是装病,还是要瞧一瞧,老太太、太太才放心。心里倒是松口气:王太医来的好。正好把僵局给打破。
  太医要进来,贾府的内眷,姑娘们就都准备回避一下。满屋子的女眷移动,金铃玉珮,叮当作响。
  至此,宝玉发病这件事就算过去。结果,当然是这么糊弄着。难道还真要贾母开口说宝玉是在闹事不成?至于荷包,贾环刚才已经很强硬的顶回去了:林妹妹不做。
  这时,一直在床榻上,王夫人怀里沉默着的宝玉突然哭闹道:“我不看太医,不看什么捞子的太医。叫他走。我有病我也不看。死了干净。我不看太医。”
  矛盾直指贾环。因为,刚才贾环指责宝玉是装病。
  宝玉今天闹这么一通,黛玉不松口,他不会去逼林妹妹,但是,他对贾环很不爽。他可是哥哥。
  所有人的目光落到贾环身上。后遗症来了。


第四百零七章 贾政来了。
  贾宝玉在床榻上手舞足蹈的翻滚、撒娇、哭闹,正准备离开还没下床的王夫人只得又重新转身来哄宝玉。
  准备回避太医的邢夫人、薛姨妈、李纨、王熙凤、宝钗、黛玉等贾府女眷又都停下来。
  贾母拄着拐杖站起来,一连声的道:“好,好。不看太医,不看太医。”宠溺之情,完全的表露出来。
  屋里的众人想笑又不敢笑出来。太医看肯定是要看的,但是得先把这个小爷哄住,不闹脾气。
  当然,老太太、太太为了哄宝玉会给林姑娘压力,但是却不会在此时给三爷压力要他低头。哪怕宝玉是冲着三爷去的。因为,那是自讨没趣。
  这时,王熙凤很会来事的吩咐身边的王兴媳妇道:“先去叫王太医略等片刻。”
  王兴媳妇连忙去了。心里笑着摇头。老太太、太太这是把宝二爷宠得没边了。
  贾环冷眼看着在床上翻滚,像小孩子耍赖一样的大脸宝,脸色平静。
  太天真!这点压力,能把我怎么样?
  屋里正闹着时,外面客厅里的单大良家的进来回道:“三位姑娘来了。”
  说着话,就见迎春、探春、惜春姐妹三人带着各自的丫鬟们一起进来看望宝玉。屋里似乎变得又拥挤了些。
  宝玉见来了姐姐妹妹,人多起来,哭闹越发的肆(开)意(心)。
  探春一身藕白色的裙衫,身姿修长,明眸皓齿,行走时顾盼神飞,她们三个来这里时已经得知大致的情况。这时,探春往前走一步,准备劝说宝玉。
  贾环给了探春一个眼神,轻轻的摆手。
  大脸宝撒欢,他确实奈何不了大脸宝。但是大脸宝现在还想要靠他纵横贾府内宅的技能来坑他,那是打错了算盘。现在不是雍治八年了!
  同时看了探春一眼的还有此刻走到拔步床后侧的宝钗。今天所有的事情,她都看在眼中。
  探春心里有些明白了,她的三弟弟不需要她帮忙解围,遂代表着三姐妹上前,和贾母、王夫人打了招呼,“见过老太太、太太。因听说二哥哥突然不好,我和二姐姐、四妹妹过来看望。”
  又问道:“二哥哥,你哪里不舒服?要不要请常来府里走动的太医来看看。”
  探春不问还好,一问,宝玉哭闹的更厉害,道:“我不要看太医,我不要看太医。”声音响亮。
  贾母、王夫人又连声去哄宝玉。宝玉闹的正欢腾时,周瑞家的从外面进来通知道:“老爷来了。”
  这句话就仿佛是灵丹妙药一般,立即将正在哭闹的宝玉的癔症给治愈了。
  一瞬间,房间中,经历了由一种极其喧闹的状态到非常安静的状态的转变。原因自然是噪音源,大脸宝安静下来了。
  宝玉是正仰躺在精美舒适的拔步床上,手挥在半空中乱舞,撒娇兼耍赖。等听明白“老爷来了”四个字时,陡然间反应过来,心里一个激灵,不再闹了,翻身,躲到王夫人怀里,乖巧的很,再没有一点贾府后宅里“混世魔王”的风采。
  满屋子的人在极度的不适应的同时又都有些愕然。腊月底,京官们都放假。老爷自然是在家里。但,谁通知老爷的?
  片刻的时间,一身玉色中年儒生装束的贾政快步从门口进来,脸色有些焦急,等看到宝玉正一脸泪痕的依偎在王夫人的怀中,脸色便微微放松下来。当即,先给贾母见礼,“儿子见过母亲。”
  贾政躬身给贾母行礼,贾母身边、身后的女眷、丫鬟、媳妇们自是都连忙避开。
  贾母拄着拐杖,侧身坐在床榻边,她是很喜欢她这个幼子的,点点头,不解的问道“老爷急匆匆的来有什么事吗?”
  贾政给贾母问的微微一愣。他是得了通知说宝玉发病,才连忙赶进来的。他如今就剩下这一个嫡子了。
  一直没说话的贾环,突然的拱手一礼,适时的插话:“父亲,我听说宝二哥发病,不知道轻重端底,派人去通知了父亲进来。”
  “嚯…”
  满屋子的贾府下人微微发出一阵哗然声。原来是三爷干的“好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贾环在雍治八年,一系列的贾府斗争中,给贾府的奴仆们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大太太邢夫人差点没笑出声来。果然是环哥儿的做派。她刚才看着宝玉撒娇,差点没恶心死。心里不痛快至极。但以她的地位自然不可能说什么。现在见到贾环把宝玉的严父给请过来,禁不住想要叫好。
  老爷,能见得宝玉这样二五不着调的闹?
  刷刷的数十双目光在瞬间落在贾环身上。
  贾母和王夫人看着贾环,眼中冒火:贾环太过份了。这点府内的小事,需要惊动老爷吗?
  王熙凤的目光则是有些敬畏:环哥儿什么时候通知老爷的。这张牌打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如果这样“阴险莫测”的手段用在她身上,她躲多过去吗?
  李纨、宝钗、黛玉、探春、迎春、惜春并几个丫鬟们都是各自想笑。宝玉有多么怕老爷,这是阖府尽知的事情,就像老鼠怕见到猫一样。这不,安静下来了。
  看贾环的目光意思各异,但是谁不能挑贾环的错。他通知贾政是很正常的事情。刚开始,报给各处的消息,可是情况紧急。只有李纨心里知道,贾环是有意惩处宝玉。因为,贾环和她一路同行过来的,路中间已经知道情况没那么紧急。
  贾政还有点茫然,不知道刚才屋里发生了什么,问贾环,“环哥儿,是什么回事?”
  贾环脸色平静的开口解释道:“宝二哥因林妹妹不肯给他做一个荷包,因而发病,大家都来探望他。如今王太医就在外头,宝二哥却不肯治疗。老太太、太太正在哄他。”
  寥寥几句话,看似公正的解释了情况,没说一句宝玉的过错,但是将宝玉的顽童形象给勾勒出来。再结合宝玉历年来搞的事、印象,贾政会不产生联想?他能忍受这样的宝玉?
  要知道,贾政现在对宝玉是:爱之深,责之切,恨铁不成钢。只有等到他红楼十五年秋学政任满回来,仕途雄心消失,才会觉得宝玉这样的性情不错。
  贾政脖子上的青筋就跳了几下,看向宝玉,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孽畜!就因为这一点小事,累老太太、你母亲为你担心受怕。真要出了事,看我怎么抽你。”
  贾政心中已经认定宝玉是在无理取闹。
  宝玉给贾政吓的一哆嗦,王夫人忙护着他,擦着刚才的眼泪道:“老爷别吓着宝玉。”宝玉缓这一缓,手指着贾环,气急败坏的道:“环老三,你胡说。”宝玉闹归闹,人还是很聪明的,他知道贾环在坑他。
  贾环面无表情,冷眼以对。
  没错。他确实是要惩处宝玉。在李纨院听到贾环闹事,他就推测到黛玉所承受的压力。黛玉承受压力、难过的哭泣,他心里难受!他不仅仅是黛玉的监护人…
  又有那个男人能够忍受大脸宝这样搞事?
  黛玉承受着极大的压力,硬撑着不肯松口给宝玉做荷包,对他情深意重,他难道不应该做点什么吗?这件事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子曰:以德报德,以直报直!
  大脸宝的失误,在于他开大的时间,错误的选择了贾政在家的时候。
  大脸宝给林妹妹找的难受,他会找回来!
  …
  …
  贾政心情不佳的瞪了宝玉一眼,就是他母亲把他宠成这个样子。,单论说话的可靠度,他当然更信贾环一些。对贾母道:“母亲,既然太医来了,就请太医进来看看。”
  宝玉哪里敢和贾政对视,忙低下头,一肚子的委屈说不出来。他父亲竟然不信他的话。环老三,那个黑了良心的混蛋,这是明目张胆的在坑他!
  让太医进来诊治,这也是贾母的意思。贾母吩咐人去请王太医进来。贾母、贾政、贾环留在屋中,丫鬟、仆妇都在。内眷们都避进去。
  王太医约五十多岁,背着药箱,装束干净、清爽,他是贾府里常来走动的太医,进来后,略做寒暄,就拿起安静的躺在床榻上的宝玉的手诊断了一回。然后起身道:“世兄这症乃是急痛迷心……,不妨事。吃几剂药就好了。”
  贾母满头银发,身形微胖,富贵的老太太模样,扶着鸳鸯的手腕站起来,太医诊断的结论让她放下大半的心,脸上露出笑容,问道:“果真不妨?”
  王太医道:“实在不妨,都在晚生身上。”
  贾母道:“既如此,请到外面坐,开药方。若吃好了,我另外预备好谢礼,叫他亲自捧来送去磕头,若耽误了,打发人去拆了太医院大堂。”
  话是笑着说的,却尽显贾母的霸气、威风,贾府如今的权势、地位。太医院是朝廷的衙门,“十八罗汉”之一,它的大堂是什么人都能拆的吗?
  王太医话没听明白,只听得贾母前面的话,叫宝玉给他磕头,连忙躬身笑着说:“不敢,不敢。”却没听到贾母笑着说要拆太医院的戏语。
  这话应着贾母,惹得贾母和众人都笑起来。
  气氛重新快活起来。王太医告辞出去后,自有人去服侍。内眷们又重新进来。贾母就有心打发贾政和贾环两人出去,前面的事,自然算是揭过,“既然无事了,政儿,你出去忙吧。”又不满的道:“把你这个好儿子也带出去。”
  她对贾环今天的所作所为很不满。特别是贾环擅自将贾政请进来。
  贾政皱眉,看向贾环。贾环现在在家里地位虽然高,但他是个儒家门徒,讲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贾环若是惹贾母不悦,他还是要训斥贾环的。
  贾环等的就是现在,朗声道:“父亲,既然王太医诊断宝二哥没什么大病,当着老太太、太太的面,我倒是有件事要回父亲。
  读书明理。宝二哥每每有放诞、怪异之举,以我看来,还是圣人之言体会的不深。应当进入学堂读书。今家中族学已有良师,儿子恳请父亲督促宝二哥读书。”
  贾宝玉生平有几件爱做的事,比如吃女子嘴唇上的胭脂(就是接吻),还有他自己说的:喜欢对美女意——淫,也有几件不爱做的事:比如不爱读书。
  红楼原书中,贾政外出任学政,他搬进大观园后,除了四书,把其他的书都给烧了。
  这时,宝玉听的贾环说要他去读书,当即就急了,从贾母的怀里跳出来,怒骂道:“环老三,你这个混账东西,黑了心的,胡说八道!”
  环老三这个王八,告得好叼状。
  读书这种事,值此科举盛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贾母和王夫人再怎么宠宝玉,也不能正面说:我的儿,你不用去读书,自有你的富贵前程。所以,固然是讨厌贾环,但现在并没开口打断他的话。
  贾环理不都不理上跳下窜的贾宝玉。
  大脸宝,好好准备享受我为你订制的族学套餐吧!


第四百零八章 当面打脸
  京城的冬天清冷干燥,约上午十一点许的阳光从窗口透进来,覆盖在宝玉卧室中。
  除了宝玉怒骂贾环的声音外,再没有其他的杂音。贾环的沉默,那平静的面容下所蕴含的意志与决心,硬如磐石。与心浮气躁的宝玉相比,高下立判。
  贾政轻轻的叹一口气,有些犹豫。
  道理,当然是贾环说的那样。他当然希望顽劣的嫡子能够“改邪归正”。但是,他要是同意宝玉去族学读书,老太太,太太都会给他压力。这让他有些踌躇。
  屋内人太多,地方小,除了贾母有座位外,其他人都是站着。站着王夫人身边的薛姨妈笑着开口道:“依我说,王太医是诊断宝玉没大病,但是去读书的事却不必着急。一则是让宝玉养养身子,二则是要时间给宝玉挑一位名师。”
  屋内的众人都看向薛姨妈。宝钗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神情。
  薛姨妈这话是向着宝玉的。女儿和贾环的婚事,她权衡之下同意了,但心里头对贾环未必没有看法。她还是心疼她儿子薛蟠挨打了。此时,是刻意偏向宝玉。
  王夫人叹口气道:“妹妹这话说的是。宝玉自小就身体弱,我何曾不想他读书。珠儿14岁就中了秀才,我难道是不知道教育儿子的人?”说着话,“哀求”的看向贾政。
  提起贾珠,贾政神情哀伤,意志动摇。
  贾环见政老爹又开始犯糊涂,当即道:“父亲,朱子有言,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又有前人诗曰:书到今生读已迟!宝二哥要读书,当惜取光阴,岂可待来日的道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这段话说到最后,贾环语气慷慨,以颜真卿的名句作结,气势高涨,掷地有金玉之声。
  贾政禁不住点头。若非维持着威仪,他都想叫一声好。前有亚圣朱子的名言,告诫儒门弟子要珍惜时光去读书。后有颜真卿铿锵有力的名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他也是个好读书的人,这话说到他心坎里。
  贾府的内眷,懂诗词的不少,不懂也不少,但是只看贾政的反应,大都明白贾环这番话的力量、能量。各自心中有些咂舌。三爷不愧是读书人!
  贾环的话,薛姨妈和王夫人两个妇人的话,根本就无法抵挡。
  贾环再道:“父亲,骆先生是宛平县学禀生,学问精深,我当日亦在他门下求学。教授童子,绰绰有余。宝二哥四书都没读通,如何教授他不得?”说着,看向宝玉,讥讽道:“宝二哥要我考一考你的四书水平吗?”
  这就是当面打脸了。
  宝玉刚才骂贾环骂得挺欢畅的,但这时再一次的涨的满脸通红,愤懑的道:“你…”
  他哪里敢应战?他固然聪明,但连秀才都不是,在四书上的水平怎么可能是贾环的对手?贾环身上有着举人功名,马上就要参加礼部会试,博取进士功名。水准如何,不说自明。要是存心刁难,他马上就得出丑。
  宝钗和探春对视一眼,轻轻的摇头。心里好笑又感叹。宝兄弟读书不少,但科举这上头,如何是环兄弟的对手?望尘莫及。当然,诗词才情,亦是不及。
  迎春、惜春亦摇摇头,宝二哥和环三哥怎么比?那是全方面的碾压啊。
  黛玉美眸瞥了贾母、王夫人身前的宝玉一眼,再看看贾环,低下头,一抹笑意飞快的从嘴角如同浮光掠影般的掠过。还是环哥厉害!
  宝玉偃旗息鼓,无精打采的模样,贾环便不再理他。再将薛姨妈的“荒谬言论”驳斥,再下一城。
  要不是看在宝姐姐的面子上,他现在当然不会对薛姨妈这么客气:只是迂回的反驳。岳母又如何?
  贾环再对贾政道:“父亲,如今兰哥儿都知道上进,想要去闻道书院学习。东庄镇可比族学还远。族学近在咫尺,有何不可?”
  贾环列出来的理由充分,条理清晰,将老太太、太太求情、施压的话头给堵住,贾政心里顿时也下定决心,捻须道:“嗯。我听闻族学的子弟读书日益精进,骆先生确实为良师、名师。”再板起脸,训斥宝玉道:“新春将近。年后你去族学读书。若是荒废学业,仔细你的皮。”
  宝玉吓的一哆嗦,苦着脸行礼道:“是,父亲。”心中如同吃了黄莲子一般。他才不要去族学读书,这哪里有和姐姐妹妹、丫鬟们在家里玩耍愉快?
  贾环洒然的晒笑一声,补一刀,“宝二哥,我提醒你一句,族学正月十八开学,开学就要考试。你正月里好好温书,不要考最后一名,丢我们荣国府的脸。”
  一想起正月正玩乐的日子里还要温习书本,宝玉脸色再黄几分,恨恨的瞪贾环一眼,心情极度糟糕。
  见贾政将宝玉出府读书的事情定下来。贾母也没说什么。一个是,贾环列的几个理由,一时间确实很难反驳。二个是,早前雍治九年,宝玉也曾出府读书,那时是和秦钟在一起。她也不是说一定不能接受。
  贾母看了贾环一眼,淡淡的道:“既如此,今天都散了吧。宝玉跟着我摆饭。”
  贾母一句话,众人方才发现,时光差不多将近中午了,纷纷向贾母告辞离开。
  细心的人,能从贾母这句话里读出两层意思:第一,力挺宝玉,向贾环示威。贾母心里对贾环不满着呢。即便宝玉今天闹一通,看似不讲道理,一无所获。即便给贾政强压着要去读书,即便给贾环坑的不要不要,处在下风,但她还是宠爱着宝玉。
  这是做个贾府里所有人看得。
  第二,疏远黛玉。黛玉之前她在贾府里的惯例是跟着贾母吃饭,若是贾母不摆饭,则是跟着王夫人一起吃。这是贾府里最好的待遇。和宝玉同级。当然,黛玉若是生病不吃饭,那就另说。
  黛玉住在贾母上房处,贾母现在摆饭却不叫她,心里怎么想的,贾府那些人还能不知道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