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睛是会说话的。贾环和宝钗说他提前回来了这样的废话,宝钗懂他的意思。
  她想起被他的言语叩开的心扉。
  如此美丽,如若解语花般的宝姐姐,贾环心里禁不住浮起愧疚的情绪。他对她的情意并没有变。他难以忘却,雍治八年时和她第一次在东跨院里的见面。
  “宝姐姐,我记着正月二十一是你十五岁生日。”
  “哦。”宝钗嘴角禁不住掠过明丽的笑容,将目光移开,看向回廊外的假山、树林,娇羞的绯红再次爬上白腻的脸颊。
  贾环心中苦笑。当他心中还有林妹妹的倩影时,他依旧无法拒绝被宝姐姐的美丽所感染。她们两人分享红楼第一美女的名头,不是没有道理的。各具特色。
  寒风更冷,贾环和宝钗的交谈并没有持续多久,将宝钗送到回廊的尽头与香菱、莺儿汇合后,这才转身回望月居。


第四百一十一章 祭祖(上)
  雍治十二年底,贾家定于腊月二十八傍晚祭祖。二十八日上午,贾蓉、贾琏就带着贾蔷、贾芸、贾琼,贾琛,贾璘几人到望月居请贾环去宁国府主持祭祖的事务。
  贾家的祠堂位于宁国府的东面。贾家往年的祭祖都是由族长贾珍处理祭祖的各项事务。现在则是有族长贾蓉、贾琏两人处理。
  贾环一早派人将学生江兴生叫来,在书房里聊着京城中碧雪膏生意的账目、利润。
  碧雪膏的生意,京城中以贾蓉负责,往权贵府上销售。信丰记在四时坊的店面,原来是当铺,现在改作冰激凌销售。京城外的销售归林芝韵负责。贾蓉和林芝韵两处的账目早就交过来,贾环回来后一直没过问。今天才有空整理下他的收入。
  得了长随蒋兴的禀告,贾环从书房里出来,在正厅里见贾蓉,贾琏等人。
  约上午九点许,精美的正厅中略显清冷。小厮上了茶,便退出去。
  听贾蓉说明来意,贾环就笑,“蓉哥儿,祭祖的事情,你和琏二哥负责即可,要我主持什么?”
  贾蓉二十多岁的年纪,穿着锦色长衫,头戴褐色的帽子,容貌俊俏,笑呵呵的道:“环叔,侄儿早就吩咐人开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环叔不在府里便罢,既然在府里,傍晚祭祖有环叔去坐镇,我们才心里踏实。”
  这马屁拍的!
  贾环听的明白,其实没什么事要处理,就是贾蓉和贾琏叫他去宁国府坐镇,总领这个名义。想一想,便没有驳贾蓉、贾琏的面子。交代长随们了几句,跟着贾家的子弟一起步行前往宁国府。
  贾蓉,贾琏都是中人之姿。但是,贾家除了贾赦、贾政能顶在台面上,代表贾家出面和别府里打交道的也就他们俩。贾环要主导贾府,也不可能将所有的人都“换掉”。
  再加上,贾蓉、贾琏都是比较听他的吩咐,贾环倒是不介意带着他们“玩”。
  从望月居的正门出去,隔壁不远处就是梨香院的一处后门。荣国府北街对面的高墙是汝阳侯府,有一处侧门对着。几名仆人进出着。
  贾蓉看看汝阳侯府,轻蔑的笑道:“汝阳侯府时常和我们贾家作对,只是连着卷入郑贵妃、赵贵人的事,声势大不如从前。如今贵妃在宫中,再看他怎么和我们家作对!”
  贾蔷几人都笑。
  贾环、贾蓉、贾琏、贾蔷一行人说笑着往东行时,恰巧碰到夜宿青楼归来的薛蟠从一辆精美的马车上下来。黄马在上午的阳光中打着响鼻,呼出白气。
  薛蟠扶着身边清俊的小厮,晃着大脑袋,看到贾环时,眼睛眯起来,冷哼一声,清晰的传到贾环的耳朵中。再看向贾蓉、贾蔷,不爽的略过。他雍治八年刚来京城时,与贾蓉、贾蔷一起吃酒过,相处的很好。但自从贾珍死后,这几年贾环得势,这两个都成了乖乖孩子,很多事都不做了。
  薛蟠再看到贾琏时,脸上露出点笑容,琏二爷做事还是很讲究的,虽然和他不是一路人,但关系还可以,道:“琏二哥…,这是往哪里去?”
  薛蟠在心里点评贾府众人时,他也被贾府的众人在心中评价。比如:贾琏对薛大傻子是从心底看不上的,狗肉上不得席面,笑道:“往东府里去。文起又是宿柳眠花归来?”
  薛蟠得意的笑了几声,炫耀道:“在教坊司胡同的成琪儿姑娘处睡了一夜。嘿嘿…”发出一个男人都懂的笑声之后,拱拱手,道:“我先回家了,改日再请琏二哥喝酒。”
  贾琏点点头,与薛蟠道别。
  贾蓉、贾蔷等从草字的贾府子弟,都是叫薛蟠薛大爷。但是,贾环都没开口和自己的大舅子打招呼,他们自是不会主动的和薛蟠交谈。谁都知道,三爷不待见薛大傻子,在大理寺的监牢里让人呆霸王抽的哭爹喊娘。
  众人从北街绕到角门街,进了宁国府的西角门后,在宁国府的前院正厅里落座。贾蓉的长随寿儿,喜儿带人送茶上来。
  贾琏喝着茶,晒笑道:“薛大傻子吹牛都不会吹。成琪儿是天子面前的红人光禄寺少卿袁壕的相好,岂会看得上他?今年起,往日在礼部里关领的春祭银两由光禄寺负责,多少勋贵求着袁少卿?”
  春祭银两是天子对勋贵世家的赏赐。但凡有爵位的人家都有。红楼原书第五十七回 ,贾珍说过这里面的情况:咱们那怕用一万银子供祖宗,到底不如这个又体面,又是沾恩锡福的。除咱们这样一二家之外,那些世袭穷官儿家,若不仗着这银子,拿什么上供过年?真正皇恩浩大,想的周到。
  现在,宁国府的春祭银两由贾蓉领,荣国府的春祭银两是由贾琏领的。贾琏自是知道如今袁少卿炙手可热的程度。多少人求着成琪儿帮忙在袁少卿面前说句话?她怎么会有空陪薛蟠吃酒、睡觉?
  他那年还是借着环兄弟的名头,才见过一次成琪儿。当然,以贾府现在的地位,他要见成琪儿肯定能见得到。只是,青楼里的,那有养的外室好?
  贾蓉附和的鄙视薛蟠几句,“薛大爷如今越发的喜欢卖弄,实际却不得要领。咱们这四大家里,和他相好的,也没几个人。”
  贾环坐在最上首的位置,喝着茶,摆摆手,道:“薛文起宿醉未醒,不用管他。”
  薛蟠肯定是酒没醒透彻。否则,怎么敢在他面前炸刺?还冷哼,想找抽吗?
  贾环对薛蟠、薛姨妈是无所谓的态度,只是心里对宝姐姐有愧意。昨天,他和宝姐姐其实没说一会话,也没聊什么,但却令他回味、难忘。
  贾芸、贾琼,贾琛,贾璘都笑,“这是自然。”三爷惩处,向来是很严厉的。薛蟠便是三爷未来的大舅子,但焉有不怕的道理?
  众人正说笑间,外头一名小厮来回,“三爷,府里的太爷请你过去相见。”
  府里的太爷,指的是贾蓉的爷爷,宁国府的原主人,贾家最高学历记录保持者,两榜进士出身的贾敬。
  贾蓉、贾琏、贾蔷几人都面露诧异之色。敬太爷早就出家修道,整日里在城外的玄真观修道,不问世事。
  时临祭祖,贾敬被贾蓉派人接回家中。他们这些贾府子弟惯例是要去求见的,但是贾敬都不见。
  贾环也微微有些奇怪,但他也没什么好怕的。两府之内,并没有他需要畏惧的存在,起身,镇定的道:“行啊。”


第四百一十二章 祭祖(下)
  贾敬住在宁国府东路一处安静的小院里居住,贾蓉拨了四个人服侍。小院环境幽雅,古树参天,似乎连年节的气氛都隔绝在外。
  这会儿,贾蓉、贾蔷带着小厮,陪着贾环抵达小院。贾蓉在回廊门口通报了一声,里头的贾敬让贾环单独进去。
  贾环推开厢房的门,进到屋子里。屋内布置的如同洁净,是一个静室。一名容貌清廋的老者穿着土色的道服坐在蒲团上打坐,头戴黑色的圆形道士帽。
  他的形象和仙风道骨沾不上边,主要是脸颊消瘦的都凹下去。须发半白。当然,和西游记里面的妖道形象也沾不上边,因为他的眼神很空洞。
  古代有一门学问叫着“看相”,讲究相由心生。曾国藩还曾写了一本书叫做《冰鉴》。这是用来识人的。有没有道理,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贾环前世今生加起来四十多年的阅历,见识过很多人,这时见到贾敬立即就有一个初步判断:贾敬今天不会找他的麻烦。贾珍的死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在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贾府的掌权者都是很清楚的。贾敬未必就不知道。
  从一个人的精、气、神,可以看出很多东西。贾敬这样枯槁、苍老的状态,想找他的麻烦,恐怕也没有那个精力。
  贾敬打量着眼前气质沉静的少年,赞许的点了点头,开口道:“你就是贾环?”
  贾环躬身行礼,不卑不亢的道:“是的。晚辈见过太爷。”贾敬看他时,他思考着贾敬今天主动见他的目的。
  红楼原书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对此人有一个大概的描述: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
  从这段话分析,贾敬这个人似乎就是个人想求长生,出家修道。但是,再结合贾敬的身份看,就全然不是那么回事。贾敬袭爵正二品的辅国将军,两榜进士出身。
  科举之难,读书人都清楚。没有进取心,不下苦功,根本别想考中进士。这绝不是当道士的心态。儒家门徒,有修道的,但大多是在现实失意之后。
  两榜进士出身,在科举盛世是何等的硬牌子?属于老虎班,遇缺即补。再加上宁荣两府的权势,贾敬的仕途可以预见是非常顺利的。他官当的好好的,为什么要去修道?
  还有一件事,贾惜春是贾敬的女儿,贾珍的庶妹。两人年龄相差何其之大,隔了约三十岁。由此可见,贾敬也并非什么清心寡欲的人。某些事,没少干。这样的一个人,为何要去修道?
  贾环自己的推测,最大的可能只怕是和政治有关:贾敬在避祸。
  本朝十几年前正好是有一场极其惨烈的政治风暴。山长、龙江先生都曾卷入其中:雍治天子政变夺位。
  不知道是不是与此事有关?
  贾敬“嗯”了一声,点点头,道:“我如今已经是方外之人。繁文缛节的俗礼就不讲。今日是以科场前辈的身份面见后学末进,你不必拘礼,随意即可。”
  贾环自然不会在贾敬这个假道士面前有拘谨的感觉,当即便站直身体,沉默不语,等着他的下文。
  贾敬说话,中气不足,缓而轻声的说道:“我听蓉哥儿说明年即有恩科。你欲下场,准备的如何了?科场之事,场内、场外的功夫都很重要。你要留心。”
  贾环心里一阵无语,贾敬明显是叫他在场外多花些功夫。只是,这样教科场后辈好吗?但也听得出来贾敬是善意,拱手道:“已经准备的差不多。晚生谢前辈教诲。”
  见贾环并非是不知道变通的人,贾敬满意的道:“贾家如今是花团锦簇,烈火烹油之势。贾府后进子弟以你最为出色,你日后行事,宜念祖宗创业不易。后辈子孙要善加珍惜。”
  贾环有点明白贾敬叫他来的目的了,道:“谢太爷。”
  贾敬这个人的性情还是很冷的。这一点从他对待子女贾珍、贾惜春就可以看的出来。很难说有人味儿。但是,大家族精心培养出来的精英子弟、继承人,心里面有着很强的家族荣誉感。
  贾敬今天叫他来,多半是这点荣誉感在心里作怪。要见一见他这个贾家未来的执掌者。
  贾敬点点头,说了这几句话,似乎有点累了,闭上眼睛。
  贾环悄然的退出来。外头阳光透过树冠落下来。贾蓉和贾蔷两人迎过来。贾蓉关切的问道:“环叔…,没事吧?”
  贾环轻松的摆摆手,道:“没什么,和太爷随意的聊了几句科场的话题。”
  贾蓉、贾蔷正咋舌时,小厮出来传话,“太爷叫蓉大爷进去。”
  贾环笑一笑。这是交代贾蓉了。
  其实,贾敬这个行将就木,且已经躲到道观里的前任族长、族老对他的认可、支持,并没有多大的用。贾蓉早就被他收服。只看此刻贾蓉、贾蔷的态度,就知道他在贾家子弟中的根基有多深。
  现在的问题,只是明年二月的春闱大比而已!高中,即是海阔天空的局面。
  …
  …
  贾环上午出门,在宁府中与贾蓉、贾琏、贾蔷、贾芸、贾琼,贾琛,贾璘说话,闲谈。
  时间临近傍晚时,宁国府的管家李华、李伟、刘超、张涛便过来候着,荣国府的管家、管事们也开始过来,准备着各项事宜。
  已经是腊月二十八日,宁、荣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喜庆、红色的灯笼在夕阳的余烬中点亮,点的如同两条金龙一般。
  随着时间临近,贾环等人也前往宁国府西边的祖祠。
  祖祠是一座由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厅,台阶、回廊组成的院落。此时,空气中已有烛火、纸灰的上上下下的人等都是喜气洋洋,精神抖擞。
  按照贾蓉给贾环的说法:今年贵妃刚在宫中得宠,家中不宜高调。还是照旧祭祖,只是等环叔归来,晚了些日子。若是明年,少不得在除夕的晚上祭祖,正好与宫中的赏赐,朝贺的时间连起来。
  贾府祭祀祖先之盛况,红楼原书第五十三回 ,以薛宝琴的视角,有明确的描述,尽显贾府的繁盛、富贵:
  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贾蓉)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
  如今站班的区别,只在于,从玉者,以贾琏为首。贾珍早几年前就挂了。贾琏之下便是宝玉,再往下便是贾环。这是按照年纪来排序,而非地位。
  贾环在贾府有好几年,参加过几次祭祖,习以为常。以他的身份,只需要打酱油就好。这无关地位,只因为他是荣国府二房的庶子。
  儒家礼法的核心内容之一:长幼有序。祭祀里很多事,政老爹都排不上号(嫡次子),除非是等贾赦挂了。
  祭拜完先祖之后:众人围随着贾母至正堂上,影前锦幔高挂,彩屏张护,香烛辉煌。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贾荇贾芷等从内仪门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槛外方是贾敬贾赦,槛内是各女眷。众家人小厮皆在仪门之外…
  一道道的菜,经由外头传递进里面贾母手上去。长房的邢夫人在一旁协助。贾环站在班列之中。一边传菜,一边想着下午贾蔷向他转述的话:今晚的祭祖,贾蓉的妻子秦可卿告病,并未参加。真实原因则是贾蓉已经休妻。消息还捂着,只等年后再说。
  这个消息是让贾环很有点无语的。贾蓉什么想法,他心里还是有数的。秦可卿给他说过贾蓉误会她和他的关系的事。但他和秦可卿一清二白的好吧?
  贾环的脑海里禁不住浮起秦可卿娇媚动人的容颜。倒是有些明白前两天回府在贾母上房处见到她时,她为什么是一副憔悴的容颜。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贾环思绪飘飞时,里头上菜,点茶完毕,众人跪地祭拜:凡从文旁之名者,贾敬为首,下则从玉者,贾琏为首,再下从草头者,贾蓉为首,左昭右穆,男东女西,
  等贾母在堂内拈香下拜后,众人方一齐跪下,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的无一隙空地。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珮微微摇曳之声,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
  祭祀完成后,立即便是除夕。当天,贾环跟着贾敬、贾赦、贾政等人依次向贾母行礼。行礼后在贾母上房里坐下来。等贾府子弟完成后,又有下人进来行礼,再便是放压岁钱。
  而后,众人便散掉。
  …
  …
  除夕一过,便是新年的正月。贾环此时,要开始他的拜年行程。


第四百一十三章 见王子腾(上)
  正月里说是早春,依旧是寒冬的模样。宁荣街上,车水马龙。自东边堵到西边。
  贾元春在去年冬月晋位贵妃,贾府一跃而成为京中的顶级勋贵世家。交好的勋贵、亲戚、官员、门生,还有意欲攀附贾府的各色人等来往。各种礼物、好话,都像是不要钱般的涌过来。
  门庭若市。
  在贾府门房里当小头目的贾瑞体会了几分“宰相门前七品官”的滋味,收门房红包都收到手发软。
  正月初四上午,贾瑞和贾府的几名下人在向南大厅隔壁的耳房中休息、吹牛。
  贾瑞在雍治十一年秋就在贾代儒的主持成亲,娶媳妇的银子还是贾环给的。孩子都已经快一岁。
  四五人正聊着时,就见宝玉带着小厮茗烟四人向南大厅过去,准备进内仪门,入贾府后宅。
  守在向南大厅外的几名奴仆都是奉承的围着宝玉说话,还有人讨宝玉随身的小物品,道:“宝二爷,这东西赏奴才吧?”
  看着外面被奴仆团团围着的宝玉,神采俊逸,贾瑞讥讽道:“吴二几人瞎了眼。这府里,早晚是三爷当家。前几日的祭祖就是三爷做主。”
  贾瑞站队,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他和爷爷贾代儒都受了环三爷的恩惠。
  一名长脸下人笑道:“瑞大爷想的是。但老爷就只宝二爷这一个嫡子…”
  一帮人笑谈着争论起来:三爷年底回府,势不可挡,现在府里最热门的话题,除了某些小道消息外,就是这个了。
  …
  …
  宝玉进了内仪门,过了荣禧堂,也没去东跨院找金钏儿等人玩,径直的回住处。
  贾府的后宅里,所有的上房里都是连日的安排着酒,俱有王夫人、王熙凤出面招待。他不喜欢热闹。
  媚人、茜雪迎着宝玉。早春时节,天气寒冷。而绛芸轩中烧着熏笼,精美的屋舍之中,温暖如春。宝玉进屋后,丫鬟们忙着给他换衣服。
  明亮的落地衣镜前,宝玉张开双手,配合着丫鬟们。见宝玉闷闷不乐,茜雪抿嘴笑问道:“二爷不是出去陪着老爷会客吗?怎么回来这幅模样?”
  宝玉刚才外出,见的是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他是四王八公中的实力派,叹道:“都是些老生常谈的话语,有何可喜?刚才临走时,老爷又问我的功课,我岂有不闷的道理。”
  都是环老三那个黑心的搞的鬼,要他去族学读书。老爷是何其在意脸面的人?他要是真在正月十八考一个倒数第一,只怕会给老爷抽一通,不死也要脱层皮。
  媚人站在宝玉身后,帮宝玉换了个发型,温柔的道:“那二爷去找姑娘们顽笑,。兴许心情就好了。”
  提起这个,宝玉更是郁闷,闷闷的躺到床上,“不去了。”
  府里的姐妹,最出色的便是林妹妹、宝姐姐。可是她们都不和他亲近了。再者,三妹妹明显是向着环老三了。
  媚人和茜雪对视一眼,都笑起来。
  宝姑娘是三爷的未婚妻,三爷只要中进士,就要嫁过去。林姑娘摆明了和三爷亲近,临终托孤的呢。三姑娘自是向着她亲弟弟。如今府里这个局面,怕是把二爷给憋的慌。就这么治一治也好,免得整日在家里的红粉队中厮混。
  宝玉年前在贾府里大闹一通,最直接的后果,府里的姑娘们对他都有所疏远。便是如香菱所说的:宝二爷真是个难以亲近的人。
  宝玉在自己屋里和丫鬟们说话,将近午饭时,王夫人的大丫鬟玉钏儿来传信,“二爷,太太吩咐了,初六一起去舅老爷家中拜年。”
  “好。”
  宝玉本来是躺在床上的,一下子做起来,精神陡然振奋起来。他虽然不大管外面的事情,但也听说了,舅老爷对贾环极为不喜。看你环老三初六怎么办?
  …
  …
  通知宝玉的是玉钏儿,通知贾环的,则是彩霞。初春时节,寒风吹拂在贾府内园林的树梢上。
  彩霞穿着紫红色的掐牙背心,走在东跨院门前往北的甬道上。天略微阴着。府内人来人往,宾客如云。她一个丫鬟并不显眼。心中想着金钏儿、彩云的取笑,又想着见三爷的悸动。或许,可以单独和三爷说句话。
  彩霞自北出角门,几步路就进了望月居的后院。一个丫鬟正在院子里的绳子上晾衣服,连忙招呼道:“彩霞姐姐来了。如意姐姐她们在屋里呢。”
  彩霞如今有十六七岁了,又是王夫人的贴身大丫鬟,贾环屋里的小丫鬟叫姐姐是应当。点点头,道了谢,往屋内而去。
  贾环的卧室中,清秀的小姑娘如意正在拿笔记录着各处的礼单,归纳礼物。另有两个小丫鬟在一旁帮忙。晴雯又不见人影。彩霞羡慕的看着如意。读书、识字是很了不起的事。三爷屋里到底是与别处不同。
  见彩霞进来,如意忙搁下笔起身,招呼彩霞落座,在铜炉子煨的水壶里倒杯热茶给彩霞,问道:“彩霞姐姐今天怎么有空来玩?”她自小便是跟着赵姨娘的,和彩霞也是熟识。
  彩霞谢了如意,坐下来,轻声细语的道:“太太让我来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