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饭,那就另说。
  黛玉住在贾母上房处,贾母现在摆饭却不叫她,心里怎么想的,贾府那些人还能不知道吗?
  今天的事,贾母对黛玉是有些不满的。
  一场大戏,就此落下帷幕。给贾府众人感受最深的当然是环三爷。他能主动逆着老太太的意思而没事。之前贾府众人的感觉有些虚无缥缈,没那么明显,现在算是明白了。
  三爷,在贾府里,算是一个大码头。
  今天之后,贾府里的人将重新审视、认识贾环。
  …
  …
  贾母摆饭,论理王夫人是要在跟前伺候的。但是她心里有事,外加贾母心情不好,告罪了一声,和薛姨妈一起离开。彩霞、金钏儿连忙跟着。
  宝钗看看有些失落,又有些难言轻松的黛玉,带着香菱、莺儿跟着她妈出去。
  邢夫人也告辞离开,前往贾府东路去见贾赦,想要将今天的见闻告诉他。
  李纨告辞后,出门来,看看已经跟着贾政一起往外面去的贾环的背影,心里叹口气。她今天要承环兄弟一个人情啊。
  环兄弟今天将兰哥儿拿来举例子,相当于是抬举、吹捧起来了,又留了话头。她日后在老太太面前说要送兰儿去闻道书院读书,极易获得通过。
  …
  …
  冬日清寒,正午的日头仿佛没有什么热度。
  王熙凤带着平儿、丰儿走在贾府西路的大道上。往日跟着她的一大堆的办事媳妇,都跟着林之孝家的去了。她最近不“上班”。
  王熙凤想了一回,笑道:“啧啧,环哥儿今天算是大展神威啊。平儿,你下午瞅个空,帮我将给二爷留的熊掌、鹿筋选几样给环哥儿送去。当面交给他。”
  平儿会意的点头。她们奶奶这是怕了环三爷。为包揽诉讼的事先认个错。是死是活,请三爷给个话。
  …
  …
  贾环跟着贾政往贾府二门外头走。贾政用餐,很少在内宅里。一方面是应酬多,另一方面,他不喜欢和王夫人一起用餐,宁愿在小妾赵姨娘处小酌几杯。
  而贾环是居住在东北角的望月居。他可以单独开火,也可以在贾府内的厨房内吃大厨房。享受的是贾赦一级的待遇。他也不在内宅里吃午饭。
  冬日之下,甬道两侧,贾府景致依旧。贾政自幼看惯,不以为意,道:“环哥儿,我怎么听人说你自江南回来,带了不少下人到府里。其中还有武人。”
  贾环从容的一笑,道:“是有这事。江南风高浪急,林妹妹都差点遇刺。我回京时,路过扬州,沙先生从他的督抚标营中选了十人给我使用。一应银钱,开支,都有我负责。不走贾府中的公帐,不会有什么非议,父亲但可放心。”
  贾环现在把贾政的脉还是把的比较准的。你别和政老爹说什么大道理。政老爹处事的第一原则,不能麻烦。他怕麻烦,喜欢清闲,清谈。
  贾环现在就是告诉贾政:人是我养着的。不费贾府什么事。你不用管,一切照旧即可。
  贾政就点点头,到了垂花门外的分叉路口,叮嘱道:“明天傍晚祭祖,你准备一下。”
  贾环应了一声。从贾府中路绕回到东北角的望月居,此时晴雯、如意都已经在家中。
  晴雯笑嘻嘻的迎着,“三爷,我都听说了呢。”她上午和如意在望月居里整理行李,准备过年。不出意外,今年的除夕,还是她们和三爷一起过。老太太设宴,是不会请三爷的。
  贾环笑着摇头,道:“你啊,就是喜欢热闹。那你再去跑趟腿,问林妹妹中午吃什么?贾府里的菜肴,我这里都有。”
  贾老太的疏远、拿捏,他是没所谓的。这点后勤保障工作,他完全可以为黛玉做好。就像金陵时一样。不过,就怕黛玉心里不大好受。他下午要去看看她。
  晴雯翻个白眼,嘀咕道:“三爷,怎么又是我跑腿啊。”
  “咯咯…”如意清秀的一笑,给贾环端来餐前洗手的热水。


第四百零九章 午后
  冬季正午,东跨院外的假山、园林中树篱稀疏,枯黄的冬色铺陈。
  院内,正厅中,王夫人招待着薛姨妈、宝钗吃饭。丫鬟们在一旁侍奉着。
  薛姨妈刚才向着宝玉说了一番话,王夫人的感官如何,这是不言自明的事情。当然,很多事情不用说出来。餐桌上,王夫人与薛姨妈言谈正欢,气氛很融洽。
  饭后吃过茶,薛姨妈带着宝钗保持离开。
  王夫人在东跨院的正房里略作休息,翻着佛经,心中念头转动。正如她妹妹(薛姨妈)刚才在吃饭时所说的,她近来对贾环是有些“纵容”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她还在观望、等待。
  她哥哥(王子腾)对贾环在金陵的所作所为很不满,马上就是春节,正月里贾环必须得去王家拜年。届时,若是贾环没能过她哥哥那一关,贾环在贾府里的日子就别想这样舒坦了。
  连本带息,她都要讨回来。
  现在暂且忍耐着。王夫人轻轻的翻动了一页佛经。
  …
  …
  邢夫人急匆匆的回到贾府东路的住处,派杏儿去留意着贾赦在何处高乐。
  杏儿出去转了一圈,回道:“大老爷在吴姨奶奶屋里。”
  邢夫人便再打发了个小丫鬟去请贾赦回来,在东院的正房里迎着,吩咐王善保家的带着仆妇们摆酒设宴。
  服侍着贾赦坐下来后,邢夫人将上午后宅里发生的事情都给贾赦说一遍,舒爽的道:“老太太往日偏心那屋里,如今算是有个狠人可以治治这毛病。”
  贾赦四五十岁的人,脸色有些灰暗,眼袋很重,看起来很显老态,喝着酒,冷笑道:“妇人之见!环哥儿如今有点出息,愈发的肆意,连老太太都敢顶,我看他还能得意几时。我和他的帐还没算呢。”
  他和他的心腹门客们商量过,既然贾政要将矛盾压下来,他暂时也没胜算,先等等。
  贾环这么喜欢作死。他总会等到机会的。不说远的,就正月里去王家拜年,贾环能不能过得了王子腾那一关就难说。
  还有,正月十五日的元妃省亲。元妃和宝玉名为姐弟,情若母子。嘿嘿…
  邢夫人却是一脸的懵逼。她实在有点搞不懂贾赦的思路。之前不是和环哥儿是盟友吗?怎么现在?
  …
  …
  回到梨香院中,宝钗陪着薛姨妈说了会话,就带着自己的丫鬟香菱、莺儿回住处。
  娇媚、灵巧的丫鬟莺儿到了茶进来,看着姑娘美丽的容颜,欲言又止。刚才在宝二爷房里,她们太太偏向着宝玉说话,这令姑娘的立场很为难。三爷和姑娘订婚了啊。
  香菱今日穿着褐色的对襟褂子,容貌精致,身姿纤柔婀娜,十四五岁的美少女,自有一股温柔、静谧的气质浸润在骨子里,美丽难言。
  这时,她站在宝钗的座椅边,开口道:“姑娘,怪不得往日人人都说宝二爷是个难以亲近的人份,今天的事情出来,果然如此。林姑娘今天受了很多大的委屈?”
  香菱的容貌自是一流的水准,眉眼间有些像秦可卿,气质温柔安静,位列红楼金陵十二钗副册第一。但她在学诗之前,给人的印象是有些呆呆的。此刻,她说的话,和宝钗正想的事,就差着十万八千里。
  莺儿禁不住想笑,打趣道:“香菱,不是因为三爷派人把你母亲找着呢,你这就向着他说话。往日也没见你说三爷的好。”
  贾府里的二爷有很多,如宝二爷、琏二爷、蔷二爷、芸二爷,但说三爷,基本是定指贾环。
  香菱俏丽的脸蛋上顿时浮起一抹如若桃花盛开时的轻红色,分辨道:“我往日也没说三爷的坏话。”
  三爷自金陵回来,确实带回了她母亲的消息,还有书信。这令她晚上在被窝里欢喜的哭了一晚上。她本名甄应莲。这些年的经历,自她记得的,一幕幕的在脑海放过。
  往日的生活逆来顺受。而现在,那寂然的内心中,仿佛有一股清泉注入,让她开始有了一些期待。她内心里又如何不感激三爷呢?
  宝钗听得莞尔一笑,姿容娴雅明丽,道:“好了,莺儿!别逗香菱了。再坐一会,我要去林妹妹那里顽。”
  忽然间,她心中非常的想见见环兄弟,有太多的话想说,要说。下午,环兄弟一定会去林妹妹那里。
  唉…
  …
  …
  午后的时光静谧。贾母上房处。吃过饭后,贾母让媚人、茜雪好好的跟着宝玉,让他去午睡。
  这边消食后,回到卧室里,准备午休片刻。上午的事情有点费精神。
  鸳鸯鹅蛋脸,穿着一身淡青色的衣衫,身姿高挑,容貌俏丽,和琥珀、翡翠、珍珠细心的服侍着贾母到精美、宽敞的木床上休息。又给贾母盖好被子。
  丫鬟们正要离开时,枕在枕头上的贾母喊住了鸳鸯,缓缓的问道:“鸳鸯,你说环哥儿和玉儿…是怎么回事?”她活了这七十多年,小儿女间的情意岂会看不出来?只是刚才并不是处理这件事的时机,现在这个念头又转到脑海里。
  鸳鸯心里磕碜了一下,这个问题真是要命。若是某些事坐实了,三爷和林姑娘怕是都落不了好,身败名裂都有可能。
  不过,鸳鸯也能感受到老太太此时心中的犹豫。随即就有些明白。一个是老太太对林姑娘还是有感情的,到底是最疼爱的外孙女,二个是三爷不好惹的,再者,他的前程也是贾家的前程。
  还有,撕破脸,对老太太而言有什么好处?老太太现在问起来,怕还是在生三爷和林姑娘的气。
  鸳鸯脑子里的思绪闪电般的转了一圈,想起三爷自金陵给她带回来的家信,心中有了决断,便笑着道:“老太太,三爷受林姑老爷托孤,他是个读书人,肯定是要做到。林姑娘在金陵受了三爷一年多的细心照顾,亲近、依赖是人之常情。
  依婢子看,三爷和林姑娘的关系比别人亲厚些也是正常。三爷和宝姑娘早就订婚,琏二爷也去过扬州,林姑老爷、林姑娘怎么会不知道?”
  这是隐晦的点一句原因。鸳鸯对贾母的了解多深,前面一大段话的铺垫,不过是为最后这句决定性的话做准备罢。
  贾母想了想,笑呵呵的道:“你啊…,还小,不懂这些。”说着话,闭上眼睛休息。
  话是如此说,其实是将这个话头给结束了。
  …
  …
  腊月底的时光中总是充满着浓浓的年味。贾府明天傍晚祭祖,厨房午饭的菜单中,便是出现了年节时常见的菜。如牛、羊、猪、鹿、狍鱼等。
  午饭过后,贾环在望月居里缓缓的散着步,晴雯、如意两人陪着。刚才黛玉那边要了几样小菜,几道荤菜:南小菜、火肉白菜汤、椒油莼齑酱、胭脂鹅脯、炖鸡蛋、白粳米煮的米饭。
  贾环是让晴雯给黛玉说了:她屋里的一应吃食,日后都有望月居这边提供。丫鬟、婆子都将由望月居放月钱。如紫鹃、袭人等人就是吃双份:贾府一份,贾环这里一份,像沫儿等从金陵跟着回来的丫鬟就是一份,由贾环负担月钱。
  这是要保证黛玉所处的环境,不会由着贾母对她疏远的态度而变差。心里向着贾母的,他会将其调走,余下的空缺,从望月居调人补充。这事找王熙凤就可以办成。
  三人在屋里徜徉着,晴雯叽叽喳喳的说着话,就见平儿带着两个小丫鬟从外面进来,小丫鬟手上捧着食盒。
  平儿笑着屈身给贾环行礼,道:“见过三爷。我正要找三爷,恰好三爷在家里。”
  平儿穿着青缎面的对襟褂子,梳着高髻,佩戴花式的金簪,容貌清俊美丽。
  她是通房丫鬟,算是贾琏的小妾,此时给贾环见礼算是给足面子。
  贾环对平儿还是很欣赏的,这是个聪明善良的姑娘。用大脸宝的话说:这是一个极其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
  此时见她行礼,姿态很低,便做个手势,道:“平儿姑娘不用如此客气。随意就好。”
  平儿便是一笑,说明来意,“我们奶奶让我送了几样收罗的吃食给三爷。”说着话,让两个小丫鬟将食盒交给晴雯收起来。
  又道:“奶奶说,等几日,二爷想要请三爷到家里吃酒。请三爷务必赏光。”
  这话听着是有些怪的。贾环是什么人,微微沉吟着想了一会儿,大致上明白怎么回事。王熙凤在向他示好。原因自然是因为,他之前在金陵写信回来将胆大妄为的王凤姐严词训斥了一顿。
  想明白后,贾环心里又觉得好笑。
  凤姐大约还不知道她父亲,王大舅在他这里落了多大的人情。他是要领情回报的。王大舅命不久矣,这份人情落到凤姐身上,是要保证她不会落一个:哭向金陵事更哀的结局。
  不过,贾环也不打算挑明了说。凤姐这人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畏威而不怀德。需要时时的敲打,不然就会整出幺蛾子来。
  贾环道:“吃酒就算了。正月里大家都忙。正月十五贵妃要回来省亲,琏二嫂子要多担着事情,不要装病。”潜台词是:王熙凤是个好同志,我还是信任她的。
  平儿听得心里松口气,明白三爷的态度了,微笑着道:“我回去就将三爷的话告诉我们奶奶。”说着,再笑谈几句,告辞离开。
  贾环笑着点点头,目送平儿的离开,轻轻的叹口气。
  他想起平儿的结局。在王熙凤死后,平儿带着巧姐躲过劫难,再被贾琏扶正。算是有一个好的结局。但是,尤二姐若是没死,以二姐那温柔的性情,肚子里的儿子,贾琏对她的喜爱,平儿怕是没什么机会。
  怎么回报王大舅的人情。他心里是想法、计划。对王熙凤,贾环是看不上的。凤辣子美则美,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但是性格毒辣,智商不行。
  所以,保她一个不死的结局即可。
  贾环的想法,是在目前,她和贾琏对持的局面中帮贾琏加一个筹码:尤二姐。给王熙凤多找点事做,免得她整天闹幺蛾子。当然,贾环没什么兴趣去拉皮条。所以,得等等。
  贾琏偷取尤二姐的事,是必然会发生的。这事,他不支持,不反对。但绝不会让王凤姐杀尤二姐。贾环这是拉偏架。想必,凤姐的余生,宅斗中要占很大的篇幅了。要搞事,怕是没什么精力咯。
  只是,这样的计划,倒是有点对不住平儿姑娘了。
  …
  …
  贾环笑一笑,看看时间,和如意说一声,带着晴雯去看黛玉。


第四百一十章 双姝
  北方的冬季干冷,下午的阳光融融,但呼啸着拂过梧桐树稀疏的枝梢带着尖锐的寒意。
  贾环拥着黛玉在窗前,听着呼号的北风,絮絮私语。丫鬟们自是都避开,在房外的暖阁里说笑。这让贾环有一种正在和林妹妹约会般的感觉。
  黛玉穿着白底黄花的衣衫,身姿娇柔婀娜,依偎在贾环怀中。暗香阵阵。绝美无瑕的女孩,此刻梳着留海,眉尖若颦,面容精致,有着细腻的、柔婉的妩媚,钟灵毓秀,如花似玉。
  贾环搂着黛玉柔软的细腰,软玉在怀,暗香扑鼻而来,低下头轻捋着她耳边的秀发,正好对着黛玉秋水般的美眸,眸光潋滟,明眸里潜藏的情意能将人融掉。
  贾环的心脏不争气的跳了下,心里暗赞,随即又苦笑一声,黛玉比他还小啊,就已经是出落的如此美丽了,这简直是上天所钟爱的女儿,道:“妹妹,你在听我说的话吗?”
  他刚才在和黛玉说如何处理贾母、王夫人等人关系的事情。贾母的疏远,不管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黛玉保持着晚辈的心态即可。不委屈自己,也不需要刻意的和贾母生分。
  黛玉毕竟是贾母嫡亲的外孙女。贾环并不想黛玉的“社交圈”就只在他这里。这对黛玉的日常生活来说,并没什么好处。人都是要有几个朋友的。
  黛玉俏脸微红,娇柔的道:“环哥,我没听呢。”
  贾环无奈的笑一笑,也没再啰嗦,只是拥着黛玉。他和黛玉独处的时间有限,说那些废话,其实也蛮扫兴的。只是,他总得为黛玉筹划好。
  屋子里静悄悄的,欢乐、甜蜜的小溪在两人心头流淌而过。宝玉今天这么大闹腾一通,反而,让他和黛玉的感情更进一步。两人,享受着这自回贾府后三四天以来难得的,独处、静谧的时光。
  听着窗外的风声,贾环在她耳边轻声道:“妹妹,这里视线很狭窄啊,看不到外头的天地,倒是要安装上玻璃窗才好。还记得我们去年冬日去莫愁湖时看风景的情形吗?”
  黛玉点头,细声道:“记得。”又抬头,浅笑着道:“环哥,哪有用玻璃当窗户的啊?你这是将我当着贾府里的大小姐来对待吗?”
  玻璃窗户,落地玻璃窗当然是有的。既明亮,视线又好。不过,贾环没有回答,而是看着黛玉仿佛清晨薄雾里的玫瑰花瓣般的温润的红唇,微微有些愣神,黛玉如江南烟雨般的浅笑,在瞬间击中他的情思,终于是没有忍住,低头轻吻着她。
  黛玉嘤咛一声,羞涩的闭上眼睛。
  …
  …
  贾环虽然有意将黛玉屋里的丫鬟、仆妇全都换成可靠的人,但是,现在还没有完成。因而,贾环和黛玉单独的相处,其实并没有多长的时间。
  在下午三点多时,迎春、探春、惜春来访后,贾环略坐了一会,便告辞离开。
  倒不是嫌姐姐妹妹们打扰他和黛玉的独处,他其实在年底还是很忙的。只是因为担心黛玉给贾母疏远不好受,下午特意来看她。这会有迎春、探春、惜春陪着黛玉顽笑、解闷,他便不再多坐。
  晴雯和紫鹃的关系很好,又多了司棋、绣橘、翠墨、侍书、入画、彩屏几个丫鬟,留在黛玉处玩耍。
  贾环笑笑,也不管晴雯,独自出了贾母上房处,往望月居而去。
  望月居在贾府的东北角。贾母上房位于贾府西路,若是顺着甬道,过李纨院、凤姐院,从后面的角门(贾琏常走)出去就绕远了。
  贾环的路线是自贾母上房处横穿回廊、园林,到贾府中路荣禧堂、东跨院后,再沿中路的甬道出一个角门,斜着几步路就是望月居、梨香院。
  下午时分,又是寒冬腊月,贾府内的回廊、假山处都是静悄悄的,只剩下风声。黄叶铺在木质回廊外的地面上。细密的阳光落下来。
  贾环脑海中还回味着林妹妹娇润的嘴唇极致又温润的触感,嘴角带着微笑,娇羞中的林妹妹有另一种妩媚的风情。突然听到一个悦耳的女子的声音,“环兄弟…”
  贾环回过神,就见回廊远端,宝钗穿着土黄色的精美斗篷,端庄明丽,正和带着香菱、莺儿往这边走来。
  仿佛路遇。
  贾环倒没想到会在这里偶遇宝钗,他回贾府后,和宝姐姐都是依靠晴雯、香菱传话,私下里一面都没有见。不意偶遇,可称邂逅。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贾环欣喜的迎上前几步,“宝姐姐,这么巧啊?”
  随即,贾环心里突然的浮起很古怪的感觉。如果说他刚才和黛玉的独处是约会,而他现在和宝钗的相遇又算什么呢?宝姐姐是他的未婚妻。约会完,偶遇未婚妻?
  贾环心中苦笑,该来的还是来了。自他在宝姐姐的感情之外,再接受林妹妹的感情,就必然会有这样的一天。他贪心的想要拥有她们的感情,就要面对这样的局面。
  宝钗轻笑着点头,喜悦之意,从一双明丽而大的杏眼中不加掩饰的流泻出来。这对端庄、娴静的宝钗而言,非常罕见。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宝钗说道:“我刚从姨娘那儿出来,正准备去找林妹妹说话。环兄弟这是从林妹妹那里出来的吗?”
  贾环点头,注目着宝姐姐雪白、明丽的容颜,是那样的美丽,动人心魄。心情复杂的轻声道:“嗯。宝姐姐…”欲言又止。
  香菱是有些呆的,她还想着向贾环道谢。只是,贾环和宝钗相遇之后,目光就没留意到旁人。香菱想插话都插不上。香菱呆,莺儿却是很灵巧,拉拉香菱的衣袖,道:“香菱,我去那边更衣,你陪我去。”拉着香菱离开,将空间留给姑娘和三爷。
  宝钗红唇微启,“环兄弟…”千言万语的思念、话语,在一瞬间突然发现一字都难以说出口。卡壳时,白皙的俏脸微红。一阵寒风吹过,吹落斗篷的帽子。露出一头乌黑的秀发。
  秀发如云。盘着少女发髻,头带着一支金质的花簪,一支天蓝色的孔雀簪。浅黄色的圆领衣衫,白色的圆领与雪白的颈脖肌肤交辉相应,美丽得如同神女般。
  贾环在突然间醒悟过来,宝钗今天是专门等着他的,只是这风大的…,宝姐姐…。
  贾环上前,伸手将风吹落的,宝钗斗篷的帽子给她带上,他如今的个子比宝钗要高,抿抿嘴,温声道:“宝姐姐,这里风大。我去江南前给你说要去两年多,如今我提前回来了。”
  大概这是第一次距离父兄之外的男子如此之近吧?宝钗没有拒绝贾环给她带上帽子,俏脸上红霞几缕,明丽无端,听着贾环的话,明眸注视着他,道:“嗯。我知道。”
  眼睛是会说话的。贾环和宝钗说他提前回来了这样的废话,宝钗懂他的意思。
  她想起被他的言语叩开的心扉。
  如此美丽,如若解语花般的宝姐姐,贾环心里禁不住浮起愧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