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鸳鸯一边帮依靠在塌椅上的贾母轻拍着背,一边说着话,“老祖宗,老爷不过是一时气急,太太在面前呢。宝二爷不会有事的。”
  她就走开一会,跟着晴雯去望月居吃杯茶,哪里想着就发生这样的事情?老爷的暴怒似乎来的太突然。贾府内宅里,对外面族学发生的事情基本都不怎么了解。
  贾母点点头,叹道:“也不知道为什么事,就闹这样。”
  一盏茶的功夫后,贾政带着妻妾、宝玉、丫鬟进来。翡翠静悄悄的给王夫人上座。屋子里静悄悄的。贾政先给贾母行礼,道:“母亲派人叫儿子来所谓何事?”
  贾政心里怒气未消,说话还有点硬。
  贾母不满的顿着拐杖,道:“你要教育儿子,我管得了你?你是他老子。我就问问你,你父亲当然是怎么管教你们兄弟两个的?”
  贾政郁闷的不行,道:“母亲这话儿子如何受的起。宝玉已经到了不管教不行的地步了。他去族学读书一个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次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差。”
  贾母这时搞明白怎么回事,看着幼子,不耐烦的打断道:“成绩不好就要挨打,你小时候要挨多少打?”
  贾母这话说的一屋子的丫鬟、陪房、仆妇们想笑又不敢笑。在贾府里上了年纪的下人都知道:政老爷读书,其实不大行。
  贾母招手道:“宝玉,到我这里来。宝玉,这样聪明的孩子,只是去族学的时间还短罢了。你逼着他念书,都快把个好孩子逼出病来。”宝玉喜不自胜的依偎到贾母怀里。贾母慈爱的摩挲着宝玉的脸,再对贾政道:“你在外头忙,里头的事不知道。宝玉生个小病,我和你媳妇都没给你说。”
  宝玉因病请假的事,她知道嘛!
  贾政一阵无语,看着被母亲宠溺的宝玉,叹口气,他现在也不说自己丢脸的话了,道:“母亲,宝玉连西胡同里的贾菌都考不过。”
  满屋子寂静。
  连正在摩挲、宠爱宝玉的贾母手上的动作都给停了。眼睛有着哭后红肿的王夫人本来木纳、平静的脸上微微带着欣慰的笑,这时也凝滞着。
  这一幕,倒是让在旁边看戏的赵姨娘差点没笑出声来。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贾菌是荣国府的近派重孙,一说名字,满屋子人都知道。他由寡母娄氏抚养,年纪和贾兰同岁。两人关系是极好的。贾兰如今去跟着贾环去东庄镇上读书。
  宝玉在贾府内眷里面一贯有着“聪明”的名头。他确实也很聪明。也讨人喜欢。但是,突然间,贾府内眷被告知:喏,宝玉比不上隔壁那孩子。这就很尴尬了!冲击有点大。
  但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让满屋子人安静下来。
  贾菌的寡母娄氏是个上得台面的人。往日,贾母要开家宴,荣国府这边血缘近的贾家别房的女眷或畏惧或者自卑,都不愿意来。独娄氏会前来,不卑不亢。宝玉的成绩不如贾菌,贾母和娄氏见着面,这可就没什么脸面了。
  人都是这样的。眼不见心不烦。但眼下有个偶尔能见面的,这能不正视问题吗?能装得了鸵鸟?能关起门来自吹自擂?
  贾政重点提贾菌,自是族学里的骆先生拿来对比差生和优秀的例子。而贾府里面的门道,族学的骆宏哪里知道?都是贾环提点的。
  贾母长长的叹口气,“唉…”
  贾母叹气,宝玉就有点慌了神。他现在是真有点燥的慌。脸都红了。成绩没什么用,但至少要给祖母、母亲挣脸面。这道理,他懂。
  贾母沉吟了一会,问贾政,“你想怎么教育宝玉?”
  见着贾母,贾政就知道打不成儿子。这时心里火也消了点,毕竟他小时候很少挨打,道:“只要宝玉从今以后,每日都去族学好好读书罢。再有过错,两罪并罚。跟着他的小厮,每人要打四十大板。挑唆着宝玉偷懒。”
  贾政的意思是:禁止宝玉迟到早退,无故旷课请假。
  贾母点点头,这是可以接受的,道:“嗯。今日就罢了。宝玉留在我这里。明日开始,好好读书。”宝玉虽然没考好,她脸上无光,但到底还是宠着宝玉的。
  贾政叹口气,退出去。
  贾政走后,宝玉忙不迭的向贾母、王夫人保证好好读书。这才把贾母、王夫人哄的高兴起来。闹了片刻后,宝玉主动提出去屋里读书。王夫人还有事,便带着赵姨娘、周姨娘等人一起走了。
  窗外,阳光寂静。
  贾母坐在塌椅上,眯着眼睛,对鸳鸯道:“都是环哥儿搞的事。幸好是我在家里。不然宝玉又要挨他老子一顿打。那年不也是,挑唆着,这人心啊…”
  她现在忘了刚才贾政说宝玉成绩不如贾菌带来的不快、冲击。语气很不满。后面一句压在喉咙里没说出来:人心一旦坏了,再有能力,也不是个好东西。
  鸳鸯只好是顺着贾母的话说。
  窗外微风徐徐。屋内,声音絮絮。贾政的怒气,宝玉的成绩,一场风波就此告一段落。贾政要打宝玉,给贾母拦下来才是正常的。政老爹是孝子嘛!
  看似虎头蛇尾。然而,贾老太又怎么搞得懂贾环的套路?
  对一个人的摧残,肉——体上不是最高级的,而是在精神上摧残他,限制他的自由。
  贾宝玉并不喜欢四书五经,而是喜欢看杂书。但是,贾环现在是强迫他去族学里读四书五经,还要认真读。不然,考试名次不行。还得被家访,被开家长会。
  贾宝玉喜欢在内宅里厮混,喜欢和美女一起玩,但贾环现在让他没这个时间。大脸宝,每天都得去族学里呆着。跟打卡上班一样。画地为牢。
  这才是族学套餐的精髓所在。这才能让贾环心里感觉到,给林妹妹出了一口恶气。当然,大脸宝要是能给贾政狠狠的抽一顿,那就更完美了。
  自二月十六日后,贾宝玉就和往日悠闲的生活说拜拜了,“享受”着贾环给他定制的族学套餐,欲——仙——欲——死。每天下午下学回来,去贾母面前露面,连去缠林妹妹的时间都没有。吃饭回来继续在灯下背书。
  贾家族学,旬日一小考,一月一中考,三月一大考,半年一终考。学习压力很大的哦!


第四百二十四章 会试之前(一)
  族学套餐的事,贾环丢给学生江兴生就没管了,正月十九日下午带着如意、贾兰等人抵达东庄镇。
  贾环在东庄镇北前坊中有院子。十五间房子组成的小院,足够他们一行人的居住。
  院落的卫生,钱槐早就带人来打扫过。只需要去镇上买米面、蔬菜、鱼肉,就可以开火。铺盖都是柜子里现存的。还有带着的。
  如意主内,安排着放置行李、书籍、贾兰等人的住宿。贾环则是去书院里拜访叶先生、老师,同学。一连几日,都是忙的不可开交。
  至于贾兰进入书院读书的事,贾环一封手书给书院的招生办就办妥。现在负责闻道书院招生办的是原来一起赈灾留在书院里的同学。
  过了正月十五元宵,东庄镇上就逐渐的热闹起来,士子们陆续的返回书院。小胖兄罗向阳回来的比较早,他在书院开学就回来了。贾环回来第一天就见着他了。
  到二月上旬,贾环便见到了回来的大师兄公孙亮,还有一脸幸福模样的庞泽。他媳妇怀孕了,在老家休养。这次会试,闻道书院就贾环、公孙亮、罗向阳三人参加。
  庞泽,乔如松,许英朗等人都是参加今年八月份的乡试。二月初距离八月份也就大半年的时间了。
  这两年书院里又陆续出了二十几个生员。还留在书院的有十几个,贾环等人还一起在书生食府里吃了顿酒。不是北直隶的生员不值钱,实在是闻道书院的规模正在逐步的扩大,教育产业化。
  贾环每天早上起来去书院里树林里晨读,回来吃过早饭再去书院新建的图书馆(名叫:藏书馆)中读书,研习八股。至晚方回。吃过饭后,或者是与公孙亮、罗君子闲谈、切磋学问,或是向叶先生、何先生等人请教。
  时间便在这读书的日子中飞快的流逝。
  二月上旬,贾环、公孙亮、罗君子三人约着一起去礼部办理了报名手续。之后,距离二月十八日的会试时间已经不远了。
  十六日下午,书院大街的咸亨商行总部隔壁的茶楼上,贾环、公孙亮、罗向阳几人惬意的围坐在茶桌边,欣赏着街景,远眺东庄镇,妙峰山。
  明日大家就准备前往京城,准备会试。住宿自是由咸亨商行安排。无需费心。
  午后的书院大街南段,略显幽静。梧桐树叶在阳光中微微摇动,春风拂面而来。
  公孙亮一身白色的儒衫,面若冠玉,丰神俊朗。婚后身上的气质略有沉淀,更显得温润如玉,笑道:“这日光正舒服。最是一年春好处啊!贾师弟,可有新作?”
  几人的茶桌在茶楼二楼窗边,视线极好,又有春季温润的阳光落下来。几个分别装着黄豆、油炸花生米、豆腐、皮蛋的瓷器餐碟泛着清光。咸亨商行能烧制瓷器,东庄镇这里瓷器使用的很普遍。
  贾环和公孙亮很熟,翻个白眼,倚在木椅上,道:“大师兄,都快考试了,哪里还有什么新作?”
  罗向阳还是小胖子的模样,微微一笑。大家的水平,其实都差不多。中,应该是可以中的。就看名次。子玉是第一次,这对他和公孙师兄而言,是第二次了。
  贾环中举后,压了一次会试。
  许英朗和乔如松的私交好,性子活泼,这时,吃一粒花生米,笑呵呵的道:“我这里倒是有一份情报要说给大家听听。关于这次会试,最受瞩目的几名士子…”
  庞泽大鼻短须,插话道:“科举强盛的地区就那几个。南北直隶,江——西、浙——江、福——建、湖广。最有实力的士子多半就是出自这些地方。”
  许英朗就笑,“正是。常州府宜兴才子周慎行,雍治十年南直隶乡试第七,时年十八岁。他并没有参加十一年的会试。这一科恩科方才下场。弱冠之年,名满京华。”
  书院的同学,因为距离京城实在太近,惯例是要到考试开始前才会出发前往京城里。而,这就缺少了与各地士子相互了解、交流的机会。考前的文会,基本都没参加。
  他父亲许澄翰林出身,官居詹事府左中允,在军机处办事,因而知道这些资料。
  贾环微笑着喝口茶,点点头。
  许英朗再道:“翁宗道,时年二十六岁,福建候官县人。他二十岁就过了福建乡试,还做一任学官教谕,此次来京,在文会中大放异彩。文华殿大学士刘飞白盛赞他经义水平。”
  “另有华亭才子唐道宾,黄冈才子萧梦祯,上虞才子王鑛,永丰才子范锡爵等人,都是声名鹊起。得到士林称颂。”
  昔日的包打听,络腮胡子的易俊杰不满的晃晃头,道:“许兄,难道没有子玉的名字?”他是贾环的死党。
  这话说的众人都是大笑。贾环自己也笑起来。
  许英朗笑着解释道:“这还真没有。子玉名满天下,关注度很高。但是今科春闱大比,要说中会元、状元,子玉真不是热门人选。”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书院的同学们其实心中都有数。要说以他们的水准,要在会试中夺魁,甚至三鼎甲,想都别想。全国那么多读书人呢。
  公孙亮道:“昔有曹孟德煮酒论英雄,今有我们煮茶论士子。这次下场,我们全力以赴就是,名次自有考官们去定。”
  说起考官,众人都聊起来。
  这次会试的两名主考官便是大学士刘飞白、礼部尚书方望。以刘大学士为正总裁,方宗师为副总裁。
  …
  …
  随意的闲谈一直到傍晚时,众人才起身,各自告辞。大家如今的住处各不一样。如大师兄、罗君子就住在书院内,贾环、许英朗、乔如松等人住在书院外。
  住在书院内的,方向也不一样。如易俊杰等人,出茶楼往南走,从书院正门进入会更快一些。而大师兄公孙亮等人则是从书院南门进入新校区。
  贾环、公孙亮、罗君子、庞泽从书院大街斜着进入北前坊,悠闲、惬意的在夕阳中往书院南门而去。贾环的住处就在南门附近。他们则是进入新校区的宿舍中。这是大考前的心境。看似放松、平静,其实是在调整状态。
  北前坊的巷子都是四通八达的街道,道中居民往来,炊烟袅袅。
  路边,一名身材壮实的士子正在挥拳殴打一名瘦高的士子。读书人打读书人,十几名居民在强力围观,无人上前拉架。只是嘴里喊,“两位相公别打了。镇上的护卫队一会就来了。”
  瘦高的士子被按在地上打,已经是鼻青脸肿,叫道:“我不是生员。诸位不要胡闹称呼。我是童生。”
  身材壮实,衣着寒酸的士子停了手,不爽的道:“我是举人老爷。”
  本来贾环几人已经走过去了。虽说,东庄镇上,他们掌控这一切。但这种小事,他们几个是不会管的。治安,归镇上的护卫队管。
  等听到壮实的士子自称是举人,举人打童生,罗君子有点看不过眼,道:“斯文扫地。”他正义感还是很足的。
  贾环就笑,“暴力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嘛。”扬声道:“在下贾环,未请教老兄名讳。”


第四百二十五章 出发,出发
  人的名,树的影。
  贾环这个名字,要说在大周境内家喻户晓,那有点扯淡,但在周朝的士林之内,绝得称得上闻名遐迩。
  贾环在江南这一年多,共有三首传世名篇级的诗词流传:明月几时有、红藕香残玉簟秋、人生若只如初见。
  传世名篇,就是有这样的传播、广告力度。
  正在“打架”的两名士子对视一眼,各自整理了衣冠,走到青砖路边站立的四名士子面前,对着年纪最小的青年作揖行礼,自报姓名:“在下鹿邑童生商彧。”
  “在下鹿邑举人朱鸿飞。”
  看着面前一个高瘦、一个壮实的士子,贾环、公孙亮、罗向阳、庞泽几人都是一阵无语。
  庞泽问道:“你二人既然是同乡,在他乡之地,为何斗殴呢?须不知,他乡遇故知乃是人生乐事?”
  朱鸿飞便是壮实的士子,身量中等,服饰寒酸,愤愤的瞪身边的瘦高个同乡,恨声道:“你问他。”
  商彧瘦瘦高高的个子,给打的鼻青脸肿,脸颊上青一块、乌一块,模样有点呆呆的,道:“在下自家乡而来报考闻道书院。在东庄镇上听人说交10两银子即可进入书院。我正好还差一些银子,在镇上偶遇朱兄,便问他借银子。昨日将银子交给那人后,便再也找不到那人。”
  朱鸿飞冷哼一声,“商彧,我身上每一分银子都是我老娘从地里刨出来的。不像你家经商来得容易。你想要贪我的银子,也不要用这等拙劣的借口。”
  商彧中气不足的辩解道:“我并没有…”这倒霉孩子给打的有点虚弱。
  贾环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这位商同学九成九是碰到黑中介了。摆摆手,制止两人的争吵,快刀斩乱麻的道:“商小友借了朱朋友多少银子?”
  商彧道:“2两5钱银子。”
  贾环身上没有小额的银子,从庞泽那里拿了碎银子给朱鸿飞,道:“他被骗的银子,自有东庄镇护卫队去追回,只是恐怕要费些时日。我替商小友先偿还朱朋友的银子。他日相逢,再与朱朋友酌酒细谈。”
  贾环对这场争端的倾向性是很明显的,但是话说的很圆润。
  朱鸿飞心里倒没有多少不舒服,毕竟银子给他拿回来了,拱手道:“在下久闻贾朋友大名,今日时机不对,改日再痛饮。诸位,告辞。”他刚和老乡产生纠纷,也没心情与贾环等人吃酒。
  事情解决,围观的路人便逐步的散去。瘦高的童生商彧忙向贾环几人道谢。
  东庄镇护卫队的队长石旷带着五名队员匆匆赶过来。一水的黑色制服,带着袖框,提着木棍,识别度很高。见贾环、公孙亮、罗向阳都在,连忙过来行礼。这三位才是镇上真正的大人物。咸亨商行的掌柜、董事们都是听他们的。
  贾环将商彧交给石旷,说明情况,吩咐道:“务必追回银钱。”
  石旷保证道:“贾副使放心,我一定追查到人,拿回银钱。”
  贾环就笑,“我那个副使职位早就还给朝廷。”摆摆手,和同学们一起往书院的南门走去。
  一个小插曲,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处理完。春天的夕阳在天际燃烧着。喻示着明天的好天气。
  罗向阳脸色有点不好看。闻道书院的招生工作,之前是他负责的。闻道书院确实有免考试的招生途径。但那不是区区十两银子就能办得的。
  针对富户大族的子弟,闻道书院收费标准是200两银子免试入学。
  这当然是贾环的主意。和美国常青藤等私立大学学的:富豪子弟,只要父母捐钱给学校,成绩都是浮云,直接入学。这每年都是有名额的。
  庞泽道:“长文不必如此。世情、实务如此。否则,书院哪里有银子来供应寒门子弟?东庄镇这里也难以发展起来。只要清理那些骗人的…”说着看向贾环。
  贾环补一句,“中介”。
  “嗯,只要清理那些骗人的中介即可。”庞泽拍拍罗向阳的肩膀,他在实务上很有见地。
  罗向阳心中释怀,苦笑着点点头,“交给他们去办吧。我们明日就要启程去京师了。”
  会试在即。
  …
  …
  天下闻名的教坊司位于京城内城东,几条胡同在天黑之后边逐渐的热闹起来。
  贾琏因在京城中经营蜂窝煤、胭脂,手头余钱不少,今晚在勾栏胡同的凝云姑娘处宴请相熟的朋友喝花酒。
  精美的楼阁二楼中,贾琏、冯紫英、裘良、史盛、三等伯石光珠之子石友仁、马尚之子马伯宗,侯孝康之子候翀围着八仙桌而坐,谈笑、吃酒。身边各有一个漂亮的美人相陪。
  头牌姑娘凝云姑娘自是坐在贾琏身边,奉承着琏二爷。贾琏将来注定是要袭爵,来往的都是勋贵府上的继承人。
  如今,贾贵妃在后宫之中正得宠,勋贵势力格局变化。以贾家、北静王为首的四王八公,及其相交的一些勋贵世家,这个体系的力量大增。
  像汝阳侯、襄阳侯这些在太宗时期分封的第二批勋贵势力就消停了许多,不再蹦跶。
  至于,当朝的大事,与勋贵们相关的就是天子在追查历年的拖欠,不少勋贵人家闹了笑话。
  当然,今天贾府琏二爷请客,谈的便不是这些八卦。也不谈谁谁斗鸡走狗,眠花宿柳的趣闻。而是改谈即将进行的礼部会试。这是三年一度的读书人的盛会、大考。
  因为,贾贵妃亲口称赞贾家的庶子,如今名满天下的贾环,“吾弟有公卿之才”。这什么意思,大家能不明白?
  冯紫英一身玉色长衫,容貌俊朗,搂着身边的美人,笑着道:“贾兄弟最是绝情,我早和他约好正月里吃酒,他却径直去了书院。”
  石光珠也道:“我何尝不是?”
  凝云姑娘是个十五六岁的女子,瓜子脸,秀丽姣好,笑吟吟的:“贾先生身负重望,当然要以读书为重。”
  几名勋贵子弟都是很给面子的笑起来。不是给名妓凝云面子,而是给贾环面子。
  贾琏容貌英俊,锦衣玉带,王孙公子的装束,拿着折扇一指众人,谈笑风生,“别说你们家,水王爷亲自派大管家来下帖子,环兄弟都没理会。”
  这话说的众人都是释然一笑,与贾琏举杯共饮。
  贾琏一口喝完,凛冽的酒液入喉,十分舒爽。环兄弟是个清醒人、明白人,知道什么事重要,什么事不重要。
  今日已经是十六日晚,十八日就是会试。不知道环兄弟回京城没有?
  即便没回,应该也快了。
  …
  …
  东庄镇在夜色中渐渐的归于平静。即便是京城西郊的明珠,每日吞吐大量的银钱、货物,但夜晚的娱乐活动非常匮乏。
  这和咸亨商行的控制有关。禁止青楼、私寮、赌场进入东庄镇中。这些产业,在临近的十里开外的龙泉镇中十分兴盛。
  贾环吃过晚饭后,在卧室里安静的看着书。大考将近的气氛,已经越来越浓了。作为一名曾经的学霸,在临考时如何调整心情,是很熟练的事情。
  这个时候,不要想,考完高中之后,我会如何的风光。也不要想,考完落榜之时,如何的凄凉、悲伤。什么都不要想。脑子里安安静静的一遍一遍的过着知识点就行。
  雍治十三年,乙卯科恩科,礼部会试时间是二月十八日开始第一场,二十一日第二场,二十四日第三场。每场的考试内容与乡试相同。重首场,重四书五经题。
  贾环、公孙亮、罗向阳三人的行程是明天二月十七日上午至京城贡院青云街左近的一处旅舍住宿。二月十八日凌晨入场。住宿问题,咸亨商行早就安排好。
  清秀的小姑娘如意在屋里细心的帮贾环准备着考篮。笔墨纸砚,吃食,被子。二月里是仲春,但夜里、清晨还是要防寒。扭头见贾环放下书,不好意思的道:“三爷,是不是我弄得响吵到你了?”
  贾环笑着摆摆手,“和你没关系。”起身到桌边,自己给自己到了杯茶,轻轻的抿一口。
  他来东庄镇上读书,只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