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红楼-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环的整风,并不针对荣国府的后宅。王夫人退了一步:他清洗了王夫人在贾府外头的势力,不能再逼一步,动她的基本盘。当然,宁国府的后宅,贾环没什么顾忌,委任尤氏和贾蓉负责,狠狠的整顿了一番。
荣国府内,亦是受到波及。事情,贾环是交给王熙凤去做的。王凤姐最喜欢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
两府的处罚结果,公布的很快。如同快刀斩了乱麻一般。如同横扫落叶的秋风一般。如清扫一切的浪潮一般,汹涌而来。
二十九日,贾府上下,就已经处在这种剧烈的浪潮之中。贾家上下整肃。人人办事用心,不再推诿、偷懒。据说,陆续的还要公布一批处罚结果。
而且,环三爷说:时间长了,队伍就站不整齐,有的人站歪了。我们就要喊整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整风,日后,视情况,还要进行。
…
…
四月三十日的上午。贾环沐修。吃过早饭之后,前往贾母上房处,给贾母、王夫人说了马道婆的事。
“这等无德之辈,竟然骗我姨娘500多两银子。出了追回银子外,我是建议,不允许她再来府上走动。”
驱逐马道婆,对现在的贾环来说,不算大事。贾环当日用王熙凤测试王夫人的态度,其实大半是为了整风的事。
贾母一身富贵老太婆的装束,有些胖,坐在椅子上,这时道:“哎哟,我竟还信了她。前些日还舍了五斤油给她,让她给宝玉祈福。”
鸳鸯笑着接着贾母的话说,“那马道婆常在各处府上走动,又有官府给的文蝶,谁想到她是这么个人?”这话说的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凤姐几人一片附和。不只是贾府受骗了啊!
鸳鸯又道:“叫我说,三爷,这事也别闹到官府里去。各府里的面子上不好看。只找马道婆把银子追回来就是。”
贾环笑着点头。他知道这是贾母的意思。
王夫人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她信佛,但是不信马道婆,对凤姐道:“那就吩咐下去,不许她再到两府里来。”
凤姐笑吟吟的应下来。她前两天给贾环敲了一记闷棍:剥夺了管大观园的权限。不过,又给贾环安排着处理内宅里一些涉及到整风的人、事,很得志。
琏二奶奶威风凛凛,风头又盖了琏二爷一头。这里面,未尝没有敲打贾琏的意思。
王夫人再对贾环,脸上略微有些笑意,说道:“环哥儿,贵妃二十八日就打发人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就是明天了。这事情,你要安排好。”
红楼原书里,是要贾珍领着贾府的子弟去清虚观跪香拜佛――贾赦、贾政是长辈,这事当然不去――并侍奉着贾母、王夫人等人到清虚观。
现在,自然是要贾环全权负责、领头!他不是贾家的族长,胜似族长。
贾环起身,回道:“母亲,我会安排好。”
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醮清虚观(上)
王夫人让贾环安排明天贾府上下出行去清虚观的事宜。贾环当然不会亲力亲为,跑去处理这些琐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贾环从贾母上房出来后,顺路去了整风小组的院落里,吩咐贾蓉、贾蔷、贾芸三个把这件事领了。
贾府的内眷自有王熙凤招呼,跟着贾母、王夫人等人走。外头只需要提供马车,饮食、住宿,并到清虚观的防护措施即可。
所谓的防护措施,就是清场,不许外人看到贾府内眷、夫人、小姐们的容貌。京城之中,不可能出现刺杀,搞个火铳打一枪的事。
另外,贾蓉几人还要负责把两府里近支子弟召集起来,跟着一起去。这派人通知:贾琼,贾琛,贾璘,贾琏、贾琮、贾菖,贾菱,贾菌,贾芝、贾萍等人一声就完了。
贾环交代完这些事,便自去休息:带着大丫鬟晴雯、彩霞去大观园里找探春、黛玉说话。近来,探春、李纨管着园子里的事,比往日要忙碌几分。
…
…
贾蓉、贾蔷、贾芸三人接了任务,先派人去请贾琏,将宁国府的管家李华、李伟并荣国府的管家林之孝叫来。
李华是府里的老人,道:“几位爷不用费心,出行的事,两府里都是有惯例,我们是办老的差,不会出去,自要知道要去的人数就成。”
贾蓉就笑:“听环叔那口气,似乎后头的老太太、太太、姑娘们都要去,我还得去回我母亲一声,看要不要去老太太身边侍候。”
既然有成例在,几人商量一声,就各自忙活开。整风的事情,还没有完结,他们还在处理各处的人事,规矩。
…
…
同一时间,史府之中。上午的阳光炽烈。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兄弟聚在一起商量着事情。
面前的小桌上搁着绿豆汤。夏季之时,若是喝一碗冰镇的绿豆汤,自然是极其舒坦、惬意的,消暑。但史家两位当家人面前的这碗绿豆汤没有冰过。
因为,史家现在只剩下空壳子了。用不起冰。家里的针线活都是府里的夫人、姑娘们自己做的。
“唉…,我不能啊!愧对祖宗。”保龄侯史鼐长叹一口气,“这样下去不行啊。少不得还是要去求王安世(王子腾)啊。要谋一个实职才好。”
史鼎和兄长的关系其实并不融洽。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但一些事情,两人还是会坐下来商量,道:“大哥这想法没错,就看清虚观里的张老道能不能说动姑母(贾母)。”
史家准备将大姑娘史湘云嫁给贾宝玉。贾宝玉是贾贵妃的弟弟。情若母子。
史鼐拍着椅子扶手叹道:“不管能不能说服,先要把态度做出来。我才好去开口。”
…
…
五月初一,这天上午,贾府的后宅阖府出动。管家们早就安排好,车马轿子,在荣国府门前排开,展开长长的队伍。当真是车辆纷纷,人马簇簇。
片刻后,贾母出来,独坐一乘八人大轿,王夫人、邢夫人、李纨、凤姐、薛姨妈、尤氏各坐一乘四人轿子。
姑娘们、丫鬟们则是坐马车。宝钗、黛玉两人一起坐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这并非是因为贾环的关系,而是因为她们俩算贾府的客人。贾府三艳,一起坐一辆朱轮华盖车。
赵姨娘带着小鹊、小吉祥独坐一辆普通的马车。她如今的地位不同,也想要跟着去见识见识。当然,上香这种事,轮不到她。她毕竟只是姨娘的身份。
贾母的丫鬟鸳鸯、翡翠、胡波、珍珠,宝钗的丫鬟莺儿、香菱、文杏,黛玉的丫鬟紫鹃、袭人、雪雁、沫儿,迎春的丫鬟司棋、绣桔,探春的丫头待书、翠墨、惜春的丫头入画、彩屏,贾环的丫鬟晴雯、如意、彩霞。
然后,还有王夫人的丫鬟金钏儿、彩云,李纨的丫鬟素云,王熙凤的丫鬟平儿、丰儿、小红,薛姨妈的丫鬟同喜、同贵,尤氏的丫鬟银蝶儿,邢夫人的丫鬟杏儿。
再有,****抱着贾琏、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另坐一辆车。
当此之时,宁荣街上,轿子,车马、队伍满满的排开。前头的执事队伍跟着贾环、贾琏、贾蓉、贾蔷等人的马后面开始移动,贾母的轿子都走出去老远,这边队伍尾巴上的丫鬟们还没上车,还在那里闹。
这个说:“我不同你在一处”,那个说“你压了我们奶奶的包袱”,那边车上又说“蹭了我的花儿”,这边又说“碰折了我的扇子”,咭咭呱呱,说笑不绝。
宝玉骑着白马,在贾母轿前引导。街上人都站在两边。贾府当前的鼎盛、权势、荣华、富贵,可见一斑。
…
…
贾环的枣红马在整个队伍的最前端,缓缓的小碎步哒哒的走着。黄总旗带着十个护卫跟着。贾家十几个子弟骑着马,跟在贾环身后。
贾环骑在枣红马上,回头看着贾府的车队,心中略有些无奈。太招摇了!贾府现在是看着光鲜,内地里可就未必。比如这次去给贾元春祈福,就是她即将失宠的征兆。贾府的权势根基已经在动摇了。
但他又不能拦着不让贾府的内眷出门吧?
贾府的队伍缓缓前行,前头的钱槐、胡小四、管家李华等人早已经去京城内城西边的正门阜成门、外城的金光门处打点,准备安排贾府的队伍过去。免得造成交通拥堵。
清虚观在京城西郊外,出城数里就是,并不远,是京城中一处知名的道观。贾府里常去烧香拜佛。
到了清虚观门口,张道士带着一干徒子徒孙穿着道士法衣等在路边。先拜见了,贾环翻身下马。后面的贾府子弟纷纷下马,早有小厮、管事过来牵马。
张道士上前来见礼,见为首的是一个少年郎,贾蓉、贾琏两个反而站在后面,顿时想起传闻,口宣道号,“无量寿佛,小道见过环三爷。”张道士形容清廋,身量中等,年龄不知,仙风道骨的模样,穿着道士的法衣,到有几分玄妙的感觉,
贾环只看他这样大的年纪,心中就有数,估计就是清虚观的观主,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身。张道士常在两府里走动,但贾环往日里并不参与贾府的日常,又不常在贾府里,时至今日,才执掌贾府内外。这算是第一次见到他。
贾蓉在一旁笑着介绍道:“环叔,张道士常在两府里走动。先皇曾经御口亲呼‘大幻仙人’,如今现掌道录司印,当今封为‘终了真人’。现今王公藩镇都称他为‘神仙’。”
道录司,就是掌管天下道教的司务,隶属于礼部。看不出来,他还是道——教领袖之一。不知道这大周朝有没有什么正一教,龙虎教之类的。
贾环心里的念头一闪而过,就笑,“张神仙客气了。这几日倒是叨扰观中,若有不当的地方,还请海涵。”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入乡随俗了。
贾环话说的客气,张道士不敢真的应这话,笑呵呵的道:“三爷这话说的小道要无地之容。如何敢?这边请。”又客气了几句,安排人领着贾府的爷们去观中休息。
看着贾环等人进去,张道士还要带着徒子徒孙在观外等着贾母到来,心中觉得贾环礼节周到,性情沉稳,神采内敛,难怪能执掌贾府的权力。
…
…
夏季酷暑,清虚观依山而建,一路上绿树成荫,略显清亮。
贾环、贾蓉、贾琏、贾蔷、贾芸等人在观中一名小道士的带领下到客殿中喝茶,休息。
片刻后,就听得外面钟鸣鼓响,是贾母的队伍到了。贾府的男子和内眷并不一起。他们都是坐着没动,喝茶、说笑。
贾环翻看管事提交上来的记录,看到宝钗和黛玉共乘一辆马车,嘴角禁不住抽搐了一下。他大爷的,这是谁安排的?真特么的不懂事啊!
贾环一想两人在一起“说笑”的那场面,头都要大了。简直是灾难般的场景啊。红楼原书里,直到第四十二回 ,宝钗指出黛玉看牡丹亭、西厢记的事,黛玉感受到宝钗的诚意,两人才冰释前嫌。
而在此之前,宝钗和黛玉两人没少相互讽刺、互坑。那是,换着花样来。
宝钗扑彩蝶到滴翠亭,碰到小红和坠儿说私密的话,她说她是追着黛玉来的。唬的两个丫鬟以为话给黛玉听去了。坑的黛玉不要不要。
宝玉挨打,黛玉讥讽宝钗,“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这是用言语往宝钗心口来一刀。
红楼原书里,贾宝玉一门心思喜欢黛玉,那就无所谓了,他反正只在乎黛玉的感受。宝钗惹的他不自在,他就赶宝钗走。
但,问题是,他现在,要偏向那一个?两人在他心中的地位是相当的啊。
宝姐姐知道他和林妹妹的事,她那么聪慧的女孩。而林妹妹自是知道他和宝姐姐的婚事,马上就要结婚了呢。要说担心,肯定是担心黛玉。宅斗这种事,她哪里是宝姐姐的对手?但他心中,对宝姐姐,是愧疚着的。两个人,他都挂念着。
总之,此时贾环的心情就是两个字:我日!
…
…
贾瑞递了名单上来,见贾环半天没说话,以为他差事没办好,顿时就有点慌,道:“三爷,我请教过江兴生,按照族学里出行的记录表来的。”
要统筹安排事情,肯定是要形成文字记录,不是谁都有王熙凤那样的能耐。这份安排乘坐车队的记录就是如此来的。
最近贾府整风,很多人都被扫下去。作为贾环的坚定拥护者,贾瑞已经从一个小头目,提到了管事的职位上。贾府下人里的管理职位等级:头目、管事、管家。
“不关你的事。”贾环摆摆手,将文书记录还给贾瑞。心里叹口气。这时,外头突然骚动起来,一连串的人在大声喊:“拿,拿,拿,打,打,打。”
“这是怎么了?”一屋子正在说笑,懒散的喝茶的贾府子弟都是好奇的说道。贾琮、贾蔷两个年龄小一些,还站起。
贾环为首,只得从偏殿中出来,见贾母等人已经进了清虚观的正殿,顺着走廊进去,一问,却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还在正殿里面,冲撞了贾母、王夫人等人。
王熙凤穿着橙色的褂子,头戴累丝嵌宝衔珠金凤簪,珠光宝气的少妇。胸口的曲线饱满、挺拔,身姿窈窕,明媚动人。她正扶着贾母。你们一定不知道这个大美女刚才是怎么骂小道士的。相当的狂野、粗暴。极具王凤姐的言语特色。
贾母扶着王熙凤的手臂,富贵的老太太装束,吩咐道:“环哥儿,带他去罢。给他些钱买果子吃,别叫人难为了他。”
“是,祖母。”贾环答应下来,带着小道士出来,让贾府的人带小道士去吃果子。
闹出动静,贾蓉、贾琏、贾蔷、贾芸几人都出来。听贾环说了情况,都是一笑。
清虚观是依山而建的,这边大殿里出来,往后,就是往山腰上的殿宇走。贾环、贾蓉等人这边也远远的看得到贾母等人的依仗、队伍。贾环想了想,就在台阶上问道:“管家在哪里?”
这时,台阶下面,站着的贾府的小厮们,一起大喝道:“叫管家!”训练有素。充当贾环的“扩音器”。
贾府这样的大场面出动,怎么跟着人,怎么站位,都是有讲究的。这是百年世族的底蕴。所谓的礼仪,就在这些地方。李华、李伟等人都是安排的好好的。
贾环站在台阶上,心中一阵无语。按他的想法,找个小厮跑腿去外头把人叫进来就是。没想到,贾府的“规矩”是这样的:直接吼。这威风的啊!他还是第一次享受。
在道观二门外,墙角下躲着太阳的林之孝连忙一手整理着帽子跑过来,到贾环面前,恭敬的道:“三爷,你吩咐。”
贾环如今是两府的执事人,他喊管家,当然是林之孝来应答。林之孝的资历,也比宁国府的大管家李华等人要深一些。
贾环就点点头。别人的敬畏是一回事,但谁会整天的展示自己的权威?那等同于炫耀,和一个高调的二逼。他自是不会那么肤浅。便温声道:“林管家,人来的有点多,你派人去守着二层门上同两边的角门上,伺候着要东西传话。另外,太太、小姐们都在里面,不许人再进去冲撞了。”
林之孝答道:“是,三爷,我这就去办。”说着,转身去安排。
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醮清虚观(下)
清虚观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庭院里古木参天,松柏森森。走廊上的雕刻着精美的人物、花卉图案。富丽堂皇。
贾府今天过来打醮,整个观中没有其他游人、香客。一派幽静、庄严的气氛。
贾环吩咐完林之孝,又和贾蓉、贾蔷等人回到偏殿里坐下。
偏殿中陈设比较空旷,摆着桌椅,贾环坐在居中的首位上,喝口茶,和贾府的子弟说笑。这里的贾府子弟,他基本都认识,有接触。
说话间,话题便不自觉的转移到当前的贾府整风运动上。目前清洗了一批人,提拔了一批人,府内的风气有根本性的好转。但是,这个状态能维持多久呢?
和贾环一起喝过酒的贾琼道:“三爷,这风头一刮过,就怕没几年大家又还是原来的样子。”
贾琛笑道:“所以,要像三爷说的,过段时间,还要整风。”
贾琮、贾菌,贾芝几个年纪小,听的不大懂,其他几人脸色有些古怪。
贾环笑着摆摆手,道:“隔几年来一次这样的刮骨疗伤也不行,伤元气。重点还是在制度建设。第一,齐家如治军,要赏罚分明。
第二,要建立监察机制。我们这个整风小组,过段时间工作做完,也不要撤了,改名纠风办。要把那些不好的习气,在苗头阶段就纠正过来。要让下面有投诉的渠道。
第三,要明确贾家的弟子规,仆人守则,这些都要形成书面的文字。日日讲,月月讲,年年讲。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个算企业文化的范畴,没事给那帮人灌几碗鸡汤。这有助于整个群体的稳定。
任何一个团队,思想建设工作都是第一位的。
“第四,要努力提高贾府的识字率。这才是诗书翰墨之族的做派,族学,公中近来宽裕了,要准备扩建。另外,要建一个大礼堂,用于开会。”
贾环说完,贾府的一干子弟都笑起来。环三爷的话,仔细的琢磨,就会发现很有道理的。行之有效的。
众人正热闹的讨论着这四条方案时,这时,张道士进来,赔笑着道:“打扰爷们说话了。”对贾环道:“论理我不必别人,应该在里头伺候,只是因天气炎热,众位千金都来了。请爷的示下。恐老太太问,或要随喜那里,我只在这里伺候罢了。”
几面的功夫,张道士已经熟络的将对贾环的称呼由“环三爷”、“三爷”改成了“爷”。一副自家人的做派。
贾环看了张道士一眼,微笑着喝口茶,并不回答。别看张道士说的好听,他一听就知道张道士要找贾母说事情。
贾蓉倒是怕贾环出差错,解释道:“环叔,张道士是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身,府里的奶奶、小姐,他都是见过的。并无妨。”
贾环就点点头。这个面子,他还是要给贾蓉的。
贾蓉见贾环点头,就笑道:“张神仙,咱们自家人,你却说这话来?再多说,我们几个晚辈把你这胡子都拔了。快跟着我环叔进去吧。”
…
…
清虚观的正殿后面有两座楼,布置的精美、富丽堂皇。夏季之时,十分凉爽。王熙凤早早的就说要来清虚观的楼上看戏。
贾母等人游玩了一圈,此时已经回到正殿,准备去楼中看戏。贾环带着张道士过来。贾环先进去回了贾母一声。贾母就道:“环哥儿,你快搀他进来。”
张道士先给贾母等人请安,“无量寿佛,老祖宗一向福寿安康?众位奶奶小姐纳福?”
贾母、王夫人等都回了一声。
寒暄了几句,张道士将话题转到宝玉身上,道:“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人也来的少,东西也很干净,我说请哥儿来逛逛,怎么说不在家?”
贾母笑呵呵的道:“当日真不在家。”叫了宝玉过来。
宝玉上前两步问好,“张爷爷,近来可好?”
“好,好。”张道士连连点头,就将宝玉抱住了,很是夸了几句,又感慨的道:“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说着话,眼泪就流下来。
宝玉和荣国公贾代善(贾母的丈夫,贾家第二代)的容貌很像。这是贾府里都知道的事情。贾母异常的宠爱贾宝玉,未必没有这个因素在里面。
贾环站在一旁,相当无语。这演技,拿个奥斯卡小金人没什么问题。他没兴趣看张道士表演,眼睛余光打量着这三清正殿。在一旁打酱油。至于,宝钗、黛玉几人,美则美矣,但他是没法看的。众目睽睽之下啊。
贾母给张道士这句话勾起思念之情,满脸泪痕的道:“可不是?我这些儿子、孙子,就只有玉儿最像他爷爷。”
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等人连忙劝解住贾母。
张道士又呵呵一笑,说道:“小道前日里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正值豆蔻年华,模样好,人又聪明。根基家当,与府里也配的上。我寻思着哥儿如今年纪大了,也该寻亲。只是不知道老太太怎么样想,不敢造次。等得了老太太的示下,才好开口向人说。”
这话说出来,大殿里就有点安静了。
站在贾母身边的宝玉,脸都沉下来。他只喜欢林妹妹,如何肯娶他人?
王夫人脸色平静。她儿子的婚事,当然得她说了算。老太太说了不算。至于贾环,她内心里可并没有将贾环当做她儿子。
站在后头的姑娘们,都是笑吟吟的往宝钗脸上瞟。这里就宝钗终身大事落定了,六月二十八就要嫁给贾环。
宝钗俏脸微红,她固然是大气、端庄的性情,这么多人盯着她,她也扛不住啊!偏偏这场合又不能走。眼角的余光,瞄了一身青衫、身姿挺拔的贾环一眼。心中有娇羞、柔软的情绪浮起来。
贾环就站在张道士旁边,诧异的看了张道士一眼,原来这个道士是要为人向宝玉提亲。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貌似,张道士帮忙说亲的是史湘云吧?云妹妹哪里是豆蔻年华的年纪?真是扯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